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自学”型课堂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引导自学”型课堂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谈到培养自学能力,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灌输式教学所能相比。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远离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为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的新课程要顺利实施,必须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
“引导自学”型课堂是何老一生的教育追求。“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这是“引导自学”型课堂切入点也是关键点。何老在“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设计理念也提到了“以‘自学’为主线,以‘引导’为基础”。可见自学能力和习惯很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自育自学在孩子心中开花结果我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在“引导自学”型课堂五环节中努力做到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在“明确自学重点”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主要的阵地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自觉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向课外迁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何老提出自学重点可以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经过小组讨论提出并确定。让学生们准确提出自学重点是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如何培养预习,让学生学会预习,这是一种自学能力。这就是老师“引导”起作用。可从形式至内容,从简单至深入步步为营,引导学生预习养成习惯。每上一节课前就自行预习,从而在上课时学生能根据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学习、提问,这样老师教、学生学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预习可以从字、词、句、段到思想内容,从读熟课文到尝试有感情朗读,从无问题到提问题到会提问题的训练,让学生慢慢养成习惯。其实会预习也是一种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对于任何一篇课文都能正确地标出自然段序号,在通读中划出生字词、二类字及多音字等,学生自己给课文中的这些字归类,扫除阅读障碍。指导学生自学字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记住字形,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在课内要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细读完课文后从文中找出答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还要在课内
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才能有很好的效果。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应该说,现行的教材大部分内容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有些内容确实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或者知识性很强。因此,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
二、在“围绕自学重点”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从学生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大多关注是文章的整段整句,从整体来感受,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文,从而感悟语感。但这样也有不足之外,就是学生不太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悟文章迁引到遣词造句中来,从而体会到词语适当运用,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让学生关注词可以更好的体会文中的情感。指导学生勤思,勾画质疑。随着年级的上升,思考的要求也要逐步加深,思考的内容主要依据课文的预习导读和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一般包括想想课文每段讲什么,哪些段落联系得紧?如何分段?全文主要讲什么?哪些是重点句?怎样理解?中心思想是什么?文中主要人物是谁?有什么特点?等等。勾画质疑是指让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勾画出暂时不懂的地方或印象深刻的语句等,还可将自己初读时的理解、体会在文中空白处写出。这往往是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小学生能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么他们对课文就能有一定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学生也会想法解决一些疑难。而教师能针对学生疑问,有的放矢的讲解,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讨论,开拓思路。学生自己学习了课文,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师的点拨、指导当然是主要的,可是学生的层次、水平是不相同。如果先让学生进行个人自学,再进行分组自学交流,互相启发,那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样的效果显然要比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要好得多。
在“围绕自学重点”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重点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自学能力。怎么动笔墨?
学生关注重点段、句、词后,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如何写?个人观点是先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把体会写出来,要写具体;等学生慢慢适应了,然后再一步步让学生学会概括。从内容上慢慢训练学生从浅显再到一步步理解文中言外之意,言中之情。同时要教会孩子们做符号标记,如“.”表示关键词,“?”表示不理解的问题……。
三、在“小组交流”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自学能力。
1、交流能力。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结合课文把自己学到的内容跟小组内成员分享是件愉快的事,只有相互交流,同学们才有可能取长补短,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能更好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倾听能力。学生们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一是对同学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一种尊重;同时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吸取别人的长处,才能发现与别人的不同,才会有争执,才会把问题越辩越明。
3、相互评价能力。只有倾听了组内同学的发言,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认识学习中的不足。相互评价是我们既要肯定同学的好处,也要婉转的指出其不足,因为学生不能很好的认识自我,只有让学生们相互评价,才能让他们看清自己的不足,从而能更好的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在“点拨得失”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自我评价能力。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学生只有学会自我评价才能发现自己长处,认识不足,只有正视自己,人才能有所进步。所以我在课堂中常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2、质疑能力。因为只有学会质疑,才会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课堂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质疑,学生们从开始的浮于表面的问题渐渐得从课文内含中思考问题,让人很是欣慰!
五、在“巩固成果”环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观察书写能力。在第一课时学习完要让学生准确书写生字新词,就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写好字。所在我每每让学生不要急于书写,而是细心观察后才下笔,正确率才会大幅提高。
2、学会拓展能力。拓展课外知识也是学习内容之一,只有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他们的视野才会更加开阔。每节课后我都会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如教古诗时,我会让学生找一些相同意境的诗来读一读;如教课文《猴王出世》时,我除了简介一下《西游记》的一些背景,并让他们课下阅读《西游记》……
总之,这是我从事课题以来,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这是教育家何炳章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我认为,这一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自育自学”,让我们师生共赢。今后我将会不断努力,做好这一课题,与学生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