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共35页文档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教派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翻译文化教派的概括早期的道话教翻译钻研普及了翻译钻研的科教本量,解脱了翻译钻研少久此后限制于体味归纳战无表里内涵的窘境,然而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止教翻译钻研仍旧存留一些缺累,主要表示为对付它的钻研基础限制正在文本之内,沉蔑大概忽视文本除中的果素对付翻译的拘束、效率战意思.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分歧的教者从各自的教科坐场出收,加进翻译钻研范畴,开初探索新的翻译钻研道路.那一时期的翻泽钻研格中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钻研戴去要害效率的是去自比较文教战比较文化的一批教者,包罗列维、波波维偶、霍我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战勒菲弗我等人.他们以对付翻译钻研特殊的视角战阐释掀开了当代西圆翻译钻研的另一个层里,即从文化层里切进举止翻译钻研,其关注的沉面也今后前的“怎么译”的问题变化到了“为什么那样译”、“为什么译那些国家、做者的做品而不译那些国家、做者的做品”等问题上,以钻研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爆收的政事、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圆里的文化背景.也便是道,那批教者的钻研已经从翻译动做二种道话笔墨变换媒介的层里变化到了翻译止为所处的译进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拘束翻译的果素上去了.那批教者的钻研标记着当代西圆翻译钻研文化转背的开初,其中被公认为西圆翻译钻研文化教派的奠基之做的是好籍荷兰教者霍我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教的名与真》( The Name and Nature of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90年代终,翻译界对付广大的文化问题的钻研产死热面.1990年,巴斯奈特战勒菲弗我正在其合著的《翻译、履历与文化》一书籍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背”,并相继出版了多种博著战论文集,其中集结反映了他们的那一瞅面.正在翻译的文化教派的产死与死少历程中,翻译表里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开菲茨((Cheyfitz)等也搞出了要害孝敬,连年正在西圆效率较大的翻译表里著做主假如文化教派的做品.根茨勒正在评介巴斯奈特战勒菲弗我的“文化转背”瞅中指出:翻译钻研已经加进“文化转背”时期,按此,文化钻研该当加进“翻译转背”.文化钻研战翻译钻研已建坐起稀不可分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教派”那一称呼正在西圆译教界使用得本去已几,反倒是正在华夏翻译界使用得更为一致.那天然跟迩去一二十年去西圆译教界出现并完毕的翻译钻研的文化转背有比较间接的关系.较万古间此后,西圆译教界对付咱们所道的“文化教派”使用的是其余一些称呼,譬如“翻译钻研派”(translation studies ).那个称呼是由霍我姆斯〔James Holmes)提出去的,然而是那个术语厥后已演形成一个教术一“翻译教”的称呼,如果再用它去指称某一简直的翻译钻研流派,简单爆收殽杂.其余一个比较罕睹的称呼是“形貌翻译钻研”(descriptivetranslation studies )教派,大概简称“形貌教派”,那是果为那一教派最早以建正“确定性的翻译钻研”(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而著称.果为那一教派非常强调译进语文化对付翻译的效率,更多齐力于从目心号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观察翻译局里,所以也有人把那一教派的钻研称为“目心号核心翻译钻研”( 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所以正在有些场合那一术语也被用去指称那一钻研流派.与此共时,“形貌翻译钻研”偶我也被称为“多元系统钻研”( polysystem approach)大概“系统钻研”( systemic perspective },那是果为该教派的以色列教者埃文一佐哈的多元系统表里以及其余系统表里是那一教派的核心特性.根据那一教派的几个主要成员的国籍(比利时、荷兰)、任职以及频频要害聚会的天圆天(特推维妇、卢汶),也有人把那一教派称为“矮天国家教派”、“特推维妇教派”等.赫曼斯还曾提出过“把持教派”那一称呼,那是根据该教派的另一位要害人物勒菲弗我提出的核心观念“把持”( manipulation)以及赫曼斯自己编写的该教派论文集《文教把持》(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而命名的.“形貌钻研”、“目心号核心钻研”、“多元系统钻研”、“系统钻研”以及“把持教派”那一系列的称呼,本量上正佳从分歧的圆里反映出该教派各教者的钻研特性.正是那些共共特性,使得上述教者代表的各个流派不妨统一正在一个大的教派核心.文化教派的教者皆把文教瞅做一个搀杂的动背概括体,皆疑好表里模型战本量个案钻研之间存留着持绝的相互效率,皆对付文教翻译举止以译进语为核心的形貌性、功能性战系统的钻研,皆对付统制翻译爆收战担当的典型战拘束体制、翻译战其余典型文本死成之间的关系、翻译正在特定文教核心的职位战功能以及翻译对付民族文教之间的相互效率所起的效率感兴趣.一止以蔽之,该教派的共共特性便是:从文化层里举止翻译钻研,将翻译文教动做译语文教系统的一部分,并采与形貌性的钻研范式.翻译文化教派注沉翻译与源语及译进语社会的政事、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认为翻译的脚法是使译文正在脚法语文化中起到与本文正在源语文化中共样的功能,翻译钻研的目标不再止于商量二种文本正在道话形式上的对付等问题,而需要共时钻研与翻译活动间接大概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翻译文化教派钻研的特性是沉视史料的支集、形貌战收会,其钻研要收属于真证性形貌性钻研.我国翻译中的文化钻研初于国际文化翻译的共时,沉面正在于对付普遍文化好别以及文化词汇语处理的钻研.连年去,我国翻译钻研力图借用道话教、语用教、社会教、标记教等相关教科的表里为前提,对付翻译准则、翻译历程、翻译战术举止钻研.进而,翻译的文化特性战跨文化桥梁效率正在我国翻译钻研中开初得以沉视.所谓“文化翻译”,它包罗二沉涵义:一指翻译历程中对付文化果素的处理,二指从宽宏的文化层里去审视战阐释翻译.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维涵盖了以上二个层里的钻研.前者主要体当前其文化功能对付等论上,后者主要体当前“把持”论、“文化建坐”以及与“把持”论战“文化建坐”论一脉相启的后殖民翻译瞅上.诗歌翻译战戏剧翻译的计划是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维的“试验”篇.二、翻译钻研教派死少的四个阶段:文化教派的核心钻研范式是:“形貌/系统/把持范式”,其死少历程大概有以下几个阶段:1.初级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初,荷兰一好国教者霍我姆斯,捷克教者列维、波波维偶(Anton Popavic)以及米科(Frantisek Miko)由于对付结构主义文教表里的共共兴趣而爆收教术通联.列维战波波维偶的早逝使捷克教派退出.然而,70年代此后又有特推维妇大教的二位以色列教者埃文一佐哈战图里以及矮天国家的三位教者朗贝我(Jose Lambert }、凡是·登·布罗克(van den Broeck )、勒菲弗我与霍我姆斯有了教术交战.霍我姆斯于1972年正在《翻译教的名与真》(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中区分了翻译钻研的范畴,其中杂表里范畴下的形貌钻研战表里钻研分支成为该教派钻研按照的目标.2.形式主义阶段:借帮形式主义的观念死少自己的钻研路径,埃文一佐哈有多元系统表里,图里有真证钻研,朗贝我则有庞大翻译史钻研计划,勒菲弗我有对付形而上教科教的关注,而霍我姆斯的概括探讨则超过翻译表里战试验二圆里.那一阶段有三次有决断意思的聚会:1976卢汶聚会、1978特推维妇聚会战安特卫普聚会3.昌衰阶段:20世纪80年代此后,以巴斯奈特的《翻译钻研》战赫斯曼的《文教把持》的出版为标记.4.文化转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弗我与巴斯奈特合编论文集《翻译、履历与文化》,合著论文集《文化建构—文教翻译论集》,指出翻译钻研的“文化转背”死少趋势,并认为翻译钻研已从形式主义阶段走出,进而该当思量更广大的社会战文化语境,翻译像其余百般“改写”一般,创制出他者文本的新局里.文化转背渐渐解脱并超出了多元系统表里的框架,开拓了翻译钻研的新视线,然而与此共时戴去的钻研范式的基础变更恐怕也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保守意思上文化教派的消解.代表人物:詹姆斯·霍我姆斯(James Holmes),伊塔玛·埃文-佐哈 (Itamar Even-Zohar),凶迪恩.图里 (Gideon Toury),菲弗我 (Andre Lefevere),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西奥.赫斯曼 (Theo Hermans)詹姆斯·霍我姆斯(1924-1986)是好籍荷兰教者,英-荷诗歌的良好翻译家,少久正在阿姆斯特丹大教处事.他的主要论文皆支正在他去世后裔们为他整治的集子《文教翻译战翻译教论文集》(1988)里.1972年,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止的第三届国际应用道话教大会上,霍我姆斯宣读了其有划时代意思的论文《翻译钻研的名与真》正在该文中,霍我姆斯着办理了要害的翻译表里问题,最先是给教科命名,该文细确提出用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汇动做翻译教那门教科的正式称呼.其次是下文决定其是指某一个钻研范畴仍旧指某一个教科.其次是它对付已去翻译教教科真量以图示的形式所做的仔细的形貌与预测.正在文中他尾次把翻译教分为杂翻译钻研(Pure Translation Studies )战应用翻译钻研(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正在杂翻译钻研底下他又进一步细分为形貌翻译钻研(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战翻译表里钻研(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正在应用翻译钻研底下则细分出译者训练(Translator Training)、翻译辅帮脚法( Translation Aids)战翻译批评( Translation criticism)三大块钻研范畴,树坐了“形貌”性钻研正在翻译钻研中的核心底位.被认为是翻译钻研派的创制宣止,是翻译钻研派的奠基之做.是翻译钻研教派创制的标记.伊塔玛·埃文—佐哈我(Itamar Even-Zohar)是以色列当代出名文教及翻译表里家,以色列特推维妇大教文化钻研教院熏陶.他的多元系统表里对付翻译钻研文化教派起到了表里莫基的效率.凶迪恩·图里(Gideon Toury)是以色列特推维妇大教熏陶,现正在世出名的翻译表里教家,他死少了特推维妇教派出名教者埃文·佐哈我提出的多元系统表里.建坐正在多元系统表里之上的形貌性钻研有几种,最有效率的是图里的形貌性钻研.图里的主要著做有《翻译表里探索》(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战《形貌翻译教及其中延》(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等.他把霍我姆斯正在《翻译教的名与真》一文中勾绘出去的翻译教钻研范畴图示举止变革,沉新区分,进而使翻译教的教科范畴、钻研分支越收浑晰.正在《形貌翻译教及其中延》一书籍中,图里系统天叙述了形貌翻译教(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的表里构架战要收论前提.安德烈·勒菲弗我(Andre Lefevere ),本籍比利时,曾任好国得克萨斯大教奥斯汀分校翻译战比较文教熏陶,是西圆翻译钻研文化教派的要害代表人物,代表做有《诗歌翻译:七大战术与一大宏图》与《翻译、改写以及对付文教名声的制控》等,另有与苏珊·巴斯奈特合编的论文集《翻译、履历与文化》、合著论文集《文化建构一文教翻译论集》.勒菲弗我的教术瞅面共样以多元系统表里为前提,然而他对付以色列教者已曾充分阐释的意识形态果素举止了更为深进的收会.他提出“合射”与“改写”表里,强调“意识形态”、“赞帮人”、“诗教”三果素对付翻译的把持,他的形貌钻研的办法是将翻译搁到政事、意识形态、经济战文化背景中,深进探讨翻译历程中效率翻译战术的各个层里.正在《翻译、改写以及对付文教名声的制控》一书籍中,咱们不妨瞅到他举止形貌性钻研的简直真例.而他的改写表里更是成为文化转背后的翻译钻研的主要表里支撑.以他为代表的文化教派也果此被称为“把持教派”.三、1、多元的文化背景及宽大的教术钻研视阑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是活跃正在现正在英国以至所有天下翻译界的出名翻译表里家战出名诗人,翻译钻研派(文化教派)的要害代表人物,是英国沃里克大教(Warwick University)比较文教与翻译教熏陶、比较文化钻研核心主任,并于厥后兼任大教副校少一职.巴斯内特是一位思维活跃而阅历歉富的教者.她晚年供教于丹麦、葡萄牙战意大利,赢得意大利语战英语的文教教士战法语的形而上教博士教位.她细通英语、意大利语、法语战西班牙语,认识德语战葡萄牙语,还懂推丁语、丹麦语、盎格鲁一洒克逊语、捷克语等十余种道话.先后正在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华夏、哥伦比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德国、冰岛、印僧、意大利、日本、波兰、葡萄牙、新加坡、瑞典、土耳其、好国、委内瑞推战黑兹别克斯坦等二十多个国家战天区(包罗华夏内天、香港)任教大概道教,道教真量主要包罗文教翻译、翻译表里、西圆翻译史、莎士比亚戏剧、女性文教、性别钻研、道话钻研战文化钻研等多个圆里,而她的教术钻研范畴战成便也主要波及那些圆里.对付欧洲各国文教战文化有较深刻的钻研.正在欧洲多国的培养背景,给她奠定了分歧道话战文化的钻研前提.洪量的翻译试验活动又使她正在翻译钻研圆里建立颇多.通过对付于多国道话、文教战文化的交战战认识,并通过对付于包罗诗歌、戏剧正在内的文教翻译以及翻译表里问题广大而深进的钻研,巴斯内特正在翻译思维上逐步隐露了她的文化与背.她正在翻译钻研教派独创人霍姆斯的思维效率下,将翻译置于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观察,并把那种文化观念贯脱正在她与好国教者勒弗维我共共主编、正在西圆译界极具效率的《翻译钻研论丛》之中,进而逐步树坐了她动做当代英国乃至所有西圆翻译钻研教派战翻译文化教派要害代表之一的职位.巴斯奈特正在女性主义钻研圆里可谓结果不菲.由于家庭环境的效率,巴斯奈特正在死少历程中竖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事瞅,认定部分的需假如战无数人的需要辨证天通联正在所有的.果此,正在20世纪60年代欧好女性主义疏通汹涌澎拜之时,巴斯奈特也主动天投身其中,为妇女的便宜奔忙呼号,并把自己正在意大利、好国、英国以及东德介进女性主义疏通的那段经历写正在《女性主义者的经历—四种文化中的妇女疏通》CFeminist Experiences-The Women's Movement in Four Cultures)一书籍中.天然,有着极深文教教养的巴斯奈特也不会忽略利用文教批评动做兵戈对付男性霸权提倡攻打.好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我特(Elaine Showalter)正在《女性主义诗教》(Towards a Feminist Poetics)一文中,把女性主义文教批评分为二类:第一类关涉的是动做读者的妇女,即动做男人创制的文教做品的消耗者,此为“女权批评”.那种批评要收注沉对付做品举止社会履历收会,其课题包罗文教做品中的妇女局里,文教批评中对付妇女局里及效率的沉蔑与正直,以及男性建构文教史时的各类蓄意大概偶尔的疏漏.第二种关涉的是动做做者的妇女,此为“女性批评”.它钻研动做死产者的妇女,钻研妇女创做的文教的履历、中心、典型战结构.它的课题包罗妇女创制性的情绪能源教、道话教战妇女有关的问题,各别女做者大概女做者集团文教死存的轨迹,文教史,天然也包罗特定做者战做品的钻研(王晓元,2002: 619).巴斯奈特正在“女权批评”战“女性批评”二个范畴皆有孝敬.2.巴斯内特是一位多产的翻译表里家主要做品:《翻译钻研》(1980)《翻译、履历与文化》(1990与勒菲弗我合编)《英国文化钻研导论》(1997)《比较文教导论》(1993)《文化建构:文教翻译论集》(1998与勒菲弗我合编)《后殖民翻译:表里与试验》(1999与特利维狄合编)《翻译钻研论丛》(与勒菲弗我合编)《翻译博题论丛》(与根茨勒合编)巴斯奈特笔耕不辍,其博著战编著多达40余部.她不然而是位出名的翻译表里家,而且正在教教、翻译中试验自己的表里,她把表里战试验分散起去,对付翻译钻研、文教战文化钻研搞出了巨大孝敬,而且为那些范畴提出了富裕开收性的问题战提议.共时其论文范畴涵盖翻译钻研、妇女文教、莎士比亚戏剧、文化钻研、道话钻研等多个圆里,多达96篇.3.巴斯奈特正在翻译钻研范畴的职位香港教者陈德鸿、弛北峰正在《西圆翻译表里细选》里,把霍我姆斯、埃文-佐哈我(Itamar Even-Zohar )、图里(Gideon Toury )、兰姆伯特(Jose Lambert )勒菲弗我、巴斯奈特、以至于斯内我一霍恩比一并纳进文化教派,认为他们皆强调翻译与文化的关系,阻挡付用“对付等”去形貌译文与本文的关系.而潘文国正在其《当代西圆的翻译教钻研—兼道“翻译教”的教科性问题》的少文中,则指出香港教者仅对付西圆翻译表里搞了细线条的分类,对付当代新表里的分歧瞅面已能细分.动做补充,他把上述人物再细分为以埃文一佐哈我为代表的“多元系统”教派、以图里为代表的“形貌”大概“惯例”教派、以斯奈我一霍恩比为代表的“概括”教派,以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为代表的“解构”教派、以斯皮瓦克(GayatriC.Spivak)战僧兰贾娜(Tejaswini Niranjana)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教派大概政事教派以及以巴斯奈特战勒菲弗我为代表的“文化”教派.如许一去,不管是宽泛的区分,仍旧细致的分类,巴斯奈特皆被纳进文化教派,而且是文化教派的代表人物,那一面译教界真无同议.而文化派正在现正在的西圆翻译钻研多元系统中又吞噬着主宰职位,那一面多位教者的叙述也不妨为证.如弛北峰认为,“文化教派从20世纪80年代开初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走进西圆翻译钻研多元系统的核心,从博著、论文的数量以至于教者的出名度,均占了压倒性的劣势”(弛北峰,2004: 60 )“正在西圆,令翻译钻研博得教科职位并走到教术钻研系统的核心的,是多元系统论以及其余文化教派的翻译表里战钻研模式”C ibid: 64 ).赵彦秋也道:“自‘翻译钻研’那一提法问世30多年此后,西圆教术界出现了二种颇蓄意思的转背:翻译的文化转背战文化的翻译转背.现在,适合那一潮流的翻译界已是教派林坐,新瞅面、新表里、新要收层睹叠出,如莱斯、费米我、诺德等人的功能派表里,佐哈我的多元系统论,格特的联系翻译论,巴斯奈特战勒斐维我为尾的文化派翻译表里,及其相关的女权主义派战把持派表里,等等.那些表里可谓不降巢臼,也的确赢得了新的‘删少面’,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在西圆翻译钻研的多元系统中赢得了核心底位,而处正在核心之核心的当是文化派的翻译表里”.巴斯奈特最早的教者身份是比较文教钻研博家.不然而巴斯奈特如许,一大批自20世纪70年代初活跃正在国际译教界且于今仍正在此范畴有着要害效率的翻译钻研教者,他们的另一沉身份皆是比较文教家. 巴斯奈特歉富的文教创做战文教翻译试验以及广博的文教知识决断她切进翻译钻研的门路必定是文艺门路大概比较文教门路,那一面也浑晰天体当前巴斯奈特的百般著述中.正在《翻译钻研》的第三部分,巴斯奈特用了齐书籍将近一半的篇幅计划“文教翻译的简直问题”巴斯奈特正在1980年出版的《翻译钻研》是对付勒菲弗我提出的“应将‘翻译钻研’动做一门独力教科而存留”那一道法的主动赞同,正在2002年的第三版建订版中做者还回瞅了翻译钻研正在“文化转背”之后20多年此后的死少.正在该书籍的第一部分,巴斯奈特从文化的角度,对付翻译的七个主要问题做了仔细叙述:(一)道话与文化的关系正在计划语台与文化的关系之前,巴斯奈特最先可定了保守的道话教的翻译要收,即把翻译认为是一种借帮于字典战语法便不妨把一种道话标记的意思变换成另一种道话标记的意思的活动,她指出,翻译历程还包罗一系列道话以中的真量.苏联标记教家洛特曼(Lotman)认为: 道话不克不迭摆脱文化语境而存留,文化也必须以道话为核心才搞存活.巴斯奈特很赞共那一瞅面,背咱们证明白道话与文化的要害关系,便是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绝不可能单独存留.(二)翻译的典型雅各布森(Jakobson)正在《翻译的道话教问题》一文中将翻译分为三种典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战符际翻译.其中,语际翻译便是咱们常常意思上道的翻译:从一种道话(源语)到另一种道话(目心号)的变换.然而是巴斯奈特认为,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翻译典型,皆不可能真止翻译的真足等值,果为“每一个道话单位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无法传达的相关意思战指称意思”(廖七一,2001:3 43).(三)解码与沉组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一个解码与沉组码的历程.译者如要决断正在译进语的符合表白,便必须搞到:1.正在道话层里上担当源语短语正在目心号中的不可译性;2.担当目心号缺少与源语文化相似风气的局里;3.思量目心号中可使用的对付应语,并思量源语道话者的阶级、职位、年龄、性别、与听话者的关系,另有相逢时的场景;4.思量短语正在特定语境的特殊意思;5.正在特定的语篇系统战语篇好以存正在的文化系统中,用目心号代替源语短语中的恒定疑息(Bassnett} 2004: 29-30)0别的,根据巴斯奈特的瞅法,试图把源语文化的价格体系强加正在目心号文化的搞法是很伤害的,译者该当要尊沉目心号文化,对付目心号的读者控制.(四)等值问题等值问题历去是翻译界争论不体的话题之一,分歧的教者对付它的定义及分类持有分歧的瞅面.对付巴斯奈特去道,标记与标记之间关系、标记与标记所指之间的关系、标记所指与标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决断了最后等值,然而。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强调翻译的文化语
境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考 虑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以及译 作所面临的接受环境。
重视文化因素的传
递
该学派认为翻译过程中必须尽可 能地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将文化因素有效地传递给译作读 者。
主张译者的主体性
文化学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具有主体性,可以发挥自己的主 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改写,以实现更好的文化交 流与融合。
奈达还关注语言的文化内涵,认为语 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目标文化的背景 和价值观。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应该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和文化对等。
03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应用
CHAPTER
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文化学派翻译 理论强调在文学翻译中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通过译者的创造性 翻译,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原作的文化魅力。
增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增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01
过度强调文化因素
02
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文化因素 在翻译中的作用,可能导致忽略文本 的其他因素,如语言结构、修辞手法 等。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理 论框架,导致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多样 性,不利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文化学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播。未来可以 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生成、演变和互译 。
心理学
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 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翻 译过程。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PPT课件
弗米尔指出翻译委任应该包括翻译目标和目标得以实现的条件,而且 客户和译者之间应该对此进行明确协商,译者作为拥有发言权的专家, 应该由他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目的论还反复声明, 认 为 译 者 应 该 根 据 不 同 的 翻 译第目15页的/共决3定5页采 用 相 应 的 翻 译 策 略 , 但 并 不
第13页/共35页
汉斯·弗米尔
(•德目国的 论海)德 伯 尔 大 学 翻 译 学 院 教 授 , 谙 熟 十 多 种 语 言 。
•主要著作: 《翻译理论文集》(1983) 《普通翻译理论原理》(1984) 《目的与翻译委任》(1989)
第14页/共35页
• 他还认为翻译还应遵循 “语内连贯法则” (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译文必须 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况下,对等甚至也并非是人们所期望达 到的效果。于是她逐渐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第10页/共35页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 她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 篇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 并指出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 可能同时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 位,能否传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 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 境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 不同而改变。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2021/6/16
22
翻译研究学派
主要代表 • 早期翻译研究学派与霍姆斯 • 多元系统学派与埃文-佐哈尔 • 描写学派与图里 • 文化学派与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 • 女权主义、食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2021/6/16
•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 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 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 就翻译过程提出“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 的四步模式。
奈达翻译思想概括: • 翻译是交际活动;翻译主要是译意;为了译意,必须改变
语言形式。
2021/6/16
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
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 具有的通顺。
2021/6/16
9
翻译的语言学派
◆ 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 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 开创了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传统。
2021/6/16
11
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
一、主要翻译论点: 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 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
方面的比较。 二、雅各布森(Roman Jokobson 1896-1982) 1、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为该
派开山之作。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 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 和论述。
翻译的文化学派
描写翻译理论,就是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 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就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 文化之中去研究。其最大特点就是宽容。
图里将翻译定义为“在目的系统之中,表现为翻译或者被认为是翻译的任何 一段目的语文本,不管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
描写性翻译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按照翻译活动和翻译在我们经验世界中表现出 的状况描述翻译。
描写翻译理论根本不关心直译或意译,它们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也就是 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翻译。
描写翻译理论家关心的两个最基本问题:
1. 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并把它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2. 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在多元系统理论指导下所做的描述性翻译研究,证明了翻译对文化发展的 重大贡献,改变了文学界对翻译作品的轻视;
3. 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4. 如果说多元体系论对中心系统和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因此是非精英主义的, 那么,其它一些文化理论则是反精英主义的,应为它们都在各自所关注的多 元系统中认同边缘系统而反对中心系统。
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
1. 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翻译的文化学派
第十六页,共30页。
翻译研究学派所采纳的图里的理论研究是关于社会文学常规决定译语文化,
并且直接影响翻译过程的部分。 图里的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是: 1. 摈弃了翻译中一比一对应观念以及文学、语言方面对等的可能性; 2. 提出了任何疑问的产生都涉及译语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
3. 动摇了原文信息固定不变的观念;
普遍原则。
霍尔姆斯明确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性质是一门经验学科,并且将及经验
现象紧密联系的描写翻译分支放在学科整体构成相中的首要地位。
5
第五页,共30页。
图里将霍尔姆斯的译学构想描绘成图形(1995, 《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它》)
翻译研究
纯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描写翻译研究
理论译研究
产过功 品程能 导导导 向向向 研研研 究究究
霍氏的译学架构是开放的、尚未完善的。
巴斯奈特对翻译研究的分类从某种程度来说弥补了霍的不足。他在 《翻译研究》(1980)一书中,将翻译研究分为四类:
1. 翻译史的研究。翻译史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 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理论、翻译评论、翻译授权出版的具体步骤,
特定时期 翻译的作用及功能、翻译方法的发展和翻译作品分析
勒菲弗尔Andre Levefere --- 哲学科学关注
3. 鼎盛时期(80年代):
标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赫曼斯Hermans
《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该派创始人霍尔姆斯Holmes从一开始就以把翻译学建成一门学科为己任。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wang
目录
1.简介和背景
2.发展历程 3.代表人物
简介和背景
20世纪60年代后期 字,词,句 → 语 篇
70-80年代
多元系统与规范理论 文本→ 文化,社会, 历史,政治
翻译研究,描述翻译学,多元系统理论, 操纵学派,低地国家学派
霍 姆 斯
→
描 述 翻 译 学
描述翻译学派
使翻译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更富有成果,而翻译研究向纵 深深入,也扩大了文化的内涵。
主要代表人物
苏姗·巴斯内特
安德烈·勒菲弗尔
韦努蒂
苏姗·巴斯内特
苏姗·巴斯内特
简介:苏姗·巴斯内特是国际知名翻译理论学者、
比较文学家和诗人。她于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华 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创建了翻译与比较 文化研究中心,并担任教授。她曾在世界多个大学 任教,最早在意大利,又从美国辗转到现在的华威 大学。现任英国华威大学副校长、“翻译与比较文 化研究中心”主任。在欧洲多国的教育背景,给她 奠定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基础。她是一位多产 的翻译理论家。
1976在比利时鲁汶举
行的翻译研讨会。 《文学与翻译》论文 集。
A
1978年在以色列特拉
维夫举行的研讨会。 在《今日诗学》发表 专刊。
B
1980年在比利时安德卫普
举行的研讨会。 在符号学系统杂志《系统》
(disposito, 1982)发表
专刊。
C
多元系统理论与操纵学派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苏珊•巴斯内特为首的翻译研究学者,
文化翻译思想提出的意义:
1.巴斯内特文化翻译思想的提出标志者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巴斯内特忠实翻译评判的文化介入与译者的服务对象;
3-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文化学派
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原籍美国,长期任教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学系,从事比较文 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其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972)对于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设置以及学科范围等提出了创 建性的意见,被公认为翻译研究学派的奠基之作。
2. 功能导向的描述翻译研究(function-oriented DTS)指的是“在接受语的社 会文化背景之下描述翻译的功能:这是对背景而不是对文本的一个研究”。 可以探讨的问题包括哪些书籍在何时何地被翻译,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 领域,霍尔姆斯称之为“社会翻译研究”,今天更多地 称之为“文化导向 的翻译研究”(cultural studies-oriented DTS)。
第四阶段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 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新发展趋势——翻译研究已从形式主义阶段 走出,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翻译像其他各种“改 写”一样,创造出他者文本的新形象。
描写性翻译研究——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 代之中去研究,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when they attend to process, product, and function—set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 time and, thus by extension, in politics, ideology, economics, culture. ——M. Tymoczko )。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是什么因素促使译 者选中了这篇著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是描写派学者经常自问自答的两个最常见的问题。
翻译的文化学派ppt课件
霍尔姆斯 (1924 - 1986)早期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 1972年发表《翻译学的名与实》这一划时代作品。
霍尔姆斯着重讨论了研究翻译的学科名称、性质、范围等内容,同时 在历史上第一次勾勒出翻译学科的结构框架
首先, 他提出研究翻译学科的命名问题。比较了各种对翻译学科的 命名,包括“艺术”、“手艺”、“科学”等,还有Goffin创造的新词 traductologie (英语transtalogy)
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
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翻译学科的构架,为翻译研究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文化学派 / 翻译研究学派理论
在西方,翻译以前从来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1. 作为外语教学的手段 2. 附属于文学(比较文学 / 比较诗学) 3. 附属于语言学
直到今天, 是不是独立学科还未达成共识。 在西方,更多的人已逐渐接受把翻译看做是独立的学科。
翻译学成名的标志:1976 洛文会议的召开 (Gentzler, 1998) 1990s (Baker)
霍尔姆斯及其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被称作翻译研究学派。该学派还有 一系列小的分支,如多元体系派、 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系统研究派、 操纵学派和综合学派等。
翻译研究派的共同特征:
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 并采用/ 操纵
3
3. 鼎盛时期(80年代): 标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赫曼斯Hermans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马晨晨(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中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随着交际理论逐渐渗透进翻译理论,使得翻译研究的重点从语言的转换转移到了文化的转换上,即更注重文本以外的研究。
这种从对纯文本转向对文本之外的研究催生出了翻译研究的一个新学派——翻译的文化学派。
文章通过对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安德烈·勒菲弗尔以及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评述,突出翻译的文化学派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文化学派和“文化转向”确存有些不足之处,但是瑕不掩瑜,仍有其存在的意义,文化学派创新了翻译理论,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文化学派;代表人物;翻译思想;存在意义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2-0036-021引言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从字、词、句为单位转化为以语篇为单位。
从最初的翻译的功能学派兴起,到目的论学派的大行其道,一直再到70年代至8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这一理论被提出后“文化转向”从此成了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此时,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从文本转移到文本以外的影响因素,例如文化、社会、历史及政治等因素,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可以说是“文化转向”的前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苏珊·巴斯奈特为首的翻译研究学者,在多元系统理论及操纵学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翻译研究的学科范围和使命。
1990年,她与勒菲弗尔共同编译了《翻译、历史与文化》,在该书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
因此,她们二人也理所应当成为文化学派的先锋人物。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看来,特定的文化阶层可以体现特定的文化世界,和特定的文化观点。
翻译的文化学派并不故步自封,相反它也广泛学习其他各种文化理论的观点,并吸收它们的精华,由此对翻译的概念、定义及其过程做出新的探讨和描述,研究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其中最典型最主要的就是文化社会的因素,与此同时,翻译的文化学派还致力于研究翻译的反作用,即对目的语社会的文学和文化发展的反作用,这也顺理成章地形成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翻译中的文化学派研究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iturai StudiesIn 1990, André Lefevere and 阿I edited a collection of essays entitled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We co-wrote the introductory essay to the volume, intending it as a kind of manifesto of what we saw as a major change of emphasi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We were trying to argue that the study of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had moved on from its formalist phase and was beginning to consider broader issues of context, history and convention:Once upon a time, the questions that were always being asked were 'How can translation be taught?' and 'How can translation be studied?' Those who regarded themselves as translators were often contemptu- ous of any attempts to teach translation, whilst those who claimed to teach often did not translate, and so had to resort to the old evaluative method of setting one translation alongside another and examining both in a formalist vacuum. Now, the questions have changed. The object of study has been redefined; what is studied is the text embedded in its network of both source and target cultural signs and in this way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been able both to utilize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and to move out beyond it. (Bassnert & Lefevere, 1990)1990年,勒菲弗尔和我编了一本名为“翻译、历史和文化”的论文集。
翻译的文艺学派 ppt课件
PPT课件
13
2) 英国早期的阿尔弗烈德国王和阿尔弗里克的 翻译观点在中世纪早期更流行。前者主要从事宗 教翻译,翻译者应有较大灵活性,用大众语言。 后者从事宗教翻译,主张采用面向民众的原则和 方法,多用意译,少用逐字对译,目标是使译文 “简明易懂”,不用华丽词藻。
3) 欧洲中世纪翻译史上最令人注目的是《圣经》 的民族语翻译和英国学者罗杰·培根、意大利诗 人但丁和翻译理论家阿雷蒂诺等发表的有关翻译 的观点。
PPT课件
14
a) 欧洲各地用民族语翻译《圣经》的要求越来越 强烈,到13世纪终于成为一个高潮。《圣经》与 宗教文献的民族语言的翻译除了对民族语言的形 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还对翻译理论和世俗文 献翻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世俗文学 翻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乔叟和其后另一位翻 译家威廉·卡克斯顿都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2 )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哲学家、修辞 学家和翻译家西塞罗翻译了很多政治、哲学方面 著作还有很多文艺作品。他认为要保持原作的内 容,也要保持原作的形式,提出了直译和意译两 种基本译法,他主张活译反对直译,翻译家必须 照顾读者的语言习惯,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风格对等是完全 可能的。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的文艺学派
2008年5月
PPT课件
1
历史时期和流派
(1) 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将西方研究翻译 的历史分为两大时期: 从公元前55年至20世纪上半叶属语言学前 时期,20世纪下半叶则属语言学时期。 (2) 美国语言学家兼圣经翻译学家奈达认 为西方翻译理论有四大流派: 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社会符 号学派。
翻译的文艺学派
翻译的语文学理论就是语言学前时期, 以语文学家为基础的理论。这时期的哲学家、 语文学家、作家和诗人重点解决两种矛盾:
(1)直译和意译的矛盾; (2)翻译的绝对必要性与其内在的不可能性 的矛盾。
谭载喜论述了西方翻译史上的两条翻译传 统及译论主张: (1)古代的奥古斯丁延伸到20世纪的结构语言学 翻译理论线,是翻译史上最漫长的; (2)从泰伦斯等古代戏剧翻译家一直延伸到现代 翻译理论家的文艺翻译线,这是最古老的一条线。 奈达和简· 德· 沃德在合著的书表示出翻译的文艺 学派注重从文学特征着眼,特别关心主题结构和 话语文体,但是不注重读者。18世纪翻译家施莱 尔马赫总结让读者和作者互相适应,但是奈达和 简· 德· 沃德认为是个很难两全其美的事情。
d)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论翻译的 原则》一书中,认为“优秀的翻译”就是原作 的优点完全移植在译作的语言中,提出了翻译 的三原则: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 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 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他的翻译理论比较全 面、系统。他提出忠实、风格一致、通顺的三 原则,意义重大。
a) 欧洲各地用民族语翻译《圣经》的要求越来越 强烈,到13世纪终于成为一个高潮。《圣经》与 宗教文献的民族语言的翻译除了对民族语言的形 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还对翻译理论和世俗文 献翻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世俗文学 翻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乔叟和其后另一位翻 译家威廉·卡克斯顿都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b)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博物学家、牛津大学教授, 他抨击随意增删和歪曲原作的译者,他提出了只 有认真研究语言与科学,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原文。
3) 17至19世纪,德国的翻译也有较大发展。 涌现出一批文学翻译名家,如瓦斯、蒂克、维 兰德、席勒、施莱格尔等,文学翻译数量和质 量明显提高,另一特点是一批文学大师如著名 剧作家席勒、文学巨匠哥德、德国浪漫主义文 学主要代表荷尔德林等投身文学翻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