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浙教版科学七上2.1《生物与非生物》练习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2.1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2.1生物与非生物
与非生物
知识点 2 观察蜗牛
12.小明对蜗牛生活习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蜗牛的听觉灵敏,稍有声音立即会躲起来 C.蜗牛的主食是植物的嫩叶和嫩芽 D.蜗牛利用足四处爬行觅食
[解析] 蜗牛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但没有听觉。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1)实验一说明蚯蚓没有_____视__觉___,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 ____嗅__觉_器__官___,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有____感_光__器_官____。 (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 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 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条蚯蚓,过 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 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_____蚯__蚓__适_合__生_活__在__什_么__样_的__环__境_中_____________?
[解析] 黄鹂、白鹭属于动物,柳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 早莺、新燕属于动物,树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C项诗中没 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小荷属于植物,蜻蜓属于动物,诗中 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4.生物体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 A ) A.生物能生长 B.生物能进行物质交换 C.生物能繁殖 D.生物对环境的反应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10.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能__呼_吸___、___能__生_长____、 _____能_繁__殖__后_代_______、____对_外__界__刺_激__有_反__应_____、 ___能__遗__传_和__变_异_____、___能__进_化____等,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区别 是___有__无__生_命____。

浙教版科学七上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练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练习题(含答案)

生物与非生物1.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繁殖后代D.生物能呼吸,非生物不能呼吸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

A.能进行呼吸,具备新陈代谢功能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C.整个个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能快速运动并且遇到障碍物自主转向3.下列物种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A.②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⑧D.①⑤⑦⑧4.使用工具能提高人们的观察力。

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时,观察工具最好选用( )。

A.显微镜B.放大镜C.天平D.刻度尺5.(1)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现象,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能否进行。

(2)生物因为能,所以环境中需要有充足的空气;能和发育;能,具有生殖现象;对,即具有应激性;因为有的特性,具备了进化的条件。

(第6题)6.根据蜗牛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相应的结构名称:A ,B 。

(2)能分泌黏液的是[],它是蜗牛的器官。

(3)对蜗牛起保护作用的是[],蜗牛获取食物用[]。

7.【盐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8.科学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问题是:课桌是用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由细胞构成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运动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殖下一代,也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9.作为生物体,必须具备若干生命活动的特征。

下列生物体所进行的生命活动现象中,一旦停止生命就宣告生命终结的是(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的新陈代谢C.植物的光合作用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0.小明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1 生物和非生物(学生版)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2.1 生物和非生物(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和非生物目录 (1) (2) (3) (5) (8)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便是非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呼吸、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3.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都具有细胞等基本结构。

②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③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④生物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有应激性,能对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⑦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能进行新陈代谢。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生物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即生物有生命。

【难点聚焦】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例如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进行增殖,也属于生物。

3.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4.生物的学习方法(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试题:2.1 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试题:2.1 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试题:2.1 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2 . 蜗牛四处爬行的主要目的是()A.寻找食物B.逃避天敌C.繁殖后代D.锻炼身体3 .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不断长高的钟乳石B.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放的礼花D.生石花4 . 下列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是()A.人出汗B.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C.蘑菇从小长大D.雏鸡破壳而出5 . 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

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都能进行呼吸B.都能自由运动C.都能进行生长D.都能繁殖后代6 . 下列物体中,属于非生物的是()B.A.C.D.7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这是对环境的适应B.水稻的生长和铁球的膨胀都属于生长C.母猪生小猪是生物的繁殖,生产汽车不是繁殖D.生物都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8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说明生物能够()A.进行生长和繁殖B.发生遗传和变异C.对刺激作出反应D.排出体内的废物9 . 马戏团里的动物们在表演精彩的节目,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孔雀开屏B.猴子走钢丝C.狮子钻火圈D.小猴子拉马车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都能生长和繁殖11 . 以下四种是南浔区的特色产品,其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A B.B C.C D.D12 . 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练习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同步练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练习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

第二章:察看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一:预习训练1、依占有无生命可把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和两大类。

2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可是它们也是有区其他,它们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 的不一样:植物___ ____,动物 ________。

3、请写出你熟习的 5 种动物和 5 栽种物的名称。

5 种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栽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生物察觉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做处相应的。

5、我们常常是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二:讲堂稳固1、以下物体中属于植物的是( )A. 汽车和小狗B.蚂蚁和老虎C.桃树和神仙掌D.蜗牛和猪笼草2、以下生物中所有靠从外界摄入食品而获取营养的一组是( )A. 小猪、神仙球B.玫瑰花、水仙花C.紫菜、青蛙D.蜜蜂、蝴蝶3、以下生物中能自己生成有机物的是( )A. 草履虫B.熊猫C.桃树D.草鱼4、二氧化碳是生物呼吸产生的废物,但对有些生物来说,二氧化碳却成了他的营养物质。

以下生物中,属于这种生物的是( )A. 梨树B.乌龟C.蚂蚁D.老虎5、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为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

6.试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遗传变新陈代谢生长现象应激性生殖发育适应环境异生物非生物7.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可否进行光可否自由迅速可否主动吃东西合作用运动动物植物三: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以下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 A.蜻蜓 B. 金鱼藻 C.海底珊瑚 D.草上的露水2.下述相关植物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响,是动物;课桌无反响,是植物。

C.害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刻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响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因此向日葵是动物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差别是( )A. 动与不动B.营养方式不一样C.能否绿色D.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互换4.以下生物体中属于动物的是( )A. 神仙球B.向日葵C.水草D.发光水母5.以下哪项是桃树和小狗最大的差别()A. 不吃东西B.不可以跑C.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D.不长毛6.春季,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由主假如()A. 绿色工业废水大批流入池塘。

七年级科学上册 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浙教版

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同学把七种动物根据其特征分成两类:一类是鲸、麻雀、袋鼠,另一类是蟹、蝴蝶、乌贼、蚱蜢。

他进行分类的依据可能是()A.体温是否恒定B.是否会飞C.卵生还是胎生D.水生还是陆生【答案】A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答案】C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草②蘑菇③珊瑚标本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②⑥【答案】C4.下列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C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含羞草、真菌、水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C.猫、蘑菇、细菌D.蝴蝶、小鸟、钟乳石【答案】C6.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配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

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答案】B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B8.在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的是()A、种B、科C、纲D、门【答案】D9.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A、水母、大肠杆菌B、机器人、乌龟C、电脑病毒、向日葵D、飞机、摩托车【答案】A10.以下为多细胞生物的是()A.洋葱 B.衣藻 C.草履虫 D.变形虫【答案】A1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D.使面包发霉的霉菌【答案】D1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冬眠的青蛙 B. 禽流感病毒 C. 恐龙化石 D.细菌【答案】C13.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应放在身体前略偏左B. 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物镜和载物台C显微镜对光时,光线依次经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D.当镜筒上升时,左眼看目镜,右眼闭上,以利于观察。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2.1生物与非生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2.1生物与非生物

(徐勇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 2.1生物与非生物讲义)2.1生物与非生物【课前回顾】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_______→建立________→制定________→获取________→检验与_______→合作与________。

2、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

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D、作出解释3、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0厘米4、如下三项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

(2)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100。

(3)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读数V1 ;然后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数V2,则V石=V2—V1。

上述三项实验中:▲两次实验的思路是相同的。

这两次实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知识要点】一、放大镜的使用1.放大镜的结构放大镜一般用玻璃做成,用手摸可感觉到它中间厚,边缘薄。

2.放大镜的作用和特点放大镜能将观察对象放大,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使用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不要与被观察的物体离得太远,观察时,可将放大镜在物体与人眼之间适当的移动,使看到的物体较为清晰为止。

4.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可扩大观察范围,属于_________观察。

二.观察蜗牛1.蜗牛的外形特征(1)体外有一个____________的外壳,它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头部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长,后一对较短,具有__________觉和_______的作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I)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I)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10题;共21分)1. (2分)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 . 生物能自身制造养料,而非生物不能C . 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D . 生物对环境变化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2. (2分)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 . 会唱歌的机器人B . 落光叶子的银杏树C . 缓慢爬行的蜗牛D . 憨态可掬的黑猩猩3. (2分)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 滴水穿石B . 生根发芽C . 开花结果D . 雨后春笋4. (2分)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向光生长,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A . 变异性B . 应激性C . 遗传性D . 能影响环境5. (2分)蚯蚓能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同时它又可以疏松土壤,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A . 环境影响生物B . 环境适应生物和影响生物C . 生物影响环境D . 生物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6. (2分)我们都知道在野外迷路后可以通过观察大树来辨别方向.长得更茂盛的一面就是南面,这是因为南面是向阳的一面,树木接受阳光的照射后生成有机物,树叶就因此长得相对茂盛.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 生活需要营养B . 能进行呼吸C . 能排出自身体内的废物D . 能进行繁殖7. (2分)“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 生物能繁殖后代C . 生物能进行呼吸D . 生物能生长8. (2分)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生物特征()A . 新陈代谢B . 生殖C . 遗传变异D . 进化9. (1分)单细胞生物既具有细胞共同的结构特点,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结构;也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如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

2.1 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的分类检索表中,鱼的类别应该位于(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熟练掌握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分析题意,一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生物分类是指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可见分类的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解答】由分类检索表可知:A.有种子,因此属于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B.无种子,因此属于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C.体温恒定,因此是鸟类和哺乳类;D.的体温不恒定,因此是变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因此,鱼的类别应该位于D。

故选D。

2.“五月枇杷黄”。

每年这个时候,我市各地的枇杷陆续采摘上市。

仔细观察图中的枇杷结构,你认为枇杷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植物分类的知识点,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被子植物的种子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菊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第1页/共9页3.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 虾B. 鱼C. 鸡D. 牛【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分类的相关知识,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主要包括(常见的)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解答】虾没有脊椎,所以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选A。

4.小狗像它的父母,这是因为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A. 生殖B. 生长和发育C. 遗传D. 具有应激性【答案】C【解析】【分析】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_2.1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_2.1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_2.1生物与非生物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们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可分为A.动物和植物B.生物和非生物C.微生物和动物D.运动的和不运动的2.以下四种是南浔区的特色产品,其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A B.B C.C D.D3.小明在观察蜗牛时记录了蜗牛所处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

根据观察结果,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呼吸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5.农民伯伯在采摘蔬菜时,经常会发现有些叶片被小动物吃掉,而小动物经过的菜茎上会留有黏液,形成这一现象的小动物可能是A.蝗虫B.蝴蝶C.蜗牛D.小鸟6.草履虫遇到浓盐水会躲避,这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下列现象与此一致的是()A.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合拢B.竹节虫体形似竹节C.奔跑的豹子D.行驶的汽车7.公鸡早晨会啼叫,这种现象属于A.生物的繁殖B.生物的生长C.生物对环境的反应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8.下述有关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C.含羞草受震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是动物9.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本质的区别?A.跳舞草“跳舞”B.向日葵向着太阳转C.汽车轮胎充气过多而爆炸D.母马生小马10.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

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

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风化岩石的作用。

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进行新陈代谢B.能遗传和变异C.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二、填空题11.读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2.1 生物与非生物-word文档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2.1 生物与非生物-word文档

第2章观察生物2.1 生物与非生物[对应学生用书A本P14—P15]重点提示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A组1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__能生长__、__能繁殖后代__、对外界刺激有反应、__能遗传和变异__、能进化。

2相信你已经认识了不少生物,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D)A. 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B. 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 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D. 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3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A. 种子发芽B. 蜻蜓点水C. 潮起潮落D. 猫捉老鼠4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C)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 生物能自身制造养料,而非生物不能C. 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D. 生物对环境变化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5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红枫(B)A. 不能动B. 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C. 没有呼吸作用D. 能生长6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B)A.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7小科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时,对蜗牛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

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种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

据此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B)地点蜗牛数量/只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1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1干草地中2A. 阳光充足B. 阴暗潮湿C. 空气新鲜D. 高温干燥8(亳州中考)如图所示,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C)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进行呼吸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第8题)),(第9题))9如图所示为蜗牛的形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填写各部分的名称:A.__眼__;C.__口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生物与非生物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生物与非生物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生物与非生物综合测试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下图是《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邮票。

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邮票中动物均用鳃呼吸B.邮票中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C.邮票中虾、蟹属于软体动物D.邮票中的鱼、乌龟、青蛙属于脊椎动物2. 法国某公司最近展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机器人Spyke。

Spyke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由电脑进行控制,也可以远程通过互联网进行控制。

它不仅会说话(通过内置的VoIP电话),而且可以四处观察(通过内置的摄像头),最重要的是,它还会自动补充能量(自动充电)。

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构成机器人的基本单位是细胞C.机器人能进行新陈代谢D.机器人不是生物3.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4. 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点击电脑的键盘,屏幕上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电脑是生物B.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C.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D.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某一个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5.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②属于种子植物,①⑤属于脊椎动物B.③在花丛间飞舞,属于觅食行为C.④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蕨类植物D.①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③用气门呼吸;⑤用鳃呼吸6.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A.小博说: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我们可以尽量开发利用B.小海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因此我们只管捕捞鱼而不用养殖。

C.小保说: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用就地保护的方法D.小源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练习(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练习(有答案)

2·1生物与非生物1.根据有无生命可把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和两大类。

蜗牛、桌子、狗、婴儿、汽车、含羞草、水稻、蚯蚓、玩具狗中,属于生物的是。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都有生长、发育和的现象;②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如摄食、呼吸、排泄等);③生物都有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④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能进化;⑤生物具有完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⑥生物的生活需要环境,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主要以一些植物幼嫩的茎叶为食,是农业虫。

蜗牛体外有,头部有;腹部有,是蜗牛的器官,其内有足腺,能分泌,有助爬行。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蜗牛有觉、觉、觉、觉,没有觉。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蜗牛有以下生物基本特征:①蜗牛具有的结构;②蜗牛能对外界刺激;③蜗牛的生活需要。

1.蜗牛没有的感觉是()A.触觉B.视觉C.听觉D.嗅觉2.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方3厘米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

这说明蜗牛具有()A.视觉B.味觉C.触觉D.嗅觉3.如图在两滴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D.生物体都能通过运动适应一定的环境4.(2014·临沂)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呼吸与运动B.运动与排出废物C.生长与繁殖D.需要营养与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大熊猫B.机器人C.电脑D.月亮2.(2013·怀化)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小麦B.野人C.雪人D.爬山虎3.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A.运动B.生长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电闪雷鸣B.潮涨潮落C.山洪爆发D.鸳鸯戏水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6.“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排泄废物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7.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现象()A.植物的种子萌发B.甘薯长出新叶子C.糖水蒸发后产生糖的晶体D.家养的鸭由0.5千克增加到2.5千克8.在一滴河水中,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 1 节:生物与非生物(一)一:预习训练1、根据有无生命可把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和两大类。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是它们也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的不同:植物___ ____,动物____ ____。

3、请写出你熟悉的5种动物和5种植物的名称。

5种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做处相应的。

5、我们往往是根据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二:课堂巩固1、下列物体中属于植物的是( )A.汽车和小狗B.蚂蚁和老虎C.桃树和仙人掌D.蜗牛和猪笼草2、下列生物中全部靠从外界摄取食物而获取营养的一组是( )A.小猪、仙人球B.玫瑰花、水仙花C.紫菜、青蛙D.蜜蜂、蝴蝶3、下列生物中能自身生成有机物的是( )A.草履虫B.熊猫C.桃树D.草鱼4、二氧化碳是生物呼吸产生的废物,但对有些生物来说,二氧化碳却成了他的营养物质。

下列生物中,属于这类生物的是( )A.梨树B.乌龟C.蚂蚁D.老虎5、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

6.遗传变7.三: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 A.蜻蜓 B.金鱼藻 C.海底珊瑚 D.草上的露珠2.下述有关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是动物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动与不动B.营养方式不同C.是否绿色D.是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4.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动物的是( )A.仙人球B.向日葵C.水草D.发光水母5.下列哪项是桃树和小狗最大的区别( )A.不吃东西B.不能跑C.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D.不长毛6.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主要是(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

B.绿地上的草,树倒映在水中C.水中绿色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7.猪笼草一种常绿的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8.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红枫的叶是红、橙黄或黄绿色。

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它不能移动位置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C.它不会繁殖D.它只能在阳光照射下生活9.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四个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吗(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D.狗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已制造营养10.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哪种操作可椒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A.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表变干燥D.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二)填空、简答题11.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植物能_____ ___,不需____ ____。

动物不能____ ____,只能靠________。

12.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普照大地。

小河边,垂柳抽出新枝,小草迎风起舞。

鸟儿在枝头放声歌唱,引得蚯蚓也从黑油油的土中探出头来欣赏歌声和美景。

试回答。

(1)短文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求对短文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你认为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3)短文中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作者认为是被鸟儿的歌声吸引,并能欣赏美景,由此判断作者认为蚯蚓有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

对此同学们设计实验来寻找事实依据,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蚯蚓对他们的掌声并无反应,证明作者的假设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4)你认为对蚯蚓从泥土中探出头比较合理的假设是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随堂练习()年月日班级姓名学号第二章:观察生物第 1 节:生物与非生物(二)一:预习训练1.放大镜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

2.蜗牛身体中,体外有________,头部有________,腹部有________,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其内有足腺,能分泌________。

蜗牛的运动结构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蜗牛有________觉、_______觉、________觉、________觉,没有________觉。

4.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巩固1、蜗牛没有的感觉是( )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D.嗅觉2、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的原因是( )A.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B.神经系统受到损害C.循环系统受到损伤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化石B.会笑的洋娃娃C.爬山虎D.钟乳石4、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5、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填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在________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_______作用。

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刺激会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

三: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A.大熊猫 B.机器人 C.电脑 D.月亮2.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 B.河水 C.蘑菇 D.鱼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珊瑚 C.发光水母 D.水稻4.蜗牛爬行时会留下痕迹,主要是由于什么器官能允泌黏液( )A.壳 B.眼 C.触角 D.足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6.蜗牛四处爬行的主要目的是( )A.寻找食物 B.逃避天敌 C.繁殖后代 D.锻炼身体7.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现象( )A.植物的种子萌发B.甘薯长出新叶子C.糖水蒸发后产生糖的晶体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加到2.5千克8.公鸡早晨会啼叫,这种现象属于( )A.生物的繁殖B.生物的生长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些选项不能作为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 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 D.能对坏境的变化作出梧应的反应10.使用下列仪器观察蜗牛的外形,你觉得适当的是(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D.玻璃板11.根据你对蜗牛的认识,觉得蜗牛生活的环境是( )A. 干燥温暖 B.潮湿温暖 C. 潮湿寒冷 D.干燥寒冷12.放大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被观察物体的( )A. 放大正立的像 B.缩小正立的像C. 放大倒立的像 D.缩小倒立的像(二)填空题:13.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________和没有生命的________。

________对刺激有反应,________对刺激没有反应。

14.蜗牛身体中,体外有________,头部有两对________,两只________,一个________,腹部是________,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其内有________,能分泌________。

15.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

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是因为生物能________。

(三)实验、简答题16.假设蜗牛有视觉,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的假设。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给你青菜的嫩叶、老叶、根、糖、肉,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蜗牛喜欢吃什么?18.自从学习了《观察蜗牛》这部分内容后,小明和小红对蜗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几天的野外观察后,他们发现,蜗牛喜欢在(填“白天”或“夜间”)出来找食物吃,喜欢栖息在处,它主要以为食,所以说蜗牛对农业是有(填“益”或“害”)的。

参考答案:生物与非生物(一)预习训练:1、生物非生物 2、营养方式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只能摄取现成食物获得养料 3、略 4、反应 5、特征课堂巩固:1、C 2.D 3.C 4.A 5.繁殖生长发育 6、第一行:能能能能能第二行: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 7、第一行:不能能能第二行:能不能不能课后作业:1.B 2.B 3.B 4.D 5.C 6.C 7.B 8.B 9.D 10.D 11、营养方式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摄取食物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料摄取食物获取养料12、(1)垂柳小草鸟儿蚯蚓(2)动物植物(3)听视错误(4)可能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合理即可)生物与非生物(二)预习训练:1、凸透镜正立放大 2、壳触角足运动粘液腹足 3、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 4、略课堂巩固:1、C 2.D 3.C 4.D 5、(1)略(2)受到刺激保护做出反应(3)触觉味觉嗅觉视觉课后作业:1、A 2.B 3.A 4.D 5.A 6.A 7.C 8.C 9.C 10.A 11.B 12.A 13.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 14、壳触角眼口足运动腺体粘液 15、繁殖生长发育 16、略 17、略 18、夜间潮湿植物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