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

合集下载

顿号的使用方法

顿号的使用方法

顿号的使用方法
顿号是中文标点符号之一,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使用。

它和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一样,有一定的使用规则。

下面是关于顿号的使用方法:
1. 用于列举。

顿号可以用来分隔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词组或分句。

例如:“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小说、散文、诗歌、教材等。

”这句话使用顿号将不同种类的书籍进行了列举。

2. 用于分隔多个并排的分句。

当句子中有多个并列的分句时,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隔,表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他
在家里忙活了一个晚上,看书、写作业、整理房间。

”这句话
使用顿号将不同的动作进行了列举。

3. 用于分隔长的上下文。

当一段文字较长时,可以使用顿号将其分成短的语句或片段,使读者容易理解和吸收。

例如:“今
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走在街上,人们络绎不绝,熙熙攘攘。

远处传来车辆的喧嚣声,近处传来人们的笑语声。

”这段文字使用顿号将不同的描写分成几个片段。

4. 用于修饰成分之间的分隔。

当一个修饰成分与其前后的内容之间需要进行分隔时,可以使用顿号。

例如:“这个问题,他
根本就不懂。

”这句话使用顿号将“这个问题”和“他根本就不懂”进行了分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顿号时要避免滥用,适当使用,以保持文
句的简洁清晰。

同时,在文章中不能有重复的标题文字,以免引起读者的困惑。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顿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顿号

(一)顿号的基本用法句子内部并列的词语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顿号。

示例: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二)提示1. 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

示例: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 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示例: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x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 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示例:两三个‖三五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

4. 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加顿号。

示例: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

5. 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

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顿号)”。

示例:⑴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⑶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 “一”“二”“三”和“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顿号。

7. 位置禁则:顿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顿号使用常见差错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

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最新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

最新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 1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不表示约数的情况下,要使用顿号:退居二、三线 / 在一、二分句之间/ 诗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3、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4、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用逗号.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5、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6、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例: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例: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例:在风里,在雨里,我们创造着奇迹.8、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逗号 (略过)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分号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改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冒号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2、使用冒号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能用在没有停顿或停顿很小的地方.②不能在一句内套用两个冒号(引语内有提示的内容除外).③冒号一般要管到一个句子的结束.④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A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例22: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改为: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不能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B、冒号一般不能套用.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改为: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C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提行处理或加引号处理例外.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改为: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D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冒号.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改为: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冒号改为: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例题6 注: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6、“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句号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例1:(略)例2:(略)例30:请稍等一下.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用法./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叹号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问号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2、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问号.例38: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3、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疑问形式.例39: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改为: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例40:你问他还来不来?改为:你问他还来不来.例41:文件下达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到底交给你,还是交给他.这种情形往往是带有疑问词语的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宾语.4、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例42:怎么了,你?例43:出来吧,你们!例44:真好看,这只猫. 其他倒装句也是如此,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应该是这样,我想.引号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②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省略.引文在句中,后引号后不加标点;引文在句末,后引号后加标点.1、引文完整且独立成句,为完全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完整不独立,为不完全引用.完全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不完全引用的引文后如用点号放在引号外.例4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例46: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此句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2、意引不用引号.引用包括直引和意引./转述属于意引.例47: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改为: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2、引文内还有引文,里面用单引号.例48: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3、引文的范围要准确.例49: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哈雷慧星”/“拿来主义”/“希望工程”4、以地名来命名的厂、路、站、工程等均不需引号.例50: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改为: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又如:京广铁路/大亚湾核电站/定州北雁商城括号1、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如被注释部分这里需用点号,挪到括号后.例5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A、如被注释部分后要表停顿或句子结束,需用用点号,挪到括号后.例52:这就是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例53: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B、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句内括号内部文字末一般不用点号(叹号、问号除外). 例: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改为: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2、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例54: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注释全句的用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部文字末点号要原样保留.省略号1、省略号不能和“等”之类词同时使用.例55: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改为: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列举各项和省略部分共作某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只能用“等”.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支的英雄.改为: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支的英雄.2、省略号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等”前的列举不能少于两项.例56: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改为: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3、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引号例外.例: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改为:删去感叹号.破折号1、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括号.例57:假如我有一首诗——不敢奢望一首以上——能像《唐诗三百首》的任何一首那样,为后世所认可,为子孙所传播,我也就死而无憾了.例58: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几经迷失的文化传统及富有民族个性的道德伦理尺度)和对未来世界的哲思.如注释内容较重要,需与正文一起读出来,就用破折号;如注释内容不重要,不需与正文一起读出,就用括号.2、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冒号.例59: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例20: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用破折号注释,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短,删去注释部分,句子仍完整;冒号表总分时,分说部分不能去掉,且冒号停顿时间较长.3、要正确区分破折号和逗号.例60: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例: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破折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强调作用强;破折号多强调以后成分,而逗号多强调以前成分.4、破折号不要和“是”“即”“就是”等词语并用.书名号1、书名号标明书名、报名、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文件名等.例62:《红楼梦》/《语文报》/《读者》/《序言》/《小兵张嘎》/《懂你》/<<标点符号用法》/2凡专栏名、丛书、专题名、单位等名称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东方时空”/“理想”主题班会2、书名内的书名用单书名号;注意书名和篇名连用.3、例63:《<宽容>序言》/《读〈石钟山记〉有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念奴娇·赤壁怀古》4、要分清书名范围.5、如:“《求是》杂志”/“《同学》编辑部”/《琵琶行(并序)》说明:问号、叹号兼有标号作用,破折号、省略号兼有点号作用,其特殊用法本表不涉及;。

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

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

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顿号、逗号和句号是中文写作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用法。

正确使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清晰、连贯的意思,避免歧义和误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顿号、逗号和句号的正确用法。

一、顿号的用法顿号在中文写作中表示列举关系,通常用于分隔并列词语或短语。

当我们需要列出相同性质、地位或作用的词语时,可以使用顿号分割它们。

通过使用顿号,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每个词语之间相互独立但有联系的关系。

例如:他们一起工作过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

我喜欢她甜美而感人的笑容,温暖而真挚的笑容,还有鼓励与支持我的笑容。

二、逗号的用法逗号在中文写作中应用广泛,起到连接和分隔句子成分或修饰语的作用。

逗号可以帮助我们在句子中划定各个意群,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1. 逗号分隔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从句或句子时,我们可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

例如:他擅长弹奏吉他,钢琴,以及小提琴。

我喜欢读书,唱歌,跳舞和画画。

2. 逗号用于插入语:逗号常常在句子中用来标示插入语。

插入语是对主句做补充说明或修饰的内容,如果去掉插入语,主句仍然可以独立成立。

例如:我的朋友,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最近发表了一本新书。

昨天下午五点钟,在公园里看到了那个年轻人。

3. 逗号连接并引导从句:逗号有时候用于连接两个意思相近但结构不完整的句子,其中一个是主要从句(通常是简洁明了的陈述),而把后面还未表达完整意思的从句暂时结束为非限定性关系,并在下文进行进一步交代。

例如:张老师讲解得很清楚,学生们都很认真听。

三、句号的用法句号是中文写作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于句子的结尾,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问句的结束。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请把作业完成。

你吃过晚饭了吗?总结:顿号(、)常用于列举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逗号(,)可以分隔并列成分、标示插入语以及引导从句;句号(。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或一般问句的结尾。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 1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不表示约数的情况下,要使用顿号:退居二、三线 / 在一、二分句之间/ 诗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3、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4、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5、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例: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例: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例:在风里,在雨里,我们创造着奇迹。

8、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一、顿号的定义顿号(、)是一个标点符号,也叫中断号,常用来表示打断的意思,在文章中通常出现在两个词或短语之间,作为两个词的连接符,它便于把两个词连接起来,营造出平滑的衔接,引出新的句子,使语句流畅自然。

二、顿号的用法1、将两个同类的词连在一起,如:甜蜜、苦涩;大大、小小;前前后后。

2、将位于句首的形容词或副词修饰句中的名词、代词或动词,如:清晨、黎明,老朽、苍老,点头、颔首。

3、将位于句尾的形容词或副词修饰句中的动词、名词或代词,如:走路、奔跑,青春、朝气,看见、见到。

4、两个动词连用时,用顿号连接,如:说话、讲话;爱护、保护;发展、进步。

5、表示时间段、距离、序列关系、原因、让步、并列等意思时,也可用顿号表示,如:现今、明日;两百里、三千公里;吃饭、洗漱;因为、既然;不但…而且;木头、石头。

6、将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中的谓语与主句语气一致的谓语连续用,如:我做了准备,去年我已经走了这条路;他们要离开,那位老师还在等着他们。

7、连接两个中间状语时,如:黑黝黝、湿润润;大声、高昂;艰难、困乏;深情、真挚。

三、注意事项1、顿号不得用在限定性定语从句中。

如:我有一位叔叔,他正在外面出差(×),我有一位叔叔,他正在外面出差(√)。

2、顿号也不能用在连接“比较级”或“最高级”的副词时。

如:快乐、快乐(×),快乐、更快乐(√)。

3、将两个不同类的句子或分句连接时,不能用顿号,而要用逗号、分号或冒号。

如:他有很多朋友,他与他们相处十分愉快(×),他有很多朋友,他与他们相处十分愉快(√)。

通过本文,希望你能了解到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正确运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有助于作文的层次划分,使文章表述更加清晰、有力。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一、标点符号顿号的介绍及基本规则标点符号是书面表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起到分隔句子和短语的作用。

其中,顿号作为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法简单但也经常被误用。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1. 顿号的定义和形状顿号是由逗号形状扩大而成,两头有小尖头向外弯曲,呈现出突出于文字行间并与其他文字相隔开的特点。

它在句子内通常起到分割平衡和引导视线等作用。

2. 顿号在句子中的使用顿号主要用于列举、并列连词前后以及应对复杂句结构下整理思路等情况。

二、列举时应正确使用顿号1. 同类事物列举当我们需要列举同类事物时,可以使用顿号。

比如:"我喜欢吃水果:苹果、橙子、香蕉、草莓等。

"这样能更清晰地展示出所述事物的共性,并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

2. 不同种类事物交替列举在不同种类事物交替列举时,也可以使用顿号。

例如:"他参加了很多活动:诗歌比赛、绘画展览、音乐会等。

"这样的用法既清晰地表达了参与的范围,又能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

三、并列连词前后应适当使用顿号1. 并列连词“和”的使用当句子中出现并列连词“和”时,如果连接的成分较长或包含逗号,则可以在“和”前后添加顿号。

例如:"我喜欢跳舞,唱歌和画画。

"其中,“唱歌和画画”是一个并列短语,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割,使得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2. 并列连词“与”的使用类似于并列连词“和”,在句子中出现并列连词“与”时,根据情况也可以使用顿号。

例如:"她喜欢上网购物,并与朋友聚会。

"这里,“上网购物”和“与朋友聚会”是同等地位的两个动作,并且都是表达喜好,所以可以使用顿号进行分割。

四、复杂句结构下整理思路可运用顿号1. 对比补充的情况当句子中出现对比补充的内容时,可以使用顿号使得文本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他既聪明,又勇敢。

"这里,“既聪明”和“又勇敢”是用来对一个人进行相互补充的描述,两者之间具有并列关系,因此使用顿号进行分割。

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

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

标点符号的大全及用法一、停顿符号:1.顿号(、):用于对列举的词或句子进行分隔,使句子更加清晰。

例:我喜欢吃苹果、梨、香蕉和橙子。

2.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表示停顿,达到分清意思和减轻长句子的目的。

例:他昨天去图书馆,看了一整天的书。

3.句号(。

):用于句子的结束,表示陈述或命令的句子。

例:今天天气很好。

4.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表示提出问题的句子。

例:你在干什么?5.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惊讶、赞叹等情感的句子的结束。

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连接符号:1.顿号(、):用于列举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分隔,连接各项。

例:这个班级的学生有小明、小华、小红等。

2.连字符(-):表示连写的词或词组,多用于复合词。

例:高中生3.破折号(—):用于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连接,表示强调、补充或解释。

例:我,一个人背着行李,坐上了火车。

4.斜线(/):常用于表示或、和、或者等关系。

例:请将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在表格中。

三、引号符号:1.引号(“”):用于标示“引用”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例:他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2.书名号(《》):用于标示书名、报纸名、文章名等。

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红楼梦》。

四、分界符号:1.冒号(:):用于引出话题、补充解释、总结或举例等。

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2.分号(;):用于分隔意义上有关系的独立分句。

例:他跑得很快;他很快就赶上了我们。

3.感叹号加问号(?!):用于表示兼具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例:你怎么这么厉害?!4.省略号(……):用于表示语句未完成或有省略部分。

例:他走进房间,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

五、省略符号:省略号(…):用于表示接下来还有一部分未完成或未写出。

例:在那遥远的地方……六、括号符号:1.括号(():用于插入说明、解释、补充或注释等。

例:我(张三)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2.方括号([]):用于表示注释、在引用中表示意思的修改或改正。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顿号,又称顿号、间隔号,是中文标点符号中的一种。

在中文写作中,顿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正确使用顿号可以让文章更加通顺、清晰,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顿号的使用方法。

1. 用于列举。

顿号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用于列举。

在列举事物或者描述特征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顿号来分隔不同的内容,使之更加清晰明了。

比如,他的书包里装着书、文具、水杯和零食。

2. 用于分隔语句成分。

在一些复杂的句子中,顿号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语句成分,使之更加清晰。

比如,在这个小镇上,每到傍晚,人们就会聚集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度过愉快的时光。

3. 用于分隔并列成分。

顿号还可以用来分隔并列的成分,使之更加突出。

比如,他的笑容灿烂、阳光明媚,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二、顿号的注意事项。

1.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合理性。

在使用顿号的时候,需要注意合理性,不宜过多或者过少。

适度的顿号可以使文章更加通顺,但是过多的顿号会使文章显得累赘,过少的顿号则会使文章显得呆板。

2.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语境。

在使用顿号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决定是否使用顿号。

有些情况下,使用顿号会使句子更加流畅,但有些情况下则不需要使用顿号。

3.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搭配。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搭配,不能随意搭配其他标点符号。

通常顿号和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是不能混用的,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语法。

在使用顿号的时候,需要注意语法的规范性。

顿号不能随意插入句子中,需要遵循语法规则,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三、总结。

顿号是中文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正确使用顿号可以使文章更加通顺、清晰。

在使用顿号时,需要注意合理性、语境、搭配和语法,避免出现错误的使用。

只有掌握了顿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才能使我们的文章表达更加准确、清晰,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常用标点符号

常用标点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 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 三四个月/ 三、四月份/ 三五之夜/ 年方二八/ 三八妇女节/ 诗的三、四联/ 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 指战员/ 科学技术/ 调查研究/教职员工/ 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 :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顿号,又称顿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用来表示列举成分之间的顿挫关系。

在中文写作中,顿号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很多人在使用顿号时却存在一些误区,甚至使用不当。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顿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顿号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列举成分之间。

顿号主要用于列举句子中的成分,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梨子、香蕉。

”这里的顿号就用来分隔列举的水果名称,表示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2. 用于分隔长句。

当句子比较长,列举的成分较多时,为了使句子结构清晰,可以使用顿号来分隔不同的成分,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

3. 用于分隔短语。

在修辞或修饰语中,有时也可以使用顿号来分隔短语,以突出修辞或修饰的成分。

其次,顿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 不宜滥用。

在使用顿号时,要注意不宜滥用,列举的成分过多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标点符号或改变句子结构,以免造成句子过于累赘。

2. 顿号的位置。

顿号通常放在列举成分之间,但是要注意在句末不宜使用顿号,应该使用逗号或其他标点符号来结束句子。

3. 与其他标点符号的搭配。

在使用顿号时,要注意与其他标点符号的搭配,例如与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顺序和位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的文学作品或正式的文件中,要遵循规范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不宜随意更改或滥用标点符号,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形象。

综上所述,顿号在中文写作中是一个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顿号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准确。

因此,在写作中要注意顿号的使用方法,避免滥用和错误使用,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顿号,又称顿号、顿点,是标点符号的一种,用于表示列举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中文写作中,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正确的使用顿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顿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顿号的使用方法。

1. 用于列举并列成分。

顿号通常用于列举句子中并列的成分,如,“他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

”这里的顿号用于分隔并列的水果名称,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2. 用于分隔长句中的成分。

在长句中,顿号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还喜欢读书。

”这里的顿号将不同的动作分隔开来,使整个句子更加通顺。

3.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关系。

当句子中存在并列关系时,顿号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并列成分,使句子更加通顺。

例如,“他既聪明、勤奋,又有毅力、耐心。

”这里的顿号分隔了句子中的两组并列成分,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二、顿号的注意事项。

1. 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顿号和逗号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区别。

顿号用于分隔并列成分,而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

因此,在使用顿号时,需要注意与逗号的区分,避免混淆。

2. 顿号的数量。

在使用顿号时,需要注意适量使用,不宜过多或过少。

过多的顿号会使句子显得杂乱无章,过少的顿号则会使句子缺乏呼吸感,影响阅读体验。

3. 顿号的位置。

顿号通常放在列举成分之间,但需要注意顿号的位置应该是在成分之间,而不是放在成分后面或者前面。

正确的位置能够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4. 顿号的使用要遵循规范。

在使用顿号时,需要遵循语言规范,不要滥用或错误使用顿号。

只有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顿号,才能使句子更加通顺、清晰。

总结,顿号是中文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文章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使用顿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增强阅读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部编版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学生版

部编版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学生版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顿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顿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顿号
1. 顿号的定义与作用
顿号是中文标点符号的一种,用英文逗号表示。

它的主要作用
是用于列举、分隔名词、短语或句子成分。

2. 列举时使用顿号
顿号常用于列举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事物、概念或观点。


列举中,顿号起到分隔和区分的作用,使每个成员更加清晰。

例如:- 我们的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我。

- 我最喜欢的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

3. 分隔并列成分时使用顿号
当并列成分较长或较复杂时,顿号可以用来分隔它们,以避免
长句子造成理解困难。

例如:
- 这部小说包含了浪漫、悬疑、冒险和惊悚的元素。

4. 注意顿号的使用场合
顿号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应连续使用多个顿号,以免造成冗余。

- 不应在不能合理列举的情况下使用顿号。

- 不应在主谓结构中使用顿号,应使用逗号或句号。

5. 拼写与标点的正确组合
在使用顿号时,要注意与其他标点符号的正确组合。

例如,正确的组合有:
- 中文括号+顿号:(顿号用中文标点替代英文逗号)
- 引号+顿号: "顿号"
6. 顿号的正确使用可以提升文本的清晰度与易读性
以上是关于标点符号顿号的正确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三、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及用法

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及用法

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及用法顿号的用法和作用顿号(、)是中文标点符号中的一种,它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连接并分割句子或成分的作用。

顿号的使用规范和场合于汉语写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运用顿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并且提高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顿号的用法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标点符号。

一、连接并列成分1. 连接词语顿号可以被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词语,形成并列关系。

例如,“红色、绿色、蓝色”表示多个颜色之间的并列关系。

“学习、工作、生活”则表示三个方面或任务之间的并列关系。

2. 连接短语与连接词语类似,顿号也可以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短语。

例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表示时间的循环。

“冷静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则表示处理问题时需要具备两种态度。

3. 连接从句当一个句子中出现多个从句时,通常可以使用顿号来连接这些从句,并与主句形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父亲生气了,妈妈着急了,哥哥笑了”表示家庭中不同成员的不同反应。

二、分割并列句1. 分割主谓短语顿号在并列谓语动词之间使用,可以将一个复合句中的两个或多个句子分开。

例如,“他忧心忡忡地思考着未来的前景,汗水已经从额头一滴一滴地落下。

”2. 分割主题与说明当一个主题或名词后面有多个解释或说明时,顿号可以用来分隔这些内容。

例如,“我的家人:父亲、母亲以及弟弟。

”这里,“父亲、母亲以及弟弟”是对“我的家人”的解释和说明。

三、衬托关键内容1. 表示停顿在一段话中,如果某个部分需要特别强调或引起读者注意时,可以使用顿号来衬托出这部分内容。

例如,“我努力学习()付出全力()、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2. 引起反思当一个问题、观点或论述结束时,顿号可以被用于引发读者思考或回味。

例如,“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旅行、一次奇遇,每一个选择都值得深思。

”四、注意事项1. 只在必要时使用顿号虽然有着连接和分割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使用。

过度使用顿号会使语句显得臃肿,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顿号的用法大全一、顿号用法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基本用法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示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4:办公室有人订《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纸。

常见错误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

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顿号和分号的用法

顿号和分号的用法

顿号和分号的用法篇一:标点符号正确用法方法大全顿号 1 标点符号正确用法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宏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不表示约数的状况下,要用法顿号:退居二、三线 / 在一、二分句之间/ 诗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讨论/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3、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用法。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用法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4、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识的。

5、并列成分消失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将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6、并列的主语、宾语依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艳丽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例:那里漂亮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例: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例:在风里,在雨里,我们制造着奇迹。

8、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不表示约数的情况下,要使用顿号:退居二、三线 / 在一、二分句之间/ 诗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3、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4、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5、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例: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7、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例: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例:在风里,在雨里,我们创造着奇迹。

8、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逗号 (略过)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

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分号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改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冒号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

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2、使用冒号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能用在没有停顿或停顿很小的地方。

②不能在一句内套用两个冒号(引语内有提示的内容除外)。

③冒号一般要管到一个句子的结束。

④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A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例22: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改为: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不能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

B、冒号一般不能套用。

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改为: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C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提行处理或加引号处理例外。

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改为: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D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冒号。

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冒号改为: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冒号改为: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例题6 注: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

)6、“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句号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例1:(略)例2:(略)例30:请稍等一下。

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用法。

/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

叹号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

注意倒装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问号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

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2、选择问一般只在末尾用一个问号。

例38: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3、判断是否用问号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语气,而不应该看是否有疑问形式。

例39: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改为: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例40:你问他还来不来?改为:你问他还来不来。

例41:文件下达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到底交给你,还是交给他。

这种情形往往是带有疑问词语的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宾语。

4、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

例42:怎么了,你?例43:出来吧,你们!例44:真好看,这只猫。

其他倒装句也是如此,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应该是这样,我想。

引号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②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省略。

引文在句中,后引号后不加标点;引文在句末,后引号后加标点。

1、引文完整且独立成句,为完全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完整不独立,为不完全引用。

完全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不完全引用的引文后如用点号放在引号外。

例4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例46: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此句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2、意引不用引号。

引用包括直引和意引。

/转述属于意引。

例47: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

”改为: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

2、引文内还有引文,里面用单引号。

例48: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3、引文的范围要准确。

例49: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在天宇。

“哈雷慧星”/“拿来主义”/“希望工程”4、以地名来命名的厂、路、站、工程等均不需引号。

例50: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改为:我过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又如:京广铁路/大亚湾核电站/定州北雁商城括号1、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如被注释部分这里需用点号,挪到括号后。

例5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

A、如被注释部分后要表停顿或句子结束,需用用点号,挪到括号后。

例52:这就是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例53: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B、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

句内括号内部文字末一般不用点号(叹号、问号除外)。

例: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

改为: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

2、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后。

例54: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即兴”。

)注释全句的用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内部文字末点号要原样保留。

省略号1、省略号不能和“等”之类词同时使用。

例55: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改为: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列举各项和省略部分共作某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只能用“等”。

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支的英雄。

改为: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无法抹支的英雄。

2、省略号前的列举一般不能少于三项。

“等”前的列举不能少于两项。

例56: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改为: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引号例外。

例: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改为:删去感叹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