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e325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d.png)
政府在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也将更加重视弃渣场的防治工作。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政 策出台,以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弃渣场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也将会对违反 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
THANKS
感谢观看
护坡防护
对弃渣堆积区域采取防护措施,如覆土、植树、 植草等,防止弃渣被风力或水力侵蚀。
3
排水措施
设置排水系统,如截水沟、排水渠等,防止雨水 冲刷弃渣。同时注意防止周边地表水流入弃渣场 。
04
工程实例
沟道型弃渣场防治措施实例
沟道型弃渣场是一种常见的弃渣方式, 其防治措施包括
植被恢复:在弃渣场表面种植植被,如 树木、草皮等,促进生态恢复和环境美 化。
平原型弃渣场防治措施实例
平原型弃渣场是一种 特殊的弃渣方式,其 防治措施包括
拦挡措施:在弃渣场 周边设置拦挡结构, 防止弃渣流失。
排水措施:设置排水 系统,及时排除弃渣 场内的积水,防止土 地侵蚀和环境污染。
覆盖措施:在弃渣表 面进行覆盖,如用土 壤、植被等材料进行 覆盖,防止弃渣流失 和环境污染。
将渣场设置在沟谷地带,利用天然 沟谷作为渣场,适用于地形起伏较 大、坡度较陡的地区。
平原型弃渣场
将渣场设置在平原地区,适用于地 势平坦、开阔的区域,例如盆地、 平原或低丘陵地带。
按照渣场下游水流条件分类
有水弃渣场
渣场下游有水流,弃渣可以顺着水流方向运移。
无水弃渣场
渣场下游无水流,弃渣容易在渣场堆积,需要注意排水和防止淤积问题。
排水流量
根据弃渣场的汇水面积和降雨情况,确定排水系 统的流量。
03
不同类型弃渣场的防治措施
沟道型弃渣场防治措施
拦挡措施
弃渣场水土保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弃渣场水土保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f2b34c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d.png)
弃渣场水土保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期期刊速读给大家推荐的是《中国水土保持》杂志2018年4月的文章《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审查与管理》,作者是原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姜德文。
姜德文(1959—),男,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水利部综合事业局首席专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长期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工作。
本期内容精选了姜主任文中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本期内容你将了解到:1、弃渣场管理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2、弃渣场设置有哪些要求?3、弃渣场选址及审查必备要素有哪些?4、弃渣场该如何堆置?5、弃渣场的防治措施又该如何布置?一、弃渣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指出,弃渣场管理常存在4方面问题:弃渣场选址、弃渣场的设计管理、弃渣过程管理和弃渣场完工验收。
1.弃渣场选址。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弃渣场选址时,由于该阶段主体设计的重点是主体工程的选址、建设布局、生产工艺选择等,弃渣场选址尚未被列入主体设计重点研究的内容,方案编制单位多是根据主体设计的初选厂址、线位,以地形图为主,选择了可以作为弃渣场的场地,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并得到批复。
到初步设计特别是施工图阶段时,施工单位在弃渣场落地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问题,往往是与当地村委会或农户协商,才最终确定弃渣场的位置,导致线性工程的弃渣场绝大多数都发生了变化。
弃渣场的变更方案编制、报批工作量较大,有些先弃后报批的还会面临处罚的问题。
2.弃渣场的设计管理。
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是指导和约束建设项目后续设计的重要文件,大型露天矿的排土场、金属矿的尾矿库坝、煤矿的排矸场、大型水利水电枢纽的弃渣场,一般都由主体设计单位进行了专门设计,既要落实水土保持要求,还要执行主体设计的相关规范,建设和安全标准较高。
而一些低等级的公路、铁路、建材、城建等项目弃渣场多、单个渣场弃渣量不大的项目,往往没有专业的设计单位做弃渣场设计,多由施工单位简单布置场地,直接弃渣,这类弃渣场的安全风险较多。
水利施工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施工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f3fa3c5022aaea988f0f26.png)
水利施工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摘要: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弃渣,随着弃渣量的增加会形成弃渣场。
弃渣场存在着一些危害,如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农田耕种等,因此要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尽量恢复耕地以补偿工程淹没和损毁的农田,以使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文章分析了弃渣场的危害,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并针对性提出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0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水利的投入,大量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设。
然而,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和施工等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大量弃渣,随着量的积累形成弃渣场。
因此,为减少水土流失,尽快恢复农耕,要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要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弃渣场的危害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弃渣场危害主要表现在这二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会堆放在河滩、河岸及沟道内,若不加以防护,遇到暴雨会形成泥石流等灾害,致使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既影响了河道行洪能力,同时又会威胁到弃渣场下游公共设施和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弃渣的堆放,既破坏了渣场区的原有地表植被以及坡面稳定性,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另外,弃渣在地表裸露,可会使扬尘日增多,影响区域人们的居住环境。
2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2.1工程措施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先拦后弃”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在分析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补充,增强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
控制和减少对地表植被、原地貌的扰动和毁坏,保护原地表植被和表土,尽量减少占用水、土资源。
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取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
2.2植物措施原则坚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浅谈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分析
![浅谈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31875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f.png)
浅谈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体现,这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对周遭环境造成影响,只有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才能维护好国内的环境。
在水土保持工程工作中,弃渣场水土保持工作一直都较为重要,因为水土保持也是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需要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本文在接下来的环节当中,将会展开主题内容的分析,希望为有关环境保护团队提供应有的参考。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措施弃渣场需要得到科学处理,因为消纳弃渣场中拥有多种废弃物,如果不能处理得当,那么必定会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的根本质量,严重情况下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通过后续对策予以解决的。
所以要想应对弃渣场的水土保持问题,那么最为关键的措施,始终都应当集中在防护阶段,即制定出科学的防护措施,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
接下来首先简要分析,弃渣场开展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1.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的目的、重点以及要点分析(一)设计目的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设计的根本目的,主要集中在确保所在地环境的质量,因为这是我国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国家“绿水青山”政策理念的直接体现。
传统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质量是较低的,产生的原因来源于人们的不重视,以及防护措施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等方面。
所以实现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目的,也就需要从这些方面展开思索。
(二)设计重点该项防护措施的重点,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切实集中在把握好不同类型的弃渣场模式上,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弃渣场,所采用的水土防护措施的类型是不同的,比如沟道型弃渣场的处理,就需要注重计算堆渣比例,来使得处理流程能够处于规范化的状态。
另外,还要讲重点集中在后续的维护管理流程中,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状况。
(三)设计要点该项工作的设计要点,一定要遵循根据所在地实际情况的目的,不能与当地实际情况脱离,否则制定出来的防护措施,必定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措施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87fc9c503d8ce2f016623b8.png)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措施探讨摘要: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改善即是避免我国水土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所在。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1、水利水电弃渣场的特点(1)弃渣场的弃渣量较大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在进行基坑开挖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渣,渣量比较大。
(2)弃渣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水力资源进行水电能源生产,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会选址在山区峡谷中,而这些地区往往山势较高、地形较窄,且峡谷两侧的山体坡度较大,通常在沟道的上下游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是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弃渣场的,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将弃渣场选择在河道中,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比较大水利工程土方开挖会对原有土壤的形态与构造造成一定的破坏,会使原土壤的酸碱平衡度失调,使其自然均衡能力下降,时间一久就会进一步的对原有土壤整体的抗侵蚀能力与蓄水能力形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如果遇上恶劣的天气状况影响,就难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2、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1)植物措施原则植物措施原则:1)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2)将永久性治理措施和临时性治理措施相结合;3)在工程保护的基础上,补充植物保护措施,恢复生态环境功能。
从水土保持措施、扰动控制工程建设等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树种和种植区域,实施“适树适草”原则,增强保护效果,注重生态效益,明确造林绿化技术措施及要求。
(2)工程措施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先停后弃”的原则,防患于未然。
以主体工程为前提,在分析水土保持工程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补充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控制和减少地表植被的干扰和对原地貌的破坏,同时还需加强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尽量减少占用水和土壤资源。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最新版】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cef17b050876323012122b.png)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摘要:针对弃渣场的不同类型,从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临时防护工程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防治措施1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管理用房场平和道路场平等往往都会产生弃渣,根据弃渣堆放位置的地形条件,与河(沟)相对位置等,将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划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等5种类型。
弃渣的堆置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弃渣场类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2弃渣场分类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5种类型,具体如下。
2.1沟道型弃渣场根据洪水处理方式及堆渣方式,沟道型弃渣场可分为截洪式、滞洪式和填沟式3种。
沟道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
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其拦挡工程为拦渣坝(堤)或挡渣墙,视情况配套拦洪及排水措施。
2.2临河型弃渣场临河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河流或沟道两岸较低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堆渣体临河(沟)侧底部低于河(沟)道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或部分受洪水影响。
适用于河(沟)道流量大,河流或沟道两岸有较宽台地、阶地或河滩地,其拦渣工程为拦渣堤。
2.3坡地型弃渣场坡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缓坡地、河流或沟道两侧较高台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高于河(沟)中弃渣场防洪水位。
沿山坡堆放,坡度不大于25°且坡面稳定的山坡,其拦渣工程为挡渣墙。
2.4平地型弃渣场平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宽缓平地、河(沟)道两岸阶(平)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低于或高于弃渣场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受洪水影响或不受洪水影响。
适用于地形平缓,场地较宽地区;坡脚受洪水影响时其拦渣工程为围渣堰,不受影响时可设挡渣墙,或不设挡墙,采取边坡防护措施。
2.5库区型弃渣场库区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库区内河(沟)道两岸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水库建成后堆渣体全部或部分被库水位淹没。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13533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汇报人:日期:•弃渣场分类•弃渣场危害•弃渣场防治措施目录•弃渣场治理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01弃渣场分类位于沟口处,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
谷口型弃渣场坡面型弃渣场沟道型弃渣场位于坡面上,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同时辅以截排水措施。
位于沟道内,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同时考虑沟道的汇水情况。
030201按照位置分类将渣体集中堆放在一处,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
集中式弃渣场将渣体分散堆放在多处,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局部拦挡。
分散式弃渣场堆放土石混合材料,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
土石混合型弃渣场堆放岩石材料,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同时考虑岩石的稳定性。
岩石型弃渣场堆放泥沙材料,通常采用拦渣坝或挡渣墙进行拦挡,同时考虑泥沙的流动性。
泥沙型弃渣场02弃渣场危害破坏自然景观弃渣场往往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污染水源弃渣场可能对周围的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诱发地质灾害弃渣场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威胁。
弃渣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效益。
影响工程进度弃渣场的处理和管理需要额外的费用,增加了工程的成本。
增加工程成本弃渣场可能对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影响工程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弃渣场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影响居民生活弃渣场可能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弃渣场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影响旅游业、农业等产业的发展。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03弃渣场防治措施主要用于拦挡弃渣,防止其流入河道或造成其他危害。
对弃渣场边坡进行加固和防护,以防止边坡失稳和滑坡。
设置排水系统,如截水沟、排水沟等,以防止弃渣场被水淹没或冲刷。
在弃渣场上进行植被恢复,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b49ac502d276a200292ece.png)
水利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一、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管理用房场平和道路场平等往往都会产生弃渣,根据弃渣堆放位置的地形条件,与河(沟)相对位置等,将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划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等5种类型。
弃渣的堆置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和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的弃渣场类型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
二、弃渣场分类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为沟道型、临河型、坡地型、平地型和库区型5种类型,具体如下。
2.1沟道型弃渣场根据洪水处理方式及堆渣方式,沟道型弃渣场可分为截洪式、滞洪式和填沟式3种。
沟道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沟道内,堆渣体将沟道全部或部分填埋。
适用于沟底平缓、肚大口小的沟谷,其拦挡工程为拦渣坝(堤)或挡渣墙,视情况配套拦洪及排水措施。
2.2临河型弃渣场临河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河流或沟道两岸较低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堆渣体临河(沟)侧底部低于河(沟)道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或部分受洪水影响。
适用于河(沟)道流量大,河流或沟道两岸有较宽台地、阶地或河滩地,其拦渣工程为拦渣堤。
2.3坡地型弃渣场坡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缓坡地、河流或沟道两侧较高台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高于河(沟)中弃渣场防洪水位。
沿山坡堆放,坡度不大于25°且坡面稳定的山坡,其拦渣工程为挡渣墙。
2.4平地型弃渣场平地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宽缓平地、河(沟)道两岸阶(平)地上,堆渣体底部高程低于或高于弃渣场设防洪水位,渣脚全部受洪水影响或不受洪水影响。
适用于地形平缓,场地较宽地区;坡脚受洪水影响时其拦渣工程为围渣堰,不受影响时可设挡渣墙,或不设挡墙,采取边坡防护措施。
2.5库区型弃渣场库区型弃渣场弃渣堆放在库区内河(沟)道两岸台地、阶地和河滩地上,水库建成后堆渣体全部或部分被库水位淹没。
对于山区、丘陵区无合适堆渣场地,同时未建成水库内有适合弃渣的沟道、台地、阶地和滩地,其拦渣工程主要为拦渣堤、边坡防护工程或挡渣墙。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dd6c5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a.png)
02 防治措施体系
拦挡工程
拦挡工程概述
拦挡工程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 法,将弃渣场内的渣料进行固定 或稳定,以防止弃渣流失和滑坡
等问题的发生。
拦挡工程分类
根据弃渣场的地质条件和渣料特性 ,拦挡工程可分为重力式拦挡、支 撑式拦挡、锚固式拦挡和混合式拦 挡等。
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拦挡工程的适用范围不同 ,需要根据弃渣场的具体情况进行 选择。
在弃渣场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 土壤层,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 植物,通过植被的根系固定渣 体,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弃渣 场的生态环境。
坡面型弃渣场防治措施
01 总结词
控制堆高、加强支护、生态修 复
03
02
加强支护
04
控制堆高
坡面型弃渣场应严格控制堆积高 度,避免过高的渣体对坡面造成 过大的压力,导致坡面失稳。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 分类与防治措施体系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弃渣场分类 • 防治措施体系 • 不同类型弃渣场的防治措施 • 防治措施体系的优化建议 • 实际案例分析
弃渣场分类
01
依据地貌形态的分类
01
平原型弃渣场
适用于地势平坦、周围无显著起伏的区域。
02
坡型弃渣场
适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地带。
低洼型弃渣场防治措施
总结词
防洪排涝
稳固堆渣
植被恢复
防洪排涝、稳固堆渣、植被恢 复
加强弃渣场的排水设施建设, 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避免堆 积成涝。同时,对于渣场低洼 地段,需要着重建设防洪堤坝 ,防止洪水冲刷导致渣场失稳 。
弃渣堆积应遵循由内到外的顺 序,采取分层碾压的措施,确 保渣体稳固。同时,要定期进 行渣体位移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渣场滑坡、泥 石流等问题。
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77680d763231126edb11bb.png)
有甚者会诱发大规模的人为泥石流,严重威胁了下游建筑物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
2008年9月,山西襄汾新塔矿尾矿库发生的特大溃坝事故,形成宽约600米,长约3000米 的泥石流,吞噬了下游的农贸集市和村子,造成1000多人受灾,250多人死亡。 2.2顺沟型渣场 顺沟型渣场弃渣堆放于两侧岸坡,保留了沟道的过水通道。但若两侧坡面较陡,且渣体堆渣过高时,
参考文献
【l】周天佑,卿太明.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弃渣量、弃渣场的类型及防洪标准【J】.四川水利,2004(3):55
56.
【2】王灿,任元.驻信高速公路弃渣场的治理明.中国水土保持,2002(II):34. 【3】操昌碧.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明.水电站设计,2001,17(4):39~41. 【4]m淮.鸥鸪山隧道西洞口沟道型堆渣场防护设计与思考【J】.四川水利,2007,28(1).
78
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赵芹, 郑创新 赵芹(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郑创新(四川准达岩土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264855.aspx
表2尾矿坝或尾矿库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注:引自‘防洪标准》(GB50201.94)
3.2分类沟道型渣场设计 3.2.1拦沟型渣场
由于拦沟型弃渣场滞留了沟道洪水。一旦失事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等设施造成严重
的危害,因此必须修建拦渣坝和截排水系统.所有工程防护措施均为永久性建筑物,其等级和防洪标准应 综合考虑渣场规模、设计和校核洪水标准、主体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来确定13I.
76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水利工程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简述
![水利工程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b78926b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b.png)
水利工程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简述摘要:弃渣场具体是指工程建设中失去价值的土石方等其他混合物堆放的位置,从水利工程项目的角度上来看,弃渣场中的成分主要包括了弃石场、弃土石渣场以及弃土场,为了确保弃渣场能够具备足够的水土保持能力,需要采取正确的预防保护措施,因此本文对于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于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弃渣场的特点进行阐述,最后对于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进行探析。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方式1.弃渣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的重要性在完成工程项目之后,施工过程中所设置的弃渣场必然会对周边环境形成严重的破坏,一般而言水利工程项目都会有着较大的规模,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挖掘植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会对附近生活的人们带来负面影响,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弃渣场进行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与此同时,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会在河道处设置弃渣场,那么弃渣就会进入到河道当中,从而导致堵塞现象,使得河床提升,这样一来就会影响河道通常,通过对弃渣场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来避免河道出现堵塞问题,保持足够的通常。
2.弃渣场的特点阐述在完成水利项目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从而成为了弃渣场,一部分水利项目会将弃渣场设置在上游,通常来看,由于施工企业难以迅速明确弃渣场位置,那么为了能过节约更多的时间,一般会将弃渣投入到河道中,这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水利项目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弃渣场,常见的主要包括了临河型、沟道型、坡地型以及库区型。
在这几种类型当中,沟道型具体知识在沟道内侧放置弃渣,临河型则是在底部放置弃渣,工作人员要对防水位置进行明确,并对防洪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确保弃渣能够得到有序的堆放。
库区型是指将弃渣放置于水库当中,相比于上述几种类型,坡地弃渣场的特点在于其要比其他更加重视弃渣排放到底部,并要高于河道摊位,不需要关注其对防洪造成的影响。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570493ee06eff9aff80730.png)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网的覆盖面积在不断扩张,正逐步向西南边远山区延伸,由于区域地形条件复杂,沟壑纵横,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弃渣,导致弃渣场数量多,弃渣活动频繁。
在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主体设计单位关注的重点是主体工程的选址或选线、建设布局、生产工艺等,弃渣场作为高速公路线外附属工程,其选址尚未被列入主体设计重点研究的内容,到初步设计阶段尤其是到施工图设计阶段时,因设计加深、征地等原因,常有弃渣场变更现象。
在施工管理方面,高速公路建设多采取分标段施工管理,导致土石开挖及弃渣处置易缺乏统一的规划及调度,更加剧弃渣堆放问题,对于已新增的弃渣点,若处置不当,不仅会产生安全隐患,还将影响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
因此,对于新增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整治措施设计成为了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以雅康高速公路新增K10+510弃渣场为例,详细介绍了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整治措施设计,通过弃渣场的整治,达到确保弃渣场安全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甘孜州境内,线路全长134.79km,是国家高速公路G42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的联络线,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5条东西横线之一的康定至泸州高速公路的核心部分,路线起点位于雅安市草坝镇,接乐雅高速公路K86+307,沿线经过雅安市雨城区、天全县、甘孜州泸定县、康定县,终点为康定城东菜园子,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新建,路基宽24.5m,设计速度80km/h,桥隧比高达82%。
2 弃渣场概况及周边环境情况2.1 弃渣场概况K10+510弃渣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澄青村、顺江村附近,雅康高速桩号K10+510右侧方向坡地上。
弃渣场堆积完毕,总堆填渣土约6.0万方,堆砌的弃渣长约153m,宽约48m,层厚5~20m不等,成份为开挖的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体,块体呈不规则棱角状,含量35-50%,粒径一般0.3~1.0m,最大可达1.5m,堆渣高程为587m~614m,最大堆渣高度为27m,场址地形相对开阔。
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分析
![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13daa01ed9ad51f01df2e9.png)
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分析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大发展的前提之下,工程项目的类型以及数量逐渐增多,其一方面大大推动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其中以弃渣场水土保持问题最为明显。
弃渣场是诸多工程项目堆放废弃物的场所,但是根据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废弃物,那么必定会导致弃渣场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从而造成的经济损害以及环境损害,都是不容小觑的。
本文接下来将会展开具体防护措施的分析。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重要性众所周知,弃渣场的由来已久,它在诸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承担着消除废弃物的目的。
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因为有关工作人员的处理细节问题,直接导致了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作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并且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投入了较大的成本,这显然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为了能够应对这样的问题,最佳方式便是从水土保持的防护措施上着手处理,进而确保弃渣场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一、关于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分析弃渣场是水土保持设计中的重点区域。
为减少生产建设项目过程中弃土弃渣的水土流失,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弃渣场采取水土保持预防措施。
在进一步展开本文后续内容分析之前,有关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对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重要性,作出科学化的分析与评判,因为这是实际工作开展的前提所在。
具体的重要性,应当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提升弃渣场周边生态平衡。
建筑工程弃渣场的重要地位,始终都是运用科学化的措施来处理生产建设所产生的废弃物,但是因为人为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常常又会导致实际工作的开展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这样也就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
而展开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此,通过采取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预防措施,使得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几率得到降低,同时在根本上大大提升弃渣场周围的生态平衡,从而实现弃渣场的实际效用。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探讨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52c93fa551810a6f5248636.png)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探讨摘要:水库型电站的弃渣场大多布置于水库区内河道两岸。
电站施工期,弃渣场可能受设防洪水影响,在运行期,渣体坡面将受库水升降影响,因此,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是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
笔者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对水库型弃渣场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作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护措施1、水库型弃渣场布置及使用特点布置于水库淹没区范围内的弃渣场称为水库型弃渣场,这类渣场常见于堤坝式或混合式水电站工程。
1.1布置特点由于梯级电站是一级接一级布置的,因此在工程区域之外布置弃渣场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工程区河段内寻找弃渣场。
堤坝式或混合式水电站工程所处河段的地形条件,除水库淹没区河段地形较为平缓外,其余工程区地形均较陡,在水库淹没区外往往找不到或找不足堆渣场所。
鉴于受水库型工程所处河段的地形条件限制,在对工程安全、河道行洪和经济效益不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可将部分工程弃渣场布置于水库淹没区内的河道两岸地势平缓的区域,采取挡渣墙(堤)和工程护坡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弃渣场进行保护。
由于弃渣堆放在河岸,若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当,弃渣垮塌或被洪水冲毁,将造成山洪、泥石流等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甚至堵塞河道,影响河道行洪。
1.2使用特点水库型弃渣场在电站施工初期即开始堆渣,一般情况下,堆渣体置于河道两岸地形平缓、地势低矮处。
工程施工期,渣场底部渣脚可能受到河道洪水的影响;电站运行期,由于渣场位于水库淹没区范围内,水库蓄水后,渣场受水库水位升降影响。
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弃渣堆于水库淹没区,其防护措施自然与水库区各特征水位有密切关系,据此对水库型弃渣场进行分类防护。
2.1渣场分类库面型渣场:弃渣堆放在水库淹没区顶部正常蓄水位附近,堆渣体底部低于正常蓄水位,顶部高于正常蓄水位。
库中型渣场:弃渣堆于水库淹没区中部,堆渣体顶部低于正常蓄水位,底部高于或低于死水位。
库底型渣场:弃渣堆放在水库淹没区底部,堆渣体顶部低于死水位。
弃渣场的水保措施
![弃渣场的水保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fca4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f.png)
弃渣场的水保措施弃渣场是指工矿企业或者建筑工地产生的废渣、废弃物暂存、临时堆放的场所。
这些弃渣场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尤其是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避免水污染,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水保措施来减少弃渣场对水资源的污染。
首先,弃渣场应该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周围没有溪流、湖泊等水体的地方。
在弃渣场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建设排水沟、雨水收集池等设施,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将雨水、废渣渗滤水等有害物质有效地收集起来,避免其直接进入水体。
其次,加强弃渣场的围堰工程。
围堰是指用土石等物质搭建的围挡结构,用于限制和阻止渗滤水等废渣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应该根据弃渣场的规模和性质合理选择围堰的类型和高度,确保其能有效地挡住渗滤水的流动。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围堰的完整性,及时修补破损部分,确保围堰的功能。
第三,建立合理的废渣处理系统。
弃渣场产生的废渣应该按照类别、性质进行分类处理。
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固体废渣,可以进行分离、压实、填埋等处理;对于液体废渣,可以进行沉淀、中和、过滤等处理。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废渣的无害化处理和处置。
第四,加强弃渣场的监测和管理。
弃渣场应设立专门的监测系统,定期对其周围的水体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悬浮物、营养物质、重金属等指标,以及对水体中生物的观察等。
监测结果要及时发布,并根据监测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水体受到污染。
同时,弃渣场也应加强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水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五,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针对弃渣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应加强水保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水保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技巧。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c956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2.png)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持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地表水和土壤进行保护和改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针对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对弃渣场的地形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沟道型弃渣场由于地势较低,容易受到降雨和沟道流水的冲刷,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设计者需要对弃渣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降雨量、径流量、沟道梯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便设计出适合的防护措施。
其次,需要采取适当的修建和加固措施。
针对沟道型弃渣场,可以采用修建横向支护墙和纵向堤坝的方式来加固沟道边坡,防止沟道侵蚀加剧。
横向支护墙可以起到固定和稳定边坡的作用,纵向堤坝则可以降低水流速度,减缓水流对边坡的冲刷作用。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沟道底部和侧护坡的排水情况,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第三,需要采取植被覆盖措施。
植被对于保持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植物,结合地形特点和土壤情况进行植被覆盖,以增强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水流冲刷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
最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
水土保持工程的长期效果需要通过监测和维护来保证。
设计者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对弃渣场的水文地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沟道侵蚀状况等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需要从地形特点分析、修建和加固措施、植被覆盖和监测维护等方面进行设计。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确保弃渣场的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b4ae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2.png)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1. 弃渣场简介弃渣场是指工业和矿山企业产生的废渣、渣土、废弃物等经处理后堆放的场地,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存放地。
弃渣场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水土保持方案,以确保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2. 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减少水土的流失、破坏、退化,保持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对于弃渣场来说,水土保持具有以下重要性:•防止水土流失:弃渣场存在大量渣土和废弃物,如果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容易因降雨等因素导致渣土和废弃物的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保护周边环境:弃渣场常常位于工业区域或城市周边,没有水土保持措施会导致渣土和废弃物污染地下水和周边水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维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可以保护植被和土壤,维护生态平衡。
弃渣场周围的植被可以吸收渣土中的污染物,净化环境。
3. 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为了保护环境和周边生态,以下是建议的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3.1 渣土覆盖层在弃渣场表面覆盖一层渣土,以减少渣土和废弃物的暴露。
渣土覆盖层应具有以下特点:•厚度:渣土覆盖层的厚度应达到一定要求,一般不少于30厘米。
较厚的覆盖层可以有效阻止水土流失和废弃物的暴露。
•稳定性:渣土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保证渣土覆盖层不易受降雨等因素的破坏。
可采用适当的固化剂对渣土进行处理,增强其稳定性。
•渗透性:渣土覆盖层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以保证降雨水能够透过渣土层进入地下水层,减少渣土表面水分积聚。
3.2 排水系统为了避免渣土场出现积水,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渣土场内部排水通畅。
排水系统应考虑以下要素:•排水沟:在渣土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以便及时排走渣土场内部的积水。
排水沟的建设应考虑地势和水流方向,并合理设计坡度。
•排水管道:在渣土场内部设置排水管道,连接到排水沟。
排水管道应采用防震、耐腐蚀的材料,确保排水畅通。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374f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0.png)
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沟道型弃渣场是一种常见的储存尾矿渣的方法。
然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这种弃渣场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以下是一些设计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的建议:
1.设计合理的泄洪口。
沟道型弃渣场需要有合理的泄洪口,以确保在暴雨和其他条件下不会水位过高。
泄洪口的设计应考虑到可能的最大降雨量和场地的地形和水文条件。
2.建立防止侵蚀的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弃渣场周围的泥土和石头被侵蚀,需要建立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植被覆盖、沙袋或水泥堆等。
3.建立岩土工程结构。
岩土工程结构(如挡土墙)可以增加弃渣场的稳定性,并减少土壤侵蚀和流失的可能性。
这些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场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4.监测和维护。
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有效性。
这些措施可能需要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气候和其他条件的变化。
总之,设计沟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场地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弃渣场的安全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分类与防治措施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51fd8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3.png)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弃渣场防 治措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 和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弃渣场 防治工作。
重度影响弃渣场
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弃渣场,通常未 采取或未完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 措施,且废渣堆放不规范,可能存 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02
弃渣场防治措施体系
物理防护措施
01
02
03
拦挡措施
建设拦挡结构,如挡渣墙 、拦渣堤等,防止弃渣流 失。
排水措施
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 、排水管等,防止弃渣场 内的水对周围环境造成影 响。
边坡加固与堆放弃渣
随着边坡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堆放弃渣的弃渣 场数量会增加,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
土地复垦与填放弃渣
随着土地复垦技术的不断进步,填放弃渣的弃渣 场数量会增加,提高土地的可利用性。
弃渣场防治措施体系的优化
04
建议
加强弃渣场的规划和管理
01 02
制定科学合理的弃渣场规划
在项目初期,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等条件,合理规划弃渣 场的位置、容量和运行方式,避免因弃渣场选址不当导致环境破坏或安 全事故。
提高防治措施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实施综合防治措施
将弃渣场的治理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等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通过优 化植被配置、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等方式,提高防治措施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和措施设计研究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
![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和措施设计研究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99453ec1c708a1294a44ed.png)
精选文档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技术篇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和措施设计研究——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黄斌,马力,薛鹏,刘晖(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430010,武汉)摘要在泥石流冲沟内布置弃渣场,堆渣将不可避免的占压泥石流的行洪通道。
若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对弃渣场上游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危及周边人员、居民房屋和设施的安全;同时,冲沟内堆填的弃渣,若不加以妥善防护,堆渣可能崩塌、滑落,从而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可能会对弃渣场下游的泥石流冲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并对周边居民和设施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对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护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石家沟弃渣场;金沙水电站西南土石山区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并为减少弃渣运距以节省工程投资,同时考虑避免弃渣对周边居民房屋、人员设施等可能带来的巨大压力,经综合比选,施工过程中只能将弃渣场布置于泥石流冲沟内。
泥石流冲沟本身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在泥石流冲沟内弃渣,往往形成不稳定体和潜在不稳定体,甚至成为泥石流的重要补充来源,若不加以防治或防治不当,将极可能产生更大的危害。
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的潜在危害较大,防治经验较为欠缺。
如何安全顺畅的排导冲沟内泥石流,又能有效防护弃渣,是泥石流冲沟型弃渣场防防护中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金沙水电站石家沟弃渣场为例,通过泥石流排导和弃渣场拦挡、防护相结合,工程与植物措施相协调,形成完整的弃渣场防护体系和防护措施设计。
1概述1.1项目概况金沙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中游末端的攀枝花河段上,地处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上距观音岩水电站坝址28.9km,下距攀枝花水文站和银江水电站分别约1lkm和21km,开发任务为以发电为主,兼有供水、改善城市水域景观和取水条件、对观音岩水电站反调节作用等,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渣体将支沟沟道填平
说明:
①V—渣场设防洪水位;Vr一渣体临沟侧坡脚最低高程;雌体基础冲淘深度+安全加深(1m):
②因临沟型占用了部分行洪断面,故必须进行行洪分析论证
2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
2.1拦沟型渣场
拦沟型渣场由于阻断了沟道上游来水通道,会在沟道内引起水位抬升,造成部分渣体浸
泡在水中,渣体内部凝聚力等物理力学参数降低、渣体浸润线抬高,加之弃渣本身结构松散、 承载力和抗冲刷力低,在降雨等外营力作用下,周围坡面形成的汇水均会引起渣体失稳,更
参考文献
【l】周天佑,卿太明.四川省开发建设项目弃渣量、弃渣场的类型及防洪标准【J】.四川水利,2004(3):55
56.
【2】王灿,任元.驻信高速公路弃渣场的治理明.中国水土保持,2002(II):34. 【3】操昌碧.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明.水电站设计,2001,17(4):39~41. 【4]m淮.鸥鸪山隧道西洞口沟道型堆渣场防护设计与思考【J】.四川水利,2007,28(1).
76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1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1)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士保持技术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防洪标准》, 综合考虑各渣场堆渣量、堆渣高度及其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等因素,防护建筑物工程等级定为 五级,并确定设计和校核洪水标准。 (2)当拦渣坝(尾矿库)一旦失事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设施会造成 严重危害,或有害物质会大量扩散时,应比规定确定的防洪标准提高一等或二等。对于特别 重要的拦渣坝(尾矿库),除采用l等的最高防洪标准外,还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1沟道型渣场类型划分
按照弃渣场在沟道中的具体位置及与沟中水流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沟道型渣场划分 为: 1.1拦沟型渣场 弃渣直接堆弃在溪沟的沟道上11I,与沟中来水方向垂直并阻断上游来水通道。按渣场在沟道中所处不
同位置,又可细分为沟头型、沟中型和沟口型。在高山峡谷区修建的建设项目,往往需要进行隧道开挖, 但由于受地形狭窄、施工交通(运距)等条件的限制,产生的大量弃渣堆弃于沟道上,形成拦沟型渣场。
作者简介:赵芹(1976.),女,汉族、安徽淮北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及监理工作。
Emaih zhq9504 1
2@1 26.corn;I 3980864942a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其挡渣建筑物相应地称为挡渣堤或挡渣墙。 1.3填沟型渣场 利用弃渣将整条相对封闭的沟道填满填平,渣项与周围分水岭高程一致,暴雨时已无洪
如矿山项目废弃的尾矿一般堆置在沟道中,形成的尾矿库为规模较大的拦沟型渣场。其拦渣建筑物称为挡 (拦)渣坝,坝上游形成弃渣库,沟道上游洪水和坡面汇水由专设的拦水坝、溢洪道、捧水隧(涵)洞等
设施排至下游。
1.2顺沟型渣场 弃渣堆弃在沟道两侧的坡(台)地上,临空面坡脚位置一般位于沟道滩地或沟边【2】'与 沟道水流方向平行。按坡脚高程与防护渣体的设防洪水位的相对位置,又可细化为临沟型和 谷坡型渣场。在丘陵区沟道相对开阔,弃渣量不是很大的建设项目,往往形成顺沟型渣场;
77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顶安全加高。为减少坡面径流对渣体冲刷的影响,应考虑在渣体与坡面之间修建截排水沟; 结合防洪要求布设的拦渣堤,当沟道比降较大且流量较大时,可在沟道上游布设溢流堰并充 分考虑沟道洪水的消能防冲等措施【引。 (2)谷坡型 谷坡型渣场弃渣堆弃在沟道两侧较高的坡地上,其渣底高程高于沟道防护渣体的设防洪 水位。由于弃渣易发生滑塌,当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应在坡脚或相对较高的坡面上修建 挡渣墙,以有效地降低挡渣墙的高度;当堆渣坡度较陡时,应进行削坡处理。挡渣墙的长度 应保持与水流方向一致,避免截断沟谷和水流。为减少坡面径流对渣体冲刷的影响,应考虑 在渣体与坡面之间修建截排水沟;同时,为降低挡渣墙后地下水位,应在墙后设计排水系统。
3.2.3填沟型渣场
由于最大堆渣顶高已与分水岭高程一致,暴雨时渣场外已无洪水汇入渣场,因此上游不 受洪水影响,其工程防护措施设计类似沟头型弃渣场,不再赘述。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按照弃渣场在沟道中的具体位置及与沟中水流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沟道型渣场 划分为拦沟型、顺沟型和填沟型三种型式;其中拦沟型渣场由于滞留了上游沟道洪水,一旦 失事后果最为严重。 (2)在分析不同类型的沟道型渣场的水士流失危害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拦渣坝、 拦渣堤和截排水(洪)等水土保持工程综合防护措施,以满足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 4.2建议 (1)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应从地形、地质、水文和旌工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沟道 型渣场的布设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特别是拦沟型渣场的布设应慎 重。 (2)在高山峡谷区实施建设项目,应优化主体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充 分考虑土石方平衡并加大弃渣利用率,如铁路和公路线型项目可增加桥隧比例,减少高填深 挖。
(1)沟头型 沟头型渣场一般位于主沟的顶部。由于最大堆渣顶高已基本接近分水岭高程,暴雨时上 游洪水影响较小,因此重点进行拦渣坝设计和考虑坝体抗滑稳定。若堆渣坡度较陡且高度较 大,为保证渣体稳定和安全,应考虑进行削坡开级并对坡面每隔一定高程设置马道,马道内 侧修建排水明沟。渣场顶面和坡面的洪水可由四周修建截排水沟和每层马道内侧的排水明沟 排走。 (2)沟中型 沟中型渣场一般位于主沟的中段。由于弃渣占据沟道断面,滞留上游洪水,因此必须考 虑上游沟道洪水影响,可设置导洪堤、泄水槽或排洪渠,将区间洪水排泄至拦渣坝的溢洪道 或泄洪洞进口,将洪水排泄至下游;同时,应充分考虑与下游沟道的顺接,可在排水沟出口 设扩散段并布置消能防冲设施。若堆渣坡度较陡且高度较大,为保证渣体稳定和安全,应考 虑进行削坡开级并对坡面每隔一定高程设置马道。 (3)沟口型 沟口型渣场一般位于主沟的出口处,下游一般与河道或交通运输设施发生交叉。由于整 条沟道的洪水都汇集于此,沟道洪水较大,为保证弃渣及坝体的稳定与安全,应在拦渣坝的 上游修建拦洪坝,同时应将沟道洪水采取排水涵洞(泄洪洞)、箱涵或排洪卧管的形式进行 地下排洪,并应充分考虑排洪出口处与河道或交通设施的衔接问题。若堆渣坡度较陡且高度 较大,为保证渣体稳定和安全,应考虑进行削坡开级、对坡面进行框格护坡并每隔一定高程 设置马道。 3.2.2顺沟型渣场 (1)临沟型 临沟型渣场弃渣堆弃在沟道两侧,其渣底高程高于沟道防护渣体的设防洪水位,应按防 洪治导线布设沟岸拦渣堤,力求少占沟道,影响沟道行洪断面:当拦渣堤有防洪要求时,应 结合防洪堤进行布置。拦渣堤设计必须同时满足防洪和拦渣的双重要求并考虑基础埋深和堤
表2尾矿坝或尾矿库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注:引自‘防洪标准》(GB50201.94)
3.2分类沟道型渣场设计 3.2.1拦沟型渣场
由于拦沟型弃渣场滞留了沟道洪水。一旦失事会对下游的城镇、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等设施造成严重
的危害,因此必须修建拦渣坝和截排水系统.所有工程防护措施均为永久性建筑物,其等级和防洪标准应 综合考虑渣场规模、设计和校核洪水标准、主体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来确定13I.
78
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赵芹, 郑创新 赵芹(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郑创新(四川准达岩土工程 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264855.aspx
水汇入渣体。填沟型渣场是顺沟型和拦沟型渣场的综合体。
表1沟道型弃渣场类型特性表 型号 渣场类型 拦沟型 沟头型 沟中型 沟口型
Ⅱ
判别条件 渣体在沟道的沟床上 渣体位于沟道的源头 渣体位于沟道的中游 渣体位于沟道的出口处
I旧
水力侵蚀特点 上游沟道洪水、坡面有汇水 坡面汇水 上游沟道洪水、坡面有汇水 会诱发泥石流,失事后果最严重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沟道型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防护措施分析’
赵芹1 郑创新2
(I.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成都610041; 2.四川准达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l0072)
摘要:在山区、丘陵区修建铁路、公路、水电、矿山等建设项目,由于受地形、地质和施工(运距)等条 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将大量弃渣(尾矿)堆弃于沟道内,在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下,会造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并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一旦失事会严重威胁项目区及下游地区的交 通设施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目前,现有的水土保持规程规范中对沟道型渣场的定义较笼统,防护措施 针对性不强。本文根据沟道型渣场堆放在沟道的位置及地形情况首次划分出拦沟型(沟头、沟中和沟口)、 顺沟型和填沟型三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沟道型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进行 了分析和阐述,对建设项目沟道型渣场的布设和工程防护措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沟道型弃渣场;分类; 危害; 防护措施
渣体失稳会发生滑坡、崩塌,导致弃渣滑落入沟道,会影响沟道行洪,特别是临沟型渣场的坡脚受到水流 冲刷,会引起严重的弃渣流失。
2.3填沟型渣场 填沟型渣场弃渣填平整条沟道,不存在沟道来水和渣体周围坡面汇水面积的影响,但沟 道下游出口处的拦挡工程若不到位,同样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3工程防护措施研究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要求,结合弃渣、尾矿等堆 量、堆放的位置和堆放方式,综合考虑渣场地形、地质和水文(汇水面积、最大暴雨及洪水 频率)等条件及下游的居民区可能受到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布置拦渣和截排水 (洪)工程,以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四川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地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幅员面积的90.O%以上.近年来,恰逢西部 大开发、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发展机遇,四川省正抓紧兴建一大批铁路、公路、水电、矿山和火电等建 设项目.但由于受地形、地质和施工(运距)等条件的限制,该区域的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将产生的大量 弃渣(尾矿)堆弃于沟道内,在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下,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并 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旦失事会严重威胁项目区及下游地区的交通设施、工矿企业和居民 生命财产安全等。目前,现有的水土保持规程规范中对沟道型渣场的定义较为笼统,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 本文根据渣场堆放在沟道中与水流相对位置的不同首次提出将沟道型渣场划分为拦沟型(沟头、沟中和沟 口)、顺沟型和填沟型三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沟道型渣场的水土流失危害及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进 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山区、丘陵区建设项目沟道型渣场的布设和防护措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