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四首
七下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 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 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 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 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 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 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知作者
大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 上,传来阵阵蛙鸣。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
落了灯花。
新知讲解
简析:环境描写。首句点
明季节和天气情况。第
明诗意
今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 水仍在高唱《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批判颓靡世风 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 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 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 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 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 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 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新知讲解
读诗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新知讲解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人,宋代诗人。 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谐, 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 有《小荷》《过松源晨炊漆 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方》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等四首(共34张PPT)
读诗句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新知讲解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 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 河内沁阳。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 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 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 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新知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 彩的长河中,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 奇葩,永开不败。有的诗人,他胸怀大 志,博览群书;有的诗人,他屡受排挤, 报国无门;有的诗人,他独登高楼,难 觅知音。于是他们百感交集,写下了一 首首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 人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明诗意
新知讲解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歌女
怨恨,仇恨
商女不知亡国恨,
指秦淮河。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 陈后主所作,后世多称为亡国之音。
隔江犹唱后庭花。
今译:可怜的商女不知道国已经要亡, 还在对岸唱着淫靡之曲《后庭花》。
简析:这两句表面是批判歌女,实际上 批判颓靡世风和不知之将亡的统治者。
明诗意
知作者
新知讲解
知背景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 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 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 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坐宣室。上因 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 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 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初一人教版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四首
初一人教版语文课本课外古诗词四首
古代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从唐、宋到元明清,古代诗词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和厚重。
初一的语文课本也拥有精彩的诗词,其中有四首来自人教版语文课本的课外古诗词尤其出彩:
首先是“春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给世间带来的生机和希望,
它清新的词句、明朗的意境,把春天给人们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展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江雪”,它是一首关于自然之美、个体与大自然相互融
合的诗篇,它深刻揭示了一个个体诚心向往自然之美时,内心的真挚祝福,依然理解能够将自己的渴望完全投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中。
第三位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用大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
人生的遐想和对家乡的思念。
它高山的秀丽、瀑布的壮观,在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缠绵流转的回忆。
最后是“静夜思”,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黑夜中对于爱
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率性而思,淡然而有深度,诠释了人爱之深沉,有着极大的感染力。
古代诗词背后涵盖了千古的哲理,它们令人思索,提神舒畅。
当今的孩子们,应该把这些古代诗词背诵熟读、领悟其中的内涵,将它们深深烙印到自己的心灵中,以此来增强自身文学素养,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文化的新时代精英!
- 1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九年级)古诗词背诵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课内: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课内: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四首作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四首作文【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并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到军帖,单于小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存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并无长兄,允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前往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属于。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来郭同心协力将;阿姊闻妹去,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上开我东阁门,挤我西阁床,退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回家看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碌:同行十二年,无人知晓木兰就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课外古诗词诵读【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红尘幽篁里,弹琴为丛藓科扭口藓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去二幅。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亮飞声,短蕊春风八十洛城。
此夜曲中闻八折柳,何人无力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后生,上存有黄鹂浅树鸣。
春潮布龙路晚来着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来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拎斜阳,青山独归离。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七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四首
七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四首
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
以下是四首必背的古诗词,它们分别是:
1.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在望泰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和登高远望的壮志。
2.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是杜甫在战乱时期所作,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
3.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雪景,诗人以孤舟独钓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人生态度。
4.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以明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四首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学习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的宝贵资料。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四首
1.《竹里馆》
2.《春夜洛城闻笛》
3.《逢入京使》
4.《晚春》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孤寂思乡的情怀。
全诗如下: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全诗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
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全诗如下: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篇一【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李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叶绍翁应怜屐齿映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1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四首篇二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四首古诗翻译
七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四首古诗翻译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
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最新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精品文档竹里馆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 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这里指吟咏、歌唱。
⑹长啸:撮口而呼,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主题表达了诗人宁静、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淡泊的心情。
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题目:、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1 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洒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林深深,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2 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⑴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⑵玉笛:华美的笛子。
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
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
'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⑸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故园,指故乡,家乡。
七年级下册古诗四首原文
七年级下册古诗四首原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下册的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中包括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思想。
在这些古诗中,有些描写着大自然的美丽,有些抒发着诗人的情感,有些反映着时代的风貌。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七年级下册所学的四首古诗原文,感受其中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第一首古诗是《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它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所见到的美景。
诗中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豁达无比的胸怀。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第二首古诗是《悯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描写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诗中用“田园轻雾青晨”描绘了清晨的田野景色,用“农家林下稻”描写了勤劳的农民。
这首诗通过讴歌农民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敬意。
第三首古诗是《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作者夜晚独自思考人生的场景。
诗中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月的光辉,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沉思和对家乡的怀念。
第四首古诗是《望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写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情景。
诗中用“远岫赤云间,孤城下暮蝉”描绘了山峦起伏的景色,用“海日生殉岳”表达了对山川的热爱与敬仰。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情感。
通过欣赏以上四首古诗原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细腻情感和精湛艺术功力。
这些古诗虽然是在千年前创作的,但至今依然能触动人心,传播着永恒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共鸣。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多加欣赏和体会,让古诗之美永远在心中生根发芽。
【此文共494字,添加部分内容使其达到2000字】第二篇示例:七年级下册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出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七年级下册的古诗中,有些篇章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有些篇章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而有些篇章则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
七年级下册必考古诗词四首赏析整理(一)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主题〕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词语:独坐、弹琴、长啸。
(二)《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四首PPT课件》ppt课件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 来反衬。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 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 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 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 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 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岑参的《逢入京使》所 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 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 了思乡之泪。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 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 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 这一情景。 此诗创作于天宝8年(749)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
4 韩愈《晚春》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 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 章四大家”。
课外古诗四首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四首七年级下册
以下是四首七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
1.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初一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包括《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等。
此外,还有《木兰诗》这首北朝民歌。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独坐幽篁、弹琴长啸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作者在洛阳城的一个春夜,听到笛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在进京途中遇到一位使者,得知家人平安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展现了她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她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第86页古诗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第86页古诗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答案】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
①幽篁:②啸:2.这首诗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
8.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9.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答案】1.①幽篁:幽深的竹林②啸:长长的口哨2.弹琴长啸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4.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5.“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①幽篁、深林、明月。
②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7.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8.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9.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引为知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10.A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原文】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的庭院的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赏析】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句说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主题】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8.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案】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
①玉笛:。
②折柳:。
③故园:。
④闻:。
2.古人离别常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
《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5.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6.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7.“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8.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作简要分析。
9.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1.①玉笛:精美的笛子。
②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③故园:指故乡,家乡。
④闻:听;听见。
2.柳3.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4.“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出,二者密合无间。
5.“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6.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静夜里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②游子思乡之苦。
7.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8.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03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赏析】《逢入京使》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5.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
【答案】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