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用文:答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2、文书:是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

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资料。

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资料等。

3、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

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4、文本:是对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的同篇文书的区分。

应用文的文本:是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从理论上说,文本可分为行文文本、译文文本、第三文本三类。

5、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6、模式化建构:指的是应用文的文种、格式、语体语境、布局等有大致相近的样式,有大体统一的形式要求。

7、法定使成:法定使成即文书的模式化是以规定或制度形式加以认定,这些规定或制度有些是强制性标准,有些是行业标准,在行业内、在管辖范围内普遍执行。

8、应用文体:应用文体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文章,如表格式计划、带有表格的预决算报告、统计分析等,它们都以表、图形式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再如表格式合同、收据、借据等也不能成为“文章”,但显然是应用文体。

9、公务文书: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包括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公文,内部使用的文件,以及其他书面或附注文字说明材料。

10、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

11、代言作者:是指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12、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群体作者一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又朝着既定的相同目标前进。

群体作者一般用来从事较为复杂的应用文写作,分为并列型作者群体与偏正型作者群体两种。

13、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
和个人。

14、应用写作的责任者:实际上指对应用写作的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富有责任的人。

这种责任,既可能是写作责任,也可能是阅读责任;既可能是贯彻责任,也可能是知照责任:既可能是办理责任,也可能是知晓责任。

15、应用文的文本作者:即应用文的署名者。

在公务文书中,应用文的文本作者多星现与写作者的不一致。

16、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法定作者主要指应用文的署名者,即形式上的作者,而不一定是撰写文稿的文字工作者,即应用文的实际写作者。

这类文稿的实际写作者既可能是代言作者,也可能是群体作者。

这类作者主要体现在党政公文中
17、逐级行文就是按照机关单位关系一级级行文,一般情况下,机关单位应逐级行文。

18、多级行文就是行文时同时向不同级别的机关单位行文。

有时为了使公文迅速传达至有关机关单位,上级机关有权采取多级行文和直达行文的方式。

19、指定性读者是指被指定必须阅读某一应用文的个体或群体。

一般来说,指定性读者的组成是固定的,读者的自觉意识被特定形式或要求剥夺,根据某种约定,他(她)们必须阅读特定的应用文文本。

20、指向性读者是指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应用文文本的个体或群体。

21、约定读者是指根据应用文的内容、文种或特定关系、特定身份等的特别约定阅读应用文文本的个体或群体。

22、广义的材料是指作者应付生活、用于实务、办理事务的过程中认知、搜集的全部观点和现象,亦即所说的素材,它内容庞杂、内涌广泛、良莠不齐、真假相杂,对这些材料要经过认真的分析提炼、集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3、狭义的材料是指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并写入应用文中的各种事实现象和理论论据,它是支撑主旨的重要因素。

24、结构是指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结构包括外在的格式和内在的要素模式两部分
25、应用文的格式指的是应用文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各自在文中的位置,也包括应用文的用纸、留空等。

26、语体即语言的体式,它是应用文载体的静态的观照。

27、语境是语言运用的环境,是应用文载体动态的观照。

28、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是指应用文从写作动机产生到写作实物表达的过程。

写作过程应从两方面加以体现:一是写作客体的需要过程,亦即为什么要写作;二是写作主体的物化过程,亦即写作主体的如何写作。

29、审核:主要是对文稿的审查。

审核包括部门领导或职能部门业务审核和发文机关办公厅审核两个环节,后者是文稿审核的主体。

30、签发:是机关负责人从法律上对文稿的最后认定。

公文文稿一经签发,从文字表达的过程来讲就基本完成,签发是公文物化过程的最后手续。

公文如果未经领导人签发,不能成为定稿。

31、复核:是发文机关办公厅在文稿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再次审核。

32、文种:是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划分为若干种,并为每种公文规定固定的名称,即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它概括表明公文的性质、用途与制发机关的职权范围。

它决定着公文的结构、格式与语言的运用。

33、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34、批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批复、转发的一种特有的文书处理形式。

上级机关认为,下级机关所发的公文具有一定的参照、指导、借鉴作用,在表明自身态度的基础上,将下级机关的文件发送到其他下级机关单位,要求其他单位学习、效仿或借鉴:或通过自身的权成,将文件发送特定部门执行。

35、转发:是对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文书的处理形式。

当一个机关认为上级的文件需要办理,并且表明自己的办文态度、办理方法,或认为平级机关、不相隶属的视关单位的文件值得本单位参照、学习、借鉴时,可以将该文件发送有关单位。

36、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是一种对内发文的特定形式。

当某个机关单位认
为本单位的特定文书需要正式发文,或需要将某个特定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上升为机关单位共同执行的事项,或需要将机关单位负黄人的讲话等变成机关单位的意志,通过印发来完成。

37、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本中的各自位置,包括公文的用纸、留白等。

38、眉首是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的统称。

39、主体是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的统称。

40、版记是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的统称。

41、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42、秘密等级又称秘密级限,是指根据公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所划的等级。

43、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是需要周知、执行、答复公文内容,负有办文责任的机关名称。

44、公文附件,即附属于公文正文的文件材料,一般是随文颁发的规章制度,或随文报送的报表资料等。

45、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

它包括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人姓名。

46、公文的制发机关是指公文所发机关单位的具体秘书部门
47、主题词是用以揭示公文主要内容并经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是为了适应办公现代化的要求,便于计算机检索和管理公文的基础工作。

主题词的标用也属于公文写作的内容。

48、签发人,是从法律上确认公文生效的领导个人,一般为单位的主要领导。

49、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它是维持正常的行文关系、保证机关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

(二)指挥性公文:命令、决议
50、指挥性公文,是指发文者要求收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有关内容的公文。

主要有指示、命令、决议。

51、指示,指示属于党的公文。

指示主要是党的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52、命令:属于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命令的分类:命令常用的可分为颁布性命令、事项性命令、任免性命令、嘉奖命令、批准或授衔的授予令等五类。

53、决议:决议属于党的公文,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议的分类:指挥类决议和批准类决议。

54、指挥性决议是决议的主体。

指挥性决议主要用于发布经党的会议通过的要求贯彻执行的重要决策事项。

55、批准性决议用于表明党的会议对某项重大的专门性问题的态度。

56、规定属于党的公文。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7、颁布性命令即通常说的公布令。

颁布性命令多用于公布重要法规、规章和条例等。

58、事项性命令即通常说的行政令。

事项性命令多用于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和宣布施行强制性行政措施等。

59、奖惩令分为嘉奖令和惩戒令两种。

嘉奖令多用于表彩重大事件的立功人员,惩戒令多用于惩戒重大事件的责任者。

(三)部署性公文:决定、通知、意见
60、部署性公文主要是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单位布置工作、安排事务、处理问题而发的具有领导性、指导性、落实性的公文。

61、决定:是领导机关用来对某些重大行动、重要事项作出安排、规范和决策,奖惩有关单位及个人,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一种具有领导性和规定性的公文。

62、、决定的分类:知照性决定;指挥性决定;奖惩性决定;事项性决定。

63、知照性决定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或事项的决策,用决定的形式知照全国、全世界一般讲这类决定并不要求下级执行,这种类型的决定就叫做知照性决定。

64、指挥性决定针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类问题,统一认识或确定某一方面方针的決定称为指挥性决定。

这类决定带有纲领性、法规性和指导性,不仅要求下级机关了解决定的内容,而且要求下级
机关认真遵照执行,且篇幅较长,说理透初,具有指挥的性质。

65、奖惩性决定用于树立榜样,表彰先进人物和事迹,或吸取教训,批评、惩戒错误对象等的决定称为奖惩性决定。

66、事项性决定用于处理具体的政务、党务,设置、撤销或变更组织机构,安排有关的人事的决定称为事项性决定。

67、通知在党的公文中,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在行政公文中,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和执
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8、通知的分类:分为会议通知;工作通知;批转类通知;印发类通知和发布性通知五类。

工作通知可分为部署性通知、周知性通知、任免通知;批转类通知分为批转、转发通知。

69、批转通知是上级机关单位对下级机关单位的公文作出处理时所用的通知。

70、转发通知是各机关根据工作需要,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重要公文时使用的通知,转发在行文时不受机关等级和系统的限制
71、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可分为:建议性意见;直发性意见;呈转性意见。

72、建议性意见即上行意见,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建议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活动。

73、直发性意见即下行性意见和平行性意见,主要用于上级机关依据其职权直接发给下级或平级机关单位,要求贯彻执行或参照执行的见解和办法。

74、呈转性意见是用于报请上级机关批转、转发属于自己工作、业务范围内的,又要其他部门周知、执行的措施、见解、办法、规定等
(四)知照性公文:公告、通告、公报、纪要
75、知照性公文主要用于向社会公众发布的,用于告知情况、沟通信息、通知事项等,表明自己的
立场或态度,以作为凭证的一种告谕性公文。

知照性公文具有以下特点:告知性、凭据性、公众性。

76、公告是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一种具有告知性的公文。

77、公告的分类:分为: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告;2、专门事项公告;3、法定事项公告4、裁判公告
78、通告:是行政机关、司法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一部分范围内的公众公布应当周知的情况、应当注意的问题、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通告的分类:可分为,法规性通告、事项性通告两种。

79、公报:公报是一种广泛告知性的文书,是党政机关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重要决定和各种综合性统计事项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公报的分类:1,决定性公报;2,事项性公报;3,统计性公报
80、会议纪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会议记录、会议文件及其他有关会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而制发的一种用来记录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传达会议精神,要求收文单位遵守、执行、周知的公文,称为会议纪要。

81、会议纪要的分类:一是日常办公会议纪要;二是专题性或专业性会议纪要;又分为1、决议性会议纪要,2、情况性会议纪要,3、消息性会议纪要。

(五)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议案
82、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公文。

请示的分类:求复性请示和求转性请示。

83、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党的报告还可以用来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

84、报告的分类:按照报告的写作范围分有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按照报告的时间分有年度、季度、月度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报告的内容分有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报送物件的报告和回复报告。

85、专题报告是反映某一顶工作的情况报告。

这类报告的内容单一,文字不太长,常见的有情况报告、检讨性报告、答复报告等
86、检讨性报告通常指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检讨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时所用。

检讨性报有两种:主动检讨性报告、被动检讨性报告。

87、呈转报告主要用于党的机关和司法机关针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做出处理安排的事项,向上级汇报并请求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

88、工作报告,即例行报告,是人民政府最常用的重要文种之一。

它是指就某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按照责任制要求,按期向直属上级或某一特定机构所做的报告。

89、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审议事项。

(六)批答性公文:批复
90、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回复、处理下级机关请求原则和请求事项的一种具有答复和批示性的下行公文。

91、批答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同意、批准、答复下级机关请求、询问等的公文。

批答性公文主要有批复、复函,具有批答功能的公文主要有报告、通知、决议等。

(七)奖惩性公文:通报
92、通报上级机关单位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或者向下级有关单位或人员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的公文,称为通报。

93、通报的分类:从通报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分可分为:情况通报、表彰通报、批评通报、部署通报;从写作方法上可分为:直述性通报、转述性通报。

94、情况通报,一般用于传达精神,交流信息,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动态,以作为工作的参考。

此类通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般在领导机关使用。

(八)法规性公文:条例、规定
95、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在公文实际工作中,全国性的团体、较高级别的行政机关等也使用条例来规范特定人员的活动、行为,特定的工作等。

96、规定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的,对特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或某方面的事务、活动提出具体执行意见和约朿管理措施的规范性文书。

97、条中设例,是条例正文条款的写法之一。

将“条”中的“应该”、“可以”、“能”、“必须”干什么与“例”中的“不应该”、“不可以”、“不能”干什么两个方面合在一条中,使条文正反结合紧密,是非界限分明。

98、集中设例是条例正文条款的写法之一。

在一章、一节或一条中将“不应该”的内容集中起来,从而使禁止事项非常突出。

99、集中设条是条例正文条款的写法之一。

在一章、一节或一条中只讲明“应该”、“可以”、“必须”、“能”、“要”等,从正面规定条文。

100、条例的签署,所谓签署,实际上是指在条例标题下面用括号括注的条例通过的时间、会议和公布的日期等。

(九)商治性公文:函
101、商洽性公文机关单位之间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能,或者根据组织原则,往往要商询某些问题或事项,这时使用的公文,称为商治性公文。

102、函:函是机关单位之间用来商洽工作、询问和回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一种具有商讨性和往来性的公文。

103、函的分类:问函、复函、报请函。

104、问函是函的一种,主要用于询问或商洽具体工作或具体事项。

问函分两种:商沿性函,询问性函
105、复函是函的一种,也称答复函,用于答复对方来函所询问的问题,是一种被动性公文。

106、报请函是函的一种,用于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报请函是一种主动性公文。

(一)事务文书概述
107、事务文书也称机关常用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时用以沟通信息、指导工作、总结得失、探讨问题的公务文书
108、法定公文型是事务文书的一种结构模式,是指其正文部分像18种“法定公文”一样由“缘由”、“事项”和“结尾”三个部分构成。

事务文书中篇幅较长、由较多语段构成的文种,一般使用这模式。

109、事务文书的分类:规约类、计划类、总结类、信息类、讲话类、记录类。

(二)规约类文书:条例、规定、办法、章程、细则
110、规约类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类组织机构用以规范工作、指导人们言行的具有法规性、约束力的公文。

111、办法:是行政机关为贯彻某一法令或者做好某方面工作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指挥性的法规性文书。

112、章程:是一个党派、团体为保证其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系统阐明组织性质、宗旨。

成员权利义务、准则及组织构成,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

113、办事章程也称“业务章程”,是为办理某项工作而制定的规章制度,一般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纠纷而又经常要办的事情,才需要制定章程,以便办理时有章可循。

这类章程的性质与条例、办法、守则等规约类文书相近
114、细则:是有关机关为实施某一法规而制定的详细、具体的法规性公文。

115、准则:是各党派、团体或某些单位制定的内部成员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标准和原则。

116、守则:守则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某些单位制定的要求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17、规则: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行为准则作出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书。

118、条例:是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特定部门,依据法律或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制发的,用以对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进行规定,或对党的组织工作、活动及行为作出规范的,全面系统、长期有效的法规性文体,它还可以政策法律和法令的补充或辅助性说明。

119、规定: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的,对特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或某方面的事务、活动提出具体执行意见或约束管理措施的规范性文书。

(三)计划类文书:
120、计划类文书: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生活制定要求、目标、实施步骤和完成期限的一类文书。

121、计划的可行性,计划作为执行性文件,必须十分重视预想的现实可行性,其措施与办法必须切实可行,指标
必须是努力后可以实现韵,如果在实践中发现计划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就要及时修改。

122、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并带有战略性和发展性的计划,是蓝图似的,富有理想性和鼓动性的计划
123、纲要:是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作出的长远部署。

124、计划:是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措施作出设计安排的事务性公文。

125、实施方案:是领导机关围绕某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制定的全面、具体而又明确的决策性方案。

126、实施方案的作用:1,开展工作的指南,;2,督促检查的依据。

(四)总结类文书:
127、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限内的工作目的、任务、经过、方式方法等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从而了解工作的全面情况,肯定成绩,发新问题,将经验与教训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条理化、理论化后形成的文字资料。

128、综合总结:又称全面总结,它是对某一时期各项工作的全面回顾和检查。

129、专题总结是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项的总结。

130、小结是内容较简单或者经验不成熟、时间较短、范围较小的总结。

131、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聘用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为接受考核、监督,就自己履行岗位职则的情况,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回顾和评估而写的,向主管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