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书籍
利器教师资格证必备辅导材料
利器教师资格证必备辅导材料教师资格证是每位想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所追求的资质认证,而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向您介绍几种利器教师资格证必备的辅导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备考过程中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地准备。
一、政策法规手册教师资格证考试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其中政策法规是考试重点之一。
政策法规手册可以帮助备考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备考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政策法规,了解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认知,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政策法规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育学理论书籍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备考者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选择几本教育学的经典教材,如《教育学导论》、《教育学纲要》等,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其中的知识点。
同时,备考者还可以关注教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和趋势,提高对教育学领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教育心理学教材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又一重要考点。
备考者需要了解和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备考者可以选择几本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如《教育心理学概论》、《儿童心理学》等,深入学习其中的理论和案例,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能力。
四、备考指南及模拟试题备考指南是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备材料之一。
备考指南通常会详细介绍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提供备考方法和技巧,对备考者起到指导作用。
备考者可以根据备考指南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学习进度,并针对备考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知识点。
同时,备考者还可以通过查阅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
总之,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巧,在备考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材料是关键。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为了能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顺利通过,考生们会选择一些考试用进行备考,有人问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今天小编不光给大家讲一下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还要告诉大家初中和幼儿园的考试用书。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
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2版。
二、小学教师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1版。
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李晓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8月第1版。
三、中学教师教育学:《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
四、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学:1.《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2.《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
大纲前10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第11、12部分的考试主要参考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心理学:1.《大学心理学》,赵鸣九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2版; 2.《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大家知道了吧,建议考生们一定要到正规的书店去购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用书啊。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所需材料:(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省考”地区可参考购买参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的考生,可购买以下出版社发行的考试大纲。
不指定考试教材。
(各省考试科目)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月第一版2.《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月第一版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月第1版4.《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月第1版“统考”地区可参考购买根据改革试点规划,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仅发布考试大纲,不指定教材,这就给广大考生选择备考教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当前市面上针对教师资格统考的备考资料已经逐渐增多,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
基于此,向大家推荐些零基础选择建议:①书籍每章考向要明确指出,便于快速了解每章考试重点内容有哪些、梳理考试内容(含考纲结构)。
②书籍每章知识点讲解要详细,最好有知识拓展便于考生理解。
③每章内容后有同步习题,能够了解每章考点出题方向。
【全面掌握,深入了解】没时间复习选择建议:①可选择考点精炼、归纳型书籍,短时间让你掌握考试教材的精华。
②选择含习题多点的书籍,经过做题了解考点、考向。
【知识点拨,快速学习】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截止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将在河北、上海、浙江、湖北、广西、海南、山东、安徽、贵州、山西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
也就意味着以上地区教师资格考试都将纳入全国统考,上述地区考生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备考阶段。
零基础选择建议:①书籍每章考向要明确指出,便于快速了解每章考试重点内容有哪些、梳理考试内容(含考纲结构)。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有哪些值得推荐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有哪些值得推荐对于想要成为教师的人来说,考取教师资格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而在备考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能够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实用的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首先,教材类资料是基础。
市面上有许多版本的教师资格证教材,比如中公教育、华图教育、山香教育等出版的系列教材。
这些教材通常会涵盖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内容全面且系统。
以教育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为例,教材会详细讲解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概念,并配有相应的案例和练习题,帮助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在选择教材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教材的出版年份,尽量选择最新版,以确保内容与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政策相符合。
二是查看教材的编排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是否易于理解和学习。
三是可以参考其他考生的评价和推荐,了解不同教材的优缺点。
其次,辅导课程也是备考的有力助手。
现在有很多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教师资格证的辅导课程,如粉笔教师、一起考教师等。
这些课程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讲解,能够帮助考生梳理重点、难点,解答疑惑。
而且,课程通常会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分析,传授解题技巧和方法。
对于时间充裕、自学能力较弱的考生来说,报一个系统的全程班是不错的选择。
全程班会按照考试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课程,从基础知识的讲解到最后的冲刺复习,全程陪伴考生备考。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或者只是对某些科目或知识点存在困惑,也可以选择针对性的专项课程,如作文提升课、教学设计课等。
真题集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
通过做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题量、难度以及命题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建议选择包含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真题集,如《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
在做真题时,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来进行,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
除了纸质版的真题集,还可以利用在线题库进行刷题。
很多教育类的 APP 都提供了丰富的题库资源,考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电子教材
综合素质目录教师观 (2)教育观 (4)学生观 (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1)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人际职业行为 (1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考生)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16)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考生)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9)写作能力——文体知识 (48)写作能力——写作步骤 (55)议论文写作 (73)阅读理解能力——观念探究 (81)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表达 (86)教师观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的知识总量急剧增加;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认识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传统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开始动摇。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
1.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
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
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资复习资料书推荐高中
教资复习资料书推荐高中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过程中,寻找好的复习资料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尤其是对于高中教育领域的竞聘考生,一份优秀的备考资料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也能够对教学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今天,本文将为各位考生推荐几本适合高中教育领域的教资复习资料书。
首先介绍的是《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常用古诗文指南》。
这本书由李家祥编撰,是一本在高中文化课教育领域备受好评的教资复习资料书,它以应试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历年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中常用古诗文的解析和考点。
此外,本书中还提供了古诗文的注释、赏析、写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指导,能够帮助考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其次介绍的是《高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解》。
此书由杨胜平编撰,以历年高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为材料,全方位分析了各类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考生在备考期间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类数学题型。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模拟考试卷和详细解析,让考生能够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应试水平。
第三本推荐的书是《教练员招聘考试》。
此书由何道新编撰,以教练员招聘考试为中心,深入分析了模拟赛、竞赛规则、比赛战术和体能训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让考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多项招聘考试真题和详细解答,能够让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和应试技巧,提升竞争力。
最后介绍的是《高中英语教师招聘考试一本通》。
此书由崔霞编撰,在高中英语教育领域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此书主要以历年高中英语教师招聘考试题为切入点,对常见的选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剖析,能够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文化知识,提高应试技巧和能力。
总的来说,要想在教育领域取得成功,剖析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点并掌握应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而以上几本教资复习资料书正是为广大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帮助的重要工具,它们集成了丰富的材料和背后专业的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提高应试能力和积聚教育行业知识储备。
2024中学教资科一科二资料
2024中学教资科一科二资料
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测试考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这一科目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测试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和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一科目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原理和方法,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此外,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还需要考察对应学科的专业知识,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知识。
在准备考试时,建议考生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同时结合练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巩固和提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培训班或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通过率。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常考课文_192
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常考课文【摘要】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2020年1月4日-5日,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备考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下面小编特给大家带来2019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常考课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2020年1月4日-5日,想及时掌握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可以,届时会以短信形式及时通知您!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通常在所报考学段教材中随机抽取题目,以下是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常考的课文,给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的小伙伴们参考。
1.《我是什么》要求:学习两个汉字,朗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云,雨,冰雹和学都是由水变成的。
2.《村居》要求: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教学过程要有提问环节。
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3.《爬天都峰》要求:复习生字;带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情感;适当板书。
4.《小镇的早晨》要求:体会作者赞美感情和感受语言之美。
5.《西湖》要求:试讲10分钟左右。
让学生理解“镶嵌”、“心旷神怡”等词语。
适当板书。
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指导学习。
6.《石榴》要求:第三段,指导学生学习石榴的成熟过程和特点;.指导学生仿照第三段写一种水果;适当板书。
7.《金色的草地》要求: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8.《长城》要求:引导学生知悉长城的特点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查看>>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科目9.《去年的树》要求:试讲时间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童话的语言特色;训练学生给鸟儿写几句话;写出有关教学板书。
10.《蟋蟀的住宅》要求:教学生会认会写生字。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如何建造住宅11.《观潮》要求: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12.《爬山虎的脚》要求:重点讲爬山虎的叶子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13.《触摸春天》要求: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互动;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感受春天的美好。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及中学语文教师招考资料 教学法_精粹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及中学语文教师招考资料之中学语文教学法精粹1。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
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3。
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其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教育自身也是具有生长性的,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
4。
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实质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5。
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涵义是什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
教师考编用书
教师考编用书
教师考编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教师的方式,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
在备考阶段,选择一些好的教师考编用书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推荐的几本教师考编用书。
第一本是《教育学原理》,这本书是教师考编的必备用书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考生进行教育学知识的全面系统总结和概括,对于考生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本是《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考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助于考生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第三本是《教育法学》,这本书对教育法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针对考生备考需要,围绕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帮助考生全面掌握教育法学的知识和理论。
第四本是《教学设计与评价》,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等内容,对考生的备考和日后的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本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测量与
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的标准和测量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知识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评价的水平。
以上是我推荐的教师考编用书,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好的用书,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用书。
希望考生能认真阅读这些用书,全面提高教师编制考试的复习效果。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第一章教育基础【考点一】教育的概念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答案:B【考点归纳】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考点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是学习的主体。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内容D.教育措施答案:B【考点归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它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考点三】教育的起源下列选项中,()是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
A.霍尔B.利托尔诺C.孟禄D.华生答案:C【考点归纳】教育的起源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过程既按生物学规律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考点四】“四书”“五经”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哪个朝代?()A.明代B.宋代C.汉代D.清代答案:B【考点归纳】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特别是“四书”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不再是科举的内容,儒家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源整理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源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
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充分的备考是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实用的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源。
一、教材和辅导书籍1、官方教材官方出版的教材是备考的基础。
这些教材通常由权威教育机构编写,内容全面、系统,能够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
建议大家选择最新版的教材,以确保获取最准确、最前沿的信息。
2、辅导书籍除了官方教材,市场上还有许多优秀的辅导书籍可供选择。
这些书籍往往会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剖析,提供更多的例题和解题技巧。
在选择辅导书籍时,可以参考其他考生的评价和推荐,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书籍。
二、在线课程1、教育机构的网课现在有很多教育机构都推出了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在线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他们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外,网课还具有可以反复观看、随时暂停等优点,方便考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
2、免费的公开课在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上,会有一些免费的教师资格证公开课。
这些课程虽然可能不够系统,但也能让考生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题库和模拟试题1、纸质题库购买纸质题库可以让考生在练习时更有手感,也方便做笔记和标记。
题库中的题目类型丰富,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能够帮助考生全面提升解题能力。
2、在线题库在线题库具有更新及时、自动评分、错题分析等功能。
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在线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四、学习 APP1、知识点记忆类 APP这类 APP 通常会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图表、口诀等方式帮助考生记忆。
考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刷题类 APP刷题类 APP 提供了大量的题目供考生练习,并且能够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帮助考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教资备考书目
教资备考书目教资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它是中国教育部门对于招聘和选拔教师的一种方式。
这项考试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划和策略。
而一本好的备考书目则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教资备考的书目,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1. 《教育学导论》该书是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教育心理学》该书是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德斯坦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也非常有帮助。
3. 《教育学原理》该书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之一,由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A·比尔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也非常有帮助。
二、教育法律1. 《中小学教育法规》该书是一本介绍中小学教育法规的教材,内容涉及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教育法律制度》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法律制度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3. 《教育法律实务》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法律实务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法律实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三、教育技术1. 《教育技术学》该书是教育技术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由美国教育技术学家莫瑞所著。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2. 《现代教育技术》该书是一本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教材,内容涉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3. 《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该书是一本介绍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教材,内容涉及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于教资考试的备考非常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第1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1题,共4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黄炎培C.杨贤江D.陶行知【答案】D【解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
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的。
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独立性【答案】C【解析】教育永恒性是教育的属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永远存在。
列宁称之为"永恒的范畴"。
自人类社会产生开始,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积累了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
生产经验、生活经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文化形态都要依靠教育世代相传,故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
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考纲提要1.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
2.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3.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二)近迁移与远迁移(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四)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如词汇的学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学会了骑自行车对学习骑三轮车的影响等。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强调了迁移的不同方面。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影响效果)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来看,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如加法的学习促进了对乘法的理解掌握。
正迁移可以表现为在学习中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可以是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效率提高,顺利地解决新问题等。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如,学习了英语字母发音后对汉语拼音的影响。
负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掌握等,学习效率低下。
(二)近迁移与远迁移(迁移范围)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
近迁移指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是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
如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后,计算25×(400+4),就属于近迁移。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的原理创造发明了雷达,就是远迁移。
简言之,如果个体能将所学迁移到表面特征与结构特征都相似的其他情境中,属于近迁移。
如果能迁移到表面特征不相似,但结构特征相似的其他情境中,则属于远迁移。
近迁移与远迁移的区分是相对的,可以视具体的情形而定。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上的)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是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①教育学作者:肖北方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籍介绍: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书 2014年使用教材版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第3版)
②教育心理学作者:卢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书籍介绍: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书 2014年使用教材版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第3版)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③学前教育学作者:李生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现象,提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
④儿童发展概论作者:秦金亮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书籍简介: 涉及儿童发展基础、感知觉注意发展、记忆发展、想象思维发展、言语发展、情绪发展等内容,力图以生理、认知、社会、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儿童发展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在体系的统整性、教材的弹塑性、知识的创生性、文字的可读性、内容的可理解性、课程资源的立体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书籍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与教学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8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期(14、15-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又称最佳学习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人格(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是综合心理特自我中心: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认知方式分类:①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②沉思型与冲动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智力:指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加涅的学习(层次)8分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语言的联合;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5分类:①言语信息;②智慧技能;③认知策略;④动作技能;⑤桑代克(美心理学家)的尝试-错误说: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养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
其经典试验是猫走迷箱实验。
④奥苏伯尔(美国)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也叫学习内驱力):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学习定势(学习心向):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
即先前的学习对后面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的影响。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定势(心向):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早期的迁移理论:①形式训练说(沃尔夫):②共同要素说(桑代克):③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打靶实验:④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觅食实验习的心向和定势;⑤学习任务的相似性;⑥学习的指导。
知识: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知识的类型:①根据活动的深度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②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分为陈述性知理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也叫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就是知识在人头脑中的贮存方式。
陈述性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的。
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分类:(1)根据知识的复杂性分为①符号学习;②概念学习;③命题学习。
(2)奥苏知识获得的途径:有①知识的直观;②知识的概括。
遗忘的原因5理论:①衰退说;②干扰说(可解释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③动机说;④同化说;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包括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2分类:①一般心智技能和特殊心智技能。
②加涅分为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操作技能形成的4阶段:①操作定向(或认知)阶段、②操作模仿、③操作整合、④操作熟练心智技能形成的5阶段(加里培林):①动作定向阶段②物质与物质化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动心智技能形成3阶段(安德森):①认知阶段②联结阶段③自动化阶段。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学习策略2分类:①丹瑟路2分类:A基本策略;B支持策略。
②迈克卡3分类:A认知策略;B元认知(弗拉维尔):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其3成分:①元认知知识;②元认知体验;③元认知监控和调节。
)6原则:①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信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②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③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④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
⑤有效地监控原则: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训练5方法/模式:①指导教学模式②程序化训练模式③完形训练模式④交互式模式⑤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2种: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创造:指一种最终产生独特而有价值产品的活动或过程。
创造性(创造力):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3特征:①新奇性;②适当性;③改造性。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3成分: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种,A直觉的、B想像的、C伦理的道德情感。
>皮亚杰道德发展3阶段理论:①前道德判断阶段③自律道德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3级水平6个阶段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①惩罚和服从定向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③“好孩子”定向④维护社会制度和权威定向>(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2大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态度与品德形成的3过程: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
如下: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因素):(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识。
(3)此外有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
道德价值观的形成3过程:①选择阶段;②赞赏阶段;③行动阶段。
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包括生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方面。
不仅指躯体健康,而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6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中学生易产生心理健康8问题(心理障碍):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会谈的专门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
2个目标:①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调适性辅导;②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发展性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6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尊重志理解学生原则④尊重学生主体学校心理辅导的2主要方式:①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②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5主要途径:①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②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体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3类:①发现教学②情境教学(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5因素:①教师的领导方式②教师的移情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④教师的焦虑离。
课堂纪律4类型:①教师促成的纪律②集体促成的纪律③任务促成的纪律④自我促成的纪律、教师自编测验编制4步骤:①确定测验的目的②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③写下测验计划或细目表④针对计划要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有效自编测验的3特征(指标):①信度:②效度③区分度。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
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测验性评价技术:①教师自编测验;②标准化成就测验。
非测验性评价技术(常用于情感领域的评价):①访谈法;②观察法;③案卷分析法。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①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③发展的不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初中时期,11、12-14、15岁):①身体的发展,已到身体发育的第二个加速期,身高体重陡增,生理性成熟开始;②认知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需具体形象作支柱;③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情绪带有强烈的冲动性,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增强;④个性的发展,“成人感”和“独立感”加强,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自相矛盾和行为。
青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对策:①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1认知(心理)发展4阶段(瑞士皮亚杰):(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其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2)前运算阶段(2-7岁):其特点是①自我中心②思维不可逆性③单维思维④拟人化或泛灵论;(3岁):其特点是①多维思维②思维的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化④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特点是①能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②假设-演绎推理的运用③抽象逻辑思维④思维的可逆与补偿性⑤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