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民族音乐说课稿模板范文

初中民族音乐说课稿模板范文

初中民族音乐说课稿模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民族音乐》。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围绕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评价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材分析《初中民族音乐》是专为初中学生编写的音乐教材,旨在通过介绍中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各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乐器、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掌握基本的民族音乐知识和简单的演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听、唱、奏、动等多种形式学习民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介绍中国主要民族的音乐特色和代表性曲目。

- 学习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持久兴趣,并能在生活中主动探索和传承。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和表演。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或模拟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4. 互动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讨论:学生分享对民族音乐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2. 学习新知- 讲解中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 演示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学生尝试模仿。

3. 实践活动- 分组进行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排练。

-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

4. 总结提升- 教师点评各组的表现,总结民族音乐的共性和多样性。

《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说课稿

《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说课稿

《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说课稿一、说理念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和关注。

通过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本单元内容在于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通过几种乐器的介绍,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类和特点,进而认识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古筝曲《梅花三弄》,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古曲。

本曲共分引子、暗香浮动、啸傲霜雪、凌寒盛开、尾声五段。

其曲表现出梅花“花中最清者”的高洁形象。

(二)教学目标:1、在聆听过程中能够分辨不同的民族器乐。

2、了解不同的民族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

3、能够理解筝曲《梅花三弄》的基本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点:1、民族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的掌握2、乐器的音乐形象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掌握《梅花三弄》的寓意、意境及结构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古筝;教学音响视频;书籍资料。

三、说教法为了学生能够认识民族乐器的特点,攻克这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1、发现教学法:放一首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提出里面有哪几种乐器,让同学自己去聆听去发现。

2、讲授教学法:为了学生了解乐器分类和特点。

3、演示教学法:由教师演奏,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理解乐曲情感和乐器的音色。

4、创新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形式去描刻乐曲的形象,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四、说学法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教法与学法。

但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课时:一课时一、学习内容: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2、欣赏《江河水》、《火把节之夜》、《夜深沉》、《春节序曲》四首器乐曲,通过悲欢离合的情感路线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演奏风格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能力发展目标:1、在欣赏中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2、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三、教学目标分析: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从对几种民族乐器的欣赏方法引申到对所有民族乐曲的欣赏方法;2、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3、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

四、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环节:课前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春节序曲》,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是音乐的一个圣殿,在 1998 年的春节,中央民族乐团首次在这里举办了中国民族音乐虎年春节音乐会,这足以说明我们中国的民族器乐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去领略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

(二)、聆听并分析作品《江河水》1、你都知道我们有那些民族乐器呢?(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进行评价)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一首乐曲,请大家思考:a 乐曲中使用了什么乐器?b 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乐器音色、节奏、速度、力度等因素)2、聆听作品。

3、解决问题:你能听出这个是什么乐器吗?是吹管乐器组中的管子。

管子是一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非常悠久。

在中国古代它曾称为“筚篥”或“芦管” 。

管子广泛地流行于中国民间,成为北方人民喜爱的常用乐器。

民乐篇教案

民乐篇教案

民乐篇教案
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
民乐篇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知识目标: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夜深沉》两首器乐曲,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在欣赏中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主要民族乐器的了解以及分类
难点:对乐器音色的辨别
教学方法】
视频欣赏法、图示法、聆听辨别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阿拉木汗》视频,用民族乐器去演奏引出标题:民族与音乐——民乐篇
设计意图:经由进程一曲充满当代气息的民乐作品做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乐趣。

二、新课
一)古代乐器
1、缶
由奥运会《击缶而歌》带领学生了解古老的打击乐器缶。

2、编钟
欣赏作品《梅花三弄》
问题:乐器的音色是如何的?何为三弄?
3、骨笛
欣赏作品:骨笛与乐队——《古代狩猎图》
4、古代八音
古代乐器按材质分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乐器,让学生感受我国灿烂悠久的民乐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古代的乐器分类。

二)中国民族乐器
1、简单的介绍常见的民族乐器名称、音色。

同学们说出她们演奏得乐器是什么?分析乐器的音响特征。

2、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分类:(重点讲解)1)吹管乐器:笛、箫
2)拉弦乐器:二胡、板胡、高胡
3)弹拨乐器:琵琶、阮、古筝
4)打击乐器:锣、钹、木鱼。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是一篇民族音乐欣赏课,本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我所用的教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第一节《五十六朵芬芳的花》第一课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本单元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们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既平等又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

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能够辨别出本课3首音乐作品所属的少数民族,但在归纳音乐作品中体现民族风格的音乐要素的能力欠缺,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对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特点不清楚,所以在辨别歌曲所属民族时有所障碍。

(二)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高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能够辨别出音乐所属的民族及其该民族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学习音乐的不同民族和不同的风格特点。

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

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夜深...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3941.p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夜深...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3941.p


音响饱满、极富表现
力与悲剧色彩
——
音 色: 高亢、嘹亮


情 感:无限眷恋、痛苦凄凉

强忍悲痛、荡气回肠



识别下面乐器图片哪一件是京胡,聆听音乐片断,听辨 那一首是《夜深沉》的音乐主题
二胡
京胡
板胡
拓展延伸:
民族音乐的与时俱进
高中音乐鉴赏
风华国乐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博 大精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宝藏,让我们关注 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让优秀的民族音乐丰富、 美化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焦点访谈:
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
鼓和虞姬舞剑。
垓下曲 项羽
夜 深 沉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虞姬和歌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乐 器: 京胡、鼓沉Biblioteka 情绪特点: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
霸 王 别 姬


音乐特点:由缓至急、层层铺垫

豪放刚毅、张弛有度
虎座鸟架鼓 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八音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由于乐器品种增多按制作 材料将乐器分为: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京胡
板胡
北魏壁画中的阮
唐代螺钿紫檀阮
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
欢 火把节之夜
——吴俊生曲
原为琵琶曲,后移植为 阮独奏曲。描写的是彝族人 民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的晚 上,尽情的歌舞、互诉衷肠 的场景。火把节是彝族人民 的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高中音乐鉴赏《民族与音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中音乐鉴赏《民族与音乐》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七、教学板书
音乐与民族——五十六朵芬芳的花
蒙古民歌
藏族民歌
新疆民歌
苗族酒歌
八、教学反思
1、通过对大量的民族音乐的欣赏,让学生体会中国的做为世界艺术之奇葩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成生热情。
2、在进行《鸿雁》欣赏时有些学生能够体会出演唱者的心境,这说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正在提升。
3、大部分学生能够对于这种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差异产生的音乐风格都能理解,但是有些地方的体会不深刻或是有误区,比如对于新疆音乐中的大量打击乐的运用,有些学生不明白是因为什么而出现。
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主要参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间歌曲《古力碧塔》。《古力碧塔》讲述的是一名为商人赶脚的塔吉克青年,爱上了喀布尔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对,青年只能顺着古丝绸之路流浪,把优美凄凉的歌声传遍了所有他路经的地方,最后传回到帕米尔高原他的故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所有欣赏的歌曲音乐均用视频呈现,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出欣赏要求。
欣赏音乐时通过自己的理解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对比不同民族的风情,音乐的特点。
欣赏后思考,如果你去到这个民族地区,你会不会融入当地的生活,为什么。
打开思路,想象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会产生各种类型的音乐
3、用当前一些流行的音乐形式替代课本中的一些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音乐。由于各个少数民族在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放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既丰富多彩,双具有多样性。下面,我们来聆听几首不同民族的作品。

初中音乐说课稿:鉴赏“民族乐派”

初中音乐说课稿:鉴赏“民族乐派”

初中音乐说课稿:鉴赏“民族乐派”前言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历程中,音乐拥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音乐既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历史、文化、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近年来,“民族乐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了我们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

这次我们将围绕“民族乐派”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民族乐派”的概念和特点•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能够分辨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的民族乐曲片段教学内容一、“民族乐派”的概念和特点民族乐派的概念“民族乐派”是指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要素材的音乐流派,其创作技法与演奏形式受到中国本土传统音乐的熏陶。

民族乐曲也常常取材于中国历史、文化、民俗、传说等,以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的目的。

民族乐派的特点民族乐派不同于传统的交响乐,其音乐风格较为古朴、典雅、缓慢、悠长。

节奏和节拍也与西方音乐不同,其曲式和旋律更强调主题发展和呼应。

而传统乐器如古琴、二胡、琵琶、笛子、鼓等也成为了民族乐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鉴赏民族乐曲音乐片段欣赏《梅花三弄》将《梅花三弄》原曲进行改编,通过传统乐器二胡的演奏,缓慢且悠长地表现出了梅花的形态与内涵。

以梅花为主题,以二胡为主旋律,刻画梅花忧郁悠扬的意境。

节奏慢,音调浅沉,表现出悠长的冬日之趣。

伴奏中轻描淡写地出现着流水、风声的音效,令人想起凄迷萧索的冬日,令人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曲子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韵味,也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中。

--引用于《文化中国庆典》音乐片段欣赏《昭君怨》将《昭君怨》原曲进行改编,加入了二胡与唢呐的合奏。

极具史诗感的曲调与旋律,表现出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感人事迹。

《昭君怨》是以古代昭君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虽然音乐简单,但以浪漫之音的形式表现出了白衣红妆、娇美婉约的昭君少女,第二段整个作品的高潮,而客串的唢呐为曲子更添了一份韵味,让听众如同亲历古代历史上昭君的感人故事一般。

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乐多彩的华夏之⾳——《民乐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题:多彩的华夏之⾳(民乐篇)课时:⼀课时⼀、学习内容:1、通过⼏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分类及其特点;2、欣赏《江河⽔》、《⽕把节之夜》、《夜深沉》、《春节序曲》四⾸器乐曲,通过悲欢离合的情感路线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演奏风格与⽅法,培养学⽣分析器乐曲的能⼒。

3、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参与意识,培养对⾳乐的兴趣。

⼆、能⼒发展⽬标:1、在欣赏中引导学⽣看、听、想、议、表现,全⽅位体验⾳乐,培养学⽣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2、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对⾳乐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三、教学⽬标分析: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从对⼏种民族乐器的欣赏⽅法引申到对所有民族乐曲的欣赏⽅法;2、在欣赏过程中让学⽣⾃⼰去听辨、分析,体验⾳乐⽚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发散思维,提⾼⾳乐鉴赏、分析能⼒;3、在教学中,激发学⽣不断通过对⾳乐材料的呈⽰产⽣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积极主动参与⾳乐实践,体会⾳乐在⼈类社会⽣活中的作⽤与地位。

四、教学环节设计:(⼀)、导⼊环节:课前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厅演奏的《春节序曲》,奥地利维也纳⾦⾊⼤厅是⾳乐的⼀个圣殿,在 1998 年的春节,中央民族乐团⾸次在这⾥举办了中国民族⾳乐虎年春节⾳乐会,这⾜以说明我们中国的民族器乐已经⾛出中国⾛向世界,今天就让我们⼀同⾛进——多彩的华夏之⾳,民乐篇,去领略我们⾃⼰的民族艺术。

(⼆)、聆听并分析作品《江河⽔》1、你都知道我们有那些民族乐器呢?(让学⽣各抒⼰见,教师进⾏评价)我们就⼀起来聆听⼀⾸乐曲,请⼤家思考:a 乐曲中使⽤了什么乐器?b 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乐器⾳⾊、节奏、速度、⼒度等因素)2、聆听作品。

3、解决问题:你能听出这个是什么乐器吗?是吹管乐器组中的管⼦。

管⼦是⼀种双簧吹管乐器,历史⾮常悠久。

最新《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原始狩猎...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

最新《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原始狩猎...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

3、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
在保险行业里,挑战随时都有,你不
仅仅要熟悉你的产品,而且还要了解 顾客的潜在需求。并激发他们的购买 欲。为此,我们必须多学习产品知识, 参加公司培训,扎实专业的销售技能, 不断挑战自己。
4、是一份自由休闲的职业
从事保险行业的其中一个很大的
优点就是我们可以自由地掌控自己 的时间,在完成公司的指定训练后, 我们便可以决定什么时间约见客户。 只要完成自己的业绩,我们便可以 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

1、是长久、朝阳行业
保险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
大力支持的高尚行业。根据《保险法》 规定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 得解散。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 人生和谐、健康保障的必需品,加入 保险行业,就是为福利事业做贡献。
2、是低门槛、低风险行业
只要你有基本的认知能力,愿意付出、
愿意吃苦、愿意学习、愿意坚持,你 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不需要你投 入什么大量的资金,即可以有相当的 收获,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风险。你只 需要投入你毅力和学习力
类上由少到多; 3.音律上由不定 音到固定音;4、
由不相联属的单
音到有一定高低 关系的音列。
选一至两种你喜 爱的民族乐器, 说说它们
的故事。
保险行业的魅力
农银人寿盖州服务部 宋庆利
诚信立业 稳健行远
哪个行业是最好的? 哪个行业最赚钱的? 哪个行业要求比较低? 哪个行业空闲时间比较多? 哪个行业是最公平的? 哪个行业能够挑战自我? 哪个行业能够长久做下去?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 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 篇——原始狩猎...课件》高中
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3926.
距今8000多年, 是至今发现最 早的乐器。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夜深...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3941.p

《第二单元 音乐与民族——第1节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夜深...课件》高中音乐花城版音乐鉴赏3941.p

垓下曲 项羽
夜 深 沉பைடு நூலகம்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虞姬和歌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乐 器: 京胡、鼓

情绪特点: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
霸 王 别 姬


音乐特点:由缓至急、层层铺垫

豪放刚毅、张弛有度

音响饱满、极富表现
焦点访谈:
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铜鉴缶 战国 ——湖北随州中出土
骨笛 新石器时代 (距今8000年) ——河南舞阳贾湖出土
陶埙 商朝 ——河南辉县出土
虎纹石磬 晚商 ——河南武官村出土
二十五弦瑟 战国 ——湖北随州出土
虎座鸟架鼓 战国 ——湖北江陵出土
八音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由于乐器品种增多按制作 材料将乐器分为:
力与悲剧色彩
——
音 色: 高亢、嘹亮


情 感:无限眷恋、痛苦凄凉

强忍悲痛、荡气回肠



识别下面乐器图片哪一件是京胡,聆听音乐片断,听辨 那一首是《夜深沉》的音乐主题
二胡
京胡
板胡
拓展延伸:
民族音乐的与时俱进
高中音乐鉴赏
风华国乐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博 大精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宝藏,让我们关注 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让优秀的民族音乐丰富、 美化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曲牌各有固定的句式和曲调,格律相 当严谨。有些曲牌没有唱词,只用它

【课稿】民乐欣赏说课稿

【课稿】民乐欣赏说课稿

【关键字】课稿肃南县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汇报课——说课稿(音乐课)课题:民乐欣赏授课年级:中二(1)授课人:肃南县职教中心赵丽《民乐欣赏》说课稿——肃南县职教中心赵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歌曲《民乐欣赏》。

一、说教材,说内容《民乐欣赏》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音乐全一册的教学内容。

民族乐器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感情的工具,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按我国民间保守习惯分类为:“吹、拉、弹、打”四类。

按我国民间保守习惯分类为,吹管乐器:笛子、笙、唢呐等;拉弦乐器:板胡、二胡、京胡等;弹拔乐器:扬琴、柳琴、琵琶、筝等;打击乐器:鼓、板、锣等。

学习视唱《采茶扑蝶》主旋律,视唱为1=C节奏是2/4拍,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两拍,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自然流畅。

二、学生分析中二(1)班是艺术幼师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有音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保守的教学轻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学生的理性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用多媒体鉴赏可以激起学生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也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

三、教学构思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民族乐器,培养了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发对祖国保守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的展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2、教学重难点视唱节奏和音准。

3、教学方法采用激趣、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与钢琴、多媒体教具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和视频欣赏,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充分践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一段视频,通过视频观察有哪些乐器演奏,都属于中国乐器还是西方乐器。

音乐与民族教案

音乐与民族教案

音乐与民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2.掌握不同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民族音乐的分类和特点1.民族音乐的分类: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2.民族音乐的特点: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

2. 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1.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弹奏、吹奏、拉奏、打击;2.民族音乐的表现方法:情感表达、音乐形式、舞蹈配合。

3. 民族音乐的欣赏和鉴赏1.民族音乐的欣赏方法:听、看、感受;2.民族音乐的鉴赏要点:旋律、节奏、表现力、文化背景。

4. 民族音乐的表演和团队合作1.民族音乐的表演要点:音乐技巧、舞蹈配合、服装道具;2.团队合作精神: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分类、特点、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2.欣赏法:通过听、看、感受等方式,让学生欣赏和鉴赏不同民族音乐;3.实践法:通过实际演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民族音乐的分类和特点1.讲解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类;2.播放不同民族音乐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1.介绍不同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2.演示不同民族音乐的表现方法,如情感表达、音乐形式、舞蹈配合等。

3. 民族音乐的欣赏和鉴赏1.播放不同民族音乐的完整曲目,让学生进行听、看、感受;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表现力和文化背景。

4. 民族音乐的表演和团队合作1.分组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奏和表演;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分类、特点、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2.学生能够欣赏和鉴赏不同民族音乐,分析其旋律、节奏、表现力和文化背景;3.学生能够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奏和表演,培养了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教案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乐篇》教案

《多彩的华夏之音乐----民乐篇》教案科目:音乐欣赏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欣赏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起源、发展、为民族音乐设计今后的方向。

教学难点: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一、生听民族音乐进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屏幕出现的乐器。

导入本节课内容。

二、本过程1、介绍国乐的定义、起源。

2、看影片片段,回答:这段影片出现了什么乐器?学生讨论。

3、介绍我国的乐器:起源甚早、历史攸久。

可分为吹管乐器、擦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

4、介绍中国民族乐器。

笛子、二胡、古筝、琵琶等。

5、问;你们还知道的中国民族乐器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乐器也有很多。

6、欣赏现代中国民族音乐,女子十二乐坊的作品《自由》。

简介女子十二乐坊:女子十二乐坊诞生于2001年6月。

她是一只将中国传统的乐器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的流行艺术团体。

她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激情的现场表演,拓展了中国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在国内外弘扬了中国的民族音乐。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著名的艺术院校。

表演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筝,扬琴,琵琶,二胡,竹笛,箫,葫芦丝,独线琴等中国乐器。

7、欣赏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流行歌曲8、出示图片:下面哪些不是中国的民族乐器?9、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史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如何予以发扬光大,作为龙的传人,责无旁贷。

10、欣赏芳华十八的作品《茉莉花》。

11、这个组合与刚才的女子十二乐坊有何不同?简介芳华十八:中西合璧的乐队由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和全能音乐创作人方奕领军的“芳华十八”,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足迹已遍布了香港、澳门、法国、美加、日本等,所到之处,均掀起了一股强劲中国新民乐的热潮。

他们不像大多乐队那样固定人数,并且会不断增加乐器,力求既能在动感派对上疯狂表演,也能走进音乐厅演奏传统民乐,他们希望以多变的形式、丰富的曲目来展现多元化的新民乐。

音乐与民族教案

音乐与民族教案

音乐与民族教案标题:音乐与民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乐器和曲目,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加深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和其演奏方法;3. 学习并演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5. 增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1. 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及其演奏方法;3. 代表性的民族曲目的学习和演奏。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播放器;2. 民族乐器的样本或图片资料;3. 代表性的民族曲目的音频或视频资料;4. 学生乐器(如口琴、小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

2. 提问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中国的京剧音乐、印度的印度古典音乐、非洲的部落音乐等。

2. 展示一些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样本或图片,介绍其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三、学习民族曲目(25分钟)1. 播放一首代表性的民族曲目,让学生先进行欣赏。

2. 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文化内涵。

3. 指导学生学习曲目的演奏技巧,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或打击乐器。

4. 分组演奏曲目,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曲目演奏展示。

2.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各组的演奏成果,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和文化。

2. 提供相关资源和参考书目,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感兴趣的民族音乐。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同时,通过学习和演奏民族曲目,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说课稿
一、说理念
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和关注。

通过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之民乐篇,本单元内容在于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通过几种乐器的介绍,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类和特点,进而认识我国民族乐器的发展。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古筝曲《梅花三弄》,这是一首借物咏怀的古曲。

本曲共分引子、暗香浮动、啸傲霜雪、凌寒盛开、尾声五段。

其曲表现出梅花“花中最清者”的高洁形象。

(二)教学目标:
1、在聆听过程中能够分辨不同的民族器乐。

2、了解不同的民族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

3、能够理解筝曲《梅花三弄》的基本音乐形象。

(三)教学重点:
1、民族乐器的分类和特点的掌握
2、乐器的音乐形象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
1、掌握《梅花三弄》的寓意、意境及结构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古筝;教学音响视频;书籍资料。

三、说教法
为了学生能够认识民族乐器的特点,攻克这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发现教学法:放一首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提出里面有哪几种乐器,让同学自己去聆听去发现。

2、讲授教学法:为了学生了解乐器分类和特点。

3、演示教学法:由教师演奏,学生直观感受乐曲,理解乐曲情感和乐器的音色。

4、创新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形式去描刻乐曲的形象,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四、说学法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教法与学法。

但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用听觉来把握曲式的动律和感受乐器演奏带来的音乐形象。

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与分析能力。

五、教学课程设计:我用的是阶段式的音乐教学过程设计。

一)起初阶段
1、导入
多媒体播放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阿拉木汗》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首乐曲,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
生:古筝,二胡,笛子…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是的乐曲里面一共用了有古筝,二胡,笛子,扬琴,琵琶…
二)展开阶段
1、讲授
民族乐器的分类:“吹、拉、弹、打”从这几类讲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

2、着重讲“弹”这一块,引导学生对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的欣赏引申到对所有民族乐曲的欣赏:
1)欣赏《梅花三弄》简介乐曲
2)活动与探究:
分三组展开活动:
一组谈谈欣赏这乐曲后的真实感受;
二组通过欣赏这乐曲后思考为何叫三弄;
三组对乐曲名字《梅花三弄》展开联想,通过旋律来相信整首乐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分析乐曲,教师试奏并分析乐曲。

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乐曲。

再由学生演奏泛音,感受古筝的音乐及演奏手法。

三)结束阶段:
1、创作与活动
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梅花坚忍不拔的品质,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画画、写作、唱歌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音乐的表现力。

2、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记录着个民族的文
化历史与生活习俗,但是在没有乐谱、没有录音设备的远古时代,乐器就成了音乐存在的见证。

音乐的音响稍纵即逝,但旋律意境却留下人的心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