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一、建立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单二、各种抢救药品、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三、责任护士要掌握患者的病情、饮食、心理、诊断、治疗及特殊检查结果和阳性体征,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五、各科室有疑难护理问题及时申请护理会诊。
六、危重患者使用约束带应告知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严格落实转科、检查科室之间的交接。
八、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1、评估对象(1)新入院的危急重症患者;(2)住院期间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2、评估形式: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动态评估。
3、评估程序(1)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进行跌倒、坠床、脱管、压力性损伤等护理风险评估,及时填写评估单。
病危、病重患者需填写《危重患者评估单》。
(2)危重患者发生特殊情况,责任护士难以评估及处理时,应及时向护士长请示,必要时可申请护理会诊。
(3)对症状危急、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实行先抢救后评估,评估时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原则。
(4)护理部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护理质量。
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2一、责任护士应及时评估病人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压疮、坠床、跌倒等)。
二、针对病人存在的具体不安全因素,提出具体措施。
(一)预防压疮: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皮肤情况(特别是骨突部位的皮肤)、活动能力。
2、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
3、定时更换卧位,防止过度受压,并按摩受压部位。
4、更换卧位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避免损伤皮肤。
(二)预防烫伤:1、评估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使用热水袋、烤灯等,病人感觉能力障碍)。
2、严格遵守热水袋、烤灯的使用原则。
3、加强巡视。
(三)预防冻伤:1、评估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使用*袋、*帽等,病人感觉能力障碍)。
2、严格遵守*袋、*帽等降温仪的使用原则。
3、加强巡视。
(四)预防坠床、跌倒:1、评估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躁动、昏迷、儿童等)。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病人的护理、治疗和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护理部、医政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管理制度1. 病人评估(1)对新入院、转入、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应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等,并做好记录。
(2)对病情变化迅速的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 病房管理(1)病房内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2)病房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使用违禁药品。
(3)病床间距合理,防止交叉感染。
3. 医疗安全(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器械、输血等准确无误。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 护理安全(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3)加强护理文书管理,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5. 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对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加强监控。
(3)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合理用药。
6. 输血管理(1)严格执行输血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对输血病人进行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评估。
(3)加强输血设备、输血药品的管理。
五、监督检查1.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护理部、医政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病人及家属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有疑问或投诉,应及时向医院投诉部门反映。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卫生部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危重病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和治疗,具有较高死亡风险的病人。
第四条危重病人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病人权益;(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科学合理,规范诊疗;(四)严格监控,确保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第六条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危重病人管理制度;(二)组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危重病人管理水平;(三)监督和检查危重病人诊疗过程,确保医疗安全;(四)协调解决危重病人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管理办公室,负责危重病人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危重病人管理办公室职责:(一)负责危重病人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二)协调相关科室开展危重病人救治工作;(三)组织危重病人诊疗方案讨论和会诊;(四)开展危重病人管理工作调研和评估。
第三章诊疗与救治第十条危重病人一经确诊,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第十一条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快速评估病情,制定救治方案;(二)优先抢救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三)合理应用先进诊疗技术,提高救治成功率;(四)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救治小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组成。
第十三条危重病人救治小组职责:(一)参与危重病人救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负责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和救治措施执行;(三)开展危重病人救治技能培训和交流;(四)协助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危重病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组织管理(1)成立危重病人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设立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人员培训(1)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的识别、评估、救治和护理能力。
(2)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3. 诊疗流程(1)急诊科医师接诊危重病人时,应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接待和处置,确保抢救时间。
(2)对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会诊,确保救治效果。
(3)严格执行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确保病情信息准确、完整。
4. 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对危重病人使用的高风险药物,实行专人负责、限量供应。
5. 设备管理(1)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危重病人使用的医疗设备,应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 病房管理(1)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防止病人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2)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确保病人休息和康复。
7. 信息管理(1)建立健全危重病人信息档案,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等。
(2)对危重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患者满意度调查(1)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
(2)针对调查结果,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危重病人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可进行适当调整。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医院内危重病人的安全与顺利治疗,提高医疗质量,现订立本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科室、病房,包含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普通病房等。
第二章危重病人的定义危重病人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功能受到严重威逼或大部分器官功能紊乱,需要紧密监护和全面医疗干涉的患者。
第三章危重病人的评估与分级1.科主任应当指定特地负责危重病人管理的医疗团队,并订立危重病人的评估与分级标准。
2.医疗团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风险因素等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级别:–一级危重病人:病情紧急,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需要紧密监护和紧急抢救措施。
–二级危重病人: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密察看和特殊护理。
–三级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患有紧要基础疾病或存在风险因素,需要高级护理和连续医疗干涉。
第四章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护理1.一级危重病人监护:–危重病人监护应建立全天候监护系统,确保病人生命体征的连续记录和实时监测。
–临床护士要随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动,及时采取必需的护理措施,如重新调整呼吸支持、内外科引流等。
—护理人员在病人的住院期间,应定期察看和记录病情变动,并及时通报医生。
2.二级危重病人监护:–二级危重病人监护应建立定时监护系统,每2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确保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监测。
–临床护士要严密察看病人的病情变动,及时采取必需的护理措施,如予以药物治疗、监测液体输入与排出等。
—护理人员需定期记录病情变动,并在医生查房时及时报告,共同订立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三级危重病人监护:–三级危重病人监护应建立常规察看制度,每4小时测量一次生命体征,确保病人生命体征的规律监测。
–临床护士要定期察看病人的病情变动,采取必需的护理措施,如予以营养支持、帮助早期病愈等。
–护理人员需准确记录病情变动,并在医生查房时进行认真报告,确保医疗团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
第五章危重病人的医疗安全1.医护人员要严格遵从医院的消毒、隔离、手卫生等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病区环境的干净与无菌,避开交叉感染。
医院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规范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2. 规范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流程,确保救治质量。
3. 建立健全危重病人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三、管理制度1. 危重病人分类与救治(1)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将危重病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濒危、危重、急症。
(2)一级、二级危重病人,由专科医师负责救治;三级危重病人,由急诊科医师负责救治。
2. 危重病人救治流程(1)接诊:医护人员接到危重病人后,应立即进行评估,并按照救治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2)救治: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命支持等救治措施。
(3)转诊:危重病人病情稳定后,需转诊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3. 院内会诊制度(1)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如遇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请教。
(2)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参与救治。
4. 交接班制度(1)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病人病情、治疗情况、观察重点等。
(2)值班医师接班后,应立即查看危重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并做好救治工作。
5. 家属沟通制度(1)医护人员应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取得患方理解。
(2)对病情变化较大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病情告知。
6. 质量监控与考核(1)医院应定期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救治质量。
(2)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表现不佳的进行批评教育。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危重病人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危重病人的护理、治疗、转运等环节。
三、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四、制度内容1. 报告制度(1)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时,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
(2)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并由医师通知相关部门。
2. 监护制度(1)所有危重病人均实行24小时连续床边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各种化验结果的动态变化。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进行动态评估,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 交接班制度(1)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
(2)护士长对危重病人进行交接班,确保接班护士了解病人病情、治疗、护理措施等。
4. 转运制度(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2)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情及药品交接。
5. 救治措施(1)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
(2)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
6. 责任制度(1)各科室要强化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
(2)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3. 对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护理、转运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机构1. 医院成立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各科室执行情况。
2. 各科室设立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四、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措施1. 抢救与治疗(1)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评估病情,制定抢救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救治。
(2)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危重症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2. 护理(1)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院内感染。
(3)加强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4)加强患者生活照料,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3. 转运(1)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确保转运安全。
(2)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3)转运后,及时将患者情况告知接收科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 风险评估与预防(1)建立危重症病人风险评估体系,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2)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
(3)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五、监督检查1. 医院定期对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科室应定期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医院对违反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七、具体措施1. 建立危重症病人报告制度,确保病情信息畅通。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3. 完善医疗设备,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危重病人的范围: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的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及各种休克(最常见的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脑性和代谢性昏迷等)。
二、病人分级:见《急诊分诊分级标准》
三、门急诊候诊病人:见《预检、分诊制度》
四、病人接诊:
(一)门急诊医师接诊危重病人时,应立即接待和处置病人。
从患者进院到开始处置时间<5分钟。
(二)急诊值班医师在处置危重病人时,对于病情疑难严重者,及时请示上级医生查房,执行危重病人三级查房制度。
(三)重大抢救立即报告科主任。
医疗风险大、救治困难者报医务部,以便协调全院进行抢救。
就地抢救生命体征改善适合转运的情况下收治相应科室,有护送医务人员,并有书面交接记录。
(四)加强急诊科技术质量的管理。
医务部每年一次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急诊知识、急诊技术操作和急诊科应急能力的培训和检查。
(五)医技科室为危重病人开辟“绿色通道”,B超、心电图现场出报告;三大常规30分钟出报告;常规生化检查2小时出报告,X线30分钟出报告;CT2小时出报告。
(六)科主任加强科室的管理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
1. 成立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2. 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护理工作要求
1.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 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4. 加强与医生、护士长及同事的沟通,共同做好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6.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危重病人护理工作连续性。
四、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 设立危重病人护理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2.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3. 建立护理安全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
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5.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6.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防止环境污染。
五、护理安全事件处理
1. 对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应立即上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对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患者损害,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对护理安全事件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4.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护理部负责修订。
危重症病人管理制度
危重症病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危重症病人管理,提高危重症病人治疗水平,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危重症病人管理工作。
第三条危重症病人指因重大损伤或严重疾病等原因,出现生命体征失调,需要进行紧急临床处理的病人。
第四条危重症病人管理应遵循“生命至上、急救为先”的原则,尽快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抢救措施,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症病人管理的领导小组和专业团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危重症病人的及时、准确救治。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危重症病人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障其具备应急处理和抢救技能。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症病人的档案资料,做好病情记录和抢救过程的资料保存工作。
第二章危重症病人救治流程第九条危重症病人救治流程包括急救、评估、护理、治疗、监测和转运等环节。
第十条当危重症病人到达医疗机构时,医护人员应当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将病人转移到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首先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急救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在第一时间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情判断、病因分析、危险因素评估等,然后制定救治方案。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为危重症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命支持治疗等,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和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药物反应监测等,确保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转运的危重症病人,医疗机构应当提供专业的转运服务,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继续接受救治。
第三章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组织保障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症病人管理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院的危重症病人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业的重症监护室,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护理工作。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护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ICU部门对危重病人护理的全过程。
第三条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第二章护理安全管理第五条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护理操作安全、用药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
第六条护理操作安全: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第七条用药安全:护理人员应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八条设备安全:ICU应配备完善的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环境安全:ICU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休息和治疗的需要。
第十条心理安全: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预防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对高风险患者,应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加强巡视和监控,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十三条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安全告知,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四条医院应组织开展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更新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对违反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信誉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管理层所有。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是指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医嘱告病重、病危的病人。
为加强对医院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特制订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按各专科护理常规。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掌握病人病情变化。
2.准确评估病人,预防护理并发症,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昏迷或躁动病人合理使用约束带防抓伤或管道滑脱;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床头挂警示标识,加强宣教;有坠床危险的病人需使用床栏;使用热水袋或冰袋的病人防止烫伤或冻伤;长期卧床病人防止压疮发生等。
3.严格执行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落实,护理记录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4.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或转科由医生护士陪送,并做好转运交接记录。
5.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健康教育,注意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变化,加强沟通。
6. 病区护士长每日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落实情况,每周夜查房 2~3 次,科内有危重病人时随时查。
7.科护士长每日查看科室新报告的危重病人护理落实情况。
8.护理部每周动态安排夜查房护士长到科室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落实情况,主动帮助科室解决抢救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做好巡视情况登记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9.护理部和质量督查组每周下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巡视访问,查看护理计划制定是否合理,是否按医嘱及病情变化及时修订计划。
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现场进行相关指导。
10.对危重疑难病人或护理措施落实有困难的病例,病房应及时申请护理会诊。
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床边会诊,进行危重疑难病例的分析讨论,并给予指导意见。
二、环境安全管理措施1.危重病人安置在特殊护理单元。
2.保持环境的清洁、干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保持床单位安静、安全,输液架、监护仪等固定牢靠。
三、用药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身份查对制度。
2.急救药品在有效期内,数量充足。
急救器材功能完好,处于功能状态。
3.根据药物的剂量、浓度、使用次数、配伍禁忌等特性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一、编写规章制度的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危重患者的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危重患者的管理。
二、制度制定程序1.明确制度的制定目的和范围;2.调研现有的管理制度,吸取经验,总结不足;3.制定预备草案,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4.敲定草案,经过审核、批准后发布;5.实施后进行检查、考核,不断完善和更新。
三、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危重患者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政策规定,需要收集和整理以下文件:1.《卫生部危重病诊治管理办法》;2.《国家工伤保险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行政管理法》;5.《劳动合同法》;6.《劳动法》;7.《劳动保障监察条例》;8.《企业管理制度》;9.《医疗服务行为规范》;10.《医疗机构安全管理规定》。
四、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1.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名称:《危重患者管理制度》;2.范围:本企业内危重患者的管理;3.目的:规范危重患者的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4.内容: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指导原则,包括急救措施、手术操作、药品选择和使用、病房环境、心理护理等内容;5.责任主体:医院管理部门、医疗团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等;6.执行程序:医疗团队根据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进行治疗和护理,上级主管部门对医疗团队的治疗和护理进行监督;7.责任追究:对不遵守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
以上制度设计的范围、目的、内容、执行程序等都要充分考虑符合中国法律要求。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一、目的该制度旨在规范危重患者的管理,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医务人员和危重患者。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具体如下: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腕带内容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新生儿腕带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
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内容,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
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
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抢救室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和查对制度。
2、病情危重患者,应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根据医嘱由监护室护士或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3、备齐各类急救物品、药品及设备,设备应处于功能状态,随手可及,随时可用。
4、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相应的处理,做好各项治疗护理记录,严格实行床头交接班。
5、对昏迷、烦躁等无自控能力的患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对抽搐的患者应进行约束,并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要适宜;对使用热水袋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6、加强护理关键环节管理,随时做好抢救患者准备。
7、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护措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8、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订并熟悉各种抢救流程。
9、加强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提高急救配合水平。
10、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进行业务查房,增加疾病知识,总结护
理经验和教训,保障护理安全。
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重病人的管理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危重病人是指重症监护病房(NICU)、特别护理病房(SICU)、急诊病房、手术室、透析室、疼痛管理中心等医疗单位中病情严重,生命威胁,需要立即治疗或监护的患者。
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了规范、严格管理危重病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病患安全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本文将从危重病人的管理流程、危重病人的诊疗过程以及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危重病人的管理流程1、入院流程:危重病人一般是由急诊科、班前急救车送到医院,由急诊科的医生先行评估病情,然后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派到相应的ICU(重症监护病房)、SICU(特别护理病房)或其他病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做好病人的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2、诊断治疗过程:危重病人的诊疗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由重症医生、急诊医生、外科医生、内科医生等多个医疗团队成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诊断,依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3、护理措施流程:在危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定期的病人评估,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要进行病人的营养支持、康复护理等工作,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三、危重病人的诊疗过程1、病情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诊疗的第一步,需要依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病情,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2、病史采集:对危重病人采集病史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尽快了解病人的病情及病情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医疗团队更好地分析病情。
3、病人监测:对危重病人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4、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器械治疗等,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5、病人康复: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包括病人的体位调整、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等工作,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1、危重病人必须安置在抢救室或抢救病房。
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定”,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2、保持危重病人及病人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衣着宽松,长期卧床患者做好压疮的预防及护理,防止发生压疮。
3、对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婴幼儿等易发生坠床意外的患者,酌情加以防范,使用床栏及其他保护用具,防止病人坠床及其他意外的发生。
4、对患者行冷、热疗时严格掌握温度,防止烫伤或冻伤。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预防控制院内感染,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病人伤害,保持各类管道通畅。
6、对精神异常或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告知家属,并进行心里护理,实行保护措施。
7、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时需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
8、家属或探视者需遵守医院有关规定,进监护室必须更鞋,不得大声喧哗,不影响病人休息。
9、对留陪人员做好防火、禁烟及正确使用电器的宣教工作。
10、医务人员态度和蔼,举止规范,加强沟通,防止因语言不当造成医源性损害,要向危重病人家属全面、详细交待病人病情及预后,使其做好思想准备及积极配合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
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接。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3、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医护陪同前往。
4、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
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5、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言
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对瞻望、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
发生。
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
7、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必要
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9、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
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0、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