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说明了什么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以便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农村以及工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涵盖了不同地域和用途的土壤。

三、调查方法。

1. 采集样品,在调查范围内选择代表性样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2. 实验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含量等方面的分析。

3. 调查问卷,针对农民、工业企业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土壤污染的认知和影响。

四、调查结果。

1. 城市土壤污染状况,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

2. 农村土壤污染状况,农村土壤中农药、化肥残留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3. 工业区土壤污染状况,工业区土壤中存在大量化工废料、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五、调查分析。

1. 土壤污染原因,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2. 污染影响,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地下水质量、人体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 治理建议,加强环境监测,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

六、结论。

土壤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七、建议。

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2. 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积极采取减排措施,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3. 全社会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参考文献。

1. 李华.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王明. 环境污染与土壤修复[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以上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内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土壤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探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特点、成因及其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

文章首先概述了公报发布的重要性,强调了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随后,文章回顾了公报发布的历史背景,梳理了我国土壤污染调查的发展历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公报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分布等。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土壤污染的差异性和共性,文章揭示了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文章探讨了土壤污染问题的成因,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自然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概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是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和趋势。

这份公报基于大规模的土壤污染调查,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土壤类型和主要农业区、工业区、城市等区域。

公报中详细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同时也对污染程度进行了科学评估。

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公报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意识等。

这些对策和建议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和行动指南。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为我们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同时也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贯彻公报中的各项建议,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三、土壤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为我们揭示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现状。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全国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国家环境保护部于近期完成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如下:一、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覆盖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共调查了150个城市和1000个农村地区。

调查方法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野外调研、样品采集、化验分析等,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主要调查结果(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调查发现,全国范围内有约30%的土壤样品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在城市地区,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严重,主要源于工业和交通排放。

而在农村地区,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土壤有机污染土壤有机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等有机物的过度积累。

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限。

此外,工业废物的不合理处理和排放,也使得一些城市地区土壤的有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三)土地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土壤质量和功能因各种因素而受到破坏和损害的过程。

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有12%的土地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特别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压实,导致了土壤结构松散、透水性差等问题。

三、影响和意义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首先,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其次,土壤污染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土壤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作用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环保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本次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倡导绿色环保的理念提供参考和支持,以下是具体内容: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某省X县,该县辖区面积4008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山地和丘陵地带,总人口约130万人。

二、研究方法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县土壤污染现状,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实验室检测等。

1. 现场调查我们在该县的不同地区进行了现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采访当地农民和居民了解土壤使用情况和历史农药使用情况。

(2)观察农田和其他使用土地的情况,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和可能导致的污染源。

(3)测量土壤深度和其他相关参数,确定采样位置。

2. 采样分析根据实地调查,我们在县内随机选取了50个采样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了土壤样品,采取统一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

3. 实验室检测我们将采集到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了多种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重金属含量测试:采用原子荧光法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2)有机污染物测试:采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

(3)土壤pH值测试:使用酸碱度计或PH电极法测试土壤的酸碱值。

三、调查结果1. 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经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我们发现该县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种类主要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包括镉、铬、铅、汞等重金属和六六六等农药类有机污染物。

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发现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普遍存在较高的水平,其中镉和铅的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2. 污染区域据调查发现,该县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情况。

其中重点污染区域主要为以下3个:(1)工业区:这些区域主要是工业企业或农药厂的周边地区,由于长时间的生产和使用,土壤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但与此同时,土壤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全国土壤的污染状况,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环境保护部委托全国各省市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于近期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遍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存在着重度和严重度以上的土壤污染状况。

具体来说,以下是公报中给出的一些主要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首先,农田土壤污染普遍较为严重。

由于长期的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超标严重,其中以镉、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最为显著。

土壤的污染不仅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还会通过农产品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其次,工业区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在一些工业发达地区,由于工业生产排放以及废弃物管理不善,土壤污染的程度远远超过农田土壤污染。

此外,一些工业遗留地和旧有企业的废弃场所也是土壤污染的重点区域。

这些地方的土壤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

再次,城市土壤污染问题也呈现出不容忽视的状况。

城市中的交通污染、工业排放和建筑废弃物等因素导致城市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尤其是重金属元素。

此外,城市的工地扬尘、市政污水排放等也是引起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市土壤的污染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最后,水源地和湿地等特殊区域的土壤污染也不容忽视。

这些区域的土壤对水质有直接影响,其中的污染物容易通过水体进入食物链,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揭示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基于这些调查结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

首先,加大农田污染整治的力度,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鼓励有机农业方式,在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同时,保护土壤资源。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城市、农村以及工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以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的分布情况。

三、调查方法。

1. 采样,在调查范围内,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进行采集。

2. 实地调查,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土壤的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并结合当地的环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

四、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城市土壤污染,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着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废水排放以及交通尾气等。

2. 农村土壤污染,农村地区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等现象较为普遍,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工业区土壤污染,工业区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存在严重的土壤污染现象,对周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五、调查分析。

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农业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加,导致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土壤的积累和渗透。

土壤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品质下降、地下水资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等方面。

六、建议措施。

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2. 加强立法和管理,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3. 推广绿色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4. 加强污染治理,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严格控制和治理,减少工业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七、结论。

土壤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今天,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

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

或许这些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土壤现状上周,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10.4%。

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1.6%、2.7%、2.1%、1.5%、1.1%、0.9%、4.8%;六六六(六氯环己烷)、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据了解,这是首次进行的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环保部自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历时8年的调查。

以下几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地区土壤的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及来源,为今后的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某市区域内的农田、工业区、居民区等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

四、调查方法。

1. 采样点选择,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和可能的污染源等因素,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

2. 采样方法,采用三角形或网格法确定采样点位置,然后在每个采样点处采集土壤样品。

3. 采样深度,一般采集0-20cm和20-50cm深度的土壤样品,以全面了解土壤污染情况。

4. 样品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有机污染物检测,确定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五、调查结果。

根据采集的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存在以下几种主要的土壤污染物:1. 重金属,部分工业区土壤中镉、铬、铅等重金属超标,可能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

2. 有机污染物,部分农田土壤中检测到农药、除草剂等有机污染物,可能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

3. 土壤酸碱度,部分土壤呈酸性,可能是工业废水排放或者酸雨导致的。

六、调查建议。

1.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减少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

2. 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3. 加强土壤修复工作,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七、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和修复。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土壤污染问题,加强监管和治理工作,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我们展示了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样品测试和数据分析,以全面揭示土壤污染的程度、污染源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土壤污染的程度经过全国性调查,我们对于土壤污染的状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广泛,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土壤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20%、30%和10%左右。

其中,重度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工业区、采矿区以及农业密集地区。

二、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本调查中对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排查,结果表明,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采矿活动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废弃物。

工业废弃物排放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则贡献了土壤农残的污染。

三、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土壤污染阻碍了农田的正常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严重影响了粮食和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污染的土壤还可能引发地下水污染,进而对饮用水和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威胁。

另外,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风险,例如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农田和蔬菜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可引发慢性病。

四、治理措施面对土壤污染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目标。

首先,应加强立法和政策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企业和个人自觉保护环境。

其次,强化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治理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再次,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

此外,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区域,应采取合适的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技术,恢复土壤的健康状态。

总结:土壤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引言:土壤作为大自然的底层之一,对人类生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对当前土壤污染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土壤污染的定义和成因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出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的安全范围的现象。

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等。

二、土壤污染的影响1.农作物安全问题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农作物,进而影响食品安全。

人们摄入受污染的农产品后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如慢性中毒、免疫系统受损等。

2.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影响生态平衡。

3.环境质量恶化污染土壤对地下水和河流造成威胁,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同时,有机污染物的挥发会导致大气污染,进一步影响环境质量。

三、土壤污染现状调查1.工业污染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

特别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浓度超标的问题突出。

2.农业活动农业中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导致土壤污染。

一些地区因排水灌溉不善而出现盐碱地,严重限制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3.废弃物处理不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如垃圾填埋和焚烧,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从而引发土壤污染。

四、解决土壤污染的对策1.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强土壤污染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

2.发展环保技术推动绿色工业化进程,研发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量。

在农业方面,鼓励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加强废弃物处理推动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对土壤的影响。

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处置符合环保标准。

结论: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程度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土壤污染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城市、农田和工业区等不同类型土壤样本,共计100个样点。

每个样点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多项污染物的分析测试,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物等。

三、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以下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1.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样本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达到了有害的程度。

这对于周边农田的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2. 农药残留农药的使用对土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农田土壤样本中,许多种常见的农药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这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还可能通过农产品链传递至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 有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弃物和农药的分解产物等。

调查显示,一些工业区和农田样本中存在苯并[a]芘、苯酚等有机污染物,这对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潜在威胁。

四、讨论与解决方案针对土壤污染的程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轻其影响和恢复土壤生态系统。

1.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全面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排放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规。

2. 采取治理措施针对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如土壤固化、植物修复和化学还原等方法,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对于农药残留和有机物污染,应提倡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的使用,促进土壤的自然修复。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土壤污染问题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注意土壤保护,减少对土壤的不良行为,推动可持续的土壤利用。

五、结论土壤污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对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土壤,是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全国土壤污染调查。

一、调查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土壤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问卷调查等。

现场采样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分析采用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进行了定量检测。

遥感监测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面积的土地进行快速监测,获取土壤污染的宏观信息。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和企业,了解他们对土壤污染的认知和相关活动情况。

三、调查结果1、土壤污染总体状况通过对大量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部分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标,其中以镉、汞、铅、砷等重金属污染较为突出。

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情况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但部分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工业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的耕地污染相对较重,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林地:林地的土壤污染相对较轻,但在一些矿区和化工企业周边的林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草地:草地的污染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的地区,土壤出现了退化和污染现象。

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和废弃场地污染较为严重,存在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土壤环境的状况,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历时四年,经过广泛的采样和测试,终于完成了这次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公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土壤污染状况较为严重,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全国范围内,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19.4%。

其中,轻度污染面积占9%;中度污染面积占6.8%;重度污染面积占3.2%。

这意味着至少有1/5的土地受到了污染,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从各地区来看,土壤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这与工业活动的集中和人口密度较高有关。

东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而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相对较少受到土壤污染的影响。

调查数据还显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工业废物和有机物等。

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包括镉、铅、汞等。

大规模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农田土壤的农药和肥料残留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人体健康。

工业废物污染主要是由于化工厂、矿山、电镀厂等废物的排放。

有机物的污染则主要是由于垃圾填埋和污水排放。

在调查公报中,国家环境保护部还公布了一系列应对土壤污染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其次,加大治理力度,推进修复工作,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政府将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严禁非法倾倒废物和违规排放。

此外,还将鼓励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要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特定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来源和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特定区域内的土壤污染情况,包括工业区、农田、城市居民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地。

三、调查方法。

1. 采样点选择,根据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情况和潜在污染源,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土壤采样。

2. 采样方法,采用标准土壤采样器进行采样,每个采样点取多个深度的土壤样品,混合后送样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等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

经过采样和分析,得到以下调查结果:1. 重金属污染,部分工业区和农田土壤中存在镉、铬、铅等重金属污染,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 有机物污染,城市居民区和工业区土壤中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污染,可能来源于化工厂和交通尾气排放。

3. 土壤酸碱度,部分农田土壤呈酸性,可能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

五、调查分析。

1. 污染来源,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和农药残留,有机物污染可能来源于化工厂和交通尾气排放。

2. 污染影响,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3. 治理建议,对于重金属污染,建议加强工业排放管控,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对于有机物污染,建议加强交通尾气治理,控制化工厂排放。

六、调查建议。

1.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排放管控。

2. 加强修复,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地,开展土壤修复工作,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七、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特定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和治理工作,保护土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 4%、10.0%、10.4%。

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这位负责人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

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这位负责人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各地区、各部门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 年4 月17 日)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 年4 月至2013 年12 月,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 万平方公里。

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 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一)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 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 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5.9%、1.6%、1.2%和1.3%,主要污染物为砷、镉、六六六和滴滴涕。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17日)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了解我国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2010年以来,国家启动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经过四年的努力,2014年4月17日,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正式发布。

此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共设置了132个城市和253个县区作为样本点,总调查面积达到了6.3万平方公里。

在对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后,调查发现我国土壤污染状况普遍严重,污染程度高于预期。

首先,调查表明,重金属污染是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

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在大部分样本中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其中,部分土壤样本甚至超过了安全限量标准的数十倍。

这些重金属元素的超标主要归因于工业污染、农药残留和固废处置不当等原因。

其次,有机污染物也是我国土壤污染的一个显著问题。

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类物质等有机污染物在大部分样本中均被检测到,并且污染程度普遍较高。

这些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而在地理分布方面,东部地区的土壤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而中西部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其中,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污染程度明显低于河流流域和重工业区。

在公报中,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是加强立法和监管,制定强制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完善监测体系和责任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其次是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此外,公众教育和参与也是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环节,加强环保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发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将保护土壤环境列为优先任务,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源、加强修复工作,以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国土壤污染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土壤污染的状况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土壤污染调查。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的分析,探讨土壤污染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一、土壤污染的现状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令人担忧。

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9%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近3%的土地被严重污染,不适合农业生产。

此外,工业园区、采矿区和城市废弃地等区域也是土壤污染的重灾区。

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二、土壤污染的原因土壤污染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过去几十年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其中包括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其次,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长期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污染问题。

此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也是土壤污染的原因之一。

三、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受污染的农田和果园中生产的农产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其次,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忽视。

污染物可能通过土壤渗透至地下水,进而进入河流和湖泊,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四、应对土壤污染的措施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动态。

其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此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

最后,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出高效、低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

总结起来,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揭示了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详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详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详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来源及类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来源多样,主要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其他污染。

工业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农业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农膜的随意丢弃;生活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居民生活和排水系统排放的废物;其他污染包括交通污染、城市建筑施工污染等。

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现状根据调查,我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

工业用地和城市居民区是土壤污染的重灾区,其中,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复合污染是主要污染类型。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铅、镉、汞、砷等重金属的积累,有机污染则主要包括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则是多种污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通过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来源、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对土壤污染的风险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工业用地和城市居民区土壤污染风险较高,其中,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的风险尤为严重。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污染和建筑施工污染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与控制建议1.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的监管,严控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2. 对已受污染的土地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3. 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降低建筑施工对土壤的污染。

4. 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土壤污染违法行为的成本。

5. 增加土壤污染防治科研投入,加快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6.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当前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以及面临的巨大风险。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才能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们将认真分析这份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

怎样做土壤被污染和浪费的保护措施的调查小报告

怎样做土壤被污染和浪费的保护措施的调查小报告

怎样做土壤被污染和浪费的保护措施的调查小报告16.1%今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污染率达到19.4%,全国18个主要耕地分布省份中,有13个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

这是经过8年调查之后,我国首次公布土壤污染的相关数据,尽管结果不甚乐观,但从最初的“按国家秘密管理”到现在的主动公开,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20%公报中反映了残酷的现实:约20%的中国农业用地受有毒元素的污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在含有剧毒的土地上却全然不知。

而土壤污染要比空气污染、水污染更难治理,其中的毒素不仅会被植物吸收,更会污染地下水。

尽管如此,这数据依然保守,因为每54平方公里才进行一次取样检测。

2.5倍根据环保部的调查报告,工业污染方面,以华南部分城市为例,约一半耕地遭受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

农业污染同样严重。

据测算,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而实际利用率不到30%,而大量使用的农药几乎全部进入了生态系统。

30多起更为残酷的是,当前土壤污染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向农业转移、城区向农村转移、地表向地下转移、上游向下游转移、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逐步积累正演变成事故频发。

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

200亿元从直接损失来说,土壤污染导致我国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

环保部门则估算,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挖地3米近几年,全国关闭的各类化工厂数以万计,这些化工厂原址都成了一块块亟待治理的“污染地”。

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费用则是天价。

有毒土壤一般要挖地3米,用化学方法“洗土”,直到各项指标达标才能再利用,这一过程漫长且昂贵。

例如,常州农药厂土壤修复需2亿元,苏州化工厂污染治理费则高达数亿至数十亿元。

1000亿国外土壤修复已有成熟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说明了什么?高胜达2014年04月29日14:53 来源:中国环境报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原标题: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说明了什么?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以及重点地区污染状况和成因的目标基本达成“宏观”是本次调查最基本的特点,在解读和使用调查数据时,必须时刻牢记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相对来说属于微观的点源调查,而平均每1.6平方公里一个点使得数据在说服力上仍显不足调查初衷并非单纯了解土壤污染状况,而是着眼于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法律、标准、监管、技术等方面均有考虑在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机物污染并没有同重金属污染一样并驾齐驱,说明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工作和高效低毒易分解农药推广较有成效,但也有可能与调查有机物种类偏少有关据《公报》,从污染分布情况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此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和典型地块及周边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也各有不同。

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

我国自“七五”时期,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制造业、对外贸易以及城市化迅猛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土壤环境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同时,人们对土壤污染的认识也发生了复杂和深刻的变化。

标志性的事件包括“镉大米”事件和北京宋家庄地铁施工工人被“毒倒”等。

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启动了2006年~2013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查明重点地区污染状况及成因。

《公报》给出了哪些判断?此次调查以农村土壤为主,“宏观”是最基本的特点,有机物污染并没有同重金属污染一样并驾齐驱,微观点源调查使得数据在说服力上仍显不足总体而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秉持了科学的态度,一切凭数据说话,不臆测,不妄言。

《公报》开篇就明确了3件事:我国土壤环境总体不乐观;耕地和工矿业废弃地问题较大;人为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一个主因。

这些判断的基础,就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结果。

根据《公报》,本次实际调查面积是63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924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的67.6%,采用了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根据《公报》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以下称《调查方案》),调查对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采取了网格法布点取样,并开展了对典型地块及其周边的调查,同时对“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监测点做了回顾性调查,对比分析了近20年来这些背景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

相对于广大的调查面积,点位总数较少,点间距非常大。

这样的调查方法与其说是人力、资金等实际条件决定的,不如说是过去我国对于土壤污染非均质性(污染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缺乏客观认识导致的。

全文对“点位”一词的强调,正反映出有关部门理解了非均质性的含义,并在《公报》中使用了科学表述。

所以,“宏观”是本次调查最基本的特点,在解读和使用调查数据时,必须时刻牢记。

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说明我国土壤环境总体不乐观。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说明主要是重金属污染。

在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机物污染并没有同重金属污染一样并驾齐驱,说明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履约工作和高效低毒易分解农药推广较有成效,但是也有可能与调查的有机物种类偏少有关。

土壤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同我国大气和水污染的情况是不一致的,毕竟90%的污染要归于土壤,这一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公报》里耕地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共占2.9%,但是并不能简单地乘以18亿亩的耕地总量,就得出中重度污染耕地约为5220万亩。

2002年《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的调查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

参与过珠三角各次土壤污染调查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万洪福曾表示,“采样点中有40%的点有问题,并不是说真的有40%的土地有问题……珠三角的土壤污染主要是点状污染,你难以找到一块几十亩大的片状污染土地……”万洪福还强调,“这也是之前这次调查备受质疑的原因之一,点位的采集密度过大,只能说明土壤存在的问题,不能反映土壤的真实情况。

”因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曾提到的5000万亩中重度污染耕地缺乏科学依据。

这同环境保护部负责人士的解释是一致的:“本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有较大困难。

”同“七五”时期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点位坐标对比,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40%。

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相对来说属于微观的点源调查,而平均每1.6平方公里一个点(以国家四个典型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地区之一的辽宁省为例,典型重点区域调查面积约5180平方公里,共布设点位3236个)使得数据难在说服力上仍显不足。

在被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共设有5846个土壤点位,即一个企业不到9个采样点。

比如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占地7.14平方公里,共设点位12个,这样的调查结果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

另外,特别是调查的81块工业废弃地的775个土壤点位,即一块地有近10个点。

按照济南市的调查方案,设点网格为50米×50米,这只能是接近于通常污染场地调查的尺度。

但是,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的点位超标率超过普查点的超标率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这是客观常识。

当初的目标能实现多少?着眼于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法律、标准、监管、技术等方面均有考虑,调查则是这一系列工作的起步和基础根据《调查方案》,本次调查的总体目标包含了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地区污染状况及成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一些工作需要靠调查工作本身推动,另一些需要在调查成果基础上展开。

由此看来,这次调查的初衷并非单纯了解土壤污染状况,而是着眼于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法律、标准、监管、技术等方面均有考虑,调查则是这一系列工作的起步和基础。

然而在今天看来,对预期的结果及后续相关工作赖以开展的基础确实有不少收获,但仍有不少问题的解决并未随着调查完成而变得更明确或可操作。

评估土壤污染风险和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确实需要土壤污染数据作基础,但本次调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给出准确的土壤污染面积的数据有较大困难。

土壤修复是针对具体污染场地的技术和工程工作,选用何种修复技术依修复标准、场地情况、资金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而定,因此适合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无法仅从污染调查数据中求得,还需从大量的修复项目实践中不断总结,所以选用何种修复技术宜交由市场决定。

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则是在科学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等多因素的系统工作,而且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调查结果的形成和发布或将加速这些工作的进行,但对工作本身的指导和帮助不会太大。

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具有概查的性质,目的是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态势,受客观条件限制,总体点位较疏。

以耕地为例,每8km×8km的网格(即6400公顷,也就是9.6万亩)布设1个点位,只能从宏观上反映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掌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以及重点地区污染状况和成因的目标基本达成。

这次调查反映出土壤污染总体加重,且已经严重到不能忽视的程度,将使我国政府和社会更加重视土壤污染防治,提升土壤环境保护意识,但意义非同小可。

下一步详细调查势在必行对于农田污染,以周边或上游污染源以及农产品污染物检测为线索;对于治理现有和潜在污染场地,根本之道是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调查修复制度经过近些年大量的调查修复工作实践,以及政府部门、工矿业、科研界和产业界不断的学习、探讨和总结,我国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认识水平已不同往日。

科学、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占据主流,总结旧时经验教训、科学规划未来工作正当时。

据悉,多部门接下来将组织开展更加详细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前总体实施方案已初步形成。

其中,对耕地的调查或仍将使用网格法布点,计划布点的密度也提高到100米×100米一个点,单位面积布点数量是《公报》中耕地调查的6400倍。

这样的加密倍数,若按照在超标的19.4%耕地上调查计算,费用将高达4000亿元。

在工业污染场地调查和修复中,网格法布点的密度最低要求为40米×40米。

耕地的环境质量关系粮食安全,重要性不逊于污染场地,因此,100米×100米布点密度所得出的数据是否能指导治理修复工作,还有待商榷。

笔者认为,详细调查势在必行,但应总结过去调查的经验和教训,寻求调查思路的转变。

对于农田污染,应以周边或上游污染源以及农产品污染物检测为线索,针对可能疑似土壤污染的农田开展类似污染场地的高密度调查,确定污染状况后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对治理现有和潜在的污染场地,根本之道则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基础,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调查修复制度,落实和追究污染责任,使污染责任者自觉开展场地调查和治理修复,避免让纳税人支撑的公共财政一再为污染责任者的不负责任埋单,并借此将污染场地调查修复需求交由市场决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如何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立法是根本保证,应广开言路,开门编制,集全社会之力加以推动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从国外土壤污染治理的实践可以看到,要想打赢治污持久战,贵在建立修复制度等长效机制,而非依靠“运动式”治污。

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将是建立修复制度的根本保证。

同时应注意的是,土壤污染事关所有人的利益,在土壤立法和行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广开言路,开门编制,集全社会之力加以推动。

据悉,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在100个污染地块进行修复试点示范,但是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还未建立。

特别是耕地污染修复,没有调查、评估和修复的系列技术标准。

当前耕地修复主要是重金属污染修复,其技术或方法主要是植物修复和钝化剂。

在形成规模的植物修复项目中,除湖南郴州项目中途停止外,广西环江的砷污染修复和江西贵溪的镉修复较为典型。

公开的广西环江资料表明,这项农田修复工程通过了第三方监理的评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并未提及相关的调查、评估和验收细节。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江西贵溪污染严重的区域地的植物修复。

对采用钝化剂或改良剂的修复,国家也还没有相关土壤标准。

在城市污染地块修复上,由于政策的误导,使得开发或再利用成为标准,3个~6个月的快速修复技术方法成为市场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