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摩擦学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8年第9期胡忆沩:带压密封技术规范讲座——泄漏与密封107

每天流失热水约10t,一个4mm的泄漏孑L,在压力为1.6MPa时,每天损失饱和蒸汽2.5t。泄漏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装置被迫停车,企业的非计划停产事故增多。而有毒有害介质的泄漏危害经济损失会更大。

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中石油JiI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特大天然气泄漏事故,造成243人中毒死亡,59790名群众不同程度中毒和受灾,1000多人住院,9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并造成大量牲畜、家禽、野生动物、鱼类死亡和严重环境污染。图5是泄漏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排除毒气现场照片。本次事故是我国石油行业介质泄漏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万元人民币。

图5重庆市开县天然气泄漏点火燃烧现场(4)噪声及腐蚀:泄漏产生的噪声,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导致误操作事故增多。强腐蚀介质的外泄,加快了厂房、设备的腐蚀速度,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3密封分类

隔离高能流体向低能区进行负面传质的有效措施统称为密封。根据采取措施的差异,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动密封和带压密封3大类。

3.1静密封

采用相对静止的密封副来阻止泄漏的密封称为静密封。

目前静密封可分为垫密封、胶密封、填料密封和波纹管密封。其中垫密封包括:非金属密封垫、金属-非金属组合密封垫和金属密封垫。

3.2动密封

密封副间存在相对运动的密封结构称为动密封。动密封可分为接触式动密封和非接触式动密封2大类:

(1)接触式密封。目前接触式密封包括压盖填料、成型填料、机械密封、油封、刮油封、毛毡密封、涨圈密封、滑环密封等。其中成型填料密封包括V形密封圈、u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J形密封圈、L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方形密封圈、D形密封圈、T形密封圈、x形密封圈及三角形密封圈等。

(2)非接触式密封。目前非接触式密封包括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螺旋密封、叶轮离心密封、甩油环密封、气垫密封、电磁密封和磁流体密封等。3.3带压密封

在流体介质泄漏状态下,可重新实现密封目的的方法或技术手段的总称。目前可分为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带压粘接密封技术、带压顶紧式密封技术和带压焊接密封技术4大类。详见第三讲带压密封技术组成及特点。

参考文献

【1】HG/T20201-2007带压密封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上接第94页)研究》的课题期间完成的,部分观点受益于张嗣伟教授、谢友柏院士等项目组专家,再次对中国工程院及本项目组全体专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嗣伟.摩擦学科学与上程的进展与展望[M]//谢友柏.工程前沿.第2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0.

【2】汪德涛.摩擦学发展史话[C].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纪念摩擦学40周年论文集,2006:246—250.【3】DepartmentofEducationandScience:Lubrication(Tribolo—gy)[R].AReportthePresentPositionandIndustriesNeeds,HMSO。1966.

【4】中国机械1: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第一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J].机械学会动态,1962,18:2.【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专辑[J].机械学会动态,1979,68:1

—20.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J].机械学会动态,1981,93:41—42.

【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全国摩擦学工业应用调查报告[R].北京,1986.

【8】周仲荣,张嗣伟.摩擦学发展前沿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姚国欣,张德义.国外润滑油生产发展新动向[J].润滑油,1989(4):1—11.

【10】张华.中国润滑油市场展望[J].石油商技,2006(4):26—29.

【11】罗吉甫,王善彰.铁路运输中的摩擦学与节能[J].润

滑与密封,1984(2):ll—16. 万方数据

我国摩擦学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作者:林福严, Lin Fuyan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刊名:

润滑与密封

英文刊名:LUBRIC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33(9)

被引用次数:1次

1.张嗣伟摩擦学科学与上程的进展与展望 2005

2.汪德涛摩擦学发展史话[会议论文] 2006

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Iubrication (Tribology).A Report on the Present Position and Industries Needs 1966

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第一次伞国摩擦磨损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 1962

5.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专辑 1979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议 1981

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全国摩擦学工业应用调查报告 1986

8.周仲荣;张嗣伟摩擦学发展前沿研究 2006

9.姚国欣;张德义国外润滑油生产发展新动向 1989(04)

10.张华中国润滑油市场展望[期刊论文]-石油商技 2006(04)

11.罗吉甫;王善彰铁路运输中的摩擦学与节能 1984(02)

1.张嗣伟.Zhang Siwei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摩擦学[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8,33(10)

2.宋天虎我国摩擦学发展回顾——在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上的致辞[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2008,28(1)

3.张嗣伟.Zhang Siwei关于我国摩擦学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6(9)

4.汪德涛摩擦学发展史话[会议论文]-2006

5.张嗣伟我国摩擦学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03(2)

6.潘筱.赵石鑫.张红光摩擦学发展及研究内容综述[会议论文]-2006

7.李茂生.Li Maosheng工业摩擦学与润滑材料的发展[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10,35(6)

8.赵运才.蔡伟松.李伟.ZHAO Yun-cai.CAI Wei-song.LI Wei摩擦学的研究与发展[期刊论文]-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3)

9.张嗣伟关于我国摩擦学发展方向的探讨[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2001,21(5)

10.谢小鹏.冯伟.黄敦烈.Xie Xiaopeng.Feng Wei.Huang Dunlie基于能量耗损的摩擦学系统状态识别方法研究[期刊论文]-润滑与密封2010,35(2)

1.蒋爱云.郑民欣.邱慧.刘建秀风力发电机传动系统的润滑油改性[期刊论文]-塑性工程学报 2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rhymf20080902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