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水泥规范标准

水泥规范标准

水泥一、六大通用水泥1、硅酸盐水泥(等级为42.5、42.5R、52.5、52.5R、62.5、62.5R)①P.Ⅰ②P.Ⅱ2、★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32.5R、42.5、42.5R、52.5、52.5R)3、矿渣硅酸盐水泥(P.S)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复合硅酸盐水泥(P.C)二、取样方法及数量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三、取样送样规则1、水泥委托检验样必须以每一个出厂水泥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不得有两个以上的出厂编号混合取样。

2、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编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点至少在20点以上(一般可以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经混合均匀后用防潮容器包装,质量不少于12kg。

3、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应在使用前作复验。

4、委托时填写时注意信息量(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代表数量、质保书编号)。

注: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

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检验试样。

四、水泥的常规检测项目1、标准稠度用水量2、安定性3、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4、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5、细度五、注意1、若用户对水泥安定性、初凝时间有疑问要求现场取样仲裁时,生产厂在接到用户要求后7天内合同用户共同取样,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

生产厂在规定时间内不去现场,用户可单独取样送检,结果同等有效。

2、★废品水泥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合格时,均为废品。

建筑水泥技术指标

建筑水泥技术指标
32.5R
42.5
42.5R
52.5
52.5R 11.0
16.0
16.0
21.0
22.0
26.0 32.5
32.5
42.5
42.5
52.5
52.5 2.5
3.5
3.5
4.0
4.0
5.0 5.5
5.5
6.5
6.5
2.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为占水泥熟料的百分数。
3.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3.主要性能和适用范围参见表1-3。
几种常用水泥的主要性能和适用范围 表1-3
水泥品种 主要性能 使用范围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
硅酸盐水泥 (1)快硬早强;
3.5
3.5
4.0
4.0
4.5 5.5
5.5
6.5
6.5
7.0
7.0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
32.5R
42.5
42.5R
52.5
52.5R 11.0
16.0
16.0
21.0
22.0
26.0 32.5
32.5
42.5
(3)蒸汽养护构件;
(4)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构筑物等;
(5)配制建筑砂浆 (1)早期要求强度较高的工程;
(2)严寒地区并在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
火山灰质硅酸水泥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水化热较低;
(3)耐热性较好;
(4)抗硫酸盐类侵蚀和抗水性较好 (1)抗冻性较差;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商品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下将详细阐述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一、原材料要求1、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品种。

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

其粒径、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细骨料:通常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要严格控制。

3、掺和料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其烧失量、需水量比等指标要符合规定。

矿渣粉: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活性指数、流动度比等参数要满足要求。

4、外加剂减水剂: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减少用水量,其减水率、含气量等性能要达标。

缓凝剂、早强剂等:根据施工需要选用,且要保证其对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5、水拌制商品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如使用其他水源,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二、配合比设计要求1、强度要求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设计强度、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2、工作性能坍落度:根据工程部位、施工方法和运输距离等确定合适的坍落度。

一般来说,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180mm 220mm,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适当减小。

流动性: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便于浇筑和振捣,不得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3、耐久性要求抗渗性: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添加外加剂等措施,提高其抗渗性能。

抗冻性:在寒冷地区使用的混凝土,应考虑其抗冻性能,通过控制水胶比、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和料等方法来满足要求。

4、经济性在满足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通过优化配合比,合理利用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等方式实现。

水泥的技术要求

水泥的技术要求

水泥的技术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一、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不溶物1、溶液物I型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试验方法按G B/T176进行)2、I I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试验方法按G B/T176进行)烧失量I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I I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普通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三氧化镁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

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普通水泥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

(按G B/T1345进行)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 i 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 i 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按G B/T1346进行)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按G B/T750进行)(强度按G B/T17671进行,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M P a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氧化镁熟料中氧化硫的含量不宜超过%。

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

注: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为%~%时,如矿渣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量大于40%或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混合物材料掺加量大于30%,制成的水泥可不做压蒸试验。

(试验按G B/T176进行)三氧化硫矿渣打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的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试验按G B/T176进行)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按G B/T1345进行)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 i 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安定性(按G B/T1346进行)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按G B/T750进行)强度水泥强度等到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水泥技术指标范文

水泥技术指标范文

水泥技术指标范文1.化学成分:水泥主要由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石膏等主要成分组成。

不同的水泥根据其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矾土水泥、高铝水泥等。

化学成分的合理配比可以使水泥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

2.熟化时间:水泥的熟化是指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的过程。

熟化时间指的是从水泥与水混合开始到产生一定强度的时间。

熟化时间短意味着水泥能快速产生强度,而熟化时间长则表示水泥强度的发展较慢。

3.压力强度:水泥的压力强度是衡量水泥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可以通过试块的压缩试验来评定,一般以岩性岩石的压缩强度来比较。

高压强度的水泥表示其抗压性能好,适用于高建筑物和重要结构的建设。

4.延展性:水泥的延展性是指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膨胀性能。

水泥延展性好的话,能更好地填充细微裂缝,增强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力学性能。

5.固化时间:水泥的固化时间是指水泥浆液初始过液性到完全硬化所需的时间。

水泥固化时间短意味着施工过程快速,可以提高工程进度。

但是固化时间过短,也可能导致施工后的初始强度不够。

6.合格率:水泥的合格率是指水泥样品合格数量与总数量的比率。

它是衡量水泥生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合格率越高,说明水泥生产的工艺控制越好,产品质量更稳定。

7.环境适应性:水泥的环境适应性是指水泥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泥需要具有适应该环境的性能,例如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抗冻融性能等。

8.工业残渣掺合料的用量:工业残渣掺合料是指将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掺入水泥中,以降低成本、提高水泥的性能。

工业残渣掺合料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幅减少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提高水泥的可持续性。

总之,水泥技术指标是评估水泥品质和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以衡量水泥的强度、耐久性、固化时间、延展性等方面。

水泥的技术指标与其生产工艺、原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在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初凝之前完成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捣及砂浆的粉刷、砌筑等施工工序,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为使混凝土、砂浆能尽快地硬化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利于下道工序及早进行,终凝时间也不宜过长。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10h。

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如果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即所谓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因此,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过多,或者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水泥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都是过烧的,熟化很慢,在水泥已经硬化后还在慢慢水化并产生体积膨胀,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导致水泥石开裂。

石膏掺量过多时,水泥硬化后过量的石膏还会继续与已固化的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俗称钙矾石),体积约增大1.5倍,引起水泥石开裂。

国家标准规定,游离氧化钙对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影响用煮沸法来检验,测试方法可采用试饼法或雷氏法。

由于游离氧化镁及过量石膏对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影响不便于检验,故国家标准对水泥中的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分别作了限制。

强度及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是评价和选用水泥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划分水泥强度等级的重要依据。

水泥的强度除受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混合料的掺量、石膏掺量、细度、龄期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影响外,还与试验方法有关。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该水泥的强度等级。

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1、基本要求: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

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2、品种:基层面水泥采用华楠水泥厂生产的北大荒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3、标号:所进水泥标号为 42.5 号。

①、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场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

②、不同标号、厂牌、出场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并严禁混合运用。

③、出场日期超过 3 个月或者受潮的水泥,必需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确定能否运用,运用时的水泥强度须达到强度要求。

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运用。

④、施工中应对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和强度按进货日期进行必要的抽检和试验。

1、基本要求:采用质地坚硬、干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1 / 20模数在 2.5 以上的中粗砂。

2、技术要求:①、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3%。

②、颗粒级配符合规范中的标准级配要求。

1、基本要求:碎石应质地坚硬、强度≥3 级、压碎值< 25%、最大粒径不大于 4cm。

2、技术要求:①、泥土、淤泥及细屑的含量(<0.08mm )小于 1%。

②、颗粒的形态近于正方形或者球形,针片颗粒含量不超过 15%。

③、小于 2.5mm 的颗粒含量不大于 5%。

④、碎石为 5-20mm 和 20-40mm 两级组合的连续级配。

留意事项:①、假如料堆中的粗集料发生离析,运用前应重新混合为符合要求级配的碎石。

②、石料中如含有一些不能清除的杂物如石粉、煤渣、石灰、泥块、风化及懦弱颗粒等等,碎石不能运用。

石料的清洗、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运用硫酸盐小于2.7mg/cm3、含盐量小于5mg/cm3、ph 值不得小于4 的水,运用非饮用水时应有化验合格报告。

2 / 20①、采用松木板(尺寸为350×18×2cm )②、板材应平直、整齐、少节③、板材必需经过热沥青(油-60 加热溶化)浸涂作防腐处理,沥青厚度 2-3mm ,并在板面撒布适量石粉防粘。

水泥行业标准

水泥行业标准

水泥行业标准水泥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泥生产和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水泥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水泥行业的相关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水泥的分类与要求水泥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硅酸脱碱水泥、矾酸盐水泥、白水泥等。

每种水泥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强度、凝结时间、化学成分等。

二、水泥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水泥生产涉及到多个工序,包括原料破碎、烧成、磨煤等。

对于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工艺和设备要求。

例如,在原料破碎工序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破碎设备,确保原料的破碎效果。

在烧成工序中,需要控制烧成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水泥熟料的质量。

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使用和操作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水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水泥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是确保水泥质量的重要环节。

水泥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的检测、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成品的检验等。

常见的水泥质量检测项目包括水泥强度、凝结时间、化学成分等。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遵守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

四、水泥的运输与储存要求水泥的运输和储存环节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确保水泥不受潮、破损或污染。

在储存环节中,需要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储存场所,并进行适当的防潮、防火措施,以保证水泥的质量和安全。

五、水泥的施工与使用规范水泥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

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水泥制品时,也需要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规定,以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总结:水泥行业标准涵盖了水泥的分类、生产、质量控制、运输、储存、施工和使用等方面。

遵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水泥行业的发展和建筑品质的提升。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

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

在选择搅拌站时,我们经过多年的合作和附近搅拌站的考察,决定采用___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并组织业主和监理进行考察。

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要求:1.水泥:所有施工部位的商品混凝土水泥均采用低碱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2.粗骨料:采用5mm~2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小于1%,石子吸水率小于1.5%。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不宜大于1:2.5(即最大粒径为25mm)。

粗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52-2006)要求,并由厂家提供现场试验报告。

3.细骨料: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6~3.7(即平均粒径为0.414mm~0.5mm),含泥量小于3%。

细骨料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52-2006)的规定,并提供现场试验报告。

4.掺合料:选用II级粉煤灰。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有技术规程》(GBJ164)、《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28)和《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10-93)的规定。

5.外加剂:混凝土的泵送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其品种和掺量应由试验确定。

所有外加剂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标准主要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商品混凝土》。

6.碱集料反应控制: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为二类环境,须采用低碱混凝土,即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措施。

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砂石料、粉煤灰、外加剂必须有碱含量报告,出据法定检测报告,控制混凝土各类材料总碱含量(Na2O+0.658K2O)不超过3kg/m3.7.氯盐含量: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盐含量,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应小于水泥重量的0.2%。

水泥的技术要求范文

水泥的技术要求范文

水泥的技术要求范文水泥是基础建设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公路、桥梁、港口、隧道、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

水泥的技术要求主要涉及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以下是水泥的技术要求详述。

一、水泥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硅酸盐、铝酸盐、铁酸盐、石膏等。

水泥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必须严格控制。

二、水泥的物理性能也是水泥技术要求的重要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要求:水泥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水泥有不同的强度要求。

一般来说,水泥的初期强度和28天强度是衡量其优劣的关键指标,对比检验时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捆扎时间(凝结时间)要求:水泥的凝结时间直接影响施工工艺和工期,一般来说,水泥的捆扎时间要适中,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流动性要求:水泥浆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因此,水泥的流动性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稀薄,也不能过于黏稠。

4.比表面积:水泥粉末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其硬化速度和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水泥的比表面积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性能合理。

三、水泥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是水泥技术要求的重要内容。

水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用、磨煤机的工艺参数、窑炉的温度控制、炉尘回收等环节,以确保水泥的质量。

1.原材料选用:优质的水泥需要选用优质原材料,包括高品质的石灰石、粘土等。

同时,还要注重原材料的确切配比,以确保水泥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2.磨煤机工艺参数:磨煤机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工艺参数的调整对水泥品质有直接影响。

磨煤机的磨煤时间、磨煤压力、磨煤温度等参数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水泥的细度和均匀性。

3.窑炉温度控制:水泥的煅烧过程在窑炉中完成,窑炉的温度控制是确保水泥质量的关键。

窑炉温度要适中,既能充分煅烧原材料,又不能过度煅烧,影响水泥的性能。

水泥新标准

水泥新标准

水泥新标准
水泥新标准是指对水泥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更新和规范的标准。

新标准通常是基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旨在提高水泥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混凝土、砂浆、砌体等建筑工程中。

因此,制定水泥新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泥新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化学成分要求:规定水泥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范围,如硅酸盐含量、氧化物含量等,以确保水泥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物理性能要求:规定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强度、凝结时间、流动性等,以确保水泥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满足需求。

3. 特殊性能要求:包括耐久性、耐磨性、抗渗性等特殊性能的要求,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4. 生产工艺要求:规定水泥生产工艺的要求,包括原材料选用、烧成温度、磨煤工艺等,以确保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检测方法和标准:规定水泥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制定水泥新标准需要相关技术部门、水泥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广泛的研究和实践验证,确保新标准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

水泥新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将推动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技术要求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技术要求3.1 水泥3.1.1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R型水泥,此外宜采用普通水泥.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3.1.1的规定.3.1.2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证明.各交通等级路面使用的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 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28d<<>> (GB13693)3.1.3选用水泥时,除满足表3.1.1、3.1.2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置弯拉强度、耐磨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3.1.4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 北方不宜高于5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 北方不宜高于50℃,切不宜低于10℃.3.1.5当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用做基层时,可使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用粉煤灰时,宜使用强度等级32.5级以下的水泥. 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比须检验合格.3.2 粉煤灰及其他掺和料3.2.1混凝土路面在掺用粉煤灰时,应掺用质量指标符合表3.2.1规定的电收尘1、11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ni级粉煤灰.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基层或复合式路面下面应掺用符合表3.2.1规定的n级或n级以上粉煤灰,不得使用等外粉煤灰.表3.2.1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注:①45um气流筛的筛余量换算为80um水泥筛的筛余量换算系数约为2.4;②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适用于所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40的混凝土;当配置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40时, 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要求应满足28d括号中的数值.3.2.2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灰应有等级检验报告.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和料种类和数量.3.2.3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应经过适配检验,确保路面和桥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3.3 粗集料3.3.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3.3.1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得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H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n级粗集料.有抗(盐)冻要求时,I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11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3.3.1:,,20%;,25%;②m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3.3.2用做路面和桥面的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经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3.3.2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31.5mm. 贫混凝土基层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钢纤维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u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3.4 细集料3.4.1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表 3.4.1 的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n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m级砂.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注:①天然m级砂做路面时,含泥量应小于3%;用做贫混凝土基层时,可小于5% ②亚甲蓝试验MB 试验方法见附录B3.4.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3.4.2的规定,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表3.4.2 细集料级配范围3.4.3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表3.4.1和表3.4.2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配置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3.4.4在河砂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层可使用淡化海砂,缩缝设传力杆混凝土路面不宜使用淡化海砂;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不得使用淡化海砂.淡化海砂除应符合表3.4.1和表3.4.2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述规定:1.淡化海砂带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含盐量不应大于1.0kg.2.淡化海砂中碎贝壳等甲壳类动物残留物含量不应大于1.0%.3.与河砂对比试验,淡化海砂应对砂浆磨光值、混凝土凝结时间、耐磨性、弯拉强度等无不利影响.3.5 水3.5.1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3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 mg/mm33PH值不得小于4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3.6 外加剂3.6.1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表3.6.1的各项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有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认定对人员无毒副作用.表3.6.1 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 (1),(2)凝结时间指标“-”表是提前,“+”表示延缓.3.6.2引气剂应选用表面张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浆中起泡容量多而细密、泡沫稳定时间长、不容残渣少的产品.有抗冰(盐)冻要求地区,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路缘石、路肩及贫混凝土基层必须使用引气剂; 无抗冰(盐)冻要求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混凝土中应使用引气剂.3.6.3各交通等级路面、桥面混凝土宜选用减水率大、坍落度损失小、可调控凝结时间的复合型.高温施工宜使用引气缓凝(保塑)(高效) 减水剂;低温施工宜使用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选定减水剂品种前,必须与所用的水泥进行适应性检验.3.6.4处在海水、海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环境的或冬季洒除冰盐的路面或桥面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中宜掺阻锈剂.3.7 钢筋3.7.1各交通等级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所用钢筋网、传力杆、拉杆等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3.7.2各交通等级混凝土路面、桥面和搭板所用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 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3.8 钢纤维3.8.1用于公路混凝土路面和桥面的钢纤维除应满足<<混凝土用钢纤维>>(YB/T15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单丝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小于600Mpa.2钢纤维长度应与混凝土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相匹配,最短长度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1/3;最大长度不宜大于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2倍;钢纤维长度与标准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3.8.2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宜使用防锈处理的钢纤维;宜使用有锚固端的钢纤维.不得使用表面磨损前后裸露尖端导致行车不安全的钢纤维;不宜使用搅拌易成团的钢纤维.3.9 接缝材料3.9.1应选用能适应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膨胀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其他公路可采用各种膨胀板.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的规定.表3.9.1膨胀板技术要求注: 各类膨胀板吸水后的压缩应力不应小于不吸水的90%,木板应去除结疤,沥青浸泡后木板厚度应为(20~25) ±1mm3.9.2填缝材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龟裂,负温拉伸量大,低温时不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填缝料有常温施工式和热施工式两种,其技术指标应分别符合表3.9.2-1、表3.9.2-2的规定. 常温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聚(氨)酯、硅树脂类,氯丁橡胶、沥青橡胶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主要有沥青马蹄脂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优选使用树脂类、橡胶类或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应在填缝中加入耐老化剂.3.9.2-1: , .表3.9.2-2 加热施工式填缝料技术要求3.9.3填缝时应使用背衬垫条控制填缝形状系数. 背衬垫条应具有良好地弹性、柔韧性、不吸水、耐酸碱腐蚀性和高温不软化等性能.背衬垫条材料有聚氨酯、橡胶或微孔泡沫塑料等,其形状应为圆柱形,直径应比接缝宽度大2〜5mm.3.10 其他材料3.10.1当使用油毡、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做防裂层及修补基层裂缝时,油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油毡>>(GB/T14686)或<<石油沥青玻璃布胎油毡>>(JC/T84) 的规定; 玻纤网和土工织物的技术性能应满足<<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1口"019)的规定.3.10.2传力杆套(管)帽、沥青及塑料薄膜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于滑模摊铺传力杆自动插入装置①BI)缩缝传力杆或塑料管,其管壁厚度不应小于0.5mm,套管与传力杆应密切贴合,套管长度应比传力杆一半长度长30mm.2用于膨胀传力杆端部的套帽宜用镀锌管或塑料管,厚度不应小于2.0mm;要求端部密封不透水,内径宜较传力杆直径大1.0〜1.5mm,塑料管帽长度宜为100mm左右, 镀锌管帽长度宜为50mm左右,顶部空隙长度均不应小于25mm.3 用于滑动封层的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和<<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的规定.4用于滑动封层的软聚氯乙烯吹塑或延塑料薄膜厚度不应小于0.12mm,拉伸强度 不应小于12.0Mpa,直角撕裂强度不应小于400N/mm 用于混凝土路面养生塑料薄 膜可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品种,厚度不宜小于0.05mm.3.10.3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性能应符合表3.10.3的规定.::382,32%3%;0.50.2m/s;时间72h;②抗压强度比也可为抗弯强度比,指标要求相同,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用户要求选测; ③在对有耐磨性要求的表面上使用养生剂时为必检项目;④露天养生的永久性表面,必须为不溶;在要求继续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上使用,应使 用可溶,该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3.11 乳化沥青3.11.1 乳化沥青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搅拌沥青混合料路面,修 补裂缝,喷洒透层、粘层与封层等.乳化沥青的品种和适用范围应符合表3.11.1的规定.表3.11.1 乳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围3.11.2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在高温条件下宜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 , 寒冷条件下宜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3.11.3乳化沥青类型根据集料品种及使用条件选择.阳离子乳化沥青可适用于各种集料品种,阴离子乳化沥青适用于碱性石料. 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粘度宜根据用途与施工方法选择.3.11.4制备、用的基质沥青,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符合道路石油沥青A、B级沥青的要求,其他情况可采用C级沥青.3.11.5乳化沥青宜存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二、钢筋10.1一般规定10.1.1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中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6813013)、<<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981378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的规定其力学、工艺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标准可按现行<<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执行10.1.2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 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10.1.3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对桥涵所用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10.1.4以一种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的性能,并须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JTJ023)的有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10.1.5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制作.10.2钢筋的加工10.2.1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3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10.2.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有关规定.10.2.3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成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形式,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加工(抗震和非抗震).10.3钢筋的连接10.3.1钢筋的焊接与绑扎接头1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 的钢筋,宜采用焊接.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500级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5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6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7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8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9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冬季施焊时,低于-20℃时, 不得施焊.10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0.7倍.表10.3.1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注:①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② 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宜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以适当增加.③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 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 m.④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I级、HRB335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 HRB500钢筋不宜采用.⑤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⑥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11受拉区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10.3.2钢筋的机械连接1钢筋的机械连接,其接头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2钢筋连接件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宜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 对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可依照焊接接头要求办理.4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以下简称挤压接头)适用直径为16〜40mm的HRB335、HRB400牌号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用于挤压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1)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可采用挤压接头连接,当套筒两端外径和壁厚相同时,被连接钢筋的直径相差不应大于5mm.2)当混凝土结构中挤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20℃时,宜进行专门的试验.3)对HRB335、HRB400牌号带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陶套管材料,应选用适于压延加工的钢材,其实测力学性能、承载力及尺寸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4)套管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管在运输和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锈蚀和沾污.5)挤压接头施工时有关挤压设备、人员、挤压操作、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应符合现行<<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的规定.5 钢筋锥螺纹接头,适用于直径16〜40mm的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连接, 用于连接的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锥螺纹连接套的材料宜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材或其他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 钢筋锥螺纹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的规定.1) 钢筋锥螺纹接头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端头钢筋弯曲点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2级;2)锥螺纹接头施工时,有关材料、加工、操作、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的规定.10.4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10.4.1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表10.4.1的规定表10.4.1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10.4.2机械接头的施工现场验收及检验1应用钢筋机械连接时,应提交有效的形式检验报告,形式检验应符合现行<<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2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2)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3)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满足有关的强度要求.10.4.3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表10.4.3的规定.表10.4.3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11.1配置混凝土用的材料11.1.1水泥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小和节约水泥为原则.3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4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高于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的水泥应分别堆放.5散装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11.1.2细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宜得到时,也可采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成的机制砂.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海砂时,其氯离子含量对于钢筋混凝土应符合有关规定.2 对河砂、海砂或机制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用硫酸钠进行坚固性试验,试验时循环5次,砂的总质量损失应符合表11.1.2-1的规定.表11.1.2-1 砂的坚固性指标注:① 寒冷地区系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为0〜-10℃且平均温度W5℃的天数不超过145d的地区.② 对同一产源的砂,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的经验时,可不做坚固性试验.③ 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3 砂中杂质的含量应通过实验测定,其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表11.1.2-2的规定表11.1.2-2 砂中杂质最大含量于1.0%,云母含量不应超过1%;② 对有机质含量进行复核时,用原状砂配置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不应低于洗除有机质的砂所配置砂浆的95%时为合格;③ 砂中如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则要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④ 杂质含量均按质量计.11.1.3粗骨料1桥涵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机械集中进行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400m3;人工分散生产时,每批不宜超过200 m3.粗骨料的试验可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 执行.2粗骨料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厂的规定.3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的含量见表11.1.3-1及表11.1.3-2.表11.1.3-1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注:①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必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雨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大于或等于C30的混凝土,不应小于2,其他部应小于1.5,且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 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 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可按现行<<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核电专用水泥技术指标要求

核电专用水泥技术指标要求

核电专用水泥技术指标要求
1、P•Ⅱ水泥的物理性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不限于),并充分考虑表4的技术参数:
表 1 P•Ⅱ水泥的物理指标质量标准
P•Ⅱ水泥的化学性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表 2 P•Ⅱ水泥化学指标质量标准
2、P•O水泥的物理性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表3 P•O水泥物理指标质量标准
注:1、根据核电厂的安全要求,水泥的物理指标根据已在核电应用成果和实践,参照国内外先进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验,从适合于配制优质混凝土性能要求的角度提出水泥的基本特征值进行控制。

中热水泥的早期强度与其他品种水泥相差较大,因此分别提出按照国家标准控制指标的同时提出内控指标要求。

2、水泥的细度影响水泥的水化热速度,因此参照美国标准及下表4提出的控制指标。

表4 核电专用优质水泥与普通水泥质量指标对比。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一、水泥水泥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与水拌合而成的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它能将骨料牢固地黏聚在一起,形成整体,产生强度。

由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不同,其水化特性就不同,强度发展规律也不一样。

在混凝土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又称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又称火山灰质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大类。

此外,还有特种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高铝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熟料为主,加4%~5%的石膏磨细而成,国际上统称波特兰水泥。

(1)基本特性①密度与容重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为 3.1~3.2kg/cm³;它的松散容重为900~1300kg/m³, 紧密容重为1400~1700kg/m³。

①细度在规范中规定,在0.08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12%。

①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①水化热水化热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水化热越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越高。

水化热的多少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灰比、水泥细度(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热越高)等因素有关。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较高。

①早期强度强度是水泥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按照国家标准强度检验方法,按龄期为28d的试件测得的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值来确定的。

规定测定3d、7d、28d的强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并依据这些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成六种标号,即425、425R、525、525R、625、725等标号。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

(2)适用范围①水泥标号高,可用于配制C40 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①凝结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快硬早强的混凝土工程。

①水化热高,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在炎热夏季施工时,最好不选用这种水泥,而冬季施工选用这种水泥效果较好。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后的干燥收缩值也越大。另外要把水泥磨得更细,
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造成成本提高。因此水泥
应具有一定的细度。
2020年10月19日1时28分
2
(2)比表面积法:以每千克水泥所具有的总
表面积(m2)表示。
我国现行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比 表面积大于300㎡/㎏,水泥在80μm方孔筛 上筛余量不大于10%。
2、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C )45min,终凝 (D )6.5h
A、等于 B、小于C、不得小于 D、大于等于
3、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B )、( C)和( D )。
A、石膏掺量不足
B、石膏掺量过多
C、游离氧化钙含量超标 D、游离氧化镁含量超标
4、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指标是(B)
定性为不合格。
(五)强度及强度等级
1、定义:是指水泥胶砂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 承受的破坏荷载。
水泥的强度越高,其胶结能力也越大。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熟料的矿物 组成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水灰比、试 验方法、试验条件按规定的比例(水泥: 标准砂:水=1:3:0.5),用规定方法制成 40mm×40mm×160mm的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 (24h之内在温度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的养护箱或雾室内,24h后在20℃±1℃的水中 )下养护,测定其3d和28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 度。
国家标准GB175-1999规定:硅酸盐水 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 6.5h。
25
(四)体积安定性 1、定义: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 (1)水泥熟料中游离的MgO、CaO (2)过多的石膏造成的
2020年10月19日1时28分

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

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

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低碳水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水泥制品。

由于水泥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研发低碳水泥技术已成为水泥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

1. 生产工艺:低碳水泥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熟料制备和熟料煅烧两个环节。

熟料制备是低碳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采用合理的熟料组分配比、熟料磨矿工艺和合适的辅助原料,可有效降低煤炭和电力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熟料制备过程中,可采用控制煤炭粉碎细度,提高熟料比表面积,增加煤气与料层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燃烧效率的提升。

熟料煅烧过程是实现低碳水泥的关键步骤。

传统水泥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较高,燃烧活性较强,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低碳水泥生产中,可通过调整煅烧工艺参数、利用废热回收技术和煤气净化技术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采用先进的煅烧设备,如热风炉和溶液循环炉,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料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 技术要求:低碳水泥的生产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提高产品质量。

(1)原料选择:低碳水泥的制备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原料组成,尽量降低熟料中的煤炭含量,并增加可替代原料的使用比例。

常用的可替代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磨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等。

这些替代原料不仅能减少煤炭消耗,还能提高产品的早期强度和抗渗性能。

(2)能源利用:低碳水泥生产中,应尽量减少煤炭和电力的消耗。

采用先进的熟料磨矿工艺、高效的煅烧设备以及余热回收技术,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3)煅烧控制: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应控制煅烧温度、烟气成分和煅烧时间等关键参数。

适当降低煅烧温度和烟气中的氧气含量,可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合理控制煅烧时间,确保熟料的煅烧充分,提高产品的品质。

(4)废热回收:低碳水泥生产中,应利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余热回收。

水泥稳定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土施工是一种常用的路基结构加固方法,适用于适中强度的土壤,可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

以下是水泥稳定土施工的一些技术要求。

1. 基层处理水泥稳定土施工前,需要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

基层要求平整、坚实、无松散、泥浆及其他杂物。

如基层不平整需在车辙部分进行填补,坚实性达不到需进行加固处理。

2. 原材料选用水泥稳定土的原材料选用要注意材料的品质、规格和密度,水泥需选用码头水泥,且需检查生产日期和质量证书。

水泥采用配合比为1:9,水泥和砂的品质需符合国家标准。

掺合料的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有机膨胀剂。

3. 施工配合比水泥稳定土施工配合比通常为水泥 10%,砂和石灰石细集料的混合物 90%。

掺和料的混合比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不同地段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加强路基结构的效果。

4. 设备选用水泥稳定土施工需要的设备:摊铺机、压路机、水泥罐车及挖掘机等大型机械。

在使用设备时,要确保其良好性能,及使用操作规程,完善的设备操作规范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5. 湿度控制在进行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应仔细掌握水泥稳定土的潮湿程度,过量的水会影响固化后的强度,过低的湿度会影响水泥和稳定剂的钝化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分含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6. 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应保证工人技术熟练,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水泥稳定土施工图纸的标准进行施工。

摊铺机进行初压,将水泥稳定土均匀摊铺到同一个高度,在摊铺过程中使用振动器可使水泥稳定土的密实度提高。

后期要进行二次压实。

7. 养护水泥稳定土施工完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保证充分加水养护,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和冬季,尽量作到充足的保养。

杜绝车辆过度平压和重载踩踏,不得扰动刚刚修建的施工道路,对于磨损严重的水泥稳定土面层应及时进行补修。

总结,水泥稳定土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地理位置、材料以及当地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使它的成效最大化,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舒适安全的公路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技术要求
不溶物
1、溶液物I型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0.75% ;(试验方法
按GB/T176进行)
2、II型硅酸盐水泥中不溶物不得超过 1.5%;(试验方法按
GB/T176进行)
烧失量
I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3.0%,II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3.5%。

普通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5.0%。

三氧化镁
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细度
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普通水泥80µ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0%。

(按GB/T1345进行)
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按GB/T1346进行)
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按GB/T750进行)(强度按GB/T17671进行,
强度
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二、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

氧化镁
熟料中氧化硫的含量不宜超过 5.0%。

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注: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为5.0%~6.0%时,如矿渣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量大于40%或火山灰
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混合物材料掺加量大于30%,制成的水泥可不做压蒸试验。

(试验按GB/T176进行)
三氧化硫
矿渣打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4.0%
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的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 3.5%(试验按GB/T176进行)
细度
80µ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按GB/T1345进行)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安定性(按GB/T1346进行)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按GB/T750进行)
强度
水泥强度等到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的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

胶砂流动度试验,除胶砂制备按GB/T17671外,操作方法按GB/T2419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复合硅酸盐水泥
氧化镁:熟料中氧化硫的含量不宜超过 5.0%。

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

三氧化硫:水泥中的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5%。

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同上。

强度
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

低热微膨胀水泥
三氧化硫: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应为4%~7%
比表面积:水泥中比表面积不得小于300㎡/㎏。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也可由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商定。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强度:各标号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表1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