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李 坚

196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朱元璋传》是著名明史专家吴晗的代表作,该书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僧人到皇帝的一生,结合元末明初的历史条件,对朱元璋一生的功过作了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吴晗先生治学严谨,《朱元璋传》经过20年的艰苦写作,历经四次修改,终于得以成书。一是1944年在重庆出版的《由僧钵到皇权》和《明太祖》;二是1947至1948年完稿,1949年4月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的《朱元璋传》;三是

1954至1955年改写的《朱元璋传》油

印本;最后才是修改于1964年,1965

年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代表吴晗先生

学术水准、至今广为流传、影响极大的

《朱元璋传》。

现珍藏于我馆的吴晗先生的1948

年《朱元璋传》手稿,是1954年当时任

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同志亲自捐赠我馆

的。手稿共分六章:《小流氓》、《红军大

将》、《从吴国公到吴王》、《大皇帝的统

治术》、《恐怖政治》和《家庭生活》。该

手稿毛笔手书,正文136页,封面、目

录、封底、后记(2页)共5页,共计141页,分4册线装。封底有几行钢笔草书,字迹潦草,大意是:第一,彭(莹玉)的下落是消极的、道家的,称赞不当。第二,国家机器由军队、法庭、特务机构等组成,而不是由官僚机构和军队组成。第三,朱元璋由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不是由个人的人性物欲决定的,团体利益决定个人利益。其右是吴晗同志对此的说明,用毛笔书写:“下面这一启扎记是1948年12月间毛主席的当面指示,地点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毛主席的住处。谈话时间从下午6时到12时。主席指示的话很多,当时所记的仅仅是对于这一稿子的主要的话。 吴晗追记。1954年4月1日”。那么,钢笔草书就是吴晗现场记录的毛泽东主席接见时发表的对该稿的意见。为了加深对该手稿的认识,就应该较全面地了解《朱元璋传》几易其稿的情况。

1943年,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也由于对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痛恨,吴晗应林同济之约编写《由僧钵到皇权》,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1944年由重庆在创出版社出版。当《由僧钵到皇权》一书寄出后,又收到由潘公展、印维廉主编的《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的征稿,约他写一部《明太祖》,用的也是《由僧钵到皇权》的稿子,由重庆的胜利出版社出版。吴晗文笔生动,善于取材,这本书

故事性强,通俗易懂,读起来颇能引人入胜,但较之后来的《朱元璋传》,《由僧钵到皇权》只是一本讽喻时政的通俗读物,而不是一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著作。

吴晗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由僧钵到皇权》是为了解决生计和发泄政治上的愤懑而写的。当时资料非常缺乏,而且作者掌握马列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平还很有限,对所谈问题的科学分析是很不够的。因此,《由僧钵到皇权》出版后他的内心十分不安,加以一书两名,使他更感到不快,所以决定回北平后多读史料,重新写过。从1947年起,吴晗便利用工作间隙,开始重写,把篇幅扩大将近一倍,由原来的八万字改写成十五、六万字,而且许多看法也和初稿完全不同。此外,还增加了500多条小注。1948年8月,《朱元璋传》完稿,这就是珍藏于我馆的手稿。

该书1949年四月在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由于这次改写是在战争年代进行的,这时吴晗工作很繁忙,加上当时白色恐怖十分严重,这个改写本无论在观点上还是史料上,都存在着缺陷。例如对西系红巾军首领彭莹玉(彭和尚)“功成不居”大加赞赏;认为国家机器只是官僚机构和军队,比喻为封建皇权的两个轮子;由于当时对反动统治蒋介石集团的痛恨,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指桑骂槐,给朱元璋以过分的斥责,不完全切合实际的评价。另外,从谴词造句上,也不难看出还有出自一个旧式文人之手。1948年,这个改写本完成后,吴晗从北平来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在百忙中认真阅读了《朱元璋传》的原稿,对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在给吴晗的信中指出:“……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后来吴晗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意见,“发愤重新读书,果然发现了过去所没有注意的史料,彭莹玉是战斗到底,被元军杀害的。”(1965年三联书店版《朱元璋传·自序》) 1954年,吴晗开始对1949年出版的《朱元璋传》进行改写,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改写成《朱元璋传》的第3个本子。在这次修改中,作者利用新的史料纠正了彭莹玉的结局;从官僚机构、军队和特务网几方面比较全面地认识明初的国家机构;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肯定了明初农业、工商业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章的理论性大大增强了。为慎重起见,这个修改本没有出版,而是油印了100多本。毛泽东同志和学术界的朋友都对修改本提出了意见,涉及的大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问题。所以,吴晗下决心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他在1965年版《朱元璋传·自序》中说:“经过九年来的学习,有些问题比以前认识得似乎清楚一些了,特别是关于阶级、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和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学习得比较用心一些,也写了一些文章。”在这个基础上,1964年2月,吴晗利用生病休假期间开始第四次改写《朱元璋传》。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朱元璋传》最后定稿,并于1965年2月正式出版。这个版本不论在观点方面,史料的运用,还是在文字的表达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它通过对元末明初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认真分析,比较实事求是地对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应有的评价。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 摘要: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1)引言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2)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

关于书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书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书的高考作文素材 导语:关于书籍的写作素材,同学们一定要多多收集整理哦,很多高考的主题都可以让这个方面延伸拓展,下面就来分享小编整理的关于书籍的高考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书的高考作文素材1、书是老师,书是大学 法拉第:书引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开始。

2、书与人生结下不解之缘 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 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 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 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 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 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他被人称为“书簏”。(簏:竹编成的箱子) 行书橱:这是人们对唐代学问大家虞世南的称呼,意思是说他读书面广,常识渊博,像一个活动的书柜。被人称为“书橱”的还有宋代政治家李纲。而明代文学家丘琼山博学多才,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吴晗《朱元璋传》的 1948 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李 坚 196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朱元璋传》是著名明史专家吴晗的代表作,该书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僧人到皇帝的一生,结合元末明初的历史条件,对朱元璋一生的功过作了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吴晗先生治学严谨,《朱元璋传》经过20年的艰苦写作,历经四次修改,终于得以成书。一是1944年在重庆出版的《由僧钵到皇权》和《明太祖》;二是1947至1948年完稿,1949年4月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的《朱元璋传》;三是 1954至1955年改写的《朱元璋传》油 印本;最后才是修改于1964年,1965 年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代表吴晗先生 学术水准、至今广为流传、影响极大的 《朱元璋传》。 现珍藏于我馆的吴晗先生的1948 年《朱元璋传》手稿,是1954年当时任 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同志亲自捐赠我馆 的。手稿共分六章:《小流氓》、《红军大 将》、《从吴国公到吴王》、《大皇帝的统 治术》、《恐怖政治》和《家庭生活》。该 手稿毛笔手书,正文136页,封面、目 录、封底、后记(2页)共5页,共计141页,分4册线装。封底有几行钢笔草书,字迹潦草,大意是:第一,彭(莹玉)的下落是消极的、道家的,称赞不当。第二,国家机器由军队、法庭、特务机构等组成,而不是由官僚机构和军队组成。第三,朱元璋由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不是由个人的人性物欲决定的,团体利益决定个人利益。其右是吴晗同志对此的说明,用毛笔书写:“下面这一启扎记是1948年12月间毛主席的当面指示,地点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毛主席的住处。谈话时间从下午6时到12时。主席指示的话很多,当时所记的仅仅是对于这一稿子的主要的话。 吴晗追记。1954年4月1日”。那么,钢笔草书就是吴晗现场记录的毛泽东主席接见时发表的对该稿的意见。为了加深对该手稿的认识,就应该较全面地了解《朱元璋传》几易其稿的情况。 1943年,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也由于对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痛恨,吴晗应林同济之约编写《由僧钵到皇权》,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1944年由重庆在创出版社出版。当《由僧钵到皇权》一书寄出后,又收到由潘公展、印维廉主编的《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的征稿,约他写一部《明太祖》,用的也是《由僧钵到皇权》的稿子,由重庆的胜利出版社出版。吴晗文笔生动,善于取材,这本书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 导读:本文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淡泊的高考作文素材 摘要: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1)引言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横流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淡泊,向自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2)事实论据 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军界,拒绝接受随蒋介石飞往台湾的命令,借故在香港隐居下来。从此,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性的集会和社会活动,不接见任何记者采访,断绝一切与党政军故旧的联系,整日以读书、写字为乐。其间蒋介石、蒋经国你子曾数度

邀请他去台湾任职,并许以高官厚禄,他都婉言谢绝。从44岁至85岁逝世,他一直过着淡泊的隐居生活。 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关于书的素材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关于书的素 材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关于书的素材1、书是老师,书是大学法拉第:书引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

开始。2、书与人生结下不解之缘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他被人称为“书簏”。(簏:

朱元璋传读后感

《朱元璋传》读后感 读了《朱元璋传》,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有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力量。 我在读《朱元璋传》中,发现朱元璋小的时候,他的家里十分的穷,在元政府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穷困,百姓怨声载道,过着贫苦的日子,朱元璋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为别人种地的农户,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帮,光靠父亲种地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后来那个地区闹了旱灾,收成不好,都饿死了,只剩下朱元璋一个人。朱元璋就连埋葬父母的钱都没有,最后只能草草的埋了!从这个地方我看出了元政府的黑暗,社会的黑暗!这也注定了百姓们的造反!后来,朱元璋为了不饿死,当了和尚,但最后因为寺庙都养活不起这些和尚,他们只好到处讨饭,这时各地都已经开始出现反对元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军,元朝军队军心涣散,根本无法战斗,个个都是兵油子!朱元璋为了生计,也加入了起义军的行列!他投奔了郭子兴的队伍,郭子兴很快发现了这个军事人才!重用了他,后来郭子兴又将他的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超凡军事天赋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朱元璋合理调节与盟军的关系,郭子兴死后,他夺取郭子兴的大权,这个时候只剩下三大义军,就是朱元璋集团、张士诚集团、陈友谅集团!陈友谅集团兵强马壮,张士诚集团最为富有,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此时,元朝大势已去!朱元璋随后陆续击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从这里我看出了朱元璋的用兵如神和军事天赋!后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杀了许多很多有功之臣,出现了明朝历史上

的四大案!死的人不计其数!从这里我看出了,朱元璋怕那些有能力的人再走他的路造反!因为朱元璋是穷人出身,所以他记恨贪污的人!正是元朝贪污的官吏太多,所以朱元璋的父母亲人才死去!在他的眼里绝不准许别人贪污!最开始是大于六十两就处死,到后来就是只要贪污就处死!毫不留情!可惜朱元璋只活了六十多岁就去世了! 我想朱元璋有我们可以学习的的地方,也有不可取之处!我们要学习他坚韧的毅力、不为困难所吓倒、为民着想的精神,当机立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关于钱钟书的作文素材

关于钱钟书的作文素材一代鸿儒的围城内外作者/湖南晓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但钱钟书是独特的。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登堂入室;渊博使他站得高,看得透,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他被学术界誉为“文化昆仑”。真正走近钱钟书时,也许你又会生出无限感慨!骨子里的狂狷有一种人外表温软,内心却十分强悍,钱钟书就是一例。儿时的他,已显出禀赋异于常人,表现在“专爱胡说乱道”“好臧否古今人物”。上小学时,父亲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说话”。事实上,直到后半生他才渐渐敛住锋芒。钱钟书之狂,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显露。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放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从外文系毕业时,校方决定破格录取他留校,他一口拒绝了,并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够资格当钱某人的导师。”钱钟书对同辈学人也多有臧否。他对胡适派的文学史考证和陈寅恪式的以诗证史,均深表不满;对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文学,也大加嘲讽,说:“自从提倡幽默文学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1992年,安迪先生到钱钟书府上拜望,请教其对几位文化名人的看法,他的评价几乎全是负面的:对王国维,说一向不喜欢此人的著作;对陈寅恪,说陈不必为柳如是写那么大的书;对张爱玲,很不以为然;对鲁迅,说他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阿Q正传》则应加以修剪才是。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中回忆,“四人帮”横行时,学部通知钱钟书去参加国宴,说“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钱钟书一再拒绝:“我很忙,我不去!”通报者只得讨饶:“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钱立马回应:“不!不!不!我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深度评论】狂,容易让人想起狂妄;狷,容易让人想起耿直。钱钟书的狂,绝非通常意义上的目空一切,而是率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正如钱先生自己所言,“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多维解读】 1.心境淡泊。钱钟书说过,“即使司马迁、韩愈住我隔壁,也恕不奉访。”他深居简出,不愿拜访别人,甚至拒赴国宴,目的只有一个,愿意用更多时间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一个“忙”字,将他珍惜时间、淡泊名利的品德展示得淋漓尽致。 2.艺高人胆大。钱先生之狂,狂在才气,狂在学识,狂得汪洋恣肆,狂得令人折服。若非学贯中西,如何能够对张爱玲、鲁迅等名家“说三道四”。姑且不论其观点是否偏颇,但能够指出名家的不足,没有非凡的德识学养与才情胆略,自然是做不到的。【适用话题】个性、真与美、坚守、超越、文化、偶像。令人惊叹的“大阿官”钱钟书夫妇刚到牛津求学时,租住人家提供的伙食很差。妻子杨绛担心他总吃不饱影响健康,就要搬家。最初,不会做家务的钱钟书不同意,等妻子找到合适的房子后,才搬了家。入住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杨绛醒来,发现“拙手笨脚”的钱钟书竟然煮了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还有黄油、果酱、蜂蜜……连同一个床上用的小桌,径直将早餐端到妻子床前。从那以后,他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钱钟书生病的时候,早饭总是钱钟书起来做给妻子吃。妻子怀孕时,他谆谆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并郑重其事地早早陪妻子到产院定下单人病房,请院长介绍专家大夫。妻子产后住院期间,他每天探望,时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不是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就是砸了台灯,再不就是把门轴弄坏,门关不上了……幸好妻子总是回答他:“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他就充满感激,放心地回去了。妻女出院时,他请汽车来接。(作文素材)回到住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妻子吃。以致杨绛惊叹:钱家的人若是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深度评论】钱钟书除了是大作家、大学问家,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丈夫。在妻子杨绛面前,他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成了拙手笨脚,需要人照顾,却又恪尽职守的好丈夫。【多维解读】 1.动人真情。谁会想到,一个在学术上耿直得近乎狂妄的人,在家里、在妻子面前,竟是如此细腻,如此动情。 2.好习惯。有一个习惯,钱钟书坚持了一

典范议论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典范议论文阅读训练 (一) 谈骨气吴晗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3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4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6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

高考作文素材:“心要在焉”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这样说:“?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 心在焉。 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 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 【试题分析】 近几年广东高考(微博)作文题根据写作内容或写作范围提供的条件来划分,有三类: 一是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二是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 三是由“导语/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 2012 年深一模作文命题为第二类: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要求学生 读懂材料后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跟以往十年的深一模命题有不同: 1、不再采用过去“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的命题模式; 2、限定了写作文体:议论文。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读懂“导语/材料”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在引出标题和话题之前,肯定有一个导语或者 有一个材料,所以,第一步是读懂“导语/材料”,准确理解“导语/材料”的表层意思。 要特别注意, 理解这类作文题的“导语/材料”必须准确、 客观, 千万不能离开“标题/话题” 任意主观发挥。 2。提炼“导语/材料”的关键词 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型审题的关键是能否抓住关键词。 写作这种题型的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认真审读“导语/材料”的基础上准确筛选出 关键词。 所以,面对这类作文题,必须首先抓住“导语/材料”核心意思,提炼出关键词。 3。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 从考场作文反映的问题看,低分作文很多是因为考生不能揭开“导语/材料”和“标题/话 题”表面隐喻, 透视出所给“导语/材料”和“标题/话题”的寓意, 造成偏题跑题, 结果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所以,“标题/话题”词中的每一个字都非常关键,审题必须抓出关键词,立意必须扣紧 关键词。 只有准确理解“标题/话题”词中的关键词,才能抓住核心意思,进而提炼出准确的立意。 【给出了“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审题指导】 1、抓住“标题/话题”的关键词 如果只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 不带定语、 状语的词语做标题, 则这个标题就是关键词。 如果给出的“标题/话题”是一个有关系题意的题型,则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确定哪几个 词是关键词。能否准确确定关键词是切不切题的关键。 如果是并列式短语的“标题/话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讲清二者的关系。 如果是偏正式短语的话题,中心是“正”词,“偏”往往是修饰或限制,所以“正”词就是关

谈骨气阅读答案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地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完整word版)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高三优秀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早就听说过,但那时候一直在看《东周列国志》,没心思看这个。别的书看完了才把它翻出来看。这一看就再也看不上其他书了,全扔一边了。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读书的欣赏水平。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公务员,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更加的平民化。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该书作者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那些不幽默的历史书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而当年明月就使的我们能看到这幽默的历史“书”,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该书内容以明史为蓝本,几乎所用事件都有史可查,个别出自野史之处,皆注明,并加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说明其可信程度。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而作者也的确证明了这句“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崇祯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作者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 这部书的主线即是明朝的十七位皇帝,按照年排列出各个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它让我们知道历史里好看的不只有野史,其实正史同样好看。而且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我们只窥其一斑的全豹。它告诉我们,朱元璋是残暴的它登基以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黑。所有开国功臣,包括开国六公爵和四个手握免死铁劵的老臣,另外两张铁劵的主人,常遇春开国之初即暴病,当初拉他入伙的汤和也只因当朱元璋看到他时,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据说当初开https://www.360docs.net/doc/5718281475.html,国的功臣幸免的包括汤和共两人,另一个是朱元璋的外甥。并且朱元璋施行机发明的酷刑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而且他还有一个历史上其他皇帝没做过,也没想过的“庭杖”——皇帝亲自拿着棍子在朝堂之上把大臣打死。但它还告诉我们朱元璋是仁慈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的残暴只对大臣,贪污银六两者剐刑。对百姓可以说是“耶稣救世主”,在朱元璋统治时期,用今天的话说幸福指数快速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朱棣是篡的侄子朱允炆的权。但它还告诉我们在当时朱允炆的削藩就像是好学生要抢黑社会的刀,痴人说梦。朱棣是当时整个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他手上又有当时做强悍的军队。削藩,不可能。

不追求名利的作文素材

不追求名利的作文素材 1: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 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 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 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 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国女士打电话,说她读了《围城》探测切想见他。钱钟书再三婉拒,她仍然执意要见。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一定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2:居里夫妇视名利如浮云 居里夫妇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 学家,但他们生活俭朴,不求名利。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 接受。 居里和夫人商量以后,写了一封覆信:“请代向部长先生,表示我的谢意。并请转告,我对勋章没有丝毫兴趣,我只亟需一个实验室。” 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应邀到她家做客,进屋后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 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惊讶地说:“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 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 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 有出息。” 居里夫妇,重视事业,淡泊名利。 3:关麟征辞官隐居 关麟征是黄博军校一斯期生,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要职。他经过长期征战和宦海沉浮,逐渐看透自己前半生争名夺利的官场生活,于1949年秋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退出

谈骨气原文及赏析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关于读书的作文素材

关于读书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汉·刘向)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选择书籍,不次于选择朋友。--美国谚语 卓越思维 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阶梯,有关“读书”的话题,实在有很多很多,因为书和学生的关系犹如水和鱼的关系。面对有关读书的话题,同学们也应该是思路开阔的。 首先,单从“书”的角度,书有好坏之分,有课内课外之别,还有普通的书与名著之异,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类型的不同。从创新的角度,各类书还可以和各种人展开对话。 其次,从“读书”的角度,因人的不同,读书经历、读书生活、读书方法、读书感受、读书收获等也各各不同;因书的不同,读书体验、读书情感、读书功效也会有不同;或者因环境的不同,读书的感觉又有不同。从创新思维上说,还可以从无字句处读书。 再次,从“赏书”的角度,可赏精段,可赏全文;可从结构上欣赏,可从语言上品析;可赏精品短文,可析名著大篇等。 还有,从“评书”的角度,可评书的高下优劣,可评书的表现手法,可评书的选材立意,还可评看书之人,买书之异等。从“说书”的角度,可说明书的类型,可说明书的发展等。 如此等等,只要打开思路,挖掘得法,有关“读书”的话题的确是一座取之不竭、掘之不尽的丰富宝藏。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在书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小窍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难点。 几百上千年前的古人已经知道了读书的好处,有许多热爱读书的故事都流传至今,其中王羲之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相传。一天中午,王羲之正在读书,书童送来馍馍和蒜泥,他因为看书入了迷,竟拿着一块馍沾了墨汁就往嘴里送,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还说:“今天的蒜泥真香啊!”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一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静静坐在书桌旁,时而深思,时而幻想,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里,我吸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书是无穷的宝藏,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知识;书是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忧伤。书是冬日里的阳光,带给我春的温暖;书是沙漠里的绿洲,给予我新的希望。就这样,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梯,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读书,真好! 书,是通向知识的桥梁;书,是智慧的总汇。 不是吗?当我们打开书的时候,就好像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历史的通道;广阔的世界缩小了,漫长的历史缩短了。不是吗?当我们打开书的时候,便有可能揭开自然的帷幕,既可以一览宏观世界,也可以洞察微观世界。

10部经典人物传记想了解千古大牛一本就够了

10部经典人物传记,想了解千古大牛,一本就够了 《卑鄙的圣人:曹操》王晓磊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一页页浸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义、圣人情怀。一句话短评:殿堂级的长篇历史小说,封面上那句“曹操去世1791年来,曹操本人最服气的曹操全传”,其实并没有太过夸张。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王晓磊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一句话短评:武则天的传记不少,但不是抹黑,就是根本不懂历史,真实还原武则天82年人生乃至盛唐历史场景的,只有这一本,比起处女作《卑鄙的圣人:曹操》,王晓磊的这部《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写得更醇熟,更“走心”。《朱元璋传》吴晗在吴晗的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英勇睿智、气度恢宏、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一句话短评:大家小书,文理晓畅,对明初官僚体制、皇权膨胀的分析甚佳。《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一句话短评:即使纯粹作为王阳明传奇一生的故事书来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难得的是,

作者把心学体系形成的脉络和精髓基本蕴含在王阳明的人 生故事中了,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快感是双重的,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王阳明传记的最大特点。《康熙大帝》二月河“清帝小说鼻祖”二月河重磅之作!1本有关隐忍、铁血、预见力的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清帝历史小说的里程碑”。一句话短评:二月河“清帝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虽然从历史感和文学造诣来看略逊于之后的《雍正皇帝》,但已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极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的语言风格,并且对年轻一代的优秀历史作者影响深刻。《雍正皇帝》二月河权威、鲜活、启迪人智慧的雍正大帝小说。1本关于“少说话,多干事”智慧与智力的经典博弈,总销量已突破500万册的经典历史巨著。一句话短评:这是真正奠定了二月河大家地位的历史小说巨作,也是被公认为“清帝三部曲”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慈禧全传》高阳高阳以小说形式全景式描绘晚清社会的一部皇皇 巨著。他将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一段晚清历史,写得跌宕起伏,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一句话短评:通常的历史小说都有一条主线脉络,但历史当然不会局限于那些节点式的事件,历史的枝枝蔓蔓繁冗复杂,每一条线都会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有读者认为高阳此书的直接过多过细,影响阅读体验,然而我觉得本书正体现了高阳大师级的驾驭能力和全景写史功

2020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钱钟书.doc

2020中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钱钟书 ◆对钱,他姓"钱"但看得很淡 一、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老讲学,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钱钟书却拒绝了。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老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派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大门,许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老却说:"不卖!" 二、钱钟书担任中国社科院院长期间,有一次,给他开车的司机撞伤行人,找到钱老想借医疗费,钱老问明情况,说:"需要多少?"司机答:"3000元。"钱老说:"这样吧,我给你3000元,不算你借,不用还了。" 三、1991年,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老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也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乃至后来《围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电视台付给原著者万余元稿酬,钱钟书也执意不收。 ◆对名,钱钟书看得更是淡泊 一、钱钟书也许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几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知其名者多,慕其名而想拜见、求教、采访、索字等等的人更多,但钱钟书终日闭门读书写作,谢绝应酬,见过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他博人精深的学问博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景仰,有

人统计,《管锥编》、《谈艺录》共涉及几千种书。 二、法同著名作家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钱钟书是当之无愧的。"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我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因为太钟情于《围城》,所以给钱钟书打电话想拜见他,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三、他也从不做寿。钱钟书八旬初度,家中的电话一度闹翻了天:学界同仁、亲朋好友、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他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准备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学术讨论会,但钱钟书一律婉拒。对这类活动,他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对书,钱钟书却看得很重 杨绛曾称钱老为"书痴"。钱宅满室书香,他的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占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他一生都在孜孜读书,乐此不疲。新的、旧的、中文的、外文的,但凡到手都要翻翻看看,好在供他阅读的书,如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外文书刊也从未断炊,只要手中有点

《谈骨气》吴晗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理想的阶梯 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