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头位难产识别与处理
头位难产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方法

[ 3 ] 陈春艳.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 中的应用体会. 实用新医学, 2 0 0 9, 4 ( 1 O ) . [ 4 ] 舒登芝.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中的常见 问题 及对 策 . 中华现代 护理学 杂志, 2 0 0 6 , 3
( 5 ): 4 5 8
参 考 文 献 [ L ] 吕姿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北京: 北京 医科 大学,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联 合 出版
社, 1 9 9 9, 8
[ 2 ] 马文 , 童得 梅. 护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动 态及 尝 试. 中 华现 代 护 理 学 杂 志, 2 0 0 8 , l 1
2 0 1 5年 第 2期
技能 , 有时 并不一定被接受和 1 感溅 . . ( 3 ) 身体不适 : 病人 身体不适 是不能 很好接 受健康 教育的最常 见原 。( 4 ) 年龄 闲索 : 不同年龄 阶段的人会有 不同 的接受教 育的 方法 , 健 康教 育的蘑点照顾者是 婴幼 儿及老年人I 4。 8体会 健 康教育是一项有 目标、 有讨 ‘ 划、 有组织 、 有 系统 、 有评价 的教育活动 . ., F 展 整体护理 以来 , 我 护 理学领域可 以说正在 实现着 i 个重要 突破 。 一是护 理观念 的创 新 。即由以疾病 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二是护理模式 的转变 。即由传统 的功能 制护理模式转 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 i 是护理 健康教 育的产生 。即将 护 理 工作 与健康 教育紧密结合 , 形成 完整的 护理健康 教育体 系。护士 只有在 完成对 护理 对象 的技 术拶一 理的同时 , 也 完成健康教 育护理 , 才真王 E 实现 _ r 整体护理 的 口标 。做 好健 康教育 T作不 仅可以促进治疗 与护理 , 利 于疾 病康 复, 而l 可 以增强护 患沟通 , 街 切护 患关 系 , 提高患 者圾 家属对临床护理工 作的满意 度 , 避免护 患纠纷 , 提 高护理质 量 对 病人进行 健康教 育已成为I 临床护理工作 中的 重要组成部 分 , 作为新 时期 的护理人 员我 们应该 而且必须做好临床健康教育 — 作。
妇产科头位难产的评估和产程处理

产钳助产的禁忌证
骨盆狭窄或头盆不称,胎头最大横径未达坐骨棘水 平,胎先露在+2cm以上
颏后位、额先露、高直位或前不均倾等胎位异常 严重胎儿窘迫,估计产钳术不能立即结束分娩 宫口未开全者
不分开会阴处可见胎头,胎头颅骨已到达骨盆底。矢状缝在 前后径,或右、左枕前位或枕后位上(旋转≤45°)
胎头未衔接
只能行出口和低位产钳
慎用中位产钳 禁用高位产钳 分析原因?
高位产钳术和中位产钳术常引起母亲及胎儿严重损伤, 现已被剖宫产代替
母体损伤: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损伤 胎儿损伤:头皮和脸部皮肤损伤、头皮血肿、腱膜下
早期减速不是胎儿缺氧造成,下降幅度不会低于基线 40bpm以上
晚期减速原因及机制:是由于宫缩时子宫血流量减少以及由 此所致的氧气传输减少引起的。低氧张力——胎儿主动脉弓 化学感受器识别——刺激副交感传导通路——迷走神经兴 奋——心率下降
为什么减速会发生在宫缩之后?因为血液循环从胎盘到达胎 儿主动脉弓需要一定时间
产力正常者,可在严密监护下试产,试产2-4h,胎 头仍不能入盆,宫口扩张缓慢,或伴胎心异常,应及 时剖宫产
骨盆的评估
骨产道即骨盆,其形态、各平面大小、骨盆倾斜度 异常,均可导致难产的发生。
骨盆平面及径线
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骶骨(长度、弯度、翘度)
耻骨联合后角、耻骨弓
中骨盆平面评估
中骨盆平面组成
与分娩相关的概念—骨盆轴
骨盆倾斜度
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 平面与水平面所成的 角度,≥70°为骨盆 倾斜度过大,将阻碍 胎头入盆和娩出,还 可导致严重的会阴裂 伤
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

头位 难产 的识 别及 处 理
李春 林 刘 鸿
( 轩 岗煤 电公司医院 , 山西 原 平 0 3 4 1 1 4 )
裂, 轻薄 , 异物感轻 , 对 温度 的传导性好 , 戴用舒适 , 但其难 以做
衬垫 , 调磨较困难 。铸 造支架活动义齿兼 有金属基 托和塑料 基 托的优点 , 在基托 的应力集 中区设计金属板 、 金 属杆或者放 置
况, 有无残根 、 残冠 , 骨尖情况 , 以及余 留牙是否有龋齿 , 牙龈是
间接 固位体 的种类 , 基托 的延 伸范 围等 , 以求 活动义齿 能够保 护 口腔软硬组织 , 有 良好 的固位和稳定 作用 , 还能恢复有效 的 切割 、 发音 、 美观 , 咀嚼功能 , 同时坚 固耐用 。 还有准确 的基牙预
损、 过度磨耗 , 是否做过治疗 , 有无 叩痛 , 余牙有无 错位 、 倾斜 、
胎、 死产 史 , 分娩 方式有无剖宫产手术 史 ; 注意步态及 身高 , 若 身高小 于 1 4 5 c m者常伴有骨盆狭窄 ; 测量体重 。
1 . 2 了解宫缩及胎儿 的情况 : 胎心 监护仪全程监测 , 了解 宫缩的强弱 、 频率和协调性 。 正 常宫缩 随产 程进展持 续时间 由
修整, 未被印模材料覆盖 的地方即为需要缓 冲区, 给予调磨1 2 1 。
2 结 果
断完 善 , 修 复技术 的不断提高 , 铸造 支架 活动义齿 逐渐取代 了
塑料制作的活动义齿 。而且活动义齿患者能 自行取戴 , 对基牙 的要 求没有 固定义齿严格 , 支 承义齿 的颌力 除基牙外 , 还可利 用 黏膜支 承 , 设 计灵 活多样 , 适用 范 围广 , 为大 多数患 者所接 受。
网状金 属 , 在缺牙区的牙槽 嵴顶 的支架上设计 钉 、 环、 网眼等 固
有关头位难产的简答题

有关头位难产的简答题
摘要:
一、头位难产的定义和原因
二、头位难产的诊断和预防
三、头位难产的处理和分娩方式选择
四、头位难产的产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正文:
头位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由于某些原因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导致分娩困难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但也可能在孕期或产后期出现。
头位难产可能是由于胎位不正、胎儿过大、产道狭窄、子宫收缩不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诊断头位难产通常需要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时的临床观察。
产前检查包括B超、羊水量测定等,分娩时则需要医生根据临床表现来判断。
一旦诊断出头位难产,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母婴出现危险。
头位难产的处理方式包括:1.调整胎位,使胎头向下,有利于分娩;2.进行人工破膜,以加速分娩过程;3.进行剖宫产,以避免分娩过程中的危险。
在选择分娩方式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母婴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
头位难产分娩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产道清洁,预防感染;其次要密切观察母婴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要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头位难产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就能有效避免母婴出现危险。
临产时如何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头位难产

临产时如何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头位难产石俊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朝阳 100026)头位难产是一种常见但临产前难以识别的现象,主要特征是产程进展缓慢或延长,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延误诊断,可能会对母婴造成损伤,严重时可致围产儿死亡或留下永久后遗症。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早期识别头位难产的迹象,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识别产前危险因素产前危险因素的识别是保护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孕期,医护人员会通过综合评估和定期产检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的年龄、身体状况、孕产史、家族遗传史、孕期并发症等。
其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属于高风险群体;孕妇的身体状况,如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产前风险;孕产史是评估危险因素的重要参考,包括早产、多胎妊娠、多次流产史等。
此外,家族遗传史中有遗传疾病或家族中有出现过并发症的孕妇也需要关注。
识别产程中的危险因素在产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孕妇、胎儿的情况,以及产程的进展,综合考虑、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的位置和状态、产程的进展以及监测结果等。
孕妇的身体状况是产程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有慢性疾病的孕妇,会被视为高风险群体,更需要进行密切监测;胎儿的位置和状态,如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宫内发育受限等,可能增加产程的风险。
此外,产程的进展速度、宫缩的频率和强度,以及胎心监测的结果也是医护人员需要考虑到的。
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头位难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产程的进展缓慢或延长。
孕妇可能经历长时间的宫缩,但宫颈的扩张进展较慢,可能导致分娩的时间延长,甚至出现产程停滞的情况。
此外,孕妇可能感觉宫缩的疼痛强度增加,但产程没有明显进展。
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不适和疼痛。
孕妇会较早出现尿潴留或者肠胀气,可能感到腰部和骨盆区域的持续性疼痛,且难以缓解。
这是因为胎儿的头部无法正常通过产道,给孕妇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头位难产诊断与治疗PPT

心理疏导:缓 解孕妇焦虑情 绪,保持良好
心态
产后护理
观察产妇身体状况,包括血压、 脉搏、呼吸等
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 如盆底肌训练、腹直肌训练等
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包括 哺乳姿势、哺乳时间等
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心理调适, 如情绪疏导、心理支持等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及时就医: 出现不适 症状时, 应及时就 医,避免 延误治疗 时机
胎儿窘迫
原因:胎盘功能障碍、脐带受压、胎儿缺氧等 症状: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羊水污染等 处理:及时进行剖宫产,确保胎儿安全 预防: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问题
产后出血
原因:胎盘滞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 症状:阴道出血、头晕、心悸、乏力等 处理方法:及时止血、输血、抗休克治疗等 预防措施: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等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自信心 提供家庭支持,帮助患者适应家庭角色和责任
头位难产的诊断
头位难产的预防
头位难产的护理 与康复
头位难产的治疗
头位难产的并发 症及处理
临床表现
胎头下降缓慢或停滞
胎头位置异常,如枕后 位、枕横位等
胎头与骨盆不相称,如 头盆不称、骨盆狭窄等
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 长
产妇疲劳、焦虑、紧张 等情绪反应
胎儿窘迫,如胎心异常、 胎动减少等
诊断标准
胎头旋转情况:胎头旋转不 良或无法Leabharlann 转方法治疗注意事项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骨盆-骶骨:
▪ 骶骨: ✓A表面有无不光滑、竹节感。 ✓B弧度:分6型-上突型、钩型、深弧型、浅弧
型、中弧型、直型。 ✓C长度和骶尾关节。
骨盆-其它
▪ 坐骨切迹宽度: ✓骨盆倾斜度:非孕期50-55度,妊娠期可增大
3-5度。如≥70度,则为过大。 ✓其临床表现有:腹壁松驰呈悬垂腹;腰骶椎交
界处内陷,骶骨上翘,平卧时腰骶与检查台有 一拳通过;胎头高浮,骑跨征+;耻骨弓较低。
停滞 延缓
阴检
阴检
头盆相称
胎方位异常
头盆不称明显 胎位异常
人工破膜 加强宫缩 宫颈封闭
徒手转位
持续性枕后(横)位
剖宫产
第二产程
接产
阴检(1h无进展) >1h\+3
助产术
胎方位正常
严重胎位异常\先露≤ +2
❖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7.5
15.0
10.5 4
❖ 轻度 17.5
11.0
7.0
14.0
10.0 3
❖ 中度 17.0
10.5
6.5
13.0
9.5 2
❖ 重度 16.5
10.0
6.0
12.0
9.0 1
问题
❖ 常见骨盆类型有哪些? ❖ 中骨盆狭窄的指标?
常见头位难产的体征:
❖ 胎头
▪ 胎头高浮、颅缝重叠、胎头水肿、先露不能紧 贴宫颈、矢状缝方位异常、胎头俯屈不良
3活跃期停滞:
❖ 活跃期内宫口扩张停止2h或速率< 0.5cm/h。
❖ 原因同上。 ❖ 处理:同上。 ❖ 注意若胎膜已破,产力良好,产程1-2h无
进展,往往提示梗阻性难产。
头位难产例临床分析与处理

头位难产例临床分析与处理头位难产是指胎儿头部没有正确旋转,导致难以顺利通过产道而出生的情况。
它是一种急性并严重的产科病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和处理至关重要。
1. 头位难产的原因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儿头部旋转不正确,常见的原因包括胎位不正、胎儿大小过大、骨盆畸形、母体软组织异常、胎儿先露异常等。
此外,胎儿躯干和四肢的位置也可能会影响胎儿头部的存放方向,从而导致头位难产。
2. 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包括产程延长、宫口扩张缓慢、产道刺激反应不足或过度、产道破裂等。
此外,还可能会出现头前倾、额隆突或枕骨的破裂等症状。
3. 头位难产的处理头位难产的处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要保证母亲和胎儿的安全,也要争取尽可能顺利地完成分娩。
一般而言,头位难产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钳助产产钳助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助产方式,可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加速分娩进程。
产钳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助产士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2)产妇主动呼吸助产产妇主动呼吸助产是一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使用的分娩辅助技术,主要是通过呼气的力量加速分娩过程。
这种方式需要产妇自身以及宫缩的力量共同配合,适用于产程缓慢但胎儿状态良好的情况。
(3)剖宫产剖宫产是一种紧急的分娩方式,适用于其他所有方法均无法收效的情况。
剖宫产需要在严密的监测和护理下完成,以确保母婴安全。
4. 头位难产的预防预防头位难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孕期保健来进行,包括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纠正胎位不正、避免过度增重、促进胎儿健康成长等措施。
此外,产前拟定生产计划,以避免不必要的分娩风险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总之,头位难产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产科病症,需要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进行及时处理,以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在预防方面,孕妇应该加强孕期保健,以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
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一)

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处理(一)〔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先兆及特殊表现,总结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及时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所有发生的头位难产病例,从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分析产前、产时的各种表现与难产的关系,从而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
结果:尽早发现难产信号,及时处理,以促进分娩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母儿并发症。
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1〕,产程延长、滞产、宫缩乏力是头位难产的表现,正确及时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预防胎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头位难产;识别;处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妇产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住院分娩2353例,发生头位难产306例,发生率为13%,头位难产病例中初产妇251例,经产妇55例,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38±6)岁,产妇年龄21岁~39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发生胎儿窒息131例,发生率为5%。
1.2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胎儿因素是导致头位难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胎头位置异常、巨大胎儿、胎儿附属物异常等因素。
胎头位置异常208例占67.9%,其中持续性枕横位104例,占33.9%,持续性枕后位97例,占31.6%,7例为额位、颏后位及前平均称位。
巨大胎儿13例,占4.2%。
脐带绕颈引起胎头不衔接及产程延长23例,占7.6%;宫缩乏力病例中共发生56例,占18.4%;软产道及骨产道异常6例,占1.9%。
1.3头位难产的各种临床表现及特点1.3.1胎膜早破因胎头位置异常不能适应骨盆入口而使胎头入盆受阻,胎头与骨盆之间存在空隙,羊水即由此进入胎头以下的羊膜囊内,加上胎头衔接不良易压迫直肠,使产妇产生坠胀感而使用腹压,在稍大的压力下,就发生了胎膜过早破裂,病例中有147例发生胎膜早破,占48%。
胎膜破裂后,大量羊水流出使羊水量减少,降低了宫壁对胎儿压力的缓冲作用,使胎儿受力不均,向下合力作用降低,故易致产程延长。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0.14cm/h 0.86cm/h 2.16cm/h
.
表2--头位难产评分法
❖ 骨盆 评分 胎儿体重 评分 胎头位置 评分 产力 评分
❖ >正常 6 2500±250 4 枕前位 3
强3ຫໍສະໝຸດ ❖ 正常 5 3000±250 3 枕横位 2 中(正常) 2
❖ 临界 4 3500±250 2 枕后位 1
弱
1
11.0
7.0
14.0
10.0 3
❖ 中度 17.0
10.5
6.5
13.0
9.5 2
❖ 重度 16.5
10.0
6.0
12.0
9.0 1
.
问题
❖ 常见骨盆类型有哪些? ❖ 中骨盆狭窄的指标?
.
常见头位难产的体征:
❖ 胎头
▪ 胎头高浮、颅缝重叠、胎头水肿、先露不能紧 贴宫颈、矢状缝方位异常、胎头俯屈不良
✓采取措施:哌替啶、地西泮、充分休息,协调 宫缩;缩宫素加强宫缩,必要时人工破膜,有 效试产4-6h仍无进展剖宫产。
.
2活跃期延长:
❖ 活跃期超过8h或宫口扩张速率<1.2cm/h。 ❖ 原因:头盆不称、头位不正或继发宫缩乏力 ❖ 处理:检查排除头盆不称和严重的头位不正,行
人工破膜或加缩宫素、手转胎头,观察1-2h无进 展剖宫产。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3 4000±250 1 高直前位 -
2
颜面位 -
1
.
说明:
✓ 在产程的早期进行评分 ,四项累计分为总 分。
✓ 总分≥12分,可经阴道分娩; ✓ ≤9分者绝大多数需剖宫产; ✓ 10-11分者部分需剖宫产。 ✓ 高直后位、枕横位前不均倾者需剖宫产,
如何识别头位难产

如何识别头位难产头位难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是一种常见难产类型,主要指以头部位先露的难产。
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中,产力对分娩是否顺利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分娩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产妇精神因素、产道及胎儿等,相关因素互为影响。
为了确保母婴健康安全,早期发现难产倾向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识别头位难产呢?本文对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1.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有哪些?相关研究显示,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繁多,胎儿因素为主要因素,另外也包括产力、产道及产妇精神因素等。
具体原因包括:(1)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是导致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如宫缩乏力、宫缩过强等,可导致产程延长或者停滞,胎头处于缓慢下降的状态,产程不进展,最终通常要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
(2)产道异常。
主要指骨产道和软产道异常。
骨产道异常较为常见的类型有骨盆入口、中骨盆或骨盆出口偏小,均可导致难产,其中骨盆入口狭窄能够试产,中骨盆或骨盆出口狭窄通常不建议试产,容易引发产伤。
软产道异常主要有宫颈水肿、宫颈坚韧等情况,影响产程,导致产程缓慢或不进展。
(3)胎位异常。
虽然头位是能够试产的胎位,但是头位包括枕前位、枕横位和枕后位,一些持续枕横位和枕后位的胎儿,出现难产的风险较大。
除此之外,胎头高直位,面先露、额先,均为头位中的胎位不正,均可能导致头位难产。
(4)精神心理因素。
部分患者因为产程较长,精神、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对分娩的信心有所不足,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进而导致难产。
(5)孕妇合并症和并发症。
例如孕妇合并子宫肌瘤等疾病,难产发生风险较高。
总之,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繁多,一些能够避免,而一些情况无法避免,需要剖宫产终止妊娠,应该由医生通过系统、专业的判断明确是否继续试产,并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严重的胎儿并发症。
1.头位难产有哪些表现?头位难产的主要表现包括:(1)胎膜早破。
主要原因为胎头位置出现异常,导致胎头难以衔接或者衔接不顺畅,对直肠造成一定的压迫,腹压的使用过早,前羊水囊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容易导致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

①本 术式只有 2  ̄ 3 个小切 口。手 术创伤 小且 完整结 扎大 隐静 脉与
属 支。②完整剔 除大隐静脉主干 。本院 1 9 2 例 经观 察6 年未见 复发 。③ 小 腿 内侧术 后无瘢 痕残 留,色 素沉着 ,原 有的 色素沉 着可 减退 或 消
2 1 4 ・临床研 究 ・
2结 果
Ap r i l 2 0 1 4 , Vo 1 . 1 2 , No . 1 2 缝 扎,小 切 1 3的切 断结扎或缝合小 隐静 脉踝部 ,术后 弹力绷带包扎 。 :
1 9 2 例患 者术后 恢复 良好 。无出血 ,皮下血 肿 ,无 感染 ,无深部
头位难产 的分析及处 理
唐 荣芳
( 广 西北 海市 海城 区高德 中心卫 生院 ,广西 北海 5 3 6 0 0 0 )
【 摘 要】 随 着 围生期保 健 的 开展 ,胎位 性 难产 的 发生率 己逐 渐降低 ,而剖 宫产率 随着 头住 难产 的 发生率 升 高呈逐 年升 高的趋 势 。头位 难产 己成为 产科 中较 为 突出的 问题 ,大 多数 头位性 胎位 异常都 可 以 阴道试 产 ,但处理 不 当可给 母婴 带 来严 重的危 害 ,正确 处理 头位 难产直接 关 系到母 婴的预 后 。现就 我 院 2 0 1 1 年 1月至 2 0 1 1 年1 2月 8 0例 头位 难产 病例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关键 词 】 头住难 产 ;原 因 ;识 别 ;处理
静 脉血栓 形成 ,全部切 口一级 愈合 。顺 利 出院。全部 患者 随访 3 个月
~
2 N 后拆 除缝线 ,促使浅 静脉 的粘 连机化 。⑤方法 简单 ,易 于掌握 ,
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处理

头位难产的识别与处理关键词头位难产识别处理头位难产多在分娩过程中发现是急诊剖宫产的主要指征。
头位难产由凌萝达教授首先提出约占总难产发生率的65%。
对母体可引起产程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与感染几率;对胎儿产程延长可增加手术助产和剖宫产率风险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头位难产的原因特点胎膜早破常为难产的早期信号;产程延长包括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和第二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宫缩乏力。
头位难产的识别要点产力异常:主要指宫缩乏力分协调性和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协调性宫缩乏力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两种。
宫缩强度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次/1分钟。
达不到有效宫缩常引起产程延长包括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延长和第二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
宫缩过强:宫缩﹥5次/1分钟持续时间1分钟以上可造成急产、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产道异常:①骨产道狭窄:导致胎头不能以最小径线入盆和旋转常引起胎膜早破、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出现产瘤或头皮血肿甚至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
②宫颈水肿和坚韧:使宫颈口扩张延缓或阻滞处理不当会发生宫颈裂伤导致产后出血。
③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试产时子宫下段有压痛或出现血性羊水。
身材矮小、临产时胎头仍未入盆、测量跨耻征阳性常提示有头盆不称因素存在。
④软产道畸形、严重阴道炎和尖锐湿疣除阻碍分娩外也是产道裂伤和感染的重要原因。
胎儿异常:胎头位置异常:经充分阴道试产分娩后期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是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
是剖宫产指征中“相对头盆不称”的最主要原因通过腹部触及大部分胎体或胎体位于母体一侧阴道检查胎儿枕部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可以确诊。
由于胎方位异常胎先露不能与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紧贴致前羊膜腔压力不均而破裂发生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常预示着难产据报道发生率.7%。
若初产妇胎头高浮或胎先露与宫口的间隙较大可发生脐带脱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引起死产或新生儿重度窒息等不良结局。
产时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头位难产

产时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头位难产凡头先露因难产以手术(剖宫产、阴道助产)结束分娩者称为头位难产。
头位难产的形成主要由于分娩过程中的阻力增加,胎儿异常与产道异常是导致阻力增加的主要成因,阻力增加后往往使产力减弱,产力减弱后更无法克服阻力,于是形成难产。
在头位分娩中,顺产与难产没有明显的界限,除有明显的骨盆狭窄外,绝大多数的难产都需要经历一般产程后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产时早期发现与正确处理胎头位置异常是目前降低围生期母婴发病率的关键。
1 产时胎头位置异常的早期估计1.1 临产后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的体格检查时及早识别胎儿异常的第一步。
通过病史及细致的体格检查,可了解骨盆形态、骨盆各经线狭窄程度及哪个平面狭窄。
利用宫高、腹围,参考羊水量、胎头高低及结合B超检测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腹围等指标初步估计胎儿体重,于产前达到估计头盆关系的目的。
1.2胎头位置异常时分娩期的临床表现常用的有胎头高浮、不衔接或延期衔接、胎膜早破、继发宫缩乏力、宫颈水肿等。
据统计胎膜早破的难产率为46.19%。
胎膜早破的产妇可有头盆不称、骨盆形态异常(扁平、猿型骨盆等)、胎头位置异常(枕后位、前不均倾、高直位)。
产程停滞于潜伏期,多因产妇精神紧张所引起,少数亦可因轻度头位异常所致。
产程阻滞于此期常被忽视,往往等到产程延长、产妇衰弱或胎儿窘迫时才做出诊断而对母儿不利,故应予重视。
1.3产程图在识别头位难产的应用1.3.1潜伏期延长指产妇潜伏期达12-16h,有潜伏期延长倾向(即6-8h)者就应寻找原因,对合并有前述表现者在排除心理障碍及改善恐惧心理后产程仍无进展者应高度怀疑胎方位异常。
1.3.2活跃期延长及阻滞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宫颈扩张以>1cm/h的速度进行,当活跃期总时限超过8-10h者为活跃期延长;若宫颈扩张速度<1cm/h或持续2h无进展称为宫颈扩张延缓或停滞。
此时应及时寻找原因,行阴道检查,了解头盆关系,无明显头盆不称时,可做人工破膜、催产素静滴,观察2-4h,进展不理想提示胎头位置异常。
头位难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

头位难产的识别和处理研究摘要:在分娩过程中,头位难产为常见产科问题,是指以头为先露的难产,其可作为剖宫产主要指征。
头位难产危险性较高,能造成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问题,严重威胁产妇健康及生命安全。
另一方面,若对头位难产识别不准确,处理不及时,会提高剖宫产率风险,甚至可能造成围产儿死亡。
因此,在产前对产妇进行全面检查,实现早期对难产倾向的发现尤为重要,同时,对头位难产进行正确识别,及时恰当处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头位难产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病探讨了头位难产的临床识别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头位难产;识别方法;处理方法1.头位难产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据相关资料表明[1],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为胎儿因素,包括胎头位置异常,胎头高直位,持续性枕横位,巨大儿及持续性枕后位等。
其他因素还包括产道因素、产力因素及产妇精神因素等。
而有研究显示[2],头位难产临床特点具有多样性及特异性,主要包括为: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膜早破及胎头下降停滞或延缓。
胎儿主要有偏重、头盆不称情况,在两种情况的相互影响下,头位难产发生率极高,是形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
在孕妇出现上述情形时,就必须加强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逆转症状。
因胎儿偏重,头盆不称发生率极高,极易出现难产症状;产程异常及胎膜早破也是形成行头位难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孕妇一旦出现胎膜早破症状,是头位难产的早期表现。
生产过程中,出现产程异常,也是头位难产的明显情况,产程异常者,主要为产程潜伏期长,在宫缩活跃期中,宫口扩展慢,甚至出现宫口扩张停滞情况。
在第二产程时,胎儿头部逐渐下降,但是突然变缓或者停止。
甚至表现而第二产程停滞,症状严重者,在潜伏期中,宫口开至3cm左右开始停止宫口张开及宫缩[3]。
导致胎儿头部在骨盆部位难以下降。
症状较轻者,表现为活跃期进程较慢,骨盆平面受阻。
可见,头位难产在活跃期中对宫缩情况进行检测,及时进行预防,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确保胎儿正常、顺利分娩;因宫缩乏力,过早屏气及宫颈水肿症状,也是形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4]。
头位难产的诊断与处理

2.3.1胎膜早破及临产时胎头不衡接,是头位难产倾向的第一信号。
2.3.2宫缩乏力原发性宫缩乏力显示梗阻在入口面,继发宫缩乏力显示梗阻在中骨盆及出口。
2.3.3查体腹部检查头盆关系,跨耻征,阴道查宫颈扩张、儿头高低、胎方位及母体组织有无水肿。
2.3.4B超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确定胎位有无畸型及脐带绕颈等。
2头位难产的诊断
头位难产除明显头盆不称外,在临产前不易诊断,往往经过一定时间的产程进展,宫颈扩张或胎头下降异常时才能发现。近年来我院使用产程图监护产程,并进行头位评分,为头位难产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2.1产程图
以产程图观察产程进展从中发现头位难产的倾向,是一较可靠的方法。异常表现主要有:(1)潜伏期延长,初产妇>16小时;(2)宫预扩张迟缓,初产妇当宫颈扩张5cm时,扩张速率<1.2cm/h;(3)宫颈扩张阻滞,2小时内宫颈扩张无进展;(4)先露下降迟缓,即宫口近开全或开全,下降速率<1cm倾向,必须抓紧处理。潜伏期延长超过7~8小时以上应视为延长倾向,要注意是否有原发宫缩乏力和入口面有头盆不称。活跃期延长,说明宫口尚能开全,一般胎头已衡接,可能由于轻度头盆不称及不严重的胎位异常而致,如持续枕横位、枕后位,加强宫缩后有望阴道分娩。活跃期停滞,说明胎儿在入口面遇到严重阻力,如明显的头盆不称,严重的胎位异常,高直位不均倾位,额位等,需剖宫产术分娩。第二产程达1小时30分可作为延长倾向,是胎位异常的信号,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并发症及死亡率比正常分娩高数倍,因此应引起重视。
1关于头位难产
头位难产包括枕前位的头盆不称和胎头位置的异常,如持续枕横、持续枕后、高直位、忱横位的前不均倾、面位等。头盆不称和胎头位置异常,二者相互交叉,互为因果不易区分。为了临床便于诊断,凡胎位枕前位的因头盆大小不相称而致难产的“头盆不称”为第一诊断。
异常分娩的识别1

产钳术操作的实用口诀(ALSO)
G --Gentle 轻柔牵拉 (沿骨盆轴,向下、向外)* H Handle 垂直上抬手柄,随骨盆轴呈J形走向 * I Incision 考虑侧切 J jaw 可及下颌时撤产钳(先撤右叶,再撤左叶)
先放置产钳左叶
再上产钳右叶→扣合
– Bladder empty
C – Cervix fully dilated
排空膀胱
宫颈充分扩张
产钳术操作的实用口诀(ALSO)
–Determine position 判定胎方位 ü 检查前囟、后囟位置 ü 胎头塑形后判断困难--摸耳弯曲的方向 –Dystocia--shoulder Dystocia? 肩难产 E --Equipment ready 准备器械 F --Forceps ready 产钳准备---连接,适当 位置 – 放置 → 扣合 → 检查位置是否正确
催产素的应用
禁忌症:明显头盆不称、子宫过度伸展未破膜、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宫颈评分(应用前) 用量:2.5U+500ml NS, 8滴/min开始 调速:15-30min增加8滴/min→有效宫缩 观察:专人观察宫缩、产程进展、胎心、血压 停止调速: 1. 宫缩过强(持续>60”,间隔<60”) 2. 出现胎儿窘迫、先兆子宫破裂、低血压、过敏
由产程图上进入活跃期时 之一点,即宫颈扩张曲线开始 向上翘,形成20º 以上的转角处 (若无转角则以3cm处),再取 4小时后在宫颈口扩张10cm坐标 处为另一点,两点连成一斜线 为警戒线。在警戒线相距4小时 处再划一平行线为异常线。
伴 行 产 程 图
据统计76.4%病例在警戒线 左侧结束分娩(正常分娩), 16.7%病例在警戒线与异常线之 间分娩(仍属正常);只有 6.9%病例越过异常线,大多发 生难产。越过警戒线提示有难 产倾向,在警戒线与异常线之 间为处理区,相距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头位难产识别与处理【指南】头位难产识别与处理2016-12-20全国妇产远程医疗联盟头位难产虽然比较常见,但临产前很难识别,主要特征是产程进展缓慢或延长,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延误诊断会导致母、儿损伤,严重者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围产儿死亡。
头位难产与很多因素相关,如产次、骨盆大小、胎儿体重、产程中的监测、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识别能力等,但是尚无哪项单一因素能可靠地预测难产。
头位难产顾名思义是指以头为先露的难产。
发生率报道不一,根据凌萝达报道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2%。
经典的因素有产力异常(宫缩乏力)、骨盆异常、胎儿(胎儿异常、胎位异常和巨大胎儿),临床表现为产程异常。
导致难产的发生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可能为几个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头盆不称是头位难产的一个常用术语,指的是胎先露部分与骨盆大小不相称,从而阻碍宫颈的扩张和胎头下降,造成难产。
头盆不称又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少见,一般在临产前可以做出判断,相对的头盆不称通常是由于产力不足或骨盆异常导致胎头位置异常如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前不均倾、高直位、额位和颜面位等,常常伴随产程异常。
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曾提议把产程异常分为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
产程进展缓慢指宫颈扩张速率或胎头下降速率缓慢(初产妇宫颈扩张应为30px/h,经产妇h;初产妇先露下降应为lcm/h;经产妇50px/h)。
1、头位难产的识别头位难产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必须先证实胎位是否正常、宫缩是否合适、胎儿体重等。
骨盆大小的差异,组织厚薄软硬的差别,宫颈的条件以及胎儿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产程进展,而骨盆大小上的微细差别临床上很难辨别,胎儿体重也很难精确估计。
因此,头位难产常常是相对的,需要产程进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出诊断。
采用预防或干预措施虽可以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但很难事先就得出结论。
人们通常认为分娩过程是自然的,但这很不现实。
分娩就像一本没有打开的书,内容不可能事先知道,分娩也是最难诊断的情况之一,只能在事后判定哪个是正常分娩,哪个是异常分娩,而错误的诊断常会导致不恰当的处理,只有时刻提高警惕才能有助于处理产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产前危险因素的识别产前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有些因素可能会导致难产,需要提高警惕。
如:身材矮小的孕妇;骨骼异常(如骨盆外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佝偻病);阴道、宫颈和子宫发育异常、盆腔肿瘤;胎儿过大;子宫过度膨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年龄过小(青少年和青春期前妊娠);异常先露等。
产程中的识别产程中除了要考虑产次、产力、产道、胎儿(体重、胎位、发育常)外,还要考虑宫内感染、孕妇情绪等,这些均会影响产程进展。
此外,对产妇的焦虑情绪缺乏关注、缺乏护理支持;过早入院待产;缺乏监测;持续胎心监护;限制走动;硬膜外麻醉等,都会对产程造成影响,引起头位产。
遇到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要综合分析,针对原因给予处理。
2、头位难产的临床表现和结局主要表现为产程进展缓慢,产程延长。
在使用产程图的地方,可以发现宫颈扩张很慢,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进展。
有时宫颈完全扩张,但胎头没有下降,产程不能以最低速率即每小时25px的进度进行,尽管有强烈的宫缩,但产程无进展,并出现胎儿颅骨变形增加,胎儿安全受到威胁,以及产母衰竭的迹象。
临床经过子宫收缩力异常,以继发性宫缩乏力为常见,起初为宫缩逐渐变弱,最后子宫收缩停止。
表现为潜伏期进展慢,临产后8h未能进入活跃期,甚至潜伏期延长,宫颈扩张延缓或停滞,使得活跃期停滞或延长。
有的在宫口开全后,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造成第二产程延长,严重者子宫体变软、下段拉长,形成缩复环,甚至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后,先露部升高离开盆腔,孕妇常有内出血,出现休克,心动过速,VI渴,意识淡漠等表现。
有时临床医师未能及时发现头位难产存在,而鼓励妇女向下用力,会造成外阴水肿、膀胱水肿、血尿等。
产程延长的结局头位难产主要表现是产程异常,无论是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或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还是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如果处理不及时,都会使得手术产率增多,产妇感染机会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升高。
严重者导致产褥期败血症,膀胱阴道瘘和直肠阴道瘘,肾功能衰竭,贫血。
一旦发生子宫破裂需行修补或子宫切除术,甚至造成产妇死亡。
胎儿则会出现胎儿窘迫,产伤,新生儿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败血症,甚至死亡。
3、头位难产的处理产程出现异常,积极处理是预防难产的有效方法,如何判断产程进展是否正常,正确使用产程图是关键。
有些难产可能是观察时限不够,如果医护人员能够更耐心观察和处理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而不是急于干预,往往能够顺利分娩。
正确使用产程图产程图是以一种简单的图线显示形式,记录了产程的三个主要特点:胎儿情况、产程进展和母亲情况。
由于产程的计算是从临产开始,故产程图上的“0”点是产程开始的时间(即规律宫缩出现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临产8h应该进入活跃期(即从出现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75px),如果临产已经8h,还没有进入活跃期(即宫口未开到75px),要考虑有难产的危险,应该及时分析处理。
进入活跃期后,2h宫口没有进展或进展速度每小时小于30px,或宫口有扩大,但胎头下降不足25px,也要考虑存在头位难产的可能性。
使用产程图的临床意义使用产程图能够判断产程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发生在何处?潜伏期还是活跃期;宫颈口扩张异常,还是胎头下降异常;下降延缓还是停滞。
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胎儿情况和母亲的情况。
正确的观察和记录,以便正确解释病情和处理,最终获得一个良好的母儿结局。
应用产程图使医生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处理的问题上或及时转运异常产妇到能够提供干预处理的医院。
产程中通过定期检查,绘制产程图,把正常进展和异常进展的产程区别开来,对需要的产妇进行干预,提高了针对性。
处理及时,可以减少产程延长,对产程进展不满意者有利于分析原因。
产程异常的处理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75px,正常情况下平均每2—3h扩张25px,约需8h,最大时限16h,超过16h为潜伏期延长。
如遇潜伏期异常,其处理原则是使用镇静剂和宫缩剂,以及人工破膜术等。
如仍无进展,则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如果在基层医院,对潜伏期住院的产妇应4h重复评价一次,没有进展,分析原因,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方面着手。
8h还没有进展,应转上级医院。
如果合并胎膜早破或有感染迹象或产妇存在高危因素,直接转上级医院。
在县级以上医院的住院产妇,每4h重复评价,没有进展,可行人工破膜术(如存在HIV/AIDS感染,因为人工破膜可增加病毒母婴传播的机会,所以,不建议采用此方法加速产程),除外头盆不称后可小剂量点滴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
活跃期停滞或延长的处理原则:首先进行阴道检查,排除异常先露和头盆不称(如胎头下降失败,变形增加等),以及胎儿窘迫,如果存在这些因素,则行剖宫产。
如无头盆不称,对不能耐受产时疼痛者可先采取镇痛措施,同时,可行人工破膜,然后点滴缩宫素,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产程仍无进展者则行剖宫产。
对经产妇产程处理要更加谨慎,避免盲目使用缩宫素,因会造成子宫破裂。
如果怀疑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术。
对胎头下降缓慢,胎头位置异常者,产妇会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并过早使用腹压,要警惕这些产妇难产的危险。
对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者,应及时行阴道检查,先露在坐骨棘下3em或更低,胎头位置不正者可手转胎头至枕前位,等待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
胎头位置高,助产困难者,应行剖宫产。
对先露位置较高,旋转困难,又存在宫缩乏力,除外头盆不称后,可慎用缩官素点滴加强宫缩,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如无进展,则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对先露高,产瘤大,胎头变形明显,摸不清胎儿耳朵,估计产钳助产存在困难,应及时行剖宫产,并注意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4、近年国外对产程的研究进展产程的处理与剖宫产率明显相关,难产是剖宫产的常见手术指征之一,占初次剖宫产的1/3左右。
为防止难产与随之而来的剖宫产,医护人员需要更耐心地处理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什么样的产程属于异常产程?依据是什么?目前国内对产程的处理依据是1955年Friedman制定的产程曲线图,初产妇潜伏期为,上限,活跃期,上限,潜伏期与活跃期分界在3~100px之间,50年来一直延用至今。
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75px以上至宫口开全,分为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和减速期。
正常情况下活跃期进展约需4h,最大时限8h。
而这些年来初产妇的平均分娩年龄不断在增大、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也在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与以前相比也有所增加,上述因素均会对产程的进展以及恰当处理存在一定的影响。
国外产程变化的研究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3版中提到产程的变化:潜伏期延长了,活跃期加速在宫口4~125px以后。
2002年Zhang等对足月、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正常出生体重的1162例初产妇产程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宫口从100px到250px需要,且无减速期。
近期他们的两个大样本研究,分别是1959-1966年26838例和2002-2008年62415例产妇,选择的也是单胎、足月活婴、自然临产、头先露、阴道分娩、结局正常者,结果表明:初产妇和经产妇,宫口开大150px之前,进展相似。
初产妇宫口开大150px之前,进展较慢者仍能阴道分娩,且妊娠结局正常。
官口开大150px之后,经产妇比初产妇进展快,经产妇的活跃期从宫口扩张到125px开始,初产妇的活跃期在以后,经产妇的潜伏期与活跃期之间的区别较初产妇明显,其进入活跃期曲线更陡峭,初产妇无明显活跃期分界线。
这些均与国内使用的产程异常概念不同,对头位难产处理的影响值得关注。
难产和剖宫产率的关系剖宫产指征复杂,可以是单因素,也可以是多因素混在一起,且与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胎儿大小、产程的观察,和及时准确的判断密切相关,难产仅是其中之一。
目前国内产程异常处理的主要阶段是在活跃期:即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h以上,诊断为活跃期停滞。
超过8h,诊断为活跃期延长。
如果改变国内的产程异常诊断标准,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对母儿有何影响需要进行研究。
如果母、儿状态良好,像国外研究的那样以宫口开大150px作为活跃期的开始,初产妇宫口扩张在150px之前,4h无进展可能仍正常,那么以2h为界诊断产程停滞可能太短,在宫口扩张150px 之前允许观察的时间长一些,是否增加阴道分娩的机会,降低初次剖宫产率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