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选择知识点总结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人力资源3级考试考点总结
人员计划的制定第一单元工作岗位信息的采集一、岗位设计的要求:1、企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与服务水平。
2、企业员工之间的劳动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默契3、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二、岗位设计及再设计的内容: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A、作扩大化:两种途径:横向扩大工作: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
纵向扩大工作: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一部分普通员工承担,工作范围沿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扩大。
B、工作多样化:为使工作丰富化应考虑以下重要因素:多样化、任务的整体性、明确任务的意义、自主权、反馈2、工作满负荷:(85%以上)3、工作环境的优化第二单元岗位设计与人员计划的制定一、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协调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活动之一,核心部分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和供需综合平衡。
规划步骤:1、调查、收集和整理设计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分析人力资源供需的影响因素,定量定性结合,定量为主来预测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
4、制定人力资源工期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求的措施。
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协调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则是为这一活动服务的。
5、对规划的过程进行监督、评估并不断调整已更切合实际。
◆2.组织设计的内容与步骤:(1)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2)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3)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4)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5)配合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3.组织设计的要求与原则:组织设计的要求: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力;协调良好;高效和灵活。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重点(完整版:基础知识+操作技能)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重点(完整版: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㈠实证研究方法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特点: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㈡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总结笔记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重点笔记一、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管理1.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采取的长期性、系统性的策略。
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包含四个步骤,即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策略、制定人力资源实施计划、实施和监控人力资源策略。
在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时,需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设计、工作分析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关注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活动,对组织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协调和控制,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组织设计,好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组织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组织结构的设计2.工作流程的设计3.工作分配的设计4.组织文化的建设二、薪酬管理和福利计划1. 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以一定的薪酬方式和福利计划作为激励手段,以达到企业目标。
薪酬管理包括员工薪酬构成、薪酬调节、薪酬测量、薪酬规划等内容。
在设计薪酬管理制度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薪酬与绩效的关系2.职位工资制度与效益工资制度的选择3.定薪与弹性薪酬的制定4.薪酬测量和调整的方式2. 福利计划福利计划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福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保健、假期制度、培训机会、生育保险等内容。
在设计福利计划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福利计划与薪酬制度的协调2.应当提供哪些福利3.福利提供的方式和标准三、员工关系和员工保障1. 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优秀的员工关系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在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1.企业文化的建设2.公正公平的人际关系3.劳动纠纷的预防和处理2. 员工保障员工保障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权益而提供的各种保障措施,包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选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全部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详细的实行计划)的一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花费规划。
3、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差别:前者是经过增添任务扩大岗位任务构造,使员工达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更改;尔后者是经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分,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采,更有益于员工的身心的健康,促使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全面发展。
4、公司工作岗位剖析的中必任务是要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供给依照,实现“位得其人,量才录用,方才适所,人事适宜”。
5、公司定员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定员;4按比率定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6、劳动定员的分类: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2按定员标准的详细形式: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率定员、职责分工定员。
7、编拟订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照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一致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8、公司基本制度是公司的宪法。
它是公司制度规范中带根天性质的,规定公司形式和组织方式,决定公司性质的基本制度。
9、管理制度是对公司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理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
10、技术规范是波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
11、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那些大批存在,频频出现,又能探索出科学办理方法的事务所拟订的作业办理规定。
12、行为规范波及了个人行为,还有一些规范是特意针对个人行为拟订的,如个人行为道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
13、现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1录取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14、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与公司的利益密切地联合在一同,促使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这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根源则。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必备知识点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p1【多】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一致。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达成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②依据公司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③对公司人力资源的需乞降供应进行展望,④拟订适宜的政策和举措,进而使公司人力资源供应和需求达到均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p1【多】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久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限期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内的计划)。
4、p1【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花费规划。
(考多次)【单】①战略规划。
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概目标、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样人力资源详细计划的中心,是事关全局的重点性规划。
【单】②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公司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含组织信息的采集、办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检查,诊断和评论,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单】③制度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单多】④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公司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含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公司定员、人员需求与供应展望和人员供需均衡等。
【单多】⑤花费规划。
人力资源花费规划是对公司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花费的整体规划,包含人力资源花费估算、核算、审察、结算(三算一审一控),以及人力资源花费控制。
5、p2【单】人力资源是公司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p2【单】人力资源规划与公司其余规划公司管理活动的系统关系1.是公司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2.人力资源规划拥有先导性、战略性,是HR管理活动的纽带;3.工作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4.人力资源规划为招聘、培训、绩效等的各个环节供应了详细的安排。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必考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必考知识200点【考点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1.广义的人力资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
【考点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2.组织规划;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5.职业生涯规划。
【考点3】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类型1.直线制:又称军队式结构,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机构形式。
自上而下垂直领导与被领导,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
(1)优点:结构简单、指挥清晰、反应迅速、管理效率高。
(2)缺点:组织结构缺乏弹性、横向缺乏交流和专业化分工,较多依赖领导人员。
(3)适用范围:业务简单、规模小而稳定的企业。
2.职能制:又称多线制,它是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分工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
(1)优点:专业化管理程度高,有利于发挥专家作用,减轻直线领导负担,有利于各职能管理者的选拔、培训、考核的实施。
(2)缺点:多头领导、不利于统一指挥,易产生分歧,组织机构复杂,管理成本高,过于强调分工不利于人才全面培养,决策慢。
(3)适用范围:计划经济下3.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总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是向厂长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1)优点:厂长(总经理)对业务和职能部门都实行垂直式领导,各级直线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对直接下属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是指导关系,非领导关系。
是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2)缺点:职能部门过多,横向协作复杂,请示汇报程序多。
三级人力资源大纲知识点必背
三级人力资源大纲知识点必背一、组织与管理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2.组织管理与组织变革3.组织文化与组织氛围4.组织沟通与组织协调5.组织行为与组织效能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意义2.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与工具3.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系4.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5.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对接三、人力资源招聘与激励1.招聘与选拔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岗位分析与岗位描述3.招聘渠道与招聘策略4.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四、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培训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计划制定3.培训方式与培训方法4.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成本控制5.组织学习与员工发展五、人力资源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3.绩效评价方式与方法4.薪酬绩效管理与激励5.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六、员工关系与劳动法律法规1.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用途2.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管理3.员工权益与福利管理4.员工关系的处理与调解5.员工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七、人力资源信息管理1.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与目标2.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管理3.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与管理4.人力资源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5.信息安全与保密八、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与意义2.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方法3.跨文化管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4.国际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劳动力流动5.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九、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与道德1.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德概念与原则2.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风险与应对3.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4.反腐倡廉与职业道德建设5.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以上是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知识点必背内容,希望对你参加考试有所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知识点汇总引言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评价。
通过该考试可以证明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水平,提升个人职业竞争力。
本文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一、人力资源规划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适应组织目标和战略,根据组织未来的需求,对人才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预测和合理配置的过程。
2.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意义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有机衔接,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在于为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合适的人才,避免组织人力资源短缺或过剩。
3.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了解组织战略和业务目标•分析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补充和开发计划•实施人力资源计划•监控和评估人力资源规划的效果4. 人力资源需求和预测方法•定量方法: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进行预测,如人力资源需求量和供给量的趋势分析法、人力资源需求与经济活动关联分析法等。
•定性方法:基于专家判断和主观评估进行预测,如Delphi法、头脑风暴法等。
二、招聘与选拔1. 招聘的概念和目标招聘是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合适的人才加入组织的过程。
招聘的目标是获取具备组织所需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为组织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2. 招聘策略和方法•招聘策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情况确定招聘的目标和重点,如内部招聘、外部招聘、校园招聘等。
•招聘方法:包括招聘渠道的选择和招聘方式的设计,如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猎头公司等。
3. 选拔的概念和方法选拔是通过对招聘者进行评估和筛选,确定其是否适合组织岗位的过程。
选拔方法包括面试、能力测试、实际操作测试等。
4. 招聘与选拔的注意事项•合法性:招聘与选拔过程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歧视应聘者。
•公平性:应保证招聘与选拔过程的公平性,避免内部关系和非职业因素的干扰。
(整理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①战略规划:②组织规划③制度规划④人员规划:⑤费用规划:预算,核算,审核,结算,费用控制。
2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关系: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他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①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②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③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①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②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④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⑥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⑴书面资料⑵任职者报告⑶同事的报告⑷直接的观察岗位分析的资料还可以来自于下属,顾客和用户等。
7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⑴岗位劳动规则⑵员工定额标准⑶岗位培训规范⑷岗位员工规范8、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总
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是针对人力资源领域专业人员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其基础知识部分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功能以及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 人力资源规划: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平衡策略等。
3. 招聘与配置:熟悉招聘流程、选拔方法、面试技巧以及员工配置的原则和策略。
4. 培训与开发:了解员工培训的类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5. 绩效管理:掌握绩效考核的目的、方法、流程,以及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
6. 薪酬福利管理:理解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薪酬结构、福利政策以及激励机制。
7. 劳动关系管理:熟悉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
8. 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障:了解社会保险的种类、参保范围、缴费比例
以及劳动保护的相关规定。
9.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以及信息
安全知识。
10. 法律法规: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11. 职业道德与素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和行为规范。
12. 人力资源战略与创新:掌握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人力
资源管理的创新趋势。
这些知识点是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的基础,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
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
理论和方法。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人力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 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 2.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 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 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 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 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1/ 3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 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3. 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 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 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 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大全
人力资源三级知识点大全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4.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二、人力资源环境:
1.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2.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分析
3.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影响
4.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机制
三、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作用
2.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4.人力资源供给调节和控制
四、招聘与录用:
1.招聘的概念和特点
2.招聘渠道和方法
3.招聘流程和程序
4.录用决策和程序
五、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2.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绩效指标的制定和评定
4.绩效考核和激励
六、薪酬管理:
1.薪酬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薪酬制度的设计和调整
4.薪酬福利的计算和发放
七、培训与发展:
1.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作用
2.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制定
3.培训方法和评估
4.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八、劳动关系管理:
1.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劳动法律法规与劳动合同
3.劳动关系协调和谈判
4.劳动争议处理和仲裁
九、员工关系管理:
1.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2.员工关系建立和维护
3.员工参与和沟通
4.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反馈
十、离职管理:
1.离职管理的概念和程序
2.离职事由和方式
3.离职补偿和发放
4.离职办理流程和手续。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师三级识记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2、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任务目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权责对应原则、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3、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4、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合理分配职责原则5、组织结构图:组织机构图、组织职务图、组织职能图、组织功能图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书面资料、任职者的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的观察7、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8、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实耗工时、实测工时、标准工时、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标准差9、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用人的科学标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10、企业定员的原则: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内外部环境、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11、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12、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依据要科学、方法要先进、计算要统一、形式要简化、内容要协调13、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原则:及时性、节约性、适应性、权责利相结合14、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制定控制标准、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差异的处理15、内部招募的方法:推荐法、布告法、档案法16、外部招募的方法:发布广告、借助中介、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熟人推荐17、情景模拟测试方法:公文筐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决策模拟竞赛法、访谈法、角色扮演、即席发言、案例分析法18、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要素有用、能位对应、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19、企业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人、岗位、双向选择20、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因材施教、激励性、实践性、反馈及强化性、目标性、延续性、职业发展性21、培训项目规划的内容:培训项目的确定、培训内容的开发、实施过程的设计、评估手段的选择、培训资源的筹备、培训成本的预算22、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明确员工培训目的、对培训要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23、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培训项目材料的开发、进行培训活动的设计与选择、建立和培养内部培训师资队伍、统筹协调培训活动、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建构配套的培训制度与文化24、绩效管理的不同认识:国内: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国外:指导、激励、控制、奖励25、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管理制度、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全面,全过程、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26、绩效计划的特征: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参与和承诺是制订绩效计划的前提、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27、绩效面谈的类型:指导面谈、计划面谈、考评面谈、反馈面谈28、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劳动绩效、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29、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与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30、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对成本具有控制性31、岗位评价的原则:系统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能级对应原则32、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为企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33、岗位评价指标:劳动责任要素、劳动技能要素、劳动强度要素、劳动环境要素、社会心理要素34、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少而精、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综合性、可比性原则35、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实物劳动生产率、销货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比率、劳动分配率、附加价值劳动生产率、单位制品费用、损益分歧点36、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劳动分配率基准法、销售净额基准法、损益分歧点基准法37、福利管理的主要原则:合理性原则、必要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协调性原则38、社会保障:三个基本要素:具有社会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三个层次: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39、住房公职金的性质:普遍性、强制性、福利性、返还性40、征缴比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20% 个人8%基本医疗保险:企业6% 个人2%失业保险费:企业2%工伤保险费:企业按各行业的差别费率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1%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41、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推荐选举权42、平等协商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的区别:主体不同、目的不同、程序不同、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依据不同43、平等协商的形式:民主对话、民主质询、民主咨询4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满意度调查指向、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组织、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反馈、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45、劳动标准的结构:纵向结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功能结构:基础类、管理类、工作类、技术类、不变分类的其他劳动标准46、工作时间的种类:标准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47、标准工作时间计算方法: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制度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年制度工作工时:250天×8小时=2000(工时/人·年)月制度工作小时:2000/12=166.67(工时/人·月)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月)48、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条件限制、时间限制、报酬限制、人员限制49、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50、工资支付的一般原则:货币支付、直接支付、按时支付、全额支付51、劳动纪律: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性规则、其他规则52、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制定主体合法、内容合法、职工参与、正式公布5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功能不同、法律效力不同54、集体合同的作用: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55、订立集体合同的遵循原则: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利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56、集体合同的形式:主件和附件、期限为1 - 3年57、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着重解决原则58、新员工三级安全卫生教育:入厂、车间、班组教育。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点终极总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点终极总结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规划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目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合理预测和计划企业未来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1) 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范围(2) 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 进行人力资源供给分析(4) 进行人力资源缺口分析(5)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6) 实施人力资源计划(7) 监控和评估人力资源计划的执行情况三、招聘与选拔1. 招聘的概念和目的招聘是指企业为满足组织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吸引并筛选合适的人材加入企业,以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2. 招聘的步骤(1) 确定招聘需求和招聘目标(2) 制定招聘计划(3) 开展招聘活动(4) 筛选和评估候选人(5) 进行面试和考察(6) 确定录用人员(7) 进行入职和融入工作四、培训与发展1. 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目的培训与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活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变化。
2. 培训与发展的步骤(1) 确定培训与发展的目标和需求(2) 制定培训与发展计划(3) 进行培训与发展活动(4) 评估培训与发展效果(5) 调整和改进培训与发展计划五、绩效管理1. 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目的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提供反馈和奖惩措施等方式,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管理和激励,以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
2. 绩效管理的步骤(1) 设定绩效目标和指标(2) 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3) 提供绩效反馈和奖惩措施(4) 进行绩效改进和调整六、薪酬福利管理1. 薪酬福利管理的概念和目的薪酬福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合理激励和回报员工的工作贡献,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技术。
如①动机测验、②需求结构测验、③工作价值测验都是较精确的工具,适用于员工个体或群体,具体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动力因素,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
有关④工作满意度、⑤薪酬满意度、⑥组织承诺感、⑦员工身心健康状态等方面的调查,能很好的表明员工对组织管理和组织环境的反应和意见,是对一定时期组织管理状况进行诊断的有效工具。
第五章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第一节基本理论1、P137 -138 人性内容:分为自然属性;心理属性(是人性的本质,包括: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心理状态(注意分心喜悦振奋疲劳消沉紧张松驰)、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意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四个方面)。
2、P 138 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
3、P 40 西方的管理理论中,有四种人性假设及管理方式: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代表人物是泰罗;2)“社会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美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管理,美著名心理学家马期洛、阿吉利和麦格雷戈(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人的积极性);4)“复杂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史克思等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4、P144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基督教哲学的人格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许多流派,都强调了以人为中心,构成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
5、P 145 人本管理的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人是唯一能动的资源要素,是第一资源。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6、P146 企业人自身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坚持的最高目标,也是最本质的核心含义。
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必然成为人本管理一项甚为重要的核心要求、原则及衡量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3、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4、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的差异:前者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而后者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多采,更有利于员工的身心的健康,促进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全面发展。
4、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必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5、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1按劳动效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定员;4按比例定员;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6、劳动定员的分类: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定员标准、综合定员标准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比例定员、职责分工定员。
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6内容要协调。
8、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
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式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
9、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
10、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
11、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务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
12、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行为,还有一些规范是专门针对个人行为制定的,如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
1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14、共同发展原则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15、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合理性2准确性3可比性16、关注政府在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条线即: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双方各自合法权益。
17、“收入-利润=成本”模式在企业经营预算中起主导作用,它体现了严肃性、严谨性和严格性。
18、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19、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原则:1及时性2节约性3适应性4权责利相结合。
第二章:员工招聘和配置1、内部招募的优点:准确性高、适应较快、激励性强、费用较低。
2、缺点:1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造成矛盾,产生不利影响,2容易抑制创新3不利于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发扬。
3、外部招募的优点: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4、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1推荐法2布告法3档案法5、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1发布广告2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3校园招聘4网络招聘5熟人推荐6、猎头服务的一大特点:推荐的人才素质高。
7、校园招聘亦称上门招聘,即由企业单位的招聘人员通过到学校招聘参加毕业生交流会等形式直接招募人员。
8、网络招聘的优点:1成本较低;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3使应聘者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贮、分类、处理和检索更加方便和规范化。
9、笔试可以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10、最初的资格审查和初选是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审阅应聘者的个人简历或应聘可编辑申请表进行的。
11、面试考官的目标: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2让应聘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应聘单位的现实状况,应聘岗位的信息和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3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表质。
4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
12、应聘者的目标:1创造一个融洽的气氛,尽量展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2有充分的时间向面试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
3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
4充分的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
5决定是否原意来该单位工作等。
13、面试的基本程序:1面试前的准备阶段;2面试开始阶段;3正式面试阶段;4结束面试阶段;5面试评价阶段。
14、面试评价阶段时评估可采用评语式评估,也可以采用评分式评估,评语式评估的特点是可对应聘者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评价,能反映出每个应聘者的特征,缺点是不能横向比较,而评分式的特点刚好相反。
15、从面试所达到的效果来看,面试可分为初步面试与诊断面试。
16、根据面试的结构化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的优点是可以对所有应聘者均按同一标准进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便于分析比较,减少主观性,同时有利于提高面试的效率,对面试的考官要求低。
17、举例式提问是面试的一项核心技巧,又称为行为描述提问。
基于行为连贯性原理,所提问题应涉及到工作行为的全过程。
18、心理测试主要包括:人格测试、兴趣测试、能力测试、情境模拟测试19、能力测试的内容一般可分为:1普通能力倾向测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数学能力、空间关系判断能力、语言能力2特殊职业能力测试:它是指那些特殊的职业或职业群的能力。
3心理运动机能测试:心理运动能力、身体能力。
20、情境模拟测试比较适合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
21、情境模拟测试法包括:公文处理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决策模拟竞赛法、访谈法、角色扮演、即席发言、案例分析等,其中最长用的是公文处理模拟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21、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对一组人员同时进行测试的方法,它将讨论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
22、多重淘汰式中每种测试方法都是淘汰性的,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合格。
23、补偿式中不同测试的成绩可以互为补充,最后根椐应聘者在所有测试中的总成绩作出录用决策。
24、结合式中,有些测试是淘汰性的,有些是可以互为补偿的25、信度主要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通常信度可分为: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内在一致性系数。
26、稳定系数是指同一种测试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两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的结果的一致性。
27、等值系数是指对同一应聘者使用两种对等的、内容相当的测试方法,其结果之间的一致性28、内在一致性系数是指把同一(组)应聘者进行的同一测试分为若干部分加以考察,各部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29、效度,即有效性或精确性,是指实际测到应聘者的有关特征与想要测的特征的符合程度。
效度主要有三种:预测效度、内容效度、同侧效度。
30、预测效度是说明测试用来预测将来行为的有效性。
31、内容效度,即测试方法能真正测出想测的内容的程度。
32、同侧效度是指现在员工实施某种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考核得分进行比较,若两者的相关系数很大,则说明此测试效度就很高。
33、人员配置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2能位对应原理3互补增值原理4动态适应原理5弹性冗余原理34、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职能分工、专业分工、技术分工。
35、职能分工一般分为:工人、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是企业劳动组织中最基本的分工。
36、专业(工种)分工,它是职能分工下面第二次分工。
37、技术分工,指每一专业和工种内部按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
如技术人员分为助理技术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
38、作业组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协作关系和协作形式。
39、企业确定作业组的规模,一般10-20人左右为宜。
40、车间是企业劳动协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41、5S分别表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42、前三个S针对现场,其要点分别是:整理,将不用物品从现场清除;整顿,将有用的物品布置存放;清扫对现场清扫检查,保持清洁。
后两个S则从规范化和人的素养高度巩固5S活动结果。
43、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15日内持许可证书和劳动合同到原发证机关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30日内,持就业证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居留证。
可编辑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有效地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2、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战略层次、组织层次、员工个体层次。
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通常采用任务分析法)、在职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采用绩效分析法)培训需求阶段分析:目前培训需求分析、未来培训需求分析3、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1面谈法、2重点团队分析法(由8-12人组成)、3工作任务分析法、4观察法、5调查问卷。
4、工作任务分析法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或工作任务分析记录作为确定员工达到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以意大利判定员工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差距所在。
工作任务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正规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5、观察法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调查工具之一,它比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而对于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则不太适用。
6、循环评估模型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以用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的需要。
7、教师的授课技巧高低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
8、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
9、培训后的工作:1向培训师致谢;2作问卷调查;3颁发结业证书;4清理、检查设备5培训效果评估。
10、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1认知成果;2技能成果;3情感成果;4绩效成果;5投资回报率。
11、认知成果用于衡量受训人员从培训中学到什么,一般应用笔试来评估认知成果。
12、技能转换通常是用观察法来判断的。
13、情感成果反映的是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感性认识,包括对设施、培训教师和培训内容的感觉,通常在课程结束时收集。
14、直接传授型培训法适用于知识类培训,主要包括讲授法、专题讲座法和研讨法。
15、讲课教师是讲授法成败的关键因素。
16、讲授法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员工平均费用较低。
局限不利于教学双方互动,教师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17、专题讲座法是针对某一专题知识,这种培训方法适合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或当前热点问题。
18、研讨法的优点:多向式信息交流;要求学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形式多样,适应性强。
19、实践型培训法简称实践法,主要适用于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培训。
20、实践法常用方式如下:1工作指导法2工作轮换法3特别任务法4个别指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