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典读书笔记

王寅晓2011200052

书名:《八次危机》

副标题:中国的真实经验

作者: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等

简介: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八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

核心概念

1.制度路径依赖:一切的制度一经形成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照着其模子因袭下去。因为改变或改革都会造成成本或一个受损的群体。

2.经济软着陆,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7%,失业率:4.5—6%,通胀率:≤4.5。

3.经济硬着陆:经济增长不仅是短期向下波浪式的运动,而且在2-3年内,无法回到原来的高点。同时,向下调整往往是不能够计划的,是没有办法人为控制的。因此,向下调整的幅度比较大,不是随机的简单波动,而是激烈的向下调整。用计量经济学的概念,硬着陆是经济增长长期向下移动的开始,因而出现明显的结构性断层。

4.成本转嫁论与发展陷阱:西方特色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造成的危机代价,主要是向殖民地与发展中国家转嫁。这个是西方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矛盾。而“解殖”成功的国家,因其普遍参照西方特色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却又不可能向外转嫁制度成本而大多数堕入“发展陷阱”。能够跳出“发展陷阱”的国家,大多都归因于有条件向内转嫁成本。譬如中国,在改革以前的城市危机主要靠向集体化的农村转嫁从而实现在城市的软着陆。之后的危机不得不在城市“硬着陆”,进而才引发了“改革”。

5.资本与政府:这个是人类在西方特色资本主义文明历史阶段制造出来的两个最为“异己的产品”——代价高昂且反制于人类自身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上层建筑是政府。而上层建筑往往是派生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

正文: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我深深地感觉到现今世界上发生的多种危机与灾难,多是由于人们对于“术”的痴迷追随而致的。人们可以不断地创造金融衍生产品,可以不断地革新赚钱机器。然而终究这一切的终点是什么,是美丽愿景的实现还是毁灭的到来。我相信,后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们需要明确地知道“道”是什么,这个道,不单是道理,还是铺陈开来的道路。人们发明了走路的各种方式,然而去往的方向才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通晓道,唯有读史,而且还得遵循一套认识历史的办法——“冷酷实证”。此就是尽量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政治立场去观察中国,尽量不作或只作最低限度的价值判断,并在直达事物的本质之前不提出任何价值主张。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对于世界的理解里大多都会掺杂自己的意识形态,甚至有先入为主的倾向。然而真正去明了一段历史,甚至可以说明了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足够的“冷酷”,得以站在事情的外

面往里看,以期获得深刻的真知。

而这本书,就是一本对于历史的,不带意识形态的,纯粹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评论。

这本书,将农民的作用剖析得非常完善,更指出了中国避免“发展中陷阱”的“最佳”道路。可惜,他是一本“经世致用”的书,不是一般读者能够读懂、爱读的有用书。更何况,在许多读者眼中,“三农之学”于己的作用并不大。然而,果真如此吗?

农村和农业是中国经济危机最后的避风港,农民是稳压器。

经济发生波动乃至危机,在今天很普遍,不是认可不认可就能消失的。自1949年建国后,我国共发生了八次经济危机(如果不承认这个词,您可以视为较剧烈的经济波动)。原因很简单,如下:

其一:1958-1960。建国后,由于照搬苏联,中苏关系变坏之后,经济波动自然出现。1957年前苏联中端经济援助,我们的对策是:下放权力给地方,地方政府开建集体企业。由于建国初倚重前苏联重视重工业的工业布局,地方政府仍然延续过去的经济思路,发动了“大炼钢铁”“大跃进”。与此同时,缺少货币的中央政府只能靠货币增发来宏观掌控经济。1958年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仅为地方政府的四分之一,由此造成了货币通货膨胀。终至爆发了1960年的财政赤字。

然而,由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虽然,中国举全国之力,上至最高领导层下到普通百姓,全都急上阵、勒紧裤腰带。但1961年、1962年财政收入则越来越坏。这时天灾爆发,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大跃进的危害显露(共有1亿成年劳动力参加)。

这时,是农村和农业帮助了国家。全国农民以主动或被动的要求支援军队、支援城市。农民在这一时期付出的不仅仅是收入,更有健康和生命(新生儿死亡率高达14%,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由于财政困难,城市就业出现较大问题。1960年城市就业人员有1.3亿人,两年后陡然降到4537万人。为此,开始较大规模的上山下乡。

面对危机,1961年政府在“三农”上做出重大改变。改以“乡”为单位转以“生产队”为集体经济核算单位。同时,允许家庭经济出现。在财政上,收回了一些还没有能力的地方财政控制权力,中央财政重回占比50%以上。由此,农业开始增长,粮食供给加强。城市与农村交换开始频繁,经济逐步恢复。

其二:1968-1970国内经济稳定之时,国际形势却对我极为不利。蒋介石“反攻大陆”军机骚扰东南沿海、中印战争、抗美援越、美苏对中国核讹诈、中苏边境冲突等等,前仆后继。由此,中国开始了“战备经济模式”,自1964年起平均每年12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到“三线建设”中(1962年我国的财政收入才313亿元),时间长达十五六年。因为,着眼点是国防安全不在经济、着眼点是重工业和军工业等原因,这部分资金基本属于白投入。这就造成了财政赤字、城市就业困难。为此,我们的对策是:大规模上山下乡。

其三:1974-1976。经过十多年的经验,苏联式工业道路,愈发与中国国情相悖。为此,中国领导层把目光放到了欧美国家。周恩来总理批准了以43亿美元购入西方设备的宏大计划,史称“四三方案”。美国此时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产业资本再次流向世界,由此,中国准备迎接。

然而,由于中国内部缺少资金,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由此,货币增发成为必然,同时财政赤字也较大规模出现,1974年缺口达100亿元。为此,对策是:大规模上山下乡。

其四:1979-1981。三大伟人接连故去,“十年文革”也结束了,然而,苏联式工业化路径仍然没有摆脱。为此,1978年开始中国大规模引入美日设备,当年的合同金额就达到了78亿美元。当时的政府以希望扩大城市经济来解决经济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缺乏扩大再生产资金、财政赤字、外债等因素,这种努力最终失败了。

从1979年开始经济增长出现乏力,固定投资锐减。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福利方面欠账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