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四章-201009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四章-201009](https://img.taocdn.com/s3/m/1485d46a25c52cc58bd6bef9.png)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的均衡一、填空1.服务贸易收益项目2.复式簿记净误差与遗漏3.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4.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5.经济周期调整汇率/本币升值或贬值6.国际间的利率差7.国内资金的需要偿还外债的能力8.外汇储备政策宣示效应9.扩大总需求扩大总供给10.财政收支银行信贷收支二、判断1.对2.对3.错4.错5.对6.对7.错8.对 9.错 10.对 11.对 12.对 13.错 14.对三、单选1.D2.C3.A4.B5.B四、多选1.ABC2.ABCD3.BC4.ABCD5.ACD五、问答1.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并解释为什么在国际收支经常出现差额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统计报表,全面系统的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
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
但在实践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通过对各个子项目的统计进行的。
由于统计数据来源不一、时间不同等原因,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额。
为此就需要一个平衡项目即净误差与遗漏。
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反之列入该项目的贷方。
正是由于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
2.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的失衡?引起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从性质上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不是。
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一国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常常需要进口大量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料,而出口一时难以相应增长,因而出现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
(2)受经济结构制约(3)受物价和币值的影响。
如果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出口商品成本随之提高;而进口商品在汇率不变情况下,价格相对较低,引起进口增加,结果是恶化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
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
![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f7c09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1.png)
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
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包括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和短期债务比率等。
1.偿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一般认为偿债率指标在20%以下是安全的。
2.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负债能力和风险的主要参考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参考数值为100%。
3.债务率:即一国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或一国总体的债务风险,一般以8%作为安全线。
4.短期债务比率:即当年外债余额中一年和一年以下期限的短期债务所占的比重,国际上公认的参考安全线为25%以下。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债务衡量指标,比如:一国当年外还本付息额与当年GNP的比率,根据经验数据,这个比率控制在5%以下是安全的;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外汇储备额的比率,该指标一般控制在3倍以内;当年偿还外债利息额与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额的比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一个国家的债务情况,评估其偿债能力和风险。
然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因此这些指标只是一般性的参考,具体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https://img.taocdn.com/s3/m/1e3b5529b4daa58da0114a1b.png)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但是我们以往对于财政赤字的认识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偏差,实际上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财政赤字。
第一,财政赤字是我国政府实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处于负增长,银行借贷、储蓄压力过大。
所以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国债与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一非常之举,充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
第二,财政赤字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中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在通常情况下,依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在当前我国的特定经济条件下,发生这种危险的可能性不大。
一是银行储蓄存款较多,国家通过财政债券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会导致银行过量发行货币而形成通货膨胀情况的发生;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裕,物价比较稳定,适度扩大一些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在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只要财政赤字运用得当,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第三,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财政赤字事实上起着向经济体注入基础货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规模的不断增大,经济运行本身所需要的基础货币量也在增加,需要不断地补充基础货币量,财政赤字是补充基础货币供给的渠道之一。
其次,在企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几乎是保证GDP增长率的惟一选择。
考虑到2003年相当低的消费物价指数增长预期,3198亿赤字仍然是较为保守的。
就目前的宏观经济结构而言,财政风险、增长停滞的风险和金融风险,三者必居其一。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ad8845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8.png)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13•【字号】赤政发[2013]68号•【施行日期】2013.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监督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赤政发[2013]68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现将《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8月13日赤峰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监督管理,规范举借、使用和偿还政府性债务行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是指由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部门、单位和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机构直接举借或者通过合法担保形式形成的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由政府偿还的债务,包括由政府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承担直接或连带偿还的外债、国债转贷、专项借款、国内金融机构贷款、财政欠拨及其他需由政府偿还、兑付或管理的债务。
第三条市本级及旗县区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债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对政府性债务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
各级财政、发改、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共同做好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上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同时对下级政府性债务实施监督。
第五条各级政府(含部门及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政府设立的各类投融资机构是政府性债务主体。
未经审核批准,各债务主体不得擅自举债、越权举债或对外提供担保,各级投资审批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政府性负债建设项目。
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及同级经济开发区不得自行举债和对外提供担保。
第六条政府性债务资金不得用于平衡地方预算或者经常性支出,其使用方向应主要用于下列方面:(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交通运输、农牧林水、城市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二)发展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环保、扶贫等公益事业;(三)自然灾害救助;(四)符合国家有关政策且政府认为应举借或提供担保的其他方面。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情况介绍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d32064769eae009581bec3a.png)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情况介绍政府的风险程度,或地方经济增长对政府举债的依赖程度。
指标值越大,说明风险越高;反之亦然。
对一国政府的外债,国际公认的负债率警戒线为2O%,高于此值即被认为进入风险区。
但对地方政府举借的内债,各国基于其特定的国情,指标口径不同,警戒线数值迥异。
如美国规定负债率(州政府债务余额/州内生产总值)警戒线在13%-16%之间;加拿大规定负债率不得超过25%。
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动用当期财政收入满足偿债需求的能力,该指标是对地方政府债务总余额的控制。
目前国际上对各国地方政府债务率没有统一标准,但从各国实践看,该指标大多在100%左右。
如美国规定债务率(州或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州或地方政府年度总收入)为90%-120%;新西兰要求地方政府债务率小于150%;巴西规定借款额不得超过资本性预算的规模,州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州政府净收入)小于200%,市政府债务率(债务余额/市政府净收入)小于120%;俄罗斯规定地方政府借款额不得超过“俄联邦体制下各自预算体系的收入总额”;哥伦比亚规定债务率(债务余额/经常性收入)按要求不得超过80%。
新增债务率反映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收入增量对新增债务的保障能力,这是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的控制指标。
巴西规定新增债务率(新增债务额/政府净收入[1])小于18%;日本规定新增债务率不得超过9%,同时,对当年地方税的征收比率不足90%或赛马收入较多的地方政府,限制发债。
担保债务比重反映地方政府的担保风险。
哥伦比亚规定地方政府用作借款担保的收入额占担保借款总额的比例为150%;巴西规定担保债务比重(政府担保余额/经常性净收入)必须低于22%。
偿债率反映地方政府当期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的比重;利息支出率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动用当期财政收入支付债务利息的程度。
将地方政府借款需求同偿债能力挂钩,可以有效遏制其扩大债务规模的冲动,同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对中央政府的“倒逼”行为。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e7106d27d3240c8447ef9e.png)
中国外债风险分析[摘要]随着欧元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外债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着眼点放在我国外债上,根据衡量外债风险常用的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比率、商业性借款占外债余额的比率等指标收集相关数据,对我国外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得出我国目前外债基本安全的结论。
[关键词]外债风险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一、引言随着欧元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升级和蔓延,外债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 20 世纪70 年代,外债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增大投资力度、振兴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对外借款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点。
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借入巨额外国资本来发展本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了一片经济快速发展的繁荣局面。
巴西、韩国、东南亚各国成为大量举债发展本国经济的典型,分别创造了“巴西奇迹”、“汉江奇迹”、“东南亚奇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
但是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外债危机问题日益显现,且愈演愈烈,全球性的债务危机接踵而来,几乎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阻塞,如20 世纪80 年代席卷全球的拉美债务危机、1994 年的墨西哥债务危机、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俄罗斯债务危机、2001 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等等。
沉重的债务给诸多国家带来了近乎灾难般的严重后果,极大的拖累这些国家正常的发展步伐。
对于我们中国而言,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外债规模与日俱增,外债风险已有所显现。
1998 年“广信事件”引发的对外窗口的债务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
而截止至2007 年年末,我国外债余额3736亿美元(不含港、澳、台地区对外负债),比2006 年末增加506 亿美元,上升了16%。
其中短期外债余额2201 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9%,比2006 年末增加365 亿美元,短期外债占比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25%的警戒线。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 年我国外债增幅减缓,截止到2008 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37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0.3%,短期外债占比下降4%,占外债总额56%。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新思路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b36ab8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d.png)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外债管理新思路陆小丽【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债规模逐渐增长,总体运行安全,但短期外债占比趋高.现行外债监管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对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关注不足的缺陷,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外债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外债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我国外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审慎视角提出构建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政策工具选择.【期刊名称】《青海金融》【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思路;政策工具【作者】陆小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南宁53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32 008年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管理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致力于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
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外债管理的必然选择。
2015年2月,企业外债比例自律开始在北京中关村、张家港保税区、深圳前海试点,开启了我国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改革之路。
(一)我国利用外债规模逐年增长,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各种形式利用外债的规模逐步扩大(如表1),截至2014年末,我国外债余额达8954.6亿美元,是1985年的56.57倍。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外债余额的整体增长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顺周期的特点。
(二)外债总体运行安全,短期外债占比趋高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外债风险的三个基本指标,其国际标准安全线分别为20%、100%和20%。
表2数据显示,1985年以来,我国的外债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指标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可以说我国外债总体运行安全。
但从表3的数据可知,2000年之前,按原口径统计的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比重基本在国际警戒线25%之下,而2001年按国际标准调整统计口径后,短期外债占比均超过国际警戒线,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国短期外债规模呈逐年扩大态势,短期外债余额占总外债余额的比重均超过60%,截至2014年末其占比已高达76.31%,超过国际安全线50多个百分点。
关于债务率、负债率-中国金融论坛
![关于债务率、负债率-中国金融论坛](https://img.taocdn.com/s3/m/aeac725e168884868762d6d8.png)
关于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等指标及其“国际警戒线”的适用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编者按:近年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需求助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增长,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成为业界和学界热议的焦点。
国际上甚至有人猜测我国部分地市的政府债务规模过大、有濒临“破产”的可能,而对于“破产”的推断主要基于“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等指标及其所谓的国际警戒线标准。
为此,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摘要发表,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当前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时,除关注地方债务总体规模之外,学界和业界均普遍使用“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等债务指标(以下简称“三率”)及其“国际警戒线”来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我国地方债务审计公告就采用了这些指标,以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起到一定的预警和提示作用。
事实上,“三率”等指标,作为常用的债务风险衡量指标和国际通用指标,用以衡量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财政体制、统计口径、激励约束机制、信息透明度、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更加复杂,如果仅用“三率”来直接衡量,可能对潜在风险的揭示并不全面,需要增加一些指标,才能完整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另外,直接使用所谓的“国际警戒线”进行地方债务风险预警,也可能不够准确,原因是这些“国际警戒线”都是具有弹性的,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鉴于此,我们认为要全面、准确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风险衡量指标,并辅之以定性分析加以综合研判。
此外,需要构建不同政府层级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便对不同地区(省、市、县)的政府债务进行监测、评估、预警。
一、“三率”等指标用于衡量地方债务风险的适用性分析(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三率”等指标用来衡量地方债务风险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不强“三率”等指标的适用前提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居民等独立财务主体的预算硬约束。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指标及其涵义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指标及其涵义](https://img.taocdn.com/s3/m/c249b70c14791711cc791770.png)
最近看了很多项目材料,发现对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有的融资从业人员还不是太清楚。
我自己也感觉有必要梳理一下,于是作了这篇。
2011年国办发明电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中出现了以下四个指标及计算公式,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有偿债指标公式的文件:1、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当年综合可用财力×100%当年综合可用财力没有找到出处,这里应该指的是可支配财力:本级可支配财力=本级地方财政收入+上级的返还收入和补助收入- 上解上级支出- 对下级税收返还和补助下级支出可支配财力这一概念很有意义。
因为多数地方政府都是要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的。
如果不考虑转移支付,很多地方政府的偿债指标根本没法看。
债务率的警戒值是100%,表明某地政府的债务余额超过它一年的可用财力就有风险了。
2、偿债率=当年偿还债务本息额/当年综合可用财力×100%偿债率的警戒值是20%,表明某地政府一年可用财力的20%以上都要用来还债那就比较危险了。
3、逾期债务率=年末逾期债务额/年末债务总余额的比重×100%表明年底的时候,政府的债务中出现逾期的比率,逾期债务有多少。
如果这个比率较高,表示已出现偿债困难。
由于政府可采用借新还旧的办法化解逾期,逾期债务的真实数据难以取得,所以,这一指标的参考价值并不大。
4、借新还旧偿债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额/当年债务还本付息总额×100%表明政府当年偿还的债务中借新还旧的比例有多高。
如果这一指标较高,表明政府对借新还旧的依赖程度较高,存在一定偿债风险。
这一指标是有意义的。
因为政府债务以债券形式存在的情况下,是允许借新还旧的。
财预[2015]225号《关于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的实施意见》:地方政府要将其所有政府债务纳入限额,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其中,一般债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当赤字不能减少时可采取借新还旧的办法。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06c7a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7.png)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而财政赤字则是评估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方面。
这些指标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用于监控国家债务状况和评估其财政健康风险。
本文将介绍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以及财政赤字,并探讨其在国际上的通用定义和应用。
一、负债率负债率是一个国家的债务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
它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以及其信用状况。
负债率越高,意味着国家的债务水平越高,可能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和财政风险。
国际上对于负债率的合理水平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大多数国家认为负债率在60%以下是相对可接受的范围。
二、债务率债务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债务总额与其国民生产总值(GNP)之比。
与负债率类似,债务率也是评估一个国家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然而,与负债率相比,债务率更关注国家的债务支付能力,因为GNP更能反映国家的净收入。
同样,债务率的合理水平因国家而异,但一般来说,债务率在40%以下被认为是相对可控制的水平。
三、偿债率偿债率是指国家年度预算中用于偿还债务的支付额与其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这是一个反映国家财政健康风险的重要指标,因为较高的偿债率可能意味着国家需要将较大比例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债务,从而可能导致其他重要领域的支出不足。
一般来说,偿债率在20%以下被认为是相对可接受的范围。
四、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在其年度预算中支出高于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是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衡量指标,因为持续的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国家债务的累积增加,加剧债务负担和财政风险。
一般来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3%以下被认为是相对可接受的范围。
总结: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和财政赤字是国际上常用的指标,用于评估国家财政健康状况和风险。
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97103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3.png)
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国际债务衡量指标是评估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所承担债务风险的标准和方法。
一般来说,国际债务衡量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债务总额:债务总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债务规模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将对外负债和国内借贷两部分进行加总得出,包括了短期和长期债务。
2.债务占比:债务占比是指债务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它反映了国际债务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债务占比高的国家面临着债务服务压力大、经济脆弱、金融风险高等问题。
3.债务结构:债务结构是指国家债务的类型和组成。
国际债务可以分为政府债务和非政府债务,其中政府债务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规模性。
此外,债务的货币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货币的贬值会导致债务负担的增加。
4.债务偿还能力:债务偿还能力衡量了一个国家履行债务付款义务的能力。
通常来说,债务偿还能力可以通过评估国家的经济增长、外汇储备、财政状况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来评估。
5.债务服务水平:债务服务水平是指国家履行债务付款义务的能力和水平。
它可以通过计算国家的债务利息支付金额和本金偿还金额来衡量。
债务服务水平高的国家通常更容易获得国际金融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6.债务可持续性:债务可持续性是指国家在长期期限内满足债务偿还和债务发展的能力,即国家能否长期保持在可持续的债务负担水平下。
债务可持续性评估通常综合考虑债务规模、偿还能力、经济增长前景、财政状况等因素。
7.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是指国际债务存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
金融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经济风险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国内政治稳定性和财政状况等因素。
总之,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债务规模、债务占比、债务结构、债务偿还能力、债务服务水平、债务可持续性和债务风险等因素。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水平和债务可持续性,对于制定国际财政政策和债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债练习题
![公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fb11d06f1aff00bed51ef1.png)
第一章判断题:1.从公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债的规模大小主要受到财政赤字状况和社会闲置资金两大经济条件制约和影响。
(T)2.按可流通或转让性的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和中长期公债(F)3.从纳税人角度来看,公债是一种誉为“金边债券”或“银边债券”的重要投资工具。
(F)4.公债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信用,但不完全等同于公共信用。
(T)单选题: 1.按(C),公债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A.借债地域B.借债期限C.借债主体D.举借形式 2.按(C)不同,公债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A.利率确定方式 B.利息偿付方式 C.借债期限 D.债务本位3.(B)是指低于债券的面额的价格发行的公债,将来债务人按面额偿还的公债。
A.附息公债 B.贴现公债 C折实公债 D.特种公债4.从(D)来看,公债资金也是一种公共资金,并会产生类似于税收的负担。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5.从(C)来看,公债时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杠杆”。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6.从(A)来看,公债是政府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A.债务人 B.投资者 C.宏观运行 D.纳税人7.“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向团体、公司、个人或别的政府所借的债务,它也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哪一位经济学家对公债概念的阐述。
(D) A.陈共 B.邓子基 C.谢作诗 D.蒋洪多选题:1.按债权债务关系是否自愿为标准,公债可分为(BCD)。
A. 一般性公债B.自由公债C. 强制公债D.准强制性公债 2.按借债主体的不同,公债可分为(BD)。
A.国内公债B.中央政府公债C.国外公债D.地方政府公债 3.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BCD)。
A.学以致用,一以贯之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关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注重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合。
C.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互为补充。
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
![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e74c0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5.png)
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摘要:1.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定义和意义2.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评估标准3.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应用和影响正文:一、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定义和意义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是指一组用于衡量国家财政状况和财政政策效果的指标,旨在帮助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国家财政状况和政策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帮助政府实现财政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二、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评估标准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包括三个方面:财政稳定性、财政政策效果和财政脆弱性。
每个方面都有一系列具体的指标。
1.财政稳定性指标:包括财政赤字率、政府债务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政府的财政状况是否稳定,是否存在过度赤字和债务问题。
2.财政政策效果指标:包括税收收入增长率、政府支出增长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3.财政脆弱性指标:包括财政收入弹性、财政支出弹性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财政体系的脆弱性,是否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
三、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应用和影响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应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可以为政府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参考,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财政状况和政策效果。
2.促进财政可持续性:通过评估财政可持续指标,政府可以发现财政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实现财政可持续性,避免财政危机。
3.提高财政透明度:世界银行财政可持续指标的评估需要政府公开财政数据,这有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促进公众监督。
4.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评估财政可持续指标,政府可以更好地实施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d258e319e8b8f67c1cb958.png)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定量分析【摘要】本文从银行视角出发,在国内外银行通用的政府债务指标以及企业现金流量财务指标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政企关系三个维度选取影响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因素。
根据选取的指标建立logistic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多变量回归模型,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平台类公司;信贷风险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view of the bank, based on the general government debt index and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cash flow of enterpris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selec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credit risk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index, establish the logistic credit risk multi-variant regression model, and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rough the goodness-of-fit.keywords:local financing platform; financing platforms such companies; credit risk一、引言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银行作为融资平台贷款的最大主体,受到的影响肯定是最严重的。
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
![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0d85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b.png)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87我国外债现状及风险分析邓富娟 郝淑丽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北京 100029基金项目:2010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815。
摘要:本文选取2014年~2018年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首先介绍了我国外债规模,再从外债清偿力、结构及动态指标入手分析了我国近年外债现状、存在的风险及其形成因素,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外债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外债;外债风险;外债指标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13-0087-02近年来,我国市场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以及诱人的投资回报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资金流入形成我国外债。
外债的增长推动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如果过度依赖或不合理使用外债,很可能弱化银行部门偿债能力、增大债务风险,严重可能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因此,我国要时刻对外债现状保持警惕,注重外债流入规模的同时优化外债结构、监控贷款用途、提高盈利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一、我国外债规模现状外债是指居民对非居民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承担的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作为弥补一国资金不足的手段,属于国债范畴。
图1展示的是近年来外债规模现状,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7799亿美元。
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受国内外金融形势的影响,我国外债进入一个快速“去杠杆”阶段,并于2015年达到近年来低点13830亿美元,规模下降了3970亿美元,降幅超过1/5。
2017年年末,我国外债余额达17579.6亿人民币,相较2016年增长3421.6亿元,截止2018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0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e7b2e90cc22bcd126ff0cb5.png)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1、负债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GDP 的比率,是衡量经济总规模对政府债务的承载能力或经济增长对政府举债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上通常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负债率60%作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参考值。
2、政府外债与GDP的比率:年末政府外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是衡量经济增长对政府外债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通常使用的控制标准参考值为20%。
3、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是衡量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为90%—150%。
其中,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专项转移支付,各项收入均包括上年结余以及下级的净上解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补助下级支出)4、逾期债务率:年末逾期债务余额占年末债务余额的比重,是反映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所占比重的指标。
5、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
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对财政赤字风险性的评价,国际上通常用四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赤字占GDP 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债务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
三是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当年到期国债还本付息),一般以不超过30%为警戒线;四是国债偿还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当年财政支出,一般以不超过10%为警戒线。
企业债务风险指标
![企业债务风险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0d33c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2.png)
企业债务风险指标企业债务风险指标是衡量企业债务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公司管理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债务风险指标可以帮助人们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债务负担和财务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企业债务风险指标,并分析它们的应用和局限性。
第一个常见的企业债务风险指标是债务比率。
债务比率是企业长期债务与资本总额之比,反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
通常来说,债务比率越高,企业的债务风险就越高。
然而,债务比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而言,债务比率可能会相对较高,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企业风险较大。
因此,在使用债务比率评估企业债务风险时,需要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分析。
第二个常见的企业债务风险指标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可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通常用企业的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息费用来衡量。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但是,利息保障倍数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只考虑了利息费用,而没有考虑其他债务偿还的费用。
此外,利息保障倍数只是一个静态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企业经营状况可能存在波动。
第三个常见的企业债务风险指标是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而速动比率是企业除存货外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其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较好。
然而,这两个指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较高的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可能说明企业资金过剩,没有充分利用资金进行投资。
另一个常见的企业债务风险指标是债务偿还期限结构。
债务偿还期限结构是指企业各种债务的到期时间分布。
长期债务相对较高的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债务偿还期限结构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债务偿还计划,降低债务风险。
然而,债务偿还期限结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公司整体债务期限较短可能会增加短期偿付压力,但也可能提高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与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
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1、负债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GDP 的比率,是衡量经济总规模对政府债务的承载能力或经济增长对政府举债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上通常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负债率60%作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标准参考值。
2、政府外债与GDP的比率:年末政府外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是衡量经济增长对政府外债依赖程度的指标。
国际通常使用的控制标准参考值为20%。
3、债务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是衡量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为90%—150%。
其中,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专项转移支付,各项收入均包括上年结余以及下级的净上解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补助下级支出)4、逾期债务率:年末逾期债务余额占年末债务余额的比重,是反映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所占比重的指标。
5、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当年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
财政赤字风险国际通用指标对财政赤字风险性的评价,国际上通常用四个指标: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赤字占GDP 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债务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
三是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当年到期国债还本付息),一般以不超过30%为警戒线;四是国债偿还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当年财政支出,一般以不超过10%为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