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修辞立其诚——七年级语文修辞复习(一)配套练习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运用)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运用)一、填空题1.(2023七下·上思月考)写出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2.(2022七下·江阴月考)小明搜集到以下几副对联,请你帮他找到适合张贴的店家。
①青囊千古泽,红杏一林春。
②月满楼香迎万家灯火,湾涵阁暖聚四海宾朋。
③经纶满腹,正能椽笔抒筹策;丘壑在胸,锦绣文章写春秋。
④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A.理发店B.饭店C.药店D.书店3.(2020七下·江夏月考)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填入括号中。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解决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3)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4.(广东省梅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填空题,写出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③(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④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5.(安塞腰鼓)将下列各排比句的类型写在句后横线上。
A.句内排比B.句内短语排比C.句与句排比D.段与段排比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③……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④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6.(第五单元考点复习卷)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课件

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部编新选必中的《修辞立其诚》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修辞的概念与分类,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我们将详细解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并结合教材中的例文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的概念,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表现力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重点:掌握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修辞立其诚》PPT。
2. 教材: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章节。
3. 学生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例句,让学生初步感受修辞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5.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修辞的概念、分类、作用。
2.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春天的短文。
2. 答案: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桃花绽放,似火似霞,宛如仙子般娇艳动人;春风拂过,满地落英缤纷,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关注修辞手法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写作水平。
同时,可布置一些关于修辞手法的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7下 课内修辞 汇总( 2020修订版)

七年级下期期末复习之修辞手法一.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每课修辞使用情况及易错提示1. 邓稼先杨振宁1.①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②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③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 ④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排比)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引用)3.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对比)4.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天阴则闻!”(引用)5.中国男儿中国男儿(反复)/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用典) / 至今热血犹殷红(引用)6.“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排比)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引用,对比)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比喻)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用典,对偶)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比拟,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拟为病人)5.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引用)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比喻引用)7.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比喻)8.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引用)注:文中凡是加了引号,属闻一多的原话的均为引用,像这样的还有3句。
9. 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反复,引用)10.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统编版《修辞立其诚》完美版课件1

统编版《修辞立其诚》完美版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修辞立其诚》一文的第13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修辞的概念与分类,修辞性语言的魅力,以及修辞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修辞性语言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修辞性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修辞手法的应用与实践。
重点:修辞的概念、分类和修辞性语言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修辞手法案例、作文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修辞性的语言,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修辞的概念、分类及修辞性语言的魅力。
a. 概念:修辞是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b. 分类: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c. 魅力: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增强表达效果。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修辞现象,讨论修辞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修辞立其诚》2. 内容:a. 修辞概念b. 修辞分类c. 修辞性语言魅力d. 修辞手法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题,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答案:教师批改后,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修辞概念和分类的掌握情况,以及修辞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有关修辞的书籍,提高学生对修辞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修辞手法的应用与实践上,因为这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修辞的关键。
(完整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修辞.docx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修辞【考点导航】《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 、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第一讲初中语文修辞专题复习

第一讲—初中语文的修辞运用一、知识考点归纳:8种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比喻有如下的作用:(1)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
也可以使语言简练、明快、形象。
2.拟人就是赋予事物以人格化的特征,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具有思想的活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像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
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善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包括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两种。
夸张作用:运用夸张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4.对偶对偶就是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偶的作用:能鲜明地提示事物的内存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5.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6.反复反复是为了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种意思,加深读者的印象,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方法。
初中修辞知识要点复习文档

初中修辞知识要点复习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
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
再次要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指出这些修辞格,并能说明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如夸张的主要作用是: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共鸣;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渲染,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
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
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但没有明显的区别。
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是喻中有代;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学习修辞、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命题思路导航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今后,对修辞的考查将会更多地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把它当作一种语言运用的实际演练。
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优质课件

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新选必中《修辞立其诚》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修辞的概念与分类,立其诚的含义与作用,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修辞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学习并运用立其诚的原则,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 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立其诚原则在写作中的运用。
重点:修辞的分类及作用,以及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和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修辞的概念、分类及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立其诚原则。
a.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b.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句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修辞立其诚》2. 内容:a. 修辞的概念、分类及作用b. 立其诚原则的含义与作用c. 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春天的文字。
b. 分析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a. 描述春天的文字(示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柳树抽出嫩芽,宛如绿色的丝带;桃花绽放,如粉色的云霞。
阳光明媚,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b. 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示例):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优秀作品,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学会运用修辞立其诚的原则,发表自己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考题分类——修辞手法
(2016·湖南娄底市)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偶)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
歌唱。
(拟人)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
心魄。
(比喻)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反问)
(2016·山东淄博市)4.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
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
之情。
)
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
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
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
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
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
得有意义。
)
(2016·贵州黔南州)8.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排比)
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
D.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偶)
(2016·湖南邵阳市)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
(2016·甘肃天水市)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确的一项是(2分)
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D.人们都叫他“华仔”,因为他很像刘德华。
(2016·四川宜宾市)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荡离愁白日斜”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愁绪的繁多、深广、延绵不绝。
B.“沉鳞竞跃”“锦鳞游泳”“呷浪之鳞”均以鳞代指鱼,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使事物特点更加突出。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危亡、亲人离散的痛苦。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