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7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含板书及反思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导学案
部编⼈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导学案第18课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以及平定⼤、⼩和卓叛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教学过程⼀、导⼊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段时间的历史,那么⼤家能不能把我们国家历史上所经历的朝代⼀⼀列举出来呢?在这⾥,为了⽅便⼤家记忆,我给⼤家介绍这⾸“朝代更替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此完。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个封建王朝——清朝。
让我们⾛进清朝,探寻它对于我国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新课讲授⽬标导学⼀: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教师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
(清朝统治者进⼊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和各地反清的⼒量。
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进⼀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统;在思想⽂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化传统。
)⽬标导学⼆: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1.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殖民统治。
) 2.学⽣抢答:郑成功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案提⽰:1662年从荷兰⼈⼿⾥收复台湾。
3.提出问题:收复台湾有何影响?如何评价郑成功?答案提⽰:(1)影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2)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4.史料解读。
材料⼀: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和政治领导,郑⽒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标的海上武装。
材料⼆:台湾地处⼤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师,满族将⼠娴习马步,⽽不习⽔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卒。
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断起义。
宋金联合: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取得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出示宋金结盟的材料材料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
双方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双方同时夹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
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
——《三朝北盟汇编》卷四引赵良嗣:《燕云奉使录》提出问题:攻辽的结果如何?北宋:被辽军打得大败。
金: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金灭亡。
出示金灭辽形势图。
(二)金灭北宋原因:在攻辽的过程中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人物:宋徽宗、宋钦宗时间: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出示靖康之变的材料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学生分析材料学生思考学生读材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使学生对战争形势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能力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出示靖康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北宋灭亡的原因?北宋亡国的原因: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三、南宋的偏安《满江红》朗诵《满江红》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所写,岳飞为什么会写满江红,当时的统治是怎样的?(一)南宋建立时间:1127年建立者:赵构(宋高宗)都城:临安(杭州)出示宋高宗图片。
(三)岳飞抗金出示岳母刺字的图片。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开封失陷,徽、钦二帝被俘。
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立志要恢复中原。
岳母看到国家沦亡,心里十分悲愤,为教儿不忘靖康之耻,特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剌上“精忠报国”4个字。
岳飞透过铜镜看到背上“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了一点,就问道:“娘亲,您刺的‘精忠报国’4个字,孩儿终生不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历史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出示材料,加深对重点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与讨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但对难点的处理有些简洁。
在教学中可以多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难点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
2. 掌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要点。
3.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文明2.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3.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2. 案例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考古、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活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验评估:定期组织历史知识测验,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章: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文明(5节课)2.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8节课)3. 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7节课)七、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开展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
4. 进行实践活动,如历史考古、实地考察等。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进行检测和激励。
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究和应用,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同时,要及时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上为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设计第一单元人类始祖
教学目标
-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
- 知道人类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教学重点
-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了解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人类的起源
2. 人类的生活方式
3. 人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1. 早期文化的特点
2. 考古发现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 教师引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历程。
3.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和任务,加深对人类起源和
发展的理解。
第二节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
1. 教师讲解早期文化的特点和考古发现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看法和体会。
拓展活动
1.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人类起源和早期文化
的内容,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 以小组形式制作展板,展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早
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重要性。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方式,了解早期文化和考古发现的意义。
通过拓展活动和总结反思,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经济繁荣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你对这幅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提示:画中有士、农、商、医、卜、僧、道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物品呢?提示:馒头、大米、茶叶、布帛、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提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1)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2)自然因素:南方雨量充沛,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推广农业技术。
3.抢答:4.乡村四月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 1.图片展示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阅读教材“商业贸易的繁荣”一目,概括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都市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2)人口多;(3)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的出现;(4)活动区域增大——草市出现;(5)商品多;(6)客商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17页 0174页 0258页 0333页 0398页 0436页 0458页 0545页 0616页 0676页 0730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统一的原因、意义。
2.掌握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
3.掌握隋朝的灭亡和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1.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分析学习隋朝的灭亡,使学生认识:隋朝的残暴统治被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充分感受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隋朝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联系、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指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隋朝统一的原因。
2开通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点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线索较单一,围绕隋朝的三个问题(隋朝的建立统一、建设和灭亡)展开。
在教学中不以讲解法为主而应多开展双边活动。
1.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尽可能穿插一些投影、图片,以增强教学效果,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媒体1.投影仪。
2.地图:世界地图和隋朝疆域图。
3.一些运河的图片。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2.演示法:用投影仪演示运河路线;用地图演示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用一些运河的图片演示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3.联系比较法:把隋朝与秦朝联系,比较它们之间在政策措施、历史作用上的相同点和短期而亡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课前准备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互动授课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总结: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总结1:人口激增 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总结:“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历史教案(优秀)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目录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2课活动课:中国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1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
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质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通过观察中国王朝更替表,梳理清历史朝代的更迭时序。
引出结束魏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是隋朝。
隋朝的历史虽然昙花一现,二世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个板块:隋朝的兴与隋朝的亡和隋朝的创举,创设问题情境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的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隋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隋的统一和隋的强盛两大方面进行叙述的。
在隋的统一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应该重点讲授统一的意义。
教学中,引导学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加以说明,让学生明确隋朝统一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国家统一的重建。
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涉及面广,利用教材中的含嘉仓示意图,来说明隋朝的繁盛,由此倒叙,略微交代隋朝的统治措施。
大运河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教材只是进行了简单介绍,从大运河申遗成功出发,利用各种资料和信息,把开通大运河的主观意图、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讲清楚;然后结合地图了解大运河的走向与概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认识大运河的开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举制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教案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2018年春季全新修订版全册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尽力满足教师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信息教学资源,打造最佳教学模式编辑:周国年,校对:邹垚娟目录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4)第3课盛唐气象 (7)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0)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第6课北宋的政治 (14)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7)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19)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21)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4)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6)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8)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31)第14课明朝的统治 (3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35)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37)第17课明朝的灭亡 (40)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46)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48)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51)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教学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2、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江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
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历史、崇尚和平、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中世纪的世界2.第二单元: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3.第三单元:近代世界的起源4.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全面掌握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的发展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1.第一单元:中世纪的世界课程目标:了解中世纪的世界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罗马帝国的灭亡、封建制度的兴起。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中世纪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封建制度的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了解中世纪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形成报告形式进行展示。
4.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扩展自己的历史知识。
2.第二单元: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课程目标:了解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内容:文艺复兴的起源、大航海时代的探索。
教学步骤: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
2.讲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影响,以及大航海时代的探索和发现,与学生进行讨论。
3.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观后感的写作。
4.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研究和展示。
3.第三单元:近代世界的起源课程目标:了解近代世界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步骤: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近代世界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
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3.(1)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置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________。
(2)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1)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地区用兵和招降,吐蕃归附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二、合作探究与前代相比,元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三、练习巩固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它”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清朝的军机处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澎湖巡检司5.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最新说明:本文档整理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的教案,内容涵盖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元复习等,内容来源多年工作沉淀的精髓部分,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目录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3)第2课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5)第3课时:盛唐气象 (7)第4课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0)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12)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14)第6课时:北宋的政治 (16)第7课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9)第8课时:金与南宋的对峙 (21)第9课时:宋代经济的发展 (23)第10课时: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5)第11课时:元朝的统治 (27)第12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29)第13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31)第14课时:明朝的统治 (33)第15课时:明朝的对外关系 (35)第16课时: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37)第17课时:明朝的灭亡 (39)第18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1)第19课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43)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46)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 (48)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课人:授课时间月日计导第2课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
第3课时:盛唐气象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第4课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第6课时:北宋的政治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第7课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备课人:授课时间:计导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夏几个朝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最新
说明:本文档整理了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的教案,内容涵盖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元复习等,内容来源多年工作沉淀的精髓部分,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目录
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3)
第2课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5)
第3课时:盛唐气象 (7)
第4课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0)
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12)
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14)
第6课时:北宋的政治 (16)
第7课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9)
第8课时:金与南宋的对峙 (21)
第9课时:宋代经济的发展 (23)
第10课时: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5)
第11课时:元朝的统治 (27)
第12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29)
第13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31)
第14课时:明朝的统治 (33)
第15课时:明朝的对外关系 (35)
第16课时: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37)
第17课时:明朝的灭亡 (39)
第18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1)
第19课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43)
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46)
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 (48)
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备课人:授课时间月日
计导
第2课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我们知道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这个局面与唐初统治者知人善用分不开的。
第3课时:盛唐气象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4课时: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
第5课时: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本课主要再现了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
第6课时:北宋的政治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7课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夏几个朝代。
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
利用表
第8课时:金与南宋的对峙
备课人:授课时间:
选择题(课件上)计
导
第9课时:宋代经济的发展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0课时: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1课时:元朝的统治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
导
通过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2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备课人:授课时间:
2.选择题(课件上)
计
导
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根据教学提纲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生成问题,
第13课时: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4课时:明朝的统治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5课时:明朝的对外关系
备课人:授课时间:
笔记上,抢答选择题
计
导
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
第16课时: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备课人:授课时间:
合作探究
4.戏剧家:汤显祖<<牡丹
亭>>
三.合作探究找学生代表回答,完成表格
他学生质疑补充。
学生思考并质疑并回答
解
完成课后练习册
计导
第17课时:明朝的灭亡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8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19课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备课人:授课时间: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增加】
材料四: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提示:
商帮出现,出现工商业市镇等。
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
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
抢答选择题
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
第20课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
备课人::授课时间:
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