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神学院入学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答三自的具体内容以及你对三自原则的认识
(1)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教会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团结全国基督徒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积极
参加国家建设的爱国爱教运动。
(2)三自原则的提出有历史的根源,西方侵入中国时,把西方基督教海外传教组织作为工具加以利用,曾引起中国基督教内爱国教徒的不满,并在教会和人
民群众之间造成对立。19世纪70年代起,不断有爱国基督徒主张独立自主,
自办教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吴耀宗的倡导下,基督教发表了《中
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朝鲜战争爆发后又发表《联合
宣言》,号召基督徒加速实现中国教会的自治、自养、自传,并与1954年借
着第一届中国基督徒全国会议成立中国基督徒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2.简述自基督教传入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即罗马公教(在我国称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在我国称为“基督教”、“耶稣教”),于不同时期传入我国,并得到传播。
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与当时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正统派分裂后,日渐向东传播。约5-6世纪经叙利亚人从波斯传入中国新疆,7世纪中叶传入内地。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唐贞观九年(635年),大秦国(中国对罗马帝国及东罗马帝国之古称,或指叙利亚)主教阿罗本到长安,唐太宗给予优渥的礼遇。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下令准其传播,由朝廷资助在长安建造景教礼拜堂一所。高宗李治承太宗宽容的宗教政策,当时除长安外,“于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景教得到很大的发展。高宗仍尊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保持其景教大总管的地位。武则天称帝后,大力提倡佛教,景教一度受到压制和打击。玄宗执政期间,恢复了唐太宗时对宗教的宽容传统。其后,肃宗李亨、代宗李豫以及名将郭子仪等均表示支持与保护景教。及至德宗李适,虽极力提倡儒道释三教调和,但对景教仍有好感。唐武宗李炎即位后,鉴于“僧尼耗蠧天下”,在道士赵归真的怂恿下,于会昌五年(845)下令禁佛。
景教亦被波及,并以“邪法不可独存”而受到很大打击;一度绝于中原地区。唐末至五代北宋之间,中国西北边陲地区,景教活动仍然十分频繁。13-14世纪元朝政权建立后,景教再度进入中原,并向南北各地扩展。约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景教已在大都(今北京)设置主教座。除大都外,福建泉州已成为南方的景教中心,扬州、
杭州、昆明以及甘肃等地,先后建造了景教寺。元至顺元年(1330年),据称景教徒已超过3万人。当时景教徒与来自欧洲的天主教传教士,皆被称为也里可温。天主教传入中国始于13世纪。罗马教廷和法国国王分别于元定宗元年(1246年)和元宪宗三年(1253年)派遣方济各会士柏郎嘉宾和鲁不鲁乞到蒙古和林聘问。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意大利方济各会会士约翰·孟高维诺以教廷使节身份到中国,获准在京城设立教堂传教,信教者大多为蒙古人、阿兰人和色目人。皇庆二年(1313年)在福建泉州设置教区。
当时天主教在今内蒙古五原、新疆伊犁、江苏扬州和浙江杭州等地均有活动,信徒约6万人。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
16世纪,天主教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度传入中国。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间,天主教传教士先后在广东下川岛、浙江双屿、福建漳州建立教会。嘉靖三十六年后又在澳门建立纳入葡萄牙殖民地体制的教会。天启六年(16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间,西班牙人侵台湾北部,又建立纳入西班牙殖民地体制的教会。
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到中国,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与儒家的伦理观念相融合作为传教方针,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清初,以耶稣会为主体的来华传教士基本上继承了利玛窦的传教方针。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至四十六年间,天主教在中国有较大的发展,教徒达30万人。17世纪末教皇克莱孟十一世禁止中国天主教徒“敬孔”、“祭祖”。康熙五十九年(1700年)御批:“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样,天主教失去了在中国合法传教的政治条件,雍正元年(1723年)末,礼部奏请在全国禁止天主教获准。外国传教士多被遣送出境。但未波及在钦天监及宫廷内任职的外国传教士。因此,一些外国修会即借这一关系,派遣教士至中国内地秘密传教。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前夕,
秘密进入内地的外国传教士有30名。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美、法、德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历一百余年。英、美、法、德等国除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武装侵略外,还注重文化侵略。先后派出,84个男女修会来到中国,以办学校、医院、救济事业等方式传播天主教,开拓教区,扩张势力。旧中国深刻的社会矛盾也为天主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据1946 年天主教会统计,全国有天主教徒327万余人。设有教省20个,教区143个。来华外国传教士达5000余人。
由于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主教长期为外国教会所支配,并被帝国主义利用作为侵略中国的工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主教界爱国人士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清除天主教内的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影响。使中国教会摆脱了殖民地体制的羁绊和外国的干预,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传入中国的东正教属俄罗斯正教系统。元代(1280-1368年)中西交通扩展以后,俄罗斯正教士和教徒曾来中国活动。1665年,俄国武装人员侵占中国黑龙江左岸的雅克萨地区,竖木建堡。俄国基廉斯克修道院长叶尔莫根在该地建基督复活教堂。1671年,他又在该地磨刀石山建仁慈救世主修道院。中国军队收复失地后,一部分俄俘押至北京,驻地在北京城东北角胡家圈胡同。为照顾俄俘的宗教生活,清政府将该胡同内一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1700年6月,沙皇彼得一世发出派遣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教士手谕,从1715至1956年,共有20届俄罗斯传教士团驻北京。1860年以后,驻北京传教士团改由俄罗斯正教最高宗教参议派遣。他们利用沙俄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利,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内地传教。1900年前后,陆续在哈尔滨、沈阳、旅顺、上海、天津、青岛、新疆、河南等地建立教堂。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人员大量流亡中国,教徒人数骤增。1923年,仅哈尔滨主教区就有信徒约30万人,几乎都是白俄流亡者。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信徒急剧下降至15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俄侨相继离华。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