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质量控制计划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范本一: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1.1 目的本旨在定义和说明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并满足客户的要求。
1.2 范围本适合于所有涉及关键工序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创造、工程施工以及服务行业。
2. 质量控制计划2.1 定义质量控制计划是针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活动的文件,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方法、验收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内容。
2.2 编制2.2.1 确定关键工序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关键工序,即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工序。
2.2.2 制定质量目标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客户需求,制定关键工序的质量目标,如合格率、缺陷率等。
2.2.3 确定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关键工序的特点和要求,确定适合的质量控制方法,如统计抽样、过程控制等。
2.2.4 制定验收标准制定关键工序的验收标准,以确定产品是否合格,如尺寸要求、性能要求等。
2.2.5 确定检验方法确定适合的检验方法,以检验产品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如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等。
3. 质量控制措施3.1 工序准备3.1.1 提供详细的工艺指导书3.1.2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3.1.3 检查和校准所需的工具和设备3.2 过程控制3.2.1 监测关键工序参数3.2.2 及时发现和纠正过程异常3.2.3 记录关键工序数据3.3 检验和测试3.3.1 根据质量计划进行抽样检验3.3.2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处置3.3.3 记录检验结果4. 质量控制检查4.1 内部检查4.1.1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检查4.1.2 检查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和结果4.2 外部审核4.2.1 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控制审核4.2.2 检查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5.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请根据实际情况列出附件名称和说明)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请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法律名词和注释)范本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1.1 目的本旨在明确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期望。
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满足预定质量要求的方法。
以下是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1. 制定质量计划:在项目开始时,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标准和相关的质量要求。
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验收标准等。
2. 过程分析: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
3.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质量问题和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4. 质量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质量检测方法包括首件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等。
5.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检测数据,评估工序质量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6. 过程改进:根据质量控制数据和检测结果,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工序质量。
7. 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8. 持续改进:根据质量审核结果和过程改进需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9. 培训与沟通: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能力,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质量信息的传递和协作。
10. 客户满意度评价:收集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工序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工序质量控制方案
工序质量控制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工序质量控制方案如下:①目标设定:明确工序质量控制目标,依据项目要求与标准规范,设定具体、可量化的质量指标。
②标准建立: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材料、工艺、操作步骤及质量标准,确保施工有据可依。
③人员培训:对参与工序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确保其熟悉工艺流程、掌握质量控制要点。
④过程监控:实施现场巡视与定期检查,使用质量控制工具(如检查表、帕累托图)监控关键参数,及时发现问题。
⑤首件检验:每道工序开始前,进行首件试制与检验,验证工艺可行性,调整至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批量生产。
⑥中间检查:工序进行中,设置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过程质量。
⑦不合格品控制:发现不合格品时,立即隔离、标识、记录并追溯原因,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避免问题重复出现。
⑧质量记录:详细记录检验结果、过程参数、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形成质量档案,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⑨持续改进:定期分析质量数据,评估控制效果,召开质量会议,识别改进机会,不断优化工艺流程与管理措施。
⑩客户反馈:收集并重视客户反馈,将其作为质量改进的重要输入,闭环处理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措施一、引言在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旨在提供一套完整和详细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优质性。
二、质量控制体系1. 质量政策与目标- 确定质量政策并与全体员工共享。
- 设定可实现的、可量化的质量目标。
2. 质量组织- 成立质量部门,负责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 确定质量控制岗位及责任。
3. 工艺流程控制- 确定关键工序,制定并优化工艺流程。
- 确定控制参数和目标值。
4. 设备与测量设备的控制- 确保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 记录并校准测量设备,确保准确性。
5. 原材料控制-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链。
-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验收。
6. 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建立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 定期评定员工的资质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7. 前工序控制- 建立与前工序的合作机制,确保输入质量符合要求。
- 制定前工序控制计划,监控输入质量。
8. 过程控制- 建立监控指标及对应的控制规范。
- 实施过程监控与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9. 检验与测试- 建立适当的检验和测试计划。
- 确保检验和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0. 现场管理- 制定工序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导书。
- 强化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三、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质量政策和目标文件2. 工艺流程图3. 设备和测量设备校准记录4. 原材料供应商评估报告5. 培训计划和记录6. 前工序控制计划7. 过程监控记录8. 检验和测试记录9. 现场操作规程和工作指导书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质量管理体系:指一组相互关联的元素,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质量相关活动的框架。
2. 工艺流程: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工序的有序排列。
3. 校准: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测量设备的准确性、精度和可靠性。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控制计划
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2015年12月20日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1、水下灌注混凝土控制要点1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18~22cm;含砂率采用40%~50%,水灰比宜用~;应尽量缩短灌注时间,连续作业.2灌注设备的选择:导管的内径采用DN300mm;导管逐节安装,注意安放好橡胶垫圈,连接螺栓要对称拧紧,拧紧力均匀一致,以保证导管密封,施工前做闭水试验;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导管下口与孔底应留25~40cm的距离;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得小于2m;导管顶端与储料漏斗相连处安装活门;导管在桩孔内要居中摆放.3灌注混凝土:计算首批混凝土储备量满足灌注要求;首批混凝土用剪球阀泄放,泄放后,孔口溢出相当数量的泥浆;继续灌注混凝土,直至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达4m时,提升导管,然后再继续灌注混凝土;每次拆除导管后应保持下端被埋置深度不得小于2m,每次拆除导管前,其下端被埋置深度不得大于6m;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稳步提升;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测探孔内砼高度,计算导管埋置深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与拆除.2、预应力张拉控制要点1原材料: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查外,尚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检;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能保证充分发挥预应力的强度,安全地实现预应力张拉作业;锚具应满足张拉、补张拉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夹具应具有良好的自锚性能、松锚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锚具、夹具、千斤顶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检查其锚固性能差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检;千斤顶在使用前需重新进行标定,预应力筋在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机械损伤和有害的锈蚀;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设专人保管;预制箱梁采用塑料波纹管,施工前必须经过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2材料加工: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钢绞线采用切断机切割;多束钢绞线应逐根理顺,绑扎牢固,端头采用固定夹片或8号铅丝梅花型拧死固定,防止互相缠绕.3预应力张拉:施加预应力前确保中横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的95%,张拉采用单根两侧同时张拉,施加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并对预应力筋与选配锚具及千斤顶油表进行配套的检验,其压力表的精度在±2%范围,表盘读数以50~60Mpa为宜;预应力筋与锚具组装时,应使预应力筋及锚具均与孔道中心线重合;预应力筋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初应力值一般约取10%δ,钢束采用两端张拉,张拉顺序为T1、T2钢束对称单根张拉作为实测伸长依据,若伸长的实测值包括初应力值的伸长和计算值相差超过±6%范围时,应检查原因重新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要求;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4孔道压浆:负弯矩孔道压浆宜采用C50水泥浆,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细砂.所有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为,水采用清洁水.水泥浆强度不低于50Mpa,水泥浆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宜为~,掺入适量减水剂后可减小到,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的泌水率控制在2%,水泥浆的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自由膨胀率应<10%.压浆前,应对孔道清洁处理,即用压浆机进行用水冲压孔道清洗干净.波纹管道必要时应冲洗以清除有害材料对孔道内可能发生的油污等,可采用对预应力筋和管道无腐蚀作用的中性洗涤剂或皂液,用水稀释后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压浆顺序宜先压注下层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取不小于3组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3、钢筋焊接的控制要点:1焊接要求: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施焊;凡施焊的各种材料均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分类管理和妥善存放;正式焊接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材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钢材焊接生产之前,必须清除其焊接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污等,对于局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正或切除;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4、防水工程控制要点:防水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基层必须牢固、平整、洁净,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桥面防水采用渗透结晶防水剂.每平米用量不得少于,防水材料性能指标符合CJJ-2010的相关要求.。
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
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在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工序活动质量合格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工序活动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1.所有工序活动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应明确制定,以确保每个活动都能按照统一的质量要求进行执行。
2.质量标准和规范应涵盖活动的关键要素,如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工序的步骤和顺序、工艺的要求等。
二、设置质量检查点1.在每个工序活动的关键节点上设置质量检查点,确保在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质量检查点的设置应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涵盖整个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
三、提供培训和教育1.为参与工序活动的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对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的理解和掌握。
2.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包括质量标准和规范、质量检查方法和仪器的使用等。
四、制定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计划1.对每个工序活动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查方法等。
2.根据工序的复杂程度和风险评估的结果,调整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和频率。
五、实施质量检查和测试1.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测试,以验证工序活动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2.质量检查和测试应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成分分析等,确保每个活动的质量问题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六、记录和分析质量数据1.记录每个工序活动的质量数据,包括质量检查结果、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案、工序活动的执行情况等。
2.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七、持续改进质量控制1.定期评估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和分析员工和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质量控制方案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以上是工序活动质量控制方案及措施的详细介绍。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设置质量检查点、提供培训和教育、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实施质量检查和测试、记录和分析质量数据以及持续改进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确保工序活动的质量合格,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工序质量控制
引言:工序质量控制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监控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在现代制造业中,工序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满足客户需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概述、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介绍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
概述:工序质量控制是通过在生产流程的每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其主要目标是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一致性和满足客户需求。
工序质量控制包括制定标准、建立检验方法、实施过程监控和持续改进。
正文:一、制定标准1. 确定产品规格:在工序质量控制中,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规格和要求。
这包括产品的尺寸、重量、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明确的产品规格,可以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
2. 设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可以包括产品的最低合格水平、不良品率的限制以及其他质量指标。
这些标准将成为后续工序质量控制的基准。
3. 建立检验方法: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质量标准,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可以包括尺寸测量、外观检查、化学分析等。
通过确定适当的检验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检验。
二、过程监控1. 设立过程控制点: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关键的过程控制点是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
通过在关键的步骤设置控制点,可以实时监控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指标。
2. 实施统计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工序中的样本数据来监控过程稳定性并及时调整的方法。
通过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工具,可以准确评估工序的稳定性和功效。
3. 采用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工序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采样、自动检测和自动调整等技术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并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三、持续改进1.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当发生质量问题时,需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 实施持续改进计划:持续改进是工序质量控制的核心。
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1·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工序质量控制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本文档涉及的工序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质量检查、质量测试、质量记录和质量反馈等方面。
2·质量检查2·1 检查目的明确检查的目的,例如检查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2 检查内容列出需要检查的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外观、尺寸、包装等方面。
2·3 检查步骤按照顺序列出每个检查步骤,例如先检查外观,再检查尺寸等。
2·4 检查标准明确每个检查项的合格标准,例如外观无明显瑕疵、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等。
2·5 检查频率指定工序质量检查的频率,例如每个工序结束后进行一次检查。
3·质量测试3·1 测试目的明确测试的目的,例如测试产品的强度、性能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2 测试内容列出需要测试的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强度测试、耐用性测试等。
3·3 测试步骤按照顺序列出每个测试步骤,例如先进行强度测试,再进行性能测试等。
3·4 测试标准明确每个测试项的合格标准,例如产品强度需达到一定数值、性能需符合某项标准等。
3·5 测试频率指定工序质量测试的频率,例如每个工序结束前进行一次测试。
4·质量记录4·1 记录方式指定工序质量记录的方式,可以是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
4·2 记录内容明确需要记录的具体内容,例如检查结果、测试结果、不合格品数量等。
4·3 记录要求明确记录的要求,例如记录应准确、完整,签字确认等。
5·质量反馈5·1 反馈流程指定质量反馈的流程,明确反馈内容的接收者、反馈方式等。
5·2 反馈内容明确需要反馈的内容,例如不合格品情况、质量问题原因等。
5·3 反馈处理明确对质量反馈的处理方式,例如整改措施、追踪处理情况等。
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简介工序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监控和管理各个工序的质量,以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正确的工序质量控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目标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每个工序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减少工艺变异,并及时识别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良好的工序质量控制,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修复和返工,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流程1. 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首先,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工序质量控制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关键工序:通过流程分析和产品特性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即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工序。
- 设定质量标准:为每个关键工序确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包括产品的尺寸、外观、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 制定检测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目视检查、计量检测、抽样检测等,确保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工序中的质量问题。
- 制定检测频率:确定每个关键工序的检测频率,以保证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并纠正。
2. 实施工序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制定的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 培训操作员:对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每个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 监控关键参数:对每个关键工序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在可控范围内,并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进行质量抽检:按照计划的频率进行抽检,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 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对每次质量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识别和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持续改进工序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和分析,以寻找改进的机会。
- 分析检测结果:定期分析检测结果,统计质量指标,识别异常情况和趋势,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 制定改进计划: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包括调整工艺参数、改进工艺流程、提供培训等。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是确保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基础。
工艺流程应该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便工作人员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2.实施严格的设备维护: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精度。
设备维护记录应被及时更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3.培训合格的员工: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培训可以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操作的演示和模拟实训等。
4.引入自动化和检测设备:对于关键工序,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检测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工序的一致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检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减少次品率。
5.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查:在关键工序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检查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性能测试等。
检查标准应事先明确,并有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报告,以便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追溯和解决。
6.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可以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Six Sigma、5S、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等,对关键工序进行全面管理。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7.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定期分析和评估关键工序的数据和指标,以监测工序的质量水平。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持续追踪改进效果。
可以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和统计方法,如SPC(统计过程控制)、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8.加强供应链管理:关键工序的质量不仅受自身工艺的影响,还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可以建立供应商评估和认证制度,进行供应商的定期审核和质量抽检。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示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质量主要工序控制措施
质量主要工序控制措施
1.选材控制
选材控制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测,确
保原材料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选材控制包括从供应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成分分析、理化性能测试等步骤。
2.工艺控制
工艺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控制,确保
产品在各个工艺环节上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工艺控制包括确定合理的加
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设置合适的检测点等措施。
3.设备控制
设备控制是指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
障及时修复,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控制。
设备控制包
括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和校准,以及设备的更新和改进。
4.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进行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
湿度、洁净度等条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环境控制包括对生产车间的清
洁和维护、对温湿度的控制、对灰尘和异味的控制等措施。
5.人员控制
人员控制是指对参与生产过程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
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和执行工艺规程。
人员控制包括制
定培训计划、组织技能培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岗位责任制等措施。
以上是对质量主要工序控制措施的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这些措施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生产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实施。
通过采取这些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企业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及具体控制方法
质量和浪费控制计划总则:1服从工作安排,及时完成生产任务和各项生产指标!2产品的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3 在市场疲软的今天,质量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一: 6S管理实施 (清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a清理:凡在车间所有的半成品和产品部件都要进行有计划,有质量的,按出货的先后顺序全部完成,不要放得到处都是!加工好后,包装好放入库房 ! 所有的五金,圆棒榫都要按照规格清理好后放入库房.库房要重新归类.统计.进出帐目清楚.供货及时和跟踪.库管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b整顿: 1技术和普通员工的调整及具体的培训,每天早晨各组长要给员工开会(10-15分钟).具体内容:当天计划任务安排.加工中注意事项.完成工作的重点及质与量.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车间生产流程的改革,人员的工作定点定位制,不要盲目浪费时间!主管和组长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认识自己,认真的,好好的学习!c清洁:就是从人.事物.场地.工作环境等都要保持干净!否则怎么好工作?否则怎么能舒服工作?否则怎么能做好质和量?就更谈不上生产效率!为什么说环境造就人?!d清扫:只要是工作,生活的场所必须天天坚持,特别是生产加工之处!因它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e素养:教育和培训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各组长有责任教育培训本组员工:把企业的规章.生产条例深入人心,贯彻到员工的行动中去;培训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f安全和保养:是车间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各车间必须贯彻生产安全原则!具体在<车间生产管理条例>中指出!二: 质量控制计划1:首先建议成立品质部,质检员从车间员工中提拔(3-4人),后进行培训!2:制定出适用于本公司的一套质量标准!针对自己的客户群体!a 原材料(不管做什么,都要从源头开始抓起.)要制定原材料的质检标准,并要严格控制其实施!要适用于本公司的一切生产要求!b 每道工序的加工和工艺要求及质检标准的制定!c对以上的制定要及时跟踪和解决,并做技术指导! 三: 杜绝浪费的管理(7 L)杜绝浪费,这对于每一企业都是涉及到提高效率,增加利润的大事,因此从生产管理角度出发,要对以下浪费作出相应的细心管理,尽量减少浪费!a生产过量的浪费(根据市场的饱和和不饱和的状态而拟定计划和开发计划)!b窝工造成的浪费(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的需要,具体人员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分配,怎样提高他们的积极兴,来促使公司的整体利益有所提高!C搬运的浪费,安装的浪费(要培训,教育售后工作和售后人员的专业技术及服务态度!)d加工本身的浪费(要精益求精,要专一审图,以免出错!e库存的浪费(根据生产的需要,对库存量作出相应的购供计划,排产计划!)f操作上的浪费(专业上要过硬,技术上要求精!)g制成次品的浪费(不能拿每件产品做实验!)h采购,办公,人事的浪费更要注意(都要做相应的控制计划!)说明:以上提到的后在公司管理制度和车间管理制度中要加以着重说明!张国义2007年12月10日。
工序质量控制情况范本
工序质量控制情况范本一、工序质量控制情况简介工序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有效的工序质量控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减少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围绕工序质量控制情况展开详细介绍。
二、工序质量控制内容1. 设立检测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关键环节设立检测点,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检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工序流程和产品特性进行详细规划,确保能够有效把控产品质量。
2. 制定标准作业流程针对不同工序,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作业流程,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在执行过程中,要求员工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强化员工培训为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工艺水平,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实施巡回检查定期对工序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巡回检查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5. 引入先进技术手段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设备、质量管理软件等,提升工序质量控制水平。
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和分析,为质量控制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6. 建立质量档案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记录和管理每个工序的质量数据和相关信息。
质量档案可以为产品质量问题的溯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未来工序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三、工序质量控制情况改进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总结工序质量控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是保证工序质量控制效果的关键,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2. 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加强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构建质量管理的闭环体系。
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信息互通、问题共同解决,提升工序质量控制效率和效果。
3. 培育质量文化倡导企业质量文化,强调每个员工都是质量控制的参与者。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一、引言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关键工序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方法以及实施过程。
二、目的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关键工序上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通过对重点工序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可以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三、方法1. 确定重点工序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工序是产品质量的重点。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根据产品设计和创造过程的经验,确定哪些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
- 进行质量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的工序。
- 分析历史数据和质量指标,找出质量问题频发的工序。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是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序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明确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工艺参数、物理性能、外观要求等。
- 检测方法和设备: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工序的质量。
- 检测频率和抽样方案:确定检测的频率和抽样方案,保证能够及时监控工序的质量。
- 质量控制人员和责任:明确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和责任,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实施质量控制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确保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得到满足。
- 采集和记录质量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 对质量异常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 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控制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四、实施过程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规划阶段:确定重点工序,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
2. 实施阶段: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采集和记录质量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处理。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一、引言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造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提高建造项目的整体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施工计划、组织人员、准备施工材料等。
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工序和工期要求。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 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施工材料,并进行检验和验收。
2. 施工方案编制在施工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序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 编制施工工序的图纸和说明,明确施工工序的顺序和要求。
- 制定工序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 制定质量检验和验收标准,明确工序的合格要求。
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工序按照要求进行。
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序的顺序和要求。
- 进行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检验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 制定质量检验和验收计划,明确检验的内容和要求。
- 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检验和工序的检验。
- 进行工序的验收,确保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后的质量控制1. 竣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 制定竣工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内容和要求。
- 进行竣工验收,包括工程的外观质量和功能性能的检验。
- 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 质量评估和整改在竣工验收后,需要进行质量评估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标题:重点工序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在任何行业中,质量控制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特殊是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了解重点工序:1.1 确定重点工序:首先,需要明确哪些工序对整个生产流程起到关键作用,这些工序通常会对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1.2 理解工序特点:对于每一个重点工序,需要了解其特点和要求,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关键参数等。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2.1 确定质量指标:根据产品要求和工序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如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
2.2 制定检测方法:根据质量指标,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如物理测量、化学分析等。
2.3 制定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工艺文件,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操作,减少人为误差。
3. 实施质量控制:3.1 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序要求和操作规范,提高操作技能。
3.2 进行质量检测:在重点工序中设置质量检测点,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3 进行过程控制: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对工序进行过程控制,确保工序稳定可控,减少质量波动。
4. 进行质量分析:4.1 数据分析:对质量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异常和规律,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2 异常处理:对于浮现的质量异常,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3 持续改进:根据质量分析结果,不断改进工序和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5. 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5.1 保证产品质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5.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质量控制,减少次品率和返工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5.3 降低成本风险:及早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成本损失和客户投诉。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最终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目标1. 实现设计要求: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包括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2.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修复,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延误。
3. 降低施工成本: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费和资源损失,降低施工成本。
4. 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可以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1. 施工工序前的准备工作:a.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序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b. 确保施工工序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资源的准备充分,并进行严格的验收。
c. 建立并完善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
2. 施工工序的实施:a.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序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每个工序的顺利进行。
b. 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 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报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
3. 施工工序的质量检验:a. 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b. 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c. 对不合格的工序进行整改和复验,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4.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a. 进行工序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b.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c.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和保留施工工序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三、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1.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方法:a.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b. 进行质量把关,包括质量检验、质量评估、质量审查等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工前,应认真组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购置施工材料、选派施工人员等。
这些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任何疏漏都可能引起后续工序的问题。
2、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要求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向产品管制部门取得合格证明。
对于每一批次的施工材料都要进行验收,并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3、施工方案的制定在施工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每一个细节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同时,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4、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人员是施工工序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因此,需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人,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5、安全生产监控安全生产是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前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监控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材料的储存、设备的使用、工序的协调等。
要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2、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开展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对于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工序间的相互协调在施工中,各个工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
要加强工序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利,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进度管理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管理,确保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
若出现进度延误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5、施工记录与整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及时记录各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和质量状况,以便后续审核和验收。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在创造业和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关键工序的定义与识别1.1 确定关键工序的标准:企业需要明确关键工序的定义和标准,以便准确识别出哪些工序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
1.2 评估工序的重要性:通过对工序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的评估,确定哪些工序是关键工序,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和控制。
1.3 制定关键工序清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关键工序清单,明确每一个关键工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关键工序的控制计划2.1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一个关键工序,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参数控制、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2 设定质量指标:为每一个关键工序设定合理的质量指标,如产品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等,以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检测。
2.3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关键工序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包括抽样检验、全检验等,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三、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3.1 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工序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保证工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2 培训与培养:对从事关键工序的员工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其工艺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工序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 持续改进:通过对关键工序的分析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关键工序的记录与分析4.1 记录数据:对每一个关键工序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工艺参数、检验结果、异常情况等,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找出关键工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4.3 持续监控:建立数据监控和分析的机制,定期对关键工序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编制人:审核:批准:××××项目部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1)3、施工工艺 (2)4、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表 (12)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污水处理厂工程。
位于×××煤化工基地。
该工程×××建设公司承建;设计单位为×××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已具备施工条件的有两个消防事故水池及一个雨水集水池。
单个消防事故水池总占地面积6340㎡。
消防事故水池内壁几何尺寸:长100米、宽60米、水池筏板基础埋深:6.3米,基础垫层底标高为-6.4米、水池顶标高为0.3米。
水池底板为600m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水池壁为500mm厚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大于F200。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大于F200。
雨水集水池内壁几何尺寸长75米、宽60米、水池筏板基础埋深:6.3米,局部埋深9.1米。
基础垫层底标高为-6.4米,局部基础垫层底标高为-9.2米。
水池底板设计为600m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水池壁设计为500mm厚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大于F200。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等级S8,抗冻等级大于F200。
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5、《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6、《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1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3、设计图纸、业主质量管理条例三、工序控制计划1、根据业主下发的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工序质量控制管理规定(试行),我项目部编制的工序控制计划(详见附表)。
2、工序质量控制点共分A1、A2、B、C共四级:(1)A1级:由装置项目部、生产准备部、监理单位、EPC承包商(或EPCM承包商)、施工承包商五方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
(2)A2级:由装置项目部、监理单位、EPC承包商(或EPCM承包商)、施工承包商四方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
(3)B级:由监理单位、EPC承包商(或EPCM承包商)、施工承包商三方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
(4)C级:由施工承包商的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查,各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抽查。
3、工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1)施工过程实行工序质量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检查各方不予签证,则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对A1、A2和B级控制点,项目部自检完成后,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相关单位和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检查。
(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监站)在其监督计划中明确的停监点,项目部必须按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要求执行。
(4)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参检各方在工序质量控制记录上签字确认,工序质量控制记录由项目部质检员妥善保管,并将其列入交工技术文件移交。
各检验方留存相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质量信息统计。
四、主要工序控制措施1、土方开挖工序控制措施按照消防事故水池、雨水集水池基础的几何尺寸,适当加大基坑的开挖尺寸,基础土方开挖采取机械开挖,自卸汽车配合运土,人工配合清槽的方式进行。
当机械挖掘到控制标高后,应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清底,人工清底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
待人工清底完毕之后,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探单位代表到现场进行确认。
确认之后,应立即浇注基础的混凝土垫层。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排水和降水,采用开挖排水沟和积水坑等措施快速排干雨水,并设抽水系统,避免基坑浸水。
开挖顺序为: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层分段施工:开挖深度大于5米分两层开挖;开挖深度小于5米的一次开挖;开挖至基底标高200mm,停止大型机械开挖,采用人工清槽。
开挖过程中人工配合机械修边。
开挖完毕后,人工开挖坑内和坑边集水坑及集水沟2、模板施工工序控制措施模板采用木胶模板施工,模板按照设计的要求几何尺寸进行模板计算,保证模板的支设满足规范要求。
模板支架选用直径φ48×3.0mm 钢管及相应的扣件,钢管出现锈蚀、裂纹、壁厚不够3.0mm严禁使用于工程上。
为保证结构的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模板各部分尺寸必须与设计相符。
模板及支架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的板面应平整,模板的配制,应符合设计尺寸的要求。
模板间的缝隙应选择柔软材料填塞,避免模板接缝的漏浆。
基础为了控制安装模板的几何尺寸,并符合《GB50204-92》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
在池底板混凝土垫层浇注时,应事先预埋一部份铁件,待池底板正式放线时,再焊接短钢筋。
以控制池底板的下口几何尺寸。
模板的上口尺寸,主要用搭设钢管脚手架来作支撑。
基础模板安装如图一所示:剪力墙模板工程剪力墙施工应首先安装剪力墙的外模板,才能保证池壁的几何尺寸,钢筋绑扎确认后,清理完模板内的杂质,才能安装池壁的内模板。
剪力墙内的脚手架应搭设为满堂脚手架,它主要起稳固模板的作用。
模板的安装要符合设计的几何要求,其误差不能超过《GBJ301-88》的要求。
剪力墙模板安装如图二所示:为确保剪力墙模板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变形,模板每隔600mm 宽,应设置一排Ф16防爆对拉螺杆。
对拉螺杆的中部应双面焊接—60×60×6止水环,两端设—40×40×6定位片。
对接螺杆的竖向间距为@600mm。
对拉螺杆按设计倾斜度按1:1现场实际放样制作,以保证制作精度。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后,用角磨机把对拉螺杆割除,割除完毕后,把定位片周围50mm的范围内涂刷防腐漆。
3、钢筋施工工序控制措施(1)原材料的要求:所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单。
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明显的标志。
钢筋在加工之前,应对钢筋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符合国家标准,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明显裂纹、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现象,应根据国家标准对该把钢筋进行化学检验。
钢筋在运输和堆放中,要分类进行堆放,并要设置标识。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使用。
(2)钢筋的加工本工程的钢筋全部采用现场加工,为此,需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场。
加工场设置有钢筋切断机、弯曲机、钢筋套丝机、调直机等设备。
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施工。
钢筋弯曲成型: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
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钢筋的套丝,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钢筋原材端部应用无齿锯进行切割,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公差为0-2.0p(p为螺距),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用专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
抽检合格率不应小于95%。
(3)钢筋安装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应严格按施工图要求执行。
分清主、次受力筋的方向。
对于双层受力筋,应按800mm ×800mm 设置稳固上层受力筋的架立筋,使其稳固。
底板钢筋绑扎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混凝土钢筋保护块。
待筏板钢筋绑扎完毕之后,应及时地按一定的间距垫上混凝土保护块。
架立筋安装方法如图所示:钢筋绑扎应按钢筋施工操作程序进行,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应严格设计要求进行。
对于双层网片钢筋,按@800mm 设置φ10钢筋架立脚码,以稳固双层钢筋的间距。
固定方法如图所示:间距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池壁双层钢筋固定示意图钢筋绑扎完,应请甲方代表及监理确认池壁钢筋的绑扎质量,通过后,才能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
4、混凝土施工工序控制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水泥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水泥进场后应根据规范要求对其进行抽检。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应复查检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粗、细骨料:所用粗、细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于现浇板石子粒径不宜超过板厚1/2,且不得超过40mm。
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
水:搅拌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2)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并应符合节约水泥的原则,混凝土配合比经计算确定了各原材料的比例之后,还应经试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3)混凝土浇筑在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应作好劳动力安排和有关施工技术交底,使所有参战人员作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责任。
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钢筋保护层的设置,以及基层的清理情况和模内杂物的清理。
混凝土入模之前,应用水充分湿润模板和基层。
然后用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底50mm。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混凝土随意自由落下,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执行多点分层下料,多台振动器多点分层振动捣实,上一次捣实的混凝土与新浇注的混凝土间不能出现冷缝,振捣要专人负责,并实行专人区域负责制,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剪力墙混凝土分层下料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并进行分层振捣。
混凝土振捣实行专人区域负责制,要求不漏振、少振,保证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在预留孔和预埋管的下方以及钢筋密集处,从一侧下料振捣,下料厚度应不大于200mm,并加强振捣密实,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敲击外模板是否有空鼓现象,若有空鼓现象,须再加强捣固。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不能触及对拉螺杆和钢筋。
特别是施工缝处,下料厚度不大于200mm,并严格控制振捣棒间距和振捣时间,保证此处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混凝土振动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