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研究论文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研究论文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1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三个治疗组并比较疗效。

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双侧入路组患者的出血量比其他两组高,前外侧入路组患者的引流量比其他两组高;膝正中入路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前外侧入路组、双侧入路组都高。

随访后150例患者优良率均>70%,p>005。

结论大部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适应以上三种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时应依据患者的适应症进行合理的选择。

【关键词】手术入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89-02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膝关节创伤关节内骨折病症[1],临床上常见的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处理和预后均对膝关节功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现对我院收治的1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三种不同的入路方式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0例,男89例,女61例,年龄20-61岁。

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依据对患者分型:ⅴ型84例,ⅵ型66例;其中有89例为高速车祸伤,31例为高处坠落伤,其他情况30例。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损伤、半月板和关节内韧带,受伤到手术治疗间隔时间在4-10d之内。

依据患者手术入路情况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前外侧入路、双侧入路和膝正中入路进行治疗,三组患者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消肿和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软组织条件、身体状况等性急诊手术。

患者均在全麻或硬腰联合麻醉下行手术。

前外侧入路:于胫前外侧斜切出10-15cm的切口,将胫前群在胫骨的附着点切开,将胫骨外侧平台剥离显露出来,对半月板和交叉韧带进行修复。

胫骨平台骨折论文运动康复论文: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论文运动康复论文: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论文运动康复论文: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分析。

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随访185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照组81例,术后采用固定、传统康复常规治疗;康复组80例,据骨科运动康复安全评定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随访实验组81例,对照组80例,按照hss评分,康复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据骨科运动康复安全评定表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进行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运动康复胫骨平台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严重者常合并半月板、韧带、排总神经损伤,导致关节失稳、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经手术复位和固定,但在康复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影响疗效,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选自2005年8月~2010年8月随访185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85例,男122例,女63例;年龄13~68岁,平均43岁。

入选标准:根据hohl分类法,均为移位骨折,且平台压缩在2mm以上,劈裂骨折分离在5mm以上。

根据schatzker分类i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30例,ⅳ型41例,ⅴ型25例,ⅵ型43例。

其中右侧79例,左侧106例;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膝关节周围损伤:其中侧副韧带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半月板损伤8例,血管损伤2例。

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组基数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术前经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查,对关节面塌陷的形状和程度进行充分评估。

根据胫骨内、外侧塌陷分别采取内外侧弧形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注意避免关节软骨及其下的骨质分离。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在高能量外伤下。

该骨折类型的复杂性以及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其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中的难点之一。

目前,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现状、手术技术、优点和缺点等问题。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该手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诸多优点。

例如,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术后感染率低等等。

此外,关节镜手术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骨折片的位置、形态和状态,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内固定和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过,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该手术的操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否则容易造成手术失败和术后并发症。

此外,关节镜手术的耗时较长,手术费用也较高。

因此,一个完美的手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要严格执行手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下是该手术的具体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充分考虑手术的可能并发症和应对方法。

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包括减肥、增加锻炼强度等。

此外,术前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

2.麻醉和体位对于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采用全麻或局麻加深静脉麻醉。

为了方便手术操作,患者需要采取头朝上、膝关节弯曲的俯卧位体位。

3.手术步骤(a)术前准备:根据影像学检查中得到的平面图像,对于骨折的类型及其位置等进行分析,制定手术方案并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b)关节镜检查:对于关节内的软组织进行检查、清除,对于骨折片的位置、角度等进行观察;(c)骨折片复位:根据骨折片的位置、角度进行复位,并使用手术器械固定骨折片;(d)内固定:将内固定器放置于骨折片之上,并使用相应的螺钉等固定器材;(f)术后处理:必要时对于伤口等进行缝合;(g)术后康复:术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康复和锻炼,以加快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论文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记录,其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31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例。

结果 65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均顺利,随访记录显示37例患者恢复效果明显,15例患者恢复较好,11例患者恢复一般,2例患者恢复较差。

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另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胫骨平台骨折,英文为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是目前极为常见的一种膝关节创伤骨折。

一旦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务必立即就医采取正确适合的治疗方式,如若治疗不及时或是治疗不正确其容易引起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出现其他不易根治的并发症。

胫骨平台骨折发生后,可以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等手术方法,本文就采取手术治疗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研究与探讨其手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其相应的随访记录。

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男女比例约为1.71;年龄划分:20-30岁21例,31-40岁11例,41-50岁9例,51-60岁17例,61-70岁7例,平均年龄42.7岁;通过ct等检查,按照schatzker标准将65例患者进行分类:ⅰ型11例,ⅱ型21例,ⅲ型17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7例。

1.2 治疗方式 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包括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等方式,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1.3 术后处理方式医护人员首先提醒或帮助患者抬高进行手术的患肢,指导患者进行早、晚的负重运动与cpm功能练习,同时指导与鼓励患者在病床上的修养之于主动的做一些关节屈伸锻炼。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论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论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临床进展的探讨,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的方法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正确的术后康复措施。

结果:对于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还应考虑其年龄、病史等情况。

若患者病情为严重性双侧平台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并无法进行手术修复,则可对病人实行保守治疗的方法,待保守治疗六至十二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有效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疾病,手术中可以对患者的骨膜进行较少量的剥离,保证了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运输,有利于患者的骨折融合,同时也避免了广泛剥离患者的软组织,从而降低了感染以及术后皮肤坏死等并发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进展【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25-01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患者发生胫骨平台骨折时往往伴随着高能量的损伤,且骨折常呈现粉碎性,不仅出现胫骨平台劈裂、塌陷等情况,同时还会累及患者干骺端甚至骨干部分,因此会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同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因此,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患者的骨折部分与软组织同时进行治疗。

近年来,由于社会交通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业的兴盛,造成高处坠落伤害以及交通事故伤害等频繁增加,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1-3]。

临床上,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常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但此方法可造成患者进一步的软组织损害,同时破坏患者的骨折部位血液供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胫骨皮瓣坏死、关节功能障碍甚至骨不连现象。

目前,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趋向于微创技术发展,即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

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为尽可能减少患者由于进行手术治疗所造成的局部血液供应受损、软组织剥离、以及骨折处周边组织结构的破坏,从而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由于进行手术治疗而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起到长期稳定的固定作用,以便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4-6]。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研究论文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研究论文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研究论文【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内外两侧平台关节面呈鞍形。

侧位观,平台关节面略呈凸形。

正面观略呈凹形,胫骨隆突位于内外两侧平台之间,为非关节面区。

此处由前向后顺序附有内侧半月板前角、前交叉韧带、外侧半月板前角、胫骨棘、外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和后交叉韧带。

胫骨上端周围皮质骨较薄弱。

胫骨平台的关节软骨下皮质骨较股骨髁相对薄弱,暴力使两骨相撞时,常引起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外侧容易遭受侧方暴力,故多见外侧平台骨折[1]。

因骨折波及胫骨近端关节面,同时又常合并有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组成部分,该部分发生骨折对膝关节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性都有影响。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是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骨折波及胫骨近端关节面,容易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严重者还可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侧副韧带、血管等的损伤,因而更易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可造成永久性病变,处理比较困难,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争论。

如果治疗不当,常易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

治疗过程中要强调恢复关节软骨面的平整,正确的固定,保持关节稳定,同时积极处理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获得康复。

目前常用的胫骨平台分型是Schatzker分类:(1)外侧平台劈裂,无关节面塌陷;(2)外侧平台劈裂压缩骨折;(3)侧平台单独压缩;(4)侧平台骨折;(5)平台骨折伴不同程度关节面塌陷和髁的移位;(6)平台骨折伴干骺分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5月—2008年6月,治疗28例胫骨平台骨折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9~61岁。

致伤原因:车祸22例,高处坠伤6例,均为高能量损伤。

合并伤8例,其中四肢骨折3例,半月板损伤2例,侧副韧带损伤及交叉韧带损伤3例,并有多例合并软组织损伤,受伤入院时间2h~4天。

骨折分类,按Schatzker分类,1型4例,2型5例,3型11例,5型8例。

1.2治疗方法所有各种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重建关节的相互吻合关系;重新恢复胫骨的对线;适当的支撑作用,以维持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和对线;可用植骨和内固定起支撑作用;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9例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恰当的钢板内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结果:39例患者均得到回访,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病例,3例切口皮肤部分坏死,钢板部分外露,行皮瓣转移后愈合。

按马元璋评价标准,优良率92.30%。

结论:恰当的内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保护关节附属结构,自体松质骨植骨对提高疗效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

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进行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9例,男32例,女7例;年龄32~73岁,平均52.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11例,重物砸伤5例。

按Schatzker分型,Ⅲ型24例,Ⅳ型7例,Ⅴ型6例,Ⅵ型2例。

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9例,交叉韧带损伤6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同侧股骨干骨折2例,脑挫裂伤4例。

开放伤5例,其中2例急诊手术,另3例因软组织损伤严重,待皮肤条件成熟后手术。

闭合伤从受伤到手术时间3~21天,其中1例脑挫裂伤于伤后21天手术。

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及系统的体检,摄膝关节正侧斜位X线片、膝关节CT片,必要时行MRI,一般诊断均无困难,关键是对本病的认识,尤其是年轻医师对X线平片经验不足时,易忽视X线平片上已存在的骨折线或平台被压缩征。

伴有韧带损伤者需仔细检查,必要时在术中予以探查判定之,并注意有无腘动脉腓总神经等损伤,个别可疑伴有韧带损伤者,也可酌情选用MRI检查。

处理方法:①术前正确的伤情评估:本组39例,开放伤5例中2例未能行CT检查,其余37例除常规行X线检查外,均行CT检查,部分关节不稳疑有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者行MRI检查。

这样在术前能够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骨折及韧带损伤的情况,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作到有的放矢。

医骨伤科论文: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医骨伤科论文: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医骨伤科论文:手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摘要】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总结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50例,术中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良好复位,修复胫骨平台关节面,进行可靠的固定,植骨,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6年,平均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为8个月。

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1],根据骨折复位情况、愈合情况、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条件评分,优114例,良27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为94%。

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尽量恢复骨与关节的基本外形结构、轴线等,保证关节的稳定性,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功能锻炼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合并半月板及韧带的损伤,若治疗不当,将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以及功能障碍[1]。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50例,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19~70岁。

左侧85例,右侧65例。

致伤原因:交通伤102例,高处坠落伤41例,其他伤7例。

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132例。

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1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同时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内侧半月板损伤1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4例,同时有双侧半月板损伤6例,伴血管、神经损伤6例,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

采用Schatzker分型[2],其中Ⅰ型23例,Ⅱ型32例,Ⅲ型16例,Ⅳ型32例,Ⅴ型37例,Ⅵ型10例。

合并有糖尿病者12例、高血压病15例、肺心病8例。

手木治疗时间为患者伤后3 h~10 d。

1.2 治疗方法1.2.1 适应证均为有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1.2.2 手术时机开放性骨折及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形成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其余患者均采用消肿及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软组织条件择期进行手术。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探析胫骨平台骨折常常是一种由于高能外伤导致的严重骨折,它在髋膝关节中所起的支撑作用使得其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关节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虽然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新技术,但其已经被证明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本文就关节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节镜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在最小的干预程度下对疾病进行治疗。

由于关节镜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使得关节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能够在维持较少的切口情况下实现。

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并且保护软组织,减少研发间接损伤的发生。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具有进一步修复骨折以及精准安全的特点。

通过超声、X线或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确定胫骨平台骨折程度,确定手术方式,使得手术的准确性显著提高。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困难在于如何将手术器械引入到关节内,并且维持固定的状态。

对于此类操作,需要一个稳定的器械平台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不过,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相关器械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

这些新装置比传统的手术器械更加小巧,操作易于精准,并且具有更好的承重能力。

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时还需要做的一项工作是切除骨弧,以进行合理的复合手术。

通过关节镜,医生能够在高清晰度的图像下,清晰观察荧光图像,调整器械,切割骨弧,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总结来说,关节镜辅助下的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是现代医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利用这种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创伤损伤。

相信在顺利的管理和维护下,关节镜技术将成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手段。

后侧入路论文胫骨平台论文: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0例分析与体会

后侧入路论文胫骨平台论文: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0例分析与体会

后侧入路论文胫骨平台论文: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0例分析与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

方法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hohl评分标准评定。

结果 20例患者随访24个月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6例。

结论后侧入路切口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侧骨,可准确地进行解剖复位和固定,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关键词] 后侧入路;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相对少见,其受伤机制为膝关节屈曲位受到轴向暴力作用,暴力严重时可使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移位,从而造成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及邻近半月板不同程度的损伤[1]。

传统的手术采取前内侧或前外侧入路,并不能很好地暴露骨折端,进而影响复位以及固定的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国外学者设计了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此类骨折患者,采用后侧入路内切口与后侧入路外切口治疗,获得满意的复位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5例。

平均年龄43岁。

致伤原因:车祸6例,高处坠落10例,砸伤4例。

18例为闭合骨折,2例开放骨折。

1.2 手术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进行摄膝关节正侧位、左右斜位x 线片及3d-ct检查,全面了解骨折情况,包括缺损和塌陷,必要时做mri以排除韧带损伤。

对骨折错位严重患者行跟骨牵引。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及交叉配血,备足量血。

1.2.2 麻醉及体位手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位。

1.2.3 手术方法根据x线片结合3d-ct检查,明确诊断骨折移位情况及手术方法(具体手术方法见图1,图2)。

1.2.3.1 后内侧入路在膝关节线上约8~10cm沿半腱肌向下做切口至膝关节线水平绕向外侧,再沿胫骨内后髁内缘垂直向下约8~10cm切开。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

显露半腱肌、半膜肌、腓肠肌内侧头。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研究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研究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研究综述【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始终是追求的最坚固的内固定方法,对软组织进行保护的外固定方式。

基于CT的三柱分型理论有助于更有效、更方便的对临床治疗进行导致,提升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通过微创方法实施经皮螺钉固定、经皮钢板固定等微创技术实施治疗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肌肉、骨骼以及皮肤严重缺损时实施外固定治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实施微创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综述分析【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95-02胫骨平台属于膝关节的负荷结构,属于关节内的一种骨折,也是高处坠落伤和车祸伤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认识越来越详细,更佳的手术入路、更小的手术切口以及更恰当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1]。

本文从手术入路、治疗原则、固定方式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综述如下。

1治疗原则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需要严格遵守关节内固定的治疗原则,也就是正常的力线、平整的关节面、充分的软组织愈合、稳定的关节、最终不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以及正常的功能范围活动等。

恢复关节面平整和解剖复位始终是关节内治疗骨折的主要目的,然而关节面不平整则是后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对此提出疑问,Marsh等学者认为,患侧肢体的远期治疗效果取决于膝关节的稳定性,而不是关节面的复位[2]。

Watson等学者认为,虽然骨折后的关节面不平整,但是假如能够维持下肢整体离线,依然能够得到优良的结果,维持力线比复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更加重要。

最近的研究指出,在关节内半月板发挥着衬垫的效果,胫骨平台与其他部分骨折不同,没有达到解剖复位而存在轻中度关节面调节不会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而是通过骨折复位将下肢正常力线恢复,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保留半月板对膝关节至关重要[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皮瓣坏死。

随访6~36个月,未发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关节强直、膝关节不稳及内固定断裂等不良后果。

参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方法,优2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88%。

结论手术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是最佳方式。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84-01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是常见的影响关节内的骨折,治疗时必须保持准确的解剖复位,若操作过程出现异常,则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等不同的病发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现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3例取得的满意效果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3例,圴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男21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43.2±3.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3例,运动损伤3例;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8例;
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ⅰ型6例,ⅱ型7例,ⅲ型8例,ⅳ5例,ⅴ型4例,ⅵ型3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时手术切口为膝前内侧或膝前外侧切口,将膝关节、骨折位置等逐渐暴露出来,把骨折块复位后进行植骨以将骨缺损充填,关节面小骨块发生脱落后结合医学专用的生物胶粘贴复位。

采取适当的拉力螺钉、中空钉等器件帮助钢板进行内固定。

对于双侧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当期骨折一侧存在固定松动之后,则要采取双侧加强钢板固定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对合并伤加以处理,最好维持半月板。

对合并腓总神经损伤病人要配合检查,手术操作采取c 臂x线机透视,以从多个方面来对平台具体的复位效果加以判断。

通常无需采取外固定,手术后把患肢垫高位,进行抗感染、脱水等维护措施。

尽早采取膝关节功能锻炼,12周后开始负重训练。

1.3 疗效标准
膝关节功能评价按hohl评分标准[1]:按疼痛、患者自我评价、主动活动水平、稳定性及活动范围等5个项目进行评分。

优:90分以上,良:80分以上,可60分以上,差:不足60分。

2 结果
所有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皮瓣坏死。

随访6~36个月,平均l7±2.5个月。

经定期x线片等复查,未发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关节强直、膝关节不稳及内固定断裂等不良后果。

膝关节无疼痛、不稳。

按上述疗效标准评定,优23例,良6例,可3例,
差1例,优良率为87.88%。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对于骨科治疗是多见的疾病之一,若医生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则不仅骨折恢复效果不理想,且给关节面造成的损伤更加严重,最终引起膝关节不稳定或结构组织功能异常,有时会造成内翻、外翻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在手术操作中必须要把握好时间。

若患者的骨折情况较为严重,且存在皮肤肿胀、挫伤等情况的病人,若选择开放性骨折,则要把创口关闭处理,实施骨牵引、脱水消肿、抗感染等措施,持续5~14天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损伤程度、病情等采取针对性的处理。

而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表现为: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塌陷骨折复位等。

对内侧平台骨折、塌陷等进行处理时难度不大,但对外侧处理因受到腓骨头的阻挡,使外后侧平台的暴露难度较大[2]。

根据临床经验,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的连贯性,将骨折及塌陷的骨块完全暴露,防止腓总神经出现损伤。

尽量处理好嵌在骨折端的骨块,可将其复位、取出,且保持克氏针的固定性良好。

对于内固定的材料而言,选择时必须结合具体要求而定,需达到胫骨上端生理弧度以及内固定标准的强度,后内、外侧主要选择l型钢板,前内、外侧骨折主要选择高尔夫钢板,而若内、外侧胫骨平台劈裂骨折较为严重,使用高尔夫钢板固定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配和使用内、外侧用高尔夫钢板全面固定[3]。

植骨操作需要按照两大步骤实施,具体情况:第一,在塌陷平台撬起之后,因松质骨受到挤压,骨缺损严重,利用患者自身髂骨实施修整之后填补缺损,把平台垫高。

此时髂骨质硬度较大,不会出现二次塌陷。

另外,对其他骨缺损位置需运用剩余髂骨进行充填。

确定植骨用量、力度时要严格控制,防止骨折块由于充填过度造成异常分离或位移。

而植骨不到位是导致二次塌陷或移位的主要因素。

治疗过程中配合c臂x线机进行透视观察,针对复位、植骨、内固定后的胫骨平台采取多范围的观察,以及时改变手术位置来提高操作的成功率,手术完成后无需实施外固定。

对垫高位的患肢,需尽量进行功能训练,在8~12周内不得负重。

综上所述,手术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是最佳方式,在操作时必须把握好每个步骤,尽早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功能训练,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海涛,周中,江宁.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8,21(9):696-697.
[2] 陈志文,林斌,郭志民.双钢板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7,10(4):334-335.
[3] 段戡,刘字翔,袁长深.手术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3):1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