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刚送走一个五年级,重新接了个一年级。

感觉真是不习惯,且不说那些小不点们在课堂上一会动儿一会动儿的,也不说学生有什么事情都要来报告老师,诸如“我想上厕所”“某某拿我的东西”之类。

但凡学校有什么活动,往往要老师亲力亲为。

诸如此类的也花费低年级老师很多时间、精力和口舌。

原来的学生彼此熟悉,很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已心领神会。

班级的日常工作也有小干部管理,老师大多时候只管教学即可。

现在,面对这些小不点儿,有一句话没讲到,他们就不知该怎样做,我不免有手忙脚乱之感。

就在我颇感困惑时,一位朋友向我推荐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完之后,感触很多,启发也很多。

这本书和以往所看的教育书籍不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千般种,个性千般样。

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要向我们要求的那样,这也是不现实的。

读过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感悟到教学,尤其一年级的教学要慢慢磨,要给学生慢慢悟的时间。

孩子思维的大门需要慢慢打开的。

更何况他们的学前教育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年级孩子第一道难关就是学习拼音,枯燥的拼读常让一些孩子望而怯步。

在课堂上,就需要教师运用语言的魅力来使得孩子们对拼音动情。

“清晰简练、生动鲜明的语言会使学生对你的每节课心存期待……无论教学辅导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情感,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简单的真理,却是需要深厚的积累。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1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孩子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更何况是面对51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感到迷茫无助以外,更多的是感到不得法。

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态和角色并不能立刻进入现有的角色身份中,常常刚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着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哭闹,再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说尿裤子了……每一天的上课就好比打仗一样,常常让人觉得不能如鱼似水的遨游在课堂的海洋中。

然而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催使我们成长的教育机智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做老师的应该要调整心态,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些孩子们。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是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

第三部分是平和辐射,收录了她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是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当看到教室闹哄哄的时候,忍不住想要批评那些讲话的学生,当上课时,看到孩子们在座位上自己玩自己的,不听老师讲课,不由自主的想要提高讲话的分贝,然而常常是自己伤心动怒,而孩子们无动无衷,每晚回到家脑海中只是浮现一句话:哎呀,怎么办呀,我得想想方法,更利于被孩子接受,更有效的方式。

好书分享《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好书分享《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鱼儿养在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只要带领孩子们 广泛阅读有趣的书籍,语文的学习将会是驰出视野 的骏马,成为载起其他学科的乘风远航的浩荡江水。
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奠定一生学习阅读的基 础,一生与书结缘,将多么诗意美好!
摘录赏析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秩序 形成的时机却是一旦错过,补救艰难——闹的荒 草一旦生根,必定乱蓬蓬拥塞了孩子的心灵,其 中难以开出思静的花朵。而没有静听和沉思为前 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 效折腾而已。
读书感悟一:
心平气和 循序渐进
3. 对考试分数做到“心平”。
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一切,在小学阶段我们要 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那才是 支撑学生未来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核心素养。
4. 对学困生做到“气和”。
一味地补缺补差,可能会导致学困生丧失学习 的信心,倒不如对他们“气和”一点,多给鼓励和 自由,各随其能,各随其性,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 喜。
摘录赏析
关于母语教学,我所努力的目标是在每个孩子那 里种下一株树,待其根深蒂固,待其获得旺盛而深厚 的主动生命力,任谁教他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了,现 在,仍需教师全力以赴的是着力于根部的培植和滋养, 是锲而不舍的增长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至于分数,只是一时的花朵和果实,不能不要,但绝 不能成为基础阶段营求的目标。
读书感悟二: 家校联手 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 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 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
读书感悟三: 广泛阅读 爱上看书
“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 在书籍。”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 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薛萍瑞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精选13篇)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篇1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上“心平气和”这个词。

我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年级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

可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于是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书中薛老师用原生态的教育随笔,叙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点滴,真实地再现我们一年级教师面对的相似的日子。

从初入学的闹到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不害怕学习,进而到热爱学习。

她领着孩子们听经典音乐,让孩子们阅读各类书籍,她号召家长营造学习型家庭。

薛老师用朴素的言语传递着她的教育理念,平凡的事件中展示她的胸怀。

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让我感觉到有一个知己在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每天带一年级的心得。

在这本书中,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巨大差距。

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这本书,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觉得自己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停,于是每天还是细细地读,书中的很多细节留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一、佩服薛老师那极具个性的思想。

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薛老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从容而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她坚信课外阅读的滋养,坚信“混混”法,允许暂时的落后,允许落后学生的永远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步调一致的。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再次品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思绪万分,受益匪浅。

这本书中,薛老师以朴实的语言、真诚的态度,向我们讲述了她在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故事。

她对孩子细心的呵护、对家长真诚的交流,让我深受感动。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事业的老师的形象。

她的执著与细致,是我们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面对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薛老师却略带得意地说:“一年级的好处是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

”她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学习。

她让孩子们听音乐,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培养学生在音乐中修身养性。

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还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这本书最精彩的是薛老师在一学期内给家长写的二十几封信。

她把这一组信叫做“请跟我来”,意味着老师和家长同心合力地完成一年级小学生的教育任务。

她认为:“不仅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怎样做好一个家长,怎样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深悟了教育的美丽源于用心去感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试着用更轻柔的声音说话,让自己更加心平气和。

同时,我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当我翻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温暖与智慧的教育世界。

作者薛瑞萍老师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记录了她与一年级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书中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却有着最朴实、最实用的教育方法。

薛老师用她的耐心、爱心和慧心,告诉我们如何在一年级这个特殊的阶段,帮助孩子们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修养。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懵懂,也带着许多的不适应。

薛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她总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

她不会因为孩子的调皮捣蛋而大发雷霆,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学习困难而心急如焚。

她相信,只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能够慢慢成长。

在教学上,薛老师非常注重阅读。

她认为,阅读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培养语感、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她每天都会给孩子们读故事,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同时,她也鼓励家长们在家中陪伴孩子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种对阅读的重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阅读这个能够滋养孩子心灵的宝库。

薛老师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她不会通过严厉的惩罚来约束孩子们,而是通过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同时,她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

比如,她要求孩子们保持安静,自己也会轻声细语;她要求孩子们爱护书本,自己也会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本图书。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果。

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薛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她会定期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她也会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她认为,只有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家长,而是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4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是一本帮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建立学习秩序,形成学习能力的指导用书。

该书全程记录了一名小学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历程,对于刚踏上教育一线的您,或许是不无裨益的!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这本书的,欢迎大家阅读!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孩子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更何况是面对51名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感到迷茫无助以外,更多的是感到不得法。

小朋友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可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心态和角色并不能立刻进入现有的角色身份中,常常刚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着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哭闹,再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小朋友说尿裤子了……每一天的上课就好比打仗一样,常常让人觉得不能如鱼似水的遨游在课堂的海洋中。

然而当我看到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以后,我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催使我们成长的教育机智的体现,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做老师的应该要调整心态,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些孩子们。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以每日记载的随笔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薛老师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是请跟我来,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

第三部分是平和辐射,收录了她在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是聆听大师,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她的博览阅读。

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

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

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

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读书随笔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随笔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随笔《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是薛瑞萍老师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以每日随笔的方式记录的长篇感悟。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

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

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

读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受到很大启发,一年级,怎样心平气和?整天听着唧唧喳喳的吵嚷,反反复复说着那些大同小异的规矩,解决着鸡毛蒜皮的麻烦,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当你真的走进书中,你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2014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我启发最大的一个部分——走向平和,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收录的是薛老师给孩子家长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与家长的真情对话,都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和爱心。

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了班级中的日常生活及孩子们的表现。

书中体现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如何做到心平气和,读完全书我有了深刻体会。

首先,薛瑞萍老师她自己在不断的读书。

她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阅读《论语》、《孟子》、《诗经》、《老子》、《世说新语》,阅读《沙与沫》、《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人类的声音》、《我的精神家园》,阅读狄金森、张晓风、泰戈尔……薛老师推崇黄庭坚的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同时,她引导她的学生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她让学生在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作业做好时可以看。

她建议一年级的孩子学完拼音后读《365夜儿歌》,读读背背,增强语感。

2024年教师读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悟

2024年教师读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悟

【教师读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悟董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始终相信,我所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更出色。

读书是给以人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今天我要分享一本和教学相关的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的作者是薛瑞萍老师。

她做了三十多年的班主任,这本书是她当一年级班主任时,写了整整一年的班级日志和感悟。

这本书和大部分教育书籍不同。

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概念,只有探索和实践后的忠实记录。

书里记录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日复一日的平淡和琐碎。

一年级,鸡飞狗跳是常态。

如何在痛苦中寻找一条出路?如何真正引导学生?即使我做了好多心理建设和前期准备,但真正面对一年级的鸡飞狗跳还是傻了眼。

于是我开始在这本书里找答案,没事儿就翻翻。

这本书的理念和“双减”很类似,都是让教育回归本真。

因为学生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也许教师转换一种心态和方法,教育会简单很多。

培养学生的静气是一年级习惯训练的重点。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太清楚,一年级是如何聒噪,学生是如何叽叽喳喳。

聒噪则心不静,心不静就浮躁,难以学到东西。

薛老师很注重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首先是她自己不制造噪音,不大吼大叫。

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

老师尽量轻声和孩子说话,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

只要心能静下来,学生就能慢慢适应小学的生活。

大量的阅读使她教学有底气,让她的学生学习有灵气。

我想,这也是她成功的因素之一,这也是我日后需要改进的重点。

忙碌的工作压缩了我自己读书的时间,在教学中,读的最多的就是教科书,但正如陆游所说:学诗的“功夫在诗外”,教学其实也需要我们摄取大量的课外知识,不断补充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胜任。

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阅读和诗文可以是混着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

这句话真的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将我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宽容很不易,才成为一种美德。

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最近读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感触颇深。

这是一本记录薛老师和一年级孩子们相处点滴的书籍,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事例,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

书中,薛老师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心平气和。

在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时,他们好动、好奇、懵懂,常常会让老师感到疲惫和无奈。

但薛老师告诉我们,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心平气和。

因为只有当老师的心态平和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想起自己在面对一年级孩子时,常常会因为他们的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而大发雷霆。

读了这本书后,我意识到,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紧张,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薛老师用自己的耐心和包容,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她允许孩子们犯错,在错误中引导他们成长。

比如,当有孩子在课堂上随意说话时,她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轻轻地走到孩子身边,用眼神或者手势提醒他们。

这种方式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同时,薛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她认为,阅读是让孩子安静下来、提高专注力的最好方式。

在书中,她详细地记录了如何引导孩子们阅读,从选择适合的绘本到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

另外,薛老师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她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方法和经验。

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让教育形成了合力,共同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在书中,我还看到了薛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她每天都会记录下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触良多。

今天就就这本书说说自己的一些收获。

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该以怎样的方式与学生、家长相处?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种种疑惑围绕心间,令人不由焦虑。

而薛瑞萍老师的这本书却给了我许多启发,大大减轻了我内心的不安。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作为一名新教师,最让我担心的便是教导一年级的学生。

一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年纪较小,常常出现各种小状况,比如上课的时候,突然哭闹,再比如突然尿裤子等;另一方面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并不能立刻转换身份,进入现有的角色,纪律性较差,学习习惯也没有养成。

因此,说起一年级,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吵闹、慌乱、焦头烂额。

而这本书的名字却恰恰叫“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免让我带了一份好奇、一份疑惑,想要看看薛老师如何将“心平气和”与“一年级”画上等号。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类著作,它以日记随笔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了薛老师第三次带一年级时发生的生活点滴与所思所想。

书中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却通过一个个朴实无华的生活片段,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教学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薛老师的教学智慧,启迪我们去反思自己、去改进自己,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首先,用阅读丰富自身。

文中处处可见薛老师对于读书的热爱,甚至她觉得哪天没读书就仿佛缺少了什么。

不管是简单明晰的、还是晦涩难懂的,薛老师都坚持把它们读完。

不只是读完,她还会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思考,结合教学实际去实践与反思。

这十分值得我敬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不止说说而已。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能感到读书的重要性。

多读书,它能使我更为博学,提高我的文学修养,补充我尚且浅薄的阅历;多读书,它能使我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多读书,它能让我修身养性,面对困难或繁杂的事情更加淡定从容;甚至多读书还能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人的气质……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更何况身为语文老师,本就需要较好的阅读功底与文学修养。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6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今年重新教的一年级,回过头来,利用闲暇时间看了《心平气和一年级》这本书。

一年级的孩子是如此的不懂规矩,是如此的活泼好动,可薛瑞萍老师却说:教一年级的学生做到心平气和,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境界呀?想到下半年我就要接手一年级,这不就是等于给我送来了宝贵的经验吗?如此这点更加吸引了我,于是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发现自己缺乏的东西太多,要学的东西太多。

一、静气的培养是种艺术在薛老师的眼里,培养学生的静气是整个一年级习惯训练的重点。

薛老师的文章里总是提到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

因此,她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她说“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为了培养学生的静气,薛老师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静静地趴在桌上听音乐,写字时听,读书时听,休息时听。

《月河》、《雪绒花》、《春野》、《春江花月夜》。

走进了学生的课堂,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薛老师常在学生嘈杂声起时柔和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影响我听音乐了。

”只这一句话便让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

首先她自己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和孩子说话。

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适应了小学的生活。

我一方面感叹薛老师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惊叹她的教育智慧。

想想我有时候总埋怨学生静不下来,我也是有不可推却的责任的。

教师自身心浮气躁,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叫喊和斥责,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心平气和呢?这样想来,我也应当从自身做起。

不仅是学生需要静心,做教师的更需要静心,只有自己轻声慢语,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做到轻声慢语。

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

二、爱孩子就是爱自己薛老师在她的文章中说: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就是喜欢我自己。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1读书之始,我是觉得应该对自身的启发不是很大的。

因为我是教数学的,而薛瑞萍老师是教语文的,虽同为一年级教师,但在一些方面始终有着细微的差异,比如薛瑞萍老师教拼音时就提到,语文和数学是不同的,是可以混着拖的,所以在教孩子们拼音时,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点点的慢慢的教孩子们,但是数学却不一样,数学不像语文,有着阅读作为温床,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与领悟,数学有着它的客观性,它要求迅速准确,所以本身比较枯燥一些。

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教语文和教数学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教书育人吗?于是才认真的去阅读,去体味薛瑞萍老师在书中表达的涵义。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获。

首先是“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的睿智,这对于教低年级孩子的老师来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面对那些天性好动,又不懂世事的孩子们,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但是身为教师,这却是我们必备的一种素养,说到老师这个职业,不得不说我们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说明“不愠”是为师者的一项重要品质。

顺带一提,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读书,便觉得心里落落的,仿佛少了点什么,几日不读书,便觉得有“急躁之气”,这点让我很是忏愧,虽然平时也有阅读的习惯,但却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读书不过是一种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师那种把读书当作吃饭睡觉这种事来对待的态度,实在是自惭形秽。

身为教师,常年与书为伴,读书实在当好老师的一个重要习惯。

其次是沟通,教师不仅仅是要和孩子沟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长们沟通,“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处理好教师、孩子、家长的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师在这当中,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家长会不应该是让老师说说孩子的“小报告”,更应该让家长、孩子以及老师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在分享之前,请大家先看几句摘抄: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激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读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特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

······这是摘自《薛瑞萍班级日志》中的几句话,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目是《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是安徽省一线教师薛瑞萍老师的每日记载,用教育随笔方式向我们历数了她在第三次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或滔滔不绝的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和。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

这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沟通的记录,属于家校沟通部分。

第三部分:和平也辐射。

收录了她的帖子带给周围人影响的见证。

第四部分:聆听大师。

这一部分可谓是一针见血,点破了她“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对苏霍姆林斯基、洛克等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

整本书没有高深的语言却有着娓娓叙来的亲切,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深刻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智慧深深的感动并打动了我。

感悟一:常规的养成要循序渐进。

刚入学的孩子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

但薛老师不是这样。

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

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一条。

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感受:这是一本真诚的书,薛表现出的真实情感引起了我较强的共鸣,感慨颇深。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书封上的这句话道出了薛瑞萍的教育原则。

“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做到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试想一年级的学生,吵闹聒噪是常态,以噪制噪更是我们一贯的手法,然而薛老师面对这些吵闹的小家伙竟然能做到心平气和,并试着去培养“有静气”的孩子,单是这样教育理念便令人佩服。

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走向平和、请跟我来、第一度春夏。

薛老师记录了一年级这一个学期以来自己的语文教学反思、学生的成长变化以及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作者介绍薛瑞萍,网名:看云。

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曾获合肥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合肥市优秀教师。

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

上网仅一个月,即被评为“教育在线”最佳网友。

“看云说”几乎成了很多语文老师的口头禅。

她于2004年9月在“教育在线”网上贴出的,以她第三次带一年级的每日经历为主题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帖子,更是掀起了低年级教师和家长的追看热潮。

试着归纳了本书的几个核心观点,即薛老师在日志里一直强调的几方面:1、静气。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静气?我想这应该是薛老师启发于蒙台梭利的“静寂游戏”,通过培养学生安静的行为举止从而营造安静的环境氛围,以去除浮躁情绪,使学生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

如何培养孩子的静气?薛老师采用了“音乐法”,她寻找一切可利用的零碎时间给孩子播放经典纯音乐,音乐魅力之大使得好动的一年级孩子竟趴在桌子上宁心静气的欣赏起来,一首不够还要继续听!“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导向宁静优雅”可以想象,老师与学生闭目养神欣赏音乐,班上安静无声,只有音乐流淌其中,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何等享受。

这样的音乐SPA在培养学生静气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修生养性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每一个故事我们都仿佛经历,但缺少些什么,缺少安静,缺少平和。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是我在看《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中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如何培养孩子的静气,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父母要做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已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的与孩子说话。

薛瑞萍老师说读书是一种内在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向上的有活力的状态教育,无论多忙,她都坚持读书,读书的人是最能静下心来的人。

“没有可以普遍适用的所谓规律,富有魅力和人性的教育,永远是这个教师这个班级这个孩子,这群家长的一对一。

“说得多好,教师面对的何止是一个班的五六十个孩子,面对的还有五六十个家庭,教育好孩子是主要的。

薛瑞萍不仅注意到以孩子之间平等的沟通,他更注重与家长的沟通,经常给家长写信,引领着家长向着正确的教育理念前行。

在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善于借力,借家长的督促和陪伴、学习力来协助孩子一起前进。

“语文不比数学,有课外阅读做暖窝生柿子是可以慢慢悟熟的。

”薛瑞萍老师非常注重一年级的阅读,他注重让孩子背诵儿歌,一年级每天背诵两首儿歌,二年级鼓励孩子读整本字书。

以日有所诵为材料,班级每天都有诵读。

建立班级书库,保证孩子每天能够借阅一本图书。

一周一个故事,固定时间来讲述,以《我爱吟诵》为教材,一周吟诵一首诗,称为每周一歌。

“当面对差生,面对无论如何努力都考不及格的孩子,她是这样做的,没有把分数看得太重,因为她明白不管你教的如何努力,也有孩子就是考不及格,且这个孩子有权过不及格的幸福生活,教师要自觉限制自己的权力,包括以爱为名的过度帮助过度打扰,以免给孩子及家庭带来教育污染。

“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薛老师说的关于如何给孩子的作业引进激励的机制,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低年级的教师都爱搞小红花小红旗什么的,我想写字也好计算也好,只要那个孩子尽力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这么早的给他们根据作业的实体判高低呢?得了红花的自然高兴,那没有和少得的呢,那是多么沮丧。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及的小学一年级》的读书心得

《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及的小学一年级》的读书心得

精选文档平心静气静听花开的声音——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平心静气的一年级》无心中看到《薛瑞萍班级日志:平心静气的一年级》,不由吸引了我的眼球,平心静气,关于一年级的学生怎样做到呢?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这群刚从少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们,那双好奇的眼睛以及那停不了的双手,我不由有点手足无措。

在少儿园他们都是以“玩”为主,而小学阶段,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术,接受优秀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拘束,还要参加各样集体活动。

一看到他们特别爱唧唧喳喳,静不下心来,你会感觉他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仔细听讲的学习习惯全都养成。

而薛老师却能做到平心静气,带着这样的钦佩进入了她的世界。

书中薛老师把自己在教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这是特别值得借鉴,固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语数实际上是相通的。

都说小学难教,特别是一年级,既是孩子优秀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育孩子优秀习惯的初步,身为班主任的我更要着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全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走向平易。

记述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时间跨度是五个月。

第二部分:请跟我来。

是她与家长交流的记录,属于家校交流部分。

这部分对我影响最深,在平常的教育生活中我能否重视与家长的交流呢?第三部分:第一度春夏。

记录的是她与一年级孩子共度的另一个五个月——一年级的放学期。

在耳濡目染中传达出她平心静气的教育理念,且让我静下心来,探访薛老师的教育精华:.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薛老师的爱细微入至,哪怕是惩戒,也不一样于其他教师,她的处罚其实不是教训,更不是体罚,只是是点名和罚站而已。

而这样的成效却出奇得好,由于这类惩戒也融入了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师教课中最重申的。

上课说话声音小而轻柔,她深信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寂静总会从一些孩子抵达另一些孩子。

在一年级的教课中,抓住了“寂静”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讲堂,教师要展开的各项教课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瑞平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笔记心平气和中流淌的爱——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上传: 盛青更新时间:20XX-12-19 17:19:42 心平气和中流淌的爱——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新余市渝水一小罗贤良老师们爱写教学随笔、教学故事,因为有很多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需要倾诉。

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平凡而感人。

但是,有没有一位教师,能像学生写日记一样,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呢?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这样一本书:《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四个字:心平气和。

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

在一年级的教师中,能真正做到心平气和的,难!让我们看看薛老师在开学前后在做什么吧?8 月 30 日:下午很累。

旧课桌椅清出去, 55 套新的搬进来。

我想,就当锻炼了。

刚开学,办公室里都在说闲话,还是干活的好。

明天孩子们一来就坐定了多好啊!8 月 31 日:大约四点就醒来,想着带领家长读书的事情,想着第一次家长会的讲话,就再也睡不着了。

昨天没有看书,心里空落落的。

上午找小唐谈话,告诉她我的“借力”计划。

并且希望她能成为我的“家长学校”里的优秀学员。

朋友建议我多给孩子听音乐以培养静气。

真好! 9 月1 日:因为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完了。

于是自27 日直到昨天,整整 5 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浮躁之气,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态度温和,感觉效果反而好些。

机械的琐碎的重复的——最艰苦的,恰是最没有写头的。

这就是一年级。

9 月 2 日: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

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其实我很崇拜这些孩子, 55 个人,那么小的地方,光是上课能好好坐下来,就很了不得了。

试想,相同的拥挤程度,我们大人能都安静吗?总之,我很喜欢他们。

不需要更多的撷取,这四天的讲述已经让我们管窥到了薛老师教育理念的端倪:热爱学生、注重与家长配合、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静和柔,以老师的柔带动学生的静。

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在向我们讲述薛老师与学生的点滴小事。

又潜移默化的传递出她心平气和的教育理念。

且让我静下心来,努力探寻薛老师的教育精髓:一、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而薛老师已经将对学生的爱,融入到她的血液中了。

学生病了,她日夜牵挂;学生退步了,她及时鼓励;学生犯错了,她也会给予惩戒。

“惩戒是必须的。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进步了。

”但她的惩戒并不是教训,更不是体罚,仅仅是点名和罚站而已。

偏偏她的惩戒,效果出奇的好,因为这种惩戒也植根于对学生的爱!二、静和柔的理念,是薛老师教学中最强调的。

柔来自教师,静指向学生。

柔的内核是心平气和,静的目标是认真听讲。

薛老师授课时的轻声细语,与学生对话时的春风化雨,和家长交流时的温言款语,无不渗透着她心平气和的内在修养。

但“心平气和,谈何容易,这才是痛苦的修炼呢。

只要进了校门,每天都有动怒的诱惑,每天都有严酷的考验——尤其是班主任。

不到退休,不能结束。

真所谓工作不息,磨砺不止。

”心平气和,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需要我们终身孜孜以求。

同样,想让学生安静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薛老师认为:“关于常规教育,要做的事很多。

我的看法是,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让‘这一点’成为深入人心的班规。

”“过去的几天里,常规教育围绕着一个词‘静’。

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正是在薛老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恰如其分的提醒下,她教的班上总是最安静的,学生总是最认真的。

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抓住了“安静”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遵守纪律”这一条纲,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在培养学生安静的过程中,薛老师还有神来之笔,就是给孩子听音乐以培养静气。

每当完成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写课堂作业时,薛老师总不忘播放音乐来陶冶学生。

在她看来,“听适合的音乐真的是休息和调剂的好方式。

”而她选择的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梅花三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也有外国名曲《雪绒花》、《爱的问候》等。

多好啊!音乐不仅熏陶了孩子的情操、抚慰了孩子的心灵,还成了激励孩子的动力。

有了音乐,孩子们不再躁动;有了音乐,孩子们学会了欣赏;有了音乐,孩子们忘了喧嚣,学会安静。

三、注重与家长的配合。

“对于所有家庭而言,教育是最大的事业。

一切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人和事——让它滚开!”的确如此,一年级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在家里的时间,如果家长没有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学习,那孩子在学校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薛老师也说:“让有心的家长利用双休日给孩子补一补。

如果他没有那份心,我是挣死也没有大用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薛老师认为家长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自己的孩子。

“当您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时候,孩子已经被您训练成‘很难对付的人’了。

”“如果想跟孩子讲什么道理,试着用小故事、儿歌来说明。

”薛老师还认为,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相当重要。

“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书籍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于学龄前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智力生活的状况。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读书。

”四、认为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主张学生大量阅读。

我身边很多老师,非常认真负责。

总怀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不遗余力的对后进学生单独辅导,耳提面命,可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薛老师有个很有趣的观点:“我想语文和数学的不同,在于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

只要课外阅读跟上,只要我对所谓分数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孩子的日子都好过不少。

”“现在焦头烂额,强记硬塞的东西,日后慢慢也能会的。

”“语文是讲究日积月累的。

语文是可以一知半解跟着混的——对于弱孩子而言,‘放松’,恰是意味着对其学习兴趣的呵护,何必在意一屑一砾的得失?”这种观点乍一看有些出格,细细想来却不无道理。

不过,“混”终究不能使学生有朝一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真正能产生这种效果的是“阅读”。

所以薛老师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她认为“语文能力的基石是大量阅读。

”一方面,她鼓励学生在课堂阅读,只要学生写完了作业,她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安静阅读。

叮嘱家长在孩子书包里装课外书,以培养他们利用点滴时间看书的习惯。

挑选《新编 365 夜儿歌》当做课外阅读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大声吟诵。

另一方面,她希望家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读书兴趣”,学生在家里要熟读《新编365 夜儿歌》,家长督促检查,还要为孩子准备一本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买的时候,家长尽可以和孩子商量。

但买来了,就必须读完才可以再买新一本。

这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还有就是前面说的,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家庭。

正是抱着这种理念,薛老师在教学中不慌不忙,扎扎实实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五、把阅读看做生活必须。

薛老师认为:“教师的根应当扎在两处沃野:一是在学生,一是在书籍。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所以她一天不看书,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只要有时间,就拿出书来阅读。

有的书读起来很费劲,也很带劲,“我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啃完一本是一本。

”《教育漫话》里有这样的句子:“小时候孩子的容易塑造,正如水是柔软的,可以轻易改变它的流向。

童年就是水。

教育的根部,就是在童年。

”薛老师正是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让孩子的童年流淌着爱的音符。

奥运会四年一个轮回,而小学教师六年一次轮回。

看过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你是否还期待薛老师怎样的二年级呢?告诉你吧!《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破茧而出的四年级》、《五班的语文故事》、《教六年级的日子》,还有五本厚厚的班级日志等着我们去阅读、去品味、去接受心灵的洗礼呢!心平气和中流淌的爱——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上传: 盛青更新时间:20XX-12-19 17:19:42 心平气和中流淌的爱——品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新余市渝水一小罗贤良老师们爱写教学随笔、教学故事,因为有很多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需要倾诉。

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平凡而感人。

但是,有没有一位教师,能像学生写日记一样,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整理出版的呢?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这样一本书:《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四个字:心平气和。

都说小学难教,尤其是一年级,既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开端。

在一年级的教师中,能真正做到心平气和的,难!让我们看看薛老师在开学前后在做什么吧?8 月 30 日:下午很累。

旧课桌椅清出去, 55 套新的搬进来。

我想,就当锻炼了。

刚开学,办公室里都在说闲话,还是干活的好。

明天孩子们一来就坐定了多好啊!8 月 31 日:大约四点就醒来,想着带领家长读书的事情,想着第一次家长会的讲话,就再也睡不着了。

昨天没有看书,心里空落落的。

上午找小唐谈话,告诉她我的“借力”计划。

并且希望她能成为我的“家长学校”里的优秀学员。

朋友建议我多给孩子听音乐以培养静气。

真好! 9 月1 日:因为常州之行,赶着把《美的历程》读完了。

于是自27 日直到昨天,整整 5 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浮躁之气,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

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

尽量放低声音说话,尽量态度温和,感觉效果反而好些。

机械的琐碎的重复的——最艰苦的,恰是最没有写头的。

这就是一年级。

9 月 2 日: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修炼到了——上课说话声音小而柔和。

我的静和柔是会传染的,安静总会从一些孩子到达另一些孩子。

其实我很崇拜这些孩子, 55 个人,那么小的地方,光是上课能好好坐下来,就很了不得了。

试想,相同的拥挤程度,我们大人能都安静吗?总之,我很喜欢他们。

不需要更多的撷取,这四天的讲述已经让我们管窥到了薛老师教育理念的端倪:热爱学生、注重与家长配合、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静和柔,以老师的柔带动学生的静。

整本书的字里行间,都在向我们讲述薛老师与学生的点滴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