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
![《看电视》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ff1b64998fcc22bdd10d6e.png)
师过渡:生字我们都认会了,把它们放回课文中,相信课文你会读得更好!请大家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课文,注意纠错。)
三、读文思考,感悟体会
1.师:课文读完了,你觉得他们家看电视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家看电视真有点奇妙。
生:齐读
师:【课件2带生字的词】这样还认识吗?自己练习读,不熟悉的请教同桌小伙伴。
(1)分行读词。
(2)开火车读词。
师:【课件3】:瞧!苹果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想摘下来吗?生:指名读生字
师:大家认得不错!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
生:说识字方法。
师:好,这课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就是加一加、换一换。看!【课件4、5】
师:是啊,的确是这样(师板书奇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指导读出奇妙)
2.师: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到底怎么奇妙?请大家看课文第2、3、4、小节。
3.指名说奇妙在哪儿?师相机出示【课件6、7、8】
(1)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2)xx读,指导朗读。
4.师:是啊,“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啥?”你知道吗?
1.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猜猜看,是什么?
板书:电视
2.师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你们家看电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节目出现冲突时,怎么办?
3.师:好,今天呀,我们一起走进明明的家,看看他们家是怎样看电视的?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a9af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c.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教案一:《看电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及词语搭配。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3.通过导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读出课文中的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导读理解课文的详细内容。
2.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电视的看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文本、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机学生准备:课本、笔、本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上面画着一个电视机,引导学生与电视机进行接触和观察。
2.教师问学生:“电视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电视的作用和好处,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讲授新课(15分钟)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看电视》,并让学生跟读。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搭配,并帮助学生记忆。
3.教师让学生再次读一遍课文,并进行发音和语调的纠正。
三、导读(15分钟)1.教师用问题导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详细内容。
a.电视上播放了什么节目?b.孩子们看电视时是怎么表情的?c.小明对电视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展开小组讨论。
a.你喜欢看电视吗?为什么?b.家长是怎么约束你看电视的?c.你觉得看电视对你有什么好处?四、小组活动(15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持人和两个辩手。
2.教师给出辩题:“看电视对我们好吗?”3.主持人组织辩论,每个辩手分别发表意见,主持人总结观点。
五、巩固训练(10分钟)1.教师出示主要程度成绩单,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给学生出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全文,强调学生在朗读、理解、表达和合作方面的进步。
综合实践看电视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看电视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b168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1.png)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节目内容丰富,涵盖了新闻、教育、娱乐、纪录片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学生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有益的节目,如何正确对待电视中的信息,以及如何将电视内容与学习生活相结合,都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看电视观念,提高电视素养,并将电视中的知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其特点。
- 学会辨别电视中的有益信息和不良信息。
- 掌握看电视的基本礼仪和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看电视观念,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会辨别电视中的有益信息和不良信息。
- 掌握看电视的基本礼仪和习惯。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电视中的知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 如何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短片:播放一段关于电视节目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为什么?(二)主题活动一:电视节目分类与特点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电视节目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分享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特点。
(三)主题活动二:辨别电视中的有益信息和不良信息1.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电视节目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有益信息和不良信息。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辨别电视中的有益信息和不良信息。
(四)主题活动三:看电视的基本礼仪和习惯1. 讲解:教师讲解看电视的基本礼仪和习惯,如按时观看、专注观看、不随意插话等。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7b9b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1.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看电视》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电视的正确使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关电视的正确使用方式。
三、教具准备:1. 课文内容的投影或板书。
2. 单词卡片或图片,用于学习生词。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家有电视吗?”引导学生对电视产生兴趣。
2. 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片,引导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Step 2:预读和理解1. 教师呈现课文内容的投影或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文标题。
2. 询问学生对电视的了解,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寻找答案。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Step 3:生词学习1.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或图片,依次呈现生词,并读出发音。
2. 让学生重复跟读,确保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Step 4:课文解析1.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然后逐句解析课文。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确保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Step 5:情感态度培养1. 引导学生思考电视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时间。
2. 让学生就自己家中的电视使用情况进行交流。
3. 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电视使用观念。
Step 6:巩固练习1. 布置口头复述和书写练习,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将其书写下来。
2.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前去采访家长关于家中的电视使用情况,然后统计和总结。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看电视的课文,掌握了新的词汇和重要的句子。
我们通过这篇课文了解到了电视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在娱乐的同时正确使用电视。
六、课后作业:1. 复述课文并书写下来。
《看电视》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1db4e4a98271fe910ef9a1.png)
《看电视》教学反思《看电视》教学反思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三实验小学王春静上午第二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第二册第五课《看电视》。
整篇课文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不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主动放弃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但授课中发生的事情却使我的心异常沉重。
课堂上,讲到文中情深之处,我问学生:“球迷爸爸为什么不看精彩的球赛,而换成了奶奶爱看的京剧?”有的同学抢着回答说:“可能比赛输了,爸爸不愿看了。
”有的说:“可能爸爸困了。
”当我问到“奶奶为什么又把京戏换成了球赛”时,有的同学说:“奶奶累了,不愿看了呗!”……总之,没有一个孩子涉及到“爱”的内容,哪怕一个字眼!孩子们的表情是天真的,这确实是孩子们真实心灵的再现,没有掺杂任何伪装的成分。
在他们的小小心眼里首先想到的是个人的意志,幼小心灵的概念里还没有渗透进给予他人爱的意识。
可见,平时“爱”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多么贫乏!课后,我陷入沉思。
可以说现在的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太多太多,千般呵护,万般疼爱,岂不知父母只是机械地单向地去爱孩子,而从不曾教孩子如何爱他人;孩子们则一味地接受、索取爱的甘露,而从不曾从心底培植“爱”,这谈何爱的回馈?善良的为人父母者,可曾想过爱的简单累积岂能等于爱的质量?长期下去,一个连父母、家人都不爱的人,长大以后如何谈得上爱社会呢?虽然现在社会上下都在提倡给孩子们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但我认为,在提倡这些的同时,更应注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对家人、同学、师长乃至整个社会的爱。
《看电视》教后反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董方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主动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达到启迪思想,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看电视》语文教学设计
![《看电视》语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e2a80b50e2524de4187ec8.png)
《看电视》语文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看电视》语文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看电视》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
全诗以奇妙为线索,采用首尾呼应,设问引思的方法道明了一家四口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频道的浓浓情、款款爱,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
建议教学时,紧扣奇妙展开感悟。
【学习目标】1、会认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环节】一、儿歌入情,初涉奇妙1、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儿歌: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爷爷奶奶,我们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2、你是怎样爱你的家人的?3、你想着我,我想着你,大家心中都念着、想着别人,这才是最温馨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小朋友的家,去看看他们的表现,或许你会有一些想法,会觉得奇妙?用儿歌及语言的交流唤起孩子对家的温情,垫定情感的基调。
同时引领孩子去关注一户人家,并以奇妙为引子去发现问题。
二、感知奇妙,自主识字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读。
并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2、交流反馈读书所得。
读书所得交流应给予孩子充分的表现权,重在学生表述读书过程中的有所悟,不需要作深层感受,旨在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教师可适当捕捉感知奇妙的生发点。
3、自主、合作识字:⑴ 把你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⑵ 共同来解决所提问题。
⑶ 开火车进行检查。
⑷ 进行接龙比赛。
孩子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这些来源于孩子的.问题可利用优生资源解决,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优秀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分组读课文一遍,要求:要读通顺。
三、深悟奇妙,多层练读1、小组合作读,看谁读得美。
2、这一家人晚上看电视,怎么老是频道换来换去的?3、选段读。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813e0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e.png)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2022-12-12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
提题:看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二)自读课文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三)生字教学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四)写字教学“全家”两字教学(五)读懂课文1、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爸爸和我———足球迷奶奶———京剧听的入迷打盹睡觉爸爸和我———足球乐的直叫一起拍手欢呼妈妈———音乐舞蹈2、找出把足球赛转成京剧的小节?爸爸再看球赛时想到了什么?3、结果奶奶听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找出京剧换成足球这一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四五小节(一)自读一二三四五小节(二)细读1、学习第四小节(1)第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接小节提示形式说明)(2)看到妈妈一脸的疲劳你怎么想?(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五小节(1)自读(2)指导?号的朗读(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4)指导朗读三、写字教学爸关写完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交流3、学生练写四、指导整体朗读五、拓展教学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25、看电视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看电视》教学反思(15篇)
![《看电视》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4217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8.png)
《看电视》教学反思(15篇)《看电视》教学反思1这节课给了我启发,我觉得朗读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读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读中自学了生字词,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在读中获得了自己的感悟。
朗读,使学生尝试了自我学习;朗读,也让我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把“读”作为教学主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实践了一个朴素的思想——重复—重复—再重复。
在螺旋递进的重复中,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句进行了感知,在不断地词句“拼装”中,巧妙地实现了课文内容梳理、字词巩固、理清脉络等三大目标。
也许,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整合思想的一种体现吧。
2、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珍惜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倡多角度、有创新的阅读。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如“读了这句话你想问什么?”“我们家的电视还会变频道吗?为什么?”这些开放性的'问题。
都使学生对课文作出了各自独特的思考,因此,学生对问题作出了多元化的解答,也从中学会了自己品读、揣摩、推敲课文。
3、多元朗读,培养学生能力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把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演、议中体会“关爱他人”这一中心。
在默读、合作读、引读中探究课文内容,在表情朗读、读中想象,读读背背中深化课文中心。
我在想:如果每一节课都象上这节课那么成功,那我的语文教学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孩子们也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如鱼得水!《看电视》教学反思2上课了,老师微笑的站在前面,把手背过去。
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学生说:“听到了电视娃娃的声音。
”老师把电视娃娃拿出来,说:“你们猜对了,那么你们是从那里认识电视娃娃的?”学生回答:“看电视知道的。
”老师再问:“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什么节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
老师又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呀?”学生回答后,老师拿出一个大挂图,是书中的插图,可能是老师自己画的。
《看电视》教学案
![《看电视》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10f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c.png)
《看电视》教学案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三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通过观看电视来获取信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因此他们对这个话题可能已经有一些了解。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电视的方法,并提醒他们注意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的看电视的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眼保健操,保护眼睛。
教学准备:PPT,教学图片,看电视的图片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看电视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看电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学习看电视的方法1. 展示一张卡通人物坐在正确距离和不正确距离上观看电视的图片,并提问:你们认为哪个距离是正确的?为什么?2.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分析正确看电视的方法:- 主持老师指导学生在正确的距离上观看电视。
- 学生们应该坐直,双脚着地,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至少为2米。
- 不要过度接近电视或靠近电视。
3.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更多正确观看电视的图片,并要求学生描述看图中学生的正确姿势。
Step 3 学习眼保健操1. 教师通过PPT展示眼保健操的图片,引导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
2. 老师解释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保护视力的重要性,长时间看电视会对视力造成损害。
3. 学生自由活动时,鼓励他们坚持做眼保健操,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眼睛。
Step 4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总结学到的正确看电视的方法和眼保健操的重要性。
Step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学生将正确看电视的方法写在作业本上,并画一张与眼保健操相关的图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正确观看电视的方法以及眼保健操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学生对看电视的兴趣被激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课后的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以及加深对正确观看电视的认识。
Step 6 拓展讨论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电视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并引导他们进行拓展讨论。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你们平常喜欢看什么节目?为什么喜欢?- 你们有没有看电视的时间限制?为什么有这样的限制?- 你们觉得看电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看电视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看电视教学设计(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30be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9.png)
看电视教学设计(通用13篇)看电视篇1教学目标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以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课前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揭题1、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的爸爸妈妈喜欢吗?(板书:看)你们一起看电视时是谁让着谁?(指课件上的课文插图),图上这个小朋友,他家看电视和我们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他家看看吧!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2、出示生字,让学生学前认字,增加成就感,激励其他同学。
3、自由读: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5、检查识字情况:⑴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⑵老师带读注音生字。
⑶读生字(去掉拼音)。
⑷开火车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朗读、感悟课文1、生字回到课文:自由读课文。
给诗歌标出小节。
2、指名5位同学接力读,其他同学听、点评。
3、小组合作读:不懂的地方讨论讨论。
4、班内交流: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⑵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引导,通过朗读来感悟)主要解决问题一:“我”家看电视,奇妙在哪里?引导学生从诗歌二、三、四小节中朗读感悟。
(板书:奇妙)主要解决问题二:到底是什么秘密呢?(板书:秘密爱)5、课件出示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⑴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
看电视教案范文
![看电视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149e2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9.png)
看电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看电视的好处和不好处,认识到适当看电视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通过对看电视的分类,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电视的方法和心态,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看电视的好处和不好处2、分类讨论3、学会正确看电视的方法和心态三、教学步骤1、引入导入看电视的话题,让学生回答“看电视的好处有哪些,看电视的不好处有哪些?”2、展示分析讲解看电视的好处和不好处,简单介绍影响孩子看电视的因素。
分析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从中筛选出适合孩子的内容。
3、分类讨论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将电视节目分类展示,让学生观看、猜测,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类。
4、方法指导学习正确看电视的方法和心态,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看电视,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5、总结收束在这节课的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方法,通过互动形式进行回顾。
四、课堂实施1、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活跃的问题回答互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展示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看电视的好处和不好处。
3、分类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进行分类猜测,让学生充分了解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特点。
4、科学看电视的方法和心态,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看电视,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和思考品质。
5、总结收束,通过课程回顾和结论总结,让学生学会将知识整合为体系结构,让看电视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五、练习与评估1、让学生自己撰写一份科学看电视的心得体会。
2、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和练习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六、教学反思看电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日常娱乐活动,对于孩子来说,科学看电视和学会辨别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作为老师,要多通过教学这种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看电视的好处和不好处,并逐渐养成科学看电视的习惯。
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和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全面人才的任务。
七、教材资源1、中学生智能平板电视观看习惯与防控策略的研究2、家长与电视:人造幼小时代3、从“预防怪现象”看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教育4、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确看电视观念8、教学后记教学后,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电视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适当了解学习科学看电视,能够带给我们更好,更精彩的视听体验,带给我们更多的知识和启发。
《看电视》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
![《看电视》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0091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8.png)
本文着重探讨一种针对《看电视》这一主题进行公开课教学设计的范例。
虽然电视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儿童而言,看电视的时间却受到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常常有人担忧孩子看电视会影响其视力、学习和健康等多方面,但是事实上,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儿童观看电视还能给他们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篇公开课教学设计来探讨如何向孩子们传授正的看电视方法,以及如何让他们更好地从观看中受益。
课程背景本次公开课的授课对象是一群年龄在7-9岁之间的小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有看电视的习惯,但是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授课地点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室。
课程设计1. 授课方式: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展示看电视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和过程性知识。
2. 课程目标: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看电视所能带来的正面影响;(2)通过实践学习,掌握适量看电视的方法;(3)提高对良好看电视习惯的认识。
3. 课程内容:(1)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电视节目的视频,让学生回顾并回答问题,了解电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2)介绍电视观看的好处,如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儿童思维能力等等;(3)展示如何正确地看电视,如设定观看时间、注意休息等;(4)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正确的看电视方法;(5)通过示范和模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6)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看电视习惯,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4.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在家里填写一个电视观看日志,记录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段和观看的节目类型等;(2)要求学生和家长签署一个责任承诺书,承诺遵守适量看电视的规定,保持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5. 教学评估:(1)利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测试;(2)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结语通过这次公开课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看电视习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从观看中受益。
看电视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7ec8e02020740be1e9bb0.png)
看电视教学反思看电视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珍惜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倡多角度、有创新的阅读。
”本课教学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悟课文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景,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哲理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把朗读与语言感知、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读、中体会“关爱他人”这一中心。
在默读、合作读、引读中探究课文内容。
我还重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词语,例如:“疲劳”这个词语,让学生先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意思,在想象一下妈妈“疲劳”的样子,并用几句话说一说。
像这样,对一些聚集着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挖掘,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内涵有较深的理解,还有效地渗透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看电视》教学反思《看电视》是一篇充满温情、充满爱的课文,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好好领会其中的内涵,学生爱家的情感将会得到一定的升华。
但是,这只是我在上课之前的预想,或者说是幻想!我还是先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片段然后再说明吧。
在学生读通课文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爸爸把自己爱看的球赛换成了奶奶爱看的京剧?”我以为他们会很快就说出我要的答案,结果,在几个九不搭八的回答之后终于有一个比较像样的答案了,“因为我们要尊老爱幼,所以爸爸把球赛换成了奶奶喜欢的京剧。
”“好的,那为什么奶奶又把京剧换成球赛呢?”我继续问。
结果,一个个回答令我啼笑皆非!“因为奶奶的眼睛不好,所以要休息一下!”“因为奶奶累了。
”等等。
最后,我忍不住了,我开始了我的“家庭情感教育说教”。
“我们平时经常说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家爱我,我爱家。
为什么这家人喜欢把电视节目换来换去呢?因为啊,他们都想让自己亲爱的家人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看的节目。
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听听她最喜爱的京剧,所以把节目换成京剧;奶奶爱爸爸,也就是她的儿子,所以把节目换成球赛;我们爱妈妈,想让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放松一下,所以把节目换成音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937ddeb52acfc788ebc936.png)
《看电视》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课前准备】1、教师:生字卡片。
2、学生:留心观察家人喜欢看什么电视。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入1、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电视)2、交流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喜欢看什么电视,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的序号。
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划下来。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谁教会自己什么。
小组内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三、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己读。
2、自愿试读,正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记:开火车认读。
四、再读课文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生字念得准不准。
3、全班齐读课文。
五、写字全部是上下结构,指导写家。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看图说话这是谁的家?他家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三、学习第一节1、指名朗读。
2、奇妙是什么意思?我家有什么奇妙的事呢?学习第二、三、四节:先大声地读读诗歌!3、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我家有什么奇妙的事呢?(身为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奶奶放弃了自己爱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齐拍手欢笑。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4、学习第五节:读一读,想一想:每个人的心中都装着什么?(读出老人对儿孙的浓浓爱意。
)四、说话训练⑴齐读第2~5节诗。
⑵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说话,例: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五、巩固生字1、听字标序。
2、听字举卡片。
3、找朋友。
六、作业1、扩词:关、写、完、全。
2、朗读诗歌,最好能把诗歌背出来。
扩展阅读《看电视》课文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爸爸是明明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91a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3.png)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庭的温馨氛围。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家庭观念。
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视、投影仪、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视节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里看电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习生字词。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语文知识,如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搭配等。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看电视的经历,培养家庭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看电视》2. 生字词:温馨、拥抱、欢声笑语、陪伴3. 语文知识:标点符号、词语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因为……所以……”造句,至少3句。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家庭观念。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结合家庭活动,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馨,培养家庭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家庭温馨氛围的感受。
2. 生字词的学习:掌握生字词是基础,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对情感表达和家庭观念的培养需要特别关注。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化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5. 板书设计: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记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看电视》教案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看电视》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c71ae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6.png)
学校六年级语文教案《看电视》教案及反思学校六班级语文教案《看电视》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依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六班级语文教案《看电视》,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看电视》是第二单元第一课。
本课由一幅图、一首儿歌组建,其指导思想是通过看图关心同学理解诗的大意,通过诗歌关怀同学熟悉生字,体现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学句意图。
依据新课标要求1、2班级能使同学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册使同学熟悉550字,把握其中250个,每课认字13个左右。
【教学要求】1、学问思想方面:通过学习,使同学熟悉14个字,会写6字。
2、情感方面:使同学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力量方面:提高同学识字力量,培育同学大胆发言乐观思索的力量。
【教学重点】使同学熟悉14个生字,会写6个字,【教学难点】辨认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受到训练。
那么,采纳什么方式履行识字,突破难点呢?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图画,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纳灵敏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同学思索,通过尝试、谈话,公平地与同学沟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爱好,这样更好地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
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注意教给孩子识字方法,使同学学会识字,这也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猜谜揭题:我首先,以情激趣,“同学们,今日我们先来猜谜语,好不好?”这样做其目的是集中同学的留意力,引起同学学习爱好。
2、初步感知:新课标要我们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敬重同学的个体差异,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因此,我为同学制造了自主感知的学习情境。
让同学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然后小组相互请教,解决疑难。
全班沟通,说说自己学会什么,有哪些是未能解决的。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精品3篇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02fb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0.png)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我家里每个人的秘密。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揭题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二、初读感知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会读的字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互相交流,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
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字方法交流,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四、再读课文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
3、全班齐读。
五、读写结合1、指导学生看图:这是谁的家?他家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以“奇妙”设立悬念,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呢?第二课时(3月8日)一、朗读感悟围绕“奇妙”展开:1、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2、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3、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4、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5、全班齐读第二节到第五节。
用“因为……所以……”造句。
例如:因为我和爸爸爱奶奶,所以我们……二、游戏活动巩固生字1、读生字卡片。
2、组词三、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写、家”的书写。
1、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电视》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家庭的温情及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
猜猜看,是什么?
板书:电视
2.师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你们家看电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节目出现冲突时,怎么办?
3.师:好,今天呀,我们一起走进明明的家,看看他们家是
怎样看电视的?
板书:看
师过渡: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大家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师:读好了吗?【课件1带拼音字】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领读、齐读)(一字一词)
谁还想读?好,请大家一起来读一次。
生:齐读
师:【课件2带生字的词】这样还认识吗?自己练习读,不熟悉的请教同桌小伙伴。
(1)分行读词。
(2)开火车读词。
师:【课件3】:瞧!苹果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想摘下来吗?
生:指名读生字
师:大家认得不错!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
生:说识字方法。
师:好,这课最主要的识字方法就是加一加、换一换。
看!【课件4、5】
师:还有好多生字我们还没有提到,但我们都认住了,你是
怎样记住的?赶快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过渡:生字我们都认会了,把它们放回课文中,相信课文你会读得更好!请大家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课文,注意纠错。
)
三、读文思考,感悟体会
1.师:课文读完了,你觉得他们家看电视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家看电视真有点奇妙。
师:是啊,的确是这样(师板书奇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小节(指导读出奇妙)
2.师: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到底怎么奇妙?请大家看课文第2、3、4、小节。
3.指名说奇妙在哪儿?师相机出示【课件6、7、8】
(1)用“因为……所以……。
”练习说话。
(2)师范读,指导朗读。
4.师:是啊,“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啥?”你知道吗?
四、小结:
你们都是孝敬长辈,关爱家人的好孩子,愿你们时刻都能关爱自己的家人,亲人,朋友,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后体会: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注意力“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
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温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
万千。
本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浓浓的“情”,而这浓浓的情都包含在字里行间。
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
基于此,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先指导学生朗读重点的句子,然后逐步扩展到全文的朗读。
,我还注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另外,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以识记生字为教学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尤其是游戏“摘苹果”的识字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