如何学习文言文--为高考做准备--学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五中高一语文教学案主备人李永
为高考做准备:如何阅读传记类文言文
教学目标:
1.结合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了解当前高考的考纲和考点。
2.结合高考试题,让学生了解高考考什么,接下来进行的传记类文言文学习应该重点学
什么。
3.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语基手册》,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古文化常识。
重点:
1.利用手中的《语基手册》,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古文化常识。
2.明确今后文言文学习应该怎么学。
使用建议:
1.提前下发,要求学生阅读和准备相关资料:工具书。
2.重点在阅读和了解,而不在于让学生去完成题目。
课时安排:1到2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日积月累:(课上检查)
1.请弄清楚一下无条成语的含义用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空穴来风三人成虎美轮美奂炙手可热侃侃而谈
2.理解经典名言的含义,熟练背诵。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材》P3P4P5“一-五”
二.请仔细阅读以下文字,认真思考,并标画重点。
考纲和考点: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古诗文阅读】
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向1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近三年来,新课标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的阅读材料都是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类文本,比如2015年选用了《宋史·孙傅传》《北史·来护儿传》,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珪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憙传》《宋史·许将传》等。
这部分阅读题具体的特点有:(1)选文特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字数一般在650字左右,所选文本故事内容相对集中,语言朴实,多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言文。
预计2018年高考仍然会从“二十四史”中选用文言文阅读材料。
(2)人物特点。
人物多为忠直、爱民的官吏,骁勇善战、战功卓著的名将能士。
比如2015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孙傅在宋钦宗被金兵掳走后,他努力保全太子,并为此舍身取义,身为太子傅,追随太子同至金营,最终死于北廷。
2016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曾公亮通晓典章制度,为民兴利除弊,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等;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等;傅珪参与编纂文献。
劝谏讲究策略,为官清正廉洁等。
来护儿在瀛州刺史任上推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且重视许诺,廉于财利,不修治产业,行军用兵,也颇有谋略,善于安抚士兵,赏罚处置严明。
2017年高考选用的人物中,谢弘微谨严端方,遵守礼制,友爱孝悌,恭敬谨慎;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忠于朝廷,忠于职守;许将善于治军,对契丹的蓄意挑衅,予以坚决的反击,且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预计2018年高考仍然会选用为人正直、关爱百姓、保家卫国的人物进行考查。
(3)命题形式。
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近三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都是三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的形式。
客观题一般要求选择“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每题赋分3分;主观题一般要求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赋分10分。
(4)考纲变化。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与2017年保持一致,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与2016
年相比,该考点的表述中多了“并整合”的内容,虽然在2017年高考中这一点没有明确的落实,但是这不排除2018年的考试中文言文阅读不会出现要求考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中的相关信息的题目,比如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传主的品质、性格特征等;二是明确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点,这个从去年起补充添加的考点预示着2018年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最后,对于文言文阅读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何年年考原因在于,对于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只有继承,才能创新,“语文”其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但“语”(话语、言语)不管怎么变,“文”(文言)却历久不变。
今天,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学会了文言文,读古圣先贤的经典作品,就好像他们同我们讲话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和见识,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
其次,对于考纲内容,要明白这部分试题的考点都有哪些,即2018年会怎样考。
其实,不论考点怎样变化,读懂题干,明白考点,做到心中有“点”,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样题一】(2017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
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
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
..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
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
..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
幼年时代精神端庄谨慎,时机适当才开口说话。
过继后的叔叔谢混很有知人之名,见到他后认为他很特别,对谢思说:“这孩子内心沉稳聪明早慧,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人材,有一个像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读的理解。
要求断句的部分出自文言文阅读材料,命题者给出四种断句方案,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设题立足于对语句意思和专有名词以及语句的语法特征等角度的考查。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依然没有把文言文断句当作一个考点,但从2015、2016、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都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的角度分析,文言文断句在未来的考试中一定还会继续考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B
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古代文化知识一般涉及称谓、历法、节气、官职、地理、科举、宗法、
礼俗、古代音律等。
比如本题考查了“字”“姻亲”“母忧”“私禄”,2017年高考其他两套全国卷中,考查的古代文化知识有“下车”“收考”“车驾”“京师”“状元”“上元”“近侍”“告老”等,涉及礼俗、宗法、宫职、科举、称谓等方面的内容。
复习古代文化知识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有关古代文化知识,一是我们平常阅读中遇到的古代文化知识。
判断选项中给出的古代文化知识的正误,要关注词语本身的意思、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
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
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
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
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
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
仍不食荤腥。
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B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
选项的内容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人物品质、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对概括的内容的具体分析。
命题者一般会选择最具传主性格特征的内容设题,从传主的人物特点出发。
错误选项的设置往往会采用曲解词义,改变事件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
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要认真阅读选项内容,然后把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一一对应,看选项的内容与原文有无区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译文: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译文: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给出的语句的关键词语、句式等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等,比如第(1)题中的“党”、第(2)题中的“臧否”“乱”等;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比如第(1)题中的“之”、第(2)题中的“而”“以”等;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涉及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前置句以及省略句等)和固定句式等。
回答问题时,要关注翻译三步骤:切分成词、对应翻译、增删调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考生对国学经典名句的识记和理解以及运用的能力。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是人物
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
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
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次审读,完成解题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2、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
特别强调,要把下面的知识点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以抄写或剪贴的方式整理到知识笔记上)
补充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
要结合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落实相关的古文化常识。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转、调、徙、补、改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署、权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知、行、主
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两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有司: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1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课堂练习:
解读示范一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
”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
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
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
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
”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
人皆惜之。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贾谊。
2、正面:刘—李,白与贾作侧面处理
3、事件:刘询问李是否读过白的文章,李说没有读也不想读
4、事理:刘希望李能够重用白,李忌其才而排之。
白的遭遇与贾相似。
解读示范二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分析理解:
1、人物:李侃(陪衬人物)、其妻杨氏(主角),胥吏、百姓(叙述所需);
背景:项城为叛军困时,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挺身而出。
事件:杨氏作为(1)劝阻丈夫怯退;(2)激励百姓奋起;
结果:叛贼全都逃跑,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2、杨氏说话艺术:杨氏的话,说得实在,入情入理。
从百姓的角度思考,所以能够激发大家的斗志。
3、人物个性: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
强调
1、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积累着手;
2、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
3、根据阅读的要素进行解读:
(1)人物(2)事件(3)品德
课后作业
1.反思总结今后文言文学习中应该怎么学
2.整理和识记、落实所学到的知识:成语、名句、古文化知识等
3.查工具书,弄清楚“首当其冲不瘟不火一言九鼎首鼠两端溢美
之词”这五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能准确运用。
4.理解和识记下面的经典名句
《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材》P3P4P5“一-五”
5.结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熟读文本,完成学案,预习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