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们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2,二修:十三世朱董修,朱董字道良,号台垣,生于洪武六年(1373年),终于天顺元年(1457年)。

3,三修:正德二年(1507年),至十八世,句容著名人物戴仁作序。

4,四修:万历四十年序(1612年),二十世

5,五修:顺治甲午年序(1654年),句容著名文人张芳(菊人)作序。

6,六修: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7,七修:乾隆乙亥年十九年/二十年序(1754年/1755年重修)

8,八修:乾隆壬子年1792年禶修

9,九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朱氏家乘》传承有绪,真实可靠。族谱记载有徐州沛县朱氏在南宋初迁句容繁衍分布的内容。为研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IMG_20141010_115354.JPG(74.89 KB, 下载次数: 198)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8 上传

解读《朱氏世德碑记》

朱元璋祖籍地在句容,史料确凿,历来被史学界所公认,如《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中就有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中有一段“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作过考证,认定朱元璋祖籍在句容。

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碑记》记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五世祖朱仲八;四世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世珍)。“元初籍淘金户,金非土产,市於他方以充。先祖初一公,困於役,遂弃田庐,携二子迁泗州盱眙县。先伯考五一公十有二岁,先考才八岁。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

“龙凤三年,帅师渡江,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尝言世为朱巷人,宗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金陵,而朱巷距城四十里,举族父兄昆弟四十余人至,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但朱氏世次自仲八公之上,不复可考,今自仲八公高曾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钟离,此我朱氏之源流也”。

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

朱氏世德碑22.JPG(465.8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9 上传

通德乡朱家巷之迷

《明史》与《朱氏世德之碑》显示了朱元璋祖上迁徙途经。朱氏起源徐州沛县,迁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准确时间无记。朱仲八以上失考,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携二子又徙泗州盱眙。

朱元璋祖籍在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已成定论。但是,“通德乡朱家巷”到底是今天句容的什么地方?

《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通德乡。乾道云,旧名同德,在县西二十里一都二都。内有十三里二十村。”其中就有朱巷。

《乾隆句容县志》载:“通德乡,《乾道志》云旧名同德乡,在县西20里,即明高祖祖乡也,内有13里、20村。今朱家巷故地。相传有龙爪树一株尚存。旁有井,西去有卧龙岗朱家冢,百姓不敢樵牧,皆呼为皇陵。”“至正十六年(1356年),吴公至朱家庄与同族序长幼之节”。

文献记载:最早提出寻找加封句容朱皇帝祖籍地的是明代御史王暐。王暐,句容人,官至户部尚书。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暐奏请加封朱皇帝祖陵,明世宗朱厚熜遂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帮谟,巡按御史刘良等至句容县西门勘察,西行十一里,过二小山地名通德乡,有一龙爪树,树根四枝屈曲向上,枝关有五指,乡人异之。西一段众称朱家巷故址,量丈尺得地五亩,西北古庙一所,壁绘神像书句容朱安八字,石香炉上刻朱乡社二十八户置,凡七十六字。”总是一片荒坡。因无实迹可考,加封句容祖陵之事作罢。

清代文献每曰通德乡朱家巷皆指此处,此后句容的文史研究人员,也依此为据,认为通德乡朱家巷在今石狮范围。但原石狮乡境内并没有“朱巷”的村名,也找不到任何遗迹,因而朱元璋祖籍句容“通德乡朱巷”,一直悬而未决。

据《朱氏世德碑记》描述,当时的朱家巷是个“父兄昆弟四十余人”大村子,明初至嘉靖朝并无战乱与灾害发生,常理上朱氏家族会更加壮大,怎么村子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实在令人不解。

QQ截图20130430181425.jpg(214.75 KB, 下载次数: 199)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1:00 上传

《朱氏家乘》证据链

通过对《朱氏家乘》与《明史》、《朱氏世德之碑》进行比对,明代的王暐极可能找错了地方,元代的通德乡朱家巷,可能在明初划分到了临泉乡。弘治与乾隆志地名所载通德乡有个朱巷村,此朱巷应另有所指,至今句容境内仍有五个叫朱巷的村。

虽然《朱氏家乘》没有提到本宗与朱元璋的关系,但所记姓氏、时代、迁徙途经、辈分、封赐等,这些环节已形成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