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常帐目赤字的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名称】世界经济导刊

【专题号】F8

【复印期号】2006年04期

【原文出处】《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京)2006年1期第41~48页

【英文标题】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 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JIANG Hui-hui WANG Gui-ping

【作者简介】蒋惠惠,王贵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四川成都610074)

【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持续贬值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强烈关注,一些经济学家发出了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警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Recently, the U. S. enormo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dollar defl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some economists warn the collapse of dollar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Under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amely the Pan-Bretton Woods system of the dollar asset standard, the center country U. S. and Asian periphery countries has reached a win-win status. Compared with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this system is more secure and stable. Accordingly U. S. can bear mor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acquire more policy operating room. The U. S. enormo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embodies the strength of U. S. economy to some extent.

【日期】2005-06-30

【关键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泛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资产本位U. 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Pan-Bretton Woods system/Dollar asset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034(2006)01-0041-08

一、文献回顾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贬值并存①,似乎就是特里芬两难(Triffin' s Dilemma)的还魂。早在1959年,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美国国会经济联合委员会上的发言就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两难,认为世界储备不足日益加深,有可能在较短的几年内出现1931年金本位崩溃时的情景:即国际性银根紧缩、货币贬值和管制,也就是说,美国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黄金外流和贸易赤字,美元危机四伏。不幸的是,特里芬的预言在10多年后很快就变成了现实。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然而,当国际货币体系步入所谓的“无航海图”时代后,美元作为主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情形即使在后来欧元出现后,也没有产生较大变化。可以说,在“无航海图”时代,特里芬两难矛盾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而终结,相反,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特里芬两难的矛盾似乎还在不断激化,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始终是一种“经常”现象。

不仅如此,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似乎也被特里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美国出现的不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Maurice Obstfeld)和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2000年(当时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4.4%)就发出过预警,认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在中期内不可持续,要扭转这种势头需要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2%-14%②,并在

2004年修正了2000年的计算结果,指出如果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GDP的5.4%,那么美元贬值的幅度将会超过50%甚至更多③,且认为美国当前的情况更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情形④。实际上,包括莫里斯·奥布斯菲尔德和肯尼斯·罗格夫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持有同样的观点⑤。

经常项目赤字反映的是宏观经济中的储蓄不足以维持投资。美国80年代的经常项目赤字可概括为政府部门赤字,而90年代以来的赤字可概括为私人部门的赤字。的确,近20年来,美国的私人部门储蓄率不断下降。那么,为什么美国的私人部门储蓄率近20年来不断下降,特别是2001年后储蓄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呢?一种观点是,尽管布什政府大规模减税法案的部分条款有助于提高私人部门的储蓄率,但总体来讲法案并不能达到增加储蓄的效果⑥。政府部门的赤字造成了私人部门的低储蓄率,进而推动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另一种观点广泛见诸报端,干脆就将其归因于美国人消费的不理智和大手大脚⑦。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私人部门储蓄率低下,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美国人疯狂消费的盛宴就要结束了。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认为,这场以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为赌注的狂欢会带来两个重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过度借债和美国家庭及小公司信用等级的下降(因为它们不能取得外国人的“权益性融资”)⑧,美国消费信贷利率上升会自动调整美国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当然,在看淡美元的浪潮中,仅有的一点争论是目前美元的贬值是美国政府的主动行为还是市场行为(或美元被动贬值)⑨。但是,他们均认同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不可持续的,争论的焦点只不过是垂暮的美元王朝何时崩塌而已。

二、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可持续的评价

其实,罗伯特·特里芬在提出著名的特里芬两难时,心情并不是那么悲观,“……最为直接、简单的做法就是使世界货币储备的外汇组成国际化”⑩。特里芬提出的外汇储备国际化或许就是特别提款权(SDR)的前身。虽然认为这是解决两难问题最直接和简单的办法,但他也不无担忧地提到,“这类体系所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若被不适当地使用,会将通货膨胀的强劲势头传给世界经济”(11)。可以说,这不仅是特里芬的担心,也是各个主权国家的担心。或许由于这种担心的存在,SDR后来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因此,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条约进行约束或是缺乏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担保,任何单方面的、超越国家主权的“储备货币”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讨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否可持续,首先需要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并不总是和美元的贬值联系在一起

即使不考虑1985年的“广场协议”,在从1982年到1985年长达三年的时间内,与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相对应的是美元的节节攀升;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美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贸易赤字也并非一定对应着美元的贬值(12)。并且,即使是在2001年以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攀升的时期,美元的实际汇率也只是出现了温和、有限的贬值。这种跌势与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元的暴跌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仅从目前来讲,将美元目前的温和、有限的贬值同美元王朝的崩溃联系在一起的理由并非十分充分。

2. 是否一定需要美元贬值来平衡经常账户赤字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常账户赤字和美元贬值并不是如影随形的,并且理论也无数次地证实了此结论,即对美国这样一个如此开放的经济体来讲,美元贬值改善赤字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通过美元贬值甚至签订“新广场协议”来改善经常账户赤字的政策建议或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是出于理性的呢?

3. 在美元崩溃即将到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经济出现紧缩的先兆呢

国际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年代,至少对像美国这样一个开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