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件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Leabharlann 每个人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 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18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这样看 我离天很近吧
只要我不醒来 世界就不存在 19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是为了什么。
10
1.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1
“过犹不及”-- 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 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 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12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你为什么选择文科?
(“兴趣”、“基础较好”、“家庭因素”、“其它科目都不 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 2、你幸福吗?
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3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什么是哲学)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造世界。
23
什么是哲学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
自然界
整个世界 客观世界
人类社 会
主观世界
思维、意识
(2)世界观的范围:
关于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例如世界本质等
政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内容解析
一、《生活与哲学》内容解析哲学既然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此,它就要阐明世界的本质、世界存在的状态和发展的规律,它就要阐发宇宙人生的真意,它就要探究人类思维的行程,总结人类思想的智慧。
它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智慧的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将学会如何看宇宙、看人生,看自己,看他人。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单元的核心问题,则是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马哲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理解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了说明这一主题,首先就应当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哲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要回答和解决什么问题?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它的当代使命是什么?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
在这一单元应注意培养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哲是现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主要是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哲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激发学习哲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哲学的自觉性,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哲学做好准备。
本课的基本要点有三:一是哲学并不神秘,生活处处有哲学;二是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三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其中一、二是本课的难点和突破口,三是重点。
围绕这三个内容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是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與哲學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 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3.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英国休谟、德国康德;可知论: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4.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政治生活与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pt
02
在政治生活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比与融合表现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 界的不同理解和应对方式。
03
唯物主义在政治生活中注重现实世界的改造和建设,强调客观规律和物质利益 的追求,而唯心主义则注重精神世界的建构和引领,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 塑造。
政治生活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影响与作用
唯物主义在政治生活中强调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进步,而唯心主义则强调对精神 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引领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
唯物主义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
政治制度
唯物主义认为政治制度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 ,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需要从经济基础入手,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
社会矛盾
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政治生活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 涌现,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家矛盾等。唯物主义认为应该通过分析矛盾和冲突的本 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矛盾和冲突的途径和方法。
政治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相互影响
政治生活和哲学相互影响,政治生活塑造和反映了特定的哲学观念,而哲学则提供了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理论工具 。
哲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哲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
政治生活对哲学的影响
政治生活对哲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和发展特定的哲学思想和理论方面,这些思想和理论反映了特定政治制度和社会环 境下的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文化传统。
唯物主义在政治生活中要求从实际出发,注重人民群众 的利益和需求,而唯心主义则从思想出发,注重意识形 态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27张PPT)
1从哲学的本义上看是什么具体说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一句话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看待三个对待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哲学源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哲学的任务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两点论和重 点论相结合
用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人的 认识不能停止 在一水平上
文科 VS 理科
• 选择的理由?
喜欢···
自
擅长··· 不擅长···
身
高考···
专业···
综
就业···
合
家长···
PPT学习交流
一切从 实际出 发
全面的、 联系的 看问题
13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
哲学
考试排名
学生在校期间 该不该用手机
历
真理与谬误
史
唯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物 主
价值观(第12课)
义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2
学习目标
1、哲学在哪里? 2、哲学从何而来? 3、为什么要学哲学?
1、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2、对于“哲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能否用一些关键词描述一下?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4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的智慧。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 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阅读课本P4—5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整理内部资料唯物辩证法联系观部分重要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含义1.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2.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
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关系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1.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
2.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和要素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和要素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1>2)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部分发展(含义、普遍性、原因、实质、状态、趋势)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件目录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PPT课件1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PPT课件2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PP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3
☆4.12.1价值与价值观 PPT课件1
☆4.12.1价值与价值观 PPT课件2
☆4.12.1价值与价值观 PPT课件3
☆4.12.1价值与价值观 PPT课件4
☆2.4.1世界的物质性 PPT课件1
☆2.4.1世界的物质性 PPT课件2
☆2.4.1世界的物质性 PPT课件3
☆2.4.1世界的物质性 PPT课件4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PT课件1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PT课件2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PT课件3
☆2.5.1意识的本质 PPT课件1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件目录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 PPT课件1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 PPT课件2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 PPT课件3
☆1.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PPT课件1
☆1.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PPT课件2
☆1.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PPT课件3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PPT课件1
☆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件4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1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2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3
☆3.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4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2
☆4.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PPT课件1
高二年级政治《生活与哲学》前言课件(共35张PPT)
归纳: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总是自觉
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明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6
哲学: 开始于仰望天穹
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
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
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
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女仆看见
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一
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
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
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7
高中思想政治 生活与哲学导言
著名的哲学名人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恩格斯等 老子、孔子、毛泽东等
•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 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客观的,不能 主观臆造。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具有两重性。
4
想一想:哲学智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 作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的哲理(二)
人教版政治生活与哲学有关概念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4.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哲学家依据必然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式论的统一。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意方式论方式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式论。
3.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以不断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4.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式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孕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3.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分歧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一标准。
凡是认为存在决意思维,凡是认为思维决意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4.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无论是从事哪一类活动,说到底都要接军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分歧回答,决意着各种哲学的基赋性质和标的目的,决意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概括与总结ppt课件
1
2019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2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2019 -
哲学的产生 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 实践
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根源于对实践的追 问和世界的思考
生活与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 观点
第 一
掌握系统优 化的方法
系统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20方19法对我们要求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P59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P59
第 八 课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发 展 观
15
世 界
发展的普遍性
是
永
联系的普遍性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 观随意性,臆造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 系
整体和
整体主导 地位,统
观 部分的 率着部分
点 联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 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 部分功能之和。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 部分起决定作用。
物
辩
证
法
的 联 系
用 联 系 的
观观
点
看
问
题
14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含义 联系普遍性表现
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和相互作用 P54
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整个世界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客观性含义 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我们
生活与哲学原理方讲义法论全
原理
量变和 质变的 辩证关 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 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 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 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 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
积极做好量的积 累,为实现事物 的质变创造条件。 要果断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实现 事物的飞跃和发 展。(反对急于 求成、“激变 论”;反对优柔 寡断、“庸俗进 化论”)
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一方面要坚持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 切从实际出发,
能动作用。
实事求是;
正确意识对事物 另一方面,要重
发展促进作用,错 视意识的作用,
误意识对事物发 重视精神的力量,
展起着阻碍作用。 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思想意
识。
原理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 按客观规律办事 性和普遍性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
地看问题
⑵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⑶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 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理解即可)
注意 联系有普遍性,但不能认为任何两个事物 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有条件性 。
原理
联系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客观性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
方法论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
原理
原理内容
认识的反复性和 略 无限性
方法论
认识的反复性和 无限性要求我们 要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在实践 中认识和发展真 理,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联系 观】
原理
方法论
联系的 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 坚持联系的观 普遍性 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 点,反对孤立
讲义:《生活与哲学》第一讲
《生活与哲学》第一讲: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纲概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哲学与时代精神4.哲学的作用【考想定位】: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哲学的内涵与作用,重点考察这与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哲学的作用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以体现类、判断类、原因类选择题为主。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主要立足于对信息的解读,哲学的作用一原因类考察为主。
【基础整合】:1.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三是人的意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称为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意识又称为精神世界或主观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同步检测】::1.判断正误(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5)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决定作用(6)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2.连线找出各自对应的选项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观世界是神创造的方法论《本草纲目》的思想哲学《老子》的思想具体科学【考点突破提能】: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5
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5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本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运用哲学原理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观念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把握客观规律·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一)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教学难点和重点(一)教学重点1、意识的本质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教学难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的能动作用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和探究相结合五、参考教材1、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人教版教材,2008年3月版2、沈思奇主编,高中名师互动教案,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年1月版六、教学程序(一)课堂导入第四课讲到了物质的本质和特性以及作用,这一课就共同学习一下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讲义5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的本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运用哲学原理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结合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观念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把握客观规律
·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教学重点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学难点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和探究相结合
五、参考教材
1、思想政治之生活与哲学,人教版教材,2008年3月版
2、沈思奇主编,高中名师互动教案,陕西旅游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六、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第四课讲到了物质的本质和特性以及作用,这一课就共同学习一下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onsciousness,conscious)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探究1-P35上)
2)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探究2-P35下)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探究3-P36)人脑的结构
过渡:意识反映的内容是什么?是凭空想象的吗?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探究4-P36下)
总结:
从意识的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补充:
意识活动是通过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本能,条件反射有两种:一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第一信号系统;二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特有的。
意识就是喜爱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探究5-P38)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探究6-P39)
2)意识对于人体生活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探究7-P40)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从实际出发要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探究8-P40下)
2)从实际出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探究9-P41)
补充: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班固撰写的《汉书·景十三王传》。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三)指点迷津、辨析
1、错误的认为“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
2、错误的认为“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但是扭曲的反映
3、混淆人脑思维和电脑思维的区别
电脑思维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想信息过程的模拟,他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4、错误的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通过实践
5、错误的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点讲的是认识事物;其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点讲的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显然,意识的反作用仅仅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一个表现。
6、错误的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才具有反作用。
---错误的也可以
(四)链接高考,变式练习
1、(2009,江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操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话蕴含的道理是(A)
A、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2、(2007,宁夏)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
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系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007,北京)北京市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据其浓厚的文化积淀,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合理规划,积极建设数字娱乐示范基地,798艺术区等多个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做法坚持的原则是( A )
A、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B、分析和综合相结合
C、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D、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