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教案

合集下载

《介入放射学教学》课件

《介入放射学教学》课件
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包括超声引 导、CT引导、MRI引导等,可以用 于治疗肿瘤、囊肿、脓肿等疾病。
注意事项
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技术需要严格掌 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应避免 损伤正常组织。
肿瘤介入治疗技术
总结词
01
肿瘤介入治疗技术是通过导管将药物或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内
部,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详细描述
02
常用的肿瘤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放射 性粒子植入术等。
肿瘤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手 术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01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等介入器械对血管病变 进行治疗的方法,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
02
泌尿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或不愿 接受手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其他应用领域
01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介入放射学 还广泛应用于神经介入、妇产科 介入、消化系统介入等多个领域 。
02
在这些领域中,介入放射学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 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介入放射学的重要性
01
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通过影像设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为疾病的 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02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放射学治疗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能够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03
降低医疗成本
介入放射学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术后 恢复快,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
介入器械的研发
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高效、安全的介入器 械。

《介入放射学教学》课件

《介入放射学教学》课件

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等
评估方式:包括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临床实践等方面
反馈内容:包括教学建议、 改进措施、教学效果等
06
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介入放射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3D打印技术:用于制作个性化支架和导管 机器人辅助手术:提高手术精度和效率 纳米技术:用于药物输送和肿瘤治疗 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模拟手术和培训医生
介入放射学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如医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合作,共同研究介入放射学的新技 术和新方法
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经验和成果
培训与教育:开展介入放射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机构和专家合作,共同推动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与进步
介入放射学教学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学等
专业课程:介入放 射学原理、介入放 射学技术、介入放 射学设备等
实践课程:介入放 射学操作、介入放 射学病例分析等
选修课程:介入放 射学研究进展、介 入放射学伦理等
介入放射学教学方法与技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病例,让学员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 模拟操作:通过模拟操作,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巧和自信心。 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学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介入放射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隐私保护:如何保护患者的隐 私权和信息安全
知情同意:如何确保患者对介 入放射学治疗的知情同意
医疗责任:如何界定介入放射 学医生的医疗责任和法律责任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CT影像诊断
阐述CT成像原理、扫描技 术、图像重建与后处理及 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RI影像诊断
介绍MRI基本原理、脉冲 序列设计、图像重建及其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介入操作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
介入放射学基本操作规范
涵盖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械使用、手术 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安全防护措施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血管造影术到现代的介 入放射学,经历了不断的技术创 新和拓展应用领域的过程。
临床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临床应用领域
涉及心血管、神经、肿瘤、外周血管 等多个领域,如心脏介入、神经介入 、肿瘤介入等。
重要性
介入放射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 效显著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
项等。
考核标准与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包括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安全意识等方 面。
考核方式
采用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介入 放射学技能。
成绩评定方法
根据考核标准,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方法展与未来趋势探讨
新型介入技术介绍
02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放射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01
02
03
放射学基本概念
包括放射线、放射性、放 射源等基本概念的解释和 定义。
放射学基本原理
涵盖放射性衰变、射线与 物质相互作用等基本原理 的阐述。
放射防护与安全
介绍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范 。
影像诊断方法与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
包括X射线的产生、特性、 成像原理及其在医学诊断 中的应用。
介入放射学的教学设计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Seldinger technique 基本步骤
30
Seldinger技术示意图
改良Seldinger技术
1974年德里斯科尔(Driscoll)提出Seldinger 技术的改良方法,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避免 穿透血管后壁,从而大大减少因穿刺发生的血 肿的机会,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改良Seldinger技术示意图
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 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 理,通过导管等器材和 药物对病变进行灌、堵、 通、扩、引等的一系列 治疗技术
介入放射学的优势:
1.可以远道施术
2.创伤轻微,容易耐受 3.可重复性强。 4.定位准确。 5.疗效高、见效快。
6.安全性好
7.可联合应用多种介入技术 8.方便与其他诊治手段联合应用
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
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 ——主动脉一级分支 (或腔静脉的一级属支)

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super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 ——二级或以上的小分支(或属支)

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
发 展 简 史

1.萌芽
Dawbon(1904) 颜面血肿 栓塞治疗
Forsmann(1929) 自身体内右心导管插管

2.奠基:
Seldinger(1953)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Seldinger术 Dotter,Judkin(1964)经皮同轴导管血管成形技术

3.成形
Margulis(1967)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Wallace(1976)系统解释和使用IR
介入放射学有哪些常用设备、器材?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如何?

大学介入放射学教案

大学介入放射学教案

大学介入放射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向大学生介绍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放射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掌握放射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放射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2. 放射学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辐射3. 放射学的物理学原理4. 放射学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5. 放射学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过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放射学的概念和历史发展放射学是一门研究辐射现象和辐射效应的学科,主要涉及放射性物质的物理性质、生物效应和使用方法。

在上世纪初期,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射线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随后放射学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

2. 放射学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辐射放射性物质是指原子核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的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会放射出辐射以达到稳定状态。

辐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3. 放射学的物理学原理放射学是基于一些主要物理定律和原理的研究,这些定律涉及放射源的特性、射线的传输、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物理学原理,以了解放射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放射学在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

在工业领域,放射学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无损检测、食品灭菌等。

在农业领域,放射学主要应用于育种和土壤改良。

5. 放射学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放射学是一门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学科,使用和应用放射性物质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合法性。

五、教学评估本教学过程的评估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估。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并按时完成课程作业,以达到学习目标和成绩要求。

六、教学资源本教学过程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材、案例等。

重医大《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重医大《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介入放射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按照36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理论课时30学时,实验课时6学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郭启勇教授主编的《介入放射学》第2版为蓝本。

介入放射学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介入放射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重点掌握常用介入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与临床应用。

本课程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幻灯和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主要以实物和实际操作为主。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与范畴熟悉:介入放射学使用的监视设备、器材、使用的药物、栓塞物质了解:了解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和介入放射学地位与未来第二章经皮穿刺术掌握:Seldinger技术的操作方法熟悉:经皮穿刺术的应用范围、临床应用和其他的操作方法了解:经皮穿刺术使用的器材与药物第三章经皮穿刺引流术掌握:经皮穿刺引流术的应用范围和临床应用熟悉:经皮穿刺引流术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经皮穿刺引流术使用的器材与药物第四章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掌握:经导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 经导管栓塞术使用的器材、栓塞物质、栓塞反应及并发症了解:经导管栓塞术的治疗机制第五章经导管动脉药物灌注术掌握:经导管灌注术的临床应用熟悉:经导管灌注术的常用化疗药物了解:经导管灌注术基本原理、使用的器材及方法第六章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熟悉: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的应用范围、临床应用掌握: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机理及再狭窄了解: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使用的器材、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七章非血管管腔扩张术熟悉:非血管管腔扩张术的临床应用掌握:非血管管腔扩张术的应用范围了解:非血管管腔扩张术的器材第八章其它介入治疗技术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置放的临床应用熟悉:椎间盘脱出的介入放射学治疗了解:经皮腔内异物取除术、结石的介入放射学治疗、经皮血管内定位采血术(自学)第九章综合介入治疗技术熟悉: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掌握:胆管癌的综合介入治疗了解: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自学)。

介入放射学教案

介入放射学教案
7、穿刺活检术
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堂教学与讨论,理论与实际病例结合。
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简述介入放射学概念
简述血管成形术的目的意义
简述经动脉栓塞术的目的意义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影像诊断学
2、神经介入放射学
3、腹部介入放射学
4、介入放射学
5、非血管介入技术
重点难点
DSA的成像原理,不同类型血管造影的比较
授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容
一.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及各自应用
二.DSA概念、成像原理、与传统造影的对比
三.无创性血管成像
1.CTA
2.MRA

4.与常规血管造影比较
第二部分 介入放射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了解介入发展史
二、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分类: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三、了解介入治疗常见技术操作,例如: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重点难点
介入放射学分类,常见技术操作原则,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授课内容
一、介绍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发展概况
二、介入放射学常用设备、器械和药物
三、介入放射学的特点和优势
四、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分类:血管性介入;非血管性介入
五、常见介入放射学技术操作
(一)血管介入
1、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
2、覆膜支架复合体移植术
3、治疗性栓塞术
4、经皮血栓清除和溶栓术
5、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
6、异物取出术
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二)非血管介入
1、胆道介入
2、消化道介入
3、气管/支气管介入

介入放射学(课件)ppt.

介入放射学(课件)ppt.

介入放射学
医学影像学
微创外科学
诊断、治疗
影 像 引 导 设 备
X
线


C T
M R I
DSA机
介 入 分 类
血管性
非血管性
栓塞术
灌注术
介 入 技 术
成形术
穿刺引流术 穿刺活检术
消融术 取异物术
血管性介入
肝癌介入治疗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
非血管性介入
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
食道癌支架置入
14
18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临床运用
1、止血:可控制各种原因引起 的出血 2、治疗血管性疾病:如AVM 3、治疗肿瘤:如肝癌、子宫肌 瘤 4、器官灭活:如脾亢、甲亢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
22
24
按物理形状
栓 塞 材 料
颗粒性
液体性
短期(48小时以内)
按 栓 塞 时 间
中期(48小时至一个月)
49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行带膜支架置入后破口封闭
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
1、血管收缩治疗 2、动脉内化疗术 3、经导管溶栓术
非血管介入技术
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1、消化道 2、呼吸道 3、其它(如良性前列腺 增生尿道狭窄)
呼吸道支架
55
食道支架
56
前列腺支架示意图
5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穿刺针

连接管
导丝
导管鞘
导管
高压注射器
非离子造影剂
栓塞后综合症、并发症
1、栓塞后综合症 指肿瘤和器官动 脉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症状。 对症治疗后一周左右逐渐减轻或消失。 2、栓塞并发症 发生与适应症的选 择不当、栓塞材料的选择不当、过度栓 塞、误栓、技术操作不熟等密切相关。

介入演示教案模板范文

介入演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介入放射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科学的医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原理、适应症及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在模拟环境中准确地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模拟操作设备:介入放射学模拟操作装置。

3. 案例分析材料:介入放射学相关病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介入放射学?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操作技巧:a.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发展历程;b. 介入放射学的原理及分类;c. 介入放射学的操作技巧,如穿刺技术、导管技术等。

2. 介入放射学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a. 介入放射学的适应症,如肿瘤治疗、血管性疾病等;b. 介入放射学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介入放射学相关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治疗方案及操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模拟操作1. 教师讲解模拟操作设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介入放射学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如操作技巧、团队协作等。

3. 学生对介入放射学的兴趣及医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启发性。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

《介入放射学》教学大纲(供医学影像专业用)I 前言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影像诊断设备的指引下对疾病进行取样、诊断及治疗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介入放射学从方法学入手,重点介绍各种介入方法的概念、具体操作、适应证、并发症和临床应用,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临床具体问题的能力。

介入放射学教学总时数为30学时,理论与见习比例为2:1,即理论为20学时,见习为10学时。

考核形式:考试。

为了方便教学,本大纲各章按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撰写。

教材:介入放射学(郭启勇主编)II 正文第一章总论(2学时)一教学目标明确介入放射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并通过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史,树立学好介入放射学的信心,并为各论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我国及世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简史。

(二)熟悉介入放射学所需设备及常用器械。

(三)熟悉、掌握介入放射学常用药物及栓塞剂。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与范畴。

(五)确立介入放射学的地位,展望介入放射学的未来。

三教学内容(一)阐明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CT、B超及MRI)的监控指导下,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新兴边缘性学科。

(二)概述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介入放射学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概况。

(三)对介入放射学所用影像学设备如B超、MRI、X线机尤其是DSA作精简介绍。

(四)对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械,如穿刺针、导管、导丝、导管鞘支架、球囊、活检枪等作基本介绍。

(五)对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常用药物如抗凝、溶栓药物、血管扩张与收缩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作初步了解。

(六)对栓塞物质的不同种类,作为栓塞物质的条件以及不同栓塞物质的应用范围作简要阐述,对超化碘油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为实例进行介绍。

(七)介入放射学的分类法(简述)。

(八)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对介入放射学在放射学界的地位及在医学界的地位作客观地评价。

介入放射学资料备课讲稿

介入放射学资料备课讲稿

介入放射学资料名词解释1、介入放射学(IVR or I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经皮穿刺引流术:是通过穿刺针、导管等器材,在X线、B超、CT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入体内液体潴留处并植入引流管引流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

3、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AE):在X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4、栓塞后综合征:指靶器官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症状,对症处理后1周左右可逐渐减轻、消失。

5、动脉内药物灌注术(IAI):是指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建立由体表到达靶动脉的通道(导管),经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

6、首过效应:是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象,也包括一些其他效应。

7、层流现象:由于药物的比重通常比血液小,当药物进入血管后并不能很快和血液混合,特别在卧位时给药时,药物常在血柱的上层流动,优先进入向人体腹侧开口的血管或优先分布于靶器官的腹侧部分的现象。

8、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是采用导管技术扩张或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方法。

9、球囊血管形成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带导管的球囊置于血管狭窄处,打入造影剂使球囊充盈,从而使狭窄管腔扩张成形的技术。

10、支架血管形成术:利用金属支撑器机械扩张血管壁的血管介入放射技术,用于血管狭窄和血管急性闭塞的治疗。

11、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利用介入放射学的经皮静脉穿刺技术,引入导丝、导管,将一种能够滤过血栓的特殊装置放置于下腔静脉内,使血栓不能随静脉回流至右心造成肺动脉的栓塞。

12、经皮穿刺消融疗法: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原位灭活肿瘤,使其融解吸收,达到非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13、介入性(内科性)器官切除:内科性器官切除是应用栓塞剂,栓塞某些器官的终末动脉或毛细血管,使之出现不同程度梗死、机化,从而达到临川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

介入演示教案模板范文

介入演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原理和适应症。

- 熟悉介入放射学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介入放射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科学的医学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原理和适应症。

- 介入放射学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 如何在模拟环境中准确地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介入放射学教材、模拟操作设备(如模拟导管、影像设备等)。

2. 教学资源:- 介入放射学相关案例、操作视频、操作手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讲授新课- 介绍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原理和适应症。

- 详细讲解介入放射学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 分析介入放射学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 模拟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介入放射学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模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享模拟操作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模拟操作:- 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率。

3. 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相关案例分析、总结报告等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质量。

《介入放射学》课件

《介入放射学》课件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定义:血管性介 入放射学是一种 通过血管途径进 行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
应用范围:包括 血管造影、血管 成形术、血管栓 塞术等
优势: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安 全性高等优点
适应症:适用于 多种血管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如 冠心病、脑血管 疾病、肿瘤等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定义: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是指通过 非血管途径进行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包括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引流、 经皮穿刺消融等。
《介入放射学》PPT课 件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介入放射学概述
02
介入放射学的设备与 技术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 用
04
介入放射学的并发症 及处理
05
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 展
06
添加章节标题
介入放射学概述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和历史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介入放射学是一种通过影像引 导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专业。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介入放射学的起 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
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的设 备与技术
介入放射学的设备
X线设备:用于透视和摄片,是介入放射学的基础设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用于实时监测血管造影,提高介入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超声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穿刺和置管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用于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介入放射学的特殊技术
血管造影技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中,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介入治疗技术: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 影像导航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影像数据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手术精度 微创技术:通过微小的切口或穿刺点,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痛苦和恢复时间

《介入放射学基础》说课设计

《介入放射学基础》说课设计

《介入放射学基础》说课设计1.课程定位与性质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X线、CT、超聲、磁共振)引导下,经血管或经皮肤穿刺途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该课程是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应用型学科,是为学生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做好铺垫并继续增强学习能力而设置的重要课程。

2.课程目标与内容2.1课程目标设计依据以当代社会医疗卫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客观要求依据,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知识目标:解释介入放射技术的适应症、操作要点;说明不同疾病进行介入综合诊疗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设计出常见病的介入诊疗方案,能够操作介入引导设备并选择合适器械进行常规诊疗操作。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和爱岗敬业的情操,树立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2.2课程内容选取突出针对性,讲解临床常见多发病的介入诊断治疗;突出适用性,与技师证、大型仪器上岗证考试接轨;突出延展性,加大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先总论后各论,先共性后个性,先浅后深,序化教学内容,同时理实交叉,做到教学做一体。

3.教学设计3.1教学设计理念紧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介入放射学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着重动手能力培养,最终强化职业能力。

3.2学情分析高职二年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目标不明确但可通过激励激发其学习兴趣。

90后在网络环境下成长,喜欢技术、依赖网络、更习惯于碎片化学习。

3.3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本教学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8人,“双师”型教师4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2 名,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队伍,具有可持续性。

实训场所本课程的校内实训场所为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是我院与陕西核工业215医院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见习及实习医院有咸阳市中心医院、陕中附院等8家医院,主要通过手术观摩、现场操作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2022-0023 教案(介入诊断学)

2022-0023 教案(介入诊断学)
导向手段
主要是X线导向定位(经济、简便)
CT定位更为准确
操作技术
基本同胸部活检的、
并发症
1、血肿2、气胸
血管造影诊断
经皮血管穿刺与插管
插管技术
局部麻醉、穿刺、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引入导管鞘
引入导管、穿刺点的处理
造影设备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造影剂
良性病变的表现
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瘤、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血管畸形、动静脉瘘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小 结
1、介绍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技术器械。
2、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技术的基本操作。
3、介绍良恶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技术操作?
2、良恶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下次课预习
要点
实施情况及分析
3、了解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术应用范围。
4、掌握经皮肺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血管造影术良恶性病变造影表现。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介绍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术常用器械及药物。。
2、简述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术等基本操作。
3、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术主要应用范围及良恶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4、重点讲述
(1)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2)血管造影术操作方法、良恶性病变造影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经皮活检术、血管造影技术,理解良恶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难点:良恶性病变的造影表现。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 本 内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2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2月15日
第1周星期三第5~6节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第一部分 血管造影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了解血管造影的适应证
二.了解不同成像设备血管造影概念、优缺点
三.了解DSA的成像原理及优势
重点难点
DSA的成像原理,不同类型血管造影的比较
授课内容
一.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及各自应用
二.DSA概念、成像原理、与传统造影的对比
三.无创性血管成像
1.CTA
2.MRA

4.与常规血管造影比较
第二部分 介入放射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掌握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了解介入发展史
二、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分类: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7、穿刺活检术
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堂教学与讨论,理论与实际病例结合。
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简述介入放射学概念
简述血管成形术的目的意义
简述经动脉栓塞术的目的意义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影像诊断学
2、神经介入放射学
3、腹部介入放射学
4、介入放射学
5、非血管介入技术
五、常见介入放射学技术操作
(一)血管介入
1、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
2、覆膜支架复合体移植术
3、治疗性栓塞术
4、经皮血栓清除和溶栓术
5、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
6、异物取出术
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二)非血管介入
1、胆道介入
2、消化道介入
3、气管/支气管介入
4、泌尿道介入
5、输卵管再通术
6、脓肿/囊肿引流术
三、了解介入治疗常见技术操作,例如: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
四、了解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重点难点
介入放射学分类,常见技术操作原则,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
授课内容
一、介绍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发展概况
二、介入放射学常用设备、器械和药物
三、介入放射学的特点和优势
四、介入放射学的基本分类:血管性介入;非血管性介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