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三章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前预习学案必修一
一、预习目标
本节学习力的基本知识:力的概念、力的图示;重力和重心。

二、预习内容:
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
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在外界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3、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
的,称为力。

力的三要素是。

4、力的矢量性:力是,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
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5、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在。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

三、提出疑惑
1、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呢?
2、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的单位是什么?
3、如何形象地描述力?什么是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4、什么是重力?其方向如何?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吸引力一样吗?
5、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落?何谓物体的重心?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
2.知道力是、的原因.
3.知道力的图示是用一带箭头有标度的线段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表示出来的一种处理力的科学
方法,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力大小的测量方法.
5.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确定质量均匀分布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
6.知道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概念,了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变化.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力和力的图示
阅读教材p51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指的什么?你能举出例子吗?如:
2、你还能举出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吗?如?
3、什么原因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呢?
4、你能给力下一个定义吗?
5、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将加快物体的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阻碍物体的运动,这说明力的方向不同,它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可见,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除了指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所以力是矢量我们目前学习里哪些矢量?
6、力的单位是什么呢?
7、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8、要具体描述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做一做:
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任务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
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3、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哪?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如何进行确定的呢?
做一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任务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52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请把自己阅读的内容总结一下?
三、反思总结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四、当堂检测
1.物理学中用一根带有_____ _的线段来表示力,____ __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这样的力的表示法称为__________;如果线段的长短严格按照___ __来画,这样的表示法叫做______ _.
2.重心是物体所受______ __,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_______ __,重心在物体几何中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叫做力.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附近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_____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
4.在公式G=mg中,在地球表面处g=9.8N/kg,在月球表面处g′=1.63N/g .一个质量是50kg的人,在地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N;他在月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N
5.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

C.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同一个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7.关于力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作某力的图示时,若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就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B.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
C.两力相同指两力大小相等即可
D.两力相同指两力的大小、方向、施力物体、受力物体都相同,实质上指的同一个力
8.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
9.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水平地面上一辆小车的重力是50N,受到与水平面成30°的斜向上的25N的拉力。

试画出小车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2、有一条质量均匀分布的长为L的绳子盘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竖直向上拉起,当它的下端恰好离
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第三章 2、弹力(学案)必修一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形变
2、了解弹性、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二、预习内容
1、形变:叫做形变.
2、形变种类:、、、。

3、弹性:在撤去外力后,物体具有的性质
4、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 可以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5、弹性限度:物体在形变时如超过了,在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6、弹力:发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弹力.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1、知道胡克定律。

2.经历实验探究弹力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

3.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通过生活中的弹力认识物理规律的价值。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一)、探究形变和弹力
1、观察显示微小形变的两个实验(教材第55页图3-2-4、教材第56页图3-2-6)
2、弹力:发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产生力的作用,这种
力叫弹力.
讨论1:该实验在设计思想中运用了什么方法?讨论2:
1、弹力产生的条件:○1○2。

2、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假设法判断“有”“无”弹力。

4、弹力的方向怎样?(如图一所示)
结论1: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 支持面指向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支持面指向物体;
结论2: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指向 .
(二)、胡克定律
实验:在一个后面附有长度刻度的弹簧上面挂钩码,当钩码的数量增加时,弹簧中的弹力加大,弹簧的伸长增大,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如何从表中的数据找出F随X变化的规律?
1、胡克定律:在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缩短)量x成
2、表达式:。

3、说明:k为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
映了弹簧的特性。

K的单位是。

三、反思总结
本节重点回顾:
弹力(1)定义;(2)产生条件;(3)方向;(4)大小(胡克定律)
四、当堂检测
1.画出下列物体受到的弹力。

通过画图分析:面面接触,点面接触,点点接触的弹力的规律:
1、面面接触:
2、点面接触:
3、点点接触:
总结出弹力方向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面.
2:如图,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3:关于弹力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必有弹力的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弹力的作用
C.物体发生了形变,必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了弹力的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的作用,这两个物体一定都发生了形变
4.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15厘米,在下面挂上0. 5千克的重物后的长度变成了18厘米,求弹簧的
劲度系数。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D.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所以书才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地面所受的力是( )
A. A 对地面压力。

B 对地面的压力 C 、A 和B 的重力D 、B 的重力
3、关于压力和支持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B 、压力和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C 压力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支持物。

D 支持力是支持物对被支持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4、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均相同的光滑圆球abc ,支点P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的重心位于球心,b 、c 的重心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三球皆静止,试分析三种情况下支点PQ 对球的弹力方向是怎样的?
5、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 和B ,劲度系数均为k ,与静止两个质量相同均为m 的小球连起来,静止时A 伸长为多少?
第三章 3、摩擦力(学案)必修一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摩擦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在物体发生或有这种趋势时,阻碍物体间的。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和。

3、举出生活中的有益摩擦:
举出生活中的有害摩擦:。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2. 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3. 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生产的习惯。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二)、新课导学
自学课本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摩擦力产生在怎样的物体之间?
2、两个物体在什么状态下能产生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小实验:请你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光滑的桌面和粗糙的桌面上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6、每个同学都擦过黑板,对黑板擦和黑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三)实验探究
1、猜想,结合前面的讨论,每个小组同时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进行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大胆猜想,要说明你的猜想原因。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猜想①。

②。

③。

④。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都有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来研究该物理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针对老师确定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

选定一个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全班交流。

3、进行试验
实验方案通过后,小组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试验次数
1
2
3
注意:①在拉动木块时,一定要水平拉动,并且在木块匀速运动时再读数,为什么?
②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数据对全部进行展示。

4、得出结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5、交流与评估
评估实验结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不相同,原因?
6、综合全班的实验结果,共同总结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四)小组自学科学世界,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小组内交流
1、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吗?列举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每组至少列举6条)
2、怎样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增大摩擦力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4、减小摩擦力大小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反思总结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μF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四、课堂检测1、判断题(1)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自行车刹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2)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 ( )(3)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4)物体运动越快,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5)物体静止时,就一定没有受到摩擦力( ) (6)如果没有摩擦,我们就寸步难行 ( )
2、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水平向右拉一木箱,甲用60N的力,乙用40N的力,木箱在水平地面上
做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100N,方向向右 B.100N,方向向左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
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冬天下雪后,常见民警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
D.工厂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4、笨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而上,我们推不动它是因为 ( )
A、这物体的惯性很大
B、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
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

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
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大小总正比于接触面上的压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C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N
D 、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B 、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C 、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 、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B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5、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

ABC 静止。

( ) A 、C 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 ,方向向左。

B 、A 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B 对C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 、C 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6、一根质量为m ,长为a 的均匀木棒,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如图所示位置时,求f。

7、物体静止,F 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

当力F 变为3F
3. 4 力的合成(学案)必修一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说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
3、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预习内容
1、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
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提高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及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等效替代思想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
10N物体给提起,两个力大小均是10N,我们发现:两个小孩分别用F1、F2的两个力能把重为2
10N竖直向上也能把物体提起。

那我们可以讲F 与竖起方向夹角均为45度。

同样一个大人用力F=2
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与F1、F2的两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效果是相同的(都能使物体被提起至静止)。

即它们是等效的。

既然它们是等效的,就应该可以等效替换。

结论:只要我们关注的效果相同,物体的受力就可以等效替换。

概念: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_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合作探究
仔细研究教材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两次要拉到同一点O呢?
②为什么要做力的图示而不是力的示意图?
③为了尽量减小实验中的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④实验中若选取弹簧秤来测力,如何选取弹簧秤,也就是说如何判断两个弹簧秤读是否准确?
⑤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吗?
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是什么?
精讲点拨
教材例题P63例
思考:
1、力的合成是等效替换,比如F1、F2的合力是F,那用F替换F1、F2后F1、F2还存在吗?
2、两个大小确定、方向未定的力F1、F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如
何变化?
3、什么叫共点力?
当堂检测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等于f,如果它们的合力大小也等于f,则这两个
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为()
A.30° B.60°
C.90° D.120°
3.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4.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参考答案:1、D 2、D 3、519.6N方向竖直向下 4、14.14N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的大小随F1、F2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B、F的大小一定大于F1、F2中的最大者
C、F的大小随F1、F2之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D、F的大小不能小于F1、F2中的最小者
2、求合力范围。

(1)1N,5N
(2) 1N,5N,10N
(3)1N,10N,10N
3、已知三个共点力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大小可能是()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
4、物体受到n 个共点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合力为零,现在撤去其中一个方向向西、大小为5N 的力,其余的力不变,则剩下的力的合力为 。

5、三个共点力大小均为10N ,已知三个力的夹角均为120,求合力
6、如图为F 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像,求这两个分 力的大小。

7、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

A. B. C. D.
8、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N 和2N ,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
A .5N
B .4N
C .2N
D .9N
9、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N ,另一个等于F ,它们的合力是100N ,则F 的大小可能是…( )
• A .20N B .40N C .80N D .160N
10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的最大值为180N ,合力F 的最小值为20N ,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 )
• A .110N ,90N B .200N ,160N C .100N ,80N D .90N ,70N
11.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2
2b a +2
2
2
b a +b a +2
b
a +
力的分解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学习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3.正交分解法.
【学习难点】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学习过程】
任务一、力的分解
(阅读教材p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可以用两个力1F和2F 来替代。

那么,力
F和2F就叫做力F的力。

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就叫做力的。

1
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如图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不同的共点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呢? (小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