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详解】依据“明堂用于帝王宣明政教,实行条天仪式”“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灵台是帝王视察天文星象之所,以知天意”可得出历代帝王建三雍宫主要是用于宣扬教化,宣讲儒学,因此主要是为了宣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主流思想,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其主要目的,解除。
2.唐代妇女改嫁特别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忌讳。朱熹曾直斥:“唐源流出于夷狄,故国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女性日常生活中袒胸露臂的服饰,马球场上纵横驰骋的英姿,也都常常出现在唐代的壁画、彩塑中。上述现象可以折射出唐代
A. 求富促进自强的洋务实践B. 推行“新政”挽救利权的努力
C. 抵挡列强资本输出的策略D. 应对统治危局实行的政策调整
6.梁启超指出,中国思想界的痼疾,就在于“好依傍”和“名实混淆”。如康有为的思想,是其空前创获,却偏要说是出自孔子,即属于依傍混淆。这种病根不拔出,中国人思想“终无独立自由之望"。梁启超意在说明
C.宣扬主流思想D.发展官办教化
2.唐代妇女改嫁特别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忌讳。朱熹曾直斥:“唐源流出于夷狄,故国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女性日常生活中袒胸露臂的服饰,马球场上纵横驰骋的英姿,也都常常出现在唐代的壁画、彩塑中。上述现象可以折射出唐代
A. 儒家伦理 日渐式微B. “胡汉融合”的历史底蕴
A.儒家伦理的日渐式微B.“胡汉融合”的历史底蕴
C.妇女解放的社会风尚D.“夷夏一家”的民族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代时期对妇女的束缚较少,妇女的日常行为比较开放,由此可知折射了唐代妇女解放的社会风尚,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妇女行为和思想开放,并不是儒家伦理式微,解除A;材料并不能说明唐朝妇女思想和行为开放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解除BD。
湖北省武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装湖北省武汉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年”的叫法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变化过程。
商朝因非常重视年头岁尾时对祖先的祭祀,故称之为“祀”;周朝认为农业的丰歉关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背禾形象的“年”受到了特别的推崇,故称之为“年”,并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从“祀”到“年”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宗族观念的淡化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民本思想的发展D .血缘关系的疏远2.据研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建造的都城和被迫南迁的东晋南朝建康都城一样,也是一座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居北居中的单一宫城,其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
据此可知( )A .南北政治文化相互借鉴B .北魏意在彰显政权的正统地位C .北方各民族之间开始交融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成效显著3.唐朝前期税收由国家统收统支。
安史之乱后,政府税收形成两大类目,一类为中央直接收益税,另一类属于中央与地方分享税。
780年规定,税收以州为单位划分为留州(留作本州用度)、送使(输送于节度使、观察使府)、上供(上交给中央政府)三部分。
唐朝赋税制的变化( )A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 .表明中央集权逐步弱化C .反映了财政体制逐步完善D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4.如图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
这说明了( )A .统治基础的扩大B .崇尚教育的风气C .儒家思想的弱化D .重文抑武的政策5.据记载,自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后,“服舍违式,婚宴无节……用度日益华靡,物力日益耗蠹”俨然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2023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
2023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含答案)考试注意:1、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
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由此可看出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5.下图所示外事活动表明,中国1942年2月,蒋介石发表《告印度人民书》,呼吁英国政府尽快赋予印度国民政治上的实权;1942年10月,中国政府促成越南革命同盟会建立,公开支持越南独立运动;1943年11月,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提出支持朝鲜、越南等国独立,罗斯福均表示赞同。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历史 2024.0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孟子》载:“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意在强调井田制A.有助于施行“仁政”B.因统治腐败遭到破坏C.已不合时宜应废除D.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度2.《史记》:“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魏用李克(李悝),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故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由此可知司马迁认为A.国家经济强盛决定政权存续B.争霸战争改变社会文化风尚C.经济发展是推动统一的重要力量D.变法改革势必导致国家政治变局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
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
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
”作者重在说明A.南朝文化不及北朝文化先进B.北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更大C.南北朝分裂动荡的社会病态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高三历史第 1 页共 6 页4.图 1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
据此可知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5.明代徽商郑璬行商于扬州,“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璬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据此可知A.扬州城市发展依赖徽商B.明代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运河漕运备受政府重视D.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6.1878年,驻英公使郭嵩焘与友人讨论“西洋政教风俗本源之所在”,说“合肥伯相(李鸿章) 专意考求富强之术,于本源处尚未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也;纵令所求之艺术能与洋人并驾齐驱,犹末也”这一思想A.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夷夏观B.肯定西洋文明程度高于中国C.超越了洋务派的本末体用观D.意识到西学难以“体用兼备”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资本家奋发努力,改善企业管理,刻苦钻研本行技术业务,在全国人民民主爱国运动推动下,提出“国人愈爱国,国货愈宜精良”“出品精美,创造名牌”,打开产品销售市场。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2.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A. 康熙B. 乾隆C. 光绪D. 溥仪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答案:D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灭亡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
答案:都江堰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次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是______。
答案:《法经》...(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后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13.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政治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高三历史2024.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统治者称颂尧舜禹的统治,启用出身微贱者,提倡国人议政,保留地方自治的乡治、众议的乡校。
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A.推崇儒家民本思想B.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C.突破宗法血缘束缚D.以复古作为政治目标2.秦汉时期,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部族自治,按照户口多少划分部族首领的封邑大小。
同时,将这些部族安置在边郡,对其人民进行授田、征兵等编户化管理。
上述措施旨在A.践行因俗而治理念B.推进民族间交流交融C.完善户籍管理制度D.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3.元代思想家许衡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实理者亦少”,提出将“理”“道”施之于日用平常;主张设立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
这表明许衡A.提倡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B.注重发挥儒学教化作用C.否定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D.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思潮4.图1为清初安徽《霍山县志》对当地经济的相关记载。
据此可认定该地A.高产作物得以推广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C.农作物种植多样化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5.表1为晚清学者梁廷枏在1844—1846年间著述的简介。
据此可知该学者表1著述简介《合省国说》《兰仑偶说》记述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情况《粤道贡国说》收录清初至道光年间,从海道到广州贸易和向清廷“入贡”的暹罗、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国与清廷来往国书、藩属入贡条例,以及清朝有关谕旨和地方官奏章A.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借助西学推动政治变革C.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具有开眼看世界的意识6.表2为1906—1931年中国机器进口种类分类表。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2.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利禄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1894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
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商王常把自己的诸妻、诸子、功臣以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分封在外地,有的妇女还参与了占卜活动。
据此可知,商朝时( )A. 贵族妇女政治地位较高B. 商王直接控制受封方国C.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 保留原始民主制的遗风2. 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制定均输法,将各郡国应缴之贡物,按照当地市价,折合为当地丰饶而廉价之土产品,缴与均输官,再由均输官将这些廉价土产品运往高价地区出售。
该措施的推行( )A. 削弱了王国实力B. 保障了民间商人利益C. 动摇了盐铁官营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 孝文帝坚持“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推动礼制改革。
此后北魏朝廷有关国家祭典的讨论,皆在中原祭典的范畴内进行。
孝文帝礼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理顺德治和法治的关系B. 昭示北魏华夏正统地位C. 为迁都洛阳作舆论准备D. 获得汉族高门士族认同4. 元代的三国戏注入了作者以史写心的情感,具有深沉悲壮的悲剧色彩。
剧作家们重视明君忠臣,强调汉室的重要性。
同时,他们喜爱的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人物又具有浓郁的市民倾向。
上述材料佐证了元杂剧( )A. 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 创作趋向长篇化、通俗化C. 以悲剧为主要表现形式D. 凸显民族意识和市民文化5. 清代前期,桑蚕业在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很发达,有些地区“寸尺之堤,必树以桑”。
甘蔗盛产于闽、粤、台等地,台湾更是“蔗田万顷碧萋萋,一望茏葱路欲迷”。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 )A. 南北经济差距扩大B. 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C. 社会发展加速转型D. 传统经济结构局部解体6. 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拟定并由盛宣怀致电苏、赣、皖、鄂等各督抚。
东南互保章程虽然因各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未正式签字,但具体条款付诸实施。
2024年广西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广西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近代化的内容?A. 政治近代化B. 经济近代化C. 文化近代化D. 简化汉字2、下列事件中,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是:A. 甲午战争B. 抗日战争胜利C. 台湾回归D. 澎湖列岛收回3、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始皇通过兼并战争实现了六国的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4、题干:下列关于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B. 汉武帝设立中朝,分割相权C.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D. 汉武帝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5、《诗经》中有大量的表达劳动人民辛苦生活和反抗压迫的诗歌,下列哪一首是反映农民辛勤劳动生活的?A、《采薇》B、《硕鼠》C、《蒹葭》D、《伐檀》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7、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历史事件,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
B、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郡县制。
C、秦始皇修建了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
D、秦朝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8、下列关于唐朝衰落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边疆战争频繁,国库空虚。
C、安史之乱削弱了中央集权。
D、科举制度导致士人阶层专权。
9、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胡适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C. 割香港岛给英国D. 清政府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元11、数字、《史记》中记载,秦朝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度量衡”标准。
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早期考古学家总结出来“文明三要素”,即文字、金属、城市,一处遗址只要有这“三要素”存在,就可以证明是国家了。
按照此标准,下列与良渚文明相关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佐证良渚时期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的是()A. 遗址出土高等级的墓葬与玉制礼器B. 陶器上有600多种不同的刻画符号C. 发现动物骨头40余种,其中猪占80%且大部分为家养D. 发掘出人工堆筑营建的大型宫殿、古河道和四面城墙)的六年A. 经济衰颓的时代景象B. 政局影响人口的变迁C.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D. 社会治理的渐趋松弛3. 南宋思想家吕祖谦认为:“大抵田制虽商鞅乱之于战国,而租税犹有历代之典制……田制不定,纵得薄敛如汉文帝之复田租,荀悦论豪民收民之资,惟能惠有田之民,不能惠无田之民。
”这表明吕祖谦主张()A. 恢复井田制度B. 民为邦本的治国思想C. 完善土地制度D. 健全社会公平的机制4. 元代中后期,界画盛行一时,其内容多以刻画宫苑楼阁等建筑为主,而出现的宫苑楼阁皆为汉式建筑,并有多位画家因向皇帝进献这种表现汉式建筑的界画而得到嘉赏和授官。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A. 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创新B. 统治者寻求政治认同的需要C. 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D. 汉王朝政治文明的高度成熟5. 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
叶圣陶先生曾回忆道:商务的编译所是知识分子汇集的地方,早期留美、留日回来的很多先生都在商务的编译所工作过。
北京市西城区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天下一家”的观念已经出现。
周朝统治者将各地区、各部族的人们广泛地联络起来,使人们有了统一的“网络系统”进行沟通。
这个“网络系统”包括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 周朝统治者将各地区、各部族的人们广泛地联络起来”可以推知本题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应当包括了网络地方和网络部族两个方面。
①禅让制早在夏朝时候就已经被世袭制所取代,且与材料主旨干脆联系,故错误解除A选项;分封制度是西周用来联系地方的制度而宗法制度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用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制度,符合材料主旨,故②③正确,B选项正确;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形成的地方管理制度,渐渐被封建王朝所运用,并未被周朝统治者推崇,故④错误,因此C选项和D选项含有④,故分别错误。
2.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在经济方面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是A. “燔诗书而明法令”B.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C. “为田开阡陌封疆,平赋税”D.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涉及的学问主要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依据材料的问题设问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方面对于旧贵族的打击。
A选项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文化和法律方面与设问方向不符合,故错误;B选项的内容主要是地方政治举措——郡县制的推广,不符合材料设问方向,故错误;C选项涉及内容是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和推行新赋税制度,是经济的举措,同时承认新兴地主的利益打击传统贵族的利益,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项的内容虽然也和经济有关,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非打击贵族,故D选项错误。
3.有学者写道:“并一海内,废封建为郡县,书同文,车同轨,把法度衡石丈尺都划一,又治天下驰道。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每当国家发生灾情后,统治者就下令: “国凶札(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则无关门之征(征税)”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以及“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价格稳定)” 。
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 )A. 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重要性 B. 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C. 加强财物积蓄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D. 重视商品经济以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2. 《商君书·境内》说: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在册,一旦死亡就要从名册上除名;云梦秦简中的《秦律·田律》也记载,“入顷刍橐,以其受(授)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橐二石”。
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 田地私人占有相当罕见B. 人口控制十分严格C. 百姓兵役负担尤为沉重D. 国家统治能力加强3. 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
进而他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
”在此,朱熹旨在( )A. 追求儒家规范的适用性 B. 否定传统礼仪的正当性C. 推动社会伦理的个性化D. 顺应市民生活的世俗化4.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如表是清代部分时期“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出现次数次/年康熙朝120 1.97雍正朝4613.54的.的乾隆朝64 1.07嘉庆朝100.40A. 社会结构出现根本变革B. 传统经济内部萌发的新因素受益C. 自然经济解体步伐加速D. 人地矛盾激化推动土地制度变革5. 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招生试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少年严复应试,列为第一,被派往英国留学。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精耕细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C、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D、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困境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书五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
B、五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春秋》。
C、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广泛用于科举考试。
D、五经中《乐》的部分在汉代后失传。
4、下列关于宋朝时期“市舶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B、市舶司的设立有助于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市舶司主要职责包括征收关税、检查海船和管理货物交易。
D、市舶司的职责全部设置在东南沿海的港口。
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840年,英国因贸易差额问题发动了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42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D、《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
6、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
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纸币的广泛使用D. 海外殖民地的建立8、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A.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B. 中国瓷器和丝绸远销欧洲C. 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9、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5年B.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一部分,发生在1940年C.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7年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42年 10、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 工商业改造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C.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1、根据古籍记载,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推行儒家思想12、在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核心是:A. 联俄B. 联共C. 扶助农工D. 改革政治制度13、在明朝中后期,哪一项政策反映了当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转变?A. 海禁政策B. 开放海禁C. 朝贡贸易D. 闭关锁国14、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哪些重要社会变革?(请选择最符合的一项)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D. 长征与抗日战争15、下列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 唐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公平C. 唐朝设立了监察机构,加强了官员的监督D. 唐朝实行府兵制,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16、以下关于宋代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A. 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纺织业B.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C. 宋代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D.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题:(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 宋朝实行中书省制D. 明朝实行内阁制度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 新文化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领域的革新3、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A. 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B. 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限制私人海外贸易C. 主要通过广州一口通商D. 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开放,没有政府管制4、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能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严复5、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A、分封制B、郡县制C、井田制D、族田制6、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主要反映了:A、文化统一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军事扩张的需要D、选拔官吏的需要7、【题目】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它主张以“道”为本,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思想属于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8、【题目】20世纪初,一场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场变革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下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B. 以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C. 加强了国际分工,促进了全球贸易D. 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体系形成9、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科举考试始于唐朝,止于清朝末年B.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武艺和体能C. 科举考试对所有社会阶层开放,包括平民百姓D. 科举考试的内容仅限于儒家经典 10、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实质性步骤是什么?A.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B.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C. 欧共体的创建D. 欧盟的正式成立1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A高 三 历 史 试 题 2024.1本试卷共 10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南新郑和密县两地的墓葬考古发现:大多数随葬石磨盘、石磨棒类工具的单人墓中,不见石铲、石镰、石斧类工具,反之亦然;在随葬这两类石器的一例合葬墓中,从陈放位置来看,两类工具也是“分属两个个体”。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劳动分工B.产生了贫富分化C.确立了私有制度D.形成了阶级对立2.魏国李悝变法中,要求百姓种田时“必杂五谷”“力耕数耘”,收获时“如寇盗之至”进行抢收,还要求农户“环庐树桑,菜茹有畦”。
李悝此举A.体现了儒家政在得民的思想B.顺应了时局发展需求C.意在强调劳动生产的重要性D.源于劳作方.式的转变3.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对守城有功的男子“爵二级”,荀子主张“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形,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这些主张A.体现了学术自由的社会价值B.旨在鼓励平民改变地位C.有助于社会等级关系的活化D.试图扩大社会统治基础高三历史试题 第1页(共10页)奖补4.汉代重视发展私学,表1为汉代私学学习内容的简要情况。
政府重视发展私学主要是为了表 1A.凸显儒学独尊地位B.培养人才综合素质C.加强基层民众教化D.创新教育实施路径5.宋太宗曾下令两浙、岭南、福建各州官员鼓励百姓种植粟、麦、豆、黍等杂粮,江北诸州鼓励农民广种粳稻,种子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供应。
2024年济宁高三期末历史试题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0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中,夯土建筑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所筑的城墙仍属个别情况,但在山东豫东豫北和豫西都发现了类似的城墙。
这些发现可实证当时A.文明交流已超越区域界限B.各地风俗文化趋于相同C.公共防御设施已得到普及D.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并立2.表1表1A.西汉王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B.国家仍拥有大量的土地C.因缺少土地沦为贫民的人较多D.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3.992年,宋太宗在诏书中说,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曰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
其对转运使职责的描述反映出宋代地方机构的基本特点是A.官吏权力重叠交叉并相互掣肘B.地方官员的权力划分界线模糊C.由中央派员直接控制地方财政D.由中央官员行使地方的司法权4.明朗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擺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
其举措旨在A.推广学校教育B.弘扬儒家思想C.稳定社会秩序D.服务现实政治5.图1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图1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6.1902年,中英续议的通商行船条约中,第一次规定“由南、北洋大臣在各管辖境内设立牌号注册所一处,派归海关管理其事,各商到局输纳秉公规费,即将贸易牌号呈明注册,不得借给他人使用,至生假冒等弊”。
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北京房山高三 (上) 期末历史2024. 1本试卷共 8页,100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5分)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位于河南中部的舞阳贾湖遗址是一处距今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石器、陶器、骨器,其中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能够吹奏的笛子。
结合图文材料可以得出,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①说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②证明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③印证当时出现了成熟的文字④反映先民已有精神生活追求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汉书·艺文志》记载“……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言论属于上述学派的是A.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 “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3. 无讼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调处是实现无讼的重要手段之一。
官府调处运用道德教化解决法律纠纷,民间调处通过宗族、邻里、朋友等力量化解民事纠纷。
调处反映A. 国家采用法刑相结合的治国理念B. 法律体系中律例合编的体例特征C. 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D. 儒家伦理深刻影响古代中国司法4. 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隋朝统一的格局和规制为唐朝所继承,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以下属于隋朝制度创新内容的有①推行“大索貌阅”,核定户籍②“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③设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 ④“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1382年,云南丽江木氏归附明王朝,被任命为丽江府土官知府,世代承袭。
2024年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部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王朝时期。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描述了夏朝的第一个国王?A、启B、汤C、禹D、桀2、《史记》中对周公的评价极高,周公与周代政治制度的创立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哪项制度是周公在西周时期确立的?A、王位世袭制B、维新变法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果?A、农业集体化B、国有企业改革C、改革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题干: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5、题干: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民主和科学的普及B.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本质C.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D.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6、题干: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 促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7、商鞅变法中最为激进的措施是哪一项?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8、下列哪一项是汉武帝推动大一统的重要措施之一?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均田制D、分封制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A. 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思想B. 兴起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19年五四运动C. 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 是一场全面反对封建思想的运动11、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代表B.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张角,起义军打着“黄巾”为标志C. 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加速了东汉的灭亡D.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有关3、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是()。
A. 隋朝的建立B. 贞观之治C. 宋朝的加强集权D. 清朝的康乾盛世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
A. 康有为B. 袁世凯C. 李鸿章D. 孙中山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A. 成吉思汗B. 亚历山大大帝C. 查理·马特D. 拿破仑·波拿巴6、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确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 北宋成立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7、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B. 辛亥革命使中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
D.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
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否定。
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直接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A、奖励军功B、推行郡县制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统一度量衡 10、汉武帝时期进行的“推恩令”主要目的是什么?A、扩大地方权力以减轻中央负担B、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权力C、鼓励地方诸侯对中央的依附D、增加中央对地方官员任命的自主权11、题干: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导火索是英国对中国的哪种商品的需求量激增?A. 生丝B. 纺织品C. 鸦片D. 毛织品12、题干: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和大学,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民主观念的传播B. 列强侵略的加剧C. 清末废除科举制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15、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提出了“五权分立”的政治理念,这五权分别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运输河的一个重要码头。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下列关于“德”字字体出现的先后依次是德①②③④⑤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②⑤C ①②⑤③④D ①③⑤④②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务都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莎士比亚加尔文卢梭瓦特A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B 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C 使宗教宽容主见被广泛接受D 促使人类独立、自觉、自信一时的觉醒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时间1912 1954 1873 1787特点体现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责任内阁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体现干脆民主原则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制定机构参议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民议会制宪会议评价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标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A 指定时间B 特点C 制定机构D 评价4.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和近代中国最具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分别是A ②③B ②④C ②⑤D ③④5.日本闻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经过肃穆仔细考证后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
日本原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常任理事高桥庄五郎经考证认为,钓鱼岛等岛名是中国先取的,其中黄尾屿、赤尾屿等固有岛名,明确无误是中国名,与台湾附属岛屿——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等相同。
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在()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6.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吴敬梓《儒林外史》与薄伽丘《十日谈》B.罗贯中《三国演义》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顾炎武《日知录》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董仲舒《天人三策》与柏拉图《志向国》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宋朝时期值得留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符其实的商业革命······重要是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社会产生的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市2010—2011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命题人:陆素娟(省兴化中学)秦灿明(省靖江中学)周德华(省泰兴中学)审题人:高伟巍(兴化教研室)王瑶(泰州教研室)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的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实际上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 B.完全以血缘关系为分封依据C.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 D.加强了中央集权2.《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都省”是指管辖河北、山东和山西的行中书省②行省长官位高权重,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③行省长官由中书省委派官员担任④行省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设在皇宫内部,方便皇帝处事,便于保密 B.都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C.明朝内阁能参与决策,清朝军机处则不能 D.都加强了君主专制4.《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
本善而末事起。
不侈,本事不得立。
”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重视农业,抑制商业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5.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
从历史的角度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现实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情怀6.目前江苏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各学校都有校本课程,但校本课程中有些错误,请指出下列内容有违历史史实的部分①甲午战争时期,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抗击日军,壮烈殉国②道光皇帝听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非常愤怒③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革命政党兴中会、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成为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时代画卷④《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说:“当今的中国,要反帝就要反清,反清就要反帝”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7.下列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会战中,对于全面研究国共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情况最有利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8.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较大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主要是指A.外国资本主义 B.封建地主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到:“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下列哪一思想不能反映20世纪中国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进步文化”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思想C.民主和科学思想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1.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A.实施主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 D.主要作用不同12.右图EF段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3.罗马法不仅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而且对世界影响深远,下列正确的说法有①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③它直接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④它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15.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当今我国史学界所接受的是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6.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
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17.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通过三轮投票,最终巴西获得了2016年第3l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如果巴西为筹建奥运需要长期贷款应该向下列哪个机构申请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18.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19.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
”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0.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格尼尔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10分。
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二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材料三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分)22.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她以“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为发展理念,历经150余载风雨,在全球12个国家的23个城市留下了光彩的回忆,中国也日益成为世博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10分)材料一19世纪前半叶,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
……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
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
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俞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材料二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
当时筹委会决定在巴黎造一座标志性建筑,最后著名工程师艾菲尔的方案获得了通过,建成高达300.51米的艾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巴黎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
……博览会期间有200多万人参观铁塔,包括英国皇太子、发明家爱迪生等名人,爱迪生在巴黎展示了他获得的约4000项专利,这使他成为巴黎世博会的中心人物。
——今日早报《世博零距离》材料三20世纪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从1900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28 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1年英国能成功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原因。
(3分)(2)材料二中的这次盛会在交通方面还可能展示哪些新发明?(2分)(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5分)23.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汉字“马”的演变过程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确实有持“汉字落后论”的人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主张,甚至极端地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将中国学术的不发达,经济的不发达都归罪于汉字。
材料三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记录。
这些记录中不仅包括了汉语民族的,同时也包括周边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项等民族。
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都是因为汉字才得以留存。
汉字不仅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
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字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