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土壤状况

合集下载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

湖北主要土壤类型的改良与修复(专业:08级土壤学姓名:杨柳)摘要:湖北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水纹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土壤类型趋向于多样化,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棕壤、黄壤、红壤和水稻土等5大类。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壤的成土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各类不同土壤的改良修复方法。

1、湖北省主要土壤的分布特征: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

湖北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汉江与众多的支流和湖泊。

基于以上原因,湖北省土壤类型趋向于多样化,其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棕壤、棕壤、黄壤、红壤和水稻土等5大类,其中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宜昌-荆门-襄樊一线的鄂西北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以及宜昌-恩施以东,荆州以西的鄂南低山丘陵地区。

棕壤主要分布于神农架、三峡等海拔较高的山地。

红壤主要分布于咸宁-黄石-黄冈以东的地区。

黄壤主要分布于恩施-宜昌以西的三峡以南的地区。

水稻土主要分布于荆州-荆门-襄樊以东;咸宁-黄石-黄冈以西的江汉平原地区。

2、黄棕壤2.1、形成条件黄棕壤分布的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但时间较短,年降水量750-1000mm,集中于秋夏,干燥度<1,年平均气温15-18℃,大于10℃积温为4500-5500℃。

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长绿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有榛类,枫物属,栎属等,如麻栎,白栎,青风栎石楠,山胡椒,马尾松,杉木,毛竹等,成土母质:黄棕壤可由为各种岩石风化物发育而成。

湖北省的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宜昌-荆门-襄樊一线的鄂西北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以及宜昌-恩施以东,荆州以西的鄂南低山丘陵地区。

鄂西北土壤

鄂西北土壤

土壤襄樊市地形复杂,成土母质和植被类型多样,受气候及人类长期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土壤。

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57个土属、226个土种。

土类分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西部武当低山区(保康、谷城县境)土类有灰紫色土、红砂岩黄棕壤、碳酸盐岩类黄棕壤、泥质岩黄棕壤、山地泥质岩黄棕壤等;荆山东麓(南漳县境)主要有棕色石灰土、中性紫色土、灰紫色土、泥质岩山地黄棕壤、粗骨性黄棕壤等。

东部桐柏山低山丘陵(随州北部和枣阳北部)土壤组合为酸性结晶岩黄棕壤,剥蚀严重,有较大面积的裸岩分布;低丘缓坡及沟谷地带有水稻土的枝型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山泉冷浸田。

大洪山丘陵地带(随州、枣阳南部和襄阳、宜城东部)土壤组合多为泥质岩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以及冲沟部位的水稻土,常呈复区分布。

岗地土壤(老河口、枣阳、襄阳北部)基本为黄褐土的各土种和红砂岩的各土种。

汉水及其支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和河谷小平原土壤组合为潮土各土属,耕地土壤尤其是水稻土比重较大。

山区具有明显的土壤垂直分布现象,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而湿度相对增加,植被由北亚热带逐渐向暖温带演变,土壤垂直带谱相应由基带土壤黄棕壤依次向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分布。

黄棕壤分布上限约为海拔800米,800~1500米之间为山地黄棕壤,1500米以上出现山地棕壤。

一般阴坡冷湿,风化弱,生物积累多,土壤颜色较深,土层深厚;阳坡受热量多,植被覆盖差,土层薄,有机质积累少,多粗骨型土壤。

按土壤肥力和环境因素综合评级,一级土壤占9.7%,二级占58.03%,三级占27.9%,四级占4.37%;酸碱度适中(pH值5.1~8.5)的土壤占99.48%,宜种性广泛。

(一)黄棕壤为境内岗地及低山丘陵区的主要土类。

总面积1725.6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5.31%。

其中耕地31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7.7%(按习惯面积,下同);林荒地1411.4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3.42%。

湖北宣恩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湖北宣恩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7年 1 0月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N L F H N Z O NV R IYO H D SR ( a r c ne O R A E G H UU IE ST FHG TI UT Y Nt a Si c) OZ N ul e
2 武 汉烟 草有 限公 司,湖 北 武 汉 4 0 5 ) . 3 0 1 摘要 : 用模糊 数 学和 因子分 析 法时湖 北 宣恩烟 区土壤 肥 力状 况进 行 了综合 评价 , 果表 明 : 利 结 宣恩 烟
根 张晓兵 ,
(. 1 河南农 业 大学 农 学院 ,河 南 郑州 4 0 0 ; 5 0 2
A b t a t Th t o ff z y a a t ra a y i su e o e tmae i t g a e e t iy i e fXu n n sr c : e me h d o u z nd f co n l sswa s d t si t n e r td f ri t nd x o a e l t b c o g o nga e si u e o i c o a c — r wi r a n H b iPr v n e. Th e u t h we h tt o t n so tlN n y r l t e r s lss o d t a hec n e t ft a a d h d oyi N o c we e to h g n g n r 1 Th o t n s o oa n v ia l a d o g n c ma e i lwe e g o Th o r o ih i e e a . e c n e t ft tlP a d a al b e K n r a i tra r o d. e c n—

湖北省随县洪山镇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

湖北省随县洪山镇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
开发 具有 重要 意 义 。
年 以东 南 风 为 主 , 年 平 均气 温 在 1 5℃左 右 , 平 均 降 水 量在 1 0 0 0 mm左 右 , 全年 平均 日照 时 间为 2 0 9 0 h , 无
霜 期为 2 8 0 d 。
研 究 区主要 为南 秦 岭 地 层 区 , 第 四系一 元 古 界武 当岩群 均有 出露 。其 中 , 第 四系主要 为 全新 统 冲积物 ,
壤样 品 的布 设 以 图斑 结 合 方 里 网格 布样 , 每 平 方 千 米 1 7 0~ 4 5 0 m之 间。南部及东部 山脉 主要 为大洪山余 采样 5件 , 主要在 有代 表性 的农 用 大 田、 菜 地 等 田块 中 脉, 地 势总体 东 高西低 。气候 属北 亚热 带 季风 气 候 , 冬 心 采样 , 避 开 田埂 、 明显 点 状 污 染 。 以木 锹 为械 具 , 标
共 同作 用下,表层 土壤 S e 含 量有 不同程度 的次生富集现 象。 关键词 :土壤 S e 含量 ;地球化 学特征 ;分布规律 ;影响 因素
中图 分 类 号 :P 5 5 ;X 1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1 2 1 1 ( 2 0 1 6 ) 0 6— 0 8 4 3— 0 5
岩; 震 旦 系包括 灯 影 组 和 陡 山 沱 组 , 主要为泥质岩、 白
云岩 、 粉砂 质 页岩 及 硅 质 碳 酸 盐 岩 、 碳酸盐岩 ; 中元 古 界地 层 主要为 武 当岩群 变火 山岩 组 , 由阳起 片 岩 、 钠 长
1 研 究 区概 况
随县 位 于湖北 省北 部 , 隶 属 随州 市 , 是 中 国优质 大 米、 优 质小 麦 、 优 质棉 、 商 品畜 禽 和重 要 的食 用 菌 生 产 基地 。本 次研 究 区 域 为 随 县 洪 山镇 , 研 究 区面 积 3 2 0

荆门市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措施

荆门市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措施

荆门市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措施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耕地质量对于荆门市的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荆门市的耕地质量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了解荆门市耕地质量现状,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荆门市耕地质量现状1. 土壤肥力下降荆门市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为主,这些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由于长期过度耕作、过度施肥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

部分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耕地的生产力和持续利用能力。

2. 地下水位下降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的扩大,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导致了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影响了耕地的灌溉条件,导致了部分地区的耕地缺水情况。

3. 土壤污染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垃圾对土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特别是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用品的过度使用,导致了部分地区土壤的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也对农产品的安全性造成了威胁。

荆门市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有机肥、生物肥和绿色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加强对于耕地轮作、休耕和保护性耕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土壤养护意识,保持土壤肥力的平衡。

2. 合理利用水资源荆门市政府应该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控制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加大对于农田灌溉系统的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荆门市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对于污染严重的耕地进行治理,加大土壤修复和改良的投入力度,保障土壤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对于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抽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荆门市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腹地,长江横贯东西,省域地势呈三面高、中间低、向南敞开的态势.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诸山环绕;中南部为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与洞庭湖相连。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辖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一。

湖北省各类用地数量湖北省土地利用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省农用地面积1466。

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88%;建设用地面积136。

7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

36%;未利用地面积255。

7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

76%。

1.农用地耕地面积467.5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

15%,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东沿江平原。

园地面积42。

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

29%,主要分布在长江山峡河谷地带、清江流域和鄂南幕阜山区。

林地面积793.8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71%,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分布较少,与湖北省的地貌特征基本一致。

牧草地面积4。

4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

24%,主要零星分布在十堰、恩施和黄冈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157.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

49%.2.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4.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0%,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8平方米。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72。

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

88%,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02平方米。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40。

5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

18%。

3。

未利用地全省未利用地面积255。

74万公顷,扣除河流、湖泊水面、沼泽地、苇地和部分滩涂等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湿地,宜耕后备土地十分有限。

二。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1997~2005年间,全省耕地累计减少27.44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05万公顷。

湖北可种植小叶紫檀吗

湖北可种植小叶紫檀吗

湖北可种植小叶紫檀吗湖北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小叶紫檀吗?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对于想要种植小叶紫檀的人来说,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小叶紫檀,科学名称为Dalbergia oliveri,属于豆科植物。

它是一种耐旱、耐寒、喜光、喜温暖且不耐寒的常绿大乔木。

小叶紫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湿润的低山地区,如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

对于湖北省来说,它地处中国的中部,拥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湖北省冬季较长,但夏季温暖湿润,具有充足的降水量。

这些气候特征对于一些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小叶紫檀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才能良好生长。

在湖北省,夏季常温在27-30摄氏度之间,早春和晚秋的温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湖北省的气候条件在最适合小叶紫檀的生长温度范围内。

除了气候条件,土壤的质地和肥力也是种植小叶紫檀的关键因素。

小叶紫檀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如果土壤贫瘠或排水不良,可能会导致小叶紫檀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湖北省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紫色土和红壤,这些土壤都具有较好的肥力和适宜的排水性。

因此,从土壤条件上来看,湖北省也是适合种植小叶紫檀的地方。

虽然湖北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小叶紫檀,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栽培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在种植小叶紫檀之前,最好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了解。

了解小叶紫檀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以免不当的栽培方法导致枯死或生长不良。

其次,在选择种苗时应选择健康、有机的苗木,以提高成活率。

如果可能,最好选择来自已经栽培小叶紫檀的地区的苗木,因为这些苗木已经适应了相似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然后,为了保证小叶紫檀的生长,需要给予适当的水分和养分。

夏季干燥时,可以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定期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可以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进行施用。

最后,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小叶紫檀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例如叶缘枯黄、虫害和真菌病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保证小叶紫檀的健康生长。

湖北可以种植大米吗

湖北可以种植大米吗

湖北可以种植大米吗湖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中游,是一个以江河湖泊为特色的地区。

湖北省地理条件适宜种植水稻,因此大米生产在湖北省是非常发达的。

以下将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和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地区,该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平坦,大片的平原和低洼地区极为适宜发展农业,其中以水稻种植最为广泛。

湖北拥有许多大江大湖,包括长江、洞庭湖、鄂州湖等,这些丰富的水域资源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湖北省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

湖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的特点。

特别是夏季雨水集中,加上高温湿润的气候环境,提供了水稻所需的较长的生长季节。

而且,湖北省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种植。

湖北省的土壤以黄壤为主,土壤含水量好、肥力高、排水性能强,能够迅速吸收和保存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满足水稻正常的生长需求。

湖北省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这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湖北省拥有许多江河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

根据统计数据,湖北省常住人口水利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8%以上,水资源的充足保障了水稻的生长和灌溉需求。

此外,湖北省政府也非常重视水稻的种植和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和扶持政策来支持水稻的生产。

政府加大了对水稻生产的补贴力度,提供土地和技术支持,推动水稻种植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

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水平和品质,助推了湖北省水稻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湖北省具备种植大米的优越条件。

地理环境平坦,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政府的积极支持等多重因素使得湖北省的水稻种植业蓬勃发展。

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湖北省在大米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做出了贡献。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01.12•【字号】鄂环发[2011]1号•【施行日期】2011.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对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的通知(鄂环发[2011]1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历时4年(2007年8月~2010年4月),在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环境监测站认真工作和共同努力下,现已圆满完成。

本次调查共设2487个监测点位,采集了3129个土壤样品,完成105项指标的分析化验,获得14万多个监测数据,获得各类调查信息10万多条,各种原始记录81册,形成的研究成果有:《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1册、《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报告(简写)》1册、各类分报告4册、图集1册、数据统计表3册等。

这是我省环境监测系统有史以来,耗时最长、采样量最大、分析项目最全、获得数据最多、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一次专项调查,其研究成果已经通过环保部和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小组的评审,并得到一致好评。

此次调查工作开展期间,涌现了一批工作扎实、勇于奉献、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优秀集体和个人。

为鼓励先进、彰显成绩、交流经验,更好地开展今后的环境监测专项工作,推动我省环境保护事业跨越式地发展,经研究决定,对下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一、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先进集体襄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荆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黄石环境监测站、宜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二、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先进个人史新宇、乐静、胡晓彬、卢伟、袁毅、杨珍涛、余亮、王清华、周建红、汪爱元、谭志农、邹海松、李钢、曾雪艳、黄祥柯、程敏、甘萍、肖锐敏、李爱民、袁连新。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6.12.26•【字号】鄂环发[2006]50号•【施行日期】2006.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湖北省环保局关于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关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06]50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要求,省环保局已成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技术顾问组,组织编制了《湖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于近期启动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

为使本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关系到人类健康,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省是农业大省,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事关重大,而摸清土壤污染状况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加强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和确保环保工作政令畅通等方面充分认识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这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保证我省土壤调查方案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组建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组建土壤调查工作专班,组织协调和指导辖区内的调查工作,开展土壤调查信息报送、采样测试、数据整理、成果分析等工作。

我省《实施方案》已发至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及环境监测站,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提出本辖区土壤污染重点调查区域及范围。

湖北省土壤状况

湖北省土壤状况

湖北省土壤状况湖北省分布着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上三类地带性土壤.棕红壤主要分布在与湖南相邻的咸宁地区,属中亚热带北缘;黄棕壤、黄褐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与河南、安徽等省接壤的地区,分别属于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边缘.因此,湖北省正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本省红壤主要分布于鄂东南海拨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或垅岗和鄂西南海拨500米以下丘陵、丘陵台地或盆地。

该分布区包括咸宁地区和鄂西自治州各县市,以及黄石、鄂州、武昌、汉阳、洪山、圻春、浠水、武穴、黄梅、石首、公安、松滋、枝域等县(市、区)。

红壤营养状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严重缺磷、硼,大部分缺氮、钾,局部缺锌、铜、锰、铁。

本省黄壤分布于鄂西南(鄂西自治洲和宜昌地区)海拨5001200米的中山区,居基带红壤之上,册地黄棕壤之下。

其分面下限阪峰较高,群山较低。

主要分面地域表现为“四大块,四河谷”,“四大块”指恩施-建始盆地,来凤盆地、黄陵背斜中心区和枝城、长阳与五渔洋关之间的三角地带。

“四河谷”指长江西陵河谷清江河谷鹤嵝水谷和咸丰唐岩河谷。

土壤层次分异明显,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比红壤高22.4%,其它矿质氧分与红壤相近或略丰,富铝化作用、淋溶作用和粘粒淀积现象较为明显。

本省黄棕壤分布于该省各地、市、州,其中,以郧阳、黄冈、宜昌、孝感、襄樊等地的面积较大。

多表现较为严重的水土侵蚀,该土壤的农业垦种历史较长,利用方式多种多样,结构面上经常覆有铁、锰胶膜或结核。

一般质地粘重,土体紧实。

黄褐土集中分布在襄樊、郧阳及荆州北部,多地处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盆地及平坝阶地。

该土壤的质地较为粘重,整个土体结构紧实,难犁难耙,不易拿墒情。

土壤毛管蒸发力强,水分极易散失,天晴易受干旱威胁,有“旱包子”之称。

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的含量及保肥性能尚可。

砂姜黑土集中分布于鄂北岗地,向北与南阳盆地的砂姜黑土连成以体。

其土壤理化性状差,粘、板、瘦,易涝怕旱,肥力较低。

江汉平原的种植优势

江汉平原的种植优势

江汉平原的种植优势江汉平原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区之一。

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片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

下面我将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农作物适宜性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详细介绍江汉平原的种植优势。

首先,江汉平原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并且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品质也更好。

江汉平原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可以种植大量的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

其次,江汉平原的土壤质量优良。

这片平原主要由长江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土壤组成,土壤肥沃,含水量丰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此外,土壤排水性好,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充分发育。

优良的土壤质量为农作物的高产、高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江汉平原能够种植多种多样的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农作物适宜性。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江汉平原适宜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

其中,水稻是江汉平原的主要作物之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使得江汉平原的水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这片平原还适宜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前景。

最后,江汉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并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这片平原的种植优势之一。

由于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有着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这些水源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江汉平原还利用这些水源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包括大型水库、水渠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产能和效益。

水资源的丰富和合理利用,使得江汉平原的农业生产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综上所述,江汉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包括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优良的土壤质量、多样的农作物适宜性和丰富的水资源利用。

这些优势使得江汉平原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种植机会和农业发展的前景。

湖北省土壤类型

湖北省土壤类型

湖北省土壤状况湖北省土壤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黄褐土、石灰(岩)土、红壤、黄壤及紫色土等,这8个土类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

其中水稻土占总耕地面积%,潮土%,黄棕壤占%,其他5个土类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均小于5%。

水稻土是湖北省面积最大,贡献最多的耕作土壤,盛产粮、油,占全省粮食产量70%。

潮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产粮、棉、油的土壤,本区域所产棉花占全省棉花产量80%以上。

黄棕壤广泛分布于我省的鄂西南山区和鄂北地区,是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茶叶、烟叶等粮经作物的重要产区。

湖北省红壤主要分布于鄂东南海拨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或垅岗和鄂西南海拨500米以下丘陵、丘陵台地或盆地。

该分布区包括咸宁地区和鄂西自治州各县市,以及黄石、鄂州、武昌、汉阳、洪山、圻春、浠水、武穴、黄梅、石首、公安、松滋、枝域等县(市、区)。

红壤营养状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严重缺磷、硼,大部分缺氮、钾,局部缺锌、铜、锰、铁。

湖北省黄壤分布于鄂西南(鄂西自治洲和宜昌地区)海拨500-1200米的中山区,居基带红壤之上,册地黄棕壤之下。

其分面下限阪峰较高,群山较低。

主要分面地域表现为“四大块,四河谷”,“四大块”指恩施-建始盆地,来凤盆地、黄陵背斜中心区和枝城、长阳与五渔洋关之间的三角地带。

“四河谷”指长江西陵河谷清江河谷鹤嵝水谷和咸丰唐岩河谷。

土壤层次分异明显,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比红壤高%,其它矿质氧分与红壤相近或略丰,富铝化作用、淋溶作用和粘粒淀积现象较为明显。

本省黄棕壤分布于该省各地、市、州,其中,以郧阳、黄冈、宜昌、孝感、襄樊等地的面积较大。

多表现较为严重的水土侵蚀,该土壤的农业垦种历史较长,利用方式多种多样,结构面上经常覆有铁、锰胶膜或结核。

一般质地粘重,土体紧实。

黄褐土集中分布在襄樊、郧阳及荆州北部,多地处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盆地及平坝阶地。

该土壤的质地较为粘重,整个土体结构紧实,难犁难耙,不易拿墒情。

湖北黄石自然环境概况

湖北黄石自然环境概况

湖北黄石自然环境概况拥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称号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汉市江夏区,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黄石地区土壤可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57个土属,229个土种,300多个变种。

6个土类如下:红壤:发育于多种母岩母质,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形成。

分布范围主要在低山丘陵地区。

典型的红壤剖面中有明显的红色心土层和淋溶淀积层,脱硅富铝化明显,土壤孔隙度小,PH值低,呈酸性反映。

土体呈黄色或红黄色,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较缺乏,经过发行可成为高土壤。

石灰岩土:发育于各类石灰岩及其变质岩,呈条状分布。

土质粘重,有石灰反映,PH值比地带性土壤高一级,不适应油菜、马尾松及映山红的生长。

紫色土:发育于紫色岩,土层深厚,但根底浅,耕作质差,难起苗。

PH值6.8,呈中性反映。

潮土:潮土是泛域性土壤,成土母质系第四系全新世冲积物及沉积物。

分布在长江两岸,湖泊周围、港溪两旁的平原、大畈、湖汊、河阶、谷地及地势平坦的开阔地。

土层深厚、疏松,结构良好,地下水位常在100厘米上下,孔隙度适中,夏季土壤回潮湿润。

水稻土:水稻土是在人工种植水稻过程中,通过施肥、耕耘、灌溉等措施和周期性的干湿交替以及氧化还原等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一类耕作土壤。

沼泽土,滨湖区多草甸沼泽土亚类。

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含量亦较高,处脱沼脱潜阶段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

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

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

湖北省土壤状况

湖北省土壤状况

湖北省土壤状况湖北省分布着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上三类地带性土壤.棕红壤主要分布在与湖南相邻的咸宁地区,属中亚热带北缘;黄棕壤、黄褐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与河南、安徽等省接壤的地区,分别属于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边缘.因此,湖北省正处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本省红壤主要分布于鄂东南海拨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或垅岗和鄂西南海拨500米以下丘陵、丘陵台地或盆地。

该分布区包括咸宁地区和鄂西自治州各县市,以及黄石、鄂州、武昌、汉阳、洪山、圻春、浠水、武穴、黄梅、石首、公安、松滋、枝域等县(市、区)。

红壤营养状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严重缺磷、硼,大部分缺氮、钾,局部缺锌、铜、锰、铁。

本省黄壤分布于鄂西南(鄂西自治洲和宜昌地区)海拨5001200米的中山区,居基带红壤之上,册地黄棕壤之下。

其分面下限阪峰较高,群山较低。

主要分面地域表现为“四大块,四河谷”,“四大块”指恩施-建始盆地,来凤盆地、黄陵背斜中心区和枝城、长阳与五渔洋关之间的三角地带。

“四河谷”指长江西陵河谷清江河谷鹤嵝水谷和咸丰唐岩河谷。

土壤层次分异明显,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比红壤高22.4%,其它矿质氧分与红壤相近或略丰,富铝化作用、淋溶作用和粘粒淀积现象较为明显。

本省黄棕壤分布于该省各地、市、州,其中,以郧阳、黄冈、宜昌、孝感、襄樊等地的面积较大。

多表现较为严重的水土侵蚀,该土壤的农业垦种历史较长,利用方式多种多样,结构面上经常覆有铁、锰胶膜或结核。

一般质地粘重,土体紧实。

黄褐土集中分布在襄樊、郧阳及荆州北部,多地处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盆地及平坝阶地。

该土壤的质地较为粘重,整个土体结构紧实,难犁难耙,不易拿墒情。

土壤毛管蒸发力强,水分极易散失,天晴易受干旱威胁,有“旱包子”之称。

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的含量及保肥性能尚可。

砂姜黑土集中分布于鄂北岗地,向北与南阳盆地的砂姜黑土连成以体。

其土壤理化性状差,粘、板、瘦,易涝怕旱,肥力较低。

湖北随州适合种植蓝莓吗

湖北随州适合种植蓝莓吗

湖北随州适合种植蓝莓吗湖北随州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对于种植蓝莓这一酸性作物来说,湖北随州具备一定的种植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土壤要求、气候条件、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等方面详细解答。

首先,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它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4.5-5.5之间。

湖北随州的土壤大多为酸性偏碱性,需要进行土壤改良,降低pH值。

一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是添加过石硫磺、含有硫酸铵的肥料等。

此外,湖北随州的土壤有时会出现重金属含量过高的情况,这对蓝莓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以确保土壤质量符合蓝莓的要求。

其次,湖北随州的气候条件对蓝莓种植较为有利。

蓝莓喜欢凉爽的环境,夏季高温容易导致生长停滞和花芽减少。

而湖北随州的气温较高,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5以上,但由于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南方的影响,相对湿度较大,夏季降雨充足,有利于蓝莓的生长。

冬季寒冷干燥,对蓝莓要求较高,需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害和水分流失。

第三,品种的选择对于蓝莓的种植至关重要。

湖北随州的土壤酸性较低,同时也受到冬季低温的影响,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到对低温的抗性和适应性。

比较适合种植的品种有"北美高早"、"兰博勒斯"、"蓝风筝"等,这些品种栽培期较短,抗逆性强。

最后,种植技术也是决定蓝莓种植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湖北随州的种植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土壤改良时,可以添加酸性有机肥料和减少石灰的使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其次,在施肥时,要注意蓝莓对氮肥的需求较小,应适量施用磷、钾肥料,并确保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另外,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冬季,要进行覆盖保温,对幼苗和嫁接苗进行额外保护,预防冻害。

总而言之,湖北随州对于种植蓝莓来说,具备一定的种植条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土壤酸性较低和冬季的低温干燥,种植者要重点关注土壤改良和适应性品种的选择,同时掌握好种植技术,合理施肥浇水,保护苗木有利于蓝莓的健康生长和丰产。

兴山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兴山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兴山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摘要通过对兴山县测土配方5 895个土壤样品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兴山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适宜水平为主,土壤中大量元素养分表现为碱解氮缺乏为主,有效磷丰缺同存,速效钾以适宜水平为主,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以有效硼的缺乏最为严重,有效锌次之,其他中微量元素均处于适宜及以上水平。

将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结果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化验结果比较,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均呈上升趋势,速效钾呈下降趋势。

通过研究这些基础数据的变化,为兴山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评价;湖北兴山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三峡大坝库区县之一,地跨北纬31°4′~31°34′,东经110°25′~111°6′,属秦岭大巴山余脉,境内大小山头3 580座,垂直高差达2 317.4 m,是典型的山区县。

全县耕地面积12 950 km2(2011年),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蔬菜、柑桔、烟叶、茶叶等,2008年兴山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8—2010年在全县采集了5 895个土样,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对兴山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指导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土样采集根据兴山县耕地土壤分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土壤,合理划分取样单元,兼顾样点的均匀性,利用GPS定位,采用“S”形取样法,在每个取样单元内采集5个以上样点土壤,用四分法混合留取1 kg土样。

土样取回后,自然风干,按营养元素测定要求进行处理和保存。

1.2 土样测定所有土壤样品均分析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项目,抽取10%个样品分析中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硼)等项目。

测试方法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其中pH值采用水浸提电位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有效铜、锌、铁、锰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交换性钙镁采用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效硫采用磷酸盐-乙酸浸提硫酸钡比浊法,水溶性硼采用甲亚胺-H比色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土壤状况
湖北省土壤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黄褐土、石灰(岩)土、红壤、黄壤及紫色土等,这8个土类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8.65%。

其中水稻土占总耕地面积50.35%,潮土19.03%,黄棕壤占14.54%,其他5个土类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均小于5%。

水稻土是湖北省面积最大,贡献最多的耕作土壤,盛产粮、油,占全省粮食产量70%。

潮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产粮、棉、油的土壤,本区域所产棉花占全省棉花产量80%以上。

黄棕壤广泛分布于我省的鄂西南山区和鄂北地区,是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茶叶、烟叶等粮经作物的重要产区。

湖北省红壤主要分布于鄂东南海拨800米以下低山、丘陵或垅岗和鄂西南海拨500米以下丘陵、丘陵台地或盆地。

该分布区包括咸宁地区和鄂西自治州各县市,以及黄石、鄂州、武昌、汉阳、洪山、圻春、浠水、武穴、黄梅、石首、公安、松滋、枝域等县(市、区)。

红壤营养状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严重缺磷、硼,大部分缺氮、钾,局部缺锌、铜、锰、铁。

湖北省黄壤分布于鄂西南(鄂西自治洲和宜昌地区)海拨500-1200米的中山区,居基带红壤之上,册地黄棕壤之下。

其分面下限阪峰较高,群山较低。

主要分面地域表现为“四大块,四河谷”,“四大块”指恩施-建始盆地,来凤盆地、黄陵背斜中心区和枝城、长阳与五渔洋关之间的三角地带。

“四河谷”指长江西陵河谷清江河谷鹤嵝水谷和咸丰唐岩河谷。

土壤层次分异明显,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比红壤高22.4%,其它矿质氧分与红壤相近或略丰,富铝化作用、淋溶作用和粘粒淀积现象较为明显。

本省黄棕壤分布于该省各地、市、州,其中,以郧阳、黄冈、宜昌、孝感、襄樊等地的面积较大。

多表现较为严重的水土侵蚀,该土壤的农业垦种历史较长,利用方式多种多样,结构面上经常覆有铁、锰胶膜或结核。

一般质地粘重,土体紧实。

黄褐土集中分布在襄樊、郧阳及荆州北部,多地处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盆地及平坝阶地。

该土壤的质地较为粘重,整个土体结构紧实,难犁难耙,不易拿墒情。

土壤毛管蒸发力强,水分极易散失,天晴易受干旱威胁,有“旱包子”之称。

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的含量及保肥性能尚可。

砂姜黑土集中分布于鄂北岗地,向北与南阳盆地的砂姜黑土连成以体。

其土壤理化性状差,粘、板、瘦,易涝怕旱,肥力较低。

黄褐土集中分布在襄樊、郧阳及荆州北部,多地处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岗、盆地及平坝阶地。

该土壤的质地较为粘重,整个土体结构紧实,难犁难耙,不易拿墒情。

土壤毛管蒸发力强,水分极易散失,天晴易受干旱威胁,有“旱包子”之称。

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钾的含量及保肥性能尚可。

本省棕壤主要分布于鄂西山地,包括鄂西自治州褐郧阳地区各县、市和神农架、长阳、五峰、秭归、兴山、保康等县(区);零星分布于鄂东大别山主峰天堂一带。

暗棕壤是本省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中分布最高地森林土壤,居棕壤之上,海拔下限为2200-2500米,上限至本省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50.4米。

其分布区域包括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北部(神农架南坡)和竹溪县南部(神农架北坡)。

气候高寒过湿,土壤有季节性冷层,在寒温森林下土壤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酸性淋溶过程作用明显,腐殖质层及亚表层厚度可达30-40CM,具有暗棕色的心土层,全剖面呈酸性。

省石灰土分布广泛,遍及80%的县、市。

以鄂西山地(焦枝铁路以西)面积最大,鄂东南幕山地和鄂中大洪山地次之,鄂东大别山地也有零星分布。

保留了母质特征,富含碳酸盐,PH值较高,一般在6.5以上,为中性至微碱性,土质较粘,含砾石较多,石芽出露面积大,荒山荒坡较多,不便于耕作,低产土壤比重较大。

紫色土湖北省除十堰以外,其它各地、市、州均有分布。

其中以宜昌、鄂西、襄樊、郧阳、孝感、荆门和荆州的面积较大。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磷、钾含量的丰缺差异较大。

土壤一般通气透水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保肥蓄水能力。

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于神农架林区高山盆地,其次零星分布于鄂西南海拔1600米以上的大高山顶平面的岩溶洼地和鄂东南海拔1200米以上的开阔或浑园的山脊区洼地。

山地草甸土仅含山地草甸土1个亚类,划分为山地草甸土和岩溶洼地山地草甸土2个土属。

沼泽土划分为沼泽土和山地沼泽土2个亚类。

潮土广泛分布在长江和汉江沿岸的冲积平原、河流阶地、河漫滩地及滨湖地区广阔的底平地带。

我省各地、市、州均有分布,以荆州、武汉、孝感、襄樊、黄冈及宜昌等地面积较大。

水稻土广泛分布在我省各地(市、州),从海拔十几米的低潮地带稻千米左右的山沟谷地均有之,但集中分布在素以“鱼米之乡”著称于世的江汉平原:即枝江、当阳、荆州地区各县(市),武汉市郊区县、黄冈、浠水、圻春、武穴、黄梅、鄂州、荆门、嘉鱼、沙市、孝感、云梦、汉川等县(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