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医并接受治疗
同时,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 大隐静脉曲张的风险
6 术后护理
术后即刻护理
术后护理
手术后:医生可能会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 术后出血和水肿。遵照医生建议,不要随意松开绷 带,防止出血和水肿
手术后:应尽量平卧,抬高手术肢体,以减轻肢体 肿胀
密切观察患肢皮温、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以判 断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 医生报告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 于身体健康
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
这些会刺激血管扩张,加 重病情
8 常见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及解答
大隐静脉曲张会遗传吗?答:大隐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家族中有大隐静脉曲张病史,那么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然而,即使有遗传
因素存在,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预防措施,也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活动?答: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

手术后2-3周可以逐渐恢复轻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骑自行车等。但应注意避免剧 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在恢复期内,应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康复
术后需要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多久?答:术后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的时间因个体差
预防
控制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腿部
01
静脉的压力,因此控制体重也是预
防大隐静脉曲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戒烟:吸烟会收缩血管,增加血液
02
黏稠度,影响血液回流,增加大隐
静脉曲张的风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期检查: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03

大隐静脉及其有关问题

大隐静脉及其有关问题

大隐静脉及其有关问题一、大隐静脉的解剖大隐静脉位于浅筋膜内,深筋膜外(这句话要牢记),起自足背静脉网内侧份,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伴随隐神经上行,绕股骨内侧髁后方,再沿股内侧上行,并逐渐转向前方,最后于耻骨结节下外方3cm~100px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在接近注入处一般有五条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它们分别是:1.腹壁浅静脉:引流腹壁下部的浅静脉血;2.旋髂浅静脉:收纳腹壁下部和股上部、外侧部的浅静脉血;3.阴部外静脉:引流外阴部的浅静脉血;4.股内侧浅静脉:来自股内侧的浅静脉支;5.股外侧浅静脉:来自股外侧的浅静脉支。

大隐静脉体表投影正常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定位大隐静脉在浅筋膜内的走行隐静脉裂孔附近的所有属支分别切断结扎,否则易导致术后复发。

此五条属支注入大隐静脉有各种类型,有单独一支静脉注入者,或其中2支~3支静脉合干后注入大隐静脉等。

大隐静脉内有较多静脉瓣,平均为8个,其中以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开口处的最为恒定。

静脉瓣呈二瓣型袋状,通常两瓣相对,以保证静脉血向心流动。

瓣膜能防止血液向末梢部逆流。

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支,以大腿下1/3和小腿上、中1/3处最为多见。

这些交通支皆具有瓣膜,引导浅静脉血流入深部静脉。

正常血液流向静脉瓣大隐静脉曲张的病理二、大隐静脉的临床问题1. 大隐静脉可做为休克病人的抢救快速输液的通路。

2.大隐静脉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移植物。

3.大隐静脉曲张手术高位结扎剥脱术。

三、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属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称为大隐静脉曲张。

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病情一般较轻,手术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曲张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大隐静脉治疗1.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以高位结扎和剥脱为主。

2.大隐静脉功能不全而交通支及深静脉正常者,可作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大隐静脉曲张(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GSVV)(一)疾病特点:1、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可减轻;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3、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性溃疡。

4、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状。

5、静脉曲张为一大类疾病,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包括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6、常见的鉴别诊断主要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动静脉瘘等。

(二)分级:0级:静脉疾病不可见或不可触及;l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表现、踝部红肿;2级:浅静脉曲张;3级:水肿但无皮肤改变;4级:水肿、静脉疾病导致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脂性硬皮病);5级:皮肤改变伴有已愈合的溃疡;6级:皮肤改变伴有活动性溃疡。

(三)病历书写要点:1、现病史:需写清患者症状(例如肢体沉重感,团块出现时间等),变化发展情况,有无合并瘙痒,痉挛痛,静脉性跛行的时间及距离,既往治疗情况,有无服药、应用弹力袜等。

2、专科查体要点:进行双下肢对比,重点检查患肢有无色素沉着、溃疡、水肿、硬结、触痛、静脉瘤,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并要测量双侧肢体周径(测定方法为:髌骨下缘下方15cm处测小腿周径,髌骨上缘上方20cm处测大腿周径),并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辅助检查:患者入院之前一般均有静脉彩超,应在病历中写清,注意有无血栓及反流,并将彩超检查单夹入病历中。

4、诊断规范:○1、若患者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则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并依据病情分级,后面用括号附上分级。

大隐静脉曲张诊治护理查房

大隐静脉曲张诊治护理查房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感染
使用润肤霜, 保持皮肤湿润
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久坐,适
当活动
穿着宽松舒适 的衣物,避免
压迫静脉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尊重 患者的隐私和 尊严
01
帮助患者了解 疾病知识,减 轻焦虑和恐惧
03
02
倾听患者的感 受和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04
鼓励患者参与 治疗和康复, 增强自信心和 自我管理能力
大隐静脉曲张诊治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01. 病因和发病机制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04. 常见护理注意事项
05. 常见护理措施
06. 常见护理技巧
病因和发病机制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关闭不全: 瓣膜无法完全 关闭,导致血 液回流
瓣膜弹性减退: 瓣膜弹性降低, 导致关闭不全
瓣膜结构异常: 瓣膜结构异常, 导致关闭不全
的疼痛和肿胀
穿弹力袜可以预 防静脉曲张的进
一步发展
穿弹力袜可以改 善静脉曲张引起
的皮肤状况
穿弹力袜可以减 轻静脉曲张引起 的疲劳和乏力感
保持体重正常
控制饮食:均衡饮食,避免过多
01
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增加运动:坚持锻炼,提高心肺
02
功能和肌肉力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03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静脉超声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静脉曲张程度、血 流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
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查,观察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判断静脉 曲张程度,制定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保持皮肤清洁, 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临床路径】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大隐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概述】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伸长、怒张,多见于长时间负重和站立工作者。

主要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升高所致。

【诊断标准】
1、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呈曲张状态;
2、下肢酸胀乏力,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区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
3、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显示股隐静脉瓣膜和瓣膜关闭不全。

4、下肢深静脉通畅。

【纳入标准】
1、年龄<65岁;
2、单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3、无伴发疾病。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者。

【治疗常规】
1、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
2、麻醉方式:连硬外
3、药物:术后适量补液,抗生素使用3天;
4、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四项,输血前九项,心电图,下肢彩
超、胸透。

【出院标准】
1、切口Ⅰ/甲愈合;
2、体温正常;
3、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15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100%,病死率0,复发率<3%;
3、切口感染率<1%。

大隐静脉曲张临床路径
编码:疾病名称:大隐静脉曲张
适用对象:大隐静脉曲张拟行:经腹腔镜单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6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医学课件)大隐静脉曲张课件

(医学课件)大隐静脉曲张课件
射频消融术
通过手术修复深静脉瓣膜,以改善深静脉回流不畅的状况,减轻症状。
深静脉瓣膜修复术
其他治疗方法
03
病理生理与进展
定义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发生扩张、迂曲和伸长等病理改变,导致血流缓慢、淤滞和浅静脉高压的病症。
病理生理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或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浅静脉扩张
患者会感到下肢沉重、酸胀、乏力,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更为明显。
沉重感
部分患者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疼痛、瘙痒、触痛等症状。
疼痛
严重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溃疡、色素沉着、湿疹、静脉血栓等症状。
其他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下肢静脉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静脉曲张的程度和位置。
视诊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激光联合微创旋切术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最新研究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ESC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重点强调了微创手术如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和泡沫硬化剂治疗等治疗方法,同时推荐了药物治疗和弹力袜治疗。
相关指南解读
新型药物治疗
近年来,针对大隐静脉曲张的药物治疗研究不断涌现,如新型口服药物、新型注射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新型微创手术技术
症状
定义与症状
主要病因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病因
其他病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受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
发病机制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规范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规范一、概述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

这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发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以及久坐少动的人群。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这是先天因素,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法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这是后天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都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导致关闭不全。

三、临床表现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1、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像蚯蚓一样盘踞在腿部,尤其在小腿部位更为明显。

2、腿部酸胀、疼痛,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休息或抬高患肢后可缓解。

3、皮肤改变:小腿下段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变薄、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等。

严重者可出现溃疡,且溃疡经久不愈。

四、诊断方法1、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下肢浅静脉的形态、皮肤情况,触摸静脉的硬度和有无结节等。

2、超声检查:可明确静脉瓣膜功能、反流情况以及深静脉是否通畅。

3、下肢静脉造影:对于病情较为复杂或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进行下肢静脉造影,以更准确地了解静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五、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1)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穿医用弹力袜:通过外部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症状。

(3)药物治疗:可使用静脉活性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苷类等,以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缓解下肢酸胀、沉重等症状。

2、手术治疗(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这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疗效确切,但创伤相对较大。

(2)微创手术:如激光腔内闭合术、射频消融术、硬化剂注射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临床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解剖要点

临床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解剖要点

临床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解剖要点下肢静脉由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和肌间静脉组成。

下肢浅静脉有两个主干: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下肢浅静脉多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的病变。

下肢浅静脉曲张又分为单纯性静脉曲张和继发性静脉曲张两大类:单纯性静脉曲张即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深静脉无病理改变,仅为隐股静脉瓣关闭不全,血液从股总静脉倒流入大隐静脉,逐步破坏大隐静脉的各个瓣膜,引起浅静脉曲张。

继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指继发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压力增高,从而导致的浅静脉曲张。

临床应用解剖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胫骨与股骨内侧髁的后方,再到大腿内侧,行向前外到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穿卵圆孔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以前,在卵圆孔附近有5条属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和阴部外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经外踝后方行至小腿后方,在腘窝的下角穿深筋膜,经腓肠肌的两头间向上汇入腘静脉。

交通静脉支: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有许多交通静脉,且多在小腿段;大隐静脉在小腿内侧的交通静脉主要有3支,1支位于小腿中点附近,另2支在内踝上4-8cm之间。

此外,大隐静脉在外侧有一较大的交通静脉与小隐静脉相连接。

小隐静脉在外踝上方也有1支较恒定的交通静脉。

手术治疗要点目前针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传统大隐静脉抽剥手术、激光闭合术、硬化剂注射和旋切术、射频消融等。

下面我们将对几种常用的手术方式进行具体阐述。

01传统开放手术疗法与静脉腔内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治疗一直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流方式。

在前人的不断改良创新下,逐渐形成现有的开放手术“经典术式”,即在隐股汇合处高位结扎大隐静脉的基础上加行大隐静脉纵向剥除术及大隐静脉曲张属支点状剥除术。

具体手术过程如下:术前嘱患者站立,以标记笔标记曲张静脉。

麻醉铺单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处做一长约5cm的斜切口,之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解剖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将其属支分别予以结扎切断。

大隐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
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 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 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瓣膜发育不良或缺失,亦不能 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
2. 浅静脉内压力的持续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 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内 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 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它们汇入大隐静脉的形 式多样,相互间吻合丰富。 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 ,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 ,以防复发。
4
疾病特点
1、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 包括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以站立时症状明 显,平卧后症状可缓解。
3、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 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病轻患者可无明显不适。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 限于足踝部及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 养改变,如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及皮下组 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型溃疡。
14
诊断依据
1、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 张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
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
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
血,溃疡等并发症。
7
大隐静脉全长的官腔内,有9~10对静脉瓣。通常两瓣 相对,呈袋状,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
正常静脉瓣作用方式
瓣膜功能不全
8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取决于肢体静脉 瓣病变的部位和瓣膜功能状态,以及深浅静脉 交通支功能状况,多数患者是在20岁以后发作。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病比较缓慢, 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随年龄增长而 逐渐加重。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方法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方法

37
HKDSFYZHAO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泡沫硬化剂主要有十四烷基磺

酸钠(STS)和聚多卡醇(POL)。尽管硬化剂治

疗最常用于小静脉的治疗,但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应

用于各种类型的曲张静脉的治疗。


38
HKDSFYZHAO
泡沫硬化剂治疗方式取决于静脉的直径,需要
硬 多次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文献指出,大于 化 50%的病人需要接受2~3次治疗才能成功将主干静 剂 脉闭塞,10年复发率 3%~28%。因此,目前常将 注 硬化剂治疗与 EVLA 或RFA结合使用消除局部曲张 射 静脉。根据治疗静脉类型的管径选择泡沫硬化剂的
43
HKDSFYZHAO
硬化剂注射
44
HKDSFYZHAO
45
HKDSFYZHAO
治疗
MOCA 主要使用Madison 公司的ClariVein 导 管,在其导管内有一成角度的同轴旋转导丝,旋转 机 导丝由手柄马达控制。当在彩超引导下将导管头 械 送至下肢大隐静脉处后,高速旋转导丝3~10 s,使静脉 化 痉挛同时破坏部分静脉壁,再注射硬化剂或泡沫硬化剂 学 。以6~7 s/cm 的强度后撤导管,使大隐静脉全程闭锁 破 。 坏
36
HKDSFYZHAO
目前,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指彩

超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注射(ultrasound-guided

foam sclerotherapy,UGFS)。泡沫可以增大硬化

剂与静脉壁接触面积,并可暂时阻断局部血流,增

加硬化剂与静脉壁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硬化剂的效

果并减少硬化剂的用量。

(医学课件)大隐静脉曲张课件

(医学课件)大隐静脉曲张课件

大隐静脉曲张课件xx年xx月xx日•概述•分级与治疗•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目录•预防与康复•总结与展望01概述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浅静脉扩张、迂曲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有沉重、乏力感定义患者可出现患肢酸胀、乏力、沉重感,严重者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症状定义与症状主要病因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受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发病机制1诊断标准23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有沉重、乏力感等临床表现主要依据下肢静脉造影、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相关检查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将大隐静脉曲张分为轻、中、重三度分度02分级与治疗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症状)、一级(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二级(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三级(出现溃疡或坏死)和四级(溃疡或坏死导致危及生命)。

根据曲张程度分为轻度(隐约可见)、中度(明显扩张)和重度(伴迂曲扩张)。

分级标准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减轻静脉曲张的程度,缓解不适症状。

保守治疗弹力袜或绷带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并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静脉活性药物手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

静脉分段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较局限的患者,可切除曲张的静脉段,减轻症状。

激光消融术适用于轻度静脉曲张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适用于轻度静脉曲张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缩小曲张静脉,缓解症状。

硬化剂注射通过仪器向静脉内发射超声波,使静脉壁收缩,达到治疗目的。

血管内超声波治疗通过旋切刀具将曲张静脉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高频旋切术其他治疗方法03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术前准备做好备皮在手术前需要做好手术区域的清洁工作,包括剃除阴毛、清洁皮肤等。

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信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健康教育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健康教育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健康教育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安慰,以减轻病人的忧虑,训练患者卧床大小便,取得患者配合;
2、了解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时间,伴随症状如胀痛、溃疡、出血等,注意职业(长时间站立工作)及有无家族史,了解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盆腔肿块等疾病;
3、下床活动时应指导患者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
4、注意足部卫生,认真做好皮肤清洁工作,手术野皮肤准备,上至脐平,下至足趾,包括整个患肢;
5、术前ID用甲紫或记号笔画出静脉曲张的途径。

二、术后护理
1、手术后即将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静脉剥脱部位出血,维持弹力绷带包扎约2周左右;
2、患肢抬高20°—30°,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进行背区活动;
3、术后24-48h可以下床活动,但须弹力绷带,避免过久站立,下肢过早负重,避免静坐或静立不动;
4、术后ID患侧阻面若有水肿,多因患肢绷带加压包扎过紧所致,若患肢疼痛应及时松开弹力绷带重新包扎;
5、若有慢性溃疡,应继续换药.
三、健康指导
1。

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2个月,晚上睡觉时将患肢抬高20°—30°;
2.为维持下肢血运,平时应注意卧床,勿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以防静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和细动脉闭塞;
3。

患者术后半年到一年内可能有下肢酸痛或麻木感;
4。

禁烟,坚持适量运动;
5。

定期门诊随诊。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筋瘤(大隐静脉曲张)诊疗方案筋瘤是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浅表静脉病变。

《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而甚者结若蚯蚓。

”筋瘤好发于下肢。

相当于西医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一、病因病机:1.劳倦伤气型:由于长期从事站立负重工作,劳倦伤气,或多次妊娠,气滞血瘀,筋脉纵横,血壅于下,结成筋瘤;2. 寒湿凝筋型:骤受风寒或涉水淋雨,寒湿侵袭,凝结筋脉,筋挛血瘀,成块成瘤;3. 外伤瘀滞型:因外伤筋脉,瘀血凝滞,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缺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和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所引起。

二、诊断: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

以左侧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

1.临床表现: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

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

2.传统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可了解瓣膜功能;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以了解深静脉通畅与否。

3.器械检查: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造影检查。

中医诊断:筋瘤西医诊断:大隐静脉曲张专家临床上将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六级,不同等级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如下: 1级: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2级:感觉略有胀痛,以久站、长时间行走明显,局部有静脉曲张,多普勒示血管直径0.3-0.6cm3级:症状体征明显,下肢有水肿,静脉曲张成团4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5级: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进一步加重和正发作的溃疡三、鉴别诊断:1.原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重垂不适,足靴区色素沉着。

具有与大隐静脉相同的症状,但是症状相对较重而已。

检查方法有静脉造影及静脉测压可明确之。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浅静脉曲张是代偿性表现,发生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闭塞期,深静脉交通试验阳性,静脉造影可见深静脉闭塞,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可鉴别之。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

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一、下肢静脉曲张(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ICD-10:I83.9)。

行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ICD-9-CM-3:38.59003)。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的临床症状:肢体沉重感、乏力、胀痛、瘙痒等。

2.典型体征:静脉迂曲扩张、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硬化、溃疡等。

3.排除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

4.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单侧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2.手术方式:大(小)隐静脉主干采用上述手术方式处理;小腿静脉曲张根据其范围和程度以及患者意愿选择曲张静脉切除、环形缝扎、透光刨吸、电凝、激光、射频闭锁等不同手术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3.9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下肢静脉彩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下肢深静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如果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有感染高危因素如合并溃疡、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可酌情使用。

建议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国外学者Rutherford 2000年对CEAP评分系统进行了改 良,提出了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the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包括10个评估项目(疼痛、水肿、 静脉性跛行、色素沉著、脂质硬皮病、溃疡、溃疡直径、 病期、复发及数量),每个项目为0~3分,总分为0~30 分,分值越低说明病情较轻,分值越高说明总的评估越差。 这种改良更全面,更能反映静脉病变情况。CEAP分类和 VCSS评分是目前国际上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 其治疗疗效的权威方法和标准,二者具有相关性。



绝对禁忌症: 晚期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缺血,advanced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化脓性静脉炎; 败血性静脉炎; 蓝色炎性疼痛症; 相对禁忌症: 轻度-中度PAD; 晚期末梢对称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代偿性心力衰竭; 对所用材料不耐受或过敏; 治疗相关性疼痛; 花菜样传染性疾病(如丹毒/蜂窝织炎的初始阶段。)



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内都有很多瓣膜,瓣膜一般多位于静脉 的主要分支的远心侧,其功能是保证静脉血单向回流。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数目和位置,因人而异。 静脉瓣膜是由静脉内膜皱襞形成,多数为两个相对应且对称的 瓣叶,即双瓣型。每个瓣叶有游离缘和附着缘,在双瓣型中, 游离缘和附着缘的交界处即为两个瓣叶的交会点。 下肢静脉瓣膜不同于心瓣膜,它的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下肢 静脉血的向心回流,除胸腔吸气运动和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 吸引等作用外,主要依靠小腿肌肉泵的挤压作用,并借助于静 脉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从而使血液由远端向近端、由浅静脉 向深静脉流动。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地 防止了小腿肌肉舒张时血液的倒流。保证了人体直立位时的血 液回流。

大隐静脉曲张的诊疗和治疗课件

大隐静脉曲张的诊疗和治疗课件
② 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分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 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
③ 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 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06 诊断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小隐静脉瓣膜及小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交通支瓣膜功能 试验除止血带扎于小腿上端外,试验方法与上述试验相 同,结果及意义相似。
●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患者站立,在患肢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 向心回流,然后嘱患者用力踢腿或下蹬10余次,以促进 下肢血液从深静脉系统回流,若曲张的浅静脉明显减轻 或消失,表示深静脉通畅;若曲张静脉不减轻,甚至加 重,说明深静脉阻塞。
● 溃疡形成,溃疡为真皮或皮肤深层组织 的破坏所致的缺损,愈后有瘢痕,此点与 糜烂不同。溃疡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 伤,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的损害可 导致溃疡的发生淤滞性皮下硬化症。
● 小腿出现湿疹、奇痒经久不愈;
● 小腿溃疡长期不愈,最终截肢;
06 诊断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主讲专家简介
王军
● 贵州退休医师医院微创外科 主治医师
● 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在部队三甲医院从事普外科专业 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迄今共完成普通外科中重大手术六 千多例,临床经验丰富。 ● 擅长:腔镜结直癌的手术治疗,腹腔镜各类疝修补术, 腹腔镜胃肠道穿孔修补术等。已独立完成腹腔镜大肠癌根 治术一百多例。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下肢静脉曲张诊疗常规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为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亦称为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则是深静脉病变导致深静脉压增高,破坏隐没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而引起浅静脉曲张,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多见于大隐静脉,也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单纯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下肢浅静脉曲张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国外统计女性病人多于男性,南在我国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路径】1.病人久立,坐位或行走后患肢沉重,酸胀或胀痛,易疲劳,平卧休息或抬高患肢后症状可减轻,有晨轻尊重的特点,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好发因素(1)长时间站立或坐位。

(2)体型高大和肥胖(3)妊娠和腹压增高(4)遗传和习惯性便秘可能与下肢浅静脉曲张有关.。

3.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甚至迂曲成团,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病情长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的溃疡。

4.曲张静脉容易并发浅静脉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可扪及红肿的索条,有压痛。

【诊断要点】1.患肢沉重、酸胀,且晨轻暮重,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

2.踝都和足背部肿胀,病情严重者足靴区可出现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试验可发现有无大隐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erthes试验阴性,证明深静脉通畅,对怀疑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应做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或静脉造影。

4.血管彩色超声及血管Doppler检查见深静脉通畅及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良好,可以作为手术的依据;5.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导致的浅静脉曲张,无创检查能够确诊的病例不必常规行静脉造影。

【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病变轻、妊娠期妇女或者不愿手术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保守治疗只能够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本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疗常规
大隐静脉曲张
(Great Saphe nous Varicose Vei n,GSVV)(一)疾病特点:
1、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可减轻;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2、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3、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
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性溃疡。

4、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
静脉呈硬条状。

5、静脉曲张为一大类疾病,血管外科常见的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曲张,包括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

6、常见的鉴别诊断
主要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动静脉瘘等。

(二)分级:
0级:静脉疾病不可见或不可触及;
l级: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表现、踝部红肿;
2级:浅静脉曲张;
3级:水肿但无皮肤改变;
4级:水肿、静脉疾病导致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脂性硬皮病); 5级:皮肤改变伴有已愈合的溃疡;
6级:皮肤改变伴有活动性溃疡。

(三)病历书写要点:
1、现病史:需写清患者症状(例如肢体沉重感,团块出现时间等),
变化发展情况,有无合并瘙痒,痉挛痛,静脉性跛行的时间及距离,既往治疗情况,有无服药、应用弹力袜等。

2、专科查体要点:进行双下肢对比,重点检查患肢有无色素沉着、
溃疡、水肿、硬结、触痛、静脉瘤,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并要测量双侧肢体周径(测定方法为:髌骨下缘下方15cm处测小腿周径,髌骨上缘上方20cm处测大腿周径),并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

3、辅助检查:患者入院之前一般均有静脉彩超,应在病历中写清,注意有无血栓及反流,并将彩超检查单夹入病历中。

4、诊断规范:
①、若患者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则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并依据病情分级,后面用括号附上分级。

②、若合并血栓形成,则增加一条诊断:血栓性浅静脉炎。

③、若患者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则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四)术前准备:
1、入院医嘱:II级护理,一般入院后第二天即安排手术。

2、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生化、电解质、乙肝
2、抗-HIV,HCV,TPHA凝血分析、ECG胸片正侧位。

3、辅助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定大、小隐静脉返流情况,筛选有
无深静脉返流或回流障碍;除外深静脉血栓或闭塞。

一般在门诊即完成此项检查。

色)静脉造影:当疑有深静脉病变时,可行静脉造影检查。

可鉴别浅静脉曲张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抑或是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表现。

③、需在术前一天标画出曲张静脉走形及主干,以便手术寻找曲张静脉,防止遗漏。

(五)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1、非手术治疗:
依据病情配穿不同压力医用弹力袜。

适用于
CD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
②妊娠妇女
③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C不愿手术患者
2、手术治疗:是本病的根治方法。

①麻醉选择:单侧肢体多采用单次腰麻或神经阻滞,双侧肢体多为腰
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②术式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新近还有以激光、射频、冷冻、腔镜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

硬化治疗:仅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用于处理剥脱术后残余曲张脉。

3、并发症治疗:
1、血栓性静脉炎: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50%^酸镁湿敷),穿弹力袜,并可给以喜疗妥霜剂外用。

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受累静脉,而且能解决浅静脉曲张的根本问题。

2、湿疹:多位于足靴区,严重搔痒,局部渗液,易继发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

治疗应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局部避免药物刺激,敷料只用盐水、凡士林油纱布或干纱布;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外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控制静脉高压。

3、慢性溃疡:多发生在小腿下端前内侧和足踝部,治疗宜控制感染
和改善静脉高压。

应用等渗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抬高患肢,缠扎小腿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急性炎症加用抗生素,可使溃疡缩小或愈合。

若溃疡病程长,面积大,疤痕多而且底面纤维化,溃疡难以愈合,应手术切除溃疡,进行植皮,覆盖创面,并结扎和切断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待创面愈合后,即应做正规的手术治疗。

4、急性出血:由曲张静脉破裂引起,因静脉压力较高,静脉壁又无弹性,出血很难自行停止,必须紧急处理:抬高患肢,加压止血,如有明显破裂的静脉清晰可见,可予缝扎止血。

(六)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无需常规应用抗生素。

麻醉消退后,一般为6小时后即要求患者下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可恢复正常饮食。

2、术后早期若出现伤口渗血,用纱布和绷带加压包扎即可。

3、术后24小时后解开绷带,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皮下淤血情况,换药一次,并继续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4、弹力绷带2周,医用弹力袜压迫治疗6个月或长期。

5、术后第二天可出院,出院带口服消肿药(如迈之灵2片bid等)
6、术后两周门诊随访,必要时继续服药治疗。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