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授课计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包括居住区规模、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方面;2. 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包括AutoCAD、SketchUp、Revit等;3. 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理论部分(约40课时)居住区规划概述(1课时)居住区规模与布局(2课时)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3课时)景观设计(4课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课时)最新发展趋势(2课时)2. 实践部分(约20课时)首先,老师将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并给出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
其次,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设计思路和经验。
最后,学生将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和修改,以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
同时,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此外,还将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五、评估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将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将采用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最终成绩将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比例来确定。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
同时,学生将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居住区规划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教学大纲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课程编码:21A53051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推荐教材:胡纹主编,《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朱家瑾主编,《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吴志强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于文波编,《社区规划与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居住区规划》教学目的是熟悉居住区规划理论及规划方法的演变历程,掌握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基本内容与知识要点,明确居住区规划在城乡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基本程序、表达要点,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析的基本方法与要点。
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并基于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对居住区、居住小区及居住组团等各类居住空间展开规划实践分析与研究,并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居住区规划方案评析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明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任务,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目前居住区规划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2、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型居住区的特征及规划特色,居住区的建筑、外部空间、道路系统及停车设施、市政工程等的规划设计方法。
3、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居住区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居住区的管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居住区规划概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明晰居住区规划的主要任务,熟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目前居住区规划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区分居住区、居住小区与居住组团的概念及其区别,掌握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和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比较理性的和理论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居住区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的构成及影响居住区组织与布局的各项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从规划结构和居住区各项要素的规划安排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住宅区设计和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
并通过课程规划实践将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居住区的规划、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内容1 住宅区的构成1.1认识住宅区1.1.1住宅区的概念1.1.2住宅区的构成1.2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1.2.1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概念1.2.2住宅区的分级与构成2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2.1 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2.1.1“需求层次”理论与社区的概念2.1.2社区的构成2.2 住宅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社区规划的本质与四大原则3 结构、规划结构3.1结构、规划结构3.1.1结构的概念3.1.2 规划结构4. 空间4.1 空间的层次4.1.1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4.1.2 外部空间的形成方式4.1.3 空间的围合4.1.4 围合空间的变化4.2 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4.2.1 群体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4.2.2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4.3住宅群体布局的景观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投影仪)4.3.1群体设计的要求4.3.2 与居住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5道路5.1 交通方式与特征5.1.1 交通方式5.1.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5.2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5.2.1人车混行5.2.2人车分行5.3道路的类型与分级5.3.1 道路的类型5.3.2 道路的分级5.4道路系统规划(讲授、案例分析)5.4.1 设计原则5.4.2 设计规定6 设施6.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内容6.1.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6.1.2 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6.2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6.2.1 配建指标的控制6.2.2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6.3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要求6.3.1 配建水平6.3.2 服务半径6.4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6.4.1规划布局需考虑的因素6.4.2几种常见的规划布局6.4.3实例分析7 户外环境景观7.1 软质景观(讲授、提问)7.1.1绿地与植物种植7.1.2绿地的规划设计7.2硬质景观7.2.1 步行环境7.2.2 车行环境7.3地坪竖向7.3.1住宅区用地竖向设计的目的7.3.2用地竖向设计的用地使用要求7.3.3住宅区竖向设计步骤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选用教材1.教材:[1]《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周俭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0212 学分:6 总学时:102居住区规划设计 020212 (a)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姚栋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尤其是与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初步掌握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团队组织等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1.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并落实相关规范、规划指标等技术要求(包含容积率和建筑面积、退界、间距、朝向和日照、道路组织和分级、停车、绿化、消防、套型,以及空间布局与用地平衡等10个知识点);以及掌握并运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景观要素等设计技能。
2.2.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由基础技能与实验性设计的两个环节组成。
基础技能包括掌握公共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了解住宅建筑与街区的历史演变、类型发展、地区规范、功能要素、空间形态、建筑防火和绿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具备应对综合问题的设计能力。
实验性设计则强调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对大量性的住宅设计课题提出实验性的解决方案。
2.3.团队组织作为本课程基本要求,不仅取决于建筑学本科设计基础课序列中第一个团队成果的性质,也取决于居住区规划的工作方式。
在教学中应强调团队合作设计的组织与协调,提高田野调查、程序规划、模型制作、汇报交流与成果表达等五个环节中的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
并通过团队合作启发学生对于社会性问题的关注,尝试从专业视角对社会议题做出反馈。
三、课程基本内容课程的设计主题为特定城市地块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单体建筑设计,相应形成两个教学单元,第一个规划教学单元由小组团队合作完成,后一个住宅单体建筑设计单元由个人完成。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居住区原理讲授、基地参观、调研与资料收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材料与细部深化与公开讲评等教学环节。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151《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3城规)-20150901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6092制定单位: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陈华敏审核人:汤移平制定(或修订)时间:2015年8月26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3年全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布置设计进度,指导学生查找参考书,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内容】1、为什么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2、居住区规划设计学什么;3、怎样学习居住区规划设计。
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教学目的】理解及掌握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以及在居住区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个概念的区别以及良好的社区对居住区规划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第二章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居住区的特点、区别以及发展趋势,对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掌握不同类型的居住区的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同区位的居住区第二节不同地形地貌的居住区第三节属于不同社会集群的居住区第四节不同经济层次的居住区第五节不同功能混合型的居住区第六节居住区类型的多元化趋势第三章住宅区的规划结构与形态【教学目的】在观念、概念、系统、形态和布局方面,建立一个以改善并提高居住生活环境品质、促进社会发展、使住宅区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为目标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引导准则,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高效的目标。
【重点难点】居住区规划结构的研究、调整与确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第三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第四章居住区的建筑构成【教学目的】学习居住区的各种住宅设计以及单元组合方式,了解各种设施规划及其应用。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区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微观作用
——城市规划师作用
1-3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
城市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1-4 城市规划的编制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2
2城市规划的编制
2-1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课程设计
居住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居住区规划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居住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2)掌握居住区的规模、形态、结构和布局;(3)熟悉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和交通系统;(4)了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居住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能够运用规划设计原理和方法,完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3)能够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居住区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居住区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创新、求实、进取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居住区的概念和分类;2.居住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居住区的规模、形态、结构和布局;4.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和交通系统;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6.居住区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居住区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讨论法:学生就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实验法:学生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案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展示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4.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绘图工具和计算机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实践。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二)课程性质: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等方面。
(二)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注重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一)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
(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可选)。
(二)参考书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
七、教学团队与教学设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生动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八、其他说明(一)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文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1 绪论1-1 对“城市”的理解1-1-1城市的含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1-1-2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2 对“城市规划”的理解1-2-1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1-2-2 “规划”的特性1-2-3 城市规划体系(1)法规体系(2)编制体系(3)行政体系1-2-4 城市规划的作用——宏观作用——微观作用——城市规划师作用1-3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城市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1-4 城市规划的编制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22 城市规划的编制2-1 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设计全国、省域、市(县)域以及跨行政区域等不同范围和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职能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2-2 城市总体规划2-2-1 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总体布局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三)总体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规划安排。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06303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英文名称:Planning and Design on Urban Residential Area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房地产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设计与园林艺术二、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中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在基础理论的学习基础上,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中包括的居住区相关土地利用规划、配套设施、建筑、环境等相关规划元素都会用于进行实操训练的过程中。
其中,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也将作为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对象进行实操训练。
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中,学生通过本课程会更全面地考虑人本因素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并了解居住区后期管理与规划设计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并能加以运用。
In this course, students could learn the way to plan and design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Students could be taught by following demands. Designs should be stressed on the concept of viewing urban environment as forming an organic whole.Proper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control. The land use and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a residential area should meet the planned target.Courtyard planning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with more local feature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y of the changes of living demand.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should take both the form of layou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livingdemands into consideration.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management work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我国住区规划发展历程、国家政策引导对国民住区建设的影响与发展,熟悉中国特色住区规划与设计要点、中国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房地产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的关联,掌握使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经典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优缺点;4. 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和原则a.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b.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人性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等。
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a. 调查研究:了解居住区的现状和需求;b. 规划设计:确定居住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c. 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建造和景观设计方案;d. 实施管理:监督和管理居住区的建设和运营。
3.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a. 分析不同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优缺点;b. 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4. 规划设计能力培养a. 培养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b. 进行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步骤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评价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培养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预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预度、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和评价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的能力进行评价。
3. 实践评价:根据学生参预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的图片、视频等。
3. 实践场地:用于学生实地考察和规划设计实践活动的场地。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和原则;2. 第二课时:讲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 第三课时:分析不同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案例;4. 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活动;5. 第五课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居住区规划原理,通过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理解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能够运用居住区规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居住区规划的定义和范围;- 居住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人居环境规划原则;- 空间布局原则;- 设施设备规划原则;- 社区组织原则;- 居住区规划的方法和工具。
3. 居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居住区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5分钟)- 引入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25分钟)- 介绍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解释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居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 讨论与案例分析(30分钟)- 分组讨论不同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分析和评价已实施的居住区规划案例;- 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讨论。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展望居住区规划的未来发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2. 多媒体设备:提供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3. 案例资料:收集和准备一些居住区规划案例,供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228Z11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Residential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1周/1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I/II)、建筑设计基础(1/2)、建筑设计(I/II)适用专业:城乡规划教材:1. 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第一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教学参考书:2.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 吴志强,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4.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以城市居住区为对象,通过对城市居住区的构成,结构及规划设计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从而扩充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视野。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居住区规划课程学习的内容基础上,综合运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是居住区规划课程的巩固和提高。
知识:掌握居住区与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要点、规范与基本要求;学习居住区中调研-分析-提出问题-解析问题-解答问题方法;了解居住区平面与功能、空间结构与形态、住宅户型与造型等方面的要素与关系。
能力:从应用的角度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解决住区建设的问题;在调研与设计讨论中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基地的环境条件、居住对象、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构思,形成舒适性、环境适应性的城市住宅小区方案。
素质:建立建筑-自然环境-文脉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的素质;建立从环境出发的设计思维模式,提升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2.0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占50%,考试占50%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建筑设计、住宅设计二、课程简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比较理性的和理论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居住区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的构成及影响居住区组织与布局的各项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从规划结构和居住区各项要素的规划安排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住宅区设计和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
并通过课程规划实践将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居住区的规划、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This courseis designed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side ntial District Planningon the planning structure and the layou tto the residentialelements. Its teachingcontentand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and detailed planning of city residences are expected to be grasped by the studen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和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住宅区的构成•目的与要求•掌握住宅区的意义•掌握住宅区的物质系统组成•熟悉住宅区的物质与非物质系统组成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1-1认识住宅区1-1-1 住宅区的概念1-1-2住宅区的构成•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住宅区的类型、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关系。
第二节•主要内容1-2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概念住宅区的分级与构成•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的类型如何划分?(掌握)•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分析各个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尺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目的与要求•熟悉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了解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四大总体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2-1 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2-1-1“需求层次”理论与社区的概念2-1-2 社区的构成•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需求层次”理论、社区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需求层次”理论与居住区有何关系?(熟悉)第二节•主要内容2-2 住宅区规划与社区规划•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区规划的本质与四大原则•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规划如何体现“需求层次”理论?(掌握)•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章结构、规划结构•目的与要求•熟悉规划结构的内涵•熟悉规划结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3-1 结构、规划结构3-1-1 结构的概念3-1-2 规划结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结构概念、规划结构•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掌握)•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五章空间•目的与要求•掌握外部空间的若干层次和构成要素的内涵及特点;•掌握空间围合的形式及意义特征;•掌握构筑居住空间层次的若干手法;•熟悉住宅群体布局的景观设计要求;•了解与居住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5-1 空间的层次5-1-1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5-1-2 外部空间的形成方式5-1-3空间的围合5-1-4 围合空间的变化•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理论、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空间有几种围合形式?(熟悉)第二节•主要内容5-2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5-2-1 群体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5-2-2 群体空间布局的设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住宅群体空间布局的平面组合的原则•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群体空间的平面组合形式有哪些?(掌握)第三节•主要内容5-3 住宅群体布局的景观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投影仪)5-3-1 群体设计的要求5-3-2 与居住空间布局有关的环境因素•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层次的概念、各空间层次的衔接•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如何使住宅区的空间富有特征并兼具丰富性?(熟悉)•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六章通路•目的与要求•了解住宅区道路的组织方式;•了解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熟悉住宅区道路的组织与路网布局方式;•掌握我国居住区规范中道路的类型与分级规定;•掌握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与规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6-1交通方式与特征6-1-1 交通方式6-1-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交通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的交通组织有哪几种主要形式?(掌握第二节•主要内容6-2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6-2-1 人车混行6-2-2 人车分行•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车混行、人车分行两个概念及其适用情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人车分行”交通组织及路网布局的空间基本形式和布局原则?(掌握) 第三节•主要内容6-3 道路的类型与分级6-3-1 道路的类型6-3-2道路的分级•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道路、街道两个概念及其区别•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道路分级衔接的意义?(掌握)第四节•主要内容6-4道路系统规划(讲授、案例分析)6-4-1 设计原则6-4-2 设计规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道路系统规划的概念及其与居住区用地、景观、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试对一个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和路网系统进行分析。
(熟悉)•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市民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七章设施•目的与要求•掌握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内容;•熟悉我国居住区规范中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的规定;•熟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要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需要注意的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7-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内容7-1-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7-1-2 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布置中要满足哪些要求?(掌握)第二节•主要内容7-2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7-2-1 配建指标的控制7-2-2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定额指标、配建指标的概念与控制•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定额指标”的含义?(掌握)第三节•主要内容7-3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要求7-3-1配建水平7-3-2 服务半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配建水平的控制•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配建水平”的含义?(掌握)第四节•主要内容7-4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7-4-1 规划布局需考虑的因素7-4-2 几种常见的规划布局7-4-3 实例分析•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服务半径”在住宅区公共建筑配置中的作用?(掌握)•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分析各个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尺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八章户外环境景观•目的与要求•熟悉不同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要求;•了解住宅区用地竖向设计的目的与一般步骤。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8-1 软质景观(讲授、提问)8-1-1绿地与植物种植8-1-2 绿地的规划设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景观设计的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熟悉)第二节•主要内容8-2 硬质景观8-2-1步行环境8-2-2车行环境•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步行环境、车行环境的类型、车行环境的布局•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车行环境和步行环境设计的主要特点?(熟悉)第三节•主要内容8-3 地坪竖向8-3-1住宅区用地竖向设计的目的8-3-2 用地竖向设计的用地使用要求8-3-3 住宅区竖向设计步骤•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场地竖向设计的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竖向设计的工作原则。
(熟悉)2)、什么是管线综合?(熟悉)•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分析各个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尺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章住宅区的构成•目的与要求•掌握住宅区的意义•掌握住宅区的物质系统组成•熟悉住宅区的物质与非物质系统组成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1-1 认识住宅区1-1-1 住宅区的概念1-1-2 住宅区的构成•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住宅区的类型、概念•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关系。
第二节•主要内容1-2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概念住宅区的分级与构成•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的类型如何划分?(掌握)•实践环节课后参观市区各居住区,分析各个不同规模的居住区尺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分组讨论、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九章指标•目的与要求•掌握规划用地平衡表的内涵及意义;•了解我国现行住宅区设计规范中对技术经济指标的规定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内容9-1 规划用地平衡表9-1-1规划用地平衡表9-1-2住宅区各项用地平衡控制指标9-1-3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1)、住宅区用地平衡表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