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部分重点
药理重点(全)
一名词解释1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 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6 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
7 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
8 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9 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0 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
12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
13 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
14 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5 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
16 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
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
药理学各章重点
药理学第一章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
3.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
4.药理学的学科任务: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1)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的间的原发作用。
(2)药物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指药物原发作用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2.药物作用的方式:①局部作用:药物无需吸收,而在用药部位直接产生作用。
②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循环后分布到机体各组织而发挥作用,也称为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Ps:药物不一定要经过吸收才产生全身作用,如iv。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对某些器官或组织有作用或作用强,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无作用或作用弱。
选择性分药物对机体组织的选择性和抗菌药对致病菌的选择性即抗菌谱。
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s)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①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针对病因的治疗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如抗菌药物杀灭致病菌。
②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包括物理治疗。
③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也称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用药的目的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足。
(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对病人不利的作用。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篇一: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名词解释:1、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阐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代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4、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5、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
6、代谢: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7、排泄:是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8、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很大,则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作用。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按恒定比例消除,在单位时间内的消除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10、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11、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12、清除率(CL):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是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清除药物的总和。
13、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体内药物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所需体液容积。
1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15、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6、ED50:半数有效量。
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17、LD50:半数致死量。
18、TI: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成为治疗指数。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重点名词: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与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处置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与排泄)以与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3.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引起患者不适的反应,称为副作用。
4.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蓄积过多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5.变态反应:也叫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
7.停药反应: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原有疾病症状的加剧称为停药反应。
8.效能: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应药物在活性的大小。
9.效价强度:指效应性质相同的两个药物引起的相等效应强度时的相对浓度或剂量称为效价强度。
所需剂量越小,效价越大,反应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大小。
10.完全激动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在活性,它们与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最大效应,这些药物称为完全激动药。
11.部分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但是在活性小。
12.阻断药(拮抗药):对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而无在活性,它们与受体结合后非但不产生效应,相反因占据了受体而使激动药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对抗了激动药的作用,这些药物称为阻断药。
13.首过消除:有些药物通过肠黏膜以与肝脏时,部分可被代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消除:代和排泄是药物在体逐渐消失的过程)14.肝肠循环:某些药物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可在小肠吸收,经门静脉返回肝脏,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
15.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后某制剂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16.表观分布容积:假如体药物是均匀分布的,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药物,待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达到平衡时,按测得的血药浓度计算应占有的提与溶剂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17.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消除半衰期。
药理学重点
第一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1. 毛果芸香碱:M样作用(用阿托品拮抗)。
缩瞳、调节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用于青光眼。
2. 新斯的明:胆碱脂酶抑制剂。
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阻塞。
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3. 碘解磷定:胆碱脂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常用解救药。
应临时配置,静脉注射。
4. 阿托品:M受体阻滞药。
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
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抗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同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
同类药物莨菪碱。
合成代用品:扩瞳药:后马托品。
解痉药:丙胺太林。
抑制胃酸药:哌纶西平。
溃疡药:溴化甲基阿托品。
10. 可乐定:α2受体激动药。
用于降血压。
中枢性降压药。
降压快而强,使用于中度高血压。
尚可用于偏头痛以及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
(见后)11.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
用于心脏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局部止血。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发生心律失常,脑溢血,心室颤动。
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
主要机理为兴奋心脏,兴奋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多巴胺:α、β受体激动药。
作用特点: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也能激动α和β1受体,用于抗休克。
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肾脏的特色是直接激动肾脏的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脏血流量,排钠利尿,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可用于抗慢性心功能不全。
13. 间羟胺作用特点:激动α受体,作用弱而持久,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14. 麻黄碱:α、β受体激动药,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
药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
(最新)药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药理学的任务:为阐明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2、药品: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的疾病,有目的调节生理机能,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的物质。
药物的特点: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药物包括: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食物:安全,不一定有效。
4、毒物:有效,但不安全。
但三者之间无绝对界限,药物与毒物仅存在用量的差异,是食物也可能同时是药物---药食同源5、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利于机体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等6、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体内过程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1、药物作用:严格地说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或原发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2、药物效应:也称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或形态的改变3、药物作用的类型(1)根据用药目的可分为:①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所进行的治疗。
(治标)如:用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
②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所进行的治疗。
(治本)如:用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2)按药物作用的部位来分★①局部作用:指药物在吸收入血以前对其所接触组织的直接作用如局麻药对感觉神经的麻醉作用,滴眼药水的扩瞳作用,口服硫酸镁的导泻作用及某些外用药的作用★②全身作用: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引起全身多种器官系统的反应,又称为吸收作用(2)按药物的作用产生的先后可以分为▲①原发作用:即直接作用,指药物对机体最先产生的作用,如洋地黄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就属于此类。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包括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重新出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称反跳现象。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长短不一。
短的如服用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现象;长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
(6)续发反应:续发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广谱抗生素。
(7)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依赖性。
如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
(8)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特异质反应。
如蚕豆病。
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该药物的效能。
效能反映了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能大活性大。
3、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简称效价。
药物剂量越小,药价的效价越大。
4、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这仅用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平行的药物。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
两条曲线不平行:LD1/ED99或LD5和ED95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引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药理学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安全性与疗效关系的学科。
药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安全性,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药理学的各章节进行重点总结。
一、药物吸收与分布:药物吸收主要发生在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等途径下。
药物吸收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溶解性、药物结构、给药途径等。
药物吸收后,会经过肝脏代谢,一部分药物会被降解,另一部分经过肝门静脉进入全身循环。
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受到体液和组织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存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影响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体内的分布。
二、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代谢发生在肝脏中,通过细胞内的酶系统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具有特定酶活性的变异亚型,导致药物代谢速度不同。
药物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药物被从血液中经过肾单位滤过,随后分泌到尿液中,同时还可以通过胆汁排泄、肺泌药和乳汁排泄等途径。
三、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有多种类型,包括激动性作用、抑制性作用和竞争性拮抗等。
例如,激动剂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药理效应,而拮抗剂则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断其他药物或内源性物质的作用。
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研究其效应分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影响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因素。
四、药物药理学作用: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发生的作用,可以是治疗效果也可以是不良反应。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是由药物分子与受体结合产生的,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特定信号通路,从而产生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通常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不同药物和剂量会产生不同的药理学效应。
五、药物安全性与疗效关系: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药物安全性主要包括药物的毒性、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药物疗效关系是指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剂量的关系,常通过临床试验进行评价,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理学重点总结归纳
药理学重点总结归纳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在药理学中,了解药物如何在体内产生作用以及对机体有哪些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药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药物代谢等方面。
一、药物分类1. 化学结构分类:a. 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b. 酯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乐定等;c.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丙咪嗪等。
2. 作用靶点分类:a. 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类药物、阿托品等;b. 酶抑制剂:如ACE抑制剂、贝他受体阻滞剂等;c. 离子通道调节剂:如钙通道阻滞剂、钾通道激活剂等。
二、药物作用机制1. 受体介导的药物作用:a. 激动剂:结合受体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如β受体激动剂;b. 拮抗剂:结合受体阻断自然激动剂的结合,如贝他受体阻滞剂;2. 酶介导的药物作用:a. 酶抑制剂: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如ACE抑制剂;b. 酶诱导剂:增加特定酶的活性,如肝素诱导肝酶。
3. 离子通道调节剂:a.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如地高辛;b. 钾离子通道激活剂:促进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如利尿酮。
三、药物代谢1. 药物转化:a. 直接代谢:药物在体内直接被代谢成活性或无活性物质;b. 间接代谢:药物先被代谢成中间产物,再转化成活性或无活性物质。
2. 代谢途径:a. 肝脏代谢: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如维生素D;b. 肾脏代谢:某些药物在肾脏中代谢,如青霉素类抗生素;c. 胃肠道代谢:少数药物在胃肠道内代谢,如酒精。
四、药物副作用1. 常见的副作用:a.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b.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嗜睡等;c. 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 副作用的发生与预防:a.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存在差异;b.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能相互影响代谢和作用机制;c. 预防策略:合理用药、避免过量等。
综上所述,药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药理学重点(版)
药理学重点(版)
1. 药物动力学: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2. 药物作用机理: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受体相互作用、信号转导、药物代谢和药物毒理学研究;
3. 药物剂量和用法:包括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药物与疾病:包括药物治疗各种疾病的研究,以及药物如何影响生理和病理过程;
5.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的药理学研究;
6. 肿瘤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诊断药物等的药理学研究;
7. 心血管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扩张血管药等的药理学研究;
8. 神经系统药物:包括麻醉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镇痛药等的药理学研究;
9. 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等的药理学研究;
10. 消化系统药物:包括胃肠动力药、止痛药、抗胆碱药等的
药理学研究。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重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学科。
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命运和药效产生的机制。
2. 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揭示药物引起生物体变化的机制。
3.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指导合理用药,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
4. 药物的剂量和浓度效应:研究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药物浓度在生物体内的变化对药效的影响。
该研究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5. 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有害作用和毒性机制。
药物毒理学研究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安全性,预测潜在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关的毒理学信息。
6. 药物开发与评价:包括药物筛选、合成、优化和安全性评价等。
药理学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确定候选药物的活性、选择优化方案和评价药物的疗效。
以上是药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药理学的研究还涉及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全面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吐血整理
药理学第一章绪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药理学各章重点总结
药理学各章重点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药理学的各个章节进行重点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第一章:药理学概述
- 药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 药物的种类与分类
-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第二章:药物的作用机制
-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
- 药物的激动作用和抑制作用
- 药物的调节作用和替代作用
第三章:药物动力学
- 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
- 药物的分布与脱散
第四章:药物代谢与排泄-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 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方式
- 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药物的药效学- 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 药物的剂量和效应关系
- 药物的时效和持续时间
第六章:免疫药理学
-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 免疫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神经药理学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神经递质和神经传递的机制- 神经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方式
第八章:心血管药理学
-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心血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九章:消化系统药理学
-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消化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呼吸系统药理学
-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 呼吸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
以上是药理学各章的重点总结,希望能为您对药理学的学习提供帮助。
药理重点完整版
氟喹酮类药物的共同特性1、抗菌谱广谱杀菌药,对G+菌、G-菌、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厌氧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有杀灭作用;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最2、耐药性本类间交叉耐药,与其他类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3、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富含Fe2+、Ga2+、Mg2+影响 F ,分布广,组织中药物浓度高;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脑脊液、骨组织、前列腺↑;培氟沙星:肝脏代谢,胆汁排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加替沙星4、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肠道感染及伤寒、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5、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光敏反应、软骨损伤、心脏毒性、跟腱炎、肝毒性、替马沙星综合征、过敏反应毛果芸香碱水溶液稳定,毒蕈碱是经典的M胆碱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1眼: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M受体,收缩);降低眼压(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扩大);调节痉挛(激动M受体,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近视)2增加腺体分泌: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激动M受体。
3平滑肌:兴奋肠道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胆囊、胆道平滑肌临床应用: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口腔干燥,阿托品中毒。
毛果芸香碱——阿托品(互相解毒)不良反应:过量可致毒蕈中毒症状,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流涎、流泪、多汗、恶心,阿托品解毒。
肾上腺素体内过程:肌内注射吸收最好,碱性条件下易氧化失效。
药理作用:肾上腺素激动α,β受体。
①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②血管:根据体内血管肾上腺素受体的种类,密度不同,激动α受体血管收缩,β受体血管舒张。
③血压,平滑肌,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临床:①心脏骤停②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③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④治疗青光眼。
不良反应:血压骤升,脑出血,心律失常。
禁忌: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变,甲亢,糖尿病。
(完整版)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药理重点总结(部分)
第一章绪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疾病状态,可以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药物和毒物之间无严格界限,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任何药物剂量过大均可产生毒性。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滤过: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为被动转运方式。
(2)简单扩散: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故又称被动扩散。
其通过速度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药物脂溶性呈正比。
药物脂溶性以辛醇/水或橄榄油/水分配系数定量。
药物在兼备脂溶性与水溶性才能迅速通过细胞膜。
分子状态药物疏水而亲脂,已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屏障。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不易解离,非离子型多,脂溶性大,容易跨膜转运;而在碱性环境下易解离,离子型多,脂溶性小,不易跨膜转运。
碱性药物则相反。
(3)载体转运:许多细胞膜上具有特殊的跨膜蛋白,控制体内的一些重要的内源性生理物质和药物进出细胞。
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质药物释出,具有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性的特点。
主要包括主动转运(耗能,可逆浓度)和易化扩散(不耗能实际上是被动转运)1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药物自浓度高的一侧不耗能地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浓度差越大,扩散越快,直至两侧浓度相等。
⑴特点:不耗能,顺浓度差转运。
⑵分型:a. 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b. 滤过(水溶性扩散) c. 易化扩散被动转运的特点:•弱酸药在碱性体液中易解离,弱碱药在酸性体液中易解离•膜两侧pH不等时,弱酸性药物易由酸侧扩散至碱侧,弱碱药易由碱侧扩散至酸侧•转运平衡时,弱酸药在碱侧体液中浓度高,弱碱药在酸侧浓度高•调整生物膜两侧体液的pH,可改变药物的跨膜转运2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药物逆浓度或电位梯度差转运的过程。
药理重点
1.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2.药物:是指用以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物质。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4.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5.副反应:是药物所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6.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危害性反应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一下时还残存的生物效应8.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或病症加剧称为停药反应9.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10.安全范围:ED95~TD5之间的距离11.首过效应:药物在吸收过程中部分被肝脏和胃肠道的某些酶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中,随但只排泄达小肠后又被水解为游离药物,并被小肠上皮细胞重新吸收进入门静脉13.生物利用度:是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能够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和相对速度14.耐受性:是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或无效15.耐药性:病原体包括病源微生物和肿瘤细胞在长期用药后产生的耐受性一般称为耐药性16.习惯性:应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停药,患者精神上有主观的不适感觉而没有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危害,但有药物耐受性和要求反复连续用药,称为习惯性17.成瘾性:患者在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精神和生理功能紊乱,称为成瘾性18.药物依赖性:由于习惯性及成瘾性都有主观需要连续用药,故统称药物依赖性19.化疗药物:用于防止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统称化学治疗药物,简称化疗药物20.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火星的一类物质21.抗菌谱: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称为抗菌谱22.抗菌药物后效应:当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在去除药物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受到抑制,此种现象称为抗菌药物后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S型量效曲线、强度、效能的含义。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规律。
2. 首关清除的含义首过消除(即首过代谢、首过效应):从胃肠道吸收入门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作用。
首过消除高,则生物利用度低,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量少。
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加大药量。
但因剂量加大,代谢产物也会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
所以,在应用首过消除高的药物而决定大剂量口服时,要先了解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和消除过程。
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都可避免首过消除。
3. 理解多次给药后达稳态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
1、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2、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1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在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2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决定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
□3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达到,而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或峰谷浓度差。
□4在保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快给药频率使体内的药物总量增加、峰谷浓度差减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使体内药物总量减少、峰谷浓度差加大。
一般来说,如果给药间隔长于2个半衰期,长期给药间隔时间长于2个半衰期,长期慢性给药较为安全,多不会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毒性反应。
4. 理解内环境pH对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影响。
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7.0,细胞外液pH=7.4 。
由于弱酸性药物在较碱性的细胞外液中解离增多,因而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升高血液pH可使弱酸性药物由细胞内想细胞外转运,降低血液pH则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可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运;同时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药物从尿中排出,这是临床上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措施之一。
5.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临床意义。
结合型药物不能跨膜转运,因此,成为药物在血液中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但因结合是可逆的,当血浆中游离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消除而降低时,结合型药物可释放出游离药物。
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转运速度、作用强度、消除速率。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低,因此,同时应用两个结合于同一结合点上的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就发生竞争性置换的相互作用。
一般认为,只有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小、消除慢以及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在临床上这种相互作用才有意义。
6. 毛果芸香碱、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毛果芸香碱:(1)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2)降低眼内压: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周围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经滤帘进入巩膜静脉窦,使眼内压下降。
(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这种作用叫调节痉挛。
(4)腺体:可使汗腺、唾液腺分泌明显增加,还可使泪腺、胃腺、胰腺、小肠腺体、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
阿托品:(1)扩瞳:阻断M受体,使瞳孔括约肌松弛,此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瞳孔括约肌功能占优势,使瞳孔扩大。
(2)眼内压升高:由于瞳孔扩大,使虹膜退向四周,前房角间隙变窄,阻碍房水回流入巩膜静脉窦,造成眼内压升高。
(3)调节麻痹: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折光度下降,只能视远物,这种作用叫调节麻痹。
(4)腺体:通过阻断M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汗腺的作用最敏感。
(5)平滑肌: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缓解胃肠绞痛。
、(7)心脏:加快心率。
(8)血管血压:治疗量可以完全拮抗由胆碱酯类药物所引起的外周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大剂量引起皮肤血管扩张。
(9)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7. 吩噻嗪类药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机制。
阻断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
8. 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用何药?肾上腺素9. 微量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什么?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受体。
目的: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药的麻醉时间。
受体:心肌、传导系统、窦房结上的β1、β2受体;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β2受体。
10. 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是什么?肾上腺素11. 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
具有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对β1、β2受体的选择性低,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用药后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冠脉血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
12.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什么?地西泮13. 硫酸镁的抗惊厥作用机制。
Mg2+和Ca2+ 化学性质相似,Mg2+可以特异性竞争Ca2+受点,拮抗Ca2+作用,干扰运动神经末梢Ach的释放,致神经肌肉接头处Ach减少,使骨骼肌松弛。
同时也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及意识消失。
14. “冬眠合剂”的组成。
人工冬眠:冬眠合剂(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
15. 碳酸锂主要的临床应用。
躁狂症,有时对抑郁症也有效,有“情绪稳定药”之称。
还可治疗躁狂抑郁症,该症特点是躁狂和抑郁双向循环发生。
16. 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抗震颤麻痹药是什么?金刚烷胺17.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
低浓度阿司匹林能使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失活,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18.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血药浓度高则刺激延髓催吐化学感应区,导致恶心、呕吐。
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应禁用。
2.加重出血倾向:延长出血时间, 对严重肝损害, 凝血酶原过低, 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故这些病人应避免使用。
3. 过敏反应: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哮喘的发生与抑制PG合成有关,故有哮喘史者禁用。
肾上腺素对“阿斯匹林哮喘”无效,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某些小肠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斯匹林哮喘。
它不是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而是与它们抑制PG生物合成有关,因PG合成受阻,而由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增多,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居于优势,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
4.水杨酸反应: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总称为水杨酸反应。
处理:停药, 并静滴碳酸氢钠, 以促进药物排泄。
5. 瑞夷综合征:病毒性感染,肝衰竭合并脑病。
在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后差。
病毒感染患儿不宜用阿司匹林,可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6. 肾损害:抑制PGs合成,取消PGs代偿机制。
19. 吗啡的药理作用。
与吗啡成瘾性最密切的作用部位。
1. CNS系统(1)镇痛镇静: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2)镇静、至欣快作用:激动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改善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并可伴有欣快感。
⑶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整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至3-4次/分,最后呼吸停止,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 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从而产生镇咳作用。
(5) 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
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中毒时瞳孔缩小至针尖样为其中毒特征。
(6)其他中枢作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改变体温调定点,使体温略有降低,但长期大剂量应用,体温反而升高。
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恶心呕吐。
2.平滑肌(1)胃肠平滑肌:减慢胃蠕动,提高小肠、大肠平滑肌肌张力,减缓推进性蠕动,引起便秘,用于止泻。
(2)胆道平滑肌:收缩胆道奥狄括约肌,胆道排空受阻,导致上腹部不适甚至引起胆绞痛。
胆绞痛时合用阿托品。
3.心血管系统(1)扩张血管,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2)间接扩张脑血管使颅内压升高,主要由于呼吸抑制,CO2蓄积使脑血管扩张的结果。
颅脑损伤,颅内压高者禁用。
4.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系统和HIV诱导的免疫反应。
【作用机制】现在认为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共同组成机体的抗痛系统。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是同时通过直接抑制痛觉上行传入通路和激活痛觉下行控制环路来实现的。
吗啡的镇痛作用是通过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主要是μ受体,模拟内源性阿片肽对痛觉的调制功能而产生镇痛作用。
其缓解疼痛所引起的不愉快、焦虑等情绪和致欣快作用的药理作用则与其激活中脑边缘系统和蓝斑的阿片受体而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功能有关。
20. 不易产生耐药的青霉素类药物。
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萘夫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21. 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机制。
苯二氮卓类的中枢作用主要与药物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功能有关,还可能和药物作用于不同部位的GABAA受体密切相关。
GABAA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为神经元膜上的配体-门控性Cl-通道。
GABA作用于GABAA受体,使细胞膜对Cl-通透性增加,Cl-大量进入细胞膜内引起膜超极化,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苯二氮卓类与GABAA受体复合物上的BZ受点结合,可以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放的频率而增加Cl-内流,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巴比妥类药物结合GABAA受体的巴比妥类受点,通过增加GABA与GABAA受体的亲和力并通过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Cl-内流,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
22.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利多卡因23. 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维拉帕米,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24. 强心苷对心肌正性肌力作用机制。
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钠泵失灵,使细胞内Na+增加,K+减少,细胞内Na+增多后,又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