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桥》
2024年《桥》说课稿(精选7篇)
2024年《桥》说课稿(精选7篇)《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
《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精读课文。
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上很有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
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
3、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通过对文字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进一步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把握,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难点为“理解题目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引生入境,感悟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换位思考,自主探究等方法感悟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想,领悟文章写法。
三、说课前准备搜集和了解生活中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四、说课时安排。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中的2、3项。
小学语文教案《桥》
小学语文教案《桥》教案概述:本教案设计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桥》一文为内容,旨在通过本文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形态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桥的功能和作用,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让学生了解桥的故事和寓意,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桥的美和寓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桥的形象描写,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注意力,介绍本课内容。
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对桥的形象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Step 2 阅读理解1.学生分组,每组一本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a)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文章通过哪些描写来展现桥的美?c)文章传达了怎样的寓意?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与整个班级分享。
Step 3 语言运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桥的形象、功能、作用等方面,编写一篇短文。
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编写的短文,并与全班分享。
Step 4 写作指导1.教师给出写作指导和要点,供学生参考。
2.学生根据要点,以"桥"为题,写一篇短文。
Step 5 课堂互动1.学生就自己写的短文进行课堂展示,并接受同学的评价和意见,互相帮助改进写作。
Step 6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对课文的理解和观点。
Step 7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整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桥的心得体会。
2.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是书信、画作、手工制作、PPT等形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肆、揪、瞪、搀、祭、奠”6个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员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父爱情深的感人形象;理解以“桥”为题的深意。
4.初步了解小小说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烘托(2)设置悬念(3)语句简短。
(4)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表现洪水的肆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方法描写人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小小说的文体及表达特点,使内容与表达形式在课堂上融合。
教学难点:理解小小说以“桥”为题的深意。
教学准备:学生预课文,基本完成把握本课生字词及熟读课文的任务;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初识小小说。
同学们,老师了解到你们很喜欢读书,聊聊,最近你在读什么书?指生说。
师:大家很喜欢读小说,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小小说。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敲门声》)读完指生说感受。
相识按篇幅长短,小说的分类。
(课件出示小说的分类。
)(设计意图:课前预热,让学生阅读一篇小小说,对小小说的文体特性及小说按篇幅长短的分类有了初步的相识,也为《桥》这篇小小说的研究做了铺垫。
课前交流即指向了本课教学的主题:关注文体,研究语言表达。
)2、导入,齐读课题。
3、检查预,团体感知。
1.词语认读:咆哮、狞笑、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疯了似的、跌跌撞撞、祭奠。
2.了解词义,指导书写:祭奠。
3.概括主要内容:这篇小小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小结:同学们,抓住主要人物,联系背景环境,理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阅读小说的好方法!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小小说,感受那场可怕的洪水,认识一位感人的老汉,同时,也共同探究这篇小小说在表达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版块是检查预环节,先相识本课的重难点、易错词语的把握情况,所以在课件出示的两组词语中含有三个多音字“奔、当、似”;接下来是写字指导环节,所选“祭奠”一词是本课需要会写的难点词语,“祭奠”是两个象形字,经由过程课件展示了从甲骨文到小篆的字形变化,这一过程形象展示了汉字的历史演化,并能从中看到我国的祭奠文化。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优质课教案 13桥
《桥》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桥》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时,思想受到感染,情感得到深化,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好和品质高尚。
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二)教学对象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
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
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一)课程要求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争取读写咆哮、狂奔、狞笑、呻吟、祭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雨和洪水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3.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的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智慧目标引导学生在感人故事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松鼠的各种特点,学习和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老党员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桥》教案
《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桥》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
2. 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3. 学习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2. 难点:学习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述《桥》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作者的情感线索。
3. 深入研读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环境衬托人物的形象。
分析作者在描写洪水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的?
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环境描写手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情。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文中描写洪水的段落。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桥》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理解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并学习了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写作手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_五年级下册语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本课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3、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感人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抓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3、深入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洪水灾害视频剪辑;渲染情感的音乐;先进党员案例展示小视频;重点语句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如果让你以《桥》为题写一篇作文,你会写什么内容?2、刚才同学们谈到桥的种类、样子、历史等等,这些都是有形的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小小说一一《桥》,它又给我们讲述了一座怎样的桥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文大家都预习了,谁结合课前预习单,给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指生汇报。
2、看到这些短语,我想这个故事的情节也就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了。
谁能选择上面的几个短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交流环境描写语句,感知洪水肆虐1、既然故事的起因是一场洪水,那你能不能从课文中快速找到描写洪水的句子,并画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
交流,指生依次读。
出示句子2、读了这些句子,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哪个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受了?)刚才同学们在想象画面的时候关注了这些词语。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带着感受,读出洪水的恐怖。
4、把这些描写洪水的句子放回课文中,你还能发现什么?短短六百余字的文章,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7个)是啊,作者正是运用短句短段写出了洪水的势不可当与恐怖,语言简洁,却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
这正是本篇小小说的一个表达特色。
板书:句段简短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课件出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5、这样来描写雨水,带给你什么感觉?6、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可怕的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带着感受再来读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课二、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有感情朗读课文,3、通过比较,了解作者结尾布局之妙。
4、体会《桥》的深刻涵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研读课文,感悟老支书沉着镇定、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
难点:体会《桥》的涵义及__结尾布局的巧妙。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记得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
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桥2、首先我们来回顾下上节课的一些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朗读课文,深入体会1、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画出来。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比喻)(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拟人)(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拟人)(5)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拟人)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洪水(凶猛可怕)2、面对汹涌的洪水,面对死亡的威胁,乡亲们是怎样的?(惊慌你拥我挤疯了跌跌撞撞)3、过渡:那他们还有路可走吗?哪里?什么样的路?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面对唯一可以逃生而又随时可能崩塌的桥,如果乡亲们还是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跑,会有什么后果?那乡亲们安然过桥了吗?是谁在中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的,是老支书。
(三)品悟老汉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1、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拿出一支笔,静下心来,读7—23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用“———”划出,反复读读,试着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学语文_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相关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
14课《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让我们感动不已;15课《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令我们肃然起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党支部书记的感人故事。
一起读课题16 《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分段读课文。
2.检查读几个词语。
3.听写几个词语,咆哮搀扶祭奠4.第一排词语描写的是?第二排描写的是?(板书:洪水老汉)5.在每个词语的前面,加上“洪水”两个字读一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三、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快速默读课文,把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谁想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板书: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3.自己练习朗读这些句子,读出洪水的可怕。
4.选择一句读给大家听。
(1)“黎明的时候……像倒。
”从哪里看出来雨大?谁还能读好这个句子?(2)“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读到“受惊的野马”,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导朗读(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作者用了什么修辞?用拟人的修辞有什么好处?(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怎样的笑?带上表情,提高声音,齐读这一句。
小学语文_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相关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
14课《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让我们感动不已;15课《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令我们肃然起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党支部书记的感人故事。
一起读课题16 《桥》。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分段读课文。
2.检查读几个词语。
3.听写几个词语,咆哮搀扶祭奠4.第一排词语描写的是?第二排描写的是?(板书:洪水老汉)5.在每个词语的前面,加上“洪水”两个字读一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三、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快速默读课文,把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谁想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板书: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3.自己练习朗读这些句子,读出洪水的可怕。
4.选择一句读给大家听。
(1)“黎明的时候……像倒。
”从哪里看出来雨大?谁还能读好这个句子?(2)“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读到“受惊的野马”,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导朗读(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作者用了什么修辞?用拟人的修辞有什么好处?(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怎样的笑?带上表情,提高声音,齐读这一句。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案
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熟读文中重点的12个词语,并能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想象、文本对话等手段,进入角色,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注重篇章结构的渗透,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对桥一定不陌生,谁来说说你都见过怎样的桥?(生回答)嗯,同学们的见识真广,那想不想同老师一起去学习一篇与桥有关的课文,了解和感受在这座桥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呀?板书:16. 桥(二)检查预习,能熟练的读准词语,并结合课文,了解这些词语都分别描写了什么?(三组词语分别是描写洪水,人们、老汉)三、品读洪水之迅猛1、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凶猛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能概括词语概括这场暴雨的特点吗?那么这两句话,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探寻它的独特魅力呢?①读第一句,这样改动一下可否?试比较着读读看。
出示:(原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改动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小结:抓标点符号品读是学习的好方法。
②第二句话你是从那些词感受到山洪的迅猛的呢?预设:咆哮野受惊一群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小结:抓关键词品读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③第三句话作者用到了什么修辞呢?它写出了洪水的什么?小结:抓关键句中的修辞品读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三种品读的好方法,他们分别是——(学生作答)3、那么课文中像这样描写洪水的句子还有没有呢?学生交流、朗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桥》教学设计
(封面)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桥》教学设计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心触摸文句,在品词析句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把内心的感动表达出来。
3、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感悟文章的表达效果。
4、借助文本唤醒真情,关注生活,感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朗读检查,随即学习生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想课文哪里最令你感动,想想从中感受到什么——交流,指导朗读——学习故事的开端(1——6小节)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二、读课文7——22自然段,老汉哪些言行举止最令你感动,划划圈圈,在感触很深的句子旁作作批注。
顺学而导:1、外貌:清瘦的脸——对比插图: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家?——那为什么作者却把他比做一座大山?2、语言:(1)从老汉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什么?(2)吼——老汉的语言为什么如此简洁?——对比读——是呀,形势危急,用一个词来形容,真可谓是“十万火急、迫在眉睫”——老汉就站在滔滔的洪水之中(3)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6自然段,现在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文字,想象老汉就站在这样的洪流之中——个别读、示范读、配乐齐读(4)总结:看来作文时,人物的语言描写是要结合特定的环境的,不能一味说具体生动的。
(5)板书:环境3、动作:(1)还有哪里也令你深深地感动?——揪(2)你能给“揪”换一个词吗?——可以换成“叫”吗?可以换成“拉”吗?可以换成“扯”吗?(3)结合当时的环境:此时洪水已经齐腰了,死亡正一步步逼近——朗读(4)是呀,这一揪,揪出的是——(5)这一揪的背后其实还藏着一些不轻易被发觉的东西呢?请大家再读读下文,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的另一个词,结合起来想一想。
(6)这一揪,是果断的一揪,是坚定的一揪,同时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一揪呀?假如你就是文中的老汉,那位青年的父亲,在灾难随时都要降临之际,你忍心让孩子留下吗?——这是人之常情啊!骨肉连心,怎能痛心呢?(7)此时,你再读这个句子,你觉得这还是怎样的一揪呢?(痛。
《桥》教案五年级
《桥》教案五年级以下是《桥》教案五年级的文章:教案概述:本教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以课文《桥》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桥》这篇课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词语。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引导学生思考桥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桥,讨论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并展示一些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桥的美丽和功能。
2. 复述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鼓励学生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桥的造型和颜色。
3. 课文阅读理解:分段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在其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4. 课文理解拓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人物,分析他们的心情和想法,并进行小组分享。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5. 课文语法点梳理: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点,对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6. 语言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一篇关于桥的文章。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进展,强调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对课文《桥》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了提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同时,通过相关的语法学习和运用,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语言知识。
然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时,可以更加深入和具体一些,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表达。
此外,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以再增加一些扩展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和有趣。
《桥》教案一等奖
《桥》教案一等奖1、《桥》教案一等奖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6个字,其中14个要求学会。
正确读写“歇后语、联拱石桥、厘米、甚至、鼻子、大概、淘气、清楚、挑衅、驻扎、抗日战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本课教学所用的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们请看,图中画的是什么?2.揭示课题后,可跟学生聊一聊,谈谈各自对卢沟桥的了解。
让学生带着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来学习课文。
然后,指导看图,先看大图,再看小图,看后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二.范读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提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生字自己拼读,字型复杂的要注意分析,想办法记住。
3.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
可以并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交流自学情况说说各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介绍了卢沟桥的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六.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生字重点提示2.写字。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视情况或当时解决,或留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人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重点探究。
让学生阅读此段课文,思索:“课文写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形态?”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狮子形态、动作的词语,如“蹲坐”、“低着头”、“偎依”、“藏”、“按”,把几种形态的狮子概括地说一说。
还要结合“好像……”后面的联想部分展开想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第一课时教案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课文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运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6自然段。
【学习重点】读通读顺课文,能运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能运用“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1.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一定见过各种各样的桥。
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片,考考你这些是什么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这些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桥,那些生活中用肉眼看不到的桥呢,你知道吗?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叫《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就是肉眼看不见的桥,文中桥在这里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桥》,看看文中的“桥”又是指什么呢?2.我们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目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要求:读准字音,提出难写难记的生字讨论。
明确任务,小组长分配任务。
(课件出示词语)3.展示汇报。
4.指导识写“祭奠”(渗透字理)祭——会意字,象人手持肉块放到祭桌上,表示以酒肉祭祀和供奉神祖的意思奠——象形字。
我们可以用猜字谜来记住它:拿个大酒杯,往前洒酒水,跪下不能笑,两眼泪汪汪。
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自己把字书空一次。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1.过渡: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桥》,但从内容上看它确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我们学过不少,一般要概括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要素归纳法,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要素归纳法”自己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提示)3.指名汇报,师点拨。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桥》教案
《桥》教案《桥》教案模板汇总六篇《桥》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在深入解读文本后,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通过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伟大精神。
(2)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成功之处1.情感渲染引领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是精彩、最丰富、最宜人。
这是一篇情感性较强的文章,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
记得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把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融进文本,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使文本、学生、教师三者融为一体。
这样,对于“老汉的伟大精神的感悟”这一教学目标而言,引领学生的情感无疑就是一贴催化剂了。
2.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读,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只有入情入境的读,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
特别是抓住“洪水不断上涨的三个阶段,老汉的每个举动”,感受他在危急时刻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将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精神与人格。
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桥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桥》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文章中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与桥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和人文精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布置相关主题的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问答、讨论、演示等。
2.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能力。
3. 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教案+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教案+说课稿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XXX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
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
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
《语文园地》研究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2.单元重点:(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研究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研究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XXX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把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
但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工具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
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把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工夫。
五年级下册《桥》教案
五年级下册《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桥》,使学生了解桥的形成和作用,培养学生对桥的认识和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思考桥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预测教师可给学生出示一幅图或者一段文字描述,让学生预测即将阅读的课文内容。
3. 阅读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桥》,教师可以提前对生词和难点进行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理解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描写了桥的形象?- 课文中提到的桥有哪些不同作用?- 桥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5.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桥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进行讨论,然后汇报各自的观点。
6. 延伸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以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桥的形象和作用,或者让学生设计一座桥的图纸。
7. 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四、教学资源1. 课文《桥》2. 图片或文字描述的预测材料3. 生词和难点解释材料4. 分析桥作用和意义的问题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完成的短文或图纸设计的评价。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材料,了解不同类型的桥和国内外著名的桥梁。
2. 学生可以以桥为主题进行写作,写一篇关于桥的作文,表达对桥的感悟和体会。
七、教后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桥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观察桥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学生也锻炼了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语文语文第16课《桥》教案
《桥》教课方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6 课。
课文解读:《桥》是谈歌先生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光芒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望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奉上超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课文情节跌荡起伏,动人心魄;语言精练生动,极富神韵。
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掌握“吼怒”“猖狂”“胸膛”“祭祀”“豹子”“搀扶”“拥护”“势不行当”等词语。
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经过朗诵和想象入情入境,抓住要点句领会人物形象,意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4、品读文中令人感人的句子,感悟老汉舍己救人、不徇私交、舐犊情深、大公至正的崇敬质量,在感人中遇到熏染和教育。
教课要点:从描绘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敬精神。
教课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课过程:一、聊小小说导入,激发阅读小说的兴趣。
1.问学生读过哪些课外书,学生饶有兴趣说出。
2.老师介绍一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引出课题《桥》。
二、检查预习生字状况指导势不行当的读音和祭祀的正确书写。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小说的三因素。
读完课文让我们最没想到的是什么?(指名答)师板书结尾奇妙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描绘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在文中做标注。
(一)插入洪水视频,感觉洪水的凶狠。
(二)学生找出全部描绘洪水的句子,并谈感觉。
拂晓的时候,雨忽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吼怒着,像一群吃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奸笑声中迫近。
水逐渐窜上来,猖狂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小说为何用大批的笔墨写洪水?(指名答)师板书环境烘托五、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老汉是个如何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遇到的?同学们默读课文,走进老汉,看看他的哪一个神情,哪一句话,亦或哪一个动作深深地感人了你,把它画出来,能够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标点符号标一标,写一写都能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桥》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对教学的顺序掌握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教案来帮你,下面是由出guo精心为大家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桥》”,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出guo,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读准生字,理解“黎明、拥戴、祭奠、咆哮、狞笑、逼近、放肆”等词语;
2、感受洪水来临时的危急场面;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老汉临危不惧,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优秀品质。
4、初步感受小小说的语言魅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简单的教学幻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体验。
2、感受老汉临危不惧,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优秀品质。
3、推介小小说,扩展学生阅读视野。
教学过程:
1、直接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
首先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这些词语。
出示:狞笑、放肆、势不可当、你拥我挤、颠颠撞撞
2、回顾险情
读着这些词语,你能描绘一下当时人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们的情形吗?
(一)自读自悟
在这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一位英雄挺身而出?他就是(老汉!—板书) 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
同学们已经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细读书课文7—23自然段,进一步去认识这位英雄老汉,自学要求:
(1) 自由读课文7—23自然段,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二)交流、感受
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怎样地站?
逃生是人的本能,当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时,老汉第一个来到木桥前,他没有夺路而逃,而是稳稳地站在木桥前,此时他想的是?(全村人的生死安危) 他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
真是一位沉着冷静、无私无畏、一心为民的老支书。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老支书的沉着冷静。
全班读读这句话。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感受“盯”。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犀利
的目光,严肃的目光,威严的目光,冷静的目光,沉着的目光,镇定的目光)
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此镇定,镇定得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
(板书:屹立如山)
这座山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人们都停住了脚,等待老支书
给他们的命令。
真是一位沉着冷静、受人爱戴的老汉啊。
让我们带着对老汉的敬意,读出他的临危不惧。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一生读,评价。
3个感叹号,让你感受到什么?
谁能读得更坚定、果断些。
(再读)。
党员排在后面,谁排在前面?(在老汉心中,党员应该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此时此刻,党员要把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
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
全体男生起立,你们就是洪水中镇定如山的老汉,让我们一起
坚定地读读这段话。
(男生读。
)
是呀,沉着指挥、临危不乱的老汉真不愧是一座山。
让我们一起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集体读)
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齐读。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位老汉。
(老汉凶)
(2)三个动词,体会。
(冲)毫不犹豫,速度之快。
吼:大声喊
像只豹子:凶。
(揪!)揪是一个怎样的动作?
朗读。
(读出老汉的凶得像只豹子。
)
老汉揪的是谁?把儿子从哪揪到哪?
(小伙子是个党员!是党员就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此时,就要把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
可亲可敬的老汉这一揪,揪出了什么?(一个党支部书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这是一个真正的党员应该坚持的原则,这就是责任如山。
(板书:责任如山) 让我们带着对老汉的敬佩读这句话。
5、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一个老汉?(凶)
(推!用力地推。
)请你用力地读一读。
如果说前面的那个“揪”揪出的是一个党支部书记对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那么这个推又推出了什么?这用力一推,推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板书:父爱如山)
让我们带着对老父亲的崇敬,一起读。
6、可是,灾难是那么无情。
同学们,正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的一刹那,桥却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想一想: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学生交谈)
7.不仅如此,老汉也走了,他和他的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就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让儿子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和他的儿子一起一走了之,但是——。
1、这对父子连同这座窄窄的木桥都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但是在那一百多号村
民的心中却分明还有一座桥巍然屹立着,同学们,老师也相信,这座桥也同样屹立在我们心中,如果要我们给这座桥起个名,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呢?
学生谈话教师板书:父子桥,连心桥,党群桥,爱群桥,利群桥,爱民桥,系群桥、英雄桥,感恩桥等,这一座桥将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联系得更加紧密。
2、老汉和他的儿子永远地走了,全村人都悲痛欲绝,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出示)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同学们,现在的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让我们拿起笔,写一写你此时心中的想法,可以安慰老太太,也可以赞颂我们的英雄老汉。
3、我们的英雄老汉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为别人架起生命的桥,让我们把这首小诗送给他吧。
出示小诗(齐读)
英雄老汉,你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板书设计:
爱心桥屹立如山
桥老汉
希望桥责任如山
生命桥父爱如山
《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但是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沉浸在文章情景当中可不太容易。
整堂课我主要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等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
根据文中的老汉是在面临不断上涨的滔滔洪水中做出的决定,理解他的言行决不能把当时的情景与行为割裂开,于是我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抓住主要语句,结合当时危急的
情况理解老汉的言行,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
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老汉的沉着、镇定,读出自己对老汉的敬佩,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敬佩,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在课至尾声我安排了三个环节:1、为村民们取桥名;2、写话训练;3、朗诵小诗。
无论是哪个环节,用意只有一个——让学生“情动而辞发”。
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
让学生带着对老汉的感动,带着对老汉的敬佩,带着对老汉的深切的怀念,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课上完了,留给自己很多的遗憾,如:在抓主要词句感受老汉优秀品质时不够深入,显得有些急躁;自己的情绪受学生影响,无法完全投入,导致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自己的教学功底薄弱,教学机智不够,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须不断锻炼。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