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SoftX3000产品介绍

SoftX3000产品介绍


支持SNMP协议与MML接口,可接入网管中心。 支持FTP、FTAM协议,可接入计费中心。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9
大容量、高集成度

SoftX3000满配支持36万TDM中继或200万用户。 整机支持的BHCA达到16000K。 最多可支持40个业务处理模块。单个业务处理模块的BHCA 值最大为400k,单模块可处理9000 TDM中继或5万用户的呼 叫。

媒体资源服务器机框(选配)

由配电框、资源服务器机框组成 等效用户数大于10万用户时配置
25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等效用户容量少于10万用户时机柜布置图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26
等效用户容量大于10万用户时机柜布置图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27
第三章 SoftX3000V300 硬件系统 第一节 SoftX3000物理结构 第二节 机柜配置 第三节 OSTA机框配置 第四节 单板功能
H S C I
S I U I
H S C I
º ï å ² å °
º ï å ² å °
º ï å ² å °
º ï å ² å °
º ï å ² å °
º ï å ² å °
® ¿ ´ Ú ³ Ü Ï ß H.110³ Ü Ï ß ² Ï ¹ í ³ Ê Ô ´ ³ Ü Ï ß A ² Ï ¹ í ³ Ê Ô ´ ³ Ü Ï ß B Ô Ì Ò « Í ø ³ Ü Ï ß A Ô Ì Ò « Í ø ³ Ü Ï ß B
¸ Ó ± à LAN Switch BAM 2# » ú ¿ î ï º Ì ¨² ¿ ² Ö
HUB ¥ Í È ø ¹ Ü Ö Ð Ð Ä
17# » ú ¿ î

华为MSOFTX3000话单格式说明书(CS域) V2.07

华为MSOFTX3000话单格式说明书(CS域) V2.07

华为MSOFTX3000话单格式说明书(CS 域)V2.07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1缩略语 (6)1.2话单基本编码规则说明 (8)1.2.1ASN.1(BER)编码规则 (8)1.2.2标识符的编码规则 (8)1.2.3长度的编码规则 (9)1.2.4内容的编码规则 (10)1.2.5话单文件的结构 (10)1.3话单文件的存储和传输 (11)1.4话单类型列表 (12)1.5话单内容 (12)1.5.1主叫话单 Mobile originated call attempt (14)1.5.2紧急呼叫话单 Mobile originated emergency call attempt (17)1.5.3前转话单 Mobile originated, call forwarding attempt (22)1.5.4被叫话单 Mobile terminated call attempt (26)1.5.5漫游话单 Roaming call attempt (29)1.5.6入关口话单 Incoming call attempt in a gateway MSC (31)1.5.7出关口话单 Outgoing call attempt from a gateway MSC (33)1.5.8汇接话单 Transit call attempt (34)1.5.9短消息主叫话单 Short message service, mobile originated (36)1.5.10短消息被叫话单 Short message service, mobile terminated (37)1.5.11定位被叫话单 Mobile terminated location request (MT-LR) (38)1.5.12定位主叫话单 Mobile originated location request (MO-LR) (40)1.5.13网络发起的定位话单 Network induced location request (NI-LR) (41)1.5.14补充业务话单 Supplementary service actions (42)1.5.15HLR查询话单 HLR interrogation (43)1.5.16使用公用设备话单 Common equipment usage record (44)1.5.17智能网被叫话单 Terminating CAMEL call attempt (45)1.5.18Check IMEI话单 IMEI observation ticket (47)1.6话单域说明 (48)1.6.1补充计费信息 additionalChgInfo (48)1.6.2请求的空口速率 aiurRequested (48)1.6.3AoC参数/AoC参数改变 aocParameters / changeOfAOCParms (49)1.6.4基本业务/业务改变 basicService/changeOfService/isdnBasicService (49)1.6.5被叫用户状态 bCategory (52)1.6.6呼叫时长callDuration (53)1.6.7主叫/被叫/连接/翻译号码callingNumber/calledNumber/translatedNumber/connectedNumber 54 1.6.8呼叫参考标志 callReference (55)1.6.9呼叫类型 callType (55)1.6.10CAMEL呼叫分支信息 cAMELCallLegInformation (56)1.6.11CAMEL触发前转标志 cAMELInitCFIndicator (56)1.6.12短消息CAMEL信息cAMELSMSInformation (56)1.6.13主叫计费区编码 callingChargeAreaCode (57)1.6.14被叫计费区编码 calledChargeAreaCode (57)1.6.15呼叫eMLPP优先级/被叫用户缺省eMLPP优先级callEmlppPriority/calledEmlppPriority (57)1.6.16用户类别 Category (57)1.6.17计费方 chargedParty (57)1.6.18移动台级别标识3 classmark3 (58)1.6.19超长短消息的关联号concatenatedSMSReferenceNumber (58)1.6.20闭合用户群业务用户索引 cUGIndex (60)1.6.21闭合用户群业务呼叫接入指示 cUGOutgoingAccessIndicator (60)1.6.22闭合用户群业务互锁码cUGInterlockCode (60)1.6.23闭合用户群业务同群指示cUGOutgoingAccessUsed/ cUGIncomingAccessUsed (60)1.6.24终结原因 causeForTerm (60)1.6.25缺省呼叫/短消息处理 defaultCallHandling / defaultSMSHandling (61)1.6.26目的号码 destinationNumber (61)1.6.27目的路由地址destinationRoutingAddress (61)1.6.28诊断信息 Diagnostics (61)1.6.29平等接入信息 eaSubscriberInfo (63)1.6.30紧急服务号码 emsDigits (63)1.6.31紧急服务键 emsKey (63)1.6.32设备识别号equipmentId (63)1.6.33设备类型equipmentType (64)1.6.34事件时间戳eventTimeStamps (64)1.6.35移动国家码移动网号 firstmccmnc/intermediatemccmnc/lastmccmnc (65)1.6.36固网用户速率 fnur (65)1.6.37自由格式数据freeFormatData (66)1.6.38自由格式数据附加标识 freeFormatDataAppend (66)1.6.39全球位置标识globalAreaID / changeOfglobalAreaID (67)1.6.40保证比特率guaranteedBitRate (68)1.6.41GsmSCF地址gsm-SCFAddress (68)1.6.42高层兼容性参数 hLC (68)1.6.43热计费标记hotbillingTag (69)1.6.44查询结果 interrogationResult (69)1.6.45IMEI检查事件imeiCheckEvent (69)1.6.46IMEI状态 imeiStatus (69)1.6.47ICA试呼标志 initialCallAttemptFlag (69)1.6.48资源计费指示 interactionWithIP (69)1.6.49ISDN承载能力iSDN-BC (69)1.6.50定位失败原因 lcsCause (70)1.6.51定位系统客户端标识 lcsClientIdentity (70)1.6.52定位系统客户端的类型 lcsClientType (70)1.6.53定位请求的优先级lcsPriority (71)1.6.54定位请求的服务质量lcsQos (71)1.6.55CAMEL 业务级别 levelOfCAMELService (71)1.6.56低层兼容性参数 lLC (71)1.6.57位置/位置改变 location / changeOfLocation (71)1.6.58位置估计值locationEstimate (72)1.6.59位置类型locationType (72)1.6.60最大比特率 maximumBitRate (72)1.6.61超长短消息的最大条数 maximumNumberOfSMSInTheConcatenatedSMS (73)1.6.62测量时间 measureDuration (73)1.6.63短消息参考号码messageReference (73)1.6.64MLC号码 mlc-Number (73)1.6.65移动台级别/级别改变 msClassmark / changeOfClassmark (73)1.6.66调制解调器类型 modemType (77)1.6.67主叫定位类型 molr-Type (78)1.6.68MSC地址 mSCAddress (78)1.6.69MSC电路标识码 mscIncomingCircuit / mscOutgoingCircuit (78)1.6.70呼入/呼出路由 mscIncomingROUTE / mscOutgoingROUTE (78)1.6.71呼入/呼出路由属性mscIncomingRouteAttribute / mscOutgoingRouteAttribute (78)1.6.72mscServerIndication (78)1.6.73网络呼叫参考标志networkCallReference (79)1.6.74对用户的通知notificationToMSUser (79)1.6.75触发和检测的DP点数目numberOfDPEncountered (79)1.6.76前转次数 numberOfForwarding (79)1.6.77原被叫方号码originalCalledNumber (79)1.6.78短消息发起方号码origination (79)1.6.79始发MSC信令点编码 orgMSCId (79)1.6.80初始接入RNC/BSC信令点 orgRNCorBSCId (80)1.6.81中间话单类型 partialRecordType (80)1.6.82号码携带标志 portedflag (80)1.6.83定位方法 positioningData (80)1.6.84隐私权超越 privacyOverride (81)1.6.85请求/使用/改变的无线信道 radioChanRequested / radioChanUsed / changeOfRadioChan (81)1.6.86速率指示rateIndication (82)1.6.87记录实体recordingEntity (82)1.6.88记录扩展 recordExtensions (82)1.6.89记录类型recordType (82)1.6.90前转方号码redirectingnumber (83)1.6.91前转次数redirectingcounter (83)1.6.92漫游号码 Roaming number (83)1.6.93路由号码 routingNumber (83)1.6.94序列号 sequenceNumber (83)1.6.95服务方国际移动设备标识 servedIMEI (84)1.6.96服务方国际移动用户标识 servedIMSI / calledIMSI (84)1.6.97服务方移动用户号码 servedMSISDN (85)1.6.98短消息业务中心地址serviceCentre (85)1.6.99业务键 serviceKey (86)1.6.100短消息发送结果 smsResult (86)1.6.101支持/使用的语音版本 speechVersionSupported/speechVersionUsed (86)1.6.102系统类型 systemType (86)1.6.103补充业务 supplServicesUsed/ supplService (86)1.6.104补充业务操作 ssAction (90)1.6.105补充业务操作结果 ssActionResult (90)1.6.106补充业务参数 ssParameters (90)1.6.107短消息文本 smstext (90)1.6.108短消息类型 smsUserDataType (92)1.6.109使用的长途运营商识别码 selectedCIC (92)1.6.110当前短消息的序号 sequenceNumberOfTheCurrentSMS (92)1.6.111用户类型subscriberCategory (92)1.6.112透明标志 transparencyIndicator (93)1.6.113USSD编号方案ussdCodingScheme (93)1.6.114USSD字串 ussdString (93)1.6.115USSD通知过程的次数 ussdNotifyCounter (93)1.6.116USSD请求过程的次数 ussdRequestCounter (94)1.6.117UCB业务使用指示ussdCallBackFlag (94)1.6.118放音指示 voiceIndicator (94)1.7话单结构:ASN.1描述文件 (94)1.8话单样例 (94)1.8.1语音呼叫 (94)1.8.2视频呼叫 (95)1.8.3其他承载业务 (95)1.8.4前转 (96)1.8.5紧急呼叫 (96)1.8.6中间话单 (96)1.8.7短消息 (97)1.8.8超长短消息 (98)1.8.9HLR查询 (98)1.8.10USSD操作 (98)1.8.11补充业务 (99)1.8.12切换 (99)1.8.13公用设备的使用 (100)1.8.14入关口局话单 (100)1.8.15出关口局话单 (100)1.8.16汇接话单 (100)1.8.17漫游话单 (100)1.8.18主叫话单(带智能信息) (101)1.8.19被叫话单(带智能信息) (101)1.8.20智能网被叫话单 (101)1.8.21主叫话单(带FCI信息) (101)1.8.22主叫话单(带hotbilling标记) (102)1.8.23移动始发呼叫中使用运营商自定义的补充业务1 (102)1.8.24移动始发呼叫中使用运营商自定义的补充业务3 (102)1.8.25移动始发定位业务 (102)1.8.26移动终结定位业务 (102)1.8.27网络发起的定位业务 (103)11.1 缩略语1.2 话单基本编码规则说明1.2.1 ASN.1(BER)编码规则ASN.1 是‘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的缩写。

实验一 SoftX3000硬件介绍

实验一 SoftX3000硬件介绍

第8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3、环境监控子系统 包括每个业务处理框的电源监控模块、风扇 监控模块和每个机柜的配电框监控模块,主要用 于保证SoftX3000正常的工作环境。
第9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二、设备组成及单板功能
前 插 板
第10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后 插 板
第11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SoftX3000每个机框有21个槽位(00—20)。 前后插槽编号相同。 1、UPWR板(二次电源板) 为前、后插板,主要为单元框内所有单板提 供直流电源。每块UPWR板占2个槽位,固定安装在 前、后插槽的(17、18)、(19、20)槽位上。 ALUI(告警板)通过背板上的串口线采集 UPWR板的各种信息,并驱动ALUI板指示灯显示各 UPWR板的工作状态。 UPWR板为2+2备份工作方式。
第33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四、系统总线 每个OSTA机框包括了共享资源总线、以太网 总线和串口总线四种类型的系统总线,从而实现 了单板通信、程序和数据加载、告警上报等 SoftX3000的所有功能。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S I U I H S C I S I U I H S C I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后 插 板 串口总线 H.110总线 共享资源总线A 共享资源总线B 以太网总线A 以太网总线B
第16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 为主备SMUI之间提供一个10M/100M兼容的 以太网接口; • 对外提供6个FE口; • HSCI板为主备用工作方式。
第18页
现代通信网实验室
7、CKII板(时钟接口板) 为基本框0的后插板,固定占用后插槽(13、 14)、(15、16)槽位(无),主要功能是: • 能提供符合国际、国家标准的时钟信号; • 支持满足国际、国家标准要求的同步状态 信息SSM功能; • 提供外同步时钟接口; • CKII板为主备用工作方式。

U-SYS SoftX3000工程安装客户准备指导书V1.1

U-SYS SoftX3000工程安装客户准备指导书V1.1

U-SYS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工程安装客户准备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华为公司安装流程简介 (4)第三章产品简介 (5)第一节NGN的组网模型 (5)第二节产品应用 (6)第三节机柜布置图 (6)第四章安装环境 (9)第一节设备安装与运行环境 (9)第二节机房环境要求 (11)一、机房地面承重、抗震要求 (11)二、SoftX3000软交换系统对静电的要求 (12)三、防尘要求 (12)四、温度湿度要求 (13)五、噪声 (13)六、照明采光 (13)七、大气压 (13)八、空气污染 (13)九、设备机房的空调 (14)十、电缆的布放要求 (14)十一、安全要求 (14)十二、设备存放环境条件 (14)十三、通信保障 (14)十四、桌椅 (14)第三节工程施工准备 (14)一、机房的选择和要求 (14)二、直流电源和蓄电池的准备 (15)三、交流供电的准备 (15)四、接地的准备 (15)五、DDF架的准备 (15)六、IP承载网接口的准备 (15)七、时钟系统的准备 (16)第四节工程随工人员准备 (16)附录1 自检表格 (17)附录2 设备功耗和结构数据表 (18)附录3 电源母线 (19)第一章前言尊敬的客户,感谢您使用SoftX3000软交换系统。

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合作,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我们编写了《U-SYS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客户安装准备指导书》,指引您完成工程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希望您能在华为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开工之前按本指导书中所述指引要求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以便在工程的实施中,能够尽快地顺利开通设备并投入运营,早日创造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具体进行工程安装准备之前,需要您了解以下事项:•在您完成所有的工程安装准备事项后,请及时与当地华为办事处联系,以便华为公司安排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安装。

•由于某种原因,在工程安装准备工作并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实施了工程的具体安装,那么在工程安装期间,对于工程安装准备书中的未完成部分,贵方有义务安排相应人员尽早完成,以便工程的顺利进行。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硬件结构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硬件结构

实验一SoftX3000软交换系统硬件结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softX3000硬件结构2.掌握softX3000机框配置3.掌握softX3000单板功能二.实验设备softX3000三.实验内容1.机房实际配置的单板名称及功能1、SMUI:System Management Unit❑单板功能完成系统程序、数据加载和管理功能对机框中所有单板进行管理并将其状态反馈给后台控制ALUI面板指示灯的状态共享资源总线的配置及状态管理2、SIUI:System Interface Unit❑单板功能为SMUI板提供接口通过拨码开关的设置,实现框号识别功能3、FCCU: Fixed Calling Control Unit❑单板主要功能MTP3、ISUP、INAP、MGCP、H.248、H.323、SIP、R2、DSS1等呼叫控制及协议的处理生成话单,并具有话单池,其内存为180MB4、IFMI:IP Forward Module❑单板主要功能:IP包的收发,处理MAC层消息及IP消息分发功能5、BFII: IP Forward Module❑单板主要功能进行FE 驱动处理,实现IFMI板的对外物理接口功能一块板提供:1×FE6、CDBI:Central Database Board❑单板主要功能设备核心数据库,CDBI板存储了所有呼叫定位、网关资源管理、出局中继选路等数据7、BSGI:Broadband Signaling Gateway❑单板主要功能进行UDP、SCTP、M2UA(MTP2 User Adaptation)、M3UA、V5UA、IUA、MGCP、H.248等协议的处理将消息二级分发到相应的FCCU板进行事务层/业务层处理8、BSGI:Broadband Signaling Gateway❑单板主要功能进行UDP、SCTP、M2UA(MTP2 User Adaptation)、M3UA、V5UA、IUA、MGCP、H.248等协议的处理将消息二级分发到相应的FCCU板进行事务层/业务层处理9、MSGI:Multimedia Signaling Gateway unit❑单板主要功能完成UDP、TCP和H.323(H.323 RAS(Remote Access Server)、H.323 CALL Signalling)、SIP多媒体协议的处理将消息二级分发到相应的FCCU板进行事务层/业务层处理10、ALUI:Alarm Unit❑单板主要功能接受SMUI板的指示显示后插板工作、在位情况检测机箱、电源系统状态上报给SMUI板11、UPWR:Universal Power❑单板主要功能单元框内所有单板提供直流电源12、HSCI:Hot-Swap and Control Unit❑单板主要功能框内以太网总线的交换单板热插拔的控制单板上电控制对外提供6个FE口13、MRCA:Media Resource Control Adapter❑单板主要功能对各种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主要包括了收集和生成DTMF(Dual ToneMulti Frequency,双音多频)信号、播放和录制语音片和提供多方会议功能等每块MRCA板作为独立的媒体资源服务器进行工作14、MRIA:Media Resource Interface Adapter❑单板主要功能MRCA板的后插单板,为媒体流提供2个10/100M bps接口2.ALUI板上各指示灯代表什么含义3.根据机房实际配置绘制softX3000的硬件板位置图。

SoftX3000数据配置介绍解析

SoftX3000数据配置介绍解析

息)、告警数据库、话单数据库、话务统计数据库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1
BAM数据库与主机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主机补充业务等数据 定时备份/人工备份
联机设定
备份文件 BamYYYYMMDD.dat
自动备份 人工备份
BAM 数据库 格式转换
后台数据设定
主机加载数据 db_2.dat db_3.dat db_4.dat ... db_2$.dat db_3$.dat db_4$.dat ...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28
第二章
数据配置实例
第一节 硬件配置 第二节 系统配置 第三节 网关配置
第四节 互通配置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29
03-配置系统信息

全局FE配置

命令

ADD FECFG: MN=132, IP="10.10.1.2", MSK="255.255.0.0", DGW="10.10.0.1";

Table Name
Table ID Module Number Number
tbl_SMInstance
tbl_Bcmgwauxinfo tbl_Bcmgwcapability tbl_CFData
22
76 77 115
22
22 22 22
1500
10000 10000 64
tbl_PbxUserGrpDev
tbl_UserDataIdx tbl_ESLDev tbl_ESLUserData
151
152 154 155
22
22 22 22
500
60000 40000 40000

华为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

华为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

U-SYS SoftX3000 软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产品概述分册目 录目 录 第1章 系统简介.....................................................................................................................1-11.1 产品定位.............................................................................................................................1-11.1.1 U-SYS 解决方案简介...............................................................................................1-11.1.2 SoftX3000的定位....................................................................................................1-51.2 产品特点.............................................................................................................................1-61.2.1 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1-61.2.2 强大而灵活的组网能力............................................................................................1-61.2.3 大容量、高集成度....................................................................................................1-71.2.4 高可靠性..................................................................................................................1-71.2.5 高安全性..................................................................................................................1-81.2.6 平滑的扩容能力.......................................................................................................1-91.2.7 完善的计费能力与话单管理功能..............................................................................1-91.2.8 优良的性能统计功能..............................................................................................1-101.2.9 方便实用的操作维护功能.......................................................................................1-10第2章 系统结构.....................................................................................................................2-12.1 硬件结构.............................................................................................................................2-12.1.1 物理结构..................................................................................................................2-12.1.2 逻辑结构..................................................................................................................2-32.2 软件结构.............................................................................................................................2-42.2.1 主机软件..................................................................................................................2-42.2.2 终端OAM 软件........................................................................................................2-6第3章 接口、信令与协议.......................................................................................................3-13.1 物理接口.............................................................................................................................3-13.1.1 接口种类..................................................................................................................3-13.1.2 接口规范..................................................................................................................3-13.2 信令与协议.........................................................................................................................3-2第4章 OAM 系统....................................................................................................................4-14.1 概述....................................................................................................................................4-14.1.1 OAM 的基本功能.....................................................................................................4-14.1.2 MML 命令行简介......................................................................................................4-24.1.3 OAM 的硬件平台——终端系统................................................................................4-34.2 网管与计费.........................................................................................................................4-44.2.1 网管.........................................................................................................................4-54.2.2 计费.........................................................................................................................4-5 IT猫扑社区第5章业务与功能..................................................................................................................5-15.1 业务简介.............................................................................................................................5-15.1.1 语音业务..................................................................................................................5-15.1.2 IP Centrex业务.......................................................................................................5-65.1.3 多媒体业务..............................................................................................................5-85.1.4 传统智能网业务.......................................................................................................5-95.1.5 全网智能化业务.....................................................................................................5-105.1.6 UC业务.................................................................................................................5-125.2 主要功能...........................................................................................................................5-145.2.1 支持多国家码与多区号功能...................................................................................5-145.2.2 支持多信令点编码功能..........................................................................................5-145.2.3 支持双归属功能.....................................................................................................5-155.2.4 支持关口局功能.....................................................................................................5-155.2.5 支持汇接局功能.....................................................................................................5-165.2.6 支持SSP功能.......................................................................................................5-165.2.7 支持IPTN功能......................................................................................................5-165.2.8 支持就远入网功能..................................................................................................5-165.2.9 支持平等接入功能..................................................................................................5-17第6章组网与应用..................................................................................................................6-16.1 系统组网.............................................................................................................................6-16.1.1 多媒体端局组网.......................................................................................................6-16.1.2 NGN分层路由组网..................................................................................................6-26.1.3 C5局(端局)组网..................................................................................................6-46.1.4 C4局(汇接局)组网..............................................................................................6-56.1.5 与H.323网络的互通...............................................................................................6-66.1.6 与IN网络的互通.....................................................................................................6-66.1.7 与SIP网络的互通...................................................................................................6-76.1.8 与Parlay网关的互通...............................................................................................6-86.1.9 与3G多媒体网络的互通.........................................................................................6-96.1.10 全网智能化组网...................................................................................................6-106.1.11 静态双归属组网...................................................................................................6-126.1.12 主备用方式的动态双归属组网.............................................................................6-146.1.13 负荷分担方式的动态双归属组网..........................................................................6-166.2 典型应用...........................................................................................................................6-186.2.1 D公司NGN商用网...............................................................................................6-186.2.2 W国VoIP商用网..................................................................................................6-19第7章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7-17.1 系统可靠性设计..................................................................................................................7-17.1.1 硬件可靠性..............................................................................................................7-17.1.2 软件可靠性..............................................................................................................7-17.1.3 系统过载控制...........................................................................................................7-27.1.4 计费系统可靠性.......................................................................................................7-27.2 系统安全性设计..................................................................................................................7-47.2.1 组网应用安全性.......................................................................................................7-47.2.2 协议及通话安全性....................................................................................................7-47.2.3 用户安全性..............................................................................................................7-57.2.4 数据安全性..............................................................................................................7-57.2.5 操作维护安全性.......................................................................................................7-5第8章技术指标与环境要求....................................................................................................8-18.1 主要技术指标.....................................................................................................................8-18.1.1 系统容量..................................................................................................................8-18.1.2 系统处理能力...........................................................................................................8-18.1.3 协议处理能力...........................................................................................................8-28.1.4 话单处理能力...........................................................................................................8-28.1.5 可靠性指标..............................................................................................................8-28.1.6 电源与功耗..............................................................................................................8-38.1.7 机柜物理参数...........................................................................................................8-48.1.8 环境指标..................................................................................................................8-48.1.9 EMC指标................................................................................................................8-58.2 环境要求.............................................................................................................................8-88.2.1 储存环境..................................................................................................................8-88.2.2 运输环境................................................................................................................8-108.2.3 运行环境................................................................................................................8-12第9章遵循的标准..................................................................................................................9-19.1 中国标准.............................................................................................................................9-19.2 国际标准.............................................................................................................................9-2第10章缩略语表.................................................................................................................10-1第1章系统简介1.1 产品定位U-SYS SoftX3000 软交换系统(以下简称SoftX3000)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软交换设备,它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强大的组网能力,主要应用于NGN的网络控制层。

机框结构.

机框结构.

OSTA机框结构
SoftX3000采用华为OSTA (Open Standards Telecom Architecture Platform)平台作为硬件平台
(2) (3) (2) (1)
(4)
(5)
(6)
(7)
(8)
(7)
(9)
(1)
(1) 电源板
(2) 接口板
(3) 以太网通信板
(4) 后插板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SOFTX3000产品培训》课程
机框功能与结构
主讲: 杨柳
课程团队: 杨柳 王永学 成敏娟
目 录
1 2 3

机框功能
机框结构
机框总线结构
机框的功能
• 机框的功能是将各种插入插框的单板通过背板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独立的工
作单元。 • SoftX3000采用华为OSTA平台作为硬件平台,该平台同时具有共享资源总 线,以太网总线,H.110总线和串口总线四种背板总线,通用性好,可靠 性高,适合于软交换设备可变长数据包的交换和传输
OSTA机框结构
• 机框19英寸宽、9U高 • 前后插板结构,统一后出线 • 机框有21个槽位 • 前插板由业务板、系统管理板、告警板组成,后插板由接口板、
以太网通信板组成,电源板则前后均可安装
• SMUI、SIUI、HSCI、ALMI、UPWR 为固定配置,占用9个标 准单板插槽的宽度,剩余的12个插槽则用于安装业务板和接口
(5) 母板
(6) 前插板
(7) 业务板
(8) 系统管理板
(9) 告警板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谢谢
主讲: 杨柳
课程团队: 杨柳 王永学 成敏娟

软交换日常维护

软交换日常维护
5、监控风扇框的运行状态 在客户端的“MML命令行 - CGP”窗口执行DSP FAN命令,检查风 扇状态。。
6、监控单板的运行状态 在客户端的“MML命令行 - CGP”窗口执行DSP BRD命令,观察每
个机柜中所有机框的单板运行状态(包括前插板和后插板)。 7、监控 iGWB (话单池)的通信状态
第一部分:主要设备
• 前插板:通用处理板(UPB)、交换单元 (SWU)、机箱管理板(SMM)
• 后插板:通用业务接口单元(USI)、交换 接口单元(SWI)、机框数据板(SDM)。
• 操作维护功能: • 数据配置和数据库管理、故障管理、性能
测量、安全管理、话单管理、OMU维护、 环境监控
第一部分:主要设备
• ASI板即POTS接口板,提供32路POTS用户接口。 • 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登录IAD管理系统: Web方式登
录,Telnet、本地串口方式通过命令行登录。
第一部分:主要设备
本地自交换组网示意图:
第二部分:组网及设备配置
一、本局软交换组网配置图:
第二部分:组网及设备配置
2、承载网络拓扑图
第二部分:组网及设备配置
接口板(MMIU)。其中: • 1、MMIU单板主要功能包括:外引6个FE接口、1个调试
串口、1个告警箱串口、1个环境监控串口。 • 2、MOMD单板主要功能包括:提供TDM业务交换管理功
能,时钟信号的输出,E1/T1接口和FE光接口。 • 3、MVPD完成语音业务的IP分组适配处理,提供H.248
第三部分:日常维护
一、日维护
(一)监控告警系统 1、监控配电框(华为统一机架)
检查每个机柜 的配电框前面板上的“ALM”告警指示灯。绿色 2、监控 ALUI 板

华为MSOFTX3000硬件介绍

华为MSOFTX3000硬件介绍

Page 8
插框
插框分类
基本框
− 基本框在综合配置机柜中固定配置,提供时钟、E1、IP、ATM等 外部接口,并可以完成完整的业务处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后插
W B F I W C D B
0
W B F I W I F M
3
W B A I W A F M
IF M IF M
ATM 接 口
AFM AFM
iG W B iG W B
BC
MGC MGC BAM HSC BSG BSG CPC CPC CCU CCU
L A N S w itc h NMS
B IT S
CKI CKI
WS WS
E1接 口
EPI EPI
BUS S IU /S M U S IU /S M U 系统支撑模块
Page 19
WSMU板介绍
W S MU
WSMU业务处理框的主控板,其主要功能:
共享资源总线的配置及状态管理 通过串口总线、共享资源总线对机框中所 有单板进行管理并将其状态反馈给后台,控 制WALU面板指示灯的状态 完成系统程序、数据加载和管理功能 固定安装在每个业务处理机框的6、8槽位 上 该板为前插板
硬件逻辑结构介绍

信令底层处理模块 提供信令的底层协议处理功能,包括七号信令MTP2处理单元和 SCTP处理单元。

业务处理模块 业务处理模块由业务处理单元、中心数据库单元、VLR数据库板、媒 体网关控制单元构成。

AX100101 SoftX3000 系统概述

AX100101 SoftX3000 系统概述

3
SoftX3000的定位
业务管理
iOSS
Policy Server
Application Server
Location Server
MRS
SCP
网络控制
SoftSwitch
SoftSwitch
核心交换
分组核心网
边缘接入
Eudemon
IAD/ ETA
AMG
SIP H.323 Phone Phone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3
平滑扩容能力

硬件设计 模块化的叠加结构 系统处理能力 通过增加呼叫处理模块 提高处理能力 SoftX3000的设计BHCA值高达16000k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4
完善的计费能力与话单管理功能

支持多种业务计费: 语音、数据和多媒体 提供多种计费方式 按时长、承载能力、时间段、时间类别、付费方(主叫、被叫、 第三方)等 话单类型 详细话单、用户计次表话单、中继计次表话单、计次表统计话单、 中继占用时长统计话单、告警话单、失败话单、申告话单、智能 话单等 完善的话单管理功能 话单按模块、业务、时间存放 话单的自动备份、转储、分拣与格式转换
14 15 B S G I / M S G I B S G I / M S G I
16
17
18 19
20
Front Board
I F M I
I F M I
F C C U
F C C U
F C C U
F C C U
S M U I
S M U I
C D B I
C D B I
A L U I
U P W R
U P W R

SoftX3000V3系统概述V1.0

SoftX3000V3系统概述V1.0
INAP/SS7
2、支持ISUP/TUP、V5、PRA等协议,与PSTN互通 3、支持INAP
MCU
H.323 MGCP
SIP-T/H323 H.323
H.323网络
SoftX3000
SIP
SoftX3000
MRS
M3UA/SCTP H.248/M2UA/IUA/V H.323 H.248/MGCP 5UA H.248/M2UA/IUA
IP超市 包括权限控制,限额呼叫,立即计费 黑白名单,支持200万条记录
支持内嵌MRS,降低小容量时的投资成本
发夹连接
开放的协议接口和标准的网管接口

开 放 的 协 议 接 口 主 要 包 括 MGCP/H.248 、 SCTP 、 M2UA 、 M3UA、IUA、V5UA、ISUP、BICC、SIP、SIP-T、H.323、 RADIUS、RADIUS+、SNMP、STUN、INAP和TCP/IP等。
U-SYS解决方案核心设备列表
产品名称
SoftX3000 UMG8900
中文名称
软交换 通用媒体网关 中继媒体网关 信令网关 接入媒体网关
说明
200万用户/36万中继/16MBHCA/语音多媒体统一处理 3G/NGN/ 语音/ 视频通用网关 ,支持PSTN交 换 机/V5 接入/PRI接入 /TG/AG/VIG应用,256K TDM/128G 分组交换能力 系列化,支持480-3840DT,内置SG 5120条64K/640条2M链路(0.95Erl以上),支持完整SIGTRAN协议 栈,多信令点编码 系 列 化 80/160/320/1200 宽 窄 带 统 一 接 入 , 支 持 POTS/AT0/ADSL/VDSL

MSSOFTX3000 硬件系统

MSSOFTX3000 硬件系统

MSSOFTX3000 硬件系统华为产品:移动:msoftx3000 mobile soft x 3000CDMA:csoftx3000固网:softx3000机柜配置图:配电框两路输入,六路交叉输出,冷风、热风插框:满配3柜10框可以承载180万用户,作为端局可以达到2700K BHCA插框连线图:分为内部网段和外部网段内部网段一般利用172.20.*.*/16 172.30.*.*/16硬件逻辑结构介绍:接口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实际就是按照协议栈来分的接口模块:处理物理层信令底层处理模块:处理中间层业务处理模块:处理上层、应用层SMU板介绍:Link:网口状态指示灯Act:网口流量指示灯DOMA、DOMB:共享资源总线时再说Com口,厂家内部调试使用共享资源总线:2G带宽,国际OSTA标准,分为两段假设6槽smu板为主板,其直接控制doma,通过HSC板控制domb,doma和domb指示灯都应该亮以太网总线:连接0-5、10-15前插板,smu板没有接后插板7、9的hsc板接到了以太网总线板间业务,是指用户或系统的业务相关协议栈信令串口资源总线:后插板、alu板、smu板连接Siu单板介绍:前后插板通过HW(Highway)连接HD指smu的硬盘运行指示灯,目前没用以太网口1,连接Lan Switch以太网口2,连接HSC板Com3口,连接配电柜的com口,把配电柜的告警传输到smu板,完成配电柜的监控Com3+口,没有用Siu板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通过拨码开关确定机框编号,共8个拨码,on为0,off为1HSC板单板介绍:热插拔交换控制左右共享资源总线的桥接,使smu管理前插板框内以太网总线交换。

多单板的IP连接方式,必须通过switch,hsc板就充当switch的功能单板热插拔控制:热插拔时控制切断电源,拔单板时,单板有一个蓝色的offline指示灯亮单板上电控制:控制谁先谁后,减少大电流冲击提供6个fe口:一般仅使用3个。

MSOFTX3000本局数据配置

MSOFTX3000本局数据配置



典型的IMSI举例
IMSI的使用
460-00--4777770001
UpdateLocation,PurgeMS,SendAuthenticationInfo必需用IMSI寻址。 RestoreData一般用IMSI寻址,目前所有到HLR的补充业务的操作都是用IMSI寻址。
TMSI
TMSI(Temp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服务区、位置区、小区
服务区 PLMN区 MSC区 位置区 基站区 小区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七号信令网


第一节 移动识别号
第三节 移动通信中的区域 第四节 寻址 第五节 位置更新 第六节 漫游限制
七号信令系统分层结构
七号信令系统协议栈结构(与OSI七层模型对比)
MSISDN

MSISDN
此号码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拨的号码,编码格式是E.164,存 储在HLR和VLR中,在MAP接口上传送,结构如图15-2所示

MSISDN号码结构:
CC NDC SN National (significant) Mobile number 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


HLR识别号:H0H1H2H3 移动用户号:ABCD,由各HLR自行分配

MSISDN的一般格式为:86-13×-H0H1H2H3-ABCD 典型的MSISDN举例:86-138-2652-2707。
IMSI

IMSI
IMSI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号),用于全球唯一识别某一移动用户。

IMSI号码结构
SCCP的寻址选路功能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对软交换与传统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做了比较,并对各单板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业务单板的信令处理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标签: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信令路径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以期对从事软交换维护的同行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Softx3000系统结构(一)硬件构成SoftX3000硬件体系结构可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三个部分。

业务处理子系统(又称为“主机”或“前台”),是SoftX3000的核心部分,由OSTA机框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维护管理子系统(又称为“后台”),由BAM、应急工作站、WS、iGWB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

环境监控子系统包括每个业务处理框的电源监控模块、风扇监控模块和每个机柜的配电框监控模块,主要用于保证SoftX3000正常的工作环境。

SoftX3000硬件平台由一个基本机柜和最多4个扩展机柜组成。

最少配置时,为一个机柜,由BAM、IGWB和一个0号OSTA机框组成。

最大配置时,为5个机柜,共有18个OSTA机框。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容量由OSTA机框的数量来决定,可根据需要在1到18框之间灵活配置,完全满足平滑扩容的需要。

最小配置只需要一个OSTA 机框,由FCCU、IFMI、CDBI和MSGI各一对单板构成。

每对FCCU的处理能力是400K BHCA。

最大配置时,可配置40对FCCU单板,系统的处理能力达16M BHCA。

SoftX3000的物理构成和连接关系结构如图1-1所示。

(二)逻辑结构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由5个模块组成,即接口模块、系统支撑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华为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华为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

U-SYS SoftX3000 软件换系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软交换设备,它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具有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较强的组网能力,符合信息产业部YDC 003-2001《软件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各项要求,主要应用于NGN的网络控制层。

U-SYS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华为NGN目标网构架1)在网络的控制层,U-SYS 方案实现呼叫控制,核心技术采用软交换技术,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功能,并可向用户提供基本语音业务、移动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API接口。

2)在核心交换层,U-SYS方案采用分组技术,主要由骨干网、城域网各设备(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组成,用于向用户提供一个高可靠性、具有QoS保证和大容量的统一的综合传送平台。

3)在接入侧,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各类用户或终端连接至网络,并将其信息格式转换成为能够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格式。

4)业务管理层用于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提供附加的增值业务以及运营支撑。

U-SYS产品家族U-SYS 作为华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电信级解决方案,提供完整产品系列,为U-SYS方案提供强大的支撑,实现端到端的网络解决方案。

1.在网络的核心,同时也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是软件换设备SoftX3000。

它采用统一的CPCI硬件平台和DOPRA软件平台,主要完成基于IP分组网络的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等功能。

2.在网络的媒体层,有媒体网关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并实现TDM网络和IP分组网络的互通。

1)中继媒体网关TMG8010;2)通用媒体网关UMG8900.3.在网络的接入层面,有综合接入网关AMG5000系列,完成在下一代网络中引入本地交换功能,它针对PSTN端局的替换、扩容和改造,将现有的所有业务类型统一引入宽带数据网。

4.用户接入层面,有丰富的用户网关设备(IAD)、IP电话机和基于PC的软件终端等。

MSOFTX3000 V200R009产品概述

MSOFTX3000 V200R009产品概述

MSOFTX3000产品概述(V200R009)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3月目录第1章 MSOFTX3000系统概述 (1)1.1.MSOFTX3000产品特点 (1)1.1.1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 (1)1.1.2强大而灵活的组网能力 (2)1.1.3大容量与高集成度 (3)1.1.4高处理能力 (3)1.1.5高可靠性 (3)1.1.6平滑的扩容能力 (4)1.1.7完善的计费能力 (4)1.1.8优良的性能统计功能 (5)1.1.9方便实用的O&M功能 (5)1.1.10支持2G/3G融合 (6)第2章 MSOFTX3000系统结构(OSTA2.0) (8)2.1产品外观 (8)2.2物理结构 (9)2.3逻辑结构 (9)第3章 MSOFTX3000接口、信令与协议 (12)3.1物理接口 (12)3.2协议接口 (13)3.3话单接口 (15)3.4监听接口 (15)第4章 MSOFTX3000技术参数与环境要求 (17)4.1主要技术参数 (17)4.1.1系统容量 (17)4.1.2系统处理能力 (17)4.1.3协议处理能力 (18)4.1.4话单处理能力 (18)4.1.5号码分析能力 (18)4.1.6可靠性指标 (19)4.1.7环境指标 (19)4.1.8机柜参数 (20)4.1.9供电参数 (21)4.1.10功耗参数 (21)4.2时钟指标 (21)4.2.1技术特点 (21)4.2.2技术参数 (22)4.2.3 EMC指标 (23)4.3环境要求 (23)4.3.1运行环境 (23)第1章MSOFTX3000系统概述HUAWEI MSOFTX3000 (V200R009版本)移动软交换中心(以下简称MSOFTX3000)是华为公司研制的大容量移动软交换设备,它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具备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和强大的组网功能,主要作为GSM 和3G核心网CS域的控制层设备MSC Server组网应用,完成基于IP/TDM的语音、数据等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等功能。

5-华为msoftx3000 mc接口数据配置

5-华为msoftx3000 mc接口数据配置

基本信息
Link1的本 Link1的 SCTP连 Link1的远 Link1的远端 端WIFM地 本端WIFM SCTP连接 接号1 端MGW地址 MGW端口 址 端口 信息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山东分公司 培训中心.
China unicom
数据配置步骤
配置MSOFTX3000与MGW互通数据的步骤、命令如下所示:
SET SCTPPARA
[Checksum Arithmeticr]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山东分公司 培训中心.
China unicom
增加媒体网关
增加媒体网关 关键参数: 传输协议:Mc接口IP承载选SCTP,ATM承载选MTP3b,不 推荐UDP WMGC模块号:指定管理该媒体网关的WMGC板的模块号, 由ADD BRD命令预先增加 BCU标识:在BICC协议消息中,唯一标识网络中的媒体网 关。BCU标识由运营商在全网内进行统一编号,每个MGW只能有唯 一的BCU ID ADD MGW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山东分公司 培训中心.
China unicom
增加H.248信令链路(续)
举例:

ADD
H248LNK:
MGWNAME="JNMGW",
TRNST=SCTP,
LNKNAME="jnmsc-mgw", MN=132, SLOCIP1="10.8.96.1", SLOCPORT=2000, SRMTIP1="10.8.96.11", SRMTPORT=2000, QOSFLAG=TOS;
步骤 1、配置MGW基本信息 2、配置到MGW的SCTP连接信息 3、修改SCTP检验和算法(可选) 4、设置MGW语音播放能力(可选)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

U-SYS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结构与原理分册目录目录第3章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3.1TDM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13.2IP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33.2.1MTP3/M2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33.2.2M3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63.2.3UDP承载MGCP/H.248的处理路径......................................................................3-73.2.4IP承载H.323的处理路径....................................................................................3-103.2.5UDP承载SIP的处理路径....................................................................................3-143.2.6IUA承载DSS1的处理路径..................................................................................3-173.2.7V5UA承载V5.2的处理路径.................................................................................3-18ܡ 0 с第 3 章 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 TDM 承载信令处理路径1. 正常处理路径正常情况下,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承载信令处理路径如图 3-1 所 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分析摘要: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对软交换与传统交换机的体系结构做了比较,并对各单板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业务单板的信令处理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华为软交换;softx3000;体系结构;信令路径本文对softx3000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单板功能、信令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以期对从事软交换维护的同行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softx3000系统结构(一)硬件构成softx3000硬件体系结构可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三个部分。

业务处理子系统(又称为“主机”或“前台”),是softx3000的核心部分,由osta机框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

维护管理子系统(又称为“后台”),由bam、应急工作站、ws、igwb 和连接设备构成,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

环境监控子系统包括每个业务处理框的电源监控模块、风扇监控模块和每个机柜的配电框监控模块,主要用于保证softx3000正常的工作环境。

softx3000硬件平台由一个基本机柜和最多4个扩展机柜组成。

最少配置时,为一个机柜,由bam、igwb和一个0号osta机框组成。

最大配置时,为5个机柜,共有18个osta机框。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的容量由osta机框的数量来决定,可根据需要在1到18框之间灵活配置,完全满足平滑扩容的需要。

最小配置只需要一个osta机框,由fccu、ifmi、cdbi和msgi各一对单板构成。

每对fccu的处理能力是400k bhca。

最大配置时,可配置40对fccu单板,系统的处理能力达16m bhca。

softx3000的物理构成和连接关系结构如图1-1所示。

(二)逻辑结构softx3000硬件逻辑结构由5个模块组成,即接口模块、系统支撑模块、信令底层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操作维护模块。

接口模块提供各类物理接口以满足系统组网的需求,包括窄带接口单元e1、接口板epii;宽带接口单元ip转发板ifmi、ifmi后插接口板bfii和时钟单元ckii。

系统支撑模块实现程序和数据的加载、设备管理和维护及板间通讯等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板smui、系统管理板后插接口板siui、热插拔控制单元hsci等几个部分。

信令底层处理模块提供信令协议处理功能,包括fcsu的mtp2处理单元、宽带信令协议处理单元bsgi和多媒体信令处理单元msgi板。

业务处理模块由呼叫控制单元fccu、呼叫控制及信令处理单元fcsu和数据库单元cdbi构成。

操作维护模块由bam、ws、igwb计费网关、lan switch和应急工作站等设备构成,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维护以及话单的处理。

核心lan switch具有实现多框间设备互联的功能。

二、软交换与传统交换机结构比较传统交换机由处理机系统、交换网络、用户和中继线接口模块、信令处理模块、操作维护子系统等组成。

整个交换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模块之间用复杂的、结构各异的内部总线连接,模块之间使用内部协议通信。

交换机使用复杂的专用操作系统,除了具备呼叫处理功能,还要有强大的自维护功能。

整个交换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处理机系统。

软交换是以承载网为核心,基于tcp/ip协议通信的分布式交换机。

它把一个结构复杂的交换机分解为多个功能独立的部件,部件间以tcp/ip协议通信,简化了设备结构,是一个部件化的通信网络。

软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处理信令协议,强调的是部件间的标准化通信。

软交换的各个部件(如softx3000和umg8900)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机房或者不同的城市,只要ip网络是通达的。

理论上,softx3000的两个osta机框都可以部署在两地,而不影响软交换的功能。

softx3000以osta机框为基本的管理和运行单元,机框之间用网线连接,以tcp/ip协议通信。

只要用ping命令就可检测出机框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sg、shlr、mrs、umg等部件的连线也很简单。

而传统交换机的机架之间连线很复杂,机架内部的机框之间连线则更复杂。

softx3000的所有单板中,除了接口板和alui、ckii等硬性单板外,所有的业务单板都配置ip地址,单板之间通过以太网总线进行tcp/ip通信。

因此,完全可以用一台功能和性能相同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代替一块单板、一个osta机框、甚至softx3000来完成等效的功能。

软交换的各部件和softx3000各单板之间的通信相当于一个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每个部件或单板都可以视为一台计算机。

事实上,软交换就是在internet的voi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 softx3000内部通信(一)osta机框总线softx3000由一个或多个osta机框组成,osta机框之间用lan switch互连,以tcp/ip协议通信。

每个osta机框包括了共享资源总线、以太网总线、h.110总线和串口总线四种类型的系统总线,从而实现了单板通信、程序和数据加载、告警上报等softx3000的所有功能。

如图3-1所示。

共享资源总线的速率是2g bit/s,每个osta机框有2条。

共享资源总线是smui板用于对本框所有可加载单板(ifmi/bsgi/fccu/fcsu/cdbi/mrca/msgi)进行加载、管理和维护的总线。

以太网总线是osta机框中的mrca、fcsu、fccu、bsgi、msgi、ifmi、smui、cdbi单板之间的业务通信通道,也是与其他osta机框之间的业务通信通道。

每个机框有2条以太网总线。

h.110总线提供4096时隙的交换能力。

h.110总线主要用作框内基准时钟的传输通道,以及完成fcsu主、备板业务倒换的功能。

每个机框包括一条h.110总线。

串口总线是smui用于对业务处理框内不挂在共享资源总线上的单板进行管理,此类单板包括ckii、epii、alui。

串口总线波特率为38.4kbit/s。

四种总线中,仅以太网总线用于业务、信令数据的传送,其他三种总线用于管理、维护、加载、告警上报和计费数据传送等功能。

(二)单板间通信每块可加载的单板都分配一个模块号。

不同类型的单板,其模块号范围不同,如smui单板从2-21,fccu单板从22-101。

bam的模块号固定为0,igwb的模块号固定为1。

每个模块都被分配两个平面的ip地址172.20.200.模块号、172.30.200.模块号。

比如,模块号为22的fccu的ip地址为172.20.200.22和172.30.200.22,bam 的ip地址为172.20.200.0和172.30.200.0。

配置两个网段是为了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单板的ip地址由smui根据单板的模块号设定,单板的mac地址也由smui设定,如172.20.200.22的mac地址为00e0fc:002016。

备用侧单板没有ip地址。

两机框的单板通信路径为:单板ahsci板lan switchhsci板单板b。

各单板间的通信状态,可以用dsp comm命令进行查询。

如命令“dsp comm: fn=2, sn=6, comt=cpci”。

四、softx3000的信令处理过程(一)信令功能softx3000的功能,就是处理各种信令协议。

有软交换互通协议sip、h.323,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以及用sigtran承载的传统信令isup、inap、dss1、v5等。

softx3000的硬件单板类型较少,其中业务单板有ifmi、fccu/fcsu、cdbi、msgi、msgi、mcra,其余的单板都是为了完成维护管理、加载、告警、接口、时钟、供电和环境监视等辅助功能。

ifmi单板完成一级ip包转发和负荷分担功能,将不同的协议信令转发给msgi和msgi单板处理;bsgi和msgi完成二级信令处理和并分发给fccu单板;cdbi存储配置数据,用于信令转发时的单板定位; fccu完成呼叫处理功能,包括呼叫号码和路由分析、计费、信令处理等功能;mcra是内语音板,独立完成放音功能。

softx3000单板协议栈如图4-1所示。

图4-1 softx3000单板协议栈(二)信令处理路径softx3000配置一对或多对ifmi板,每对ifmi配置一个ip地址,代表softx3000对外发送和接收信令。

接收信令路径为上行路径,为bpii—>ifmi—>bsgi/msgi—> fccu/fcsu,发送信令路径为下行路径,为fccu/fcsu—> bsgi/msgi—>ifmi—>bpii。

1.m3ua承载的isup信令上行路径(1)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ip协议类型、本地ip地址、本地sctp端口号、对端ip地址、对端sctp端口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分发到指定的bsgi进行处理。

(2)bsgi进行ip、sctp和m3ua消息处理后,根据ni、opc、dpc、cic分发到负责处理该cic的fccu/fcsu板。

2.m3ua承载的isup信令下行路径(1)fccu/fcsu根据处理m3ua链路的bsgi模块号,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发送到bsgi板进行处理。

(2)bsgi进行m3ua、sctp消息处理后,根据ip报文的源ip地址确定ifmi板,并通过以太网总线将对应的消息包分发到指定的ifmi板进行处理。

3.h.248/mgcp信令上行路径(1)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根据bsgi功能配置和负荷分担的原则,通过以太网总线将消息分发到bsgi进行处理。

(2)bsgi按不同的消息类型,或者根据transaction id分发到所属的fccu/fcsu,或者将消息转发给cdbi,cdbi查询终结点tid 归属的fccu/fcsu模块号并将消息转发给该模块。

4.h.248/mgcp信令下行路径(1)对于同一个呼叫的第一个消息,fccu/fcsu会按照负荷分担的原则选择一块bsgi,并会将同一呼叫的后续消息都分发到该bsgi 板处理。

(2)bsgi板进行mgcp/h.248编解码和udp消息处理后,根据udp 包中携带源ip地址与ifmi ip地址进行比较,选择ip地址系统的ifmi板进行分发。

5.sip信令上行路径(1) ifmi板处理mac消息后,判断udp消息的目的端口。

如果目的端口是sip本地端口,ifmi则根据sip本地端口与msgi模块号对应的关系进行消息一级分发。

如果目的端口是sip服务端口,ifmi则依据负荷分担的原将消息分发到任意一块可以处理sip协议的msgi。

(2)如果是sip用户呼叫或非呼叫类型的消息,msgi向cdbi查询sip用户标识(用户名或e.164号码)与fccu/fcsu对应关系,并分发到该fccu/fcs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