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加油站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备案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某加油站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17年版
(备案稿)
某县某加油站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2)
2.1 编制原则 (2)
2.2 编制依据 (2)
2.2.1 法律、法规、规章 (2)
2.2.2 标准、技术规范 (3)
2.3 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 (4)
2.3.1 环境质量标准 (4)
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4)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5)
3.1 企业基本信息 (5)
3.2 自然地理概况 (5)
3.2.1 地理位置 (5)
3.2.2 水文特征 (6)
3.2.3 气象气候特征 (7)
3.2.4 地形地貌 (7)
3.2.5土壤与植被情况 (8)
3.2.6动植物情况 (8)
3.3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9)
3.4涉及环境风险性物质情况 (10)
3.5 生产工艺 (14)
3.5.1 主要原辅材料 (14)
3.5.2 生产工艺 (14)
3.5.4加油站主要设备表 (19)
3.6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措施情况 (19)
3.7 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28)
3.8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29)
3.9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调查 (34)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35)
4.1 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35)
4.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3)
4.2.1 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43)
4.2.2大气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分析 (44)
4.2.3 漏油及含油废水事故排放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分析 (44)
4.2.4危废无序流失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分析 (45)
4.3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45)
4.3.1含油废水突发环境事件源强分析 (45)
4.3.2废油泄漏突发环境事件源强分析 (46)
4.4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47 4.4.1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 (47)
4.4.2 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47)
4.4.3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48)
4.5 突发环境事件后果分析 (49)
4.5.1 油品蒸气扩散后果分析 (49)
4.5.2汽油储罐火灾事故影响分析 (49)
4.5.3汽油储罐火灾事故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52)
4.5.4 汽油柴油油罐爆炸后果分析 (55)
4.5.5废油无序管理泄漏后果分析 (58)
4.5.6由事故引起的其他伴生/次生环境影响 (59)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0)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61)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62)
7.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62)
7.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63)
7.3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66)
8 附图 (68)
附图1:地理位置图 (69)
附图2:外环境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3:平面布置图 . (71)
附件1:某加油站环境影响报告执行标准 (73)
附件2:某加油站营业执照 (73)
本公司某县某加油站主要环境风险物质汽油、柴油和废油等。

运营中最大可信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油罐火灾燃爆废气排放污染,油罐、加油机及油管等发生漏油产生的废油,清洗油罐产生的含油废水事故排放污染和废油无序管理流失污染事件。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录(2016)》的规定,检修废机油、油罐沉积的废油、残油残渣及含油废棉纱棉布等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等规定加强管理。

通过指导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应急资源调查、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实施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工作,评估企业环境风险状况。

企业按照上述方法持续排查、治理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不仅可以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水平,还能动态完善应急预案,从而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减轻其危害程度。

2.1 编制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并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1)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实事求是,摸清现状;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科学评估,规范编制”的原则。

(2)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企业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2.2 编制依据
2.2.1 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环保部令第39号);
6、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
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8、《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川环发〔2013〕163号);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10、《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第4号);
11、《突发环境事件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第17号令);
13、《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第32号令);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15、《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凉府发〔2014〕13号);
2.2.2 标准、技术规范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3、《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12);
8、《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
9、《石油及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1995);
10、《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1992);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ZB1-2010);
14、《防洪标准》(GB50201-2014);
15、《建设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2.3 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
2.3.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
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
2.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大气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
2、水污染物:《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3、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 企业基本信息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见表3-1。

表3-1 公司基本情况表
3.2 自然地理概况
3.2.1 地理位置
某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

地理座标东经102°43′-103°03′和北纬27°16′-27°55′之间。

周边相邻5县,北靠昭觉,南接宁南,西连普格,东以西溪河、金沙江为界与金阳、云南省巧家县隔水相望,幅员面积1685平方公里。

本加油站位于某县特木里镇某村,紧邻普提下街,交通方便。

某加油站距县电力公司约100米,距离某县政府约500米,地理坐标东经102°48′54″-58″,北纬27°42′33″-37″之间,加油站主要经营油品为93#汽油和0#柴油。

总占地面积618.23m2,主体工程包括地埋储油罐4个,分别为0#柴油罐2个(单罐容积分别为45 m3和30m3)、93#汽油罐2个(单罐容积分别为15m3和30m3);单排2个加油岛布置有单枪加油机4台。

配套工程包括消防沙池、隔油池、化粪池、卸油场、实体围墙
车道和出入口等;公用工程包括水、电供应系统和绿地等;办公生活设施主要是站房,建筑面积约120m2。

加油站汽柴油日销量约为21吨/日,年外售油料约7560吨。

因柴油的闪点较高,其危险性远不如汽油,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12),项目加油站总储罐容积m3≤90;汽油罐单罐容积m3≤30,柴油罐单罐容积m3≤50,为三级加油站。

其地理位置示意见图1。

3.2.2 水文特征
某县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条,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7.3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在1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量为76.8万千瓦。

布拖的地表径流主要由自然降水补给。

金沙江沿东南边缘而过,属过境水,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利用其水利资源;西溪河为布拖与昭觉和布拖与金阳的分界河,由于两岸山高坡陡,河床深切,故目前仍未开发利用。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和植被情况不同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差异很大。

县内低山河谷一带径流深为200mm,县境东南部的二半山地区径流深为300—500mm,县境中部的布拖盆地和拖觉盆地径流深为500—600mm,西溪河盆地径流深为700mm左右。

从某县地表径流深等值线图上进行加权法计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37.9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06亿,外来水量826亿,全县共同径流量1732亿。

县境内大于100km2集雨面积的河流有4条,即特木里河、爱治日窝河、尼洛依达河、交际河,此外,集雨面积大于10km2小于99km2的支流还有12条。

特木里河发源于乌科梁子,流程52km,集雨面积234km2,落差1275m,流量7.2m3/秒,中段已开发利用;爱治日窝河发源于火烈
博日洛者,流程22.16km,集雨面积173km2,落差1860m,流量为3.59m3/秒,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尼洛依达河发源于乌科梁子东坡和阿布择鲁西坡山麓,流程32.2km,集雨面积361km2,落差1612m,流量5.1m3/s,中段已开发利用;交际河发源于吉留秀梁子北面和西南,流程18.45km,集雨面积234km2,落差1916m,流量3.34m3/s,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3.2.3 气象气候特征
布拖属亚热带滇北高原气候区,气候呈立体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其特点是冬长夏短,气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日照充足,灾害频繁。

县城附近历年平均气温10.1°C,最高年平均为10.7°C,最低年平均为9.4°C,最热在7月,月平均气温17.3°C,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1.4°C。

年平均降水量1114.7毫米,集中在6至9月间。

年平均日照1996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0.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5.4°C。

自然灾害有暴雨、泥石流、冰雹、旱灾、寒潮、低温阴雨。

3.2.4 地形地貌
某县境内高山林立、沟壑纵横、地理环境复杂,地型地貌可概括为“三个坝子(布拖、拖觉、西溪河三个高山坝子,面积15万亩)四片坡(依某、拖觉、西溪河、交际河沿江沿河的四片陡坡和缓坡)两条江河(流经布拖的金沙江和西溪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县境内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占全县幅员面积的89%,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仅占11%)、立体气候灾害多”。

乌科梁子、阿布测鲁两大山脉呈南北走向座落境内,最高点阿布测
鲁峰,海拔3891米,最低点西溪河入金沙江河口处,海拔535米,高差达3356米。

布拖坝海拔2400米上下。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厂所在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根据该标准附录D,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

地震设防裂度为7度。

3.2.5土壤与植被情况
由于气候、地形、植被、母质、土壤种类复杂,致使土壤理化性变幅度,向性变化大,垂直变化规律明显。

期特点是:土薄坡大,质地偏轻,砾石含量高,低产土壤多。

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变幅大,差异显著。

微酸性土壤多有机质含量中偏下,普遍缺乏氮、磷、钾等。

海拔1300m以下为燥红土;海拔1300~2450m为红壤土区;海拔2450~2900m 为黄宗壤土区;海拔2700m以上为宗壤区;河谷平坝地带为紫色土区。

全县土壤(不含其他用地)化验分析:水稻土占2.44%,冲积土占0.04%,紫色土占31.02%,红壤土占35.26%,石灰岩土占5.14%,燥红土占4.99%,黄宗壤土占10.63%,棕壤土占4.93%,亚高山草甸土占4.67%,其它土占0.88%。

根据实地调查,矿区内占地类型主要为荒坡地,地表植被主要为杂草和灌木,其植被覆盖度随季节而变化。

3.2.6动植物情况
布拖气候多样,适生支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多层次的立体分布。

适宜于优质绵羊、高山白杨、山地蔬菜、马铃署、荞麦、燕麦、花(青)椒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附子、川贝母、半夏、天麻、虫草、黄苓、黄连、五倍子等200余种。

某县自然
植被呈垂直分布,分为四个植被带。

海拔1400米以下为亚热带稀树草丛;海拔1400至2200米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2200至3000米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海拔3000米以上为北温带暗针阔叶林及亚高山灌丛。

林木有松、杉、桦、杨、椿、槐、香樟、楠木、高山栎、枫树、漆树、油桐等。

名贵中药材有附子、半夏、贝母、雪山一枝蒿、天麻、虫草、党参、何首乌等。

某县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有牛羚,二、三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穿山甲、豹、林麝、大小灵猫、水獭等。

3.3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某加油站位于某县特木里镇某村,站周边环境比较简单,周边无重要公共建筑物,也无其他易燃易爆生产场所。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外环境简介如下:
加油站东北面:围墙外有1户农户(民用建筑物三类保护物),与站内储罐区距离约16m,与加油机距离约23m。

西北面:围墙外有3户居民(民用建筑物三类保护物),最近的民房距离站内储罐区约8m,与加油机距离约20m。

东南面:临普提下街,与站内加油机距离约8m,与罐区距离约18m。

同时一条有绝缘层架空通信线(杆高6.5m)和一条有绝缘层架空电力线(杆高 6.5m)布设于普提下街两侧,架空通信线与站内储罐区距离约16m,与加油机距离约6m;架空电力线与站内储罐区距离约28m,与加油机距离约18m。

普提下街对面为商铺,与站内储罐区距离约36m,与加油机距离约26m。

西南面:围墙外有1户居民(民用建筑物三类保护物),与站内加油机距离约11m,与罐区距离约15m。

调查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敏感点;也无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和其它特别需要保护的敏感目标;加油站上空无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跨越。

据调查,威日达河水体功能主要为行洪和灌溉,项目下游5km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

西北侧居民家用水井距离项目最近直线距离约50m。

加油站与周围建筑物距离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12)中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要求。

加油站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

本加油站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表3-2 环境保护目标
3.4涉及环境风险性物质情况
加油站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环境危险物料见下表:
表3-3 企业主要环境危险物料特性一览表
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储存情况见表3-4。

表3-4 公司涉及的环境危险品及储存情况
环境风险物质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如下:
(1)汽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3-5 汽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危险性特性表
(2)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3-6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机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3-7 机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危险性特性表
3.5 生产工艺
3.5.1 主要原辅材料
本加油站对外零售机动车92#汽油和0#柴油,加油站的油来自于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汽油和柴油注入地埋式储油罐中,由4台单枪加油机对外售油。

表3-8 主要原料及能源消耗量
3.5.2 生产工艺
本项目加油站的油来自于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汽油和柴油注入地埋式储油罐中,由加油机对外售油。

加油站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下图5-3。

工艺
流程
图3-1 加油站加油工艺及产污位置分析
具体工艺说明:
(1)油品运输:油品均采用汽车槽车运送至本站。

(2)卸油:本项目采用自流密闭卸油方式卸油。

油槽车与泄油接口、蒸汽回收管口与油槽车油气回收管口均通过快速接头软管相连接,油槽车与埋地油罐便形成了封闭卸油空间。

员工打开卸油阀后油品因位差便自流进入相应的埋地储油罐,同体积的油气因正压被压回油罐车。

回收至油罐车内的油气由槽车带回油库。

(3)存储:本项目设置4座埋地油罐,分别为单罐容积20 m3的0#柴油罐1个、单罐容积为20m3的93#汽油罐2个(已废弃1个)、单罐容积为35m3的93#汽油罐1个(已废弃)。

项目油罐均设有液位仪,用于预防溢油事故,并安装卸油一次油气回收装置,有效保障加油站安全。

本项目4座油罐全部埋设在油罐池内。

(4)加油:加油机为自动税控计量加油,加油枪为油气回收型加油枪。

员工根据顾客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在加油机上预置,确认油品无误后提枪加油,完毕后收枪复位。

(5)油气回收装置
根据《四川省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a新建储油库、加油站和新配置的油罐车,必须同步配备油气回收装置。

b对加油站的治理措施主要为铺设油气回收管线和采用油气回收性的加油枪,对储油站的治理措施主要为高效密封浮顶罐改造或安装一
次、二次油气回收装置。


项目加油站采取的油气回收措施为: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采用油气回收性的加油枪;安装一套一次和二次油气回收装置,减少罐车汽油卸油及汽油加油车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该系统由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汽油密闭储存、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组成,油气回收装置回收率约95%。

具体油气回收流程详见下图。

图3-2 油气回收流程示意图
具体措施如下:
①卸油油气排放控制:
泄油采用浸没式卸油方式,卸油管出油口距罐底高度约200mm。

卸油和油气回收接口安装 DN100mm 的截流阀、密封式快速接头和帽盖。

连接软管采用 DN100mm 的密封式快速接头与卸油车连接,卸油后连接软管内不能存留残油。

所有油气管线排放口按 GB 50156 的要求设置压力/真空阀。

连接排气管的地下管线坡向油罐,坡度≥ 1%,管线直径≥ DN50mm。

②储油油气排放控制:
所有影响储油油气密闭性的部件,包括油气管线和所联接的法兰、阀门、快接头以及其他相关部件都均保证在小于750 Pa 时不漏气。

埋地油罐均采用具有测漏功能的电子式液位测量系统。

③加油油气排放控制:
加油产生的油气拟采用真空辅助方式密闭收集。

凡与油罐相连接的工艺管道皆坡向油罐。

加油软管需配备拉断截止阀,加油时防止溢油和滴油。

油气回收系统供应商需向有关设计、管理和使用单位提供技术评估报告、操作规程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

严格按规程操作和管理油气回收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备查。

当汽车油箱油面达到自动停止加油高度时,不再向油箱内加油。

④在线监测系统和处理装置:
在线监测系统能够监测气液比和油气回收系统压力,应具备至少储存 1 年数据、远距离传输和超标预警功能,通过数据能够分析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油气回收管线的液阻和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

⑤设备匹配和标准化连接:
油气回收系统、处理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均采用标准化连接。

⑥在成品油装卸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油品灌装率处于较高值,减少储罐中的油气空间,起到降低油蒸气损耗的目的。

油罐车卸油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并对卸油及充装采取油气回收系统,储罐通气管管口安装机械呼吸阀。

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管上设止回阀,出液管和卸车用的气相平衡管上设过流阀,可防止管道发生意外泄漏。

分别在罐区、卸台已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密切监控危险区域气体浓度,控制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报警器已集中设置于值班室。

储油罐通气管口高出地面约4m,并安装阻火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选择质量优良、密封性能好的管道、阀体、法兰、垫片和设备,并注重设备维护、检修,每天每班检查一次,可有效减少废气的泄漏。

2、辅助设施产污分析
(1)站房
本项目设有站房一栋,包括:厕所、办公室、便利店、接待室、值班室等。

站房内的员工在办公及生活过程中将产生办公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

(2)罐体
罐体内会因长时间静止而产生一定量的废油渣,加油站清洗油罐的主要程序为打开油孔、抽吸油渣、排除油气、油气测试、罐内清洗、验收。

油罐一般每3年清洗一次,将产生含油废水和废油渣。

本项目油罐请具有油罐清洗资质单位进行油罐清洗,清洗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油渣及含油废水由清洗公司进行处理,不外排。

项目辅助设施产污位置分析见图3-3。

图3-3 辅助设施产污位置分析
3.5.4加油站主要设备表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516-2012),按储罐容量定属于3级加油站。

3.6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措施情况
(一)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
加油站废水主要来自车辆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

据业主介绍,油罐定期(每3年清洗一次)清洗由专业公司进行清洗,拟采用无水清罐方式,清洗废液主要为沉底废油渣作为危险废物,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回收、不外排。

类比同类项目,加油站地面冲洗用水约1.2m3/d,主要污染因子为
石油类和悬浮物。

年营业天数按360天计,则冲洗水预计年用水量为432 m3/a。

地面冲洗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排放量约为0.96 m3/d 、345.6m3/a。

本加油站根据人员安排共有6名在岗职工轮班工作,并且设有休息室,有少量的生活污水排放。

按每人每天用水150L,则员工的日用水量约为0.9m3/d,再加上外来人员就厕用水,生活日用水量约为1.1 m3/d,年用水量约为396m3/a,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则排放生活污水为0.94 m3/ d 、338.4 m3/a。

加油站污水总排放量约为1.9m3/d、684m3/a,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10。

表3-10 加油站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加油站内建有1座隔油池,容积约3.0m3,主要用于收集处理地面冲洗废水(少量含油废水),池内结构和大小均符合《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的相关要求。

含油废水经隔油池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县市政下水管道。

加油站场内、场外修建截水沟,场内、外初期雨水经截水沟收集后可近排入雨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二)噪声的产生及排放措施
加油站噪声源主要为加油泵和加油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加油泵噪声值在50dB(A)左右,加油泵采用减振措施降噪;加油车辆产生的噪声值在70~85dB(A)之间,采取加强管理、限速等措施降噪。

表3-11 噪声源及降噪措施单位:dB(A)
根据噪声监测(表3-11),加油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a类区域标准,实现达标排放。

(三)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措施
加油站运营期产生固废主要包括隔油池废油渣、储油罐废油渣、含油固废(包括废油、废棉纱、废机油)和职工生活垃圾。

⑴固废产生及处置现状
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0.5kg计,年产生量约0.9t左右。

垃圾经分类装袋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②污泥:本项目污泥主要产生于化粪池。

化粪池污泥产生量按0.8 kg/m3计算,站内生活污水总排放量为288m3/a,则项目污泥产生量约为
0.23t/a。

化粪池污泥半年清掏一次,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③废油渣:隔油池浮油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本项目加油站储油
罐清洗周期为3年一次,由有资质单位进行清洗,清洗产生的废油、废棉纱等含油固废及加油站日常清扫产生的废棉纱、拖布、扫帚等含油固废禁止混入生活垃圾,妥善收集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类比同规模加油站,本项目产生的浮油约1.4t/a,含油固废0.14t/a。

④废手套、废棉纱、废机油:项目设备维修维护时可能会产生少量废手套、废棉纱、废机油等危险固体废弃物。

废手套产生量约为1.5 kg/a,废棉纱产生量约为1.2kg/a,废机油产生量约4.1 kg/a。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固废,废物编号为HW08;收集后暂存在危险暂存间内,定期交由相应的资质单位处置。

隔油池的废油渣、废手套、废棉纱、废机油等为不连续产生,故需要暂时储存于站内;油罐废油渣不存放,清理后由清洗公司当天清运。

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的要求,应设置固定危险废物存放点,并用符合规范的封闭、防渗容器封闭储存。

加油站建立有残油残渣储存、转运登记台账,按照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严格管理。

(四)废气的产生及处置措施
加油站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汽车尾气、油罐大小呼吸及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等。

1) 汽车尾气
加油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 X、SO2、THC。

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排放量较小,对环境影响小。

2)油罐大小呼吸、加油机作业等排放的非甲烷总烃
①储罐大呼吸损失是指油罐进发油时所呼出的油蒸气而造成的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