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PPT(省一等奖)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865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5.png)
目 录
• 故事背景与来源 • 故事情节梳理 • 角色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 • 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意义 • 文学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类似寓言故事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故事背景与来源
鹬蚌相争故事简介
01
02
03
故事概述
鹬和蚌相互争斗,结果两 败俱伤,让渔翁得利。
两篇寓言都传达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但《鹬蚌 相争》更侧重于表现互不相让的愚蠢行为。
与《狐假虎威》比较
两篇寓言都涉及动物形象,但《鹬蚌相争》更注重表现内 在性格和行为逻辑,而《狐假虎威》则更注重外在形象和 欺骗手段。
与《画蛇添足》比较
两篇寓言都表现了愚蠢行为,但《鹬蚌相争》中的愚蠢行 为是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的,而《画蛇添足》中的愚蠢行为 则是多此一举、自作聪明导致的。
04
双方都不肯让步,持续 争斗不休
结果及其寓意分析
渔夫路过,看到鹬和蚌相争不下,便将 它们一起捉走了
鹬和蚌都因为自己的固执和争斗而遭受 了不幸
寓意:不要因小失大,要看到长远的利 益;不要过于固执己见,要学会妥协和 合作。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注意周围的 环境和形势,避免因为自己的争斗而陷
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情节梳理
鹬啄食蚌肉,蚌夹住鹬嘴 ,两者僵持不下,最终被 渔翁捕获。
寓意提示
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寓 意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斗 ,以免两败俱伤,让第三 者得利。
寓言出处及作者介绍
寓言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
作者介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 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b47f300066f5335a81218e.png)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
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 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 上!”
(鹬鸟)说道:“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 雨,就会有死蚌肉吃。”
(河蚌)就对鹬鸟反唇相讥道:“今天不放 你,明天不放你,也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 滩上。”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
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 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怒目相视,都 好像要把对方蚌也好久没有回到水里了,一点力气
也没有了。
但……
《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互不 相让、相持甚久的原因:他们都只想 (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没想到这 样做的结果会是( 两败俱伤 )。
•
鹬(yù)——
蚌
• 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阳光明媚,水鸟飞来飞去,河蚌们争先露出水面,爬到沙 滩来享受阳光。
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讨论: •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鹬和蚌相争的起因?请把起因 概括的批注在相关句子的旁边。 • (2)鹬和蚌是怎样争的?找出描写鹬和蚌争斗时的语 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它们的心情和激 烈的场面,写下批注。 • (3)鹬和蚌相争了多长时间?请在文中划出来。他们 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 (4)鹬和蚌相争的结果怎样?他们错在哪里?这则寓 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互谦让,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
执不下,只会两败俱伤,损人也不利己。)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自己 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 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 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代受燕王的委托, 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 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 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 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 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接下来 ,苏代开始讲了他的故事---
2024版五上《鹬蚌相争》ppt课件完美版
![2024版五上《鹬蚌相争》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9785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2.png)
五上《鹬蚌相争》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目录•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思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鹬蚌相争故事来源出处《战国策·燕策二》故事内容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在争斗中,被渔翁趁机捉住的故事。
寓意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失大,相互争斗只会让第三方得利。
03主要成就编订了《战国策》、《楚辞》等重要文献,对古代文化有重要贡献。
01作者刘向02生平西汉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家,曾任光禄大夫等职。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时代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文化内涵故事中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如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仁义道德等。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们的处世态度。
寓言故事特点及价值特点寓言故事通常简短精悍,通过动物或人物的行为和对话来揭示道理。
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易于理解和记忆。
价值寓言故事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能力。
同时,寓言故事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02文本解读与赏析介绍鹬蚌相争的故事背景,包括时间、地点、主要角色等。
故事背景情节发展故事主题详细梳理鹬蚌相争的情节发展,包括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阐述鹬蚌相争故事所表达的主题,即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所带来的后果。
030201鹬蚌相争故事情节梳理分析鹬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鹬的形象分析蚌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蚌的形象对鹬和蚌的形象进行对比,突出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形象对比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分析选取故事中的精彩语句,如描写鹬蚌相争场面的语句等。
精彩语句列举对选取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含义、表达手法及作用等。
语句解读对整个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欣赏,包括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
语言表达欣赏精彩语句欣赏与解读现实意义分析将寓言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鹬蚌相争》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鹬蚌相争》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3f130f12d2af90242e6a9.png)
物如鱼、虾、蛋、牛奶等中含有丰富蛋白质(媒体)。
食物中的蛋白质
尿素、二氧化碳和 酶 被 氧 化
氨基酸
热量
组成
各种蛋白质
2.其重要性表现在: 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 原料, 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 ②蛋白质参与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因此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
没有生命。 如A、参与化学反应的酶就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 酶属于蛋白质,但也有少数酶不属于蛋白质。B、由蛋白质和血红素 组 成的血红蛋白在吸收 O2 和呼出 CO2 的呼吸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要求:
1.自由读,了解故事主要内 容。
2.小组读,体会角色个性。
3.同桌分角色读,把握角色 特点。
要求: 1.自由读,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在沙滩上,鹬( 啄 )蚌, 蚌( 钳 ) 鹬,相持不下,结果( 被渔夫捉住了 )。
要求: 2.小组读,体会角色个性。
鹬和蚌在争斗时都说了些什么,找出 对话部分读一读。
分是什
物。
么? 是不是有机
生
见的有机 图
物。 在轻松愉
片。
物?
悦的
师小结板书:食
氛围中自
物 中的主
主寻
要有机物(见板
找食物中
书 设计)。
有机
物,获取 知
识。 展示一幅厨房和 看图片寻 学以致用, 学生的例举 PPT 幻灯
卧室图
找并
强
可能
片:
片,让学生结合自 汇报哪些 化 有 机 物 不充分,教 厨房、卧
问:烷烃类物质分
可启发学生 烯年产量
子式书 写的规律是什么?
可对
观察
2024《鹬蚌相争》PPT课件
![2024《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10bc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a.png)
•故事背景与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形象塑造与表现手法•主题思想与价值观体现目录•知识拓展:相关成语、典故及文化内涵•思考讨论与课堂互动鹬蚌相争故事起源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竞争关系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形容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局面故事内容与主要角色故事寓意与启示寓意启示精彩片段欣赏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渔翁得利的意外结局描述渔翁在旁观中等待时机,最终轻松捕获鹬和蚌的过程,突显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
文本特点分析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文章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深刻的寓意启示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揭示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权衡利弊、避免盲目争斗的道理。
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鹬、蚌和渔翁的描绘,塑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表达技巧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01采用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02注重细节描写03鹬和蚌的形象特点鹬蚌外貌特征描绘行为动作刻画对比手法运用030201形象塑造手法探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寓言故事夸张手法讽刺意味故事主题思想概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通过鹬和蚌的争斗,最终被渔翁捕获的情节,传达了双方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主题思想。
告诫人们要互相谦让,不要争执不休故事以鹬和蚌的悲剧结局为警示,提醒人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应该互相谦让、协商解决,而不是争执不休、互不相让。
价值观在故事中的体现和谐共处聪明反被聪明误当代社会意义倡导合作共赢在当代社会,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学会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提醒人们避免盲目争斗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不休,最终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
鹬蚌相争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冷静思考、理性对待问题,避免盲目争斗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鹬蚌相争相关的成语渔翁得利两败俱伤典故出处及文化内涵典故出处文化内涵类似寓言故事推荐《自相矛盾》01《画蛇添足》02《刻舟求剑》03故事情节复述活动图片辅助复述分组复述准备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复述,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文言文《鹬蚌相争》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文言文《鹬蚌相争》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d0eb916c175f0e7cd137d8.png)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 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电影《消防员》中,讲述了一个七年 之痒的 婚姻故 事。一 对结婚 七年的 夫妻, 丈夫凯 勒是一 名消防 员,妻 子凯瑟 琳是医 院的公 关主任 ,他们 都在各 自的职 业领域 里叱咤 风云, 婚姻生 活却水 深火热 、破碎 不堪。 丈夫忍 受不了 自己每 天上班 那么辛 苦,回 家却连 一口热 饭都吃 不上, 还因为 不顾家 经常被 妻子各 种埋怨 ,动辄 愤怒地 摔门而 出,无 视妻子 为家庭 的其他 付出; 妻子觉 得丈夫 只关心 工作, 根本不 关心家 庭,为 此自己 经常大 吼大叫 ,无数 次崩溃 大哭, 忽视了 丈夫工 作中的 压力。
凯勒原本对这段挑战很抵制,后来却 在日复 一日的 坚持中 悟出了 婚姻的 真谛, 他重新 审视了 一切, 明白了 自己婚 姻破碎 的原因 ,是因 为不懂 得如何 维护两 人之间 的感情 。面对 丈夫的 点滴变 化,凯 瑟琳最 初不为 所动, 认为那 些不过 是丈夫 不想离 婚暂时 使出的 小伎俩 。凯勒 并不放 弃,依 旧打起 12分精 神继续 坚持着 ,他一 点一点 填补着 夫妻之 间的鸿 沟,慢 慢融化 着妻子 被尘封 的心, 后来, 妻子终 于重新 戴上了 婚戒。 两个人 回到了 往昔的 甜蜜时 光,经 历这次 婚姻危 机,他 们学会 了在婚 姻中要 有爱的 表达, 才能守 住幸福 。
惠王/曰:“善!”/乃止。
2024版年度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
![2024版年度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fa2f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f.png)
启示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权衡利弊,避免因为一时 的冲动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 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举例
2024/2/2
商场竞争
在商场竞争中,有些商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断降价促销,结果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 下降,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最终,消费者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反而可能因为产 品质量问题而受损。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或补 充。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并提炼出寓言的启示。
2024/2/2
25
设计趣味游戏,巩固知识点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鹬、蚌和 渔夫,模拟寓言故事中
的情节进行表演。
2024/2/2
成语接龙
以“鹬蚌相争”为开头, 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 固学生对相关成语的掌
2024/2/2
起源
该寓言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 讲述了鹬和蚌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争 执不下,最终被渔翁得利的故事。
流传
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被 众多文人墨客引用和改编,成为了 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4
寓言所蕴含道理与启示
道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争执不下,只会让第三者得利。
2024/2/2
8
河蚌特性及其对故事情节推动
外形特征
河蚌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生 活在淡水中,外壳呈椭圆形或圆
形。
2024/2/2
行为习性
河蚌通常静止不动地躺在河底或泥 沙中,通过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为 食。
对故事情节的推动
河蚌在故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不愿意放弃已经到嘴的食物,与 鹬鸟发生了激烈的争斗,最终导致 了双方的困境。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鹬蚌相争》PPT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鹬蚌相争》PPT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839d1087c24028915fc334.png)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 雨,就会有死蚌肉吃。 蚌: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 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 在沙滩上。
要求:
3.同桌分角色读,把握角色点。 鹬为什么生气?为什么要干死蚌? 听鹬要干死自己,蚌自己心理会怎 想?
请续写对话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 死蚌肉吃。
蚌: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 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鹬: 还不快张开壳!不然我渴死你! 蚌: 哼,想渴死我?做梦!我饿死你! 鹬: 渴死你,渴死你! 蚌: 饿死你,我饿死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补白
河蚌毫不示弱, (动作或神态)
,
心想:
,得意洋洋地说:“我
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
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
上!”
角色表演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 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针锋相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 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 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揣摩心理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心
想:
,便威胁蚌说:“你不
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想象补白
小结方法:
鹬蚌相争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胡雪
yù
鹬
bàng
蚌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音,想一想:鹬和蚌之 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河壳儿 啄肉 牢牢 夹住 威胁 相持 不禁
夹
[ jiā ] 1.从两旁钳住:夹菜 2.夹东西的器具:夹子
[ jiá ] 两层的:夹衣 夹被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 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 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饿死!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 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 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 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 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一味的相互钳制 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寓言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了。秦总想 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 所以秦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赵国和 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赵王为了出这口气, 想出兵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就委托当 时著名的游说家苏代,去劝阻赵王出兵。 苏代给赵王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就 使赵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jiā
夹住
毫不示弱 得意洋洋 筋疲力尽 喜笑颜开
默读课文并思考:
1、鹬和蚌为什么相争? 2、鹬和蚌是怎么争的? 3、鹬蚌相争的结果如何?
这段主要抓住了鹬和蚌的哪个方面进行描写?边 读边圈出关键词来。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 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 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谢谢!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 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 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 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 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