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绪 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明代前期诗文批评与台阁体(一)历史背景在元蒙的奴役统治被推翻与统一的明帝国建立后,朱明王朝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采取八股取士、提倡程朱理学等措施巩固其统治,严密钳制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思想。

(二)明代前期诗文批评1.明初的诗文批评主张(1)宋濂为“开国文人之首”,他提倡文章应该明道致用为维护“三纲六纪”服务;取径欧阳修、韩愈以溯源《六经》,正是符合新王朝整饬封建秩序要求的。

(2)高启论诗主张广泛模拟前代各家的长处,林鸿、高棅则专崇盛唐,都已透露出复古的端倪。

2.特点宋濂对杨维桢的崇扬中表现某种异端倾向,刘基早期诗论的强调诗歌讽刺政治、批判现实的作用,高启自叙其诗时显示的诗人自觉意识。

方孝孺“文之为用,明道立政”等基本观点,与其师宋濂是一脉相承的。

(三)台阁体1.从永乐以至成化、弘治一百年间,文坛上出现了平庸芜弱、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和“专作理语”的性气诗。

2.产生原因:这是当时统治阶级有意识提倡以及知识分子处在专制压迫下和比较安定的环境中精神萎靡的产物。

3.台阁体的领袖人物:“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

4.台阁体文学特征:专摹欧阳修散文中平舒柔婉的风格,推崇唐诗而着眼于“以其和平易直之心,发为治世之音”。

5.消极影响:这样上行下效,使诗文都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

6.台阁体的后期人物李东阳,力主规模唐诗格调,开复古文学运动的先河。

二、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理论与唐宋派(一)前后七子的复古诗文理论1.前七子(1)明中叶以后,弘治、正德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

(2)文学主张:高唱“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渊奥文辞和高古格调相互标榜。

(3)积极影响:打倒了数十年来风行的台阁体,也有力地批判了理学者流的性气诗。

(4)局限性:他们片面地强调一切文学都是越古越好,全盘否定东汉以后的散文、魏晋以后的古诗和盛唐以后的近体诗。

这就违反了文学的时代性和发展规律。

2.后七子(1)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等。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3.1复习笔记一、古文运动的前驱者(一)萧颖士、李华、贾至萧、李、贾三人早在玄宗天宝年间即已从事于文章复古。

1.萧颖士(1)萧颖士,字茂挺,郡望兰陵。

《全唐文》存文两卷。

(2)文学观点:重名教和复古的倾向①萧颖士重政教,认为作文的目的,只应是阐扬道德教化和宣明事实。

②萧颖士轻审美,对骈俪文体不满,认为作者若耗精力于描绘物象、追求奇丽,其文必浮浅而乖于正道。

(3)表现萧颖士曾评论历代文学。

所肯定者,均为晋以上文士。

①南朝仅裴子野因著《宋略》与其专心史学的志趣相合,故受到称赞,其他众多的诗文作者均在不加论评之列。

这本身显示了复古的倾向。

②在晋以上文士中,给以好评的,主要是议论政教而见解卓著者,以及好深沉之思、写作子书者。

2.李华(1)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人。

《全唐文》存文八卷。

(2)文学特征:文辞较之萧颖士更少骈俪成分而多散行之气。

(3)文学主张:论文强调宗尚儒家经典,发挥政教作用①具体观点:李华认为作者之志应合乎儒道,而由文章见作者的行事和世之盛衰,探求人伦、治乱之理。

若文章不能发生这样的作用,而徒求文辞之工,则不足取。

②表现:李华曾论及历代文章。

李华所肯定的只是儒家一系的著作,而屈、宋以下的文学发展全被否定。

③评价:李华认为后世有力量者不懂得文章须宣扬儒道、服务于政教的道理,懂得其道者却无力量以拨乱反正,故文章之道日益衰微。

这样的观点当然是颇为狭隘的。

3.贾至(1)贾至,字幼几,一作幼邻,河南洛阳人。

《全唐文》存文三卷。

(2)文学主张:由教化的立场出发,与萧颖士、李华一样,颂扬三代《五经》之文,而全盘否定《楚辞》以下的文学发展。

(3)评价:其态度也是十分偏狭的。

(二)独孤及、梁肃和柳冕1.独孤及(1)独孤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

有《毗陵集》。

(2)文学主张①独孤及推崇《六经》是不可企及的文章典范,而以《楚辞》、汉赋为文风浇讹之源。

贬抑屈、宋,是当时复古者共同的论调。

②独孤及除尊经之外,很重视两汉文章。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文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文论【圣才出品】

第2章清代前中期文论2.1复习笔记一、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一)桐城派概述1.名称由来:桐城派因方苞、刘大槐、姚鼐皆是桐城人而得名,实际上该派成员众多,后来并不限于桐城一域。

2.文学特征及影响(1)方、姚都是宗奉程朱理学的著名学者,其心仪的学说与清代官方的思想提倡相一致。

他们在散文方面与明代唐宋派的理论联系较为紧密。

(2)方、刘、姚等对《左传》、《史记》和唐宋古文家写作手法进行细致的总结,提出了比较有系统的论述。

(3)桐城派文论经方苞提纲挈领总结后,又经过刘大櫆、姚鼐不断丰富和细化,其理论本身处于发展之中,具有吸引力。

(二)方苞1.方苞概述(1)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

(2)《望溪文集》。

(3)方苞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文章”而不在“学行”。

(4)评价:文人“学行”祈向被他认为是“志乎古文”者写好文章的决定性前提,否则将“勤而无所”,所以他的文论并不只是作文的方法之学。

2.义法论(1)义法论是方苞散文理论的核心,也是桐城派文论的基础①方苞对“义法”说的贡献:作为一种古文理论,“义法”说至方苞才臻完备,并成为支配古文写作的重要主张。

②方苞所说的“义”与“法”的含义:“义”与“法”分别是指文章的题材内容和形式手法,义经法纬,相辅相成。

有时“义法”又是指作者安排“义”的方法,此时“义法”偏指“法”而言。

(2)无论是“义”或“法”,两者都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判①原因:“法”包括作者的思想倾向这一认识表明方苞视文章形式为一种有意义的形式。

②具体观点:文章的前后顺序和段落安排这些文章形式本身是有意义的。

③方苞文章义法论将“序”看做是有意义的形式,这一认识与他精于治《礼》不无关系。

(3)方苞将浩瀚的古文分为源和流两部分①其源为《六经》、《论语》、《孟子》。

②其枝流而“义法最精者”为《左传》、《史记》,其次为《公羊传》、《毂梁传》、《国语》、《战国策》和“两汉书、疏及唐宋八家之文”。

③他高度重视“源”自然带着宗经的思想,不尽着眼在作文。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1.太康文学(太康之风)答:“太康文学”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文学。

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画,一是拟占,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为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

这一时期诗坛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但除左思的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内容,成就较高外,大都有形式主义倾向,内容稍显贫乏,追求词藻的华美,注重艺术形式技巧。

2.九歌答:《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代为抒写他人或神的感情,风格大都凄清幽渺,细腻动人。

从现存的《九歌》来看,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可以说《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3.纳兰性德答: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他将清代词的创作推向繁荣与鼎盛,以“别样清幽,自然标格”之词风独树一帜,诚无愧为满洲第一大词人之称号。

4.骈文答:骈文是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绪 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文批评(一)鸦片战争时期的诗文批评1.开明知识分子文学新变的主张(1)背景及原因:l9世纪中叶前后外国资本势力侵入,农村自然经济加速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滋长,封建阶级也产生了分化,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发出改革内政、取法西方、抵抗侵略的呼声,也提出文学新变的主张。

(2)首开风气的人物:龚自珍、魏源①龚自珍的文学主张a.在文学上揭橥“尊情”“宥情”,以充分抒写情感和完满地解放个性为创作首要条件;b.提出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泄天下之拗怒”作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要求文学作品集中反映客观世界的美好事物和表达广大民众强烈心声。

②魏源的文学主张a.具体观点:魏源认为诗文纂辑具有“考治”、“辨学”、“合听”、“合观”作用,强调诗歌的“言志”、“发愤”与“比兴”手法的结合,表现出对文学作品政治意义的重视和一定的民主思想。

b.评价:他以“其道常主于逆”来评定龚自珍的学术和文章,更鲜明地显示出他们追求变革现实的精神。

③对龚自珍、魏源文学主张的评价:龚、魏在学术上都属于“托古改制”的今文学派,文学上既崇尚创新,也涂着复古的色彩。

(3)其他代表①冯桂芬突出诗歌在沟通“上下之情”方面的作用。

②王韬强调“自抒胸臆”,表现自我。

2.桐城派“姚门高第”的文学思想(1)方东树捍卫桐城文统表现出相当坚决的态度,并以桐城论文方法论诗;但也承认“文无古今,随事以适当时之用而已”。

(2)姚莹注意时事及与龚自珍、魏源思想交流,论文尚“奇”,注重“经济世务”的内容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曾国藩致力于支撑桐城文统,联络了一批文人,称为湘乡派①曾国藩的具体观点:他注意文学的“怡悦”作用,又突出“经济”与“雄奇瑰丽之文”以补救姚鼐文论首标“义理”的空疏和文风偏于庸弱之弊。

②湘乡派的总倾向:力图重振奄奄待绝的桐城旧门楣。

③湘乡派中有的成员和弟子如郭嵩焘、吴汝纶的文艺评论中也是有某些较好见解的。

(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诗文批评1.太平天国时期的诗文批评(1)太平天国曾猛烈地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采取过严厉而简单的禁书运动。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清之际的文学思想【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清之际的文学思想【圣才出品】

第1章明清之际的文学思想1.1复习笔记一、钱谦益、吴伟业、冯舒和冯班(一)钱谦益1.钱谦益概述(1)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

(2)作品①《初学集》百十卷,收写于明朝的诗文作品。

②《有学集》五十卷和《投笔集》二卷,作于易代之后。

③编有明人诗歌《列朝诗集》、《钱注杜诗》等。

(3)钱谦益的思想发展①钱谦益早年受前后七子影响,后经亲友师长启诲,重新确立对诗文的认识a.散文方面使他认识了以归有光为晚期代表的唐宋派传统的价值和意义b.诗歌方面,则认同了“自初、盛唐及钱刘、元白诸家”,下及宋元“剑川、遗山”的创作成就。

②钱谦益也从公安派那里汲取了一部分思想养分。

2.别裁真伪,格量是非(1)钱谦益在文学批评领域最重要的贡献对明代三百年的文学发展作了一次自觉的总结,并始终贯穿着“别裁其真伪,格量其是非”的批评精神。

(2)论述特点他经常突出派别流变、更替、消长的变化和关系,而使史的概念又贯穿于其中,显示以流派为纲总结一代文学的方法特点。

①明代闽诗派、前后七子及竟陵派整体上遭到钱谦益否定a.因闽诗派与前后七子的主张和追求相近,其创作及理论存在着因续、互融关系,钱谦益将他们视为同属蹈袭一流。

b.评价:他的批评和结论有其剀切中肯之处,却又常有失公允,但重要的是,钱谦益从中引出了应当学古而且要善于学古的教训,这正是明清之际的批评家逐渐趋于一致的认识。

②钱谦益对公安派褒贬互参,褒大于贬a.褒的具体表现:钱谦益主要肯定他们提倡性灵,改变了七子的拟唐风气,给明诗坛注入新的生机韵趣,但认为他们自己在创作上矫枉过正。

b.贬的具体方面:他不满袁氏兄弟学白居易、苏轼未能尽得其长,批评袁中道有些作品不合风雅。

③茶陵派是唯一受到钱谦益全面肯定的诗派。

茶陵派寄托着他昌隆诗道的理想。

④唐宋派以文著称,钱谦益对他们颇有好评,尤服膺归有光a.他们经过持续的努力,终于由归有光完成确立了“以经经纬史为根柢,以文从字顺为体要”的文学传统,为人们取途唐宋之文,进而通经汲古树立了典范。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4章)【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文学、言、辞、文章(一)先秦两汉时代1.“文学”的含义(1)今天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物质手段而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以美感的作品。

(2)古代“文学”的定义:“文学”一语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

“文学”亦指从事于学问,提高文化修养。

汉代依然如此。

“文学”也包括了各方面的学问、制度等。

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各种学问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于是给人一种印象,即“文学”一语常常指儒学而言。

(3)先秦两汉的“文学”,“文学”一语与今日“文学”的含义不一样,它不但不是就审美而言,而且也不包含运用语言文辞进行写作的意思2.“言”、“辞”的含义先秦典籍中有论及“言”、“辞”的资料。

言、辞当然与运用语言有关。

以文字记录语言,便是文章。

典籍中论及言、辞之处,虽然还不能说等同于今日之论文学,但至少可以作为论文章写作的资料看待。

(二)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1.“文章”的含义(1)汉代写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①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类应用性文字日益显示其重要性;②再一方面也是由于辞赋等受到帝王、上层人士的喜爱,实际上被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

(2)先秦两汉的“文章”的含义①“文章”一语先秦时就有,但只是泛指文采彰明之意;②汉代则在沿用其旧义的同时,赋予新义,用以指写作,“文章”一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东西,或指具有写作才能。

有时也说成“文辞”、“文词”。

2.“文章”与今天的“文学”的关系“文章”既指写作,则与今日“文学”有关系,但仍不等于今日之“文学”。

因为当时“文章”所指范围甚广,富于审美性质的辞赋、诗歌固然在内,而一切实用性文字也都包含在内。

3.文章的范围:学术性著述也好,审美性强的作品(辞赋类)也好,成部的著作也好,单篇制作也好,都在“文章”范围之内。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章”与“文学”(1)“文章”的含义仍然宽泛,指一切用文字写下来的作品。

(2)“文学”也仍泛指学问、文教、文化修养,但与先秦两汉相比,又有重要的变化:由于在知识分子中,写作渐渐成为极普遍的事,写作能力几乎成为士人文化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文学”自然而然地常常包括了写作之意,而可以理解为常兼指文章与博学两方面的意义。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魏晋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魏晋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1章魏晋的文学批评1.1复习笔记一、曹丕、曹植(一)曹丕1.曹丕及其著作(1)曹丕: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与卞氏所生长子,袭位为魏王。

后代汉称帝,国号魏。

在位七年,谥文帝。

有后人所辑《魏文帝集》。

他的文学见解主要见于《典论·论文》,此外在《与吴质书》等文中也曾经论及文学。

(2)《典论·论文》及其价值①《典论·论文》是曹丕所著《典论》中的一篇。

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楚辞章句序》等,或就一部书、一篇文章立论,或就一种文体立论。

②《典论·论文》从评论作家出发,论及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的地位和作用、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等。

全文篇幅虽然不长,但涉及范围颇为广泛;提出论点虽然仅仅引其端绪,但在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次,对后世甚有影响。

因此,《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论作家(1)《典论·论文》对当时著名文人孔融等七人一一加以评论,后世“建安七子”之称即出于此。

①这些评论有一引人注目之处,即以气论文。

这里说的“气”,是作家、作品给人的一种总体印象、感受,也就是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类似于今日说的风格。

气是指作品的风貌,也兼指作家的气质。

②在曹丕看来,作品之气与作者之气是一致的,而各位作者具有其独特的风格。

(2)《典论·论文》又总论文与气的关系①曹丕认为人们禀受之气有清浊之分,故其才性有昏明,写作文章也就有高下。

曹丕认为写作才能取决于自然禀受之气,取决于天才。

他认识到为文不易,感到文学创作有其难言的难处与妙处,不可能轻易传授。

他所强调的这一方面,是合乎事实的,但仅仅归结于天才而不说后天的学习,又不免片面。

②曹丕以气论文,与长期以来的哲学观念和东汉以来的人物评论风气有密切关系。

③既然关于气的理论应用于解释人的气质、才性,那么在东汉后期兴盛起来的人物评论风气中,人们很自然地用气来评述具体的人物。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七编【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七编【圣才出品】

第一编先秦两汉一、名词解释1.放郑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放郑声是指丢弃郑声。

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

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

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2.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其涵盖内容宽泛,从作品评介到理论研究都包含其中,在西方几乎是文学研究的同义语。

狭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的范畴,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研究形态。

它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

3.春秋笔法(南京大学2010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作家自己的态度,并且在作品中灌注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风、雅、颂(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由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成的。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的小说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明代的小说批评【圣才出品】

第3章明代的小说批评3.1复习笔记一、历史小说论(一)蒋大器1.《三国志演义》概述(1)文学地位:长篇通俗小说《三国志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它是我国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的一部。

(2)文学影响:不仅激发了大批作家创作历史小说的热情,而且也将小说理论批评引进了一个新的领域。

(3)现存最早的《三国志演义》的刻本:嘉靖年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2.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1)概述:蒋大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批评《三国志演义》的文章,也是我国第一篇通俗长篇小说的专论。

(2)高度评价:这篇序文并不局限于对一本书的评价,而是高屋建瓴,从讨论历史小说的特点和意义来批评《三国志演义》,因此颇具理论色彩和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3)蒋大器在文中指出撰写史书的重大意义:编写史书不是纯客观地记录一些历史现象,而是要认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鲜明地表示作者的态度,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教育意义。

这应该是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共同之点。

(4)蒋大器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典范,提出了编写历史小说的三点原则意见①历史小说的内容当依据史实,有所损益具体观点:历史小说既然编写的是历史事件,当然要以历史记载为依据。

但历史小说不能照录史书,而要“留心损益”,加以适当的剪裁和创造。

②历史小说的形式当“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文质彬彬。

③创作历史小说当有所寓意,赋予一定的思想意义蒋大器强调小说的通俗性,主要也就是为了“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不但获得历史的知识,而且理解作品的寓意,读后“有所进益”。

(5)影响及意义蒋大器的这些观点,反映了他具有明察历史小说艺术特点的慧眼,也具备了为民众考虑问题的进步立场。

这就决定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不仅为批评长篇通俗小说写下了崭新的篇章,而且奠定了我国历史小说理论的基础,在我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正史之补说1.林瀚,字亨大,号泉山,闽县人。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3章刘勰《文心雕龙》3.1复习笔记一、绪说(一)刘勰和《文心雕龙》1.刘勰《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它总结了南齐以前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丰富经验,论述比较全面,体系比较完整,开创了我国文学批评的新纪元。

2.刘勰及其著作介绍(1)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

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依沙门僧佑十余年,博通佛教经论。

受到爱好文学的昭明太子萧统的敬重。

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

(2)他的著作,除《文心雕龙》外,今尚存《梁建安王造石城寺石像碑》、《灭惑论》两文,均为宣扬佛理的作品。

3.《文心雕龙》全书的结构最后一篇《序志》是自序,介绍了写作的动机、宗旨和全书的结构。

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

(1)《原道》至《辨骚》五篇是全书的枢纽、总纲,表明了著者的基本文学思想和指导写作的总原则。

(2)自《明诗》至《书记》二十篇是各体文章分论,分别论述了各体文章的性质、历史发展、代表作家作品和写作要点。

(3)自《神思》至《总术》十九篇为写作方法统论,打通各种文体,研讨构思、篇章结构和用词造句等问题。

(4)自《时序》至《程器》五篇为杂论,论述了文学与时代及自然景物的关系、作家的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态度与方法等问题。

(二)刘勰《文心雕龙》的创作宗旨和条件1.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宗旨在于指导写作(1)刘勰撰写《文心雕龙》,宗旨在于指导写作,纠正当时他认为不良的文风。

全书的前面三个部分,在论述中都鲜明地贯穿了指导写作的立场。

(2)但全书涉及到不少文学理论问题,并作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又系统评述了先秦到南朝初期的文学发展与重要作家作品,有许多精辟的看法,因而它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价值。

2.刘勰对过去文论持比较客观的态度刘勰对过去文论所持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的。

“唯务折衷”,期于至当的态度,使他能够广泛地继承过去文论的有益经验,提出新见解。

3.刘勰著成《文心雕龙》的内外条件(1)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文学特点的认识日趋明确,文学创作较多地摆脱了过去常常依附于学术著作的状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绪 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隋唐五代绪  论【圣才出品】

绪论0.1复习笔记一、隋唐五代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一)隋唐五代的文学创作1.总特征隋和五代为期短促,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成就都远逊于唐代。

2.三个历史阶段划分依据: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主要倾向。

(1)隋和唐代前期①大致包括隋代和一般所说的初、盛唐,由隋文帝建国迄于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共约一百七十年;②文学理论批评的主要倾向:在批判南朝文学的基础上确立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的新标准。

其中主要是追求风骨和要求作品有深沉的感慨,关心现实。

(2)唐代中期大致由安史之乱至唐文宗初年,约七十余年。

重要内容:①要求诗文为政教服务,即有关“新乐府”和“古文运动”的理论;②反映当时诗坛追求清雅和奇崛倾向的言论。

(3)晚唐和五代由文宗迄五代末,约一百二三十年。

①特征:文学批评已近尾声。

②影响和意义:关于诗歌“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理论可视为长期以来要求景物描写有悠远韵味这一审美趣味的明确表述,在意境说形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二)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1.隋唐五代文学批评的显著特点(1)强调政教作用的理论再次兴盛,而注重文学审美与艺术的理论同时发展①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并行不悖,许多批评家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

②唐代与前代相接续,文学批评似乎是走了一条曲折的、螺旋形上升的道路。

(2)诗歌批评的迅猛发展和诗、文批评的分道扬镳原因:唐代随着诗歌创作的极其繁荣出现了大量的诗歌评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同时,古文家的言论,往往专谈散文或着重谈散文。

他们在诗歌方面的观点,与其古文方面的观点并不相同。

这样,就使诗文批评分道扬镳的现象比较明显。

2.隋唐五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形式隋唐五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有诗、词、散文和小说。

(1)在文学批评中获得充分发展的是诗文批评。

(2)文人词的兴盛在晚唐五代,理论上的反映还不多。

(3)小说,当时地位不高,文人多视为游戏之作,因此创作成果虽然丰硕,在理论上却几乎没有反映。

二、重视政教作用的文学观(一)隋初和唐初隋唐五代文学批评中,强调政教作用的观点的出现,常与政治历史环境有关。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2章南北朝的文学批评2.1复习笔记一、文笔说(一)文笔说的由来和定义1.魏晋时期:随着各种体裁文章的大量涌现,在论述文体、著录和编集作品时,人们往往将诗、赋、铭、颂等押脚韵的体裁归为一大类,将诏、奏、表、论等不押脚韵的体裁归为一大类。

这样以有韵、无韵区分文体的做法,颇为简便易行。

2.南朝时,更将押韵者称为“文”,不押韵者称为“笔”。

颜延之将文、笔对举,显然是指两大类不同的作品。

这是今日所见以文、笔分指两类文体的最早的资料。

3.刘宋时期:将文、笔的定义说得十分明白。

说此种概念始自“近代”,即大体上始于刘宋时期。

《文心雕龙》是按当时人区分文笔的习惯来安排其篇章结构的。

4.从表面上看,萧绎的说法似与刘勰不同,没有明确提出以有韵无韵为文笔之分,但其实大体上是一回事。

萧绎这里并未列举笔和文所包含的所有文体,在“文”中只举出了诗歌。

这并非说诗以外的有韵文体便不属于文,只是表明诗歌在其心目中地位重要、被认为是“文”中最主要的体裁罢了。

这也是当时人普遍的想法。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又流行“诗笔”之语。

5.唐代及其以后:文、笔作为区分文体的用语,初唐人仍然沿用。

由于唐代诗歌创作极盛,故诗、笔的说法尤为流行。

后来由于唐、宋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诗与“古文”渐渐成为最重要的两种体裁,而古文又被称为“文”、“文章”,于是人们往往将诗、文对称,而南北朝文笔、诗笔之义日渐湮没。

至清代,有学者重新提出并加以考证。

(二)文笔说所反映的审美观念1.萧绎其人:萧绎(508~555),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丹阳东)人。

梁武帝第七子。

封湘东王,后即帝位于江陵,即梁元帝。

著述甚富,今有《金楼子》及《梁元帝集》,皆后人所辑。

2.萧绎概括诗歌特点所反映的审美观念:言及文笔之语见《金楼子·立言》(1)萧绎认为古代知识分子所从事者大致可分两类①传授儒家经典,称为“儒”;②屈原、宋玉、枚乘、司马相如那样写作辞赋,称为“文”。

(2)今则可分四类①谨守儒家经典的“儒”。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方法,》(王运熙、顾易生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方法,》(王运熙、顾易生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方法,》(王运熙、顾易生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方法》(王运熙、顾易生版)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萌芽期的各种文学主张与学说,重点是儒道两家的文学观。

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掌握对后世中国文学批评产生深远影响的儒道两家的文学观点和重点理论命题。

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解释古典原著中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论述,并用现代文艺学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古代经传里保存的文学理论批评资料(次重点):识记:美刺说、言志说、观志观风说、三不朽说。

理解:春秋时代所谓“赋诗言志“的内含和“断章取义“方法。

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

《礼记·乐记》关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

应用:经过儒家的古代经传中文学观点的基本倾向及它们对我国后世文论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儒家的文学观: 1.孔子的文学观(重点):识记:“兴观群怨“、“文质彬彬“、“思无邪“等命题。

理解:孔子的论诗主张。

儒家文学观与其全部思想体系的关系。

应用:翻译简评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思无邪“说。

2.孟子的文学观(重点)。

识记:“以意逆志“说。

理解:“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说。

应用:翻译并评论上述主张。

3.荀子的文学观与音乐观(次重点)。

理解:荀子论言词辩说。

应用:翻译简评荀子对音乐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

(三)道家的文学观: 1.老子(次重点):理解:老子对文艺的基本态度及其学说中与文学艺术有关的思想资料。

2.庄子(重点):理解:庄子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

《庄子·天下篇》对庄子思想和文章风格的描述。

应用:翻译简评庄子的“绝圣弃知“说。

翻译简评“轮扁斫轮“故事。

《庄子》书中谈技艺的寓言(“轮扁斫轮“、“庖丁解牛“、“佝偻承蜩“、“津人操舟若神“、“吕梁丈夫蹈水“、“梓庆削木为鐻“等)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启发。

第二章汉代文学批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起重要传承作用的汉代文学理论批评。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要求作家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规律性, 而不以自己主观偏见去任意改变它。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 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如在《书蒲永舁画后》一文中所说唐代孙位的画,由于“随 物赋形”,方能“尽水之变”,充分表现水汹涌澎湃之自然态势,而具有“神逸”之妙。艺术 创作本身并无固定格式,苏轼曾说“诗无定律”,形象描写准则应当是“随物赋形”而能“尽 物之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年文学理论基础(代码 807)真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 8 分,共 40 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2.叙事学 3.隐含读者 4.发愤著书 5.春秋笔法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 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 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 律,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3 / 127
圣才电子书

4.发愤著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
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司
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诗论【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清代前中期诗论【圣才出品】

第3章清代前中期诗论3.1复习笔记一、王士禛(一)王士禛概述1.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

2.作品:著有《带经堂集》、《渔洋精华录》等,张宗楠辑其论诗之语为《带经堂诗话》;又编有《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等。

3.文学地位:继钱谦益、吴伟业以后的一代宗匠。

4.文学影响:由他理论上总结提倡,并通过创作所体现的清和平远、悠闲澹泊的诗风和“神韵”学说,在他自己的诗学系统中逐渐成为主要的方面,也在当时繁多的诗歌风格和诗学相互竞长局面下脱颖而出,改变风气而成为诗坛的一种主流倾向。

(二)生平论诗凡屡变1.王士禛以标举“神韵说”著名,但其一生诗学也有一个丰富、变化和发展的过程(1)他的诗论经历三次变化,初“惟务博综该洽,以求兼长”,又以宗唐音为主,继而“越三唐而事两宋”,最后又重举“唐贤三昧”的旗帜。

(2)他始终既爱唐诗,兼取宋元,不同时期有所专注,却不限一格。

(3)他每个阶段诗歌主张的提出,皆是他个人诗学向往与补救诗坛偏弊的动机两者的契合,其重点会有不同,而基本立场实仍一致。

2.综观王士禛的诗学,有自己独特的造诣,也比较全面,然而长期领袖诗坛,企图补偏救弊、调和折中而仍不免时有所偏而致弊,努力另辟蹊径、矫变流俗而不免于徘徊旧辙,他的成就和不足皆可由此而见之。

(三)《仿元遗山论诗绝句》1.评价:这组论诗绝句历论古今诗作,颇有系统。

组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诗学观点,他后来诗学思想的发展也并不影响他于这些观点持久的拥有。

2.组诗评论的范围:起自建安诗歌,重点是论析唐宋诗人,对于明代诗歌的评说也比较集中,最后两首是王士禛学诗经历的自述。

3.组诗的总体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三点(1)崇尚天机自呈和风怀澄澹①王士禛肯定诗人作诗要善于炼字,但是显然炼字不应减省诗的自然风致。

②他欣赏澄澹清远的诗歌。

后来他集中地倡说“神韵”,是以上见解的进一步发展。

(2)博采兼宗唐宋元诗家①王士禛受到前后七子的影响,诗尚唐调,又能紧随学宋的新变并弄舟潮头而产生影响。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金元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金元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4章金元的文学批评4.1复习笔记一、金元的诗文批评(一)王若虚等的诗文批评1.金元诗文创作中有成就的作者和批评家(1)王若虚与元好问都是由金入元的文坛领袖。

(2)由宋入元的方回则为江西诗派的理论作了总结与发展。

(3)杨维桢是元代后期颇有影响的人物。

2.影响和意义:他们在宋明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金朝文坛的基本特征金朝文坛的两个派别,基本上沿袭北宋的余风。

(1)大都倾向于学习唐代的李贺、卢仝和北宋黄庭坚等,崇尚奇险艰深,偏重字句琢雕,以李纯甫、雷希颜、李天英、赵衍等为代表。

(2)大都继承苏轼的风尚,提倡自然通达,不拘一格。

赵秉文、周昂、王若虚等属之,元好问的观点也与他们比较接近。

4.赵秉文与李纯甫(1)简介①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老人。

②李纯甫,字之纯,号屏山。

(2)文学地位:都是当时文坛导师。

(3)赵秉文与李纯甫在旨趣上的差异①赵秉文有《与李天英书》,教他学诗文书法应该广泛向古代作者学习。

②按李纯甫较为重视作者个性的发挥,赵秉文则取径较为宽广,但两人都未摆脱复古的影响。

5.王若虚及其文学主张(1)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滹南遗老,藁城人。

(2)著作:《滹南遗老集》,其中有《文辨》四卷、《诗话》三卷,对诗文创作发表许多看法。

(3)文学主张①王若虚论诗文首先强调“以意为主”、崇尚“真”与“似”由此他分析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真实性问题:a.创作要以内容为主,形式应该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b.创作必须抒写真实的思想感情与符合生活的真实面貌第一,“妙在形似之外”、“不窘于题”之论,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比生活真实更高、更丰富的艺术形象规律。

第二,王若虚高度评价了白居易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捍卫了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传统与通俗化倾向。

②王若虚指出文章繁简,应该完全根据表达的需要,片面追求,都将是一种偏差a.他的肯定宋代散文,主要因为宋代散文无论欧阳修、苏轼都比前代更趋于平易近人和自然通达;b.他的反对宋代诗歌,则主要指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先秦的文学批评【圣才出品】

第1章先秦的文学批评1.1复习笔记一、《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一)美刺和言志1.《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第一部总集在《诗经》的少数诗篇中,有些作者表达了自己写诗的目的和态度,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朴素的认识。

(1)在我国,很早就有将文学创作与社会和政治相联系的观念。

这种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人物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在以后的《诗大序》中,就发挥成为“美刺”说。

(2)在很早的时代,人们就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

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概括,就是“诗言志”。

(3)“诗言志”的说法,与《诗经》中所体现的观念相一致。

即使这一说法正式提出较晚,也还是可以视为西周、春秋之际人们对于诗歌性质、功能的认识的一种概括性表述。

2.美刺和言志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诗歌的一种认识作者通过诗歌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于社会中人和事的观点和态度,并且希望诗歌对社会、政治发生影响。

这种认识,虽然到汉代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但其萌芽和成长时期却早在先秦时代。

(二)观志和观风1.从作诗、赋诗的角度说,是言志,是美刺;从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志”和“观风”。

2.“观志”赋诗者既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听诗者所观、所知之志也并非作诗者之志,并非诗歌的原意,而是与原诗无关的赋诗者之“志”。

3.“观风”“观风”见于记载比较晚。

虽然周代未必有完备的采诗制度,但可能有过采诗观风的事实。

据《左传》、《国语》记载,西周的开明统治者很重视从诗歌中了解下情,以利于改进政治。

《左传》、《国语》所说公卿列士以至盲瞽乐师所献的诗歌,可能有的是自己的创作,有的是别人的作品。

不论如何,可知统治阶级中某些人是重视通过诗歌考察民情的。

(三)三不朽1.《左传》、《国语》中还记录了一些人们关于言辞的说法,也关系到文学批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记三不朽之说,就对于后世很有影响。

2.对于三不朽的评价:穆叔的三不朽之说,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看法,它表明了他们对于言辞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言辞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功业之下。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圣才出品】

第3章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3.1复习笔记一、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一)梁启超的小说理论批评1.我国近代小说理论的新局面,是随着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并大力提倡“小说界革命”而出现的。

2.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强调各体文学为他们的政治运动服务时,特别注意到小说通俗易传,便于开通民智的特点。

3.“小说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1)梁启超在1896年《变法通议》的《论幼学第五·说部书》中,就开始主张革新“读者更多于《六经》”的小说的内容。

(2)1897年,他在为《蒙学报》、《演义报》作序时,进一步指出“今日救中国第一义”为“教小学,教愚民”,而小说是其中最有力的工具。

(3)1898年10月,在日本创刊《清议报》,强调写作“政治小说”,并发表了由他亲自翻译的当时日本著名的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其序即有名的《译印政治小说序》。

(4)1902年春,他又创刊了《新民丛报》,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两剧,表达了创作小说戏曲的目的,务在“振国民精神”,“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

4.梁启超的《新小说》杂志(1)历程:1902年11月在横滨出版,1906年1月停刊,共24期。

(2)特点:我国第一种近代新型的小说刊物。

它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理论、笔记等。

(3)《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发表①性质:具有纲领性的小说理论文章。

②特点:明确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号召。

③影响:在整个文坛上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迅速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小说革新运动,使小说创作和理论批评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4)《新小说》杂志的影响及意义:梁启超等进行小说革命的最重要阵地①它不仅发表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新中国未来记》、《黄绣球》等重要小说作品,而且发表了《论文学上小说的位置》、《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等有分量的理论文章。

②从1903年第七号起,梁启超还仿照诗话、词话的体例,创设《小说丛话》的专栏,带头撰写和亲自组织短小活泼的理论性文章,在小说批评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
6.1复习笔记
一、金人瑞
(一)矛盾的思想认识
1.金人瑞思想复杂而又矛盾的原因
(1)金人瑞困苦的生活、低下的地位使他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百姓的疾苦。

(2)儒家思想构成了他的思想核心,佛道两家对他也有很深影响。

(3)明末政治的极端腐败,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清初统治的野蛮专制,民主思想的逐步抬头,都给他的思想打上了烙印。

(4)他不满黑暗现实和政治压迫;但他并不反对整个封建制度,而是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

2.金人瑞在批本《水浒》中矛盾的思想认识的具体表现
(1)反对人民起义,维护封建正统的表现
①基于对造反为“盗”为“贼”者的否定,金人瑞竭力反对招安并称扬《水浒传》为“忠义”。

因此,金批本《水浒》以“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作为全书的结束,不取宋江受招安以后的情节。

②他对宋江的攻击的描写主要目的是为了“擒贼先擒王”,通过否定宋江来否定《水浒传》的“犯上作乱”。

(2)评点的进步性的表现
①金人瑞却又是个主张“要放普天下人出头”的人,反对统治者无限制地压榨人民,而要求给百姓以安居乐业的条件。

金人瑞的评点又坚持了暴露黑暗、批判现实的创作精神。

②金人瑞评点《水浒》的进步性,还表现在他对受迫害的人民及其某些反抗斗争是同情的、赞美的。

(二)出色的艺术分析
1.人物论
(1)金人瑞将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问题明确地提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并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①具体观点: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塑造人物形象。

②影响及意义:他将创造有性格的人物形象作为衡量小说艺术成就高下的根本标志,这是在我国小说批评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2)金人瑞基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视,就在叶昼“同而不同”论的基础上,对《水浒》中的人物个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①具体表现: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对几十个《水浒》人物一一作了评论,其中有的分析还相当细腻。

②金人瑞人物个性分析的特点
a.金人瑞在分析人物个性时,注意到了性格的多重性。

b.金人瑞在重视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时,又注意到人物形象包含一定的普遍意义。

(3)关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金人瑞比较注意“人有其声口”,即语言的个性化。

①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除了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外,又必须与当时说话的具体环境和感情状态等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

②金人瑞也注意到小说通过环境渲染、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和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等手法多方面地描写人物性格的特色。

③不但环境描写能衬托人物性格,而且不同人物之间能相互衬托。

金人瑞认为,这有反面衬托和正面衬托两种。

④金人瑞这样注意小说通过人物的相互关系来揭示人物的特点,指出“写彼人而令此人生色”,确是总结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条经验。

(4)金人瑞评点的人物论的影响及作用
①金人瑞从批评《水浒》人手,能这样自觉地注意到塑造人物形象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并认真而多方面地总结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经验,这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它标志着中国以小说、戏曲为主的叙事文学理论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结构论
(1)从《水浒》结构严密性出发,金人瑞认为《水浒》的故事情节发展到大聚义便是“大结束”。

他所批评的七十回本《水浒》的结尾,以后尽管遭到这样或那样的责难,但在肯定其艺术结构的完整性这一点上,后人却是没有异议的。

(2)金人瑞在探讨结构布局时,既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不遗毫末
①他认为《水浒》之所以“部法”“精严”,是由于作者在落笔前已有一个整体构思。

②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小说创作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提出了“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十几种“文法”。

(3)金人瑞总结的“结构论”的文法的评价
①这些文法不能视为形式主义的僵死的框框,其中多少指出了一些小说创作的经验和艺术的形式美。

②他的这些“文法”,对清代小说批评和欣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创作论
(1)金人瑞在分析作品艺术性的同时,也注意研究创作过程中的秘密
基于客观生活第一性的认识,他提出了“澄怀格物”论:
①含义
a.“格物”,即是接触、感受、体悟外界事物。

b.“格物”的前提是必须“澄怀”,即不带偏见,不存杂念。

②具体观点:文章的好坏,就决定于作家的“澄怀格物”。

(2)金人瑞的“因文生事”论
①观点的提出:《读第五才子书法》。

②含义:“因文生事”实际上就是指作家以形象思维的规律进行创作时进行艺术虚构。

(3)金人瑞在序和批语中反复强调了“因缘生法”
①“因缘生法”的本义:原是佛教词语。

“因”是事物生起或坏灭的主导条件,“缘”是其辅助条件;“法”则泛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一定的因缘产生一定的法。

②金人瑞“因缘生法”论的内涵:金人瑞在这里借以说明作家要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去描绘人物和事件。

(4)在“澄怀格物”、“因文生事”、“因缘生法”的基础上,金人瑞还提出: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动心”,才能使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活现于纸上。

他认为作家之所以能塑造各类形象,关键就在于临文时为各类人物“动心”。

即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化到所描写的角色中去,好像亲如其人、身临其境。

只有这样,才能逼真地描绘出各种各样“性情气质形状声口”不同的人物来。

(5)评价:金人瑞在强调作家“格物致知”的基础上对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奥秘能作如此细致的探索,在当时实在是很可贵的。

二、毛纶、毛宗岗父子与张道深
(一)毛纶、毛宗岗父子
1.毛纶、毛宗岗概述
(1)毛宗岗,字序始,号孑庵,长洲人,与《隋唐演义》的编撰者褚人获友善。

(2)毛纶,字德音,号声山,与金人瑞是同时代人。

(3)《三国志演义》评改的作者
①毛本《三国》,近现代一般著录为毛宗岗所作。

②据毛纶《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总论》等记载,《三国志演义》的评改实由毛宗岗与其父毛纶共同完成。

(4)关于《三国志演义》批评的文字记载:除了见于回评和夹批之外,卷首的《读三国志法》则是一篇纲领性的文字。

2.《读三国志法》第一条就是强调正统思想
根据这种思想,他批评了“陈寿之《志》,未及辨此”和“司马光《通鉴》之误”;而表示要依据朱熹的《通鉴纲目》来进行修改和评点。

3.毛氏父子批评《三国》的思想纲领:他们认为《三国志演义》的作者之意“重在严诛乱臣贼子以自附于《春秋》之义”,因此,这部小说是“继麟经而无愧”。

这对后人评价《三国志演义》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毛氏父子对于历史小说特点的认识
(1)《三国志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历史小说,毛氏父子给予高度的评价:“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①原因:这部作品兼有史书与小说之长,却无史书与小说之短。

②主要观点:他们主要从文学作品表现“匠心”之“难”的角度上肯定优秀历史小说的惨淡经营:它要将分散的史实整合成一个有机的长篇,又要将真实的故事点化成一部有趣的
小说。

(2)他们论及了历史小说的“实”与“虚”的问题
以真为主、以虚为辅的历史性与小说性相统一的理论是“七实三虚”的《三国志演义》创作实践的总结。

①毛氏父子提出《三国》“真而可考”而优于“诞而不经”和“无中生有”的《西游》、《水浒》。

这从理论上讲,不能不说是对小说艺术的虚构缺乏理解。

②毛评在正文中对于大量的虚构性情节与人物不但一无指责,反而却一再称妙,表明了他们对于能增强小说艺术感染力的虚构并不持彻底排斥的态度。

(3)毛氏父子既然重视历史小说的历史性,要在“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之中而又“卒能匠心之为难”,也就必然十分重视选材的重要性。

①基本观点:历史素材本身的丰富奇幻、生动有趣对于历史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的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评价:不论是从小说与现实的总体关系上看,还是从历史小说创作的具体条件来看,都有它合理的因素,但他们过分地强调“天然自有”的决定性意义,未免对作家主体的创造力估计不足,且又往往把这种“天然妙文”说成是由“造物者”所作,决定于“天”,那就更不足取了。

5.毛氏父子论《三国》的结构与人物形象
(1)毛氏父子论《三国》的艺术结构颇有见地
①具体观点
a.他们既分析了小说有六条线索,又强调了它们之间的“联络交互”,小说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b.他们十分重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与和谐性。

在这整体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对《三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