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_张繁荣
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论坛文集(十二)上
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论坛文集(十二)上第一届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老师和朋友们的关心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中国的华服文化、华服产业、中国文化走向海外做了一定的贡献。
大赛期间,定义了“华服”,发布了华服流行趋势,举办了以“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为主题的论坛。
从8月2日起开始将陆续刊登其中学术专家的文章,敬请朋友们关注。
(按顺序刊登)清代宫廷服饰的色彩及意义王业宏【摘要】清代宫廷服饰包括用于五礼的冠服和日常生活的服饰。
在厘清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等级的基础上,开展对清代宫庭服饰色彩规范及禁忌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用于五礼的冠服主要有礼服、吉服、行服、常服、雨服五类;日常生活服饰统称便服。
这里主要讨论衣服,不包括除冠、腰带、靴、朝珠等配饰。
制度中记载的服装主要包括表衣[1]的名称、款式、色彩和纹样。
(一)、礼仪服装礼服即朝、祭之服,适用于吉礼、嘉礼的一些场合,清代只有皇帝才有祭服,其他人是朝祭合一。
礼服包括男性的衮服、端罩、补褂、朝袍和女性的朝褂、朝袍、朝裙。
吉服是次于礼服的礼仪服饰,适用于某些吉礼、嘉礼和军礼的场合。
吉服包括金龙褂、吉服褂、补褂,龙袍、蟒袍。
吉服褂和礼服褂有时是通用的。
常服也具备礼仪性质,适用于一些祭祀和日常政务活动,如一些小的祭祀活动是常服褂与吉服袍搭配使用。
常服包括常服褂、常服袍,女性服饰一般不提此类。
行服是以功能性为主礼仪服饰,适用于巡幸、狩猎、出征等与骑马有关的外出活动。
行服包括行服褂、行服袍。
雨服即指雨天穿的服饰,一般只有上衣。
(二)、便服便服是日常生活中常穿的便装,在形制与上述服饰有区别,色彩、纹样约束性小,属清代服饰中最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一类服装,极具代表性,对民间乃至近现代影响很大。
以上可见,清代服饰是袍、褂搭配穿着的,与其他朝代服饰形制有着最根本的区别,这是在满族[2]统治时期所形成的历史特点,并且袍、褂的色彩和纹样有各自的规范。
以点线面结合研究中国服饰文化的轮廓和细部——评《中国服饰文化》
服装工程Apparel Engineering作者简介:张文彬,男,1973年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作者单位: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以点线面结合研究中国服饰文化的轮廓和细部—— 评《中国服饰文化》色,朝代兴替,黄色成为了代表皇权的专属颜色,而红色则代表着吉祥如意。
白衣又称为布衣,代表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所穿服饰。
在色彩背后隐含着、积淀着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人们与各种具有不同色彩的事物打交道,用不断积累的色彩经验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色彩来传达信息以致表现情感,在不同的色彩中早已储藏并积淀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意味。
中华民族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稳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民族文化意义,中国服饰文化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对色彩的神秘而独具民族特色的感受。
对于衣服上的纹饰,作者是从文身这种作为图腾扮饰的形式开始阐述的。
文身的不断发展,变为了衣服上的纹饰。
从文物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服饰图纹最早应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在远古先民那里,服饰图纹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纹饰,一种展现精神祈愿的经验图式。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装尤其是朝服有着不同特色。
比如,春秋战国的服装服饰整体上严谨齐全,服饰多宽大,并且下身被宽布缠绕,在缠绕过程中用前襟把后身紧紧围绕,衣服观赏起来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美,并且在衣服的衣边加以一些图案用以装饰,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加之审美情趣,但在时代风格大体相同的背后也有着地域特色。
这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礼仪也逐渐被废除,各个诸侯因为风土人情的不同,所以相应的各个领地的服饰也开始发生变化。
朝服上的纹饰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划分等级,比如天子,皇帝穿的衣服又叫做龙袍,衣服上一般绣有太阳、星辰、山脉、月亮、火苗等图案,象征庄重威严和光明贤德,这些纹饰的文化意义本身也具有我们民族的特色。
作者还提出了服装画的概念,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平台上,服装画也是颇为醒目的角色,它源于远古,流传至今。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_张繁荣
"
在两色当中按比例逐渐加入白色
"
使对比的颜色经过
(
晕
)
的变化
"
纯
度逐渐递减
"
当两色接触时对比已十分缓和
"
从而取得艳丽而柔和的满意
效果! 如( 花)织锦有( 晕谱)口诀流传至今(# 水红&银红配大红"玉白&古月
配宝蓝
%%)
同样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
!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传承
定的规律与方法有秩序地组合"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中国传统
服饰色彩的基本配色方法之一是不等值配置
"
即当多种对比的色彩组合配
色时
"
采用色彩面积
&
形状的大小和聚散的不等值配置
"
以其中的一种或一
组色彩为主"形成整体色调"而将与之对比的色彩小面积使用"作为陪衬的
点缀色" 从而使对比色配色在大调和小对比的组合中达到色彩的调和统
一
!
基本配色方法之二是采取色彩间隔的手法
"
即在对比色之间嵌入金
&
银
&
黑
&
白
&
灰等色相
"
以光泽色或彩色为缓冲色
"
缓解对比色直接对比的强
度"使色彩达到调和!基本配色方法之三是采取( 退晕)的手法"减弱色彩对
比的强度"使色彩调和!比如在明清的织锦&刺绣中多以蓝绿或红绿退晕和
民族与时代的融合——论民族服饰图案的二次设计
民族与时代的融合——论民族服饰图案的二次设计作者:曲宪达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2年第2期曲宪达(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广东东莞523909)【摘要】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沿承与发展要求通过汲取民族服饰文化的精髓,使服装既具备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精神;故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欲使民族服饰图案既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又迎合时代精神,就必须首先按照现代大众审美诉求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然后加以灵活运用,而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
【关键词】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时代精神;现代审美中图分类号: TS941.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2)02-0051-031民族服饰图案二次设计的必要性民族服饰图案的二次设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图案变形,而是基于不同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对其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使之在强化服装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增强服装的审美趣味。
同时,对民族服饰图案进行二次设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形制变换,而是在沿袭其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意蕴基础上的形式创新,使之既蕴含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同时在形式上又体现出现代美感。
通常,服饰图案对服装起到修饰、点缀的作用,使原本在视觉形式上显得单调的服装产生层次、格局和色彩的变化[1]。
但是,如果表现手法不当,整个服装的视觉效果不但不能达到预想的状态,而且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影响。
同时,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讲,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标识和情感表达的作用[2]。
不同素材和造型的图案在服装中的应用将会使整个服装呈现不同的审美意趣。
故此,对于既定风格服装的设计对图案的应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取决图案本身的造型形态和文化意涵,而对于民族服饰图案的文化意涵,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约定俗成的,而图案的造型形态则具有可变性,即可根据服装风格塑造的需要,通过恰当的艺术设计手法对图案的造型形态进行演绎,即图案的二次设计。
另,在民族服饰中,一些图案(如植物花卉图案),其纹饰较为繁复,与现代服装追求简洁、精炼的审美情趣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一些图案的造型形态与现代服饰审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丰富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中,色彩与款式作为传统服饰的两个重要元素,既赋予了服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心灵的感悟。
本文将从色彩与款式两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服饰进行探讨。
一、色彩的运用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多样,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色是最常见的色彩之一,既代表了祥瑞和喜庆,也象征了中国人民对红太阳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
例如,春节期间,人们喜欢穿着红色的对襟襦裙和襦裙,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其次,黄色是古老的贵族颜色,代表了皇权和尊贵。
在宫廷中,黄色常常被皇帝和皇后所使用。
此外,蓝色象征着积极向上和清新宁静,常用于夏季服饰。
绿色寓意着春天和生机,常被用于描绘自然景观。
黑色则代表庄严和神秘,在正式场合和晚礼服中常常出现。
从这些色彩的运用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服饰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寓意着吉祥、美好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
二、款式的造型中国传统服饰的款式丰富多样,每一种款式都有其独特的形制和特点。
首先,旗袍是中国最著名的女性传统服饰之一,其特点是修身合体、展现曲线美。
旗袍的衣摆通常较短,露出脚踝,体现了中国女性内敛而优雅的气质。
另外,在男性传统服饰中,长袍是最具代表性的款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富有气势。
长袍常常与长头发、长胡子等元素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风姿风度。
此外,汉服、褂子、袄子等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款式。
这些款式的形制虽然不同,但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服饰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特色。
三、色彩与款式的结合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与款式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服饰的魅力。
以旗袍为例,它的色彩通常以亮丽、鲜艳的红色、粉色、黄色等为主,通过修身的款式,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体态。
这种搭配不仅表现了服饰的美感,也凸显了女性的婀娜多姿。
类似地,男性的长袍常常采用深沉的黑色或蓝色,结合宽大的剪裁,展示了男性的刚毅和豪迈。
中国服装色彩历史文化
中国服装色彩历史文化用色彩来装饰自身是人类最冲动、最原始的本能。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色彩在服饰审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色彩,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康定斯基有如下论述:“色彩隐藏着一种力量,虽然少为人们所感觉,但却是真实的、显著的,而且感应着整个人体”。
这和我国南北朝时期理论家刘勰所说的“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一样,强调了色彩作用于认知主体的重要作用。
色彩的功能在中国历史上被发挥到了极致,将色彩与空间、时间对应联系,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形成了大一统的色彩审美意识人类色彩意识的萌发,大约是在15—2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此时的原始人类已开始运用劳动工具开创生存空间,并初步具有了审美意识,这一点,从原始遗迹中存留的骨器遗物就可以看出。
原始人把它们涂为红色,使之具有了区别于简单劳动工具的审美内涵,红色,即被赋予生命、征服的象征意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之一。
另外在山顶洞遗址还发现了一些赤铁矿的粉末抛撒在尸体旁边,这体现了对色彩的重视——被用做原始巫术的重要道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制陶技术日趋成熟,先后出现了灰陶、红陶、黑陶、白陶、彩陶、印纹陶等类型。
这些陶器在今天看来朴素而简单,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与审美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形制与色彩运用的结果,但它们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美的要求”。
它体现了原始人类对审美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形式美的法则。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个体劳动代替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开始私有化,由此促使了阶级的产生。
色彩也被作为尊卑、等级的标志加以施行,至周代形成较为完备的冠服制度。
不同阶级出席不同场合时,要配用不同的颜色、纹饰、款式的服装。
另外,不同时代有其主色,如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等,这些色彩观念的形成为色彩体系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色彩体系的规范化以秦为始。
秦王赢政将之纳入到制度体系之中,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
浅论中华民族传统服装中的色彩美学
j 《 : } 、
复 色 出现 的 比较 少 ,而 且 即使 出现 种 类 也 很 少 , 民族 服 装 更 注 重 色 彩
在 其图案 元素 上的变化 ,让一直被人们迷恋 的民族 图案在色彩的协助
白与黑、赤与蓝 、黄 与紫等对 比色 ,并且巧 妙运用 复色 、金银线取得 用 却可 以给 服 装 加 分 。现 在 已经 有 很 多 设 计师 去 寻找 调 和 红 绿 的方 法 ,
摘 要 :探讨 中国各少数 民族服饰 中关于色彩搭配的异同及原 因, 则 以白为吉,以白为善。他们喜欢佩戴银簪 、耳环 、耳坠、领花、银牌、 举例说 明各种 情况 ;对于 中国少数 民族 的服饰色彩搭配进行 总结 ,并 手 镯 、 戒 指 等饰 物 ,但 颜 色 相对 统一 。
归纳其 中较有代表性 的三种搭 配方 式;展望未来 民族服饰之路 ,给 出 建议 ,作 出期许 。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服装 色彩 美学
的影 响 ,又 何 况是 自 己 国家 的 兄 弟姐 妹 。
目前,全世 界共 有 6 亿居 民,分属 2 0 l 0 0多个 民族 。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族的
一
社会 、经济 、 文化分别处于 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上。其中,有人 口 化 能力 的民族 ,从东南亚到 日韩 ,甚至包括 中东,都受到 了汉族文化 亿 以上的民族 ,也有不足千人的民族 。 社会 在进 步,国家 间的合作也越来越 多,为方便交流 ,服装 的统
和 谐的艺术效果,配 色十分大胆、古朴浑 厚。与此 不同,保安族 的祖 并且很 多组合 已经可以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逐步流行。 先是信仰 伊斯兰 教的蒙古人 。这个 民族通 常常将三种颜 色配合起 来使
用,例如红 、黄 、蓝;红、蓝、白;深红、浅黄 、白;深蓝 、浅蓝、白; 言沉稳大气 。 影响也很大 。 明黄与深蓝搭配,抢人眼球的的明黄搭 配低调成熟 的深蓝 ,一种 8 O摄 氏度 的互补让人觉得刚刚好,既未沸腾而惹喧嚣,也不是不温不
华夏文化的浓缩——汉族的色彩配饰
华夏文化的浓缩——汉族的色彩配饰不论古今中外,关于服装的选择搭配,都有一定的审美表现。
今天,汉服文化要介绍的是关于我国传统服饰汉服的色彩搭配。
接下来,跟着店铺小编一起去看看,浓缩了华夏文化的汉服都有什么样的色彩搭配,又有什么样的配饰。
【华夏文化的浓缩——汉族的色彩配饰】1、配饰汉族人装饰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还有配饰如蔽膝、披帛、袜、帔、香囊(香包)、剑、绶、印、笏、牙牌、革带、玉带、銙、腾蛇等等。
腰饰主要有佩黼、佩玉、佩印、佩绶、佩鱼、佩牌、佩带饰等饰物。
储藏汉服的家具被称为衣箧,挂汉服的衣架称为衣桁。
2、装饰纹样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
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
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
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
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色彩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阴阳五行信仰。
有“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羽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的记载。
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
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纁【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
间色也是南北朝以后公服的色制:朱、紫、绯、绿、青,如唐代为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着深绯色,五品着浅绯色,六品着深绿色,七品着浅绿色,八品着深青色,九品着浅青色。
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纁】。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化 , 生 了纺 织 , 产 开
” 种类 多样 性 文化 ”3 内涵特 征 。 大
服饰 是 人 类 生活 的 要素 .又是 人 类 文 明
的 一个 标 志 ,它除 了 满足 人 们物 质 生 活 的需
要外 , 代 表着 一定 时期 的文 化 。 装的款 式 还 服
与 演变 . 装面 料 的选 用与搭 配 . 装颜 色 的 服 服 选择 与组 合 , 特定 场 合着 装 的选 筛与 习惯 , 均
始 用石 陶纺 轮 把 采
集 来 的 野麻 纤 维捻 成 细线 . 织成 麻 布 .
制 成 服 装 。到 了殷 商 时代 ,随着 ” 蚕
的 饲 养 .人 们对 丝
Hale Waihona Puke 0‘ |l _中国属 四大 文 明古 国之首 , 有 ” 冠王 素 衣
国 ”之 美誉 。几 千年 来 ,中 国各族 人 民在长 期 的 生产 活 动 和社 会 实践 中 .制造 出 了许 多精
丝 ” ” 的 出现 和 ” 花 装置 ” 、 帛” 提 的发 明 . 制 造 出精美 瑰丽 的 丝绸 . 服饰 文 化基 本形成 。 在 这 一 整 个 无阶 级 社 会发 展 中,服 饰 文化 的 主
传 统服 饰 文 化 的最 初形 态 。在漫 长 的 原始 社 会, 人们 茹毛 饮血 .大 多赤身 裸体 . 存在 服 不 饰。 进入 石器 时代 后 . 人们 掌 握 了制造 工具 和
使 用工 具的 方法 . 明 了骨锥 和 骨针 . 发 从而 创 造 了原 始 的 服 装 。 约在 5 0 年前 , 0 0 中
原 始服饰
记 录 着特 定 时期 的 生产 力状 况 和科 技 水 平 ,
美学与艺术文化论文 服饰的多重色彩的意义
服饰色彩的多重意义摘要:关于服饰的起源说多种多样,不管是“身体保护说”、“羞耻说”,还是“特殊说”,当今服饰对于我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而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的色彩,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自然色彩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多层而的影响。
色彩进入人类生活的过程,就是色彩融入社会文化的过程,融入政治、宗教、民俗及社会生活多方而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色彩文化被小断的强化,从而影响人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服饰;色彩;文化;意义人类的生活不能缺少五彩斑斓的颜色,没有色彩的生活是枯燥的、暗淡的、无味的,而五彩的生活象征着生活的质量,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丰富,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愉悦。
正如清末学者吕微在《色彩学纲要》中所云:“吾人所经验之自然世界,凡有色声香味等等方面,其最感为美者无过于色彩。
日月山河之美,色为之也。
宇宙种种莫不藉色彩以呈其形,吾人生息其间,态情领略,亦莫不待色彩而成其感。
色彩对于人生关系密切,盖有如是者。
”色彩与人类的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色彩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就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多层面的影响,融入政治、宗教、民俗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文化性被不断的强化,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进程,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一、服饰色彩与其政治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色彩文化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饰色彩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服饰色彩本身没有功利性,当人类产生阶级后,服饰色彩便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膺越。
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饰色彩是很重要的一项,服饰色彩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分。
汉民族服饰色彩文化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以“分贵贱、别等威”为主要内容的服饰制度,而“五行思想” 正是色彩产生尊卑、贵贱、高下等象征意义的一个重要根源,“五行思想”对古代帝王的服饰色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代帝王的服饰色彩与印染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物以稀为贵,那些较难合成的色彩自然会成为王侯将相、达官贵人的垄断色彩。
论我国影视作品中的服装色彩情结与表达
丫久量 { H叫未清初的服饰资料 , 仃细Ⅲ究 r 剧
使川 ・ 千 多种 的 化 包 备 的 面 料 ,一 为 “ 刘姥姥”j 立个 人
院 、电脑 网络 等观看欣赏 ,令亿万观众 产生共鸣 ,且 远远 大干 现 出来 ,使观 众与角色表演产生心理共鸣 、共情 ,设计师能否 时装 周时装秀的影 响力。在时 装秀场 ,服装与模特是主 角;在 恰 当地将 色彩情结融入 设计 作品 , 是考察单个影视 作品整体性 影视屏 幕上 ,注 重人物 形象塑造 的电影 电视艺术 ,同时为影视 艺术水 准的重要指标 。 服装设 计师 、造 型师提供 了一 个非 比寻常的艺术舞 台,影 视服 绚丽多姿的影视服 装色彩 ,一方面为剧 中服装 、人物 与环
影视 表 现与强化 角色特征 。例如李安导演影 片 色戒 中王佳芝的 摄 中如果服装 色彩没 有与环境色彩形成相互烘托或 对比 , 2 7 件旗袍 , 是设 计师先根据剧 本,将具有鲜 明特 点的人物装束 作 品 的 视 觉 效 果 将 大 打 折 扣 。服 装 色彩 是 影 视 剧 总 体 格 调 的 层 设计方案绘 制成效果 图,之 后 ,再 由工艺 师约演 员本人量取 身 次 水准的体现 ,对剧 中人物性 格的塑造 、情绪起 伏的表现起到
装造 型作品 ,是影视 艺术 中人物形 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在作品 境 、演 员形象的外在特征 诸方面带来 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另一 中体现 了非凡的视觉表现 力。
一
方面借 助观 众对色彩的审美心理 期待 ,进一步渲染剧情 ,表达
情绪 。如王家 l 【 l 导演 的影片 ( ( 花样 年华 》中,张曼玉大概 前后
师职责的能 力。其设 计过程 大致如下 :依据影 片或电视剧剧本 的情节要求 ,运 用服 装的款式与色彩 ,选择适 当的面 料 ,由工
谈谈中国古代服饰色彩文化
谈谈中国古代服饰色彩文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由于东西方的历史文化差异和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服饰审关倾向。
中华民族的服饰色彩观念,来自于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西方的服饰色彩文化相比,中国服饰审关文化最为独特的是“尚象”的色彩应用。
《司易·系辞上》中的“天圆地方”之说,衍生出了《史记》中的“天冠地履”,即“戴圆履方”,服饰也有了上衣下裳之制,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故上衣玄,下裳黄”,这里的“玄”、“黄”,就是“天”、“地”之色,所以有“天地玄黄”之《尚书·益楼》中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献、献,以五彩彰施五色,作服”说明了服饰上纹样的产生,即“尚象”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纹制。
(一)儒教思想对服饰色制的影响儒家认为,衣与裳是依据天地、尊卑、男女、阴阳等象征建构的,以天地之分区示尊卑、男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瓦显而易见,儒家以服饰区示尊卑、男女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色彩也成了区分等级的标志。
我国在周朝时期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冠服制度,并有“非彩不入公门”的规定。
同时,儒家的尊卑意识还积淀了民族的色彩心理,孔子“恶紫之夺朱也”的感叹,就是色彩被赋予尊卑含义最直接的表露。
(二)五行文化对服饰色制的影响中国远古时代先民以五行建立了宏伟的色彩体系,取时空万象的关系来象征色彩的依据,是中国古代色彩得以延续至今的内在原因。
古人将色彩青、赤、黄、百、黑,与构成世界的元素:金、木、水、火、土联系在一起,用五行的变化作为揭示宇宙存在和运动。
(三)崇尚红色的色彩心理在中国的服饰文化中,红色是最吉祥、最喜庆的颜色在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民心口中,红色象征着热烈、庄严、吉祥、喜庆、鲜艳,被作为权贵的象征在京剧的化妆造型中,红色脸谱代表着忠勇和正义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从出生、结婚、寿诞、开业、生子、逢年过节……可谓是有喜则红,有红则喜紫色是红与蓝的合成色,又称“紫红代中国色彩文化中认为紫是红的极色紫色与象征皇帝的紫微宫相对应,象征吉贵至极在唐代五品以上官员方可穿用紫色服。
浅谈汉服中的色彩文化及其发展
族人 民凭借 自己的智 慧和信仰 , 创造 了绚丽多彩 的 汉服 文化 , 发展形成 了具 有汉 民族 自己独特特色 的
服装体系 。
1 . 究汉服 色彩 的 途径 2研
图 12 — 图 13 —
对古代 服饰色彩 的研 究有 两种途径 , 一是通过 文献 资料 , 二是通 过考古 资 料 。能够充分反映出汉代 服
1 汉服 与汉服色彩的朝代特征
1 中国汉族 的传统服 饰 , 又称 为汉装 、 华服 。l l 】 中国有五十多个 民族 每个 民族都 有 自己的服饰文化 , 服体现 的就是汉 民族 的服饰 汉 文化 , 是华 夏礼仪文化 的必要组成 。 自黄 帝 、 、 尧 舜 垂衣 裳而 天下治 , 明代 的四千多 年时 间里 , 民 到 汉
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1宣传 汉 服 文 化 .
经有 了多种色彩 , 如绛 红 、 红 、 紫 朱砂 红 、 金黄 、 、 蓝 绿 、 黑等 。随着经 济的发展 , 白、 国力 的强盛 , 人们对
色彩 的需 要也 有 了变化 ,由单 一色彩 朝 多样化 发
经 过了多年 的西方 文化的冲击 , 民族服饰 文化 在现代人 的意识 中较为淡薄 , 了延续这 几千 年的 为 服饰文化 , 了使汉 服文化 更好 地传 承 , 须加 大 为 必 宣传汉 服文化 的力度 。首先 , 出台相关政策 , 国家 每 逢传统节 日时期 , 族 国民可身 穿汉 服 , 些 大型 汉 一 的晚会或者外交 场合 , 也都可 以身着我们 的传 统服 饰或者 由传统服 饰设计 出的具 有 民族特色 的服 饰 。 例如 日本 国 , 每逢传 统节 日时期 , 日本 国民都会 身 着传统服饰 以庆 祝节 日, 这使得 他们的服饰 文化得
浅谈中国民族服饰艺术——中国民族服饰色彩装饰艺术特征
2019年3期 171论文集锦浅谈中国民族服饰艺术——中国民族服饰色彩装饰艺术特征□ 倪 丽色彩在艺术表现之中能够先声夺人。
色彩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美丽,更有活力;色彩使我们人类的情感变得丰富多彩;它使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焕发无穷的魅力。
色彩装饰艺术史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服饰中的色彩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它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研究中国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的色彩装饰艺术特征,有利于服饰设计者深入了解和认识民族用色的规律,有利于人们解构各族人民的审美心理。
一、中国民族服饰色彩的象征寓意化对于色彩的象征性寓意化,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例子。
对于秦朝时期人们崇尚的色彩,最为世人熟知的便是:秦人尚黑。
尤其是电影《英雄》里铺天盖地的秦朝军队有力地诠释了黑色的气势。
因此人们笃信黑色是对这个铁血肃杀的如狼似虎的军队、“上首功之国”而量身打造的。
不过历史上也有“秦人尚白”的记载,但后来人却很少有人重视。
《史记》有言:“秦君西祀少昊时牲尚白。
”而楚国人反对秦朝消灭秦朝以及刘邦汉当灭秦的“赤帝子斩白帝子”之梦,和“秦朝礼俗中崇尚白色,楚国礼俗中崇尚赤色”便是一种暗合,象征了刘邦将取代他。
中国古时有“天玄地黄”的说法,在古代,冕服是帝王的传统礼服,殷周两代以后,历朝历代都在继续使用(一直到清朝才废除),后世人们把黄色也就是“地色”作为帝王的专用服饰颜色而使用。
这种色彩的象征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积淀而成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二、中国民族服饰色彩的伦理化在西方国家,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来说是以独立学科身份而存在的。
古代中国的美学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它与道德、伦理、哲学等学科是合为一体的,不可分的。
中华民族的色彩审美心理跟道德、伦理、政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支配和影响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
在中国古代,色彩从一开始就被认为带有“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从而产生了五种正色、五种间色,有了主次之分和高下之别,其秩序性非常严格,不能够颠倒,不能够僭越。
非遗服装设计中色彩搭配浅议
关键词非遗;服装设计;色彩搭配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家提倡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汉服、唐装等传统服装出现在大街小巷。
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文化底蕴与智慧结晶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通过传统服装发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如何设计非遗服装并使其适用于现代社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1]。
1非遗服装的设计及色彩搭配的重要性1.1非遗服装的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从古流传至今、能反映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服装作为人们“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之一,对发扬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在传统服装的设计中,以新的形式融入传统文化,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其被更多人接受。
另外,非遗服装的创新要更加细致谨慎,既不能完全剔除体现传统文化的部分、泯灭古人的印迹,导致与现代服装没有区分感,又不能完全保留古人的穿着风格,导致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同时,非遗服装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所展现的文化痕迹,保证能有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2]。
1.2色彩搭配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当一件服装被展示时,色彩能给人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人们往往会根据服装的色彩形成第一印象。
例如穿着深色的服装给人肃穆的感觉,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给人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感觉,穿着白色的服装给人干净、整洁的感觉。
因此,服装的色彩搭配非常重要,能影响服装的表现力,关系到服装设计理念与思想能否充分展现。
服装的色彩不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婚纱通常为白色,象征纯洁无瑕、圣洁无垢;晚礼服的色彩大多较为柔和,显得穿着者举止优雅、彬彬有礼;重大场合的服装大多为黑色或棕色,显得庄重严肃。
因此,色彩的搭配也要考虑服装的穿着场合,颜色过于鲜艳的服装可用于舞台表演,极具视觉冲击感,若是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就变成了奇装异服。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
张繁荣
【期刊名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年(卷),期】2005(015)017
【摘要】从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产生、构成和演变的3种形态以及应用与体现出的3种独特的表现特征中揭示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从坚持传统、吸收外来文化和转变观念、发展科技4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传承问题.
【总页数】2页(P270-271)
【作者】张繁荣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1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
8.《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张繁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
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筛选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
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20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
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
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壁”,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
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诸如西方色彩学的“变异”长处,服装与化学工艺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去吸取,去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代 ! 存
在于 近 # 现 代 ! 既 有 民 间 # 民 族 服 饰 色 彩 ! 又 有 宫 廷 # 宗 教 服 饰 色 彩 ! 同 时 它又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 " 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 是附属 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 ! 是中国社会服饰主体审美观念的 艺术的表现 " 纵观中国服饰史 ! 其色彩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时代的变 迁和服装的离异而演变的 ! 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 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 " 自然色彩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最初形态 !在我国至少延续了 8 万多年 " 斗转星移 !日月生辉 !自然色彩给予古代先民灵感与启示 " 从普照 万物的太阳到给予人类温暖的火种 !以及动物殷红的血 " 红色 !对于原始人 类不啻于温暖 #食物 #安全 #希望和生命 !因此得到莫大的崇拜和敬仰 !红色 自然就成为原始人类最关注的色彩 " 考古发现证明 !红色是中国人也是人 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色彩 ! 它得益于中国当时发达的石器制造技术 ! 这种 以赤铁矿为原料 !经研磨而成的颜料 !是原始人类最熟悉和容易找到及制 造的 !当红色一经被人类关注并掌握 !就被用于原始生产和生活之中 " 从北 京山顶洞人遗址被染成红色的砾石 #兽牙 #海贝等装饰品 !以及撒在山顶洞 人遗骨周围的红色粉末就可得到证明 " 原始人对其他色彩的感知和使用也 同样直接取于自然 !除了直接取于其他颜色的矿石原料外 ! 就是直接取于 $ 黑 #白 #红 #绿 #黄% 的汁涂身 #纹身或染服饰材料 " 植物 !如用植物不同颜色 这种直接取于自然的色彩是最初服饰色彩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征 !这在当代 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文化中都还可找到其雏形 " 封建色彩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第二个形态 " 它以等级标识为 主要特征 ! 在我国延续了 8 766 多年 " 当古代中国告别了愚昧与野蛮 ! 进 入了文明的阶级社会之后 ! 服饰色彩又成为奴隶及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 标 志 之 一 !被 赋 予 了 伦 理 的 特 定 意 义 " 如 商 代 将 取 于 自 然 的 青 $ 蓝% # 赤 $ 红% # 黄 # 白 # 黑 7 种颜色当作尊贵的色彩 ! 规定只有奴隶主 # 贵族才能使 ) 青与赤谓之文 ! 赤与白谓 用 " & 考工记’ 记述了当时的贵族服饰色彩是 ( 之章 ! 白与黑谓之黼 ! 黑与青谓之黻 ! 五彩备谓之绣 *" 此外 ! 五色还与中 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 ! 与五行 # 五常与五神相对应 ! 构成了所谓 ) 五 方 正 色 *的 图 式 !并 根 据 五 行 相 生 相 克 的 原 理 推 衍 出 五 德 终 始 说 !如 商以 金 德 王 ! 尚 白 色 + 周 以 火 德 王 ! 尚 红 色 + 秦 以 水 德 王 ! 尚 黑 色 等 ! 每 个 朝代都以其中一种颜色作为代表性的色彩 " 到了以血缘为纽带 # 按宗法 族制保持严格等级制度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 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 态 ! 直接被用来别上下 # 明贵贱 ! 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等级差别的标志与象
的 < 种独特的表现特征中揭示了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本质内涵 ! 并在分析推理的 基础上 ! 从坚持传统 # 吸收外来文化和转变观念 # 发展科技 ? 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服 饰色彩文化的传承问题 " 关键词 ( 中国传统服饰 + 色彩文化 + 服装配色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征 " 从西周开始直到明清 ! 历代制定的舆服制度 ! 从皇帝到诸臣百官的服 & 周 礼’ 中 规 定 ( ) 皇 帝 冕 服 #玄 $ 黑% 衣 # $ 红% 饰色彩及纹样 均 有 等 差 " 如 ) 山龙 裳 ! 用十二章 ! 从公爵起视帝服降一等用之 *! 而十二章纹的色彩是 纯青 ! 华虫纯黄作会 ! 宗彝纯黑 ! 藻纯白 ! 火纯赤 * $& 尚书大全’% " 封建社 会中期以后 ! 规定愈加明确详细 ! 如 & 宋,舆服志’ 关于文武官员服饰颜色 ) 文 武 三 品 以 上 服 紫 ! 四 品 服 绯 ! 五 品 浅 绯 *! 而 黄 色 和 龙 纹 则 的规定是( $ 详见 & 清史稿,舆服志’% " 在漫长的中 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 国封建社会中 ! 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 ! 色彩的应用已脱离了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色彩的本来意义 ! 被赋予了皇 权神授和社会地位等级差别的标志与象征等政治伦理的意义 ! 对服饰色 彩的使用方向与范围有了特定的意义 " 近代色彩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第三个阶段 ! 它是以民俗吉祥意象 ) 多 彩 * 阶 段 ! 这 个 阶 段 虽 然 时 间 不 长 ! 经 过 了 不 到 866 年 的 时 为特征的 间 ! 但它带来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 " 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等级 的 压 抑 之 后 !随 着 近 代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以 及 市 民 阶 层 的 活 跃 !最 终 形 成 了以社会下层民众审美意识及情感意念为主体的 ! 融合了封建上层贵族 意 识 !并 渗 透 了 道 教 #佛 教 以 及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思 想 的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的 吉 -- 吉 祥 图 案 " 祥 意 念 !诸 如 福 #禄 #寿 #喜 等 主 题 !及 其 独 特 的 表 现 形 式与 之 相 适 应 的 服 饰 色 彩 文 化 也 必 然 表 现 为 吉 祥 喜 庆 !浓 郁 艳 丽 !趣 味 盎 然 ! 主题鲜明突出 ") 红红绿绿 ! 大吉大利 *" 人们为了达到喜庆吉祥的视 觉效果 ! 色彩讲究艳丽明快 ! 追求火爆热烈 ! 成为中华民族近代服饰色彩 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 " 比如当新春来临之际 ! 合家团聚之时 ! 鲜艳的唐装 与红红绿绿的剪纸 # 对联 # 福字 # 门神 # 年画及爆竹相呼应 ! 这种喜庆热闹 的氛围是近代中国服饰色彩文化最典型的写照 "
%#$
张繁荣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文化
本刊 /<0123456570123.892:;<.:=>
经验交流
美学思想的基础 ! 正因为如此 " 汉代之后直至明清和近代 " 随着科学文化 的进步 " 颜料来源的不断扩大 " 所使用的颜色到清代已达数百种之多 ! 然 而 "色 彩 数 量 的 增 加 并 没 有 改 变 中 国 传 统 色 彩 的 基 本 格 调 "而 且 表 现 得 更加丰富和系统化 " 形成了以原色为主的成熟而完整的色彩表现形式 ! 以纯色对比为主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又一特征 ! 中国传统服 饰色彩文化不但喜欢使用原色 " 而且还喜欢将对比或互补的纯色配合使 用 "从而达到强烈对比的明快的色彩效果 ! 如在民间艺人中流传的配色口 诀 #红靠黄 "亮晃晃 $红间绿 "花簇簇 $粉笼黄 "胜增光 %%! 在民间过年穿着 的服饰中红 & 绿 &黄 &蓝的对比配色 "以营造年节的火爆喜庆和吉庆有余的 气氛 $历代宫中特别是明清以来的服饰 "尤其是皇帝 &贵妃的服饰 "更以黄 & 绿 &红为主色搭配 "显得豪华和霸气 !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追求高纯度 & 强对比 "如果说以巴罗克和罗可可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服饰色彩主要是从调 和中寻求美的话 "那么 "明清及近代的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则主要是从 对比中寻求美 "是一种阳刚之美 "一种东方的大气之美 ! 在对比中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另一个特征 ! 中国传统 服饰色彩以艳丽为美 ! 艳与丽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 "艳是达到丽的基础 " 但决不等同于丽 "如果纯色搭配的不好 "不但不能达到美丽悦目的目的 " 反 而会造成过分刺激和不和谐的相反色彩效果 !这就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 ’’ 和谐 ! 为达这一目的 "将对比的色彩按照一 化所要追寻的另一个特征’ 定的规律与方法有秩序地组合 "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 ! 中国传统 服饰色彩的基本配色方法之一是不等值配置 "即当多种对比的色彩组合配 色时 "采用色彩面积 &形状的大小和聚散的不等值配置 "以其中的一种或一 组色彩为主 "形成整体色调 "而将与之对比的色彩小面积使用 "作为陪衬的 点缀色 " 从而使对比色配色在大调和小对比的组合中达到色彩的调和统 一 ! 基本配色方法之二是采取色彩间隔的手法 " 即在对比色之间嵌入金 & 银 &黑 &白 &灰等色相 "以光泽色或彩色为缓冲色 "缓解对比色直接对比的强 ( 退晕 )的手法 "减弱色彩对 度 "使色彩达到调和 ! 基本配色方法之三是采取 比的强度 "使色彩调和 ! 比如在明清的织锦 &刺绣中多以蓝绿或红绿退晕和 对晕 "在两色当中按比例逐渐加入白色 "使对比的颜色经过 ( 晕 )的变化 " 纯 度逐渐递减 " 当两色接触时对比已十分缓和 "从而取得艳丽而柔和的满意 ( 花 )织锦有 ( 晕谱 )口诀流传至今( # 水红 &银红配大红 "玉白 &古月 效果 ! 如 配宝蓝 %%)同样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
9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出于对自然色的无限崇拜 # 对等级标识的刻
意 表 述 和 对 吉 祥 如 意 的 热 烈 追 求 !呈 现 出 了 热 烈 明 快 的 色 彩 风 格 !形 成 了以艳丽为美的表现特征 " 它既追求强烈明快 # 喜形于色的对比 ! 又讲究 色 彩 的 和 谐 统 一 " 色 彩 的 整 体 效 果 既 艳 丽 明 快 !又 赏 心 悦 目 +既 简 单 大 方 ! 又热闹火爆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表现方式 " 以原色表现为主是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第一特征 " 中国传统色 彩 以 艳 丽 为 美 !表 现 在 服 饰 色 彩 上 !就 是 以 原 色 为 主 !原 色 既 饱 和 #又 鲜 艳 " 红 # 黄 # 蓝三原色加黑白两极色构成的五方正色 ! 奠定了中国传统服 饰艳丽的基本色调 " 比如商代崇尚的白色 ! 周代崇尚的红色 ! 秦代崇尚的 黑色就是典型的例证 ! 几乎每个朝代都以一种颜色而且是一种原色作为 代表性的色彩 "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 ! 与中国的传统色彩观有关 " 五色被 定为正色 ! 并象征尊贵和权威 ! 是因为唯五色是色彩最基本的元素 ! 是最 纯 正 的 颜 色 !任 何 色 彩 相 混 都 不 可 能 得 到 五 色 !然 而 五 色 相 混 却 可 得 到 丰富的间色 " 这样 ! 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 ! 唯五色 $ 原色% 独尊 ! 五色为本 源 之 色 !正 色 与 间 色 的 确 定 !这 不 仅 服 务 于 当 时 奴 隶 #封 建 阶 级 的 礼 制 !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色彩科学的基本规律 ! 并奠定了中国古代五色体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