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读书笔记
这本书我是在三天内读完的,我知道我肯定没有完全领会到其中的深意,但是我想借用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自己再领会一遍。
首先这本书结构清晰,逻辑顺畅,所以虽然信息量大,读得不算流畅,但却让我从大体上一目了然。书中列举了无数建筑实例,传统建筑为多,且大多数都是我不知道的。但是图片解说得恰当有力。总的说来,这是一本用心钻研和推敲过的著作,它经久不衰,实在是有它的道理。
第一章:错综复杂的建筑:一篇温和的宣言
提出立场。在赞同维特鲁威坚固、实用、美观三要素的前提下,对所谓正统现代主义提出挑战,但是很明显,这只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推翻,正如标题,“一篇温和的宣言”。
关键词:混杂而不纯粹、折衷而不干净、扭曲而不直率、含糊而不分明、既反常又无个性、既恼人又有趣、宁平凡而不造作、宁迁就而不排斥、宁过多而不要简单、既旧也要创新,二元论,总体,兼容。
第二章:复杂和矛盾VS简单化或唯美化
当前建筑规模的扩大和建筑目的的复杂,已经功能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使纯粹的现代主义建筑观念遭到怀疑。
简化是分析过程,不是目的,简化不能选择忽视(密斯)。
对复杂的建筑及其相随的矛盾的欲望,是手法风格主义时期(16世纪的意大利或古典艺术的古希腊时期)的一种常态。今天,这两者相关了。
我觉得文丘里的思维是宽容的、冷静的。这虽然比不上柯布的激烈、惊心动魄,但是却并非缺少力量。或许就像女性的力量,是蕴含在温柔之下的,绵里藏针。
第三章:建筑的不定性
不定性是指不确定、丰富、模糊。比如尺度、形状、中心等的暧昧状态。用抽象的表现主义、波普画、莎翁戏剧、艾略特诗人等的观点进行类比。
注意到,引用了萨伏耶别墅为例证之一。
第四章:矛盾的层次:建筑中“两者兼顾”的现象
建筑在设计和结构的不同层次上存在矛盾,这些矛盾都不是为了美观设置的,而且也不是自相矛盾的。
第五章:矛盾的层次续篇:双重功能的要素
双重功能和两者兼顾有关,但有区别:前者多属于建筑功能和结构细节,后者侧重于部分和总体的关系。两者兼顾强调双重意义多过双重功能。
第六章:法则的适应性和局限性:传统的要素
这一章较多说教,实例极少,可能是他找不到相关的例子吧。看来怎么运用传统,自古至今都是个大问题。
第七章:适应矛盾
柯布有两个建筑被指出是有矛盾的,但是他却粗暴并不予调和。萨伏耶却再次在少一根柱子的问题上得到褒奖。
密斯和赖特都是拒绝或隐藏斜线的。
矛盾和活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也只是作者自身的感性认识。
第八章:矛盾并存
又来了一个柯布的例子。看来柯布已经被他嚼烂了。从对手的身上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真是高明。
适应矛盾是温和的解决方法。矛盾并存是激烈的,直面冲突的。强烈的对比带来戏剧性。在我看来,戏剧性却很难被判断为美或不美,但至少,戏剧性感觉真诚。
第九章:室内和室外
不象现代主义的“流动空间”,这里强调室内不同于室外,室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是城市建筑的本质矛盾。
其实这一章比较难懂。
第十章:对困难的总体负责
二元论、导向性(折射的一种)。
勒琴斯被反复提到。
对于他折射的概念我并不十分明白。是不是就是一种有意制造的导向性?
第十一章:作品集
我发现我除了对他的母亲住宅感兴趣,其他的都没有感觉。
总之,这本书以后还要再看。
最后,贴一段很有见地的相关文字,作者不详。
如果说《走向新建筑》是一个革命的宣言书,那么《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则是当代建筑的一次行之有效的改革。文丘里所属的后现代本身就是一个含混的定义和断代,一个冗杂的思想体系。应该说文丘里是最早提出后现代观点和看法的,但他是一个拿作品说话的人,
他从来没有说过像詹克斯宣判现代主义死亡那样激进的话,虽然罗伯特·斯特恩将他归为戏谑的古典主义,但文丘里却从来没有“戏谑”过。他的理论是那样的低调和温和,连书名《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是那样孑然独立,不带有丝毫的攻击性,他从来没说过想要否定现代主义,该书中除了大量援引的古典建筑案例,涉及的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便是柯布西埃,康,阿尔托。对于格罗皮乌斯几乎只字未提。对于密斯,则由于二人原则和立场的根本对立而作了辛辣的嘲讽。对于赖特,文丘里的态度不温不火,就其不善处理斜向矛盾的做法并没有过多诟病,因为这仅仅是手法问题。但是对于赖特的有机建筑观,文丘里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赖特以植物作类比,本身就有局限。赖特善于将建筑融入自然,却并不善于结合城市环境。他的建筑是孤零零的。对于康和阿尔托,文丘里对他们建筑的矛盾的适应性、手法及空间特色都赞赏有加。然而最令文丘里推崇的当属柯布西埃及他的萨伏依别墅了。
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几乎每一章节都用一定的篇幅以柯布西埃的作品及思想作为案例分析和引证。如此一来,不由得令人感到惊讶:“爱憎分明”的柯布西埃竟在作品中表现了相当多的“暧昧”。
文丘里是一个彻底的二元论者,矛盾是其作品的主题而不是回避的对象,无论其宣言是多么温和,这一点却从根本上推翻了现代主义。由于受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深刻影响,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视“少就是多”为可笑的悖论。他极力推崇柯布西埃的原因难道就像柯布西埃对帕提农神庙的赞颂一样,只是作为对已存在经典的迎合而坚固个人理论的基础吗?
然而无论文丘里在后现代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但他却一直声明自己是“现代的”建筑师,他批评“后现代派”只强调回收历史,是复旧。在自己的著作里,他从来没有提倡走复古的道路,这也是他与其他诸多后现代建筑师相比之下的优越性所在。他的确在建筑形象上引用了一些古典建筑的抽象符号,有一些光怪陆离,但是在本质上,他并没有违背或者否定功能主义。他并没有继承柯布西埃的精神,却在历史的往复中走到了和柯布西埃相似的高度。
我们应该拿历史和事实说话。于是,我粗略查了一下历史简表,1945年至1966年间时事和艺坛发生了一些足够有影响力的事件,足以说明:时事造英雄。
1945年二战结束
1946年抽象表现主义首度出现
1951年让·杜布菲以“反文化立场”发表的演说中,传布着“原生艺术”的概念
1956年理查·汉密尔顿的《是什么让今日的家庭显得如此不同,如此诱人?》被视为首件波普作品展出
1960年“后现代”一词出现在丹尼尔·贝尔的《社会学的终结》
1961年“集合艺术”展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行
1962年“波普艺术”名称出现在《时代》、《生活》与《新闻周刊》杂志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