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听评课

合集下载

《黄山奇石》评析

《黄山奇石》评析

《黄山奇石》评课稿《黄山奇石》一课向读者介绍了神奇秀丽的黄山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他们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针对此刘梦琳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效果非常显著,突出了语文教学特色.刘老师以奇石名称导入,复习生字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刘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充分感悟石之趣,感受黄山之秀丽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她引导学生由“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一中心句设问探究,采用了看、找、说、演、读等形式,辅以课件的恰当使用,和学生一起重点研读了2~6自然段。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刘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这一规律。

在教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时注重学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如学习“猴子观海”,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再让学生找出猴子动作的词:抱、蹲、望,并请学生上台做动作等。

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自然体会到奇石的有趣,读出奇石的有趣.刘老师在详解2、3两个自然段后及时小结学习方法:1、看图片;2、看图说一说(做动作);3、演一演;4、读一读。

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4、5两个自然段,4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从扶到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自己感兴趣的奇石学着作者的写法介绍这些石头的样子、动作。

这一板块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又给学生一个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加深体会奇石之美。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群》评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群》评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群》评课**导言**该课文为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黄山奇石群》,主要介绍了中国黄山景区的奇石景观。

本文的目的是对该课进行评课,分析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以便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研究的积极性。

2.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黄山奇石群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3. 教学手段多样:教师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黄山奇石群。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幅黄山奇石群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文理解: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解读生词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3. 图片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黄山奇石群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奇石的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黄山奇石群的看法和感悟。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教学效果**1. 研究兴趣提高: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的研究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对黄山奇石群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有一定的了解。

3.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素质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自然景观,培养了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操。

**改进建议**1. 教学设计更加细化:可以加入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配合教学视频、游戏等,增加学生对黄山奇石群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评价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人口头回答、绘画展示或写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群》评课的内容分析和改进建议,希望对改进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记录本课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学低年级起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使其获得新闻记者的“钥匙”。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通过老师建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将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如给奇石起名字、、选择喜爱的段落进行朗读、为奇石画像、了解黄山其他的三绝。

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勾画批注的习惯等。

《黄山奇石》一课,自始至终将教学活动定位在三个纬度上,也就是说将三个纬度的目标看作一个整体,并用这一整体目标作为一把尺子调控教学过程、衡量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行为。

例如“陡峭”一词的理解过程,老师在学生读文画句、说奇特、观录像、情感朗读一系列活动之后,与学生做了以下交流“‘猴子观海’这么奇特有趣,老师想把它画下来,你们说应该画在哪座山峰上呢?”学生指出,应画在那座高而且直的山峰上,因为文中说的是“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老师充满喜悦地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发言:“瞧他多会读书呀,读得既认真又仔细。

”“猴子两手抱着腿,蹲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望着翻滚的云海多有趣呀!”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三个纬度目标的整体效果。

这里既有对“陡峭”一词的理解,也有借助图画理解词语这一方法的渗透,还有理解过程的体现,更有对读书态度的评价。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双基,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虽然王老师是一个才刚刚登上讲台不到两个月的老师,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小学老师的过程。

每次下课经过她们班门口总能看到孩子们团团把她围住,叽叽喳喳的和她分享他们的快乐。

每天放学也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围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从家长们的表情中我读到,王老师已经赢得了家长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她也以四两拨千斤的淡定从容,也将她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人生态度,成就教育那亩“方田”。

王老师从今年9月份接手二年级2班以来,每天回到办公室都会不停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各类她在备课时或者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看到她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做下的各种批注,备课时那股子认真钻研劲令我折服。

在讲这次课时,她早早设计好了教案,让组里的老师帮助指导修改教案。

在修改教案中,我们一起探讨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随后,我又去听了她的试教,在试教后给她们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过程是我们共同思考、让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快乐的过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我们都不是经验多么丰富的老师,但大家那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让我感动!从她们身上,我深深感到:她们都会成为孩子们今后真正的引路人!《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中的‘奇’字,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我们想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留下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四方面:一、抓住题眼,理解“奇”字揭示课题后老师就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基础。

老师在课的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重点使整堂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二、整体感知,找出“奇石”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此时老师相继板书。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黄山奇石》评课篇1《黄山奇石》一课,作者用凝练的语言介绍了黄山石的奇趣,情感充沛,是一篇极好的带领学生感悟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

曾老师制作了幻灯片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效果非常显著,突出了语文教学特色。

曾老师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第三、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另外,针对学生实际,各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使学生会学、乐学,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促进语言发展,培养观察能力、新闻记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1、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来体现。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学生入境入情的朗诵,渲染了气氛,通过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研读,使学生体会到黄山奇松奇在姿态,奇在生长环境,奇在生命力。

3、多媒体的运用出示的恰到好处,本节课先出示段落片段,让学生阅读理解。

通过读,来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

然后再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可以不分散学生注意力,集中精力先读文再看图,达到双倍的效力。

不足之处; 1、板书的设计应该在明了些、精确些。

2、学习“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段落时,应逐一出示图,进行形状的比较学习,来理解名字的来历。

(龚海燕)《黄山奇石》评课篇2全日制义务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六册语文预设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评价:XXX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研究惯,使学生在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训练,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同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板书设计需要更加明确和精确,研究“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段落时应逐一出示图进行形状比较研究。

总体来说,XXX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XXX的课堂中,学生们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认识生字,例如找到隐藏在信封中的生字。

老师还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找到生字的方法,以促进互动。

在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识字活动时,XXX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例如让学生们互相叫出生字的名字或者在文章中找到隐藏的生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XXX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例如读、画、演、说、比等。

学生们通过电教媒体和XXX的引导,深入地理解了文章中所描述的黄山奇石,包括“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奇特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也激发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XXX认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情感因素、认知建构水平以及问题因素是情趣教学的内在决定因素。

因此,她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定位于三个纬度,以此来调控教学过程和衡量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生们理解“陡峭”一词的过程中,XXX通过让学生们读文、画句、说奇特、观录像、情感朗读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这个词语。

学生们还通过图画的方式来理解这个词语,同时也获得了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文章:识字过程中的感悟石之趣,体现了情趣教学的精髓。

这种趣味中的求知,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情趣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因素,通过情境的设计、趣味的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听课记录: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教室
主讲教师:XXX
听课人:XXX
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黄山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详细介绍了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主要景点。

3. 奇石展示:教师展示了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并逐一进行讲解。

4. 学生互动: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了解的黄山奇石,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作业。

评价:
1. 教师授课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教师对于黄山奇石的讲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3. 学生互动环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课堂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
1. 在展示黄山奇石图片和视频时,可以更加注重细节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奇石的特点。

2. 在学生互动环节,可以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在课程结尾时,可以增加一些思考题或延伸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引言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以其独特的山水之美吸引了无数游客。

除了壮丽的山脉和神奇的云海外,黄山还以其独特的奇石景观而闻名于世。

黄山奇石被誉为中国石头艺术的瑰宝,其特殊的形状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和研究。

1. 黄山奇石的背景黄山奇石是黄山的自然景观之一,由于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和风化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奇石。

黄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样的岩层和气候条件共同创造了黄山奇石的多样性。

黄山奇石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过程,每一块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特点。

2. 黄山奇石的分类黄山奇石根据其形态特点和风景效果可分为几个主要类型。

2.1 峰石峰石是黄山奇石的主要形态之一,它们像尖峰般矗立在山间,形态各异。

有的峰石状似群峰耸立,有的则像削成尖顶的石塔。

峰石可以是单独矗立在山峰顶端的,也可以是群峰相连形成的景观。

2.2 突石突石是黄山奇石中的另一类,其特点是石块的一部分悬在空中,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突石可以是石块上方向外突出的部分,也可以是峭壁上凸出的部分。

突石的形态各异,有的像人、动物或物体,给人以想象空间。

2.3 溶洞石溶洞石是黄山奇石中的一类,它们形成于地下洞穴。

黄山地下洞穴众多,地下水流经过洞穴时,会对其岩石进行溶解,形成独特的奇石景观。

溶洞石的特点是洞穴内外壁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石笋等形态各异的石头。

2.4 石海黄山石海是一种特殊的奇石景观,由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

石海有不同的构成,有的石头平坦如镜,有的像碧波荡漾的湖泊,形态各异。

石海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石头之海中。

3. 黄山奇石的艺术价值黄山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石头艺术家和收藏家。

黄山奇石作为一种艺术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价值:3.1 形态美黄山奇石的形态美是其最重要的艺术价值之一。

每一块黄山奇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姿态,形状各异。

有的奇石形似动物、植物或人物,有的则独特而怪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奇”中激“趣”“趣”中悟“奇”《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课文围绕黄山奇石的“奇”“趣”,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状态,读起来妙趣横生,更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神奇瑰宝。

在《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紧扣“奇”和“趣”,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策略,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

一、以“奇”为主线,突破教学重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张老师在教学中以“奇”为主线,注重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的指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

1.找一找,找出奇样。

这些有趣的奇石是什么样的呢?张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与文本对话,勾画出奇石的样子,让学生对奇石有整体的感知。

2.说一说,品出奇味。

为了让学生体会奇石的特点,张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词语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比如抓住文中的动词、比喻句让学生品出奇石的特点。

3.读一读,读出奇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朗读是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感情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中,张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抓住美词、美句不放松,通过自由读、抽读、点拨后范读、模仿读,带着情感反馈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接受语感的熏陶,接受大自然的美对孩子们心灵的浸润。

二、以“趣”为抓手,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张老师的课堂上,趣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课文奇石有趣的解读。

通过抓住关键词、朗读体会奇石的有趣。

二是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趣。

单调的识字过程变成了有趣的闯关活动。

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大大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小猴要过河,谁能来帮助它?”“天上星星闪又亮,快来摘星星了。

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

《黄山奇石》评课稿
北田—语文课题四组—郭慧琴
今天,听了赵亚超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一课,可以看得出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本课所描写的自然风光离学生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利用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

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识字
教师先利用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把学习生字一一落实。

有层次地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3.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重视朗读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指名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同桌分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
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赵老师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多种形式的识字、读文,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1《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中的“奇”字,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我们想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听了蒋美华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留下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四方面:一、抓住题眼,理解“奇”字揭示课题后,老师就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了解了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老师在课的伊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重点,使整唐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二、整体感知,找出“奇石”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

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

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此时,老师在板书时“用心良苦”,取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使学生发现问题:文章的祥略写法,虽然只是二年级,但是蒋老师却巧妙地将文章的写作手法渗入其中,令人佩服、称道。

三、精读课文,欣赏“奇石”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

老师在讲解这些石头“奇”在哪里时,让学生选择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感受黄山石头的奇妙。

比如感受那“仙桃石”之奇妙: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及评价

《黄山奇石》是一篇介绍黄山风景区奇石的课文。

在听课过程中,我记录了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观察到的学生表现,以下是对这堂课的评价: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黄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黄山的了解和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这个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

2. 新授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教授生字和新词,例如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拼音辅助认读、学生自主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和新词。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奇石的特点和形态。

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朗读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包括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巩固与拓展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通过展示一些类似的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黄山奇石的了解和认识。

5.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

一些学生在朗读和练习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综上所述,这堂课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朗读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巩固与拓展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学习。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思考和回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听评课记录

《黄山奇石》听评课记录李正伟老师的课优缺点明显,具体表现在对教材分析和重点难点的把握上比较明确,利用图文结合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也较为得当,也很好的利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我在这里不多做点评。

我这节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陷相当明显,最大的缺点在与学生的互动上不够明显,还是师本位思想,讲的多,学生参与程度不够,课堂积极性不够高。

比如导入中,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燕子往南飞,树叶纷纷落下,田野一片金黄,红红的苹果……文字很优美,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他的思维强度不够,老师的语言与他想象速度不同步,这就造成了学生呆望着老师,不做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并且还是无目的的被牵,学生一头雾水积极性很难提高。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询问式导入,比如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哪儿旅游过呀?去的地方有什么让你记忆犹新意犹未尽啊等等这样的问题,学生们是不是一下子就勾起回忆,整个代入到角色当中了呢?继续讲,在认识黄山的地理位置的时候,展示的中国地图,那么,通过地图让学生对中国版图和安徽有初步概念,这个可以有,但是是不是把黄山的面积和四绝景色加入一起认识更为妥当呢?这样学生有个总的概念输入,并且重点落脚仍在黄山奇景上面。

继续下去,我觉得仍然要以学生为本,就是如何紧紧抓牢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到课文中去。

再有在这里是不是用舒缓的伴奏音乐,伴着播放黄山奇石美图。

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在愉悦和放松中进入到黄山美景中畅游。

第三个环节中品味词语感悟奇石美,这个是固有的课堂模式,通过对关键字的把握来理解课文,感悟奇石美,仍显得稍微有些枯燥。

是不是可以分组然后分图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从中有所悟好一些。

这几年我们提倡小组化学习模式,用在这一课我觉得就很合适。

分组读、讨论辅以学生自己的想象和网络的成品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把黄山看的更全,想的更美,更有力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

而最好的还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培养自学意识和依靠网络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黄山奇石听课评课记录

黄山奇石听课评课记录

黄山奇石听课评课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课程名称:黄山奇石授课老师:XXX听课人数:30人课程地点:XX小学四年级教室课程目标:通过观察和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一、导入(5分钟)1.播放黄山奇石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和美丽。

2.提问:你们觉得黄山奇石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文章描述了哪些黄山奇石?它们的形态和特征是什么?2.老师出示一些黄山奇石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3.老师讲解课文中一些生词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三、互动环节(15分钟)1.分组讨论:你们组最喜欢的黄山奇石是什么?为什么?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老师点评并总结各组的讨论成果。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其他的黄山奇石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奇石像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老师点评并总结学生的回答。

五、小结(5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提问:你们觉得黄山奇石有哪些特点?2.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强调观察和描述的重要性。

授课效果:整堂课的气氛活跃,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挥想象力,对黄山奇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在描述奇石形态和特征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表达不清的问题,需要老师加强引导。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结:本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评课
虽然王老师是一个才刚刚登上讲台不到两个月的老师,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踏实肯干的小学老师的过程。

每次下课经过她们班门口总能看到孩子们团团把她围住,叽叽喳喳的和她分享他们的快乐。

每天放学也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围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从家长们的表情中我读到,王老师已经赢得了家长们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她也以四两拨千斤的淡定从容,也将她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人生态度,成就教育那亩“方田”。

王老师从今年9月份接手二年级2班以来,每天回到办公室都会不停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各类她在备课时或者上课时遇到的问题。

看到她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做下的各种批注,备课时那股子认真钻研劲令我折服。

在讲这次课时,她早早设计好了教案,让组里的老师帮助指导修改教案。

在修改教案中,我们一起探讨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随后,我又去听了她的试教,在试教后给她们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过程是我们共同思考、让智慧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快乐的过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我们都不是经验多么丰富的老师,但大家那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
- 1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评课稿听了王老师《黄山奇石》一课,收获良多,把我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新课标规定:“在写话中乐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这就向教师提出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包括从读到写,从写到说,从读写反复等。

王老师在二年级就非常注意对学生读写结合的培养,而且从王老师的这节课上可以看出,她平时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很有方法。

我学到了以下几点:一、提供读说思路这是实现读说结合的关键,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

一开课,王老师就让孩子默读,在孩子默读时,老师就出示了这样的的练说模式:黄山的奇石真有趣!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作者详细介绍了——,简单介绍了——。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样拉出文本纹路,又给孩子一定的语言格式,为学生即提供了练说依附的拐杖,又提供了读说的思路,适时适度。

二、给予方法指导这是实现读说结合的保障,教师一般应该从构思、选材、谋篇、分段等方面,进行读说结合训练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黄山奇石的二三两段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这两课的写作方法,文本是怎样写出黄山奇石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的趣味的,他们总结到:先写奇石的名字,再写它像什么,最后写它在干什么。

总结到这样的写作方法后,教师先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方法写文中略写的奇石,在孩子基本都已经能学会后,教师又进行课外的拓展,出示教师搜集的图片,再次进行学法的迁移,孩子们练说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我们都看了二年级孩子那种金句倍出的场景了。

最后王老师又让孩子发挥空间想象,你觉得还有什么样的奇石,于是孩子们的发言喷薄精彩。

这样的练说层层递进,步步升高,层级梯度明显,让学生的练说在老师给予方法后收获不断提升,成功的喜悦一浪高过一浪。

很值得点赞。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教学背景《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黄山“奇石”的写景散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黄山各种奇石的有趣姿态,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认识“闻、名”等 15 个生字,会写“南、部”等 9 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 1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4、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咱们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黄山。

(出示黄山的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黄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看看黄山的石头到底有多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3、师:课文一共介绍了几种奇石?分别是什么?生:课文一共介绍了 5 种奇石,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确!(三)精读课文,感受奇石之“奇”1、学习“仙桃石”(1)师:我们先来看看“仙桃石”,谁来读一读描写“仙桃石”的句子?生: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2)师:从这句话中,你觉得“仙桃石”奇在哪里?生:它像一个大桃子,而且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

师:对呀,一个大桃子从天上飞下来,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多神奇呀!(3)指导朗读,读出“仙桃石”的神奇。

2、学习“猴子观海”(1)师:接下来我们看看“猴子观海”,谁来读一读?生: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黄山奇石》评课(5篇)

《黄山奇石》评课(5篇)

《黄山奇石》评课(5篇)《黄山奇石》评课1师:我们继续来欣赏黄山的奇石。

打开课本;读读第三段,想想这一段写了哪两块奇石。

生:仙桃石,仙人指路。

师:作者是怎么介绍仙桃石的?请你找到这个句子把它划下来,然后自己读读。

仙桃石是怎么样的?生:仙桃石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师:来,闭上眼睛,我们边说边来想像一下,看看有没有石头飞下。

(教师一下子打开投影),下来了,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来!看着这“仙桃石”,我们再来背诵一遍。

那“仙人指路”又是怎么介绍的呢?生:仙人指路,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师:看看课本插图中的仙人,你说像不像,请你看着我们的课文来介绍介绍仙人指路。

生:(学生边看语文书,边读):远远望去,看见了什么……师:这一段中的第二句话也是写“仙人指路”,我们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在这一段中有什么用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生:连接作用。

生:把两个内容这在一起了。

生:把“仙桃石”和“仙人指路”连起来了。

师:说得真好,现在,你(甲)读仙桃石这句,你(乙)读具体介绍仙人指路的这一句,然后我们一起读第二句。

师:这句话的确是把两个内容连起来了。

我们来背背这一句。

(学生背诵第一句)这一段会不会背?(请学生齐背第二段)刚才我们学得真不错。

其实在这篇课文的单元目标里就是这样讲的。

在这一个单元里,有许多这样的段落,该怎么学呢,我们来看看“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

读这样的一段话,要注意看一看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想一想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这几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黄山奇石》第3段介绍了‘仙桃石’和‘仙人指路’两块奇石,并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它们的奇形怪状。

中间用‘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把两个内容连接起来。

”边读边把第3段的学法再说一遍。

学懂了吗?(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强化了对过渡句作用的理解。

) 师:我们来练一练,请你把第二段的内容和第四段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精选】小学语文课《黄山奇石》课后点评

【精选】小学语文课《黄山奇石》课后点评

【精选】小学语文课《黄山奇石》课后点评
一、优点:
1. 导入亲切、自然。

2. 注重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句子练习。

写字四步:看、描、写,范写充分发挥田字格指导功能。

3.识字方法多样:课件图文对照识字、做生字卡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在段中。

小老师的展示,大胆放手,充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汇报交流资源共享。

倡导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探索学生自主识字课程之路很有创意。

4. 句子练习,研读文本特点,仿写句子,迁移运用。

先说后写,由难到易。

5. 作业布置体现课堂的延伸。

(先说后写,说话练习训练有素。


二、不足及建议:
1. 课堂的节奏。

2. 写字没有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听课记录:
一、复习导入:
师: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这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一、自由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哪几块奇石?
1、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黄山奇石
生: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师:哪几块介绍的特别详细
生:“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师板书
师:这么多奇石,你最喜欢哪一块
生:猴子观海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块奇石
(出示图片)
师: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
什么?
生甲:猴子在看海。

生乙:猴子蹲在山上看海。

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看看和你们猜的是不是一样?(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师:这只猴子真有趣,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你觉得她哪里读的好?
生:她把一动不动读的很轻,这样很好
生:她把有趣读的很重,把奇石读的很有趣
师:你有信心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挑战读
师:读的真棒!她把抱、蹲、望读的特别重,把猴子读活了。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

师:多么有趣的猴子观海,一抱一蹲一望就把猴子写活了,就像人一样。

师: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出示课件,指生读
师: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

(指一名学生模仿)
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生甲:真是太神奇了。

生乙:我想走上前去看个究竟。

……
师: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

生:(表演读)
师:(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
生:(犹豫了一下)噢,一直往前走,再右转就到了。

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
生甲:欢迎你,远方的朋友。

生乙:欢迎你们来黄山玩,在看奇石时,你可要注意安全噢!那边还有许多奇石,我带你们去。

……
师:谢谢各位小仙人。

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还有一位仙人在指路。

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师:那么还有那两块奇石长什么样,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
课件出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出示句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雄鸡。

师出示句子:每当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就走进教室上课。

你也能像这样用每当写一句话吗?
师:我们细细观赏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出示图片(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有:
师:谁来当当小导游介绍其中的一块?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黄山走了一圈,你们开心吗?有机会话的叫爸爸妈妈带你
去黄山领略他的奇特之处。

《黄山奇石》评课:
《黄山奇石》本课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
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学低年级起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使其获得新闻记者的“钥匙”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勾画批注的习惯等。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