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支学科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支学科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支学科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从地球科学到社会科学,旨在探究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主要的分支学科。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致力于研究地表特征、自然资源、环境演变、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地理条件决定历史”,即地理环境是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基础和制约因素。

地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地球系统:地球被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由大气、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互相作用的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动态平衡。

2.空间与位置:地理学强调对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分布进行观察、研究和描述。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事物的位置、分布和相对位置来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

3.地球环境:地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涉及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而人文环境则包括人类活动、文化习俗、社会经济等因素。

二、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多个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都针对特定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下面介绍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

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的生成和演变规律,气候学研究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规律,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及其原因。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现象对地球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它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

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球上各地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分布特点,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空间结构,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的地域差异和文化景观的形成。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学逐渐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地理学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和埃拉托斯特尼斯开始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提出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同时,他们还绘制了一些地图,描述了地球上的各个地区。

中世纪地理学在中世纪时期,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教士开始探索新大陆,并将他们的发现记录在书籍和地图上。

这些记录成为后来探索者的重要参考。

地理学的现代化地理学在18世纪和19世纪经历了现代化的过程。

这一时期,地理学家开始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同时,地理学也开始分化为不同的分支领域,如物理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物理地理学的发展物理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文等。

在19世纪,地理学家开始使用地质学和气象学的知识来解释地球表面的现象。

他们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地理勘测,绘制了许多详细的地图。

人文地理学的兴起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也开始蓬勃发展。

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文地理学家通过考察城市发展、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现象,揭示了人类对地球的重大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为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数据,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工具。

它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和灾害应对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地理学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地理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地理问题。

总结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历了古代地理学、中世纪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演变过程。

“地质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地质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地质学是关于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演化过程,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到天文变化的影响。

地球的各个圈层均在不断演变,约在35亿年前,出现了生命现象。

于是,生物作为一种地质营力,时时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开始有人类出现。

地球成为人类栖身之所,衣食之源。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

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制造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观察、研究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对地球的现状、历史和将来建立起科学的系统认识,是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需要。

人类对地球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由于地球具有1.083×1012立方公里这样庞大的体积,人类感官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地球的表层和局部;那些发生在地球上的过程可以长达千百万年乃至亿万年,无论是个人或整个人类,都难以重复验证;这些地质作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有特点。

因此,只有人类的认识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才能建立起对地球总体的科学认识。

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地质学,是19世纪30~40年代才形成的。

到20世纪,以地球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和范围进行研究的学科,除地质学外,地理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都发展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地球科学体系。

地质学是其中起骨干作用的基础学科。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

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取得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扩大地质学的研究深度、范围和服务领域,已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质学发展的总趋势。

地理学一级学科全面介绍

地理学一级学科全面介绍

0705 地理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您权威解读地理学一、学科概况“地理”一词始见于我国的《易经,系辞》(公元前551- -479年)和古希腊的《地理学》(公元前275- -193年)。

至今,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远古至18世纪末的古代地理学主要探索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测绘方法,或描述性地记载地理知识,以及当时已知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代表性著作,在中国有《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梦溪笔谈》等,在西方有埃拉托色尼和斯特拉波分别撰写的《地理学》以及由托勒密著的《地理学指南》等。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冯·洪堡的《宇宙》和卡尔·李特尔的《地学通论》标志着古代地理学的结束和近代地理学的开始。

近代地理学阶段是地理学内部学科不断分化、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强调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因果关系研究。

这一时期,地理学界受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主要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控制作用。

但在同时,维达尔·德·白兰士提出了或然论或可能论,认为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可能的范围,人类在创造其居住地的同时,又按照自身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另外,在这一时期,区域地理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从静态定性描述走向动态定量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

与此同时,伴随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与日俱增,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逐步走向结合。

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四个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探讨自然要素在地球表层的相互作用;区位传统——强调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人地关系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域传统——是第二和第三个传统在特定区域的结合。

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 地理学的现代发展
1.地理科学的发展背景与动力 2.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中国)
3.中国地理科学的思想研究 4.地理科学趋势
第一节 大地观和以宇宙为范围 的世界图式观念;古代中国在地理学的思想方面则孕育了地平大地观和 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图式观念。——从两国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入手,阐 述地理环境对古代地理学发展的动力。
与此同时,没有国界的国际经济空间的争夺仍在继续,国际间经济 空间的机能结构研究成为现代地理学的重要方面。两类国家间的社会 经济差异加大。由于情报科学的发展,大多数人渴望了解异国文化, 促进了社会文化地理、旅游地理的发展。
由于区域人地关系冲突区域之间关系冲突的双重激化,已无法就某 一个区域内的人地冲突而提出解决对策,而区域之间冲突的解决势必 使人地冲突的区域的人地冲突转嫁到原来尚人地协调的区域。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呢?显然,社会的这种需求为地理科学现代发展奠定了社 会基础
(3)现代地理学时期。本世纪60年代,地理学自在美国发 起后,相继影响英国和北欧,然后再渗入前苏联、日本和 中国。
现代地理学具有以下特点 将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统一的复合系统,地理学本身的结构和体
系已趋向世界性的一元化; 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
模式化的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纷纭复杂的地表机理进行确定性研
究等。
6、现代地理科学的社会背景:如何理解“区域冲突的科学 解决是地理科学发展动力中的区域发展需求”?
二战后的区域人地关系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经历 恢复重建阶段,到了60年代,生产力普遍有了高度发展,随之就产生 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首先就是因人的不合理活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工业“三废”为核 心的“环境污染”、以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原有环境秩序的破坏为核心 的“环境退化”问题。 一些工业化较早国家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所以,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地理学,绝大部分都是围绕解决人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为地理学的新领域的开辟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

地理学发展史

地理学发展史

一、地理学说的出现1、中国地理学说的出现“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上》,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之句。

唐代孔颖达解释说:“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我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为《汉书·地理志》,奠定了传统政区沿革地理学的基础。

2、西方地理学说的出现西方最早用“地理”作为书名的著作是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的著作《地理学概论》,为西方通论地理学的先声。

200年后(公元前64至公元20年),希腊另一位学者斯特拉波(Strabon)写了《地理学》,是西方区域地理学的发源。

“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一前193)生于希腊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昔勒尼,曾担任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馆长一职,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

他在地理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第一,第一个创用了西文“地理学”这个词汇,并用它作为《地理学概论》的书名。

第二,用简便方法丈量地球圆周长。

第三,编绘新的世界地图。

二、地理学史的学习方法1、明了地理学发展各个阶段的社会现实背景及与地理有关的其他科学的发展。

2、现实社会的演进包括时间的演进和空间的演进两个方面,因此地理学史的研究须注意空间的考察,即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扩大。

3、地理学的演进主要是由记述的进入说明的,由实用的进入理论的,由附庸的进入独立的,在本质上、方法上、价值上,不外是由非科学的进入科学的。

4、学习中国地理学史时,须注意中西地理学的比较研究。

三、地理学发展史1、古代地理学(上古时期至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地理学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农牧业社会的产物,特点如下:第一,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

第二,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

第三,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本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呈现多元化。

①上古时期(公元前10世纪前后~公元3世纪)以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的成果最著。

地理学科发展史简述

地理学科发展史简述

地理描述
古代地理学家通过对地理现象的 观察和描述,积累了大量关于地 球表面的知识,如地貌、气候、 水文等。Fra bibliotek地图制作
古代地图制作技术不断发展,从 简单的示意地图到精确的航海图 和地形图,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空 间的认知进步。
中世纪地理观念
宗教影响
01
中世纪地理学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地理知识服务于宗教教义
详细描述
地理信息科学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了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 、分析和可视化。这一领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预警 等多个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04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研究
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
总结词
地理学与环境科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 存在广泛的交叉,地理学为环境科学研究提 供了空间尺度和区域差异的视角,环境科学 则为地理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环境变化过程和 机制的理解。
06
未来地理学的发展展望
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发展
综合研究
地球系统科学将进一步整合地质、气象、海洋、生态等多 个学科领域,形成更加综合的研究体系。
01
动态模拟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地球系统科学将 实现对地球各系统的动态模拟,提高预 测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02
03
跨学科合作
地球系统科学将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 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推 动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景展望
技术创新
地理信息科学将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智能化服务
地理信息科学将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各行业对地 理信息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地理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土地和环境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城乡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的中国地理学主要是以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在《山海经》和《水经注》等古籍中,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着精确的描述和记录,为后人研究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代,中国地理学的研究逐渐开始系统化,地理学家陆九渊编写了《大河图经》,详细描述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中国的水文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宋代还出现了一批以地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如贺铸编写的《碎唐志》和苏颖编写的《丹霞记》,对中国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明清时期,中国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地理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形成了以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地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术体系。

著名地理学家郑和等人在《航海图》和《海国全图》中详细描绘了明代的海外航行和贸易路线,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地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

20世纪初,中国地理学家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进行地理学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到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与乡村规划等多个领域。

中国地理学家在地形测量、地质勘探、资源勘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地理学会议、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地理学舞台上的地位和声誉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曲折而漫长,从古代至今,中国地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

历史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在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下的活动、相互关系以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第一部分: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较长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人类社会,受限于交通和通信的条件,人们的活动和文明发展主要局限在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

从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中催生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观察和研究。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历史地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现代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历史文献、地质考古资料、地理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的运用,不断深化对历史地理问题的认识。

第二部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历史地理学关注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定居、迁移、生产、交通等活动,并研究地理环境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比如,人类开始定居和农业发展的地点往往受限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水资源的分布。

2. 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历史地理学还研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迁导致的干旱或寒冷,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

3. 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历史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退化等问题。

城市的建立往往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政治经济中心等因素有关。

4. 区域的历史发展: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揭示这些区域特有的历史特征和演变规律。

第三部分: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历史地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历史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重要视角。

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从而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科的历史与发展概述

地理学科的历史与发展概述

地理学科的历史与发展概述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它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地球的形态、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地理学科的历史与发展做一个概要的介绍。

一、地理学的起源地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文明,当时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其中,众所周知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观点奠定了地理学的基础。

此后,随着人类探索的深入,地理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地理学古代地理学主要注重对地球形状和地理环境的研究。

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斯提出了一个“地球之母”的概念,他认为地球是由水围绕的。

而另一位古希腊地理学家耶鲁尼克斯则研究了世界地图,制作了一张著名的世界地图。

2. 中世纪地理学中世纪地理学主要是基于宗教信仰的视角,地图制作时更多地反映了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马尔科·波洛和其他探险家的旅行和描绘也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现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地理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地球物理学、气候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分支也相继形成。

三、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地理学涉及多个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方向。

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生物地理学、水文学等。

它通过观测和实验等手段,探索地球自然系统的运行机制。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包括人口分布、城市规划、流行文化等。

它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四、地理学的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地理学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有了更多的应用。

五、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地球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地理学将继续发展壮大。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

地理学发展简史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而现代地理学的形成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关注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方法。

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

希腊学者泰勒斯是第一个将地球视为一个球体的人,他认为地球是浮在水上的。

随后,众多希腊学者对地球形状和地理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

这些学者通过观察天象、绘制地图等方式,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地理探索和地图绘制方面。

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开启了古代地理探索的黄金时代,他派遣军队和学者进行大规模的地理勘测和探险。

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历山大港的建设和埃及的探险。

同时,地理学家伊拉斯荷多德斯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被视为古代地图制作的里程碑。

中世纪的地理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主要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图制作和地理知识的传播上。

著名的地理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地理学指南》中提出了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并绘制了一系列地图,对后世的地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地理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在这个时期,地理学家开始运用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著名的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了地理学的整体观念,将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进行了联系。

他的著作《地理学概论》被视为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

19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家开始运用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

同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也扩展到人类活动领域,形成了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等新的分支。

著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了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强调地理现象的地域差异性。

20世纪以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壮大。

地理学家开始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指研究中国历史上地理变迁规律的学科,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起源于古代学者对历史地理变迁的记载和描述。

早期的重要著作包括《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并开始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地理问题。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20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北京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系,并开始招收历史地理学研究生。

193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研究室。

此后,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

1978年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科。

目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还出现了以下趋势和变化:1.研究领域的拓展:随着学科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地理环境变迁研究,逐渐扩展到历史政治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经济地理、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

2.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如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3.田野考古和实物证据的重视: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重视田野考古和实物证据的应用,如文物、遗址、古地图等,以增强研究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4.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与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展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

5.应用领域的扩展: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应用于城市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领域,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6.总之,中国历史地理学在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将会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于地理学科的介绍

关于地理学科的介绍

关于地理学科的介绍
地理学起源于古希腊,最早的地理学家被称为“地理学之父”,他们
通过对地球的观察与测量,提出了地球是球形、有北极与南极两个极点,
并绘制了世界地图。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逐渐扩展,逐渐形成了地理自然学
和地理人文学两大分支。

地理自然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包括地形地势、地貌、气候、生物、水文、水资源等。

地形地势研究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形状特征,
地貌研究地表的形态组成和演变过程。

气候研究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与变化规律,这对于农业、能源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生物地
理研究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类和分布规律,水文研究各类水体的形成、流动
与分布规律,水资源研究水的分布、利用、保护等等。

地理学课程在学校中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地球,激发对地
理知识的兴趣。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
能力。

通过研究地理学科,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并了解自然和人类活动的
相互关系,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提高对地球环境的环保意识。

今天的地理学研究也已经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如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
用使地理学的研究变得更加精准和全面。

地理学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现代社会决策和发展的参考。

总的来说,地理学科是一门有趣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
罗万象,探究了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通过地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
好地认识地球,关注地球环境变化,推动地球可持续发展。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实践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实践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实践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之一,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地理空间与历史发展之间的联系,但这种研究主要停留在描述性的范畴内。

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则是在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思潮的推动下发生的。

19世纪时,欧洲国家纷纷开始建立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并高度发展了商业贸易与制造业,因此人们对于地理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进程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和需求。

随后的20世纪初,历史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历史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是以地理空间为视角,对于历史过程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历史地理学主要采用了地图、考古调查、档案与文献资料等多种手段,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一定时期内的地理状况与社会背景,并通过多项数据分析、比较与交叉对比等手段来揭示地理空间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历史地理学的应用领域与意义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方面,历史地理学为城市的产生、演变、扩张、收缩、崩溃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在政治、经济与文化领域,历史地理学则为国际历史与关系、领土争端、文化传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观察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

当前,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器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相信历史地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推动,并逐步向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四、历史地理学的实践案例历史地理学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

1. 中国北京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其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成为了一项热门的学术领域。

地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完整版

地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完整版

地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地球是人类之家。

人类自出现以来,一直十分关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从而萌生各种地理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累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的学科。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人与关系的学科,即地理学。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人地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取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应用范围、观察手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进展。

本文依据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概述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学科体系、研究简史和发展趋势。

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见彩图)。

地理学者曾用、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

它是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

其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29%;海洋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71%。

地球表面厚度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地球表面厚度上限为对流层顶部,下限为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约30~35公里;狭义的地球表面厚度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米,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磨擦层下部(又称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能所能达到的深度(在陆地不超过地下30米,在海洋则不超过水下200米),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米。

它在陆地则和土地综合体相当,是生物和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

?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球表面是由5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第一节地理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一、石器时代地‎理知识的萌‎芽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依赖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

至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化,直立人的代‎表是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人”。

新近测定其绝对‎年代应不早‎于距今73 万年前。

(1)他们生活在‎亚热带草原‎过渡到森林边缘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依山滨‎湖的地方生‎活与活动。

这里果实丰‎富、野兽出没,具有采集和‎狩猎的优良‎环境。

他们选择坚‎硬的岩石、打制粗糙的‎工具,产生了萌芽‎状态的感性‎地理知识。

以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距今50—20 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一带‎居住着“北京人”。

这里山前有‎宽而浅的河‎流,水源丰富、湖沼众多,森林、草原交汇,各种动物来‎往频繁。

人们对地理‎环境的选择‎,表明他们较‎前已具备了更丰富‎的感性地理‎知识。

至 1 万8 千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他们已能磨制石器‎、骨针,穿孔海蚶壳‎等。

(2)他们用兽皮‎缝制简单的‎衣服,抵御寒冷的天气。

海蚶壳的发‎现,证明他们的‎活动范围已‎远及东海之‎滨。

“仰韶文化”距今6—7 千年前。

这里定居农‎业已出现,萌芽状态的‎文字符号也出现‎了。

人们已能选‎择地形和利‎用土壤、气候资源。

并且聚族而‎居,其居住区、墓地、窑场已有地‎理布局的观‎念。

(3)他们还能测‎定和辨认方‎向。

80 年代中叶,在辽宁西部‎东山嘴村和‎牛河梁村一‎带发现了距‎今 5 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

人们看到,“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

(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天地‎观和地理学‎思想。

此后,在山东大汶‎口文化层中‎出土的陶器‎上刻有“■”和“■”图形,描绘了太阳‎、云气和山岗‎,(5)反映了当时‎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与记录。

龙山文化已‎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逐渐‎确立,为保护财产‎,标志着中国传统‎城市特征的‎城墙,在山东龙山‎镇城子崖村‎被发现。

《地理学史》读书笔记3000字 - 读书笔记

《地理学史》读书笔记3000字 - 读书笔记

《地理学史》读书笔记3000字 - 读书笔记地理学史读书笔记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地球的基础科学之一。

而地理学史则是一门研究地理学发展历程和学派演变的学科。

通过研究地理学史,我们可以了解地理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地理学起源于古代,早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空间的描绘和地名的分类。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的《山海经》和古希腊的《地理学》。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知不断深入,地理学开始涉及地球的形成、地理环境的演变等更加基础的问题。

在中世纪,地理学受到了天主教会的压制,但仍有学者对地理学进行了研究。

其中最知名的是托勒密,他提出了著名的地心说,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现代,地理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分析。

19世纪时,地理学家开始关注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

20世纪以来,地理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使地理学与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变得更加密切。

三、地理学史的影响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地理学史,我们可以对地理学的定位和发展轨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地理学史也对我们对待地理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角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地理学史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理学是一门广泛而复杂的学科,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地质学、气象学、经济学等各种知识来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人类活动。

其次,地理学史也提醒我们地理学研究需要关注特定环境和既定条件下的地理现象。

地理学史中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地理学研究不能孤立地进行,需要将地理现象置于特定的地理背景中进行分析。

最后,地理学史也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理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研究地理学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重点和方法,从而为我们今天的地理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地理1至2单元知识点总结

地理1至2单元知识点总结

地理1至2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表层空间上自然和人文现象规模分布、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及其形成、发展和利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地理学的对象地理学的对象是地球表面及其表层空间上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地球的物质构造、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等。

3.地理学的内容地理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学包括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植被动植被、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内容。

人文地理学包括居民分布、人口与聚落、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域规划等内容。

二、自然地理学1.地球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它是一个多样性的星球,有河流、湖泊、峡谷、高山和低洼平原。

地球大部分由海洋所覆盖,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气候有很大差异。

2.地球的物理地貌地球的地貌包括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峡谷等。

山地是地球表面隆起较高的地区,高原是海拔较高的平坦地区,丘陵是一些较小的丘陵地区,平原是地势平坦的地区,盆地是陷低的地区,峡谷是狭窄深切的地形。

3.地球的水文地质地球的水文地质包括河流、湖泊、大洋等自然水体。

河流是地球上的主要水网,湖泊是由河流。

大海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4.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纬度、海拔、地形、气候、海洋等。

地球的气候包括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5.地球的植被动植被地球上的植被动植被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植被分布在陆地上,根据气候是大体上分为极地植物、寒带植物、温带植物、热带植物。

6.地球的矿产资源地球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

地球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盐等非金属矿产。

7.地球的动物资源地球的动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包括陆生野生动物、水生野生动物。

家畜资源包括畜牧养殖及其产品。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相互关系的学科,其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秉承着不断完善和拓展的传统,为人们解读和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空间特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分为两个大领域,即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气候、生态等方面;人文地理学则注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方面。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地貌学、地理统计学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地理学研究者分析和解读地球上的各种现象,为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以下将简要介绍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古代地理学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探索。

古希腊学者亚历山大·克塞诺斯制图了地中海地区,并绘制了世界地图。

古代埃及的普托莫尼翁提出了地球是球状的概念。

2. 近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当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了自然地理学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

此后,地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 现代地理学在二十世纪,地理学进入了现代阶段。

美国地理学家伯特兰·罗乐提出了地理学的空间观念,并重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同时,GIS和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近年来,地理学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地理学关注点更加广泛,包括环境变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此外,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日益加深,如地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使得地理学的研究更加精确和高效。

七年级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理

七年级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理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 由岩石构成,包括陆地
和海底。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由 高温岩石构成,具有流
动性。
外核是地球的液态部分, 位于地幔之下,富含铁
和镍。
地球的最中心部分,由 铁和镍构成,呈固态。
地球的运动形式
自转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周期 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
地理学的重要性
地理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 意义,它为解决资源、环境、人口和 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
地理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 意义,它为国家规划、城市和区域发 展、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等领域提供 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地理学
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对地球 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进行 描述和记录,形成了早期的地理
七年级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地理
contents
目录
• 地理学简介 • 地球的构造与运动 • 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 世界地理概览 • 中国地理简介
01 地理学简介
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它关注地球上各种事物和现 象的分布、相互关系和变化。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它强调对地球表面的整体理解,关 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演变过程。
03
04
北美洲
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经济发 达,人口密集。
南美洲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气候 湿热,资源丰富。
大洋洲
地势低平,气候干燥,资源丰 富。
南极洲
气候极度寒冷,冰雪覆盖,生 物稀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地球是人类之家。

人类自出现以来,一直十分关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的状况,从而萌生各种地理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累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的学科。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人与关系的学科,即地理学。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使人地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取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应用范围、观察手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进展。

本文依据当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概述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学科体系、研究简史和发展趋势。

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见彩图)。

地理学者曾用、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

它是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

其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29%;海洋面积约×108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71%。

地球表面厚度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地球表面厚度上限为对流层顶部,下限为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约30~35公里;狭义的地球表面厚度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米,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磨擦层下部(又称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能所能达到的深度(在陆地不超过地下30米,在海洋则不超过水下200米),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米。

它在陆地则和土地综合体相当,是生物和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

?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球表面是由5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

这5个圈层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又称智能圈)。

每个圈层各由许多不同的要素组成,在地理综合体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

由于对流层直接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同时,大气对流层对地球表面其他圈层的性质和特征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

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为集中的地方。

主要由液态水组成,也包括溶解和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以及部分气体和水生生物;以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

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的作用促进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上部的演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互相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人类圈与组成地球表面的其他圈层有显着的不同。

第四纪初,人类的出现是在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一个新的圈层──人类圈。

其他4个圈层完全是物质自然发展的产物,人类虽然也由生物进化而来,但具有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随着人类圈的扩大,改造的范围由局部扩大到整个地球表面,现在地球表面已很少有不受人类影响的地方了,而且改造的深度和复杂程度也逐渐加强。

上述各圈层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

各圈层的形成在时间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与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个顺序是不可逆的,而使这种发展得以进行的基本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动力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动力──太阳能。

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今天我们所见的地球表面的自然状态。

从组成地球表面的要素的稳定性来看,可以区分为稳定要素和活动要素。

岩石圈和地貌属于稳定要素,诚然从地质时间尺度讲它们也是活动的和有变化的,但是从现代地理环境来看它们是相对稳定的,例如大陆和山脉的轮廓。

空气、水、植物、动物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土壤则是活动要素,虽然它们是由地质时期的物质发展而来,但是它们的分布格局和区域属性基本上缘由于太阳能的分布,受着现代气候的控制,人类出现后的各种活动也是影响上述要素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它既受到自然的制约,但又具有其他物质世界所没有的特点,即能主动地改造自然。

地球表面的这3种主要影响力是互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种地理现象就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的地理状况主要是地球表面太阳能分布、海陆分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佐内维尔德认为可以把地球表面的综合体看作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上述3种影响力成为3个叠加的烙印。

地壳和地貌是第一个烙印,为地表综合体提供基本的格局;是第二个烙印,在第一个烙印的基础上,不同的水文和生物活动产生相关的土壤、水体、植被和动物的分布格局;人类活动则是第三个烙印,表现为不同技术水平的农业和工业、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和文化等。

这 3个烙印的相互作用和制约,要求地理学把地球表面的5个圈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要求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紧密联系,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

第二,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

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二是控制海陆分布及其起伏、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过程的地球内能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球是一个椭圆球体,使得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构成不等的入射角,从而导致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

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能最多,极地地区获得的太阳能最少,太阳能沿纬度而发生量的变化。

太阳能分布的不均影响气温、气压、风向、湿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区域碴异,进而造成植被、土壤和农业的分布不均一(见彩图)。

这种太阳能及受其影响的其他自然现象沿纬度分布的规律性现象称为纬度地带性。

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区域分异,最明显地表现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差异,这是自然环境的基本分异。

地球表面有4个大洋和6块大陆,海洋面积远大于大陆,比值约为:1。

大陆相对集中于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对于生物和人类来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生物特别是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以及人类,主要集中在陆地。

陆地的海拔高度和海洋的深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海洋深度大于陆地的高度,在陆地上和海洋底部也各有起伏。

陆地上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米);由于板块构造活动,高大的山脉多分布在陆地的边缘,且主要沿南北走向,但也有呈东西走向的。

海洋中最大的深度在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大洋海盆一般深达4000米左右,大陆架深度只有200米左右。

海陆的分异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上都有表现。

在陆地上,气候、生物、土壤还有从沿海向内陆呈规律性变化的现象,它在中纬度表现得最为明显,由陆地边缘向内陆中心,气候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植被由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到荒漠,土壤也有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山地的存在,使自然环境各成分和自然综合体出现随高度的差异。

在小范围内则有地方性的地貌、气候引起水文、生物和土壤的差异。

上述各种不同等级的区域分异,都是在因素与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群,具有暗黑色的皮肤,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卷曲的头发,能防止头部被晒得过热;宽鼻、厚唇、大嘴巴,便于散热。

长期生活在寒带的人群,具有高窄的鼻子,使冷空气较慢地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以防冻伤〔见,(见彩图)〕。

人类的居住,如、和,不同规模的城市以及不同性质的城市,如综合性城市、工矿业城市、港口城市、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城市等,其、、郊区农业结构、交通运输和商业格局、和构成、城市景观和民风习俗等,都是互不相同的(见彩图)。

所以,区域分异是地球表面最基本的特征。

第三,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经历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就每一个地域而言,每年乃至每天、每时的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在变化的,每年、每季乃至每天的水流和植被情况也是在变化的。

至于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地理现象,其变化则更是频繁,变化的时间尺度远比自然地理现象小。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的变化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

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使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的出现和蔓延、动植物种的加速灭绝等,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影响的程度还在加剧。

地球表面如何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以地球表面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研究特点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其理论、方法和手段。

它具有下述特点。

综合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不限于研究其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

它着重研究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

当然,由于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可以对某一要素进行部门的研究,但这种研究是在地理学综合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与一些相邻学科虽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但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是不相同的。

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之所以成为地理学的一部分,不仅在其研究的客体是地球表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方法论上有着共同的基础──综合性。

因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两个要素相互关系(如气候和水文的关系,或土壤和植物的关系等)的综合研究,是低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多个要素相互关系(如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和土壤的关系,或聚落、城市、交通、政治等关系)的综合研究,是中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地球表面全部要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是高层次的综合性研究。

层次不同,综合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层次越高复杂程度越大,综合的难度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