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_杜鹏

合集下载

提高双歧杆菌活力的优化增菌发酵技术研究

提高双歧杆菌活力的优化增菌发酵技术研究

提高双歧杆菌活力的优化增菌发酵技术研究何枫嫒;葛武鹏;卫伟;朱红;刘锐【期刊名称】《中国乳品工业》【年(卷),期】2012(040)005【摘要】以MRS为基础培养基,选取添加4种不同的增菌因子,即:魔芋胶水解物、薏苡仁浸提液、山药浸提液、菊粉,以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较优的3种增菌因子,通过正交实验以活菌数为活力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增菌配方.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魔芋胶水解物增菌效果最佳,当其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体积分数为35 mL/L时,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可达1.21×109 mL-1;正交实验所得最佳增菌配方为:MRS+魔芋胶水解物(30 mL/L)+薏苡仁浸提液(25 mL/L)+菊粉(20g/L),37℃厌氧培养36 h,活菌数可达7.4×109 mL-1.【总页数】4页(P16-19)【作者】何枫嫒;葛武鹏;卫伟;朱红;刘锐【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5【相关文献】1.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J], 孟祥晨;王亚峰;霍贵成2.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增菌研究 [J], 肖仔君;陈惠音;杨汝德3.双歧杆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J], 种克;田洪涛;王占武;桑亚新;孙纪录;穆燕魁4.羊乳活性发酵饮品中益生元增菌特性及发酵工艺优化 [J], 王海燕; 姚路; 高鹏; 梁秀珍; 崔秀秀; 葛武鹏5.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J], 孟祥晨;杜鹏;霍贵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杜鹏;罗薇;霍贵成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4(025)008
【摘要】针对婴儿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CPT)配比:大豆蛋白胨1.67%,酪蛋白胨0.83%,乳糖0.5%,酵母浸出粉0.5%,低聚糖0.7%,胡萝卜汁15%.最后测定婴儿双歧杆菌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并同时测定pH和吸光值的变化,确定发酵终止时间为12h,此时菌数可达2.18×109cfu/ml.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杜鹏;罗薇;霍贵成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3
【相关文献】
1.乳双歧杆菌U9高密度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J], 武永超;桑跃;刘治麟;张建铭;赵亮
2.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J], 杜少平;梁淑娃;杨冠东;蓝碧锋;彭中健
3.动物双歧杆菌A6小试高密度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J], 欧扬雯珊;赵亮;桑跃;刘
力;武永超;刘松玲;葛绍阳;张建铭;刘治麟;白海林
4.响应面法优化乳双歧杆菌Z-1高密度发酵培养基 [J], 徐显睿;李翠凤;张宗博;李道河;隋勇军;陈政言;张兰威
5.胡萝卜汁双歧杆菌酸乳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J], 李雅乾;田洪涛;孙纪录;苏旭东;马雯;霍炜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摘要目的:构建一种更好的婴儿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提高冻干菌粉的活菌存活率。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婴儿双歧杆菌冻干过程中加入的保护剂种类及其最佳配比进行研究。

结果:以脱脂奶粉10 %,甘露醇3 %,Vc-Na 1 %,味精0.5 %作为冻干保护剂,可使婴儿双歧杆菌冻干菌粉的活菌存活率由43%左右提高到85.42 %、活菌量保持在4.1×1010 cfu/g。

结论:该配方用于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将有较好的效益。

ABSTRACT Objective:To develop a better techniqu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yophilized powder. Methods:In this improved technique,The types of cryoprotectants added in the lyophiliz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and their optimized formulations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 Results: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yophilized powder of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rom about 43% to 85.42% and the viable cell counts maintained at above 4.1×1010 cfu/g when a formulation of cryoprotectant consisting of 10% skim milk powder,3% mannitol,1% Vc-Na and 0.5%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 used. Conclusion:This formulation will have a good benefit when applied to the probiotic production.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lyophilization; cryoprotectant; orthogonal test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益生菌有益于人体的健康[1]。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MRS培养基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广泛应用于食品
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

其中,MRS(de Man, Rogosa and Sharpe)培养
基是最常用的双歧杆菌培养基之一、本文旨在优化MRS培养基的配方,以
提高双歧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量。

MRS培养基的配方通常包括葡萄糖、酵母粉、肉汤、二氧化碳、磷酸盐、硫酸镁等。

首先,可以考虑优化葡萄糖的浓度。

葡萄糖是双歧杆菌生
长和产酸的重要碳源,但过高的浓度可能抑制双歧杆菌的生长。

通过正交
实验设计,可以确定最适宜的葡萄糖浓度。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双歧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调
整培养条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培养基的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培
养条件中的气相和液相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优化培养罐的密封性来实现。

磷酸盐和硫酸镁是双歧杆菌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
物的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可以比较不同磷酸盐和硫酸镁的添加量对双歧杆
菌生长的影响,并选择最适宜的浓度。

该研究还可以利用响应面法或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上述各
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最佳的MRS培养基配方。

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

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

谢谢!
参考文献
邵建宁,张文齐,麻和平等.双歧杆菌培养基优化及pH调控培养研究[J]. China Brewing , 2010 , 216(3) :122-124
罗珍兰,谢继志,王庆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在不同基质中混合发酵的情 况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1997( 4) :50-53
刘树兴,张明.双歧杆菌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J].科学研究, 2007, 28( 3) :47-49 田寒友,任发政.双歧杆菌BBMN02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罐补料分批培养[J]. 中国乳业,2008,10( 4) :50-53 韩雪,张兰威.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筛选及培养基的优化[J].食品与生物 技术学报,2005,24( 4) :69-72
二、操作方法
菌种活化 活菌数的测定
pH值的测定
pH调控培
生长曲线的测定
三、比选结果
四、优化结果
五、 pH调控培养研究
1、双歧杆菌在优化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中的生 长及pH值变化
2、pH调控培养
六、结论
(1)优化培养基为在比选出的基础培养基中加0.5%低聚果糖和 1% 碳酸钙。优化培养基较比选出的基础培养基双歧杆菌活菌数提高 约8.1 倍,培养时间缩短4h。双歧杆菌利用优化培养基在37.5℃厌氧 培养20h,活菌数可达8.9×109cfu/mL。 (2)在双歧杆菌培养过程进行pH值调控培养,用6mol/LNaOH 调节培养液,厌氧条件下37.5℃培养24h活菌数达到1.7×1010cfu/mL, 用2mol/L Na2CO3调节培养液,厌氧条件下37.5℃培养24h活菌数达到 9.7×109cfu/mL。
双歧杆菌培养基的优化 及pH调控培养研究
小组成员:黄博、王燕波、丁胜裕、徐哲、胡群

双歧杆菌冻干制剂贮藏存活能力的研究_杜鹏

双歧杆菌冻干制剂贮藏存活能力的研究_杜鹏

双歧杆菌冻干制剂贮藏存活能力的研究杜鹏1,2,杨玉琢3,霍贵成1(1 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2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3 国家乳品工程技术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测定了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冻干益生菌制剂中双歧杆菌的存活能力。

将长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制备成冻干制剂,并将此冻干制剂分别贮存于-18 ℃,4 ℃和20 ℃三种贮藏条件下。

分别在0天,45天和120天对冻干制剂中的双歧杆菌的存活能力进行测定。

研究表明,在室温(20℃)下贮藏,冻干制剂中的两株双歧杆菌存活能力下降得最快,而双歧杆菌的存活能力在-18 ℃贮藏时下降的最慢。

因此,双歧杆菌制剂的最佳贮存温度为-18 ℃。

关键词:双歧杆菌制剂;存活能力;贮存温度Viability of Freeze-dried Bifidobacterium Preparations with Prolonged StorageDu Peng1, 2, Y ang Yu-zhuo3, Huo Gui-cheng1(1. Key Lab of Dairy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AU),Harbin 150030, China)(2. Food College, NEAU,Harbin 150030, China)(3.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Dairy (NEAU),Harbin150086, China)Abstract: Viability of bifidobacteria in freeze-dried probiotic product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during prolonged storage was assess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nd B. infantis were freeze-dried. The freeze-dried preparations were stored at -18 ℃, 4 ℃, and 20 ℃.Cell counts were enumerated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t 0, 45, and 120 days. Storage at 20 ℃ showed the greatest decline in the viability of bifidobacteria, whereas that at -18 ℃ showed the least decrease.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preparations; Viability; Storage temperature双歧杆菌是人体和动物消化道内具有益生作用的优势菌群,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孟祥晨;杜鹏;霍贵成
【期刊名称】《现代食品科技》
【年(卷),期】2002(018)002
【摘要】本研究针对婴儿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基础培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出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比是:大豆蛋白胨1.2%,胰蛋白胨0.6%,酪蛋白水解物O.6%,牛肉浸膏0.6%,葡萄糖0.5%,低聚糖1.0%,乳糖0.5%,酵母浸出粉O.5%.最佳增殖因子添加量是:胡萝卜汁15%,西红柿汁10%,肝浸液5%,胱氨酸0.05%.最后使用优化出的增菌培养基配比测定生长曲线,同时测定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确定增菌培养终止时间为10h,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此时菌数可达8.78×10 9 cfu/mL.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孟祥晨;杜鹏;霍贵成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 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
【相关文献】
1.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J], 孟祥晨;王亚峰;霍贵成
2.双歧杆菌麦芽复合汁增菌培养基优选的研究 [J], 种克;田洪涛;桑亚新;李英军;马
晓燕;庞晓娜
3.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培养基的增菌研究 [J], 肖仔君;陈惠音;杨汝德
4.双歧杆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J], 种克;田洪涛;王占武;桑亚新;孙纪录;穆燕魁
5.乳酸菌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J], 姜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C N 103756935A(21)申请号 201410001755.3(22)申请日 2014.01.02C12N 1/20(2006.01)C12R 1/01(2006.01)C12R 1/225(2006.01)(71)申请人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北京东路2666号(72)发明人符雷 郗洪生 严涛(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代理人董红曼(54)发明名称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基,其配方包括:水溶性鱼粉,0.5-2g/L ;水溶性大豆粉,1-5g/L ;高氮玉米浆干粉,2-8g/L ;高氮糖蜜酵母粉,30-50g/L ;葡萄糖,10-20g/L ;乳糖,1-2g/L ;乙酸钠,0.1-0.3g/L ;吐温-80,2-4g/L ;柠檬酸铁铵,5-20mg/L ;硫酸锰,5-15mg/L ;氯化铁,30-50mg/L 。

用该培养基混合上罐培养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活菌数能达0.6-2.0×1010cfu/ml 。

该培养基成本低廉,制作过程简单。

本发明混合发酵方法采用优化的培养基和优化的补料培养基成分、比例,充分发挥两种菌间的协同作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756935 A1/1页1.一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含量为:水溶性鱼粉,0.5-2g/L ;水溶性大豆粉,1-5g/L ;高氮玉米浆干粉,2-8g/L ;高氮糖蜜酵母粉,30-50g/L ;葡萄糖,10-20g/L ;乳糖,1-2g/L ;乙酸钠,0.1-0.3g/L ;吐温-80,2-4g/L ;柠檬酸铁铵,5-20mg/L ;硫酸锰,5-15mg/L ;氯化铁,30-50mg/L 。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发酵 结 束后 放罐 , 检测 发酵 液 活 菌数 。 1 - 3 - 3 发 酵p H 值 对 发酵 液 活 菌数 的影 响
按照 1 . 3 . 2 所确 定 的最适 合 发 酵温 度 , 将婴 儿 双
图1 不 同发 酵 温 度 下 发 酵 液 的 活 菌 数
歧 杆 菌 接种 于p H值 为 5 . 0 、 5 . 5 、 6 . 0 、 6 . 5 、 7 . 0 的发 酵培
环 境 的要 求较 为苛 刻 , 使 其 高密 度 培 养 成 为 限制 工 1 . 3 试 验 方 法
业 化 生产 的 瓶颈 。 因此 , 如 何缩 短 培 养 时 间并 提 高
采用5 L 发 酵 罐 进 行 发酵 研 究 ,装 罐 量 为 3 L,
发 酵液 活 菌 数 就 成 为 了技 术 关键 。 在 我 厂 目前 的工 分 别 研 究 发 酵 温 度 、 发酵p H值 、 搅 拌 转 速 以及 发酵 艺 条 件 下 ,婴 儿 双 歧 杆 菌 的发 酵 液 活 菌 数 为 8 . 0 X
目前 , 可用 于 保 健 食 品 的双歧 杆菌 主 要 有 5 种:
两 歧双 歧 杆 菌 、 婴 儿双 歧杆 菌 、 长 型双 歧 杆 菌 、 短双 半 胱氨 酸 0 . 2 5 g / L 。 歧杆 菌 和 青 春 双歧 杆 菌 [ 。 已见 报道 的双 歧 杆 菌 的 1 . 2 仪 器 设 备 生 理功 能包 括 : 调整肠道菌群[ 3 - 4 ] 、 增强免疫系统[ 、 5 L 发酵罐及配套系统 ( 上海 国 强 生化 工 程 装
工 业化 应 用 提 供 基础 。
采 用 血 琼 脂 平 板 计 数 法 ,梯 度 稀 释 至 约 菌 数
2 0 ~1 6 0个/ mE 后涂平板, 置于 ( 3 7 ±1 ) ℃培 养 箱 内

研究人员发现抑制镉蓄积的水稻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抑制镉蓄积的水稻基因
t h o g[. ur e,9 9 1(o: 5 9 19 . e nl yJ N tR s19 , 91)15 — 5 7 c o ] [ 7】 A n nN T B raA D H ne . na slini liae n a , oz , asnLT E cpua o ag t- t n n
敏感 ,在培养以及保存时受到一定 的限制 。
本研 究确定 的青 春双歧 杆菌 工业 化培养 基解 决
et l l oae aieb u n clncbce a J P c N t sbeoi schr yh ma ooi at [】 r ur i g d i r .o
S c 1 9 , 5 8 9 9 2 o ,9 6 5 : 9 — 1 .
m n a Mi o il , 0 0 6 ()2 8 — 6 4 e tl c boo 2 0 , 66: 6 2 2 8 . r y g
[ ] 田寒友, 1 2 刘松, 蒋菁莉, 长双歧杆 菌 B M 6 工业化培养基 等. B N8 筛选 . 品加工, 0 9 ) 0 5 . 乳 20(: —3 85

16‘ 1



第 4 卷 1
长双歧杆 菌 和婴儿 双歧杆 菌在 添加 酵母粉 、蛋 白胨
o net a hat J N ttn 2 0 , 3 :9 — 0 . ritsn el [ . uri ,0 0 10 36 4 2 il h] io
等营养物质 的豆乳中的生长特性_ 杜鹏等研究 了 l 3 J 。
; 的 镉会转移到液泡中 被隔离起来。而在容易蓄积镉的品种中,OH A 基因及其合成的蛋白 sM 3 质却不具备上述功能, 从 ;
! 而导致根部吸收的镉最终在稻米中蓄积。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生存在婴儿的肠道中,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和消化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能够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肠道相关疾病。

在研究中,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连续培养的方式,即采用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将菌种传代至高浓度培养基中。

这种方法可以逐渐适应菌株对高浓度培养基的生长,最终获得高浓度的培养物。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生物发酵技术。

通过将婴儿双歧杆菌培养于发酵罐中的合适营养基和环境条件下,利用生物转化的过程来生产高浓度的婴儿双歧杆菌培养物。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规模化生产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中,培养基的选择也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培养基应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和激素等,来提高婴儿双歧杆菌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研究不仅需要注重培养条件的优化,还需要加强对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工作。

合适的菌株是保证高浓度培养成功的前提条件。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婴儿双歧杆菌菌株的生长性能和产物合成能力较强,适合高浓度培养。

因此,通过筛选和鉴定菌株,可以提高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成功率和产物的质量。

总之,婴儿双歧杆菌的高浓度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菌株和培养基,可以提高高浓度培养婴儿双歧杆菌的成功率和产物的质量,为婴儿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同时,这一研究也为开发新型的益生菌产品和创新药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混合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彭维;欧爱芬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首先优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工艺,确定得出其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7.2,培养温度为3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0.9%,胰蛋白胨0.6%,大豆蛋白胨0.3%,葡萄糖2.5%,双歧因子(低聚果糖)0.3%,生长因子5%。

在此基础上,在100L发酵罐规模,进行了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通过上述条件混合发酵中实验试,实验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活菌数均达到每mL在10亿/mL个以上,可以满足产业化需要。

【总页数】4页(P48-50,74)
【作者】彭维;欧爱芬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 510182;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20.6
【相关文献】
1.L-嗜热乳酸杆菌T-1的5L发酵罐的发酵条件研究 [J], 高年发;苏敬红;张健
2.菜籽粕混合菌固体发酵脱毒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J], 兰时乐;毛小伟;肖调义;王红权;邓元元;谭斌
3.鸡源双歧杆菌与鸡源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工艺的研究 [J], 廖晓寰;杨汝德
4.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花生饼粕、花生茎叶混合饲料条件优化研究 [J], 迟吉捷;石太渊
5.发酵乳制品中乳酸杆菌耐受性强于双歧杆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高浓度培养的研究彭章普;徐艳;邵建宁;麻和平【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1(23)3【摘要】The growths of TPY,MRS and TM media were compared. The TM medium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one. After discontinual alkalizing the culture of B. Infantis,the growth curves of optimized fermentative medium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change in pH and optics densit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urvet the terminal time was 20 h for B. Infantis,its number was 60. 2 ×109 cfu/mL.%试验比较了婴儿双歧杆菌在TPY,MRS和TM培养基的生长情况,发现TM作为婴儿双歧杆菌的生长培养基相对较好;在对TM进行优化后,进行流加碱培养.测定婴儿双歧杆菌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pH和吸光值的变化,确定发酵终止时间为20 h,此时菌数可达6.02×109 cfu/mL.【总页数】3页(P45-47)【作者】彭章普;徐艳;邵建宁;麻和平【作者单位】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1【相关文献】1.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J], 杜鹏;罗薇;霍贵成2.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J], 沈颐涵3.婴儿双歧杆菌增菌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J], 孟祥晨;杜鹏;霍贵成4.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肠道抗体反应增强与婴儿肠道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增多相一致: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J], MulliéC.;YazourhA.;Thibault H.;M.-B.Romond;阿明5.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的改进研究 [J], 沈颐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离心条件对双歧杆菌存活力的影响

离心条件对双歧杆菌存活力的影响

离心条件对双歧杆菌存活力的影响
杜鹏;刘芳;霍贵成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卷),期】2008(43)7
【摘要】优化离心力、离心时间和离心温度等离心参数,研究其对双歧杆菌存活力的影响。

确定了在4℃,6 000 g离心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长双歧杆菌KLDS 2.0001和婴儿双歧杆菌KLDS 2.0002两菌株的存活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4.49%和91.19%。

【总页数】6页(P40-44)
【关键词】双歧杆菌;离心力;离心时间;离心温度;存活能力
【作者】杜鹏;刘芳;霍贵成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Q93
【相关文献】
1.双歧杆菌LTA、EPS 对小鼠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 [J], 江虹锐;梁延春;马玉彦;刘宁
2.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冻存后活力分析及移植成活率测定 [J], 肖斌;姜疆;刘毅;张绪生;田文艳;钟晓玲;张诚;蔡黔;张鲜英;张斌
3.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条件下冻存后活力分析及移植成活率研究 [J], 王婵娟
4.不同冻存条件对甘蔗原生质体活力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J], 李素丽;宋亚妮;李志刚;刘芳君;赖沛衡;覃潇怡;李嘉俊
5.不同肠内营养液对两歧双歧杆菌存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刘晓风;张百刚;赵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歧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两歧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两歧双歧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肖仔君;陈惠音;杨汝德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6)009
【摘要】针对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酵母膏是影响短双歧杆菌的显著因素,最佳的优化培养基配比是:酵母膏0.9%,胰蛋白胨0.3%,大豆蛋白胨0.3%,葡萄糖2.0%,双歧因子0.8%,生长因子10%.用经优化的增殖培养基配方测定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pH的变化,确定该菌增殖培养的最适终止时间约为18 h,此时平板菌落计数的菌数可高达2.1×1010cfu/ml.【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肖仔君;陈惠音;杨汝德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食品工程系,广东,韶关,512005;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两歧双歧杆菌BB-G90生产工艺的优化 [J], 朱明芬;姜甜;宋士良;方曙光;赵侠
2.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益生元类冻干保护剂 [J], 陈合;齐康儒;李轶超;刘誉;胡曼;吴玉喜
3.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J], 杜少平;梁淑娃;杨冠东;蓝碧锋;彭中健
4.两歧双歧杆菌产生物膜培养基的优化 [J], 张大革;徐文生;张艳艳;黄漫青;王晓东;高秀芝;易欣欣;张磊;艾启俊
5.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菌粉生产工艺优化 [J], 杨玲;张栋;齐世华;马新颖;周帅康;艾连中;王世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

婴儿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沈颐涵【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4(000)023【摘要】Objective:To develop a better techniqu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obioticBifidobacterium infantis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yophilized powder.Methods:In this improved technique, The types of cryoprotectants added in the lyophilization ofBiifdobacterium infantis and their optimized formulations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Results: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lyophilized powder ofBiifdobacterium infantiscould be signiifcantly improved from about 43% to 85.42%and the viable cell counts maintained at above 4.1×1010cfu/g when a formulation of cryoprotectant consisting of 10% skim milk powder, 3% mannitol, 1% Vc-Na and 0.5% monosodium glutamate was used.Conclusion:This formulation will have a good beneift when applied to the probiotic production.%目的:构建一种更好的婴儿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提高冻干菌粉的活菌存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菌种活化、传代与接种 选用 T P Y 培养基活化冻干的菌种,3 7 ℃厌氧培养
4 8 h ,按 5 % 接菌量进行接种。
1.3.2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氮源(A)、碳源(B)和增殖
因子(C)的种类。因素水平表见表 1。其中 A 因素为 2 种 氮源的质量比例,B 因素为碳源的种类,C 因素为增殖 因子的种类。优化酵母浸出粉( D ) 和低聚糖( E ) 的添加 量。其因素水平表见表 2 。其中 D 因素为酵母浸出粉的 添加量,E 因素为低聚糖的添加量。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B.infantis, the ingredient and dosage of medium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tion and quadratic design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fermentative medium were as follows: 1.67% soya peptone, 0.83% casein peptone, 0.5% lactose, 0.5% yeast extract, 0.7% oligofructose and 15% carrot juice. Growth curves with optimized fermentative medium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change of pH and optics density.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urve, the terminal time was 12h with B.infantis reeching 2.18×109cfu/ml. K e y w o r d s:B. infantis;fermentative medium;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Q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4)08-0091-04
双歧杆菌是人体消化道内具有益生作用的优势菌 群,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双歧杆菌有 3 2 个种,其中分离 自人体的有 1 2 个种。目前可用于保健食品有 5 种:两 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 菌和青春双歧杆菌[ 1 ]。已见报道的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 包括:调整肠道菌群[ 2 , 3 ] ,增强免疫系统[ 4 ] ,防止便秘, 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5 ],产生抗菌素[ 6 ],提高蛋白质和 维生素的代谢,缓解乳糖不耐症,治疗肝损伤,抗肿 瘤,降低胆固醇等[ 7 ]。因此对双歧杆菌相关研究和产品 开发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双歧杆菌类产品主要 有食品、保健品、药品等,而在此类产品的开发中, 如何缩短培养时间并提高活菌数目,就成为了技术关 键。本研究就是基于此目的,优化婴儿双歧杆菌培养 基及增殖因子,以缩短培养时间并提高活菌数。
Studies on Fermentative Medium Optimum Formul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DU Peng,LUO Wei,HUO Gui-che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China)
双歧杆菌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基中必须含有丰富的 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物质及缓冲盐类,并且除了基 本的营养需要之外,还需添加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双歧 因子,其中双歧因子包括:含 N- 乙酰葡萄糖胺的糖类,
蛋白质经酶或酸水解形成的肽类、泛酰巯基乙胺、糖 蛋白和糖肽、植物提取物中的增殖因子和胞壁脂酶等。 研究双歧杆菌的增殖必须考虑其营养要求的复杂性,并 在了解其生长代谢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培养基的组成。 Mahalakshmi 等研究了两歧双歧杆菌在添加了 N- 乙酰葡 萄糖胺和酵母粉的乳清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8]。Chou 等 人研究了长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在添加酵母粉、蛋 白胨、胰蛋白胨与胰酶水解酪蛋白的豆乳中的生长特性 [ 9 ] 。孟祥晨等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青春双歧杆菌基础培 养基及增殖因子的用量,得到了青春双歧杆菌增菌培养 基[10]。崔萱林等采用保蒲培养基提高了婴儿双歧杆菌的 产量[11]。因此我们根据婴儿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 特性,优化培养基组成以缩短培养时间并提高活菌量, 为今后婴儿双歧杆菌的扩大发酵打下了.5

2.0

2.5
B 碳源添加量(%)
0.5 1.0 1.5
C 增殖因子加量(%)
5 10 15
1.3.4 菌液 p H 值的测定 用梅特勒—托利多 Delta 320pH 计,在室温下测定
菌液的 p H 值。
1.3.5 菌液吸光值(OD600)的测定 用 UV-24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600nm 条件下比
4.08
2.223
2.140
0.24
0.201
0.026
C 1.969 2.147 2.260 0.291
A 9.136 9.334 9.306 0.198
活菌数的对数值 B
9.195 9.339 9.242 0.144
C 9.198 9.261 9.317 0.119
是因为胡萝卜中的双歧因子-泛酰巯基乙胺对婴儿双歧 杆菌起到了良好的增殖作用;对于 D ,E 两个因素四个 水平的增殖效果差别亦不太大,但从图中可以看出 E 因 素低聚糖的添加对于三个指标值都有较显著的影响,使 菌液最终的活菌数和 O D 6 0 0 值增加,而 p H 值降低。最 后考虑培养基的经济性,选择 D 2 和 E 3 作为最终添加量, 即酵母浸出粉和低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5%(m/m)和0.7% (m/m)。 2.3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的优化结果
※工艺技术
食品科学
2004, Vol. 25, No. 8 93
指标 A
k1
4.18
k2
4.20
k3
4.18

0.02
pH 值 B
4.19 4.21 4.16 0.05
表4 各成分用量的优化中各指标的极差分析结果
O D 600



4.32
2.022
2.114
4.17
2.126
2.120
2 结果与讨论
2.1 婴儿双歧杆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 在 T P Y 琼脂培养基上 37 ℃厌氧培养 4 8 h 后,菌落
微小,圆形,凸起,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水 样半透明。G r a m s 染色后可见菌体呈较规则的短杆状, 排列成栅栏状。传代初期,V 字型较多,几代之后多 呈短杆状。 2.2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结果
1.3.3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的优化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L9(34)优化 2.3.2选出的培养基氮
源(A)、碳源(B)和增殖因子(C)的用量。因素水平表见表 3 。其中 A 因素为氮源添加量,B 因素为碳源添加量, C 因素为增殖因子添加量。
表2 培养基各成分用量优化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L9(34))
按表 2 的因素水平表,采用 L 9(3 4)正交试验设计表 实施试验,以 p H 值、吸光值( O D600) 和活菌数的对数值 为指标,测定结果见表 3 ,相应的极差分析见表 4 。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对活菌数对数值来讲,A 因素 是最主要的因素,并且是 2 ,3 水平优于 1 水平,这反 映出氮源是婴儿双歧杆菌生长的重要条件,增加氮源的量 有利于其增殖。对于 pH 值和吸光值(OD600),则是 C 因素 最为主要,且 3 水平最优,这说明增加培养基增殖因子 含量也有利于菌体的增殖。因素 B(碳源含量),虽然在一 方面有利于生长初期的菌体生长,但在另一方面,却使 产酸量增加,从而会抑制后期菌体的进一步增殖,反而 对增菌不利。因此综合 3 个指标值,优选出 3 个因素的 最优水平组合为 A 3 B 1 C 3 。其验证试验结果见表 5 。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综合三个指标值,对 A 因素 来说,3 水平最好,即大豆蛋白胨与酪蛋白胨的质量比 为 2 : 1 时,增菌效果最好;B 2 的 O D 600 值与活菌数对数 值最高,而 p H 值最低,即碳源中乳糖的效果最好,这 与丁长河的结果一致[12];而对因素 C 的三水平,即胡萝 卜汁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其它的两个水平,这可能主要
表3 各成分用量的优化的正交试验结果
试A


指标
验 氮源添 碳源添 增殖因子 p H O D 6 0 0 对数值 号 加量(%) 加量(%) 添加量(%)

1.5
0.5

4.34 1.837 9.025

1.5
1.0
10
4.17 2.064 9.180

1.5
1.5
15
4.03 2.175 9.203
表1 培养基成分优化因素水平表



平 2种氮源 碳源
比例* 种类
C 增殖因子
种类

2:1 葡萄糖 西红柿汁

1:1
乳糖
肝浸液

1:2 半乳糖 胡萝卜汁




注:﹡ m(酪蛋白胨): m(大豆蛋白胨)。
D 酵母粉 加量(%)
0.3 0.5 0.7 0.9
E 低聚糖 加量(%)
0.3 0.5 0.7 0.9
※工艺技术
食品科学
2004, Vol. 25, No. 8 91
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杜 鹏,罗 薇,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针对婴儿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及用量。得出最佳 发酵培养基(CPT)配比:大豆蛋白胨 1.67%,酪蛋白胨 0.83%,乳糖 0.5%,酵母浸出粉 0.5%,低聚糖 0.7%,胡 萝卜汁 15%。最后测定婴儿双歧杆菌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并同时测定 pH 和吸光值的变化,确定发酵终 止时间为 12h,此时菌数可达2.18×109cfu/ml。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