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了依赖性较强,只会机械地应对题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有能力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二、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趣味性的数学活动、示范有趣的数学实验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选择那些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自学习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非常重要。

小学生应该养成每天按时复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并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于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思路。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图表和实例来解决问题,如何运用公式和定理来推导解题过程等。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参加数学比赛等途径来拓宽自己的数学知识。

五、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合作中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

六、提供资源支持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教材、参考书籍和练习题,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网上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资料。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的家长保持沟通,向他们提供一些家庭学习的指导。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关键学科。

因此,为了孩子的数学发展和未来,我们需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以下是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1. 给孩子充足的资源让孩子自学数学,首先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数学书籍、网上教程、数学游戏等,这些资源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数学奥数或是比赛的题目,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2. 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无聊和枯燥,所以我们需要想尽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喜欢学习的过程。

比如,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例子来引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概念和公式,这样孩子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增强兴趣,健康快乐地成长。

3.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比如展示学习成果和分享学习心得等,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

4.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锤炼的学科,有时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不断坚持学习。

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孩子数学自学能力时,要注意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

总的来说,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并且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

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需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数学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学校可以设立数学角和数学自习室,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材料和书籍,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自主学习。

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娱乐电子产品的使用,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和自觉学习的习惯。

引导小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会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对于培养自学能力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授小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如何阅读数学题目、如何排查错误以及如何总结归纳等。

学生还需要逐渐培养整理笔记、归纳总结的习惯,以便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鼓励小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学科,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数学自学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小学生进行数学奥赛和数学竞赛的参与也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参与竞赛,小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数学领域,拓宽视野,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监督,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学习小组或数学学习俱乐部,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数学问题和经验。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数学竞赛课程、数学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方法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自学能力的小学生。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简单的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溵发兴趣,积极学习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能做到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迅速掌握所学知识。

1.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首先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敢于问,不但要多说多问,还要会说会问,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

尤其对学困生和腼腆的学生,多给发言机会,哪怕答错了我也让他把话说完。

这样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想说就说,在数学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高涨。

2.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想,多看,多问。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由此,对学习数学也会产生兴趣。

3.建立奖励机制合理的奖励办法会让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和鞭策。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們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

比如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毎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按等级加分,学期结束将各项分数汇总,公布结果。

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培养自信心,努力学习1.现代教育观倡导的是对学生的鼓励我们要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比如鼓励学生“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等等。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讨论这一话题。

在探讨了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包括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自学意识、克服困难、家长和学校如何帮助他们。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小学生们将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意识、困难、家长、学校、促进、总结1. 引言1.1 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需求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和自控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至关重要,可以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养成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1.2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1.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给学生“一看,二划、三批注”的方法,重点看例题的有关说明,解题分析,思考过程的旁注,书写的格式,有插图的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自学课本前特别注重设计好指导语或自学提纲,使学生不盲目看书。

如苏教版数学课本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提纲:①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② 我们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③ 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④ 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⑤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这是什么意思?⑥ 倍和倍数的区别?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阅读时一定会边读边思考,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体现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的学习过程。

2. 扶着学生尝试自学。

这个阶段的自学能力培养,教师应该有的放失,区别对待。

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学。

如果学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提示下尝试完成自学任务。

例如自学《商不变性质》,我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划出自认为重要的知识,并加以理解,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然后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学任务。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家长都认为数学学习是需要通过班内授课来完成的。

但是,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自学已成为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一、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因为数学需要很好的逻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信,就难以看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在孩子开始学习数学之前,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孩子在心理上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信心。

二、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合理的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当然,如果家庭作业量过大,孩子们就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容易疲惫和厌学。

因此,家长要适当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避免与孩子讨论作业时出现不必要的压力和紧张。

三、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摸索和探索的过程,孩子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但是,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问问题,或者认为问题太愚蠢而不肯提问,从而错失了提高自学能力的机会。

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提问,并给予耐心的回答和指导。

四、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在数学自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是必备的。

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购买一些数学教辅资料、记事本和数学练手册,配备适当的工具和设备,例如计算器和数学软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和参考,并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五、注重培养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概念和公式,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力等。

因此,在数学自学中,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注重思维过程。

比如,可以给孩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和数学难题,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方法,并带领孩子思考、讨论和总结。

总之,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坚持。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帮助和支持,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自学成为孩子自发的习惯。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育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念书、一辈子受用。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能获取不一样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

所以,数学自学能力的培育,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课改革的目标之一。

自学能力是一种特别的学习能力,是以独立为中心,多种心理机能参加的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术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术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生的数学自学活动是综合性的心智活动。

这类心智活动能够培育学生的数感,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虑能力,能够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论、自我教育能力。

实践意义:跟着教育改革局势的不停发展,传统的教课模式已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特别是在学生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尤其突出。

实践证明,跨世纪的人材不可以不过被动受知的两脚书厨,而应当是主动学习,在知识和能力双方面都获取健康发展的宏大集体。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就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论知识陈旧周期怎样缩短,社会发展怎样快速,他都会经过自学追上时代的步伐。

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育形成的。

一、怎样让学生在?n 前预习中培育自学的能力目前,大多半学生不会阅读课本,对马上学习的新内容心中无数。

大多半学生只把课本看作习题集,我们有的老师在讲堂教课中也是照书讲书,频频讲,多半讲,多半重复,不注意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阅读课外书本,学生在被动的听课,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质上重视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指引学生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前预习呢?好奇心是人的本性,所以,在课前,教师可提出一些令学生好奇并有兴趣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1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

试做“做一做”。

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2 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不再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培养尤为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感兴趣,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

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或者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还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习中玩。

这些方式都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自学动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需要从小抓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时复习复习,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总结反思等等。

这些都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

引导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有目的地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

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提问,探究。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让学生独立地去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就能够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育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数学学习。

其次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及时的协助和支持。

最后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适时地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学工具或游戏,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引言部分首先对数学自学能力进行了定义,指出了其在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培养自学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资源和工具以及注重实践和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通过培养自学习惯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利用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学习,注重实践和反思则可以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利用资源、工具、实践、反思、结论。

1. 引言1.1 定义数学自学能力数统计等等。

感谢配合!定义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能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问题分析和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数学自学能力不仅仅是指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

数学自学能力是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为自主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的关键能力。

通过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就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快乐和自信。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数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尤为关键。

只有掌握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真正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解有趣知识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探索过程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使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解答问题的思路、学习方法等方式,教给学生如何独立查找资料,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参考书籍,指导学生在自学中掌握知识。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

同时,教师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培养学生主动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资源,如电子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养成规律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

六、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运用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后,自觉、主动地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一种能力。

自学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获得各种知识,而且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此把自学引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1.理解教材,列出自学提纲法。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精练,叙述严谨,逻辑性强,而且,数学课本中的符号、公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等学习材料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告诉他们阅读的方法,在指导时要注意:在低年级时,教师在自学前要给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细致认真的逐句读教材中的文字算式,看教材中的插图。

对于不理解的词,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思考,不能跳过去不阅读。

到中年级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由下列出自学提纲,再进行自学。

而到高年级时,则可完全由学生自己列出自学提纲。

2.根据内容,分类自学法。

数学教材中每单元内容各不相同,有例题、法则、应用题等。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中,教师要根据其内容进分类指导学生行自学。

对于概念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会从文字表面深入思考,读懂它。

对于例题,指导学生先动手尝试做一做,再看书本比较。

针对应用题,要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反复审题,了解数量关系,理清思路。

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真正深入地进行自学。

3.抓住疑难,合作讨论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意义与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意义与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意义与有效途径1.提高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如果小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很难在学习中有所突破。

通过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习能力数学自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数学自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 提高学习效果数学是一个需要多维度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学科,通过自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4. 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可以为他们未来的高中、大学乃至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 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需要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需要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数学自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信心。

2.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6.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书面考核、口头答辩、实践操作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

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

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

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

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

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1. 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数学自学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学习环境,更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轻松地应对各种数学相关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去分析、思考、总结,这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首要任务。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学校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告诉他们数学学习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实践,禁止急于求成和刻意应付。

3. 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学校和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学教材、练习册、课外阅读等。

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

4.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日常的学习中,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和分析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培养出自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学习中,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和家长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学习、讨论、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将慢慢培养出自学的能力。

6.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校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在每次学习后自己总结,找出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对症下药,不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1.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在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之上。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扎实基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复习和练习的习惯。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调整和完善学习计划。

通过坚持每天的学习任务,小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和建议,但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孩子充分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扎实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工具和资源,如数学书籍、练习题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培养数学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有趣的数学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家长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和趣味。

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从而培养自学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定期复习数学知识、做好数学作业、积极参加数学练习等。

教师和家长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料和工具,如参考书籍、学习网站、数学软件等。

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

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进行数学自学。

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数学图书、电子教学资源、数学实验器材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坚持不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数学难题和困难,教师和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犯错误,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数学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定学习目标、提供有效资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供适当的支持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设定学习目标数学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例如,能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了解几何形状、理解简单的数理统计等。

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我们要遵循阶段性、具体性和可量化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学的方向和进度。

二、提供有效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我们需要提供丰富而有效的学习资源。

首先是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是学生自学的基础,而参考书则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便捷的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网站或者提供在线课程,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和习题。

另外,学校图书馆和数字资源库也是学生自学数学的重要资源。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自学的基础。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单纯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首先,学生应该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避免被外界干扰。

其次,学生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有条不紊地分配时间和任务。

此外,学生还应当培养良好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和总结,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四、提供适当的支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惑,因此需要及时提供适当的支持。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疑难解答的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家长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寻找资源和答案,善于利用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

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

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

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

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

通过讲故事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也可,插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

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

最后,教师还应该穿插数学美的教育。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

人们都是喜欢并愿意接近进而接受美丽的事物。

如果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那么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小数性质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10,100三个数,问:①谁能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②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第一个问题就使学生议论开来,第二个问题更加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元=10角=100分、1米=1.0米=1.00米,1元=1.0元=1.00元。

由此老师再次提出像1,1.0,1.00这些数是否相等?为什么?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会更积极得投入到小数性质内容的学习上去。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

只要教师在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人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大声发言。

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

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

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

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

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

例如,在数的教学中,要学生回答填空问题:“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2,这两个偶数分别是()和()”在解答时,一位学生说:这两个偶数是40和42。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也就是说,这两个偶数和是82,差是2。

82减去2的差除以2等于40,40是较小的偶数;40加2等于42,42是较大的偶数。

所以这两个连续偶数是40和42。

第二位学生回答时说:我是用两个偶数相加凑出来的,我想这两个偶数都应该接近82的一半,所以一个偶数是40,那么另一个偶数就是42。

第三位同学说:我想,根据两个偶数的和82,可以求出这两个偶数的平均数是41,41是奇数,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那么和41相邻的两个偶数,一个是41减1等于40,另一个是41加1等于42,40和42是连续的两个偶数。

学生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

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

例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画着几个圆,其中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圆各分成不等的2份。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

然后让说错的学生重新叙述。

最后,教师还应该给后进生发言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

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会听讲,不会思考。

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

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

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

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三、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

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

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

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学能力。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教师要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足够强的欲望,做该件事情的欲望,并且要同时又明确的目标,这样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件事情,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那么首先我们教师要激发思考的欲望,同时明确思考的目标。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

学生有了思考的欲望,并且明确思考的目标,我们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进行思考,使思考变得有意义。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日常学习中,不管是学什么,都必须要有时间,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

所以,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最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多项交流。

生活学习都离不开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客观的认识自己,最终达到进步的目的。

所以,教师要及时组织多项交流,及时的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说:“在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如果只要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

”又有学生讲:“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不但要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2和3,而且要包含18独有的质因数3和30独有的质因数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公倍数”。

又有学生补充说:“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2,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2,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3,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3,而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能要一个2,一个3,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们热情高,发言涌跃,相互补充、纠正。

许多人还能运用老师提供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论据。

四、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及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

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

算草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

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这方面的培养可以实行全班交换作业,进行相互批改。

比如口算训练。

口算训练上的作业讲求熟练性和正确性,题量比较多。

对此,在做题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进而降低解题的正确性。

如果让学生进行批改,可以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由新鲜感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对于批改他人的正误特别的用心,从而学生就会集中精神认真听课。

最终让学生根据批改他人的作业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作业,从而学会自我评价。

总之,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4-63.[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79.[3]陈玉兰.谈小学数学中的练习及练习设计[J].山东教育,2004,7.[4]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周文国.语言与诗词中蕴涵的数学美[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5:21-65.[6]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M].沈阳教育出版社,2001,4:3-8,31-46.[7]董奇等.自我监控与智力[M].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