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农合联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销社(农合联)工作总结
20××年,全市供销系统紧紧围绕“积极稳妥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力为三农”这条主线,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断创新机制、完善体系、夯实基础,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11月,全市供销社实现总经营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商品销售总额102.5亿元,同比增长24.7%。市社本级企业实现总经营收入111.1亿元,销售总额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 %和0.45%。
一、突出一个重点,稳步推进供销系统综合改革试点
一是围绕重点改革课题开展调研。3至5月份,在全市系统组织开展“社情调研月”活动,全员动员,市县联动,社企参与,撰写了有分析、有深度的30多份调研报告,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二是制订“1+X”改革方案。我市是全省唯一市、县两级全部被省社列为试点的市,我省又是全国四个试点省份之一,××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具有双重示范效应。为此,制定市、县两级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1+X”实施方案,以一个总方案为统领、若干个子方案为补充,探索集成、梯度、层级式改革路子。三是锁定“六大”重点改革任务。第一,建立和完善“三会制度”;第二,改革基层社,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乡镇基层社全覆盖;第三,探索解决社有企业资产监管、股权流转、队伍建设等难点问题;第四,深化“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第五,探索建立上
下贯通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的途径和方式;第六,探索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二、强化两种力量,不断提高联合合作和自身发展能力
1.强化农合联组织服务能力。一是聚力提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推动县、镇两级农合联事业或社团登记,努力破解县、镇两级农合联法人主体地位缺失问题。二是推进实体运作。力推基层农合联实体运作,组建以承接当地政府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为主的经济实体,组建以缓解农村担保难、融资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服务实体,组建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并在条件成熟的县(市)开展试点,如在嘉善县试点农合联经济服务中心建设。力争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三分之二镇级农合联实现实体化运作。三是合力开展服务。搭建一批新的为农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咨询、品牌建设、资金互助、产品营销、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服务。今年,全市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人才培训7期,培训人数575人。
2.强化社有企业内生动力。一是创新经营管理。推动家乐烟花公司、绿农农资公司、废旧商品回收公司等企业股权改制,探索建立社有企业增资扩股、股权流转办法;探索建立社有企业的运行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日常运行市场化和监督管理实效化。二是开展项目建设。全市供销社系统在建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22.07亿元,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5个,其中,桐乡东兴商厦生活广场投资达10亿元,江南大厦江南新天地投资达5.5亿元。此外,拟开工建设的项目还有9个,总投资达2.88亿元。三是实施“强企工程”。以“名企、名牌、名家”培育为核心,大力推进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创
新,加快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全系统共有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14个,省名牌1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16个,中华老字号1个,浙江省老字号1个,省知名商号2个。
三、力抓三个建设,全面实现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提升
1.加强基层“三社一体”建设。一是重组改造基层社。全市现有基层供销社69家,总资产6亿,实现总经营收入46.9亿元。今年,又重组改造海宁周王庙供销社、桐乡凤鸣供销社等一批基层社。二是实现专业合作社量质齐升。全市供销系统新领(参)办专业合作社60家,累计284家,社员3.3万多个,带动农户18万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9家、省级33家、市级62家。同时,建成合作社联合社5家。今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农产品总值26亿元,帮助农户实现收入26.9亿元。三是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以产权式建设为主,利用供销社资金、信息、管理优势与村委会土地、劳动力优势合作,累计创办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社370家,其中产权式136家,经营服务总面积29.7万平方米,实现商品销售额4.6亿元。四是大力兴建农村经营服务综合体。以强化“项目、经营、服务”为重点,全面有序推进各类综合体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综合体60家,其中一类20家,二类22家,三类18家,总投资额
2.6亿元,实现总经营收入5
3.2亿元。
2.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提升农资服务平台。多次召开农资公司经理座谈会、农资经营服务工作会议,推动农资企业从单一经销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实现配送一体化、服务全程化、管理标准化、产销合作化、服务个性化等“五化一体”。8家农资企业建成配送中心16个、经营门店993个,农资超市
51个。目前,测土配方施肥达15.5万亩,统防统治9.1万亩。二是提升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农批市场规模扩容、平台升级、绩效管理、功能拓展、品牌营销等“五大升级”计划。大力推广连锁经营,4家农副产品连锁公司,发展32家连锁超市,涌现出“禾乡缘”、“善绿汇”、“餐餐乐”、“菜乐士”等一批新生的农副产品配送企业。试水开展电子商务,建设“淘宝特色中国·××馆”和“1号店特产中国·××馆”。三是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平台。实施商场联盟战略,在系统内开展引进品牌、营销手段、优化服务上合作。实施城镇抢滩战略,积极参与新社区便利店、集贸市场、农村综合体建设。努力恢复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市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实现增资扩股,经开岗山路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秀洲区项目用地已摘牌。四是提升农村信用服务平台。加强合作组织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涉农金融服务机构,设法创新融资渠道。全系统信用担保公司担保482笔,总额3.2亿元,在保余额3.1亿元;平湖新当湖资金互助社吸收存款1329.7万元,发放贷款284笔,总额2680万元。积极探索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会、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供销合作金融服务主体。如秀洲区社成立农业资金周转互助基金、桐乡市社组建石门惠农合作社资金互助会。
3.加强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队伍作风。一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章”、“之江新语”和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等系列文件书籍,开展了13次“四风”问题大讨论。二是采取调研走访、发放调查问卷、上门征求意见、网上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走访38次,共征求到的意见建议209条,276条次。三是实施领导联系点“双联系”、“交叉联系”制度;提出“六个新”目标,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