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和结论-武汉市分区土地利用情况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住宅区:住宅区是城市人口主要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主要功能是提供居住场所和生活配套设施。
住宅区的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设施等因素,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住宅,如高层住宅、别墅区、经济适用房等。
2.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各类商业场所和商业活动。
商业区的规划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商业需求和配套设施,如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批发市场等。
商业区的规划还要注意交通便利性和商业活力,吸引消费者和商家。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了各类工业企业和生产设施。
工业区的规划要考虑到工业用地的需求和配套设施,如交通便利性、供水电、废水处理等。
工业区还要与城市其他功能区有良好的连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和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效益。
4.文化教育区:文化教育区是城市的文化教育中心,集中了各类文化和教育设施。
文化教育区的规划要考虑到各类文化机构和学校的需求,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学校等。
文化教育区还要考虑到文化氛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文化艺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5.运动休闲区:运动休闲区是城市居民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包括公园、体育场馆、游乐场等。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要考虑到人口密度和社区需求,合理规划不同类型的运动休闲设施,如运动场地、健身器材、水上活动等。
以上是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主要内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需求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划分。
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
城市化对武汉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
结论:
(1)斑块数目和边界密度实际上应该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 样才能反映出城市化造成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的现实 。 (2)随着景观的不断破碎化,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 应该迅速减少。 (3)尽管景观丰富度保持恒定值(一直是5),但是景观多 样性迅速增加,这说明景观多样性的增加不是由于丰富度 的增加所致,而是土地利用类型在面积分布上均与度增加 的结果。
聚集 度AI
1.42 1.0531
198.0 1.477 2 8
73.23
1995 386245 44.93
3.20
167.26 389.87
2.23 1.045
269.0 1.559 8 5
74.90
2003 570404 66.36
2.52
215.50 501.67
1.50 1.0487
232.7 1.592 5 1
LSI
SHDI PAFRAC SPLIT AI
反映斑块的聚集程度,值越大, 聚集程度越高
三个时期武汉市景观指数
平均 最大 斑块 斑块数 斑块密 斑块 边界密 形状指 面积 (NP) 度(PD) 指数 度(ED) 数(LSI)(AR (LPI) EA_M N) 1987 604422 70.26 4.18 213.99 498.34 分形维 数 FRACMN 分离 度指 数 SPLIT 香农 多样 性指 SHDI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的城市化水平不 断加速。以武汉市为例,截止到2010年武汉市城 市化水平高达64.7%,且还有增长的趋势。城市化 对自然生态系统作用强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和动态过程造成影响。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 城市化过程中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可了解城市化造成的生态学后果。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2•【字号】武政规〔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积极推进我市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0〕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决策部署,按照“总量锁定、增量递减、流量增效、存量优化、质量提高”五量管控目标要求,加快实施全市自然资源总量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大力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提升自然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质量,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政策机制、管理能力、主要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到2025年,全市新增加建设用地量与“十三五”时期相比下降20%,单位GDP地耗较2019年下降30%(规模降至200亩/亿元以下),开发区综合容积率达到1.35以上。
二、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规划目标范围内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推动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
坚持先规划再利用,涉及国土空间利用的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得违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武汉作为中国内地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武汉的发展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分析武汉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其GDP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武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武汉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武汉长江大桥、汉口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广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支持。
3. 教育与科技: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城市之一,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这些高校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也孕育了许多科技创新企业。
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4. 生活品质提升:随着城市发展,武汉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的绿化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武汉还注重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
二、未来趋势展望1. 产业升级:武汉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武汉将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2. 区域协同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武汉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交通、能源、产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武汉将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城市沿江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研究——以武汉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4.1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4-0119-05 收稿日期 2022-09-21摘 要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沿江空间是城市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较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亟需对沿江生态空间进行保护和管控。
既有研究中,对我国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仍存在边界不清晰、管控要素不全面、管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该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城市武汉为对象,首先通过最小阻力模型划定武汉市沿江空间范围,基于格局与过程原理对沿江空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继而利用CA模型模拟武汉市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城市增长情况,在考虑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兼顾的前提下,试图构建“分区管控—动态反馈—政策保障”沿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后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沿江生态空间的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沿江生态空间 城市增长 空间管控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rapid, and the riverside space is an area with significant urban ecological and social attributes, as well as an area wher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s prominent. It is urgent to protect and control the ecological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existing studie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trol of urban river ecological space, such as unclear boundary, incomplete control elements and imperfect control system. In this paper, Wuhan, a typical c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Firstly, the spatial scope of Wuha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demarcated by the least resistance model, an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in the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attern and process principle. Then, the urban growth of Wuhan in 2025, 2035 and 2050 is simulated by the CA model.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bo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we attempt to construct a "zoning control-dynamic feedback-policy guarantee" ecological space control system along the riv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ecological space control along the river in the post-urbanization process.Keywords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Eco-space along the river, Urban growth, Space control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城市沿江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研究——以武汉为例Control and Demarcation of Wuhan Urban Ecological Spa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Context of Yangtze River Conservation:Taking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资源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武汉市土地市场2024年大数据分析202410
2024年是武汉市土地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该市积极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采取多种措施刺激土地市场活跃,实现了土地市场的稳中有进。
以下是对2024年武汉市土地市场的大数据分析。
首先,2024年武汉市土地成交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该市整体土地成交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过50%。
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面积最大,占据了总成交量的60%,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分别占总成交量的20%和15%,其余5%为其他用地类型。
其次,土地成交溢价率波动明显。
土地成交溢价率是指土地成交价格与起始挂牌价格之间的差额比例。
2024年,武汉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普遍较高,超过了20%。
尤其是住宅用地溢价率最高,一些热点区域的溢价率甚至超过了30%。
这表明武汉市楼市火热,购房需求旺盛。
第三,土地出让金收入显著增加。
土地出让金是指开发商在竞得土地使用权后需要向政府支付的费用。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武汉市土地出让金总额约为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收入最大,占总收入的60%,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金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0%和15%,其余5%为其他用地类型。
第四,土地出让面积向中心城区集中。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扩张,武汉市土地供给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面积占总出让面积的70%以上,其余30%为郊区和其他边缘区域。
这表明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需求更加旺盛,开发商更青睐于中心区的土地投资。
最后,土地供应方式逐渐多样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武汉市土地供应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拍卖,还增加了挂牌、协议出让等方式。
其中,挂牌出让的土地成交量明显增加,成为主要的土地供应方式之一、这一多样化的土地供应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开发商进入市场,提高土地供应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2024年武汉市土地市场呈现出成交量增加、溢价率波动、出让金收入增加、出让面积向中心城区集中和供应方式多样化等特点。
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安永强【摘要】为了分析武汉市目前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并为武汉市各级政府下一步制定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们开展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研究工作。
介绍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思路,并重点阐述了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及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等,最后给出了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use intensity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uhan,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ture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on the land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polic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valuation of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uhan and focuses on the evaluation model,th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the quantifying of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At last,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saving and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Wuhan and its analysis are presented.【期刊名称】《城市勘测》【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70-72,76)【关键词】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土地利用强度;评价指标【作者】安永强【作者单位】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1土地资源是保证各项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性资源,城市发展以土地资源为依托。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为了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状况,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各类用地的分布、面积和利用程度,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采用了实地勘察、问卷调查、遥感影像解译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实地勘察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问卷调查主要是向当地居民了解土地利用的历史变化情况;遥感影像解译则是利用卫星影像图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解译。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调查发现,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生态用地等。
其中,农业用地占据了较大比例,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逐渐增加。
土地利用程度不均。
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如建设用地过于集中,农业用地被挤占等。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用地的功能分区和利用方向,避免盲目开发和无序竞争。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各类用地的比例,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整理和改造。
对利用率较低的土地进行整理和改造,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和利用价值。
强化监督和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确保土地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土地利用问题的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和参与土地利用的良好氛围。
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土地利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
武汉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武汉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序言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第一节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第二节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三、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四、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4)表6: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武汉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根据武汉市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8年武汉市 农用地面积为8297.3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 面积的64.34%,建设用地面积为2353.15平方公 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25%,未利用地面积 为2244.6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7.41%,详细的上地利用结构,如下图。
(1)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 突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粗放,土地集约利用低下。根据武 汉市土地变更数据,2008年武汉市耕地面积5041.62平方公 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9.82%,建设用地面积为2353.15平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18.25%。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 1990至2008年间,武汉市新增建设用地538.21平方公里,其中 363.45平方公里为占用耕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67.53%, 导致武汉市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针 对这种情况,武汉市制定了《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大纲(2005 — 2020年)》,提出了 “保护耕地、安全发展和生 态保护”的指导思想,争取到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不得少 于3380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持在2645平方公里,以确保粮 食安全。因此,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挖掘城市内 部存量土地是保证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唯一途 径。
近几年来,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依托雄厚的工业 基础,不断的幵拓创新优化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以 “青山-阳逻”板块为主的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的 工业园区,以“东湖开发区-洪山-江夏”板块为主的电 子科技、医药等的高新产业区,以“沛口开发区一汉阳 一蔡甸”板块为主的汽车制造、零部件加工、显示器 生产的经济幵发区,以“东西湖”板块为主的食品、农 副产品加工等的农业工业园、以“5乔口-江汉-江岸” 板块为主的商业、金融等中心商务区。为了加快经济 发展,武汉市虽然也不断地实施“退二进三”等置换土 地的措施,但是由于过去大量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区, 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缓慢,导致土地置换的速度 相对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面临低下。在 城市环境方面,武汉市绿地面积较少,仅占城市 建设区面积的5.42%,人均绿地面积不足 1.98m2,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依然有很大差 距,城市环境亟待改善
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省内排序及主要指标数据-V1
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省内排序及主要指标数据-V1中国的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庞杂的话题。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也日趋多元化、多样化。
本文将对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主要指标数据,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各省区土地利用情况排名1. 安徽省:安徽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39,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40%,人均耕地面积为0.023公顷,位列全国第12位。
2. 河南省:河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6,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3.4%,人均耕地面积为0.02公顷,位列全国第16位。
3. 湖北省:湖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5,9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7.01%,人均耕地面积为0.012公顷,位列全国第22位。
4. 广东省:广东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19.82%,人均耕地面积为0.012公顷,位列全国第29位。
5. 江西省:江西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6,6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8.4%,人均耕地面积为0.023公顷,位列全国第31位。
6. 福建省:福建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2,0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26.09%,人均耕地面积为0.011公顷,位列全国第32位。
7. 河北省:河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7,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4.43%,人均耕地面积为0.014公顷,位列全国第34位。
8. 山西省:山西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5,6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2.6%,人均耕地面积为0.019公顷,位列全国第36位。
9. 辽宁省:辽宁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4,5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26.2%,人均耕地面积为0.013公顷,位列全国第39位。
10. 湖南省:湖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210,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5%,人均耕地面积为0.014公顷,位列全国第40位。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趋势分析1 武汉市概况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
面积8488平方公里,市区被长江、汉水分隔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现辖13个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总人口831万人(湖北省总人口为6016万人),其中,7个中心城区人口为481万人。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铁路、公路主枢纽之一,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航空港。
武汉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华中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同时,武汉也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商品可辐射周边五省近4亿人口。
2 武汉市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2008年,武汉市农用地面积为556733.21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5.1%,建设用地面积为148273.7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3%,其他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6%。
土地垦殖率39.58%土地利用率98.16%土地农业利用率65.12%土地建设利用率17.32%3 武汉市历年土地利用情况(1996-2008年)年份建设用地总量农用地总量未利用地总量耕地面积1996 113464.17 591462.32 149982.34 403051.221997 114140.05 590952.21 149816.57 402536.011998 114955.21 590124.96 149828.66 401667.831999 117063.84 588126.99 149718.00 398755.372000 118539.08 586676.56 149693.19 396514.902001 120816.14 585279.87 148812.82 394956.382002 124842.45 581638.88 148427.50 389157.752003 127254.17 580168.74 147485.91 377558.752004 131449.97 577276.93 146181.93 373569.072005 139699.40 564608.53 150600.89 345119.352006 144541.08 560248.73 150119.01 340654.172007 148273.71 556733.21 149901.91 338344.27(表一)(图一) (图二)(图三) (图四)从图一中看出,在建设用地方面,从1996~2001年期间,建设用地的增加比较平缓稳定;在2002~2005年之间有个较大幅度的变化;2005年之后建设用地的变化基本趋于平缓。
武汉市历年土地成交数据1634511091
地块编号地块位置出让面积土地用途使用年限容积率每亩单价楼面地价P(2006)055武昌区中北路147号465321住宅70年 2.29501.73290P(2006)058武昌区紫阳村5620住宅70年 2.5353.52121P(2006)059洪山区珞狮南路147号17360住宅70年商服40年4.3528.818453.23P(2007)002武昌区中南街民主路624号13744住宅70年商服40年3751.93759P(2007)004武昌区武泰闸片6354.9住宅70年2.5325.2195123420居住3.83660公共设施4.5P(2007)007武昌区联盟路61号10458居住兼容商业3446.92234P(2007)009武昌武泰闸片4651.03居住 2.5404.22425P(2007)010武昌区杨园街铁机路5、7号190268.56居住 2.55683405P(2007)017洪山乡姚家岭村13901住宅70年4493.031849P(2007)021洪山区珞瑜路95号30205.96居住兼容商业金融业3.8,居住2.5190101104P(2007)027青山区第40街坊4935.51居住32800994P(2007)028青山区第45街坊4151.1居住21600514P(2007)030洪山区关山街彭王村21067.49居住415210481青山区武汉科技大学内A地块4670居住 2.7青山区武汉科技大学内B地块5050居住 2.7青山区武汉科技大学内C地块7620居住 1.8P(2007)034洪山区东湖东路2号6376.69居住兼容商业 3.841101039P(2007)041青山区工人村11村272号44780混合住宅2P(2007)042武昌区白沙洲堤后街27500工业用地1P(2007)043武昌区中华路12098.064商业 2.2商业 4.8混合住宅4.3P(2007)046彭刘杨路239号4830居住兼容其他 3.93060团结村K-1地块7890居住商业金融业2.8团结村K-2地块21348居住商业金融业3.8团结村K-3地块41970居住商业金融业4.5团结村K-4地块31400居住商业金融业3.8团结村K-5地块47537居住商业金融业3.5团结村K-6地块4956居住2.4武昌区中南街武珞路336号673.52594470.62327武昌区文明路P(2007)0307370511P(2006)06147108住宅70年商服40年P(2007)006P(2007)044武昌区中北路与北环西路交汇处47548.729P(2007)049137800P(2007)058和平乡大洲村7610居住46290P(2007)057余家头村、东兴洲村28180商服 3.824800P(2007)053杨园街纺机路29号59790居住兼容其他 3.245300P(2006)56江汉区香港路67020住宅70年 6.5722.22034商服40年4P(2006)57武汉市江岸区公安片32026住宅70年商服40年 4.8542.31695P(2006)63江汉区航测村A 地块及捆绑地块102042住宅70年商服40年4.86862144P(2006)64江汉区航测村B 地块及捆绑地块35840住宅70年商服40年 4.8660.42064P(2007)001硚口区宗关街1号16990住宅70年 2.2389.22654P(2007)005硚口区沿河大道与武胜路交汇处93257住宅70年商服40年 5.5800.72184P(2007)011江汉区站前北路特1号10262住宅70年 2.7227.41263民权路与花楼街交汇处22137住宅70年商服40年5.4友谊路与民主二街交汇处3920前进二路与自治街交汇处2519住宅70年商服40年6P(2007)015江汉区贺家墩村65901住宅70年商服40年 4.5571.571905P(2007)018江岸区胜利街315号5730住宅70年 4.5759.752532P(2007)020江岸区京汉大道义和巷14793.91居住、文化娱乐4.8231002201P(2007)042硚口区沿河大道阮家台165号5586.06公共设施、居住3.33050364P(2007)025江岸区西马街熊家四巷33号6267.88居住35100884P(2007)026江汉区马场角路与马场一路交汇处12022.24居住3105001057江汉区常青路与青年路交汇处32900图书展览0.7江汉区范湖路与水利北路交汇处14200居住兼容商业 3.7江汉区范湖路与水利北路交汇处18500居住兼容商业3.5江汉区青年路与淮海路交汇处34700居住 3.3江汉区淮海路与水利北路交汇处37400居住 3.6江汉区淮海路与云彩路交汇处9400贸易咨询4.7P(2007)037江汉区常青路与青年路交叉口26400旅馆业 2.6521100535.36P(2007)039硚口区建一路2号61649.28居住 2.543100834.83混合住宅3商业2P(2007)054胜利街310号4199.84居住33160P(2007)0141144.39P(2007)03614500012202402P(2007)047江岸区金桥大道竹叶山钢材市场60500P(2007)055北湖正街14号3027商服 3.63370 P(2007)056复兴村57号34737.85居住 2.520600P(2007)023汉阳区十里铺地区汉阳大道以北8704.36居住兼容商业 3.5660066030783商业金融业0.919430居住 2.220506商业兼容居住 4.420634居住 4.28汉阳区鹦鹉大道与拦江路交汇处东南角23123居住 3.5铁机村A地块43827居住 2.2铁机村B地块25025居住兼容其他 2.8铁机村C地块7961居住兼容其他 2.5铁机村D地块5528居住兼容其他3铁机村E地块3386居住2铁机村F地块4138居住 1.8十里铺A地块51527居住兼容其他 3.1十里铺B地块21773居住兼容其他3P(2007)052汉阳鹦鹉村57300居住兼容其他327500P(2007)053杨园街纺机路29号59790居住兼容其他 3.25122399P(2007)054胜利街310号4199.84居住兼容其他36513254P(2007)055江汉区北湖北街14号3027商服 3.67443102P(2007)056江汉区复兴村57号34737.85居住 2.54012407P(2007)057洪山区余家头村、东兴洲村28180商业金融业 3.85892325P(2007)058洪山区和平乡大洲村7610居住45522070P(2007)059汉阳区新五里地区477161居住、商业金融业2.542751624P(2007)060汉阳区新五里地区439808居住、商业金融业2.152922033P(2007)061汉阳区新五里地区306415居住、商业金融业2.043782784P(2007)062汉阳区新五里地区618012居住、商业金融业1.8422718502.8725.67P(2007)008汉阳区月湖桥西侧124300住宅70年P(2007)038汉阳区汉阳大道、鹦鹉大道、拦江路及北城路、南城路围合区域107100714.33887P(2007)05134900 P(2007)05037100起始价(万元)成交价(万元)竞得人197000350200上海豫园商城房地产公司29802980武汉星辰房地产公司1377013770湖南阜城房地产公司921015500华润置地公司25803100湖北世纪东方公司70007010武汉天佳大自然环保科技公司18902820武汉银沁商贸公司97800162100重庆润隆实业有限公司1028010280湖北华中房地产公司435050020武汉东谷房地产公司49717360湖北世纪东方房地产公司38543200湖北世纪东方房地产公司180515210武汉招银物业有限公司41029940武汉博昊投资有限公司15076750湖北世纪东方房地产公司11133060瑞达信息安全产业股份公司50266080湖北新长江置业公司22864350武汉江鹏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汉飞地产公司2730027350武汉市海鼎置业公司3326332503325013290武汉高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698233200湖北鸿鼎置业有限公司2337137800武汉福星惠誉房地产公司20706300武汉开莱房地产公司232524900武汉人和房地产公司239945900武汉德润物业公司7260072600武汉天丰房地产公司2345026050武汉王家墩城建公司10480010500湖北葛洲坝海集房地产公司3545035500武汉崇文置业发展有限公司68509920武汉市桥房集团公司11200112000武汉华通置业发展有限公司35003500湖北京华房地产开发公司5650056500武汉王家墩城建开发公司64606530武汉合记置业公司687948850金地集团公司16553050武汉天然气置业公司44198310武汉青莲公司52871970武汉万科天诚房地产公司303021200广州嘉裕房地产公司500977200融侨32544100武汉九通置业38000武汉市江汉区房地产公司269200华润置地6208238000228413820武汉竹叶山集团股份公司31023380武汉天下置业集团股分公司24072090028298620湖北绿地置业222238200武汉中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5900武汉德润物业发展有限公司4100武汉九通置业有限公司3380武汉天下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900湖北楚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4900武汉人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300武汉开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7000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192400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173800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210100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371212250017081353006830037100重庆润隆实业有限公司福星惠誉武汉铁桥房地产有限公司155134900湖南十里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目的如下:1.立足武汉市市情,加强全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为社会经济协调民展提供土地保障;2.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切实保护耕地,满足规划期间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二、规划依据1.《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5.《武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三、规划任务1. 在国家及湖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指导下,落实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土地利用指标;2. 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科学划定全市土地利用分区、合理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3.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确定耕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分阶段任务;4. 确定全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5. 制定土地生态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 制定全市各类用地控制指标,将全市主要土地利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区,指导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的编制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研究区概况武汉是湖北省省辖市,湖北省省会。
位于江汉平原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北距首都北京1190公里。
当前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19•引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问题探讨目录•土地利用政策与法规评价•土地利用未来发展展望•结论与建议01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背景与目的目的背景调查范围与方法范围本次调查涉及城市、郊区、农村等不同区域,涵盖了住宅、商业、工业、农业等不同用途的土地。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遥感影像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其中,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土地使用者和管理者,实地走访则对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入了解,遥感影像分析则提供了宏观的土地利用情况。
0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农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等,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和交通沿线。
建设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等,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
未利用地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数量,反映了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土地利用强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产出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反映了土地利用的效益水平。
土地利用效率03生态保护意识增强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未利用地不断得到开发利用,成为新的土地利用类型。
01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农用地不断减少。
02农业结构调整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农用地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03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土地资源短缺与浪费问题土地资源短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地区。
土地浪费一些地区存在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的现象,如城市扩张、工业园区建设等,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壤质量下降。
武汉市环境分析与研究
武汉市环境分析与研究学号:095231005 姓名:刘云凤摘要:本文从水环境现状(环境空气质量, 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生物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状况,来对武汉的环境进行分析。
从各方面分析得出结果,再找出对策。
关键词:武汉市 环境质量 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状况0.引言:一 . 环境质量现状(一)环境空气质量(二)水环境质量(三)声环境质量(四)生物环境质量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状况三、环境质量评价四、对策五、小结六、参考文献1.区域概况【地理位置】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公里,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面积】 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海拔】 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
双尖峰为武汉市境内最高点,海拔873米。
【人口】 2009年常住人口达910万。
然资源】【自然资源】 (一)地质、地貌: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廊。
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
(二)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8.1℃(1977年1月30日)。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有高清大图)
(word完整版)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附有⾼清⼤图)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12-12 来源:市局前⾔⼟地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基于我国⼈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贯彻落实"⼗分珍惜、合理利⽤⼟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地制度,统筹⼟地资源的开发、利⽤和保护,提⾼⼟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
根据《湖北省⼟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纲(2005~2020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武汉市⼟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于武汉市⼟地资源供需状况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定全市2006~2020年⼟地利⽤主要⽬标和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地区⽤地,优化⼟地利⽤空间布局,明确耕地和基本农⽥保护、建设⽤地节约集约利⽤、⼟地利⽤⽣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城区⼟地利⽤的管控要求,布局和安排⼟地整治⼯程和重点建设项⽬,提出统筹区域⼟地利⽤的调控政策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06~2020年为规划期,2010年为近期⽬标年,2020年为远期⽬标年。
《规划》是指导全市⼟地利⽤和管理的纲领性⽂件,是落实⼟地宏观调控和⼟地⽤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地利⽤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章总则⼀、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的战略机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地的根本指导⽅针,统筹区域、城乡、近远期的⽤地需求,协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和⽣态宜居滨江城市提供⽤地保障。
基于GE影像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2 O1 4 年 1 月
软 件 导 于 U
S of t wa r e Gui de
Vo1 .1 3No .1 J a n .2 01 4
基于 G E影 像 的土 地 利 用 状 况分 析
— —
以武 汉 市 为例
唐 赫 , 杨 慧 , 朱 文谦 , 郑 思莉 , 程战 员
1 . 4 边 界 提 取
由于 G E影 像 精 度 高 画 面 清 楚 , 而 且容 易 获取 , 所以 用 于 土 地 研 究 是 比较 方 便 的 。我 们 下 载 的 G o o g l e E a r t h 2 0 1 3年 武 汉 市 的 影 像 , 其 分辨 率 较高 , 影 像 较清 晰 , 易 于 目视 解 译 。 由 于 G E影 像 上 没 有 武 汉 市 的行 政 分 区 , 所以 要研究武 汉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还需要武 汉市的矢量地 图, 运用 E NVI 软 件 进行 图 像 裁 剪 、 分 类 和 数 据 统 计 等 处 理 工
( 武汉理 工 大 学 理 学 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0 )
摘 要 : 将G o o g l e E a r t h影像 引入 到土地资源分析领域 , 基于 G E影像 , 利用E NVI 遥 感图像 处理软件 对 图像进行 辐
射 校正 、 几何 校 正 以及 去 噪 等 预 处理 和 增 强 处 理 , 然后 根 据 武 汉 市 矢量 地 图 裁 剪 出 武 汉 市 行 政 边 界 ; 对 处 理 后 的 图像 进 行 非 监 督 分 类 得 到初 步 处 理 图像 , 将 获取的分类 结果结 合具体地 形 图再进行 后续 处理 , 最 终 得 到 较 理 想 的 武 汉 市 遥 感 图像 分 类 结 果 ; 最后对 武汉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计 , 对 土 地 资 源 的 利 用和 管 理 加 以分 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原始数据2004年武汉市分区土地利用情况2004年武汉市人口和产值情况 城郊区 人口数量(人)城市人口数(人) 粮食总产量(吨) 农业总产值(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江岸区 636463615026 0 2108635 21690632 江汉区 460112 451132 0 0 160319936 硚口区 537199 526089 0 496801 78991772 汉阳区 482990 424051 0 855867 6915688 武昌区 977036 950751 0 0 11027851 青山区 455872 455601 0 0 44554256 洪山区 790622 605453 24161 369060 1357359 东西湖区 245721 72376 36324 149160 677211 汉南区 105628 22814 66981 98755 181098 蔡甸区 462646 120558 166154 66660 98748 江夏区 648695 194582 320273 57214 84696 黄陂区 1099019 196479 395438 88790 63183 新洲区95701421205830553614223695950城郊区 土地总面积(亩) 耕地面积(亩) 园地面积(亩) 林地面积(亩) 牧草地面积(亩) 建设用地(亩) 水域面积(亩) 江岸区 14861371 155**** **** 175364 0 8849947 836695 江汉区 20645169 30967 0 243612 0 18694201 437677 硚口区 17370091 1472983 0 326557 0 12002733 2139995 汉阳区 6687142 1291287 16717 123043 0 2541783 1077299 武昌区 18044250 0 0 0 0 18044250 0 青山区 14930306 0 0 0 0 14930306 0 洪山区 2329927 678241 35181 123020 0 603218 291939 东西湖区 839230 367079 40534 22239 0 156432 119086 汉南区 550719 271725 14483 15254 0 49785 61184 蔡甸区 626269 291277 1878 36135 438 85172 44026 江夏区 484100 205161 7890 42019 0 54267 22123 黄陂区 729114 339111 5395 127522 22238 79619 54100 新洲区957014505781210546086610488869287二通过以下指标计算得到的数据P: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100%1P: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2P:园地指数=园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3P:林地指数=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4P:牧草地指数=牧草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5P:建设用地指数=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6P:水域指数=水域面积/土地总面积×100%7P:人口密度(人/亩)=人口数量/土地总面积8P:人均耕地(亩/人)=耕地面积/人口数量9P: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10P:人均占有粮食(千克/人)=粮食总产量/总人口11P:单位土地农业总产值(元/亩)=农业总产值/土地总面积12P: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元/亩)=工业总产值/土地总面积13武汉市土地利用开发利用程度指标值p1(%)p2(%)p3(%)p4(%)p5(%)p6(%)p7(%)江岸区78.96 10.44 0.05 1.18 0.00 59.55 5.63 江汉区95.59 0.15 0.00 1.18 0.00 90.55 2.12 硚口区94.86 8.48 0.00 1.88 0.00 69.10 12.32 汉阳区79.72 19.31 0.25 1.84 0.00 38.01 16.11 武昌区10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0.00 青山区10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0.00 洪山区77.51 29.11 1.51 5.28 0.00 25.89 12.53 东西湖区90.65 43.74 4.83 2.65 0.00 18.64 14.19 汉南区80.23 49.34 2.63 2.77 0.00 9.04 11.11 蔡甸区77.85 46.51 0.30 5.77 0.07 13.60 7.03 江夏区73.81 42.38 1.63 8.68 0.00 11.21 4.57 黄陂区90.94 46.51 0.74 17.49 3.05 10.92 7.42 新洲区85.30 52.85 2.20 6.36 0.00 10.96 7.24武汉市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值p8 p9 p10(%) p11 p12 p13 江岸区 5.45 0.02 96.63 0.00 1418.87 14595.31 江汉区 13.52 0.00 98.05 0.00 0.00 77654.94 硚口区 7.62 0.01 97.93 0.00 286.01 45475.74 汉阳区 2.97 0.07 87.80 0.00 1279.87 10341.77 武昌区 8.08 0.00 97.31 0.00 0.00 6111.56 青山区 6.34 0.00 99.94 0.00 0.00 29841.49 洪山区 0.91 0.32 77.56 30.56 1584.00 5825.76 东西湖区 0.33 1.32 29.45 147.83 1777.35 8069.44 汉南区 0.25 2.01 21.60 634.13 1793.21 3288.39 蔡甸区 0.28 1.66 26.06 359.14 1064.41 1576.78 江夏区 0.21 1.97 30.00 493.72 1181.86 1749.57 黄陂区 0.33 1.42 17.88 359.81 1217.78 866.58 新洲区0.441.2122.16319.261486.251002.60三 通过极差正规化公式:}min{}max{}min{x ij 'ij ij ij ij x x x x --=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土地利用开发利用程度指标标准化值 p1’p2’ p3’ p4’ p5’p6’p7’江岸区 0.803 0.803 0.991 0.932 1.000 0.445 0.651 江汉区 0.168 0.997 1.000 0.933 1.000 0.104 0.868 硚口区 0.196 0.839 1.000 0.892 1.000 0.340 0.235 汉阳区 0.774 0.635 0.949 0.895 1.000 0.681 0.000 武昌区 0.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00 1.000 青山区 0.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00 1.000 洪山区 0.859 0.449 0.688 0.698 1.000 0.815 0.222 东西湖区 0.357 0.172 0.000 0.848 1.000 0.894 0.119 汉南区 0.755 0.066 0.456 0.842 1.000 1.000 0.310 蔡甸区 0.846 0.120 0.938 0.670 0.978 0.950 0.563 江夏区 1.000 0.198 0.663 0.504 1.000 0.976 0.716 黄陂区 0.346 0.120 0.847 0.000 0.000 0.979 0.539 新洲区 0.5610.0000.5440.6361.0000.9790.550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标准化值p8’p9’p10’p11’p12’p13’江岸区0.607 0.990 0.040 1.000 0.209 0.821 江汉区0.000 1.000 0.023 1.000 1.000 0.000 硚口区0.443 0.994 0.024 1.000 0.841 0.419 汉阳区0.793 0.968 0.148 1.000 0.286 0.877 武昌区0.409 1.000 0.032 1.000 1.000 0.932 青山区0.539 1.000 0.000 1.000 1.000 0.623 洪山区0.947 0.842 0.273 0.952 0.117 0.935 东西湖区0.991 0.346 0.859 0.767 0.009 0.906 汉南区0.998 0.000 0.955 0.000 0.000 0.968 蔡甸区0.995 0.175 0.900 0.434 0.406 0.991 江夏区 1.000 0.018 0.852 0.221 0.341 0.989 黄陂区0.991 0.294 1.000 0.433 0.321 1.000 新洲区0.983 0.397 0.948 0.497 0.171 0.998四聚类程序data cai;input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cards;0.803 0.803 0.991 0.932 1.000 0.445 0.651 0.607 0.990 0.040 1.000 0.209 0.8210.168 0.997 1.000 0.933 1.000 0.104 0.868 0.000 1.000 0.023 1.000 1.000 0.0000.196 0.839 1.000 0.892 1.000 0.340 0.235 0.443 0.994 0.024 1.000 0.841 0.4190.774 0.635 0.949 0.895 1.000 0.681 0.000 0.793 0.968 0.148 1.000 0.286 0.8770.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00 1.000 0.409 1.000 0.032 1.000 1.000 0.9320.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00 1.000 0.539 1.000 0.000 1.000 1.000 0.6230.859 0.449 0.688 0.698 1.000 0.815 0.222 0.947 0.842 0.273 0.952 0.117 0.9350.357 0.172 0.000 0.848 1.000 0.894 0.119 0.991 0.346 0.859 0.767 0.009 0.9660.755 0.066 0.456 0.842 1.000 1.000 0.310 0.998 0.000 0.955 0.000 0.000 0.9680.846 0.120 0.938 0.670 0.978 0.950 0.563 0.995 0.175 0.900 0.434 0.406 0.9911.000 0.198 0.663 0.504 1.000 0.976 0.716 1.000 0.018 0.852 0.221 0.341 0.9890.346 0.120 0.847 0.000 0.000 0.979 0.539 0.991 0.294 1.000 0.433 0.321 1.0000.561 0.000 0.544 0.636 1.000 0.979 0.550 0.983 0.397 0.948 0.497 0.171 0.998;proc cluster data=cai method=FLEXIBLE outtree=tree0;proc print data=tree0;proc tree n=3;run;五 SAS运行结果武汉市土地利用分区聚类图OB1:江岸区 OB2:江汉区 OB3:硚口区 OB4:汉阳区 OB5:武昌区OB6:青山区 OB7:洪山区 OB8:东西湖区 OB9:汉南区 OB10:蔡甸区OB11:江夏区 OB12:黄陂区 OB13:新洲区根据图3-4-1聚类结果,结合武汉市行政区划,将全市划分为三大区域:Ⅰ区: 中心城城市建设及近郊蔬菜副食品生产区;Ⅱ区: 城市郊区综合农业生产区;Ⅲ区: 北部林农多种经营及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