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
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基坑监测中沉降观测方法简析
基坑监测中沉降观测方法简析摘要: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诸多环节,其中,沉降观测是基坑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沉降观测是监测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化的主要手段。
沉降观测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为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也为基坑周边环境及工程本身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对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坑监测;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是基坑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了解基坑周围的土层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可靠地进行,沉降观测必须按规定的观测周期进行,并严格执行观测记录制度。
一、工程案例某大型建筑工程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在对其进行基坑开挖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需对该建筑工程基坑进行实时监测。
该基坑总面积为13500㎡,基础采用桩基础,设计桩径为600 mm,桩间距为2m,桩长约26m。
在施工过程中,其基坑深度约为8m。
为了确保基坑安全,需对其进行实时监测。
在对其进行沉降监测时,需要确保监测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及工作责任心,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
对该工程进行监测时,需按照相关要求及技术标准完成相关工作。
首先需要对监测所用仪器进行检测。
测量仪器是进行沉降观测的基础,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须经过严格检验,并对其性能、精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在确定其满足要求后才可使用。
其次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对沉降观测工作进行之前,需确定该工程所用的观测点位及测量仪器的安装位置。
同时还应明确观测点的埋设深度及精度要求。
最后还应做好沉降观测记录及整理工作。
二、基坑监测中沉降观测的基本原则(一)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施工特点等因素确定。
对于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在基坑边坡较低的部位。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基工程也被广泛应用。
在地基工程中,沉降观测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沉降观测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方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沉降观测方案的内容1、沉降观测项目:沉降观测项目一般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的沉降观测。
2、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应明确观测的地点、观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内容以及采用的设备和方法。
3、数据处理:沉降观测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归档、存储和分析等。
二、沉降观测方法1、传统法:传统法主要指利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工作量较大,适用范围较窄。
2、测斜仪法:测斜仪法适用范围广,可以实现多点同时观测,测量数据准确。
3、GNSS技术:GNSS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进行大面积沉降观测,但精度相对较差。
三、沉降观测要求1、观测地点:选择观测地点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全面反映工程沉降情况。
2、观测时间:应当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时间规划和进度安排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3、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应根据工程特点、地理环境、监测目的等因素确定。
4、观测内容: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量和水平位移量等数据。
5、设备和方法:应选择适量的设备和方法进行观测,并在观测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沉降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环境:应选取相对稳定、不受人为和自然干扰的观测环境。
2、数据传输和互相校验及保密: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并且数据应有完整性检查和一致性校验。
同时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3、防止损坏设备:要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损坏设备的发生。
4、观测记录和备份:应及时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查询和分析。
总结: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测环境的选择、数据处理和保密、设备的保养和备份等各方面的细节问题,确保沉降观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型主体工程建设在城市中的发展变得愈发频繁。
在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沉降观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因此,如何对主体工程的沉降进行准确的观测和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观测方法选择、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沉降观测技术原理和应用沉降观测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测测量手段来对主体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方法。
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来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观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对新建主体工程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对周边区域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以评估新建主体工程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避免相邻建筑物的倾斜和损坏。
3. 对旧建筑和历史遗迹进行沉降监测,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因地基沉降而引起的破坏。
4. 对地铁、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三、观测方法选择在进行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包括:1.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重力式沉降观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重力仪器来测定测点的垂直位移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地下结构的沉降监测。
2. GPS沉降观测法GPS沉降观测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沉降观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地表设置GPS观测点,利用GPS接收机实时监测测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地表沉降情况。
GPS 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适用于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
3.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通过水准仪器来测定测点的高程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检测操作方法
沉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检测方法,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道路等的沉降情况。
其操作方法一般如下:
1. 设定测点:确定被测物体(如建筑物)的支撑点,设立测点。
2. 安装测量设备:在测点位置安装沉降仪或倾斜仪等测量设备。
3. 进行基准测量:在建筑物建成后或设置测点之前,进行一次基准测量,获取建筑物的初始高程。
4. 进行定期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制作沉降曲线、沉降图等。
6. 判断测量结果:根据沉降曲线、沉降图等结果,判断建筑物是否存在沉降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7. 提出沉降处理方案:根据测量结果,提出相应的沉降处理方案,进行修复或加固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沉降观测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测量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基坑工程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常见项目,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进行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沉降观测旨在监测基坑四周地面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沉降异常,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观测目标1.监测基坑施工前后地面的沉降情况。
2.发现并记录基坑施工期间可能导致沉降的因素。
3.提供数据参考,评估和优化基坑工程设计。
三、观测内容1.建立观测控制点:在基坑周边区域设置稳定的观测控制点,定期进行高程、平面测量,并记录与基准点的变化。
2.监测沉降井:沉降井是一种常用的观测沉降的设备,沉降井设置在基坑地面周围固定位置,通过观察沉降井插入的测量管与地面之间的高差变化,得出沉降情况。
3.监测测量管:在基坑边缘设置多个钢筋混凝土立管,通过测量管内的测点位置变化,监测周围土体的沉降情况。
4.观测地下水位:设置地下水位观测点,定期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基坑周围土体的沉降有一定的关联,能够辅助评估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方法1.建立起点:在基坑周边选择适宜的点位,进行高程测量,建立起点控制标志物,将其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定期测量:根据工期安排,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不同阶段,定期进行测量观测。
观测频率视基坑施工情况而定,通常为每两周至一个月测量一次。
3.测量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与平面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下水位测量。
4.数据记录: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观测记录表中,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位、测量数值等信息。
5.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测得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结果,计算出各个观测点的沉降量,并绘制沉降曲线图。
五、观测异常处理1.对于出现异常的观测点,及时停止施工并进行检查,找出产生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检查施工工艺和材料,排除施工因素导致的异常。
3.如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应及时对水源进行调查,是否与近期的污水排放、地下管道施工等有关。
地基沉降观测方案
地基沉降观测方案概述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所在地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地基沉降观测是评估结构物安全性和建筑物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地基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目的地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观测地基沉降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地基沉降的趋势及其对结构物的影响,从而为结构物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保证结构物的正常运行。
方法1.安装测点:在被观测的建筑物周围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装测点。
应选择地基最薄弱的区域进行观测,如边角、柱子下方等。
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每500平方米至少设置一个测点。
2.选择测量方法:地基沉降观测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经典水准法、全站仪法、GPS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观测。
3.观测测点:定期对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的结果。
观测频率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地基变形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初始观测应每月进行一次,之后可以逐渐减少观测次数,但至少应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4.数据分析:将每次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地基的沉降速度和累积沉降量。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以便了解地基变形的趋势和程度。
5.预测趋势:基于已有的沉降数据,可以预测地基未来的沉降趋势。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地基变形的过程,从而预测未来的沉降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注意事项1.测点的选择应准确、合理。
应注意选择地基薄弱区域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测点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安装时应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观测数据的记录应及时、准确。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备份。
数据记录应包括观测时间、地点、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信息。
4.观测结果的分析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做沉降观测的方法
做沉降观测的方法Tags 测量规范资料 2010/5/25 fffsky 发布测量资料分类评论 0 浏览 132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沉降观测计算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沉降观测计算方法里有个很关键的“水准测量法”!就好比你量身高,要找个准确的尺子一样。
咱得选好基准点,然后一点一点去测量高差,这多重要啊!比如在建造高楼的时候,要是没搞准这个,那不就像盖歪了的积木,随时可能倒下,多吓人呀!2.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里的“三角高程测量法”也是很牛的呢!这就像是爬山,你要知道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度变化。
咱在不同的位置观测,通过角度和距离来算出沉降情况。
就说修个大桥吧,靠这个方法才能保证桥面稳稳当当呀,你说是不是很关键?!3. 还有“GPS 测量法”哦,这简直就是沉降观测的高科技武器啊!想象一下,就像卫星在天上帮咱盯着地面的沉降情况。
比如监测一大片地区的地面变化,靠它就能快速又准确地知道啦!难道你不想了解得更清楚吗?4.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里的“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很神奇的哟!就好像看水在瓶子里的高度变化一样。
对于一些要求特别精细的工程,它可少不了呢!就像制造精密仪器,一点点的沉降偏差都不行,这时候它就派上大用场啦,你说厉害不厉害?5. 嘿呀,“基准线法”在沉降观测计算方法里也有一席之地呀!这就好像拉一条笔直的线,看其他东西和这条线的关系。
在铁路轨道铺设的时候,没有它怎么能保证轨道平整呢,对不对?6.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中的“InSAR 技术”可是很牛叉的存在呢!就好比给大地拍了个超级清晰的“照片”,然后分析出沉降信息。
比如监测地震后的地面变形,靠它就能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啦!你能想象没有它会怎样吗?7. 沉降观测计算方法真的好多啊,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用处!就像一个强大的工具包,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管是大型建筑还是小工程,都得靠它们来确保安全稳定呀!所以呀,可得好好掌握这些方法,才能让一切都稳稳当当的不是吗?。
沉降观测内容及方法
沉降观测主要内容及观测方法1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运粮河特大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的观测。
2 运粮河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2.1一般要求2.1.1桥梁墩台基础沉降观测:每个墩台均进行沉降观测。
2.1.2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观测:每30孔选择1孔进行(不足30孔应按30孔计,另每300孔增加3孔进行观测)。
2.1.3桥涵主体工程(包括架梁)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60天。
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2.2观测点的布置2.2.1桥梁墩台基础沉降观测点布置:墩台沉降观测点按《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施工,承台上布置两个,墩身上布置两个,共计四个(目前承台已覆盖,线下部分只需对墩身部分进行测量,493座墩身)。
2.2.2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观测点布置:设置在箱梁四个支点和跨中截面两侧腹板梁顶处,每孔梁的测点数应共计6个,具体见《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我部现有536孔梁须进行沉降徐变观测)。
2.2.3变形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30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具体见《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施工图桥梁沉降观测标布置参考图》。
2.3观测精度: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竖直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水平布置沉降观测点示意图2.4观测频次2.4.1墩、台基础的沉降观测频次见表5.4.1表5.4.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备 注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Ⅰ-Ⅰ截面及基础平面墩身侧面当墩高H 小于2.5m 时埋标示意图Ⅰ-Ⅰ截面及基础平面墩身侧面当墩高H 大于2.5m 时埋标示意图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预制梁桥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0~3个月1次/月4~12个月1次/3个月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2.4.2预应力混凝土徐变上拱观测频次见表5.4.2。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沉降是一个严重的地质灾害,可能会严重危害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针对建筑物的沉降,制定了一系列观测方法。
通常分为两类:静态观测方法和动态测量方法。
静态观测法是指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基本原理是在沉降较小的区域通过调查测量方法,在某段时间内观测和测量建筑物沉降的大小。
由于建筑物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沉降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如果沉降之间具有相对确定性,则可以通过静态测量方法得到沉降的实际情况。
见的静态观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代号点牙角观测法、钢尺式观测法、钢尺式管路观测法、精密计算法、激光测距仪测量法等。
动态测量方法是指应用物理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沉降状况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主要原理是使用传感器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然后根据实测数据分析沉降的变化情况,以达到实时监控和记录沉降的目的。
见的动态测量方法主要有包括加速度测量法、绝对定位测量法、加速度和角度累加法,以及分布式有限元分析等。
上述是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其中静态观测法是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方法,而动态测量方法则更加精确,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沉降情况,可以应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中。
无论哪种方法,在观测建筑物沉降之前,都需要进行地质调查,以了解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其基础和结构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外,还要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地质结构,以防止建筑物内发生坍塌和破坏等灾害。
在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沉降观测方法之后,要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沉降过程中发生危险或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作为对建筑物沉降严重灾害的重要防御措施,沉降观测应该重视。
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地质条件来进行调查,以便确定合适的观测方法。
其次,根据调查结果使用静态观测法或动态测量方法,对建筑物沉降情况进行彻底的调查;最后,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沉降过程中发生危险。
市政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市政工程沉降观测方案1.引言沉降观测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有效监测工程施工后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编制一份完备、科学的沉降观测方案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的目的、观测方法、观测内容和观测要求等方面制定一份市政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以期为市政工程的施工和监理提供依据。
2.沉降观测的目的市政工程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测施工期间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是为日后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对工程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监测。
3.观测方法市政工程沉降观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GPS测量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地表沉降的测量。
该方法精度高、覆盖范围广,适用于大面积的沉降监测。
(2)水准测量法:利用水准仪进行建筑物沉降的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建筑物周边或密集区域的沉降监测,具有高精度和灵活性的优点。
(3)倾斜仪测量法:利用倾斜仪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沉降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测量技术的结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进行结合,以确保对市政工程沉降情况的全面、准确监测。
4.观测内容市政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因施工导致的地表沉降问题。
(2)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地下管线沉降:观测地下管线的沉降情况,及时处理因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沉降问题,确保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4)环境监测:观测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情况,监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观测要求市政工程沉降观测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测的准确性:观测数据要求精准、可靠,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沉降问题。
回采工作面地表沉降观测及规律研究
回采工作面地表沉降观测及规律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采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在煤炭采矿过程中,矿井回采工作面的地表沉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地表沉降对于周边环境、建筑物和地表设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回采工作面地表沉降进行观测和规律研究至关重要。
二、地表沉降观测方法1. 基准点法基准点法是一种经典的地表沉降观测方法,它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基准点,并使用精密的仪器长期监测这些基准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地表沉降的数据。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稳定,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表沉降观测工作中。
2. GNSS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地表沉降观测方法,它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加工计算,得到地表沉降的数据。
相比于基准点法,GNSS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沉降观测,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地表沉降观测仪器,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获取地表的距离数据,从而实现地表沉降的监测。
激光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便捷等优点,在地表沉降观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地表沉降规律研究1. 影响因素地表沉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采煤方式、采煤深度等。
地下水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地表沉降的加剧。
采煤方式和采煤深度也对地表沉降有着显著的影响。
2. 地表沉降规律地表沉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地表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逐渐加剧的趋势。
在采煤初期,地表沉降的速度较慢,但随着采煤的进行,地表沉降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地表沉降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对周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3. 预测模型为了更好地预测地表沉降的发展趋势,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地表沉降的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一般基于地下水位、采煤方式、地质条件等因素,通过数学计算建立相应的模型方程,从而预测地表沉降的发展趋势。
这些预测模型在煤矿开采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三篇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实践,阐述了沉降观测的方法和意义。
一、沉降观测的实施(一)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
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
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
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
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
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
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
桥梁沉降观测操作方法
桥梁沉降观测操作方法桥梁沉降观测是对桥梁结构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和记录桥梁沉降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桥梁沉降观测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桥梁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沉降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明确观测的要求和假设;然后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的时间、频率、位置等;接下来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观测人员,包括测量仪器、辅助设备、数据记录与处理软件等;最后,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观测过程中的安全。
2. 设置测点在进行桥梁沉降观测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测点位置,通常选择在桥墩顶部或底座,以及桥梁主梁的中心位置。
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既要保证观测的全面性,又要避免测点过于密集造成冗余。
3. 安装测点安装测点是进行桥梁沉降观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点安装方法,常见的有沉降管法和测斜法。
沉降管法是在桩基或桥墩上安装沉降管,通过测量管内的浸润水位变化,可以推算出桥梁的沉降量;测斜法是在桥墩或土体中嵌入测斜孔,通过测量测斜孔内安装的测斜仪器的倾斜角变化,可以推算出桥梁的沉降量。
4. 进行观测在设置和安装完测点后,即可进行桥梁沉降的观测。
观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包括观测的时间、频率、方法等。
在观测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测点周围的环境安静稳定,避免外界环境干扰观测结果;然后根据观测方案,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观测,比如水平仪、水准仪、测斜仪等;同时要记录相关的观测数据,包括测量时间、位置、仪器读数等。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完成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桥梁的沉降量。
首先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和校核,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然后根据观测数据,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出桥梁的沉降量;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桥梁的沉降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现代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是一种类似测量学中其他地面破坏形式的技术手段,该方法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相对沉降法”和“绝对沉降法”,可以获得工程建设中地基沉降过程的观测结果。
相对沉降观测法是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工况,制定一个适当的可控制的对比点,根据对比点间距离的变化,推算出在沉降过程中地表的位移。
由于相对沉降法的实施、观测比较简便,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实施,它常被用于施工期间地表附近的近处精确检测,这种方法的观测数据比较准确,便于沉降观测,比较适用于大型结构物。
在进行相对沉降观测的过程中,应确定控制点类型,选择沉降观测仪器及其安装方法,设计及布置观测网络,测量准确度及数据处理等。
(1)选择控制点类型通常有三种类型:无限尺度水浸控制点、特定尺度水浸控制点和垂直控制点。
①无限尺度水浸控制点指观测点的位移前后环境无改变的水浸观测点;②特定尺度水浸控制点指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水浸观测点,但尺度有限;③垂直控制点指测量点的上下两个沉降点,两个沉降点之间的距离不受影响,但测量值受地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测量精度较低。
根据施工条件和测量任务,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点类型,以保证相对沉降观测的准确性。
(2)选择沉降观测仪器沉降观测仪器的主要类型有弹簧桩、水准仪和经纬仪,可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条件,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沉降观测仪器,满足实际工程施工要求。
弹簧桩是指一种自主连续分层电动桩,其原理是采用弹簧杆作为传动元件,将弹簧杆的位移变化投射到数字显示屏上,从而实时显示控制点的位移变化。
可以采用多个弹簧桩分布在拱度和地表附近进行沉降观测,但弹簧桩的仪器通常比较昂贵,且测量精度不够高。
水准仪是现代建筑物沉降中常用的仪器,其采用的是用水位计准晶体仪器原理进行观测的大地测量精密仪器,具有观测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但水准仪原理较复杂,且应用价格较高。
经纬仪是一种三角测量仪,可以采用经纬仪进行定点测量,可以精确测定控制点及点位的位置,但精度生算在2mm~13mm的小精度,使用的仪器价格也比较贵,因此只能用于施工完成后的监测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沉降是一种棘手的问题,其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所以必须采取行动来弄清楚建筑物的沉降程度以及引起这种沉降的原因。
为了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有许多不同的观测方法可以使用,每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①地理示意图法(Geodetic Method)是一种用于观测建筑物沉降的经典方法,它需要采用精细地理学方法来精确测量建筑物的水平沉降和垂直沉降。
它采用加权平均多点测量来确保准确度,也可以采用较弱和较强的观测点来准确掌握建筑物沉降的状态。
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需要许多地理学知识和工具,而且成本也比较高。
②基础支撑测量法(Foundation Support Method)是另一种观测建筑物沉降的方法,它是通过为建筑物安装支撑结构来准确测量建筑物的偏移量并观察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而不需要复杂的精细测量就能取得精确结果,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是它只能用于测量沉降量,无法直接诊断建筑物沉降的原因。
③电波测量法(Radio Wave Method)是一种利用电波来观测建筑物沉降的新方法。
电波观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远距离实时测量建筑物沉降的情况,而且准确度也比较高。
它利用特定的位置和特定的发射和接收器来测量建筑物沉降情况,在观测沉降情况时只要获得单方向电波波动的差异即可。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水内或者深地下建筑物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④水位观测法(Water Level Observation Method)是一种利用水位变化来观测建筑物沉降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建筑物的水平面周围挖掘沟渠,在水位变化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沉降情况。
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水位变化来提高准确度,而且在决定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时,不需要考虑由于建筑物的自沉而造成的水位变化。
然而,这种方法对水文学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安装沟渠要求极高的工程量,成本也比较昂贵。
由于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针对不同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结合的观测方法,以确保获得最准确、最有效的观测结果。
观测沉降的方法
观测沉降的方法
观测沉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它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来测量参考点和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并提供了高度准确的数据。
2.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法:GNSS测量法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GPS,来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坐标。
通过连续监测这些坐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地面沉降的速率和方向。
GNSS在大范围监测和长期监测中非常有用。
3. 建筑物倾斜仪:建筑物倾斜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仪器。
它可以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位移,并提供即时反馈。
这对于高楼大厦等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进行观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沉降观测方法 附图
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参照相应规范(JGJ8-2007)标准执行,沉降观测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及布置现场确定,基础完成后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内观测四次,第二年内观测二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沉降停测的标准可采用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
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沉降观测可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详见图8.9,具体位置现场确定;施工过程中若遇暂停工,在施工暂停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月观测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监测的用途
• 变形监测指利用测量仪器或专用仪器对变形体的变化状况进行监 视、监测的测量工作。 • 变形监测的目的:获得变形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 变形监测分为动态变形监测和静态变形监测
• 变形监测的特点:重复观测、精度要求高、测量方法综合应用、 数据处理要求严密。
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物变形监测
1、沉降监测 2、水平位移监测
变形监测网要兼顾精度、灵敏性、可靠性、费用优化的原则 变形监测网分为基准网、监测网两级。 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构成。 监测网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制网采用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等构成,对于分 散的建筑物可采用基线网的形式布设。 • 垂直位移监测网一般布设为环形水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